用制作课程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冀教版【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是在Word 环境下的表格处理,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插入表格、单元格合并、绘制斜线表头,并进行表格编辑操作。
本节课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表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学习用品,学生的课程表大多是手抄或半手抄的,制作一份电子的、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对学生来说新鲜且具有挑战。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电脑,有一定操作基础,能在Word 环境下熟练录入文字,对文章进行简单编辑排版,且已学会插入简单表格。
教学目标:1. 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工作表、输入文字、设置单元格格式等。
2. 培养学生规划和组织信息的能力,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结构。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电子表格软件界面和基本功能。
2. 学习如何创建新的工作表。
3. 学习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和数字。
4. 学习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等。
5. 学习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
6. 学习保存和打开已创建的课程表。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每天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引入课程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表的作用。
2. 认识软件:展示电子表格软件界面,介绍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基本元素。
3. 新建工作表:指导学生操作软件,新建一个工作表。
4. 输入内容:学生在指定的单元格中输入课程名称、时间等信息,教师巡回指导。
5. 设置格式:教师演示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然后学生尝试自己操作,如改变字体、字号、颜色等。
6. 插入表格:教师演示如何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7. 保存和打开:学生保存自己的课程表,然后尝试打开已保存的文件。
活动二《制作课程表》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劳动 三年级

活动二《制作课程表》一等奖创新教案小学劳动三年级活动二《制作课程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什么是课程表,课程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2. 掌握如何制作简单的课程表。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通过制作课程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展示课程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让学生懂得时间的珍贵和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制作简单的课程表。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时间的珍贵和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劳动三年级第一单元活动二《制作课程表》的教学,学生对于劳动课的学习非常感兴趣,热情高涨。
学生在前一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些制作手工制品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时间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缺乏计划和管理时间的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制作课程表,你们知道什么是课程表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老师,课程表是记录我们上课时间和科目的表格,方便我们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
老师:非常好,课程表的作用就是方便我们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课程表,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好,那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些课程表,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式的课程表,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二、讲解制作课程表的方法老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课程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老师,它们都有时间、科目和活动,但是样式和排版不一样。
老师:非常好,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就是时间、科目和活动。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理解课程表对于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课程表的能力,提高时间规划意识。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有效沟通。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2. 课程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的制定4. 合作、交流与沟通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程表的设计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课程表,兼顾学习与休息。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2. 教学设备:黑板、投影仪、教学PPT3. 教学材料:课程表模板、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课程表对于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课程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合理安排课程顺序、预留休息时间等。
3. 实例讲解:教师展示一份优秀的课程表实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优点。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兴趣,设计一份个性化的课程表。
5.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课程表设计,分享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表设计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课程表。
7.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课程表对于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课程表。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程表设计的创意性和实用性。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对时间管理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理解课程表的设计原则。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课程表设计中。
八、教学延伸1. 邀请校内外专家或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课程表设计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讲座或研讨会,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项目八《自制课程表》教案

项目八《自制课程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认识一周的星期和对应的日期。
2. 学习制作个人的课程表,了解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组织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现有的课程表,学生能够了解到时间的规律和顺序。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制作课程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体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安排和自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认识一周的星期和对应的日期。
2. 制作个人的课程表,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难点:1. 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顺序。
2. 学生自主制作课程表的能力培养。
三、学情分析:该项目适用于小学二年级上册,学生年龄大约7-8岁。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周的星期和一些基本的日期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新鲜事物和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和加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周的星期表,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每个星期的名称。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每天都有不同的课程吗?你们是怎么记住每天的课程安排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习时间的顺序:教师出示一个已经填写好的课程表,并解释每个格子表示一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对应一个课程。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课程表,回答相关问题:“星期一是第几天?星期五是第几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时间的顺序和星期的排列。
3. 制作个人的课程表:教师分发空白的课程表模板给学生,并提供彩色铅笔、贴纸、剪刀等制作工具。
教师向学生解释制作课程表的步骤,并给予示范。
活动2《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粤教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
案
设
计
《制作课程表》教案
授课对象:16级计算机平面设计班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项目
第四单元项目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修饰表格的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表格操作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班级用的课程表,是用什么形式描述的?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合适吗?
要求:比较文字形式与表格形式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结论:1.文字形式传递的信息内容丰富,而且富有文艺色彩,但阅读时间长,短时间内不能传递更多信息。
2.表格形式传递的信息量大,清晰明了,人们短时间内便可对信息做全面了解,而且查找方便。但缺乏文字的优美。
4.设置表格的边框
5.绘制斜线表头
6.给单元格添加底纹
利用多媒体演示,提醒学生注意操作中的各种技巧
学生演练,教师班级巡视,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和帮助
第四环节
总结新知,巩固技能
制作课程表的步骤:
1.确定行数和列数,插入表格
2.修改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3.输入文字,设置文字格式
4.设置表格框线样式
5.给单元格添加底纹
练习
制作与示例相同的表格,观察学生操作,融入设计技巧,
提升学习效果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制作个人简历
第六环节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课程表案例操作,学生学习了在word中对表格的各种设置方法和技巧。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较为生疏,操作过程略显生硬。虽然操作过程简单,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可能会顾此失彼,不能流畅地完成作品,会在以后的实验中加强练习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五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教学难点:1. 学生独立设计课程表。
2. 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课程表,引导学生观察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课程表结构和组成部分。
Step 2:自主探究1. 教师发放空白课程表,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自己的课程表。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兴趣爱好等因素,设计个性化的课程表。
Step 3: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互相展示自己的课程表,并分享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Step 4:总结提升1. 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课程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示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表。
2. 家长监督学生执行课程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学习中执行课程表情况的反馈。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 学习课程表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会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时间规划表、闹钟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
七、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课程表样本,引导学生关注课程表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之前的课程表制作经验,讨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理解课程表对于时间管理和学习安排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课程表的能力,提高时间规划意识。
3. 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娱乐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2. 设计课程表的原则和方法3. 时间管理和自律的重要性4. 课程表的评估与调整5. 优秀课程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程表的设计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娱乐时间,以及课程表的评估与调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程表的概念、作用、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课程表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课程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课程表设计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课程表设计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2. 准备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3. 准备课程表设计的模板,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4. 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程表的设计与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程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设计课程表的原则和方法。
3. 分析优秀课程表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4. 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课程表,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分享课程表设计心得,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6. 总结课程表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时间管理和自律的重要性。
七、课程表设计实践1. 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结合所学设计原则和方法,独立设计课程表。
2.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内交流,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师选取部分优秀课程表进行展示,分析优点,供全体学生学习。
八、课程表评估与调整1. 学生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课程表进行自我评估。
用纸做个普通的课程表教案

用纸做个普通的课程表教案教案标题:用纸做个普通的课程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课程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纸张和基本绘画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的课程表。
3. 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课程表填写并组织自己的学习时间。
教学准备:1. 纸张、铅笔、彩色笔或绘画工具、直尺、计时器等。
2. 课程表的示例或模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解释课程表的作用和重要性,例如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醒学生不要错过重要的课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已经使用过课程表。
步骤一:介绍课程表的结构和要素(约10分钟)1. 准备一份示例课程表,向学生展示并解释其结构和要素,包括星期几、时间段、课程名称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一个完整的课程表需要包含哪些要素。
步骤二:制作个人课程表的纸模板(约15分钟)1. 分发纸张和绘画工具给学生。
2. 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彩色笔或绘画工具在纸上绘制一个简单的课程表模板,包括星期几和时间段。
3. 强调模板的简洁和易读性,鼓励学生使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课程或活动。
步骤三:填写个人课程表(约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课程表,将课程名称填写到对应的时间段和星期几。
2.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绘画工具来标记不同类型的课程,例如蓝色表示数学课,红色表示英语课等。
步骤四:组织学习时间(约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确保每门课程都得到充分的时间。
2. 学生可以使用计时器来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时间的分配。
总结:1. 回顾课程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强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课程表来帮助他们达到这一目标。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复杂和详细的课程表,例如包含课程地点、教师姓名等信息。
2. 学生可以与同学交换课程表,比较彼此的学习安排并互相提供建议。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制作课程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中学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 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课程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和兴趣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课程表模板、教学PPT、教学视频等。
2.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3. 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了解自己的课程安排,准备制作课程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美的课程表模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如课程名称、时间、星期等。
3. 示范制作课程表的步骤和方法,如使用表格、标注重要课程等。
4. 学生自主制作课程表,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课程表制定学习计划,如预习、复习、作业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互相交流和借鉴。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制作课程表和学习计划的制定。
2. 学生结合自己的课程表,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课程表,培养了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课程表的制作。
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课程表的制作质量,包括表格规范、信息准确、布局合理等方面。
2. 评价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情况,包括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实施可行等方面。
3.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和重要性。
《制作课程表》 教学设计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或纸质表格制作课程表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合理安排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和规划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表的结构和要素,如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2)电子表格软件中单元格的操作,如合并、拆分、字体设置、边框设置等。
2、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课程,避免课程冲突。
(2)在电子表格软件中灵活运用函数和公式,自动计算课程的总时长和节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程表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课程表有初步的认识。
2、演示法通过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制作课程表。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课程表,在实践中掌握制作课程表的技能。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表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确保教学环境具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以便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
2、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程表的结构、要素、制作方法和步骤的 PPT 课件。
3、电子表格软件在学生电脑上安装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或准备纸质表格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程安排的重要性,如“同学们,你们觉得每天的课程安排得合理吗?如果不合理,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什么影响?”然后展示一张课程表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课程表包含哪些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课程表。
2、知识讲解(10 分钟)(1)讲解课程表的结构和要素,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上课时间(星期几、第几节课)、上课地点等。
(2)介绍制作课程表的两种常见方式: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和纸质表格。
《制作课程表》 教学设计

《制作课程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制作课程表的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表的结构设计,包括行、列的安排以及表头的设置。
(2)如何准确输入课程名称、时间和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表的布局和格式。
(2)掌握合并单元格、设置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操作,使课程表美观、清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程表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演示软件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课程表,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程表的重要性,如“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都需要按照课程表来安排学习,那你们知道课程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课程表。
2、知识讲解(10 分钟)(1)展示一份课程表样本,向学生介绍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包括表头(星期、节次)、课程内容、授课教师等。
(2)讲解课程表中各项信息的排列规律和逻辑关系,让学生对课程表有清晰的认识。
3、软件操作演示(15 分钟)(1)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 Excel),新建一个工作表。
(2)依次输入星期和节次的信息,调整行高和列宽,使其布局合理。
(3)输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等内容,演示如何使用自动换行、对齐方式等功能,使表格内容整齐美观。
(4)演示合并单元格的操作,用于制作表头部分。
(5)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对课程表进行美化。
4、学生实践操作(20 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5、展示与评价(10 分钟)(1)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观看和学习。
(2)引导学生从布局合理性、内容准确性、格式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年级学科: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时间管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课程表模板若干份。
2. 彩色笔、贴纸等装饰材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学生准备:1. 笔记本或学习计划本。
2.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每天都要上很多节课,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合理安排这些课程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课程表。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教师出示课程表模板,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课程表包括星期、日期、上课时间、课程名称等。
3. 教师讲解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三、动手操作(25分钟)1. 教师发放课程表模板,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课程表。
2.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课程表,可以使用彩色笔、贴纸等装饰材料。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课程表,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课程表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课程表,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拓展训练(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课程表制作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课程表教案

制作课程表教案制作课程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制作和调整课程表;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程表的定义和作用;2.课程表的基本要素;3.制作和调整课程表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使用到课程表的场景,如学生的课程安排、工作时间安排等,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使用课程表。
2.讲解课程表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课程表的定义和作用,强调课程表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规划工作和学习。
3.讲解课程表的基本要素(10分钟)介绍课程表的基本要素,如日期、时间段、课程/活动名称、地点等。
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每个要素的作用和重要性。
4.制作和调整课程表的方法(20分钟)向学生讲解制作和调整课程表的方法,如可以使用Excel表格、软件或手绘等方式进行制作。
强调制作课程表时需要先规划好每日的时间段,根据每个时间段填写相应的课程或活动。
5.实践操作(3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课程/活动情况,制作并调整自己的课程表。
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模板和辅助工具。
6.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课程表的体会和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制作课程表的要点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制作和调整课程表;2.听取学生对制作课程表的体会和反馈。
五、教学资源:1.教学PPT;2.制作课程表的模板;3.相关课程表制作和调整的辅助工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表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会制作和调整课程表,并培养了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在制作和调整课程表时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课程表来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

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课程表》是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WPS表格)制作个人课程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插入行、列、单元格,输入数据,调整单元格大小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会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
但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基本操作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电子表格的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单元格格式;–能够独立制作个人课程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插入行、列、单元格,输入数据,调整单元格大小等。
2.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制作个人课程表的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电子表格的制作方法。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子表格的制作过程。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Microsoft Excel或WPS表格软件;2.准备个人课程表的样本;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任务:制作个人课程表。
–提问:你们知道课程表有什么作用吗?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制作好的个人课程表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课程表的组成部分,如时间、科目、节次等。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明白课程表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4.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3. 自主学习的方法4. 合作交流的意义5. 信息技术在课程表制作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程表的概念、作用、时间管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表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程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制作课程表所需的软件。
2. 教学材料:准备课程表模板、相关案例、教学PPT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宜。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课程表的重要性:讲解课程表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课程表的制作和使用。
3. 讲解时间管理:介绍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4. 讲解自主学习:介绍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5. 讲解合作交流:介绍合作交流的意义和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6. 讲解信息技术在课程表制作中的应用:介绍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7.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制作课程表,以及如何运用时间管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
8.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个人课程表,教师巡回指导。
9.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程表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程表的制作质量:评估学生在制作课程表过程中的创意、布局、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表现。
劳动《自制课程表》教案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难点
了解课程表的构成要素,会自己设计、制作课程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方方正正,作用不小。下节啥课,问它知道。明天啥课,看了放好。上学有它,不会乱套。(打一物)
课堂练习
说一说,制作课程表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想一想,做一做
完成随堂练习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制课程表的方法,同时,可以在注重美观实用的基础上,根据使用的需要、个人喜爱,在课程表上适当添加一些多功能设计。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自制课程表
自制课程表的方法步骤
成果齐分享
劳动评价
弹性制课程表在美国比较流行,英国也有实行。
(3)课时三分制课程表。由法国教育界人士创设,主要将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智力基础学科,如法语、算术,安排在上午上课:第二类是将道德、历史、地理、观察、图画、手工,唱歌等课程统称为“启蒙课程”;第三类是体育课程。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安排在下午上课。
阅读、了解自制课程表所需的物品。
(1)钟点制课程表。学校安排课程以钟点计算,每天上六节课或七节课,每节课一般为45分钟,课后休息10—15分钟,各门课都是如此。钟点制课程表有利于学生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并让他们的各门功课均衡发展,这种课程表形式在我国比较普遍,在日本、德国也较为常见。
(2)弹性制课程表也称“课段式课程表”,不同的课程配以不同的时间。
谜底:课程表
什么是课程表呢?
课程表,是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安排的一种简单表格,简称课表。
课程表,它会告诉我们每天都有哪些课,提醒我们做好准备,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今天,我们就来为自己做一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吧!
excel制作课程表教案

excel制作课程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 Excel 制作课程表。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的选择、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等。
2. 难点:如何合理地设计课程表的布局和格式,使其清晰、美观、易于阅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表,引导学生思考课程表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使用 Excel 制作课程表。
2. 新课呈现(1)介绍 Excel 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如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
(2)演示如何在 Excel 中输入数据、编辑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等基本操作。
(3)讲解如何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课程表中的总分、平均分等数据。
(4)引导学生设计课程表的布局和格式,包括表头、表格线、字体、颜色等。
3.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课程表数据,在 Excel 中制作课程表,并进行美化和排版。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课程表,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 Excel 软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 Excel 的更多功能。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课程安排,制作一份个性化的课程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 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还学会了如何运用 Excel 制作课程表,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

制作课程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知道课程表是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学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时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与同学共同商讨、制定课程表。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3. 制定课程表的方法和步骤4. 合作交流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制定课程表的方法,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生活和娱乐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程表的概念、作用和制定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制定课程表。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课程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程表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课程表的重要性:分析时间管理对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影响,强调制定课程表的必要性。
3. 讲解制定课程表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时间。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制定课程表。
6.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课程表,教师巡回指导。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程表制定心得,总结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 课程表制定评估:检查学生制定的课程表是否合理,时间分配是否科学,以及是否符合个人学习需求。
3.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时间管理和课程规划的教材或阅读材料。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分析和示范制作课程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制作课程表教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课目:用word做课程表
姓名:杨耿
单位:西南街道第九小学
单位意见:(盖章)
用word做课程表
一、指导思想
在课堂上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重点、难点知识精讲,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
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地接受任务,并带着疑问,不断地探讨,从而得出结果。
二、教材分析
《用word制作课程表》是《信息技术》四年级第6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在word中插入表格,并学会简单地对表格进行美化。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对word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
能够熟练使用菜单栏里的部分工具。
部分学生可能分不清“行”与“列”的含义,应多尝试点拨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表格的组成;
2、掌握表格的制作方法;
3、知道一些简单的表格修饰和操作(加粗表格的外框、表格单元格的合并)。
4、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接受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表格的制作方法
难点:插入表格后,对表格进行各种修改
六、课前准备:
班级课程表
七、教学过程:
1、导言与复习
复习: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
导言:大家手上的课程表漂亮吗大家想动手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吗其实在Word中就有这个制作表格的功能。
利用表格,我们可以方便地制作成绩表、课程表等等。
表格是由“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中水平直线称为行线,垂直直线称为列线。
2、新授课
(1)插入表格。
师:插入表格的操作步骤是:
①、单击菜单栏“表格(A)”项,单击“插入”,单击“表格”,出现“插入表格”对话框。
②、单击“列数(C)”右边选择框的调节箭头,调整列数;单击“行数(E)”右边选择框的箭头,调整行数。
列宽可以不调整,默认为“自动”状态。
一般来说,按照每周5天、每天6节课,再加上星期、课程和午休,表格应当调整为6列、8行。
③、单击“自动套用格式(A)…”,在“表格样式(T)”选择框中选择合适的样式,Word将在下面的“预览”框中显示该样式的效果,从而令表格更为美观。
④、调整完毕,单击“确定”。
Word将按照你的要求在文档中插入一个表格。
⑤、教师演示如何“插入表格”。
(2)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师:表中的每个小格子,叫单元格。
每一个单元格都可以输入文字,只需要把鼠标移动到要输入文字的单元格中点击左键,单元格中出现闪烁的光标时,就可以输入文字了。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在电脑上插入一个课程表,并填上课程。
如下图:
(3)表格的居中对齐。
师:同学们,课程表中的文字全部靠着左边就不是那么美观了,怎样才能使课程表中的文字都能居中对齐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吧。
生:把光标放到文字的前面,再用“空格”键就可以把文字推到中间。
师:好,同学们说得好,但这样做很浪费时间,效率又不高还有没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法呢现在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这时只要用鼠标选中整个表格,在选中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单击“单元格对齐方式(G)”,然后单击“居中”,课程表中的所有文字都全部居中了。
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吧!
(4)单元格的合并。
师:同学们制作出来的课程表都很好看,但“午休”这一行还没有完成。
“午休”这行有6小格,怎样才能使它们合并成一整行呢?这时只要用鼠标选中“午休”这一整行,总共6小格,在选中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合并单元格(M)”就可以了。
(5)加粗表格边框。
师:最后是对课程表进行美化。
加粗表格的外层边框。
只需要用鼠标选中整个表格,单击菜单栏“表格(A)”项,再单击“绘制表格(W)”,在弹出的“表格和边框”对话框中选择线条的外观大小,并选择“外侧框线”,这个课程表就更好看了。
(6)知识扩展。
师:插入表格除了刚才我们学过的第一种方法外,还有另外一种简单的方法。
插入表格还可以通过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来快速制作表格。
3、巩固练习:学生参照老师的课程表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美观的课程表。
4、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初步建立一个表格并对表格进行美化。
表格是由“行”和“列”组成的,“行”和“列”中的单元格也可以添加文字或图形。
八、板书安排
第6课用Word做课程表
插入表格的两种方法:
①表格——插入——表格——确定行数和列数——选择样式
②插入表格——拉取相应的行数和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