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计算机考研的一些心得

我对计算机考研的一些心得
我对计算机考研的一些心得

英语,哎,这个是我比较头疼的,以前高中的英语还比较好,但是到了大学,几乎没怎么学,由于第一年大一我们学校不准备报四级,所以我的英语几乎在这一年忘记光光了。导致我英语是我考研一大薄弱环节啊。我两次考研英语分数都是60边上,所以英语不做多建议哈,但我说下我英语怎么复习的,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做其他的辅导资料(我就没买其他的资料哦,就做真题反反复复的做,买了估计自己也没时间看),把考研真题反反复复的搞,做到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理解。就可以了。词汇书我也没刻意地去买,我就把真题中的词汇,真题中的不认识的词挑出来背,其实你背得再多的单词也没用,有些词根本就不会出现,所以每年出现的都是些真题中高频词汇。我上过新东方老师的课,如果你想买词汇书的话,强烈推荐新东方老师介绍的这本词汇书《英语词汇的奥秘》蒋争著,我都考完研了,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不时拿出来看看,很有用哦。作文书强烈推荐《我的考研作文满分之路》王江涛著(此本书风格幽默,通俗易懂)。Ps:英语的学习框架,我个人划分为三方面,①语音知识(对付听力)②语法③词汇(我比较赞同词根词缀记忆法,比较科学。)

数学,这个。。。这个。。。就是觉得自己数学还可以才决定考研的。。。可是很坑爹的是两次数学考的都不眨地(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认为数学也要有框架,高等数学我分为①一元微积分②二元微积分③级数这三部分都是建立在极限的思想之上的(ps:空间解析几何是一元微积分到多元微积分的桥梁。应为一元微积分是一维,多元的是多维的。。)高等数学学习要下点功夫,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记住某一类题型该用什么办法去做(这是最能保证效率的学习)。

线性代数①行列式②矩阵③向量组。有好多人学了线性代数,学到最后不知道再学什么,仍然不知道这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用。好吧,接下来,我说说我自己的理解,这三个都是工具,都是在研究多元方程组的过程中出现的,刚开始人们就研究n元n个方程组(注意哦元数=方程个数),认为只有这样的方程组有解,怎么方便解出解来呢,就出现了行列式这个工具了,所以说行列式是专门用来解决元数=方程个数的方程组的解,行列式只能用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有条件限制元数=方程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研究元数不等于方程个数时的方程组有没有解(注意此时主要解决有没有解而不是具体求它有哪些具体的解),这时候矩阵这个工具应运而生了,所以说运用矩阵的秩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这个方程组有没有解,但是人们又不满足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开始研究了,研究这个方程组究竟有哪些具体的解,这时候向量组应运而生了,所以说向量组就是解决方程组有哪些具体的解,怎么表示出来。用最大无关组表示。我认为只有弄懂了这个过程你才会学起来不至于云里雾里。才能更好地去运用着三个工具。Ps:行列式是个数,矩阵是个数表,向量组就是把矩阵的某行或者某列作为一个向量,就构成了向量组,向量组和矩阵的区别就是向量组无序,矩阵有序。

概率论①概率模型②统计概率论这门课主要分为这两大部分,前面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概率模型,比如说古典概率,几何概率,条件概率等等。。以及他们的数字特征。接着第二部分是数理统计,统计这章是建立在前面一部分概率模型的基础之上的,统计实质就是讲运用前面已经学过的概率模型进行估计,包括就是点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和区间估计。统计这章我觉得不必要学得那么深入(对我们考研来说),只须做到记相应的公式做题即可。

计算机计算机我统考(2012年)我考了110多分,考的还算不错。呵呵。其实我写这篇日志,主要的还是想系统地介绍下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因为我看到了好多学计算机的同学,学的都好辛苦,最后分数却考的不高,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的复习资料用的不对和学习方法不对,不知道怎么去学习计算机这门课,我先介绍我的情况,我本科是学计算机的,但是我几乎没怎么学,基础可以说为0,第一年我就没有掌握怎么样去学习计算机,

也没有用对复习资料,所以直接导致我第一次考研专业课分数好低,好了,废话不多说了,下面我就具体的介绍怎么样去学习计算机这么课。(先要从大体框架把握住,然后再去纠结细节,如果先不把大的框架掌握弄清楚,就去纠结细节,你会很痛苦的,到最后又忘记了,因为你不知道学到的东西该往脑子中哪个地方放,等到细节学的太多,一盘散沙似的在脑子里,你又会忘记,所以到最后一无所获。)

建议大家可以选择靠谱稳妥的辅导班来帮助自己理清头绪,打牢基础,个人觉得爱考机构很专业。那里的老师还有多年帮助学生参加复试的经验,有几个同学就在那上的辅导课,复试时还免费帮助模拟场景,回答问题什么的。

首先,我仍然觉得要从大体上把握计算机这门学科到底在学什么,考研为什么考这四门课,计算机考研考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这四门课,数据结构是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操作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糅合在一起以发挥计算机的最大效率。而计算机网络是时下随着internet网而兴起的计算机学科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向。了解了各门课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去学习它,知道了为什么去学习才会用心去学习它。

我把计算机每门课都抽出个框架来,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我认为没必要精力放在学习语言上,而放在学习结构和算法思想上,这就行了,数据结构的知识点很多,也杂,初学者学到最后都不知道这门课到底在学什么,我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弄的越简单越好,没必要把弄的那么复杂把自己都弄糊涂了,所以我认为数据结构这门课其实很简单,就可以简单的归结为就是在学习三大数据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以及围绕这三大结构上的一些操作比如插入,删除,排序等等。。。 2.组成原理组成原理这门课我认为就是围绕着冯。诺依曼的5大的功能部件在介绍整个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部件这5大部分。重点放在这5个部件是什么样工作的,是怎么样配合工作的,要重点理解数据流和指令流在其中的流向,组成原理这门课学好了,你就可以在大脑中很清晰地把计算机整个工作过程中“流”跑一遍。。。 3.操作系统这门课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围绕4大管理在学习,学习操作系统是怎么样控制着计算机,实际上就是控制着计算机的四个核心功能模块,所以我觉得操作系统就是围绕着4大管理(进程管理也叫处理机管理因为进程在cpu上,对进程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处理机的管理,内存管理,输出和输入管理)来介绍操作系统是怎么样工作的,是怎么样控制着计算机高效运转的。4.计算机网络,网络这门课知识点也很多,很杂,分数分配的还很少,但是网络这门课我认为是最好学的(我喜欢把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型比着邮局收发信,它们的原理差不多,这样你就可以很容易的去理解了网络的工作原理),只要你掌握了这么门课的框架,其实网络就是分为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我把什么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这三层归结为一层就叫应用层,每一层都对应一种数据单位表示,物理层对应比特位,链路层对应帧,网络层对应分报文段,传输层对应报文分组,应用层对应报文流。这门课你要是分5层去学习的话你就会思路很清晰,不会越学越糊涂,至于tcp/ip协议分为4层,对比着记忆就行了。这些层中间,要数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功能比较强大,其中链路层功能最为强大,链路层第一次把电气的比特位抽象成能在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帧,其他层的功能都在帧的基础上表示的,所以说这一层功能最为强大,其次是网络层,它管理者传输过程中的网络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所以功能和作用也比较强大。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考研的计算机网络大题都在这两章出的原因。所以要重点把握这两章。至于tcp/ip协议与标准国际组织协议有什么区别,其实他们没多大的关系,国际标准的那七层协议只是理论上的规定,实际中用这个并不多,可以这么说,它并不实用,但icp/ip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多,非常的实用,他们之间联系的就是都是分层的,有的层的功能差不多。

好了,上面我具体介绍了计算机这门课,该怎么样去学习,或者说怎么样在战术上去藐视它,

接下来我就介绍下该用什么资料才能深入进去学习,市面上的一些关于计算机的辅导资料,我觉得都做的比较垃圾,而且偏容易,根本就不能带着你深入进去,达不到考研计算机试题的难度,市面上的一些资料我几乎都用过,我说下我的感觉,大纲解析(我第一年就是抱着这个啃的),这本书说的有点晦涩难懂,还是有必要买下,不是用来作为复习资料,而是买来看看今年会考哪些方面的东西,这就足够,复旦的那本复习资料很厚很花时间,但是偏容易,我觉得在计算机辅导方面做的比较好的资料,只有两家论坛的资料够资格,一个是王道论坛,一个是天勤论坛(这两个论坛你上网百度下就搜到)。他们是专业做计算机辅导的,出的资料也发行了好几年了,经得起考验的,关键是题目质量非常高,这两个论坛我先介绍下,都是考上浙大的比较牛的研究生学长们建的网站,王道的论坛是先建立的,但是这两年的天勤的论坛发展的很快,呵呵,我一般两个论坛都去逛,主要的还是去天勤论坛(因为在那上面提出不懂的问题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学长给你解答)。所以我建议学弟学妹门买计算机复习资料的话就买这两个论坛的资料,王道的是一本合订本叫复习全书,天勤的分四门课叫高分笔记,天勤的高分笔记写的通俗易懂,要的基础不好的同学,强烈建议买下,王道的复习全书我没买过,但在同学那看过,质量还可以,基础还可以的就可以买这个。这是前期的复习资料。到了中期,大概九,十月月份的时候,这两个论坛就出卷子,天勤出最后八套卷子,王道出最后六套卷子,这些卷子一定要做,质量非常棒,每一个题目都很经典,如果你把这些卷子做上20遍,每一个题目都熟悉,每个选项都弄清楚,恭喜你,你就成功了百分之90.我其实就是把天勤的最后8套卷子做了二十几遍,卷子上做满了笔记,没事做就拿出来在上面总结,最后考了110多分,简单说明下,天勤的这八套卷子难度较高,尤其是选择题,题题都很经典,你要仔细的推敲,做笔记,多总结才能深入进去,天勤的八套卷子的大题目没有王道最后六套卷的大题目质量好,所以我觉得你要想拿高分两个都必须做,天勤的最后八套卷和王道的最后六套卷子含金量都很高,天勤卷子的选择题比王道的卷子要难,质量要好些,但是王道卷子的大题目比天勤的要难,质量要好些,天勤的卷子的大题目要偏容易些。总之一句话,后期要多重复的做卷子,(重复多了就是专家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复是成功之父)多做笔记,多总结,每做一遍你就会发现你又深入一点进去了。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深入进去。

风华计算机考研心得历程

【特别说明】 此文乃本人在王道论坛原创文章,欢迎大家转载,转载请注明王道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4d9997016.html,)。 本人去年数学考了132分,不算高但是对于任何学校的考研都是足够了的。在本文的后面我还会介绍自己去年的数学复习过程。 每个人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特点都不一样,所以方法也因人而异,我介绍的方法仅供参考,大家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灵活的调整。 【备考方法】 个人将数学的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基础阶段②强化阶段③冲刺阶段④查漏阶段 6月初—8月中基础阶段 时间上建议每天花白天的主要时间来复习数学,晚上就复习英语吧,专业课我认为从8月中再开始比较合适。 个人认为考研复习从6月初开始是比较早的了,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基础复习分配2个半月的时间也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基础阶段的复习就是要打好基础为接下来的强化阶段做好准备。在这个阶段我推荐使用《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出版)》、《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出版)》这三本教材,当然个人认为线性代数相对简单可以不看教材,基础稍微好的同学可以直接进入第二步的强化复习。基础复习以上面推荐的教材为主,通读并理解教材,看书时候最好有大纲在手边,每年的大纲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因此可以完全的看前一年的大纲。一般数学都是在大一学的,看起来会比较吃力甚至会觉得大学学的全部都忘记了,但是你不要担心,只要你肯用心肯精下心来扎实的复习肯定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高等数学一定要把每个考点的细节都要搞懂,觉得难的地方要硬着头皮看,自己仔细的思考,千万别一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问别人、问老师或者直接看答案,没有经过自己大脑思考的东西永远都无法变成自己的。基础阶段的复习我不建议做教材上的题,因为教材上的题和考研题相差甚远,太基础了考研也不会考,做的话只能是浪费时间。概率论的大数定律、方差、假设检验可能有不少人会觉得很难,但是我相信你多看几遍,理解通透肯定是没问题的,我大学没学过概率论,当初看也是很头痛,但是经过多看几遍理解了之后总算是没什么问题了,后面的区间估计以及第八章考的可能性很少,最近十年只考过一次填空题,所以如果实在是觉得为难可以放弃,目前考试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基础阶段建议复习2遍,也就是教材至少要看2遍,当然最好就是2遍,但是对于那些难点重点部分,可以看3-4遍,一定要把它们理解吃透,请记住:数学永远不是靠死记硬背的。 8月中—11月中或11月底强化阶段 时间上建议每天花白天的半天来复习,另外半天和晚上就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政治建议在10月初或10月中再开始复习。 三个月用来进行强化复习应该是足够了。这个阶段我建议大家使用《考研数学复习全书(陈文登)》(一下简称全书)、《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一下简称讲义)这两本辅导书。有人说陈文登的全书是一本比较难的书,但是我认为只有在平时在难度方面加以锻炼在考试的时候才会游刃有余。李永乐的线数的讲义很不错,08年考研的一个线数的大题就是上面一个例题的变形,具体关于这个大家可以翻翻讲义然后对比08年的试题。 辅导书怎么用,这或许是大家最疑惑也是最充满期待我来告诉大家的问题。辅导书都是出

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汇编附答案

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汇编 最新资料,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 目录

201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3) 2005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5) 200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10)

201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4年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回忆版) 题量:40道选择题,7道大题。 39.磁盘上有180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20个分区,每个分区最多2KB,现磁盘5400MB/min的转速,求最大带宽 A.2点多 MB/S B.好像是9点多 MB/S C.20.6 MB/S D.20点多 MB/S (记得不是很清楚) 大题 1.死锁的四个条件. 银行家算法 2.PV同步 3.hash排序 散列表,求成功和不成功下平均查找长度 4.设计一个判断一维数组中是否有主函数存在。比如说 A[]={’a’,’b’,’a’,’c’,’a’,’a’},A中’a’有4个,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存在主函数’a’,B[]={’a’,’b’,’d’,’c’,’e’,’f’},B 中没有元素的个数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不存在主函数’a’。c/c++语言实现,简单文字说对程序的思路,并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5.cache地址,偏移量和指令格式综合在一起 6.基址运算 这一个月来睡了不超过150小时,记忆变得很差,大题怎么也想不起来第一题是什么了,只感觉是很简单的 选择都是些基础性的东西,知识点很多,尽量看全 补充: 一、选择包含知识点: 1.给了一个入栈序列,下列是合法出栈序列的是? 2.下列哪个不是特权指令 3.下列哪个不是算法的重要特性 4.排序(很常规,有关排序有几道选择) 5.一个有7个数的数列,采用快速排序,至少需要比较多少次? 6.组成原理有关中断....串行判优平行判优的内容……. 7.四个序列中哪个不是二叉排序树的先序遍历序列 8.选择题哪个是特权指令的题目两个选项B读时钟指令,C设置基址寄存器的值 9.流水线加速比 10.图的层次遍历 11.Round Robin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知 识点汇总 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用了18000电子管,1500继电器,重30吨,占地170m2,耗电140kw,每秒计算5000次加法.冯?诺依曼(VanNeumann)首次提出存储程序概念,将数据和程序一起放在存储器,使编程更加方便.50年来,虽然对冯?诺依曼机进行很多改革,但结构变化不大,仍称冯?诺依曼机. 发展阶段时间硬件技术速度/(次/秒) 第一代1946-1957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40 000 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200 000 第三代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 000 000 第四代1972-1977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0 000 000 第五代1978-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00 000 000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 组成原理是讲硬件结构的系统结构是讲结构设计的 摩尔定律微芯片上的集成管数目每3年翻两番.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每18个月增长一倍. 每代芯片的成本大约为前一代芯片成本的两倍 新摩尔定律全球入网量每6个月翻一番. 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在研究EDVAC机时提出了“储存程序”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通称为冯·诺依曼机.它有如下特点: ①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五部分组成 ②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③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④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⑤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⑥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图中各部件的功能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的中间结 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 处理运行结果 ·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转换为机器识别的 信息 ·输出设备将机器运算结果转为人熟悉的信息形式

计算机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题20分共8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正确答案。 1、若元素a、b、c、d、e、f依次进栈,允许进栈、退栈操作交替进行,但不允许连续三次进行退栈工作,则不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 A、dcebfa B、cbdaef C、bcaefd D、afedcb 2、某队列允许在其两端进行入队操作,但仅允许在一端进行出队操作,则不可能得到的顺顺序是() A、bacde B、dbace C、dbcae D、ecbad 3、下列线索二叉树中(用虚线表示线索),符合后序线索树定义的是() 4、在下列所示的平衡二叉树中插入关键字48后得到一棵新平衡二叉树,在新平衡二叉树中,关键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关键字分别是() A、13,48 B、24,48 C、24,53 D、24,90 5、在一棵度数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结点个数是() A、41 B、82 C、113

D、122 6、对n(n>=2)个权值均不相同的字符构成哈弗曼树,关于该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树一定是一棵完全二交叉 B、树中一定没有度为1的结点 C、树中两个权值最小的结点一定是兄弟结点 D、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权值一定不小于下一层任一结点的权值 7、若无向图G=(V.E)中含7个顶点,则保证图G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连通的,则需要的边数最少是() A、6 B、15 C、16 D、21 8、对下图进行拓扑排序,可以得到不同的拓扑序列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9、已知一个长度为16的顺序表L,其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若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一个不存在的元素,则比较次数最多的是() A、4 B、5 C、6 D、7

我的考研心得——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

我的考研心得——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 我是计算机专业,考的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 确定能考上之后就一直想写个什么经验的出来分享下,毕竟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不过这一拖就拖到毕业了,还毕业已经一个月了,呵呵,直到今天才下定决心把这个过程整理下写出来,希望还能对某些人有用,同时也记录我这个最难忘的历程。 确定考研: 基本从入学开始就想着考研,但是当时根本就是个想法,什么都不了解,到了大三开始听了点考研讲座什么的,才对考研有了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个人觉得那些介绍性的可以去听听,虽然都是各大辅导班的广告,但是还是会讲些有用的并且你不懂的东西。考研的目的每个人都不同,不过不管你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抑或只是完成父母的要求,如果决定做了,就争取把它做到最好,以免留下遗憾。一边考研一边准备工作的我身边的这样的基本都是工作了,因为分心的太多了,所以不建议双管齐下,当然每个人不同,要是你觉得你能平衡好就按自己的方法来。 我的基本流程: 决定考研后,我就在大三的时候听了听上面提到的讲座,对考研有个总体的认识和流程。同时在这个时候报了考研班,(对于考研班,每个过来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看到的是大多数都说没用,我觉得是和每个人的自身有关吧,我就是课堂上听老师讲效率更高的那种人,有些人就喜欢自学,应该因人而异不能全盘否定,我报的是政治和数学的全程,可以说对我帮助很大。) 大三下暑假前: 这个时候我的课程还挺多,每天除了上课基本都是上自习随便看看数学的课本,背英语单词,做做英语阅读,也没有太投入的看,反正有时间就去看看。 大三下的暑假: 这个暑假我认为还是比较重要的,当然有些人从暑假回来开始复习的,每个人都不一样,自己掂量一下再决定。这个暑假就开始系统的看书了,从头开始第一遍复习,包括数学、英语和专业课。 大四上: 我们大四上还有课,不过不多,这个时候每天上完课都是去自习了,最好多找几个考一个地方的同学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上自习,每天都互相督促,这样对于和我这种自制力差的同志们好点。我前几个月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当然一直都有早上七点多去,晚上十一点回去的同学,我这个人就是困了效率就特别低,所以我要保证睡眠。到了最后一两个月的冲刺阶段,我们开始晚上11点回去了,还是比较累。 关于考研班我觉得有必要特别说明下,首先对我的好处就是前面提到的,我喜欢课堂的讲课方式,这样我效率高;同时在课堂上听会觉得有底,信心更足一点;而且对命题方向的把握以及自己复习的方向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是同时,考研班也对我的自己复习计划有些影响,没有能够把考研班和我自己的计划结合起来,开始的时候有点影响我的复习思路了。当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希望每个同学都不要完全的认同别人的观点,有用没用你自己应该对自己有个认识。同时市面上那些考研班我觉得都差不多,只要是有名的基本都不会差很多。我报了政治和数学的全程,英语没报,因为对自己的英语还是挺有把握的。政治和数学我听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 int s(int n) { return (n<=0) ? 0 : s(n-1) +n; } void main() { cout<< s(1); }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 B.S(0)->S(1)->main() C.m ain()->S(0)->S(1) D.S(1)->S(0)->main() 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A.13 B.14 C.15 D.16 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 A.24,10,5和24,10,7 B.24,10,5和24,12,7 C.24,10,10和24,14,11 D.24,10,5和24,14,6 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 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 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 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若从顶点V0 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A.2 B.3 C.4 D.5 6.求下面带权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可能是克鲁斯卡(kruskal)算法第二次选中但不是普里姆(Prim)算法(从V4开始)第2次选中的边是 A.(V1,V3) B.(V1,V4) C.(V2,V3) D.(V3,V4)

王道2013计算机考研知识点(二).

计算机考研知识点 万学海文专业课教研中心 临近考研,万学海文集合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深入研究2012年考研统考专业课考试 大纲,结合统考专业课的命题趋势、规律及特点,经过反复推敲锤炼之后,分析提炼各层级知识核心要点,从而对本年的考研命题进行预测,帮助学员把握出题重点。 数据结构 1.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问题:顺序表,单链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双向链表上的增 删改操作 2. 特殊线性表的性质问题:栈的FILO和队列的FIFO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二叉排序树的构造与基于其的查找问题:给定数据序列,能给出相应的二叉排序树 4. 基于二叉树性质的计算问题:计算二叉树的层数,节点总数,叶节点数等 5. 图的存储结构问题:图的矩阵表示,链表表示等表示方法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图,不同的应用问题中存储方法的选择 6. 图的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算法,给定一个图,能够按照Dijkstra算法逐步找到单源最短路径 7. 散列查找的特点与散列表的构造问题:不同散列函数的使用,不同散列存储方式的特征可以简化问题 8.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问题: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矩阵中元素下标的计算

9. 排序算法的选择和应用问题:根据给定的数据序列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高效排序算法,在解决特定的应用问题时,使用合适的排序算法先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数的原码、反码与补码表示法:给定一个数,做原码、反码与补码的相互转换 2. 浮点数的表示问题:浮点数的表示;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的计算过程 3. SRAM与DRAM的对比问题:存储特性,成本,速率等 4. Cache与主存的映射问题:组相连,全相连,直接映射,相应地址的转换问题 5. 段页式虚存地址变换计算问题:给定虚地址与段表页表,求出实际地址 6. 定长与变长操作码的对比:执行效率等 7. CPU的基本构成:ALU,寄存器,片内总线,控制器等 8. 微程序控制器结构与微地址形成:微控存,中断结构,时序等,微地址的几种形成方式 9. 总线仲裁问题:集中式与分布式的仲裁方式以及相应的仲裁器结构 10. DMA:相关的概念,执行过程,用到的硬件等 11. 多核处理器 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2.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3. 各种进程调度算法及其特点

计算机考研书目、心得、时间安排等

一、我的考研书架 跨专业北航6系总分371 英语61 政治70 数学117 专业课123 09年的考研,我以一名跨专业考生身份考取了成功考上北航计算机系并拿到了二等奖学金。回首这一年多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感慨万分。最近收拾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考研书架,写了一个书目清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专业课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北航版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重点看门电路和触发器部分,然后跟着北航06级的一起上了刘旭东&熊桂喜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开始还觉得学汇编会不会浪费时间,后来发现如果你懂汇编的话,那么计组里面的寻址方式就会很容易理解了。加上刘老师讲的也很容易理解,所以这门课没费什么时间就搞定了。这本书我看了4遍,后来冲刺的时候就是只看配套的辅导书了。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赢哲凤屏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是最简单的一门课,而这本书把它变得更加简单。只看了2遍。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人民邮电出版社:网络东西很多,很杂,看过这本书会使你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过因为网络分值最少,所以我没花太多时间在网络上,最后在网络上丢分也最多,呵呵。 《数据结构教程》唐发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其实数据结构还有很多比这本书还要好的书,只不过这本书是还没统考前北航的指定书,加上07年买这本书的时候还不知道会全国统考,所以就凑合看了。大纲上有些内容这本书没有,不过都是些比较冷门的知识点。课后的习题质量还不错。这本书看了3遍。 《操作系统基础》屠祁屠立德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从旧书市场上买来的,是配合西电那本书看的,有的内容西电那本书没有,就用得着这本书了。 《数据结构实用教程》徐孝凯清华大学出版社:我最早看数据结构的时候就用的是这本书,这本书写的很通俗易懂,不过对付考研还是差一点(不过如果数据结构的题目都像09年这样那任何一本书都没问题),内容不全,而且有好多算法只有递归版,没给出非递归版。这本书看了4遍。 《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梁红兵汤小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电教材的配套辅导书,其实像操作系统这门学科,我觉得看一遍教材理解了就可以不用再看教材了,复习的时候直接看这本书就行。这本书内容组织的不错,题目难度也和考研相当,不管你操作系统用的是哪本教材,都很有用的。 《出现频率最高的100种典型题型精解精练——数据结构》费宁汪胡清张宏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从各大名校考研真题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题目,配上解析。这本书的出版目的是不错的,书的内容也还不错,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有些题目的解析存在错误(逻辑错误),不知道今年再版的话会不会更正这些错误。这本书在09年的专业课基本没帮我什么忙,因为09年的数据结构实在是太简单了。不过不知道明年的数据结构题目难度怎么样,还是建议看看这本书吧。 《出现频率最高的100种典型题型精解精练——操作系统》杜松吴蕾李海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和上边那本书属于同一个书系,也是值得一看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做完了这本书的所有习题,计组基本可以不失分。

计算机专业考研科目及细节分析

计算机专业考研科目及 细节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 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分 操作系统 35分 计算机网络 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 70分 Ⅲ考查范围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存储结构

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

本科华科电信,12年考上交电子系失败收场,之后找工作到某运营商,在工作期间跨考复旦 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成功录取,初试359,复旦计算机专硕考数学一专业课408 英语二政 治,各科分数分别是111 111 75 62,初试成绩至少是专硕前五,初试和学硕的区别就是英语。 自觉得我的考研路有点特别,但是两次考研的经历有些感悟,希望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一、是否考研 是否决定考研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想好自己要走的路。如果是单纯想多学点东西,想进入IT行业,能入行就可以考虑直接工作了,工作中学到实用的东西绝对比读研多。如果要 搞学术,优先考虑出国,其次是国内读研读博。如果是要进入体制内或其他对学历有硬性要求的地方,一些学历可以转化为职称的地方,那就刷学历吧。如果想去大型IT公司又绝对没 实力想在学校继续深造的可以考虑考研。还有学历情结、名校情结等等原因。 我的情况是大四的考研失利导致错失找工作的最佳时期,进入运营商做后台,对工作不满想通过考研换专业换行业,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其实最佳选择或许是本科找份合适的工作。 好了,先思考一下是否要考研,如果你决定考研了再往下看。 二、考研专业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跨考计算机。本身对电信的核心专业课就没有感觉。第一次的考研失利及在运营商的工作经历让我对通信失去兴趣,当前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自身对计算机也比较兴趣,决定考研计算机。 总之,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等具体情况选择。 PS.个人觉得当前最好的行业是金融,工科跨考金融的同学都令我佩服不已。 三、学硕专硕 国家政策上是希望学硕做科研,专硕搞工程项目,实际中现在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越来越小,实际最大的区别就是“钱”和“时间”!就是专硕学制短、奖学金少。一些学校的某些专业 已经一视同仁了,具体情况看学校的专业。大趋势是学硕和专硕的待遇趋于一致,近些年但是一直在变化。复旦计算机学硕3年,专硕2.5年,专硕奖学金少。考学硕过专硕线科研调剂 到专硕。PS.今年复旦计算机的最高分是直接考专硕的。 大部分现今情况还是,就是专硕学制短、奖学金少。 专硕的学制据我了解2年、2.5年、3年的都有,早毕业早工作,适合想在大学里再学习技能 的。少读的一年、半年很轻松就能赚回奖学金,所以不要太顾虑钱的问题。 如果想搞学术尽量考学硕。想提升项目实践能力的建议报专硕。 专硕当前的难度还比学术略低,但是差距随着社会对专硕的认识加深在逐渐缩小。 如果是想提升实践能力可以考虑直接报考专硕,专硕对发paper没有硬性要求,有更多时间参与到工程项目中。个人觉得理论研究在部分求职及实际工作当中不被重视,当然一些做前沿研究的高校、研究所、研究院则大不一样。 四、考研学校 个人觉得主要考虑1、学校名气2学校地区3专业实力4本科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计算机考研专业课

计算机组成原理 知识点解析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主要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 1、计算机系统概述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搞清楚计算机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从体系结构上来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那么这些不同的计算机谁好谁坏?如何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2、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是十进制数据,但在计算机中,除了十进制数据外,还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方法,我们要掌握这些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要搞清楚真值(实际的数值)和机器数(计算机中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负数的各种表示。另外,还要理解BCD码、字符与字符串的编码方法,以及数据的校验码(奇偶校验、CRC冗余校验等)。 不管是哪种进制和校验方法,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有原码、反码、补码等方法,我们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在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计算,分为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在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方面,我们要掌握定点数的表示(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和定点数的运算,包括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在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方面,我们要掌握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IEEE754标准)和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本知识点的最后一个考点就是算术逻辑单元ALU,我们要掌握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结构。 3、存储器层次结构 从整个计算机的存储体系来看,可以看成是一个“Cache—内存—外存”三级结构,在这个层次化结构中,我们要掌握存储器的分类以及各类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DRAM)、只读存储器(ROM),掌握主存储器(内存)与CPU的连接和数据交换、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还有就是外存储器(在输入输出系统知识点中,做具体讲解)。 在存储器这个知识点中,2个很重要的考点是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虚拟存储器(在操作系统课程中,也会讲解有关虚拟存储器的知识点)。 在CPU和内存之间增加一层Cache,其目的是为了解决CPU和内存的速度匹配问题。在这一点,我们要掌握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时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命中率)、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以及Cache 写策略。 虚拟存储器的重点在于“虚拟”二字,我们要掌握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及种类,包括页式虚拟存储器、段式虚拟存储器、段页式虚拟存储器、TLB(快表)等,理解这些虚拟存储器的基本原理、碎片的处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4、指令系统 在指令系统知识点中,我们要掌握指令的格式(包括指令的基本格式、定长操作码指令

2017计算机专业考研必知考试科目与内容

2017计算机专业考研必知考试科目与内容计算机专业是每年很多同学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既然选择了报考计算机专业,那就要早做准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报考计算机专业必须知道的一些考研常识。 1、考试科目及题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采用全国统考方式,初试科目调整后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卷面满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 计算机统考只有两种题型——单选和综合应用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占80分(共40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占70分(共7题,各题分值不等)。在综合应用题中,数据结构、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各2道,网络出1道题。 2、专业课考试内容 计算机综合满分为150分,其主要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均占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 数据结构课程以抽象为主,从具体操作上来讲,一个是数组的实现方法,一个是链表的实现方法,从算法角度来讲,难点就是递归,还有回溯法,分治法等,从应用来讲,一个是查找,一个是排序,这三个方面掌握熟练,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目前大家公认比较难的课程,实际上同学们只要掌握冯.诺伊曼模型就可以解决章节知识点融合的考试方法,当然同学们必须把控制器这个难点啃下来,

把数值的表示和计算这个复杂点理顺了。单纯对存储,数值,指令,CPU的考查,同学们都没有问题,综合起来的考查,同学们必须把握住题目中的信息点。 操作系统相对比较容易一下,我们主要还是要了解一下pv操作,熟练掌握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读者和写者模型,哲学家进餐模型,吸烟者问题,理发师问题,独木桥问题等经典问题,学会把问题中给定的情况反馈到已知模型,通过已知模型进行修改得出答案,这部分在冲刺课程也会有专项训练。 计算机网络在近来考研中越来越来重要,自主中的分值也越来越高,击溃网络学习的快捷方法就是协议分析,从实际报文中把握体系结构的概念,层次的意义,协议的过程,应用的设计。做到这一点,网络的题目可迎刃而解。 3、专业课参考书目 科目书名作者出版社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谈

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谈 在我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之后,我被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清华好考吗?"这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我只能说:"在我还没有考上清华时,我以为清华很好考;当我考上清华之后,我才知道清华其实很难考。" 在我决定考清华之初,就有同学给我"泼冷水"(当然都是善意的):"清华是工科院校中的,考清华可要三思啊!""你真的要考计算机?清华的专业课很难,你本科又不是学计算机的,你有信心吗?"......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考清华难,这点我很清楚,但是清华毕竟要招收优秀的学生吧?出色源自本色,那我就以实力证明自己吧。 准备考研期间,我没有上任何考研辅导班。首先,我觉得自己的基础比较扎实,没有必要上辅导班重来一遍,教材的复习和知识点的整理完全可以靠自己。其次,我想自己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辅导,身边有同学在,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总要比老师单方面的辅导更有帮助。我始终相信,自我管理、自我辅导的能力,对于考清华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很多人说,考研就是打持久战,谁坚持到最后,谁就会取得胜利。这点我很赞成。考研的成败,不在于你熬了几个晚上。事实上,在我考研期间,除了临近考试时,有几天看政治看到凌晨3点外,平时都是12点之前就寝。我觉得,如果能够保证平均每天复习8小时就足够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上午2小时(9:00-11:00),下午3小时(2:00-5:00),晚上3小时(7:00-10:00)。看,连睡早觉,午睡,和晚饭后散步的时间都留出来了,而且不用熬夜!每天8小时的时间,对于想考清华的学生而言并不多,关键是能否坚持下来,而且,至少要坚持半年。 整个备考期间,我过的相对比较轻松。我喜欢看电影,于是,差不多每周都去学校礼堂看一两部影片。平时,看书累了,我就看课外书籍,《唐?;吉诃德》《西方哲学史》《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就是那段时间看完的。 所有这些,都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且,都是令人愉快的方式。毕竟,考研不比高考,高考前有很多次模拟考试,通过这些考试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竞争者中的位置。但是考研则是孤军奋战,每个人都被安置在一座山的脚下,各自沿着不同的路径向山顶攀登,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竞争者,不知道其他竞争者的实力,我们也不知道在攀登的过程中是否会失足坠落的危险,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爬到山顶,甚至我们会怀疑自己是否有必要爬这座山。要知道,乖乖的呆在山下乘凉,总比冒着一无所获的危险攀登要好的多...... 在我的考研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乐观自信的状态,登山对我而言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好奇的探险。我常常对自己这样说:"我准备的如此充分,学习这么努力,如果我都失败了,那如何才能成功?"当然,这也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我还没有狂妄到有把握的地步。 3月初网上查分,396分,这个分数让我兴奋了10分钟。后来,我的一个好朋友说,在她知道这个分数后为我高兴的一夜没合眼。而我在当晚却平静的进入了梦乡。那时候,我有理由平静。 令人无法平静的事情在后面。3月末参加复试,我才知道我是我所在方向的第一名;后来又知道,我所报考的软件理论方向那年只有8个名额,但却有40个人参与竞争......知道了这些之后,我涌上心头的不是骄傲,而是恐惧--早知道竞争如此激烈,我是无论如何不会胆大妄为到跨校跨专业报考清华计算机的! 回顾整个考研的过程,我仿佛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攀登者。这种无所畏惧,或者可以解释为"无知者无畏"。我不知道山有多高,也不知道和我竞争的攀登者实力如何......我只是抱着一个看起来自以为是的信念:我相信自己可以,我也没有理由不可以! 幸运的是,我凭借自己的努力攀到了山顶,并看到了超乎我想象的壮丽景色,正如诗中写的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要的是,我发现从前的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但无论

东南大学935计算机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word版

目录 201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 2005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4) 200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7)

201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2014 年东南大学935 计算机专业基础(回忆版)题量: 40 道选择题,7 道大题。 39.磁盘上有1800 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20 个分区,每个分区最多2KB,现磁盘5400MB/min 的转速,求最大带宽 A.2 点多MB/S B.好像是9 点多 MB/S C.20.6 MB/S D.20 点多MB/S (记得不是很清楚) 大题 1.死锁的四个条件. 银行家算法 2.PV 同步 3.hash 排序 散列表,求成功和不成功下平均查找长度 4.设计一个判断一维数组中是否有主函数存在。比如说A[]={’a’,’b’,’a’,’c’,’a’,’a’},A 中’a’有4 个,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存在主函数’a’,B[]={’a’,’b’,’d’,’c’,’e’,’f’},B 中没有元素的个数大于长度的一半,输出不存在主函数’a’。c/c++语言实现,简单文字说对程序的思路,并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5.cache 地址,偏移量和指令格式综合在一起 6.基址运算 这一个月来睡了不超过150 小时,记忆变得很差,大题怎么也想不起来第一题是什么了,只感觉是很简单的选择都是些基础性的东西,知识点很多,尽量看全 补充: 一、选择包含知识点: 1.给了一个入栈序列,下列是合法出栈序列的是? 2.下列哪个不是特权指令 3.下列哪个不是算法的重要特性 4.排序(很常规,有关排序有几道选择) 5.一个有7 个数的数列,采用快速排序,至少需要比较多少次? 6.组成原理有关中断....串行判优平行判优的内容……. 7.四个序列中哪个不是二叉排序树的先序遍历序列 8.选择题哪个是特权指令的题目两个选项B 读时钟指令,C 设置基址寄存器的值 9.流水线加速比 10.图的层次遍历 11.Round Robin 12.进程 状态转换,等点 综合应用题: 操作系统: 1.(1)写出外层页表,页号,页内地址位数; (2)叙述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过程; 2.(1)回答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 (2)写出Need 矩阵 (3)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3.PV 操作:有两个进程P1,P2,一个容量为n 的缓冲区,P1 向缓冲区放数据,一次放一个,当缓冲区中数据个数大于m(n>m)时,P2 才能从缓冲区取数据,一次取一个。该同步机制用用pv 操作描述

我的川大计算机考研经验

我的川大计算机考研经验 本人来自一所很不入流的二本学校。导致我考研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业很难,选择了考研(虽然考研期间还是与一家公司签约了),给自己一口喘气的时间。第二:自己所读的是一所很不入流的大学,觉得自己在大学没有学到什么很有价值的东西,想通过考研,考取一所像样的学校,好好利用学校资源学点东西,为自己以后就业先积累点东西。 说为什么选择川大,我自己也说不上来,没有什么特别充分的理由。只是觉得川大是34所,而且听说不是很难考,更加重要的是我有一个学长在里头,什么信息之类的可以及时获取。所以我就决定报考川大了,需要说的是我们班有7个人正式为考研投入了,其中就有三报考了川大。 想报考川大的时候就了解到川大数学自主命题了,不过那时候贴里头喊得很火说10年川大可能取消数学自主命题了。在大纲出来近一个月之前我也是一直按数一去要求自己,来复习。到后来觉得自己复习可以了,就开始看看川大往年的数学试题,关于这个数学试题的和复试资料的,我会在另外写篇文章给大家好好说说。首先看的是03年的,看了之后觉得蒙了,考的内容跟自己看数一的完全不对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有些数一不着重考而川大是拿来出大题。当时就觉得自己复习方向有误,就赶紧把往年大纲,资料全都搜索出来(这花了我很多的时间),然后全部打印出来,在教室好好看看。看了十几天吧,感觉有点头绪了,对里头的一些知识点也弄得差不多了。大纲出来之后发现数学还是自主命题,大纲跟往年也没有什么变化,可以说很简单,其实确实是很简单。所以一天也就没有花几个小时去看了,那时候每天猛看的是专业课。专业课一天花上我大部分时间。 到现在为止,我都弄不明白我怎么考上川大的,呵呵大家别笑话我啊。其实里面经历了很多坎坷,碰碰磕磕的过来了。 我知道自己差什么,差在英语。虽然自己是一次性过四级,可我知道那是糊里糊涂过的,之后连考了三次六级每次都300分上下,最近这几次彻底不考了。川大的英语卡得很严,最低不得低于45分,要让自己安心至少得50分才可以。所以我也一直把目标定为50分,可是9号下午彻底把我那颗对川大狂热的心给浇灭了。实话实说今年英语考得很难,难得我一道阅读题都没有看懂,小作文格式写错了(这都是启航辅导班给害的,辅导班保证考的就那几种类型。从开课到结课都没有提过“通知”一次),大作文一上来就涂了一堆油,翻译翻出来的汉语我都不知道怎么读,最后还有一道不知道怎么翻就直接没写,就这样把卷子给交了。出来之后我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感觉已经到了末日了,自己为考研付出这么多的汗水就这么因为英语而白流了,彻底的绝望了。回到学校安排的宿舍后,看到大家都坐在床沿上无精打采的样子,我知道:我有伴了!大家都开始打算后路了,有人说明天找工作去,有人说明天不想再去考场了。等他们走了之后我一个人在宿舍发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心里头酸酸的。我都在想明天去考场有没有意义了。可是后来我还是决定明天继续作战,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也得对得起自己的这么一年吧,即使明知倒下(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倒下)也得倒得光彩啊,别这么窝囊做缩头乌龟啊。 第二天我去了考场,发现居然没有人因为昨天的英语而放弃。那时候心里真觉得自己很不成熟。不过昨晚沮丧的心情也让我在宿舍待了整整一个晚上而没有去自习室准备今天的考

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综合考试大纲

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IV考查内容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 2.链式存储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计算机考研高效复习的建议

计算机考研高效复习的建议 计算机考研高效复习的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真题一定要好好利用,首先可以通过历年真题结合大纲使用,分析和把握出题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其次,可以在第三轮复习已经做过几套模拟题的基础之上,卡着时间做真题,来检验自己前一段的学习成果,树立考试的信心。 三、心理准备: 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2、一定要有计划,一定尊重你自己定的计划。 3、跟时间赛跑。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考研说到底就是应试,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

相信你只要能做到上述三点,无论专业课还是整个考验都会取得成功的。 数据结构 重点内容是:栈和队列(栈和队列基本操作、后缀表达式等)、线 性表(插入和删除、时间复杂度)、树与二叉树(性质、存储方式、遍历、哈夫曼树、遍历算法等)、图(存储方式、遍历、连通性问题、 关键路径、最短路径等)、查找(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B-树、 哈希表),内部排序。串与文件这两章就呵呵了,稍微看看就好了。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这部分内容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的概念、组成;计算机网络的 分类,发展过程等。理解网络分层结构、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 概念。重点掌握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2.物理层 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掌握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元、信宿、编码与调制、电路 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报、虚电路等基本概念。重点掌 握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此外,还要注意复习每层上的网络设备,在考查目标中特别强调了对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 考查。物理层设备有集线器、中继器。 3.数据链路层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可以从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功能入手,便于理解和记忆。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与可靠传 输机制、介质访问控制。建议重点复习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介质访问控制这两部分内容。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中,建议重点复习CSMA/CD协议。在前两年的考试中,考查了后退N帧协议,CSMA/CD 协议等内容,这些内容不好理解,大家可以通过《计算机学科专业 基础综合辅导讲义》的中相应例题的讲解来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 4.网络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