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2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共31张PPT)

议一议 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减少声音 的分散,增 大声音的响 度
你能举个生活中利用这个原理的工具吗?
听诊器
2.2.3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不同的发声体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仍然可
以区分出来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举例:“不见其人,却辨其声” 模仿秀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 发声方式等,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
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用同样的力度再次拨动,并注意
观察。
控制变量法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控制变量法
❖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 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 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 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 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 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 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 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2 声音的特性
❖2.2.1 音调 概念: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我
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粗细。
举例:简谱中的1.2.3.4.5.6.7 女高音、男中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课件 14页

请听听以下几段声音,你喜欢哪些声音?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音。
一、乐音的特性 请听下面两段音乐,说出有什么不同?
——声音大小(音量)不同 物理学将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音量的大小)称为响度。
敲鼓时怎样才能改变声音的响 度?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叫音品)是不同的,音色(音品)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我们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人的讲话声与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乐音的特性 ➢强弱(响度) ➢高低(音调) ➢音色 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1)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 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
(2)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如图1一2所示),脏器不 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
(3)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 的多少(如图1一3所示).
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A ) A. 音调 B.响度 B. 音色 C.声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音。
一、乐音的特性 请听下面两段音乐,说出有什么不同?
——声音大小(音量)不同 物理学将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音量的大小)称为响度。
敲鼓时怎样才能改变声音的响 度?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叫音品)是不同的,音色(音品)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我们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人的讲话声与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乐音的特性 ➢强弱(响度) ➢高低(音调) ➢音色 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1)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 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
(2)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如图1一2所示),脏器不 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
(3)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 的多少(如图1一3所示).
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A ) A. 音调 B.响度 B. 音色 C.声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9张PPT)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 2.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 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 和发声的音调。
探究音调和 频率的关系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数据记录
钢尺 振动 声音 伸出长度 快慢 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慢
最低
——有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 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 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 小,音调越低.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1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 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 动的_____决定的. 1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 的是___.
5.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次声波:低于20赫兹的 声。(这两种声,人是听不到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5张PPT)

2.“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应该听过。大象 太重没有秤来称量大象体重,聪明的小曹冲就 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的吃水处画个记号,然 后赶大象下船,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的吃水 线再到记号为止,然后一一称量石头重量相加, 得出大象的重量。请问,小曹冲用石头来替代 大象,这是不是转换法?
谢谢
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大家有没有想过,你什么时候才有能力搞研究? 我们一般人会以为,搞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 似乎离研究还很遥远。其实,我们就可以做探 索研究了。下面大家随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
怎么做探究。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我们学习了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那么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的一般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
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 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 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 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 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 量的方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 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探究的一般过程
大家八仙过海,想个妙招来 观察出音叉振幅的变化
探究的一般过程
再则,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比如生活中敲 锣打鼓,想让响度大应该怎么办呢?那样的操作 引起了振动的什么样的变化呢?同样我们能合理 地猜测出跟振幅有关。
3.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一般要求:原理科学,取材方便, 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包括人 身安全及器材安全)。
探究的一般过程
实验目的是要看看振幅与响度之间有没有 关系,那应该要观察响度是否随着振幅的变化 而变化,如果变化了,说明二者有关系。理清 实验大致操作思路,我们可以具体设计实验了。
我们看一下课 本上的方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公开课课件 (共26张PPT)

如图所示,根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 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能够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办法 。 (2)探究过程中,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声源的 振幅的? (3)通过探究可知,声源的振幅越 ,声音的 响度越大。 (1)在鼓面上放一些豆粒,鼓 发声时豆粒跳动地越高,证明鼓 面振动的幅度越大 (2)改变敲鼓时用力的大小, 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用力 越小,鼓面振幅越小 (3)大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
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 2、响度:
小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 关?将系在细绳上的乒 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 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 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 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 面的实验。
教材P36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问一问
1 弦乐器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管乐器的音调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一答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管 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部相同,细耳短的音调 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振动部分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1/4全长
快
高
3/4全长
慢
低
结论:音调高低与振动频快慢率有关,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同步课件 (共28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新知导入
【想想议议】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
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蜜蜂翅膀发出的声音?
要研究声 音的特性
蝴蝶
蜜蜂
新知讲解
演示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
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 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 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新知讲解
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1.发声体的振幅 2.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更大声的喊 → 增大发声的响度 喇叭 → 减少声音的分散
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越远越分散
新知讲解
【注意】(1)调节音量是指改变响度。 (2)大点声说话,是指响度。
新知讲解
如图,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果用相同的力敲击大 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音__调_不同;但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 敲击同一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响__度__不同.
新知讲解
蛋蛋同学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 同样大小的力度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1,2,3,4,5,6,7,i八个不同音调 的声音。现在问同学们,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_低__(填“高”或“低”);若用同 样大小的力依次吹瓶口,则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高___(填“高”或“低”)。
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 较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新知讲解
探究归纳:观察声音的波形图可知,音调相同的 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 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2)音色 ① 定义: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 ② 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 等因素决定的。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新知导入
【想想议议】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
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蜜蜂翅膀发出的声音?
要研究声 音的特性
蝴蝶
蜜蜂
新知讲解
演示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
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 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 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新知讲解
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1.发声体的振幅 2.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更大声的喊 → 增大发声的响度 喇叭 → 减少声音的分散
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越远越分散
新知讲解
【注意】(1)调节音量是指改变响度。 (2)大点声说话,是指响度。
新知讲解
如图,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果用相同的力敲击大 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音__调_不同;但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 敲击同一个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响__度__不同.
新知讲解
蛋蛋同学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 同样大小的力度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1,2,3,4,5,6,7,i八个不同音调 的声音。现在问同学们,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_低__(填“高”或“低”);若用同 样大小的力依次吹瓶口,则最右边发出的音最__高___(填“高”或“低”)。
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 较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新知讲解
探究归纳:观察声音的波形图可知,音调相同的 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 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2)音色 ① 定义: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 ② 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 等因素决定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件(24张PPT)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 10Hz,而蜜蜂的翅膀振动频率为 500Hz——600Hz。
看看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音调高的声音, 有12个波
音调低的声 音,有8个波
学生活动
轻敲课桌和重敲课桌,感受声音的变化。
二、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思考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结论
音 声音的 调 高低
发声体振 动的频率
响 度
声音的 大小
发声体振 动的幅度
音 声音的 发声体本身的 色 特色 材料、结构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 的依据
响度不同振幅不同 音调不同频率不同
1.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2.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再看看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波形有 什么变化?
三、音色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活动
3.音色
不同乐器的波形
声音的三特性
含义
决定因素
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 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音__调___;而“引吭 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 “低”指的是_响__度___.
小结
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
声 音 的 三 要 素
音色:发声体的区别
材质
课堂练习
1.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 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 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看看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音调高的声音, 有12个波
音调低的声 音,有8个波
学生活动
轻敲课桌和重敲课桌,感受声音的变化。
二、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思考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结论
音 声音的 调 高低
发声体振 动的频率
响 度
声音的 大小
发声体振 动的幅度
音 声音的 发声体本身的 色 特色 材料、结构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 的依据
响度不同振幅不同 音调不同频率不同
1.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2.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再看看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波形有 什么变化?
三、音色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活动
3.音色
不同乐器的波形
声音的三特性
含义
决定因素
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 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音__调___;而“引吭 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 “低”指的是_响__度___.
小结
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
声 音 的 三 要 素
音色:发声体的区别
材质
课堂练习
1.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 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 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5张PPT)

次声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
率范围
超声
20Hz
20000Hz
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叫 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动物的听觉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 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你知 道为什么吗?
你知道蝙蝠是怎样判断目标的位置的吗? 蝙蝠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回声来导航的。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 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2.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 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C )
八年级物理上(RJ)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一、复习
1.声是又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介质.________ 不能传声.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听觉神经把信 号传给___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音通过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身听觉神经,引起 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这里的“声纹”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三、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2. 定义: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3.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叫振幅。
重击 鼓声大 鼓面下凹幅度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共39张PPT)

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丙的音调最高 D.甲、丁可能是同一个音叉的声音波形图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 正确;B.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 相同,正确;C.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少,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 低,错误;D.甲、丁波形的形状相同,说明它们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个音叉 的声音波形图,正确。选 C。
【点悟】 此题考查了同学们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 【易错警示】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和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 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
【变式训练】 [2017·云南]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 ;根据乐器发 声的 音色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乐器、不同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解析】 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地剪 短,空气柱越短,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其材料没有变,所以音色是不变的, 故 A 错误,B 正确;据 A 分析可知,此时的发声是空气柱的振动,不是声带的振 动,故 C 错误;后排同学距离老师比较远,故听到声音的响度会变小,而前排同 学听到的声音相对较大,故 D 错误;故选 B。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
1.(对应例 1)[2017·福建福州模拟]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 正确;B.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 相同,正确;C.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少,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 低,错误;D.甲、丁波形的形状相同,说明它们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个音叉 的声音波形图,正确。选 C。
【点悟】 此题考查了同学们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 【易错警示】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和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 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
【变式训练】 [2017·云南]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 ;根据乐器发 声的 音色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乐器、不同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解析】 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地剪 短,空气柱越短,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其材料没有变,所以音色是不变的, 故 A 错误,B 正确;据 A 分析可知,此时的发声是空气柱的振动,不是声带的振 动,故 C 错误;后排同学距离老师比较远,故听到声音的响度会变小,而前排同 学听到的声音相对较大,故 D 错误;故选 B。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
1.(对应例 1)[2017·福建福州模拟]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精品教学课件

调
探究新知 次声波
声波的分类
人的听觉范围
20HZ
20000HZ
超声波
20Hz
20000Hz 声音
频率
声
探究新知
为什么有时在 你认为很静、没有 任何声音时,猫或 者狗却突然表现得 非常警觉?
探究新知
拓展实验:影响物体振动频率的因素
音调 反映 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
物 体
长
短
的粗细
点 击
振 动
厚
薄
图 片 播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如图,这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音叉、钢琴、长笛三 种乐器对着话筒发出C调1(do)音的波形图。比较各波形的 异同,从声音的三要素来考查,以下三种波形声音特性相同 的是___音__调____和__响__度____,不同的是___音__色___。(选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 动。(注意拨动钢尺的力度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 发声的音调。
实验现象:钢尺伸出桌沿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声的音 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
探究新知 音调 反映
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 物体的振动频率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实 验 视 频
探究新知
结论
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例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 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 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实 验 视 频
探究新知 次声波
声波的分类
人的听觉范围
20HZ
20000HZ
超声波
20Hz
20000Hz 声音
频率
声
探究新知
为什么有时在 你认为很静、没有 任何声音时,猫或 者狗却突然表现得 非常警觉?
探究新知
拓展实验:影响物体振动频率的因素
音调 反映 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
物 体
长
短
的粗细
点 击
振 动
厚
薄
图 片 播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如图,这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音叉、钢琴、长笛三 种乐器对着话筒发出C调1(do)音的波形图。比较各波形的 异同,从声音的三要素来考查,以下三种波形声音特性相同 的是___音__调____和__响__度____,不同的是___音__色___。(选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 动。(注意拨动钢尺的力度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 发声的音调。
实验现象:钢尺伸出桌沿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声的音 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
探究新知 音调 反映
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 物体的振动频率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实 验 视 频
探究新知
结论
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例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 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 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实 验 视 频
2024年秋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在A、B、C、D 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 高度的水,则( B )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课堂练习
6.(1)在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 脆、音调___高__,就知道是___生__瓜 (填“生”或“熟”),声 音较沉闷、音调__低___,就是__熟___瓜(填“生”或“熟”)。
距离
声音的集中度 传声介质
二、响度
例 手鼓社团活动时,敲鼓的力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响度变大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三、音色
吉他
长笛
思考:你知道上面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三、音色
小结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 就不同,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实验结论: 敲击力度越小,振动的幅度越_小___,听到的声音越_小___; 敲击力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_大___,听到的声音越_大___。
二、响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__大___; 振幅越小,响度越__小___。
二、响度
讨论与思考: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还能说出其他影 响响度的因素吗?
课堂小结
声音的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响度:声音的强弱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5张PPT)

.
课后作业
15.某种昆虫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2000次, 频率是 400 Hz,人类 能 (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这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课后作业
三、综合能力题 16.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 明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 么作用? 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 得出什么结论?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4)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A.分析归 纳得出结论;B.设计和进行实验;C.提出问题 与猜想。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CBA (只填代号)。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课后作业
(2)他又发现用细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音调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声音,由此 他联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 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 A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都可以.
课后作业
18.(2014秋•南通期中)探究声音的特征:
课前预习
1.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征:
_音__调___、_响__度__、__音__色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23张PPt)

一 音调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 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 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 这是为什么?
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它们已经超过人 类听觉的上限。
次声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声
20Hz
20 000Hz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它们已经低于人类 听觉的下限。
在一次表演中,一名 训兽师向他带来的狗提问: “3+1”等于几?”狗立即 叫4声,观众立刻为这条聪 明的狗热烈鼓掌。它真有 那么聪明吗?
嘿嘿!原来是训兽师的助手用特殊的仪器在台下 发出了四下哨声,这种哨声属于超声波,不在人的听 觉频率范围内,但狗是可以听见的!
二 响度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你见过用烧杯做这样的演奏吗?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 许坛安
复习是学习之母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着。
三、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
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的特性
展现你的收获
音调
含义
声音的 高低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相关问题
发声体振动 的频率
音调高: 清脆、尖细 音调低: 粗犷、低沉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 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
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
响度 强弱 的幅度
(大小)
响度大: 震耳欲聋 响度小: 轻声耳语
优美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为什么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作出判断的原因是不同歌唱家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声速不同
D.音色不同
【解析】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耳或有关仪器能区分不同的 发声体,最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辨别。对于这样的选择题 (或填空题),都可以采用直接判断法进行解答。
总结
(1)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都不相同,是由于不同人 的声带和发音习惯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为保持优美的音色,歌唱家、 戏曲演员等要经常练声。
频率的高低
用高和低来区别音调,不能 音调的描述
说音调有大小之别
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是两个音叉发出 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的波形图。
知1-讲
【例1】〈东营,动手操作题〉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 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 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__音___调___,这说明 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___频__率___有关。
知2-练
1 【株洲】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 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 ___振__动_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 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_大__象___。
(来自《典中点》)
思考:用锤敲鼓,用力不同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结论: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也叫做音量。
传播过程中的发散情况等
用大小来区别声音响度的强弱。 响度的描述
声音大时,不能说声音高
2. 增大听到声音响度的常用方法: (1)增大发声体振 动的幅度; (2)减小声音传播的距离; (3)让声音尽可能集中传播,即尽量减少发散,如医生
用的听诊器; (4)通过共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如听诊器、弦乐器; (5)利用回声来增大原声。
振动
发声体
振幅
频率
传播距离
传播过程中的发散等
音调
响度
声音
材料、结构等
音色
1.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
含义 示例 音调 音高 飙高音
影响因素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响度 音量 大点声 发声体的振幅、与发声体的距离
音色 音品 真动听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2. 三种乐器:
分类
示例
弦乐器 提琴
管乐器 笛子 打击乐器 锣鼓
总结
本题运用分析法来解决。 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振动快,频率大,音 调高;划得慢时,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
1 如图所示,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
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
使纸片发声音调最高的是( B )
A.上面
B.下面
C.中间
D.一样
知识点 2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与次声波(如图映了物体发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发 声体即使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响度都相同,它们的声 波也有所区别,这是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 色不同。
2. 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素。
【例3】[衡阳] 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
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
决定响度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呢? 1、振幅决定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知3-讲
【例2】男低音歌手独唱时,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关 于二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 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 音吗?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
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 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知识点 1 音调
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 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 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 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 两次实验要用相同大小的力)
归纳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 音调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的越快,声音越尖锐, 音调越高。
定义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
物理学中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 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1. 音调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振动 影响因素
影响音调的因素 弦的材料、长短、
粗细、松紧 空气柱的长度
音调固定
1 观察一件乐器。它是由什么振动发出声音的,又 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弦乐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调节琴弦的张紧程度 改变音调;管乐靠乐器的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改变空气柱的长短改变音调
2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 高音”“男低音”“引吭高 歌”“低声细语”。 这4个词语中的“高”“低”描述的各是声音的 哪些特性?
(2)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等) 的重要依据,“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1 【福州】2015年3月27日,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
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台下的听众能够辨
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B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2 【锦州】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 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_音__色___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 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 声音了,这是因为__真__空__不__能__传__声________________。
1 【宿迁】《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
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
的( B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源振幅越 ___大_____,响度越大;响度还跟发声体与人耳
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
___小_____。
知识点 4 音色
【解析】 •学生往往认为男低音的响度小,女高音的响度大。 •此题中,男低音独唱,女高音伴唱,说明以男低音为 主,“男声”响度大,“女声” 响度小;伴唱的是 女高音,主唱的是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音调,即“ 男声”音调低,“女声”音调高。故选D。
总结
1. 响度
定义
声音的强弱
发声体振幅,声音传播的距离,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