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在动态的科学课堂中闪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智慧在动态的科学课堂中闪光

发表时间:2012-08-21T10:38:24.950Z 来源:《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杨绍省

[导读]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识过程,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辨证统一。

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第四中学杨绍省

多少年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然而,在不知不觉中,科学课堂教学却在普遍意义上陷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教者“以本为本”,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发问来“牵着”学生,使学生就范;学生只能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被动接受。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学生却如同

“被缝了翅的鸽子”,再也难以展翅高飞。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或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新课标出台后,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民主”地说:提出你喜欢的问题。结果还是一起来学习教师“喜欢”的问题,一起来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新课程应摒弃这种假主体现象,还课堂清新、率真,已刻不容缓。

一、弱化单一预设,摈弃重重遮蔽下的“近视镜”

为什么以往的课堂教学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时只能落实为“主动接受”?笔者认为,这是人们所持的知识观在深层次地起着支配作用。因为在潜意识里人们普遍认为:既然知识是千百年来被人们无数次地论证了的客观事实,那么,个人只能旁观和接受,而不能使之发生改变,知识成了人们接受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求知者没有争辩权利,只有接受义务。这就是杜威所嘲讽的“旁观者知识观”正是受这一知识观的支配,从备课这个环节起,教者总认为学生不再有直接面对复杂世界的必要,尽力规避学生可能会碰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觉得学生碰到的问题越简明,越直截了当越好,一厢情愿地为学生预设着一条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而课堂教学的进程则成了教案的翻版:环环相扣的发问,小心翼翼的回答,总想让课堂教学的进程能按教师所设想的“套路”进行,一直处于教师的控制之中。

于是,课堂生成常常被不经意地省略,学生间的差异被不由自主地忽视,学生的不同见解被“巧妙”地搁置,学生总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等,这样的预设是教师的话语霸权。

当真理以独断方式呈现时,儿童习得的是独断,是整体上的盲从、迷信和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在这样的课上,教师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等,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便成为一种必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了,棱角磨平了,个性磨灭了,学生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也许能让学生“多、快、好、省”地接受一个个知识,学生能把教科书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下来,然而他们失去的却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失去的是天真的个性。

二、强化课前预见,架起顺应时代要求的“望远镜”

过分强调预设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当然不可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健康的个性,理当被新课程所唾弃。但是,淡化教师主观的指令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精心指引,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位置,少些权力主义的刚性“预设”也并不意味着要与充满弹性的预测说再见,教学不可能完全搞“放羊式”的一套,不可能一切跟着学生走,由学生去。何况,中学生思维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行动缺少理性,自控力弱。如果一切学习活动任其自主进行、自由摸索,势必会走许多弯路,浪费时间,也很难与精彩相约。

鉴于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为防范教学可能出现的偏差和漏洞,我们在弱化预设的同时,必须充分运用未来学预测原理,强化教学的预见性:学生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感到困难?可能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哪些地方是教学的关键点?哪些是教学必须达成的硬性指标?为达成这些目标,自己将如何现场处理、相机诱导,即用何种方式、手段调动学生?可以指导学生用哪些方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与各类学生对话?一句话,要心中有数,要从更高层面、更复杂的机制上预见、控制教学,构建“粗线条”式的教学预案,把握知识要点,确定具体目标,设计教学的大体走向。这样,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教学才能既不偏离目标,又伸缩有度。

如何对教学进行预见性把握呢?一是应重视反馈信息的积累和分析。通过多种途径接触,了解学生。课上讨论发言、合作、探究,课外作业、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方法、态度、完成质量,诸如此类的各种反馈信息,教师都要及时收集并深刻分析,因为正是它们蕴含着以后教学的必然性,指示着今后教学的发展趋向。掌握了这些信息,就摸清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找到了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就发现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生长点”,也就意味着在更高的层面上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从而可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分配学习时间,准确预测学情,设想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而不盲目被动。二是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预见能力和综合素养。非预设性教学比完全依赖教案、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教学难度自然更大,对教师的要求自然更高。教师既要吃透教材、了解学情、丰富教学经验,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视野、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预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课堂上出现的偏差和漏洞进行巧妙的调整、弥补,实现教学意图。

例如,在学习“参照物”知识后,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以风为参照物,地球会运动吗?课前我没有深思预设,当学生质疑时,既不敢口出妄言,又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热情。只得坦言自己的无知,让学生课后去查资料。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打折了。如果在预设中能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做多角度教学行为预设,这样的尴尬就会少发生。

三、归还学生的主体性,反射课堂探究价值的“平面镜”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识过程,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辨证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的能动作用才是对教育教学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才是决定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教育,它着眼于现实的完整的人的培养,其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能够从事独立的自我引导学习,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独立性、创造性和协作性,即促使其主体性的实现和发展。

讨论探究式教学理念的提出,切中了传统教学之弊端,为我们的科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探究作为科学教学的新形态,既要有形,更要有效。它不仅体现了课堂活动之状态,还内含了教学主体之自觉,也道出了理想课堂之境界。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对话”的内涵理解肤浅而出现偏颇,认为探究就是“互相讨论与交流”,致使探究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流于平庸,失去灵魂。课堂上,追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