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国土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国土观念
摘要:海洋是我国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支撑。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在海洋战略环境方面形势严峻。维护海洋权益是推进国家安全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时代使命。面对新世纪的海洋形势,我们应当更新思想,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树立现代海洋观念,构建国家海洋战略,这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前提,进入新世纪,陆上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人们把目光投向海洋。21世纪是海洋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使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成为新的焦点,而正确海洋权益观念的树立有赖于广泛、深入地开展海洋国土观念培养,强化海洋国土观念培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国土、观念、海洋权益
早有人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向海则兴,背海则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各国发展的瓶颈,而海洋里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围绕着海洋权益争夺的冲突日益加剧。我国的海洋活动有着悠久历史,郑和于1405年—1433年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其船队规模之大,航行里程之长,出访国家之多(二十余国),可谓空前。但是当前的大多数人的海洋国土意识淡薄,许多人都认为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对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无所知,加强海洋国土观念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爱国主义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有关海洋国土的概念:
要增强海洋国土观念,必须了解有关海洋国土的几个基本概念。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同时还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现将有关概念介绍如下:
1:领海基线:用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大比例尺海图所表明的沿岸低潮线。内海(内水):领海基线向海一侧的所有水域。领海:从领海基线向海一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海域。
2:毗连区:沿海国在与其领海远离陆一侧毗连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即从领海。线起不超过24海里的海域。
3: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一侧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
大陆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从领海基线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
4:公海:沿海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全部海域。
5:国际海底区域:各沿海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内海、领海及其它们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毗连区享有资源主权权利和环境保护保全权利,并对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可以行使管制权。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对其自然资源和经济性的勘探、开发、养护、管理为目的的主权权利。大陆架享有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的自由,建设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它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的自由。国际海底区域,各国享有申请可供勘探、开发矿区的权利等。
二、加强海洋国土观念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海洋资源争夺日益加剧。
刚刚到来的新世纪里,人们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最主要的是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调查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如淡水、燃料、土地以及各种矿物等,有的日益短缺,有的面临枯竭。仅在几十年前人们还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淡水资源,今天已面临严重短缺局面,用水紧张和为争夺水源而爆发的冲突层出不穷。燃料,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高热值燃料的陆上储备已接近底线。专家预言,目前的陆上油气,30年内将开采殆尽,加上今后可能发现和陆续探明的新油田,50年后陆上也将无油气可采。与石油、天然气相仿,陆上的各种矿物资源也同样而临枯竭危机。以我国为例,最新评估显示,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我国现有矿山生产能力中,铁矿的10%,铜矿的20%,铅锌矿的40%,金矿的70%,将因资源枯竭而闲臵。同样,环境恶化导致的各种危机也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带来的危机必将促使人们去开发新的空间,寻求新的资源。根据有关资料估计,地球上石油储量有一半在海底及地壳以下,大部分尚未被发现。近几年专家们通过在海上开采石油后,估计全球海底石油储量约在2500亿吨以上,大陆架海底可开采储量是陆地储量的3倍,按目前的消耗计算,约够人类使用250年以上。海上天然气的储量也很大,总储量虽尚未探明,但目前各国每年海上天然气总产量已达3500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0.8%。在不久以后,世界油气需要量约有一半来自海洋。同时,海洋中还有陆地上所有的各种矿物资源,而且储量极为丰富。为了争夺海洋资源,各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早作准备,这样才能在即将来到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臵。
2:围绕海洋权益的争夺,海上冲突不断。
由于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资源,有人称之为“蓝色的聚宝盆”,而且海洋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因此,海洋问题历来就是关系国家兴衰的战略问题,围绕海洋权益和海洋国土的斗争日益突出,海上冲突不断,海上热点问题明显增加。世界上有八大海权之争,南沙问题、钓鱼岛问题、西沙问题、英阿马岛(福兰克)之争、俄日北方四岛之争、里海之争、韩日独岛(竹岛)之争、苏尔特湾之战。其中我国涉及到的就有三个,还有与日本的东海大陆架问题等。
这些问题我们许多人甚至大学生都不了解,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认识到加强海洋国土观念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战略指导思想上转变观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海洋国土观念的培养。
3:海洋国土观念培养的途径300多万平方公里蔚蓝的海洋国土,与96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基地和重要依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中国腾飞的新起点。
三、海洋国土观念建立的方法
1、强化海洋国土观
“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国的内海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因而,可认定是严格定义上的海洋国土。从广义上讲,“海洋国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海水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一国内海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
关于“海洋国土”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前任局长罗镜如的论著中,后被人们广泛引用。这里指的海洋国土,应当是广义的国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后,世界大洋水体与底土的法律意义均发生变化,领土和国土概念的内涵和法律意义已经广义化。用海洋国土来表述国家的新领土——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把领海也包括在其中,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海洋国土”这一概念还没有得到我国法律的认同。要把海洋国土面积和陆地领土面积一样写入宪法,要经过相应的法律程序。在我国与邻国海上划界没有完成前,无法获得确切的海洋国土面积。最终得到海洋国土面积的准确数字,需要有一个过程。海洋国土这一法律概念,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专家呼吁,我国目前流行的国土观念亟待更新,国民尽快树立新的海洋国土观。海岸带、海岛土地及其地下底土资源、内海、领海和海岛上层空间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水文气候资源、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海水及其化学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底文物及其他遗弃物等都是国家国土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2:加强海洋宣传教育
从总体上看,我国国民的海洋观念相对淡薄,对海洋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不深。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未来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海洋观教育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加以贯彻,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海洋观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与海洋主权观念。特别要从青少年抓起,把海洋观的教育纳入大中小学教科书中,对下一代进行灌输,引导国民从小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熟悉海洋、关注海洋。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要承担起引导公众增强海洋意识的社会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开展海洋安全和海洋国防教育,普及海洋历史和地理知识,加强中国海防历史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国民对近代以来因海防弱化而导致国破家亡历史的认识,形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坚强国民意志,以“寸土不失、寸海不让”的决心和意志对待岛屿与海域争议,形成“爱我海防,强我海防”的国防观念。近年国务院批准将郑和下西洋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对于发扬和推动我国的海洋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海洋文化建设,完善海洋文化设施。
总之:要实现强国梦,必须走向蓝海洋!这既是历史的结论,更是现实的呼唤。当前,我国海洋开发和海上国防建设面临着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只要全民族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海洋国土观念,像热爱黄土地一样热爱蓝海洋,像开发黄土地一样开发蓝海洋,像保卫黄土地一样保卫蓝海洋,中华民族将会以全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