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音乐心理学百年历史与发展前景鸟瞰
音乐心理学
输入项目标题
通过听音乐来促进身心健康和康 复的作用
音乐治疗的方法
音乐放松法
听音乐可以减轻紧张和焦虑带来 的压力。
常用音乐治疗技巧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பைடு நூலகம்助康复
音乐意象疗法
音乐想象疗法:缓解压力、增强 信心。
音乐与身体健康
音乐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缓解疼痛
降低血压
增强免疫力
• 音乐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 等物质,从而减轻疼痛
到兴奋。
情感调节音乐体验
情感状态会影响对音 乐的喜好程度,同时 也可以通过音乐调节
情感状态。
03.音乐能力与创造力
探讨音乐人技能和创造力训练。
音乐技能的发展
音乐技能的三个阶段
通过感性体验进入音乐 的世界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 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音乐技能,实 现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力的形成
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组成部分
情感表达
音乐如何传达喜悦、悲伤、愤怒等情感
情感共鸣
听众如何在音乐中感受并产生共鸣
音乐与情感
音乐情感的循环反馈
音乐创造出情感
音乐的旋律、节奏、 和声等元素能够引起
情感反应。
情感影响音乐处理
情感状态会影响对音 乐的注意力、记忆、
和理解。
音乐触发情感反应
不同的音乐元素会引 发不同的情感反应, 如快速节奏会让人感
创作探索
通过创作,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
04.音乐教育心理学
应用音乐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中的心理需求
音乐学生心理
输入项目标题
学生喜欢听具有情感表 达的曲子,能够带来愉 悦的情感体验。
国内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分析作者:黄璇宋蓓来源:《艺术研究》2019年第03期摘要:“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近期召开,研讨会上代表们所提交的论文不仅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能力,更集中反映了3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因此,本文对本届研讨会的参会论文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参会论文进行详细梳理;另外对此次研讨会的大会发言内容进行整合分析,以使我们获得关于我国音乐心理学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
关键字: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近期,“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召开。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会议参会代表有一百六十余位,是历届中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中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开幕式上,音乐心理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音乐心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其次,回顾了过去3年音乐心理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新形式、新机遇下的音乐心理学发展表达了期盼。
随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以及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研究员分别从音乐心理学的不同角度作了大会发言。
周海宏教授提出人类六种本能需要以及行为动机的“调色板理论”,并以此解释孩子为什么不爱练琴以及音乐学习动机问题。
在此基础上,周教授又提出未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走向演绎的心理学道路,并强调回到演绎的心理学道路必须严格地遵循实证研究方法。
刘沛教授首先提出由于“东方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的文化差异导致西方心理学传统与中国人认识论传统的悖论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刘教授对我国未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贯通古今、交融文理、寻根问祖、启迪当代”的发展构想。
李小诺研究员分别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研究阐述了绝对音高能力与语言环境、早期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音色对音高判断的影响,并运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分析了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这两种不同音高认知方式的脑机制。
我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我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 的 反思与展望
第二届全 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口马
达
金 世 余
二届全 国音 乐心理 学学术研 讨会于 20 年 1 05 1月
2 5日至 l 1月 2 7日在 广州市召 开。这次会议 由中
方法; 郑茂平< 音乐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 中 提出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 刘沛< 音乐心理
在 器乐学 习和教 学心理方面 , 以下几篇论 文则集 中
论 述了 器乐学 习中常见心理 问题的解 决和 良好学 习心
马达< 论音乐学习中的自 我调节学习> 一文介绍了
自我调节学 习的概念 , 并根据 自我调节 学习循环模 式理
理的培养。薛瑾< 儿童钢琴学习心理初探》 王听野< , 论 儿童小提琴教学中心智技能的培养> 张新林< , 小号演
国音 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 ,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承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 自全国各音乐、 艺术 院校 ,以及高等 师范院校和综合性 大学音乐 院系 的专
家、 教授与研究生共七十余人。 韩国梨花大学教授、 韩国 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也应邀出席了本次
大会。
的回顾、 跟踪和评估音乐心理学的西文著述的历史和发
以及良好音乐学习心理的培养展开了讨论。
罗小平 < 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新学科——老
年精神音乐学 > 一 文介绍 了老年精神 音乐学形 成的背
景 、 科研究 的对 象、 学 范围、 方法 以及 未来发展 的趋势 :
廖 家骅 《 音乐记忆 的机制与策略 》 一文从音 乐记忆赖以
依存的生理基础、 音乐记忆的主要特征、 音乐记忆的基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音乐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以音乐心理学为核心的研究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一、音乐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音乐的感知、情感、认知、行为和神经生理机制等方面。
音乐心理学常用实验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心理测评和神经影像实验等。
二、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音乐能够对人的情感、认知、行为和生理机制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
具体来说,音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缓解压力音乐可以降低人的情绪紧张程度,减轻心理压力。
旋律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情愉悦,消除紧张情绪。
2.改善睡眠质量音乐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使人在睡眠时更加放松。
柔声细语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不易产生过多的精神压力。
3.治疗疾病有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来促进病人的康复。
例如,在康复期的脑损伤患者中,听音乐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在癌症患者中,听音乐也可以增强免疫力,加快治疗进程。
三、音乐心理学的应用前景音乐心理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在医学、教育和商业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医学领域音乐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心理治疗中,可以通过让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达到缓解情绪的效果。
在手术室中,让患者听抑郁症的音乐可以缓解手术前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教育领域音乐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用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
3.商业领域音乐在商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中心或者餐厅中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可以让顾客产生良好的消费心态,增加他们的购物愿望和消费欲望。
总之,音乐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音乐教育的音乐史与音乐心理学
音乐教育的音乐史与音乐心理学介绍: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的学习、演奏和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音乐教育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受到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和影响。
一、音乐教育的历史音乐教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早期历史。
早期的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通过乐谱教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教育逐渐发展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并涌现出许多重要的音乐教育家和理论家。
在古希腊时代,音乐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有助于培养人的灵魂和品格。
同样,亚里士多德也强调音乐教育对于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的重要性。
在中世纪,音乐教育主要由教堂掌管。
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注重合唱和宗教音乐的培养,培养出了许多伟大的作曲家,例如巴赫和莫扎特。
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音乐心理学研究音乐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探究音乐对人类心理和情感的影响,以及人类对音乐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本身,还能够为音乐教育提供理论和指导。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音乐对情绪的影响、音乐对认知能力的提升、音乐治疗的效果等等。
通过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和实验,研究者们发现,音乐有助于缓解焦虑、减轻压力、促进学习和记忆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音乐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例如,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歌唱、游戏和舞蹈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乐器演奏、合唱团和乐队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协作能力。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音乐与科学、音乐与数学等合并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音乐知识,还能够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与未来愿景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与未来愿景1. 引言1.1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中国音乐学在传统文化和当代音乐之间的平衡,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和交流,都是当前中国音乐学面临的挑战之一。
技术和创新的不断发展也给中国音乐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音乐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在保持传统文化传承的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既充满挑战,又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只有积极面对挑战,勇于创新,中国音乐学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加稳健和持久。
1.2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是构建一个蓬勃发展、多元开放的学科体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音乐学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求,拓展研究领域,提升学科影响力。
未来,中国音乐学应该更加关注现代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积极借鉴国际音乐学界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加强与世界各国音乐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也应该更加重视跨学科研究,结合音乐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推动多方面的学科交叉融合。
中国音乐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音乐学人才,推动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提高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还应该重视技术与创新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音乐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中国音乐学应积极探索技术与音乐的融合之路,推动音乐创作、表演、传播等方面的发展,实现技术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为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国音乐学的未来愿景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既传承优秀传统、又积极开拓创新的学科体系,为中国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正文2.1 当前中国音乐学面临的挑战1. 缺乏创新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音乐学的核心,但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更多的创新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许多音乐学者和学生对于创新和跨学科的研究缺乏热情,导致中国音乐学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所削弱。
音乐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辨技 术 协 作 信 息
2 D I 6 ( 3 1
音乐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何 爱军 , 兰州交 通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 本 文从音 乐心理学的发展 脉络 , 梳理 了音 乐心理 学作 为心理学的分 支学科是 如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行 实验心理 学的研 究 , 主要从 三个 部分来说 明音 乐心理 学的研 究现状 。同时, 探 讨 了音 乐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戈登博士及其同事基于原理的内在神经语言语法和模型提出皮质信息的对称概念及其与皮质信息中音乐结构之间的关系运用脑电图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层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探测技术以及人和动物的行为认知实验等研究方法发现所谓莫扎特效应并对其进行脑成像技术的检验和癫痫等疾病的病理学临床应用
关键 词 : 音 乐心理 学 ; 研 究现状 ; 发展 前景 音乐 心 理学 作为 心理 学 的分 支 学科 度 改善低龄儿童数理概念 学习 。 他还试 图 能与 审美行为 的中心理论规 律 , 采取 的方 主要采用 的是实验心 理学的方 法 , 以心理 对高 级脑机能 的 内在皮质 语言进 行解码 , 法有观 察法 、 实验法 、 问卷调 查法 、 测 量法 学理论为基础 , 汲取 生理学 、 物 理学 、 遗传 提高 儿童数理概 念学 习的质量 , 希望 把音 等 。第三 , 研究领域不断壮大 , 既有理论的 学、 人 类学 、 美 学等有 关理论 , 研究 和解释 乐 当作 罗塞达碑 石 , 喻指解密 工具在 脑科 建构也有实践的突破 。 人由原始 初生 到高级 的音乐经验 和音乐 学 的前沿领域实现 突破 『 生 进展 。 音乐对学 二、 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行为 。国外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 已经非 习 的增强功 能 在高 级脑机 能 中围绕 对称 我 国音乐心理 学的发展 前景 : 一是 耍 常广泛和深入 , 国内的音乐心 理学研 究正 概念 的关键作 用等秘密 , 一旦 获得科 学论 培养 更多专业研 究人员 , 参与到 音乐心 理 处在 不断发展中。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 证 , 所有儿 童就可 以充分利用 内在 时空能 学研 究队伍 中来。过去 , 音乐 心理学 的研 方法 , 国内的研究者 也存在着 一定 的争论 力大大提高思维 、 推理和创造 的能力 。 究缺 乏专业研究 人员 , 很 多研究 者是客 串 和分 歧 , 但多数研 究者都认 为音乐 心理学 ( 三) 中国音 乐心理 学发展 概况 参与 , 导致 缺乏 长期 研 究计划 , 处 于一 种 应该 采用 实证 的方法 , 并对此 有所研 究和 从1 9 0 0 年到 1 9 4 9 年是我 国音乐心理 零敲 碎打的经营 状态 ; 二是加 强音乐 心理 贡献 。 学 的“ 承前启后 ” 时期 。其特点是不仅延续 学理论方面 的研究 。如果在理论心理学的 音乐心理 学研 究现 状 了传统 观点 , 重 视其在教 化 中心 理功 能 , 方面 缺乏深度 , 那么实验 心理 学方法 运用 ( 一) 音 乐 知 觉 的研 究 而 且接 受并 介绍 了 国外 音乐 心理 学研 究 就缺 乏理论基石 ; 三是 要重视 中国音乐 心 当代音 乐心 理学 的很 多 实验 成 果是 成果 , 同时付诸于实践主要代表作有 : 1 9 2 7 理学 I 『 勺 思想研 究 , 将 国外心理 学研究 的成 在音 乐知 觉方面 。 音乐时 间知觉 I 向 研究 旨 年 王光祈登 载在《 中华教育 界》 的《 声 音心 果 与 国内实 践应 用融 合 , 取 长补 短 , 形 成 在 考 察人 的认知 系 统对 音乐 中 时 间事件 理 学 》为最 早地 介绍 国外 音 响心 理 学文 我 国音乐心理学研究 的特色 。 的加 工过程 , 而 知觉和 操作 , 在音 乐 时 间 章 ; 现在, 国内心理学 家提 出的重视 理论 1 9 3 0年黄 自在《 乐艺》 中刊登的《 音乐 知 觉研 究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对音乐 的欣 赏》 建 立特 色 心理 学 、 注 重跨 文化 心 中的 将欣 赏分 为 三个 层次 : 知觉 心 理学 、 中时 间事 件的加 工 通过 操作 过程 反 映 出 欣 赏 , 情感欣赏 , 理智欣 赏。 1 9 3 4 年丰子 恺 理学 的研究 , 说明 中国音乐心 理学发 展进 来, 很 多研究主要 围绕知 觉和操作 及其关 发 表在《 中学生杂 志》 上文章 《 音 乐之用 》 , 入 新 的时期 , 以本 土为 主 、 古今 中外研 究 系。音乐时间知觉研究领域 内I l 勺 最新进展 介 绍音 乐在 保健 治 疗 中 ,劳 动生 产 的价 整 合 、 实证 方 法与 理论 建构 结合 、 文化 与 主要 有四个方面 : 1 . 音乐 中时间模 式的知 值 。1 9 3 7 年铁 明、 邹敏 连载在 《 音乐教 育》 心 理研 究综 合 、应用 和跨 学科 研 究 的汇 觉, 主要 对节奏 等时 间模 式的形成 机制和 的《 音乐 教育心理 学》 , 系统 介绍 了国外 的 合 , 开创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全新局面 。 编码 方式进行探讨 ; 2 音乐中时 间模式 的 音乐 教育心理研 究成果 , 1 9 4 0 年 江文刊载 参考文献 操作 , 即计 时 , 主 要讨 论音乐 中普 遍 存在 在 《 中 国文 艺 》 的 论文 《 “ 作曲” 的美 学观 【 1 刘沛. 音乐 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M】 . 的计 时偏 差的含义及其理论解释 ; 3音乐 察 》 ,谈到 了作 曲的无意识 、神秘 性和灵 上海 : 上海音 乐出版社 , 2 0 0 4年 . 时间模式 中知觉和 操作的联结 , 即知觉和 感 , 及 许多名家作 曲情况 、 原动 力 、 技术上 【 2 】 马达. 音 乐教 育科 学研 究方 法 【 M】 . 上 操 作的交 互影响 ; 4 内隐知识和 内隐学 习 困谁 、 灵感的 由来 、 音 乐作品产 生过程 等 。 海: 上海音 乐出版社 , 2 0 0 5年. 音乐时间知觉 中的作用 。 1 9 4 6 年 朱光潜 的 《 文 艺心 理学 》 中也 涉及 【 3 ] 周世 斌 . 音 乐教 育 与心理研 究方法【 M】 . ( 二) 音 乐认知神经科 学的研 究 到 音乐心理 学 , 介 绍西方音 乐心理 学研究 上海 : 上海音 乐出版社 , 2 0 0 5年. 音乐 心理 学的发 展 出现 了 向脑神经 中的有 关 音乐情 感 体验 、 音乐 想象 、 听众 【 4 】 周世斌 、 宫正主编. 国外音 乐教育文献选 科学延伸的明显趋势 。 1 9 9 8 年美 国纽 约的 反 应 , 音乐与生理的 关系 。 读与 分析 【 M】 . 上 海 :上 海音 乐 出版社 , 0 0 7年 . 1 9 4 9年到 本 世纪 末是 我 国音乐 心理 2 家 出版 社 出版 了一篇 名 为《 音乐 、 思维 转型 ” 时期 。此学科逐步摆脱依附在 【 5 】 【 美】 特 里斯 ・ M・ 沃 尔克著 , 田林译 . 音 乐 和大脑 》 ,副标题 是 : 《 音 乐神 经心理 学》 。 学的“ 作者 多为 音乐 界 以外 的脑神 经 科 学和认 其他 学科 , 明确 自身研 究 对象 、 方法 及新 教育与多元文化【 M】 西安 : 陕西师范大学 2 0 0 3 . 知科学研究者 。 这些研究主要是 基础 性的 的领 域 。其 中出现 一大 批专 著 和学 术论 出版 社 . 为2 l 世纪 的“ 整合” 奠定 了基础 。 【 6 ] 【 美威廉 ・ M・ 安德森 、 帕特里夏 ・ 希汉 ・ 坎 探索 。 如诗文和音乐的节奏在脑半球 中的 文 , 1 9 5 8 年到 l 9 6 3年 的 吉 联 抗 辑 译 的 贝尔编 , 曹水 清、 刘k o n g等译 . 音 乐教 育的 控制区域定位等 。 还有音乐心理 学研 究的 代表 性文 献 《 音 乐心 理 学手 册》 第 二版 中 《 孔子 、 孟子 、 荀 子论乐 》 、 《 乐 记译注 》 、 《 吕 多元 文化 视野 . 【 M】 西安 : 陕 西师范大 学 出 2 0 0 3 . 的“ 神经音乐研 究 : 文献评述 ” 。 氏春 秋音 乐文 学译 注 》 等 著作 , 其资 料 之 版 社 。 7 】 胡德 海. 教 育理念 的 沉思 与言说 【 M】 北 美 国加利福 尼 亚大 学欧 文 分校 学 习 丰 富为研 究古 代音 乐心 理 学思 想提 供 了 f 人 民教 育出版社 。 2 0 0 5 与记 忆神 经 生物 学研 究所 的戈 登博 士 及 方便。5 0 年 代的前苏联音乐 学家的《 音 乐 京 : 其 同事 , 基 于原理的 内在 神经语 言语法 和 美学论集 》 也 为我国音乐 心理学 研究提 供 [ 8 】 黄济、 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 M】 北京 :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1 9 9 6 . 模型 , 提出皮质信息的对称概念及其与皮 了信息 。 质信 息中音乐结构 之 间的关系 , 运用脑 电 1 9 8 0 年后 , 我 国音乐心 理学的研究 空 【 9 】 《 中国音乐教育》 杂志编辑部编. 音乐教 2 0 年研究 特点如下 : 第一 , 研究 队 育的国际对话【 M】 . 北京 : 人 民音 乐出版 图、 磁 共振 成像 、 正 电子发 射层 描 和功 能 前活跃 , 2 0 0 7 . 性磁共 振成像 等探测技术 , 以 及人和 动物 伍逐步形成并不断扩大。自 1 9 8 0 年来 , 参 社 。 的行 为 、 认 知 实验 等研 究方 法 , 发 现所 谓 于 到国 内的音 乐心 理 学研 究 同仁 的人 数 【 1 0 】 伍 国栋. 民族音乐学概论【 M】 . 北京: 人 1 9 9 7 . “ 莫扎特效 应”并对其进 行脑 成像技 术的 逐渐增 多并形成 不可轻视 的研究 力�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音 乐心 理学 作 为心 理学 的分 支学 科 ,主要 采 用 的是 实验 心理学 的 方 法 ,以心 理 学理 论 为基 础 ,汲 取 生 理 学 、物 理 学 、遗传 学 、人类 学 、美 学 等 有 关 理 论 ,研 究 和解释 人 由原 始 (初生 )到 高级 的音乐 经 验 和音 乐行 为 。国 外 关 于音 乐 心 理 学 的研 究 已经 非 常广 泛 和深入 ,国内 的音乐 心理 学 研究 正处 在不 断 发展 中 。关 于音 乐 心 理 学 的研 究 方 法 ,国 内的 研 究 者 也存 在着 一定 的争 论 和分歧 ,… 但多 数研 究者 都 认 为音 乐心 理学 应该 采 用实证 的方 法 ,并对 此有 所 研 究 和贡献 。【2一 .
(1里海 音乐学院 心理咨询 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2华南理 工大 学 公共 管理学院 ,广 东 广 州 510640)
【摘 要 ]音 乐心理 学主要 采 用 实验心 理 学 的研 究方 法 ,同时汲 取 生理 学 、物 理 学 、美 学等 有 关理 论 ,研 究解释 人 由原 始 到 高级 的 音 乐经验 和 音 乐行 为 的心 理 学分 支。 文章 介 绍 了音 乐心 理 学的开端,以及历史上对音 f t.心理学发展有所贡献的一些学者 ;论述了音ft.心理 学的几种主要研 究方法 ,从 冯特 的 实验 内省 法 ,到现代 的 实时测量 和 元 分析 等技 术 ,阐述 了音 乐心 理 学 两 个热 点 研 究领域 :音 乐知 觉和认 知神 经 音 乐心理 学。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摘要】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音乐心理学的定义和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音乐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作用。
历史发展部分分析了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演进过程,表演和演奏方面探讨了心理学如何影响音乐家的表现。
音乐创作和作曲部分讨论了创作者的心理过程。
音乐教育领域分析了音乐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治疗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也得以讨论。
结论部分总结了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音乐心理学对于理解音乐现象和提升音乐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是音乐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音乐学研究,历史发展,音乐表演,音乐演奏,音乐创作,音乐作曲,音乐教育,音乐治疗,心理健康,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音乐心理学的定义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心理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探讨了音乐如何影响人类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
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音乐心理学致力于揭示音乐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影响机制,探讨音乐在个体、群体和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音乐的感知、认知、情感表达、动机、学习、记忆、发展等多个方面,旨在深入理解音乐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乐听众、音乐表演者、音乐创作者、音乐教育者、音乐治疗师等,其研究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心理学实验、问卷调查、神经科学技术等。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音乐心理学不断拓展了音乐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为音乐的创作、表演、教育和治疗等领域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1.2 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性音乐学研究是对音乐本质、音乐表现形式以及音乐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学科领域。
它不仅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创作、演奏和欣赏过程,还可以揭示音乐与人类文化、社会和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音乐学研究有助于拓展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发展历程及影响
龙源期刊网 浅谈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发展历程及影响作者:王灏宇宁欢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3期摘要:本文是拟站在各个不同的历史角度分析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在历史潮流中,音乐在心理学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变化的过程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对待音乐本身以及音乐心理学甚至于现在的音乐治疗态度的一个变化过程,音乐将来的发展趋势,音乐治疗的实效作用,在历史中音乐,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等有什么贡献或者不好的地方。
在此我在这里将做出自己对于音乐心理学,特别是音乐治疗这一方面的一定的理解。
如有不对的地方,望指正。
关键词:影响;音乐治疗;音乐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的作用;发展趋势一、音乐的起源关于音乐的起源,其实在从古至今各个历史学家,音乐家都在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和研究音乐的起源。
但是大多数都停在假说之中。
其中较为重要的观点有一下几种:①巫术说②模仿说③劳动起源说④异性求爱说⑤游戏说⑥情感表达说⑦“太一”说。
⑧潜意思(无意识)说⑨信号说等等。
关于音乐的起源说法不一,且大多没有得到证实,连假说都远远不止以上九种,还有很多种说法。
而我们对于音乐的起源这一方面的疑惑是肯定要探索他和求证他的,尽管这过程一定是艰辛而又漫长的,但是我们也是要直面困难,坚持下去,求得真理。
二、音乐心理学的历史我们从字面上来解说音乐心理学的话就不难看出音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
它是以心理学理论做为底子,并且涉及了遗传学、物理学、美学、生理学、还有人类学等相关的理论,采用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流派研究了音响和感觉之间的关系,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视觉,听觉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进行了深刻研究,在时间和音乐节奏要素的感知找那个研究了人们感觉的一个差异性,在此阶段研究中基本以音响心理学为主。
20世纪出,音乐心理学被逐步分离出来。
《音乐心理学:认知、大脑与应用》记录
《音乐心理学:认知、大脑与应用》读书记录目录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2)1.1 音乐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 (3)1.2 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4)二、音乐认知心理学 (6)2.1 音乐知觉与认知过程 (7)2.1.1 音高识别 (8)2.1.2 和声理解 (9)2.1.3 节奏感知 (10)2.2 音乐记忆与学习 (11)2.2.1 音乐即兴创作 (13)2.2.2 乐器演奏记忆 (14)2.3 音乐表达与情感认知 (16)2.3.1 音乐情绪识别 (17)2.3.2 音乐情感表达 (19)三、音乐心理学与大脑 (20)3.1 音乐与大脑功能的关系 (22)3.1.1 音乐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22)3.1.2 音乐对大脑功能的提升 (23)3.2 音乐训练与大脑发展 (25)3.2.1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26)3.2.2 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研究 (27)四、音乐心理学应用 (28)4.1 音乐治疗 (29)4.1.1 音乐治疗的基本原理 (31)4.1.2 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 (32)4.2 音乐教育 (33)4.2.1 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 (34)4.2.2 音乐教育的实践应用 (36)4.3 市场营销中的音乐策略 (37)4.3.1 音乐在广告中的应用 (38)4.3.2 音乐在音乐会等活动中的应用 (39)五、结论与展望 (40)5.1 音乐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42)5.2 音乐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43)一、音乐心理学概述在我阅读《音乐心理学:认知、大脑与应用》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音乐心理学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
这本书的开篇概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关于音乐心理学的全面图景。
音乐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融合了心理学、音乐学、生理学以及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音乐与心理关系的理解日益丰富。
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类音乐活动、分析具体音乐功能、促进音乐发展的科学,在不断的深入发展及探究中,音乐学树立以人为主的理念,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一点。
研究音乐心理学的作用对促进音乐成果在研究领域的扩大,起到一定帮助,掌握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学之间的纽带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挖掘出音乐心理学和音乐学等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音乐心理学与历史音乐学在历史音乐学的研究中加入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模式,能促进音乐研究领域出现一个暂新的局面。
国际上的音乐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开展史学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以心理学的视角观看音乐流派和风格的形成;根据音乐家的不同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分析其创作特点和表演形式;按照音乐家的心理学思想对音乐题材和音乐发展以及对文化和社会的变化密切关注。
著名研究学者王洪生曾强调过心理学对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站在心理学研究角度分析音乐史不同特点。
在何乾三的代表作《从贝多芬到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心理过程》中谈到音乐是想象的根源,借助潜意识的理论阐述了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缘由,从史学家的角度剖析了这部作品的另一个视野。
二、音乐心理学与体系音乐学的关系研究音乐心理学与体系音乐学中的音乐美学以及音乐社会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1.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关系。
大百科全书音乐卷的撰写者于润洋特别提出,研究音乐美学赢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展开进行。
在心理学层面分析音乐创作的风格和形式,人们将自身情感运用到音乐作品当中去欣赏和体会。
心理学的发展是音乐学研究的奠基。
张前被问及这个观点时将哲学中的传统形而上学与实验科学成果相结合,促进美学研究成为音乐实践的指导标准。
《音乐学概论》中指出,音乐美学的论证,在音乐心理学的实验和经验中加以证明,能使得实践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
以上几个观点论述了音乐心理学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
2.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的关系。
音乐社会学主要关注音乐和社会的互动以及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进步,社会对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社会这个大背景是以人的心理结构来对音乐进行审美的。
音乐心理学
(二)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概述
• 一、从哲学心理学迈向科学心理学
1、从古希腊至文艺复兴 2、17世纪到19世纪
• 二、心理学的节 从哲学心理学迈向科学心理学
一、从古希腊至文艺复兴 1、古希腊 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提出了最早 的音乐学声学试验报告,论证了音高的听觉感受与琴弦长 度的关系。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提出,音乐对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塑 造的功能 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心理功能有了更为全 面的阐述。
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概述 音乐的心理功能
先秦时期——在《周易》的《象》中,谈到“先王以作
乐崇德”,以音乐歌功颂德,把音乐作为中介,是人与神 ,人与祖先获得心灵的沟通。可见我们的先哲很早就关注 音乐的社会心理功能与宗教心理功能。 《国语·楚语》提到的“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就揭示了音乐具有洗刷人灵魂的污秽,镇定其轻浮的作用 。(音乐的心理调节功能) 孔子在《论语· 泰伯》中明确指出“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把音乐教育的实现作为构建主体心理结构最高层 次的体现。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此处添加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字内容
此处添加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 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一、概述音乐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探索音乐与人类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它涵盖了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的心理过程,以及音乐如何影响人的情绪、认知、记忆和社交行为等多个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热门研究领域。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对音乐与心灵关系的探讨。
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音乐心理学经历了从简单描述音乐与心理现象,到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音乐心理机制,再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揭示音乐心理过程的发展阶段。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的趋势。
研究者们不仅关注音乐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还开始探索音乐在群体互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随着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包括神经影像学、脑电技术、行为实验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心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尽管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音乐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研究难度较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心理差异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将音乐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和生活质量,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探索音乐与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功能,为音乐创作、表演、教育等领域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1. 音乐心理学定义及研究范畴音乐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音乐与人类心理之间复杂关系的科学。
它深入剖析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认知、记忆以及行为等方面,同时也研究人类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浅论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之路
浅论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之路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程柯楠邮编:400715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音乐心理学的起源及相关的著作,并重点回顾了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历程,孕育、承续、转型与整合四个阶段,详细介绍了各阶段发展情况、特征、重要著述,并展望了此学科的研究在21世纪的整合新阶段。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引言:1.西方音乐心理学西方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起于19世纪中叶,德国的心理学家H·黑尔姆霍尔兹、W·冯特、C·施通普夫G·T·费希纳、及E·马赫等实验心理学流派。
20世纪上半叶的E·库特、C·E·西肖尔等人的研究。
音乐心理学研究过程依次为“音响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声音心理学”、“音乐记忆”、“音乐感”、“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音乐才能”、“音乐遗传”、“音乐创造”、“音乐表演”等,并产许多研究学科有:《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社会学》、《声音心理学》、《音乐家心理学》、《《音乐表演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
2.我国音乐心理学的产生我们要将音乐心理学与心理学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分清楚,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心理性命说属于心理学思想,而不是心理学。
在我国“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为人所知,直到萧友梅先生翻译的《音乐概说》的“总论”(五)《音乐的定义与分门研究》P475中第一次介绍了“音乐心理学”这一概念。
他说:“晚近理学日发达,各科学也趋于理学的研究。
故理学家曰音乐者能感动人心之历时的美术也。
可谓深知音乐性质矣。
“思考音乐与人身心之关系者,曰音乐心理学”。
这也是20世纪上半叶的我国音乐文献中第一次使用的“音乐心理学”概念。
之后其在《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
什么是乐学?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中指出:“乐学的主要课程就是音乐理论……声音心理学(Tonpsyehologie—今译音乐心理学)”并将其加入入乐学课程中。
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2020·5Forum1964年10月,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在其著作《音乐人类学》中首次将研究人类一切音乐活动与音乐行为的学科命名为音乐人类学。
音乐人类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其既具有传统意义上探索音乐本体为主导的属性,又具有人类学视角下与音乐相关联的人文属性。
因而,国内外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较为丰富且涉及研究层面较广。
其中,有研究者认为对于不同时期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本文将围绕音乐人类学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从学科的形成发展、学科的研究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杜亚雄先生针对民族音乐学发展历程(音乐人类学的前期)曾指出:“民族音乐学在国外以1950年为界,经历了比较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两个阶段。
中国则以198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为界,经历了同样的阶段。
”南京会议后,民族音乐学分为两个阶段已达成共识。
因此,国外与国内民族音乐学发展历程可分别以1950年与1980年为界,划分为比较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两个基础阶段,并结合不同时期的思想与文化以及代表人物进行分析。
(一)音乐人类学在国外发展历程根据国外诸多民族音乐学家及音乐人类学家相关成果,笔者将音乐人类学在国外发展分为了如下4个发展阶段,即为欧洲殖民主义兴起与扩张影响下的启蒙阶段、19世纪末的比较音乐学阶段、1950年学科更名的民族音乐学阶段以及以梅里亚姆为代表人物的音乐人类学4个阶段。
1.启蒙阶段。
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与扩张,许多文化人类学家就已进入非欧民族并对其文化进行相应的调查和记录。
18世纪的学者们在欧洲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借助了各种思想和方法来说明民族与生境的关系,该现象成为启蒙教育阶段的标志。
著名英国学者普里查德(Prit c hard )提出了“心理民族学”理论来反对英国人类学家们的“种族主义”观点。
在经过两个学派的共同努力之后,19世纪60年代,民族学和人类学相继诞生。
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言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音乐学科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音乐学科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一、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1. 教育体制与政策目前,音乐学科教育在国际上普遍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与标准。
在中国,音乐学科教育也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学校资源分配不均、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音乐学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 教育内容与方法传统上,音乐学科教育注重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强调乐理和技巧的训练。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音乐学科教育也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音乐学科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演能力、艺术欣赏能力等。
3. 教师队伍建设音乐学科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极大。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不足,对音乐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了解也不够全面。
因此,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专业化发展是当前音乐学科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音乐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音乐学科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
通过借助新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 跨学科融合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艺术、文学、社会科学等学科。
未来的音乐学科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3. 创新能力培养音乐作为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
未来,音乐学科教育将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能力,为音乐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意人才。
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心理学是在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实践通过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即:早期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
一、早期的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尝试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
当时,国内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音乐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影响。
但由于受当时政治、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成果非常有限。
直到1950年代,国家成立了音乐学专业以后,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才得以更加深入。
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运动的波动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研究工作受到极大的干扰。
许多学者被指责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他们的研究成果被批判为“修正主义”、“反动”。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78年,中国领导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恢复了学术自由,加快了各学科的发展。
中国音乐心理学在这次大背景下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音乐产业和音乐教育呈现出十分活跃的态势。
学界和社会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的音乐心理学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
随着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互相渗透,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多样化。
由传统的认知和感性的研究方向向心理生理和神经学的研究方向转变。
同时,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心理学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总之,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步尝试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重创,再到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过程。
目前,中国音乐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信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音乐心理学一定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展望
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展望音乐,这一充满魅力与情感的艺术形式,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慰藉,还具有神奇的治疗力量。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在医疗、心理和康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我们一同踏上音乐治疗的历史长河,探寻其发展的足迹,并展望它充满希望的未来。
音乐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认识到音乐对情绪和身心的影响。
古埃及人则运用音乐来减轻分娩的痛苦。
在中国古代,音乐也被用于养生和治疗疾病,例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五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然而,现代音乐治疗的真正开端是在 20 世纪中叶。
二战期间,音乐被用于帮助受伤的士兵缓解身心痛苦,减轻战争带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一时期的实践为音乐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音乐治疗协会,标志着音乐治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发展。
此后,音乐治疗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人员发现,音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
欢快的旋律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舒缓的音乐则能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
例如,当我们感到紧张时,听一段柔和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往往能让我们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音乐还对人的生理机能产生作用。
它可以影响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理指标。
研究表明,听特定节奏的音乐可以使心跳和呼吸与之同步,从而达到放松身体的效果。
在认知方面,音乐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以激活大脑的某些区域,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
音乐治疗在儿童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患有自闭症、多动症等特殊需求的儿童,音乐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改善行为问题,并促进情感的表达和沟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常见的音乐治疗方法包括聆听法、演奏法、创作法等。
聆听法是让患者倾听特定的音乐,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在声乐艺术上的综合反映。
由于不同的地理、政治、文化、经济等历史背景 ,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以及审美习惯上有着质的差异 ,这种差异决定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尽管这种演唱并不尽善尽美 ,也尚无系统理论 ,但这并不影响它成其为中国独立的声乐学派。
因为 ,这是我们民族自己“心上的歌”,代表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审美心态。
忽视了民族审美心理相吻合的艺术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所独具的鲜明个性特征 ,就没有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了 ,也不可能对中国民族声乐做出全面和科学地认识。
①稽康《声无哀乐论》②《乐记》③《论语八》④《荀慧主演剧散论》⑤《闲情偶寄》⑥《文心雕龙》⑦王骥德《方诸馆曲律》1897 年 ,美国依阿华大学从耶鲁大学引进一位31 岁的博士———被后人称为“音乐心理学之父”的卡尔爱弥尔西肖尔 ( Carl Emil Seashore) 。
在西肖尔领导下 ,该校心理实验室成为实验音乐心理学的发祥地。
100 年来 ,音乐心理学已成为西方高校中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治疗学等专业的核心学科。
在我国 ,它又是一切同音乐与人发生联系的学术领域亟待了解和建设的新学科。
20 世纪末 ,梳理、评述这个学科的历程及现状 ,对其发展的问题和前景略做判断 ,是这门学科在我国初建时期的必要工作。
不同心理学派与音乐心理研究范畴的发展轨迹科学研究中 ,心理学受不同学派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左右可谓最甚。
所谓“用 1 个问题问 10 位物理学家 ,其答案为 1 ;问 10 位心理学家 ,其答案为 10”正说破这个道理。
西方百年音乐心理学发展史的读透点也在于此。
对 20 世纪音乐心理学发展的阐释 ,只有与其所持的理论观点和相联系 ,才能把握其范畴的性质和概括范围。
一、构造主义与音乐心理声学1879 年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与哲学分离成立独立科学。
心理学家产生的基础 ,是欧洲科学主义时代精神笼罩下的机械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 ,以及德国的感觉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
视世界乃至人为可肢解的机器的哲学观和科学发展中形成的解剖与测量技术 ,激励着冯特的科学心理学在创建初始把“笼统”的整体心理还原成“最基本”的元素逐一分析 ,以研究心理是由多少及什么基本元素 (原子)“构造”而成的 ,构造主义由此得名。
冯特曾有一名美国学生斯克里普彻 ( E. W. Scripture) 。
他于 1891 年获冯特的学位 ,次年返美领导耶鲁实验室。
他继承构造主义精神 ,热情地坚信诉诸于仪器和图表精如物理测量的新心理学诞生在即。
1891 年起 ,西肖尔来该室攻读博士 ,师从斯克里普彻。
1895 年 ,西肖尔获耶鲁博士学位 ,在该校心理实验室任助教 2 年。
心理学史大师波林 ( E. G. Boring) 评价西肖尔是斯克里普彻手下“最为出色”的研究者。
1897 年起 ,西肖尔在依阿华大学度过 40 余年的音乐心理实验生涯。
从耶鲁实验室带来的构造主义基本精神鲜明地体现在此间他为音乐心理学制定的 20 条原则中 ( 1938. PP.29 - 32) 。
其精髓是 ,音乐传播之根本是经还原 ( re2 duced) 和可测的声波的 4 种物理变量 :频率、强度、时值和波形 ,与之对应的心理变量是音高、响度、音长和音色。
这两组变量之间的心物关系是解决一切音乐心理现象的根本基础。
元素 (原子) 论和还原的心物变量关系 ! 西肖尔为实验音乐心理学开创的原理和方法是彻底的结构主义 ,研究范畴的性质是心理物理学之下的心理声学 (psychop hysics) 。
除上述 4 对变量外 ,西肖尔系统测量了颤音、协和、声量、各类管弦乐器、人声的声学特征 ,以图为这些现象和媒体美学意义的阐释提供所谓心理学的依据 ,并编制出第一套以基本的心理声学变量为内容的《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1919) ,以期为音乐职业咨询和教育提供评价方面的客观工具。
西肖尔曾被《美国科学家》( 1903 , PP。
141 -143) 列为 50 名着名心理学家的第 39 位。
他创立了实验音乐心理学 ,培养了 Schoen , Kwalwasser 等一批追随者。
然而他所涉及的不是音乐心理学的全部 ,只是其中一个基础范畴———音乐心理声学。
明确这个性质 ,是把握西肖尔及其追随者成果的概括范围之度的关键。
二、行为主义与音乐治疗和音乐行为研究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最大的学派 ,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 ,由华生开创。
新老行为主义的共同点是以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为研究对象 ,拒绝意识 ,其功用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这样 ,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规则及原理成为行为主义者探索的重要范畴———格思里提出接近条件作用 ;桑代克提出联结 ;赫尔提出假设一演绎 S - R ;托尔曼提出目的性行为主义 ;斯彭斯提出量化 S - R。
行为主义最后一个也是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形成以操作条件作用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如强化程序等 ,使之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特殊教育、课堂和工业管理等领域。
在这个时代 ,音乐心理学已不是西肖尔在世纪初所抱怨的心理学和音乐学两方“撒手”的学科 (1919) ,大心理学和学科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密切 ,加之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界定 ,方法具备可操作性 ,研究意义又具有应用的诱力 ,50 - 80 年代 ,行为主义的基本概念成为音乐心理学界成熟的知识和技术。
1950 年 ,美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时 ,要求把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作为音乐治疗专业课程的核心学科 ,使当时的心理学主流之一行为主义与音乐治疗交织在一起。
1968 年“音乐,治疗学之父”加斯顿 ( Gaston) 主编《音乐治疗学》,由该学会 59 位重要人物撰稿的这部着作处处洋溢出行为主义的精神。
1975 年 ,马德森 ( Madsen) 主编的《音乐行为研究》中 ,文献目录和摘要所列 50 年代以来的研究多达 110 项。
该书选载的 20 项实验报告所涉及的 148 个关键术语 ,以“行为术语汇编”形式加详释附于书末 ,基本覆盖了行为主义至此的全面成果。
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运用行为矫正技术和操作学习的概念 ,把各种音乐及其活动作为强化物有效地用于音乐治疗、特殊教育、其他学科学习、课堂和社会行为管理。
70 年代起 , 音乐行为研究陡增———Greer (1978) 回顾了 109 项研究 ,Madsen的索引则逾 400 。
上述音乐行为研究的方法遵循斯金纳的基本原则 :避免假设 ,不以证实某种理论为出发点 ,注重刺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经验性资料。
同西肖尔的音乐心理声学研究相似的是 ,它们只求零碎、具体问题的描述 ,不找算也不做深远的讨论。
三、格式塔心理学与音乐整体知觉原则格式塔心理学于 1912 年始创于德国 , 30 年代前后因创始人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的移居在美国发展。
它反对构造主义“砖和灰泥”式的元素论 , 主张经验的整体性 ,强调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组织原则是整体的基本原则。
在学习上主张顿悟 ,反对行为主义的试误。
斯班德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论及格式塔心理学时说 ,音乐在该理论中从未获得一席之地。
此言在当时就实验研究而论是对的 ,格式塔学派的对象主要是视觉。
这种影响在早期是通过默赛尔 (Mursell)阐释的。
在《音乐心理学》(1937) 卷首 ,他明确表示格式塔阐释音乐心理的合理性。
此外 ,格式塔学派对构造主义元素论的批判 ,典型地表白在默赛尔和西肖尔先后于 1937 年 10 月和 12 月在《音乐教育者杂志》的论战。
前者是对《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在预测效度上的彻底否定 ,因为这些元素并不构成真正的整体音乐活动 ;后者则戏称对手是万能药式的全能 (omnibus) 心理学 ,并断言基于这种理论的可信的音乐测量工具永无问世之日。
默赛尔和西肖尔相比 ,前者更近事实中整体的音乐 ,但流于泛论而无实验的建树 ;后者把音乐心理瓦解为原子式的心物关系却成为名符其实的实验心理学家。
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完形趋向为原理的知觉原则 :相邻、类似、简约、闭合、好的连续、共同命运等。
这些基于视觉的知觉组织原则在音乐中的较集中的阐释范例 ,见 Franklin (1972) 。
四、日内瓦学派的发展阶段理论与音乐发展心理学日内瓦学派以 20 世纪影响最大的发展理论学家皮亚杰为核心。
皮亚杰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形成儿童智慧发展阶段理论 ,创立发生认识论等。
他的发展阶段理论对音乐发展心理学影响最甚。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划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 4 个阶段。
其中 ,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守恒概念。
在经典的皮亚杰守恒任务中 ,一个矮杯的水倒入高杯 ,前运算阶段的幼儿会说水变多了 ;一块泥团搓长 ,他们会认为泥比原来多了两排数量相等的棋子排列空间不同 ,他们会说两排棋子数量不同。
他们不能从两个维度去推理 ,一个维度的变化抵消另一维度的变化 ,即不能守恒。
儿童完成守恒概念需要具备同一、补偿和可逆三种思维论证。
由于音乐广义和狭义的结构对认知也存在着类似守恒思维的要求 ,例如 , 主题的节奏保持恒定 ,曲调在音程关系上发生紧缩、扩张、倒影等变化 ,这些确实要求对这类一个维度恒定而另一维度变化之间关系的洞察。
加之儿童音乐发展的探索具有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效率上的应用价值 ,发展阶段理论及守恒概念开始吸引音乐认知发展的研究。
1963年 ,芙莱德尔 ( Zimmerman 婚前) 在她的博士论文《儿童对皮亚杰式音乐守恒任务的反应》中 ,首次把皮亚杰的理论应用于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音乐发展心理研究由此萌发并持续 30 余年。
研究 ( Zimmerman , Boswell , Hargreaves , Peer , Serafine , McDonald 等) 的课题包括对皮亚杰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在音乐领域的验证 ,各种音乐要素“守恒”概念的发展 ,儿童音乐思维发展的特征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等。
它们为勾勒音乐发展心理的全面图景积累了很广的实验和观察资料 ,并被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论采纳。
另外 ,一些研究又超越了音乐发展心理研究的范畴 ,涉及了更广义的问题。
例如 , Serafine 在 1979- 83 耶鲁博士后研究基础上的着述 (1988) ,实际上已开始沿袭皮亚杰用发生认识论阐述知识的心理发生这个哲学范畴的路线 ,用音乐作为认知 ( Music as cognition) 的立论涉足了音乐的起源和本质问题。
她批驳了 300 年来有关音乐及其心理的特质说、传播和表情论、行为论、自然属性论和声音刺激论的观点 ,用其音乐发展心理实验的全面资料概括出特定文化风格和泛风格这两种水平的心理发展中的音乐认知加工形式 ,进而论证了音乐认知发生的历史风格、变迁和普遍获得 ,开拓了音乐认知发生的哲学研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