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手法一:修辞手法(上)
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24种修辞手法例解
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24种修辞手法例解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 24 种修辞手法例解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各种形象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比喻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辛弃疾《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 在溪头荠菜花”,用城中桃李比喻畏惧金兵 的朝廷权贵,用溪头荠菜花比喻民间主战力 量。那些权贵面对金兵到来,一个个愁眉苦 脸,而民间主战力量却一派生机勃勃,很好 地表达了作者主战的坚定意念。
比拟
设问
• 先提出问题,然后 自己回答;或者故作 疑问,自己不答,让 读者去思索体会。 • 作用: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蟾宫曲·咏史 (元·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 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 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 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 蜀,一分江东。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 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李清照,出生官宦之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 18岁时与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搜集金石书画,踏雪 寻梅,生活高雅而和谐。25岁时因政治灾祸避难浙东一带, 生活颠沛流离。大量图书文物散失。46岁时丈夫染疾病逝。 后经历再嫁匪人、离异系狱、南宋偏安、国土沦丧的灾难, 李清照于73岁在凄风苦雨中逝于绍兴。 挼,读ruó,“揉搓”之意。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的《春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一.比喻的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的《望洞庭》二.拟人的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3、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4、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三.隐语(谐音)、双关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温庭筠《南歌子词》四.借代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5、“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五.夸张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4、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在孩子们所学的古诗中每首诗都是表达作者不同的观点,古诗有也有很多种类别如:描写景色的诗句,表达季节的诗句,表示友情,书写爱国情怀的诗句等等,今天我小学古诗词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分类整理,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明白每首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方便大家学习。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下面具体说说。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1)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通感、对偶、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一、比喻比喻:借助想象,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两种事物本质不同,但二者有相似点。
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答题模式: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把……比作……,突出了事物的某一特点。
3、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例如: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歌的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想象,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突出了洞庭山之青翠和小巧之特点;将洞庭水比做白银盘,突出了洞庭水之清澈宁静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并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大,比照,衬托,借代,排比,对偶,反复,顶真,互文,用典等。
下面我们详细的讲解。
一、比喻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
通俗点说,就是打比方,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比这个事物。
构成比喻的两者间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且二者间有相似性。
比喻这个修辞格一般要具备本体、喻词和喻体三局部。
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使用比喻往往能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到达生动传神、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
1、明喻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常用的喻词有:像、好似、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
例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
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西湖的美丽。
2、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如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
3、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例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
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
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说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二、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这里作者运用“护〞和“排〞这两个属于人特有的动作的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水〞和“山〞人的特点,把山水写的更加生动形象活泼,更能表达出作者那种和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
2019年最新-古诗手法一:修辞手法(上课)-精选文档
(2)对情感进行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使人们更 好的感觉情感。常说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情感 的……特征。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化在有形的流水上,写出 了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 的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 愁思的绵长 。
(3)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 理或幽深的情感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 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体会。
一、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双关、 排比、互文等。
2、熟知修辞手法的特征,并熟记其常见表达效果。
3、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问 法都可以答修辞手法。
4、答题时要注意规范,a、手法是什么;b、结合 诗歌、结合术语分析手法的特征表现;c、结合术 语分析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 “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 艺术特色、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 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 楚,不要被迷惑。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①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夸张、 反复、双关、反问、设问、反语、互文等;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 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鹩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④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 海。
【注(】2)①本千句秋用岁了:借词代牌和名比。喻此(词夸作张于亦词可人)被的贬修处辞州手时法。(②手西法), 池飞:红汴万京点(,.以今飞开红封万)点金代明指池暮。春③时鹩节鹭落:英两缤种纷鸟的,景这象里,借画指面同凄 游美的令同人僚伤、感朋;友“。愁④如日海边”:比指喻帝新京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1.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再如"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无闲田"与"犹饿死"形成惊人的对比,揭露出尖锐的阶级矛盾.2.设问: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3.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对于比喻,尤其要弄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是一种相似联想.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把一物比作另一物,是根据立意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比喻的理解,也必须考虑到诗歌的主题.4.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上》),通过对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娇羞,鲜嫩的情态,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很有情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作者把无形,无量的愁苦化成有质有量的东西,并且用船来载,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得淋漓尽致.5.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物密切相关的人或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6.对偶:对偶也叫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者是五言律诗中的五,六句,后者是七言律诗中的五,六句.律诗中的第二联(三,四句)和第三联(五,六句)都必须是对偶句.这两例完全符合严对的要求,形式整齐,韵律和谐,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讲究平仄相对和词语的对仗,所以多用严对.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从上下句在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补相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对偶,意思互相补充,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前者由假设关系相连,后者是承接关系.7.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学龄前儿童都会背诵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鉴赏诗词手法:15种修辞手法
鉴赏诗词手法:15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通感、双关、用典、叠词、互文、列锦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古典诗歌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形象,强化对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以生动的形象强化表情达意,从而深化诗歌的主题。
如贺知章的《咏柳》巧妙而形象地将春风喻为剪刀,表现得自然有活力。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
3.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4.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说话时有意将事实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夸张。
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琴声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修辞手法
明修辞1.比喻: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在古诗词里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比拟(移情):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运用比拟可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能把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放大”后突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4.对偶:即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语言整齐对称,语义集中凝练。
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5、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古诗的手法
古诗的手法
古诗中常用的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
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
2.描写手法: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
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渲染、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细节描写,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3.修辞手法:比喻,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比拟,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反问,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对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4.结构技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
”铺垫、照应、伏笔、承上启下、点面结合等。
这些手法有助于增强古诗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古诗的修辞手法
古诗的修辞手法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之一,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还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丰富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修辞手法: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突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常用的比喻手法包括拟人、拟物、拟景等。
比兴: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示其相似之处,常用的比兴手法包括夸张、借代、反复等。
比拟:通过对诗歌中的事物进行细致而准确的描绘,来表现事物的内在特点和情感,常用的比拟手法包括形容、象征、拟声等。
排比:通过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将一系列的事物或情感并列在一起,以突出其中的关系和差异,常用的排比手法包括并列、对偶、反问等。
赋比兴:通过将诗歌中的事物进行人性化的描写,以突出它的特征和情感,常用的赋比兴手法包括拟人、拟物、拟景等。
借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常用的借景手法包括借物、借景、借史等。
对仗:通过使用相同的音、韵或语法结构,将诗歌中的内容相互呼应或对比,以表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常用的对仗手法包括平仄、押韵、对偶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被使用,使古诗拥有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价值。
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段,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达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表达含义。
比如在《静夜思》中,李白将月亮比作盘中餐,通过这种比喻手法,诗人生动地描绘了自己思乡的情怀。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属性和行为,使其具备人的形象和特点。
例如,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被拟人为“双泪落君前”,使琵琶具备了人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对描述对象的夸大处理来达到一种强调或者夸张的效果。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他用“万里长江似细细发”来形容自己的思绪万千,通过夸张手法,突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情。
四、借景借景是将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引入到描述中,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登高望远的主题,将长城、河流等景物融入其中,使整篇诗歌具备了诗情画意。
五、对偶对偶是通过将两个相互矛盾或者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和衬托,以达到强调、对比和对立的目的。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通过对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强调自己对学识的追求和才情的高尚。
六、排比排比是将相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强调并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使用了排比手法,使诗句更加优美、平衡。
总结起来,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景、对偶和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古诗词具有了更多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力,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作品。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一,下文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考查的是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
(一)比喻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赏析】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蒙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
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二)拟人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通《山园小梅》)(拟人)【赏析】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借代)【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瑟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借代)【赏析】诗中分别以“丝竹”代音乐,以“鞍马”代客人,以“杜康”代酒。
(四)夸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夸张)【赏析】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营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营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
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对偶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無,(高话《燕歌行》)(对偶、对比)【赏析】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在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六)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同,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反问)【赏析】经过多次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鉴赏修辞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⑴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⑵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古诗手法一:修辞手法(上课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结合
全(词1内)容浅对浅其的表春现手寒法始和退表,达天的气情感转进暖行,赏但析到。处(4是分花)影摇曳 掉落,莺声也凄凉破碎,(结合诗句分析)诗人几笔便 写出一个伤感凄凉的城郊暮春图。(概括意境特点)(2 分)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南风人格化,赋予南风
以人的动作思想,把它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 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
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化无情为有情 ,表现了诗人久雨初晴的欢悦和宁静恬适的心境
角度生动传神勾勒了一幅壮丽雄奇的浔阳江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眼前 即景的喜爱之情。
第十二页,共43页。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首联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5分)
3、规范
运用借代的手法。以……代……,突出了……特 征或使……具体形象,让人仿佛看到……。语言简 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情感。第十九页,共43页。来自【10年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 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 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 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高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一,下文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表达技巧,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象征、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等。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含义。
比如,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这里的“边秋一雁声”就是一种比喻,用雁声来象征边塞的凄凉和寂寞。
通过这种比喻,诗人通过具体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意义。
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以玉楼、珠帘来象征显贵的宫廷生活,通过描绘这些华丽的景物,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空虚和悲伤的思考。
拟人是指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
这种修辞手法常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或抽象概念。
在杜牧的《秋夕》中,他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里的“鸟宿”和“僧敲”就是对自然景物的拟人描写,赋予了鸟和僧的动作,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感。
对偶是指将语句或句子分为两个平行的部分,通过平衡呼应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对偶结构即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呼应和重复的形式,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
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一系列平行句子或短语的使用来强调和夸张。
例如,在杨炯的《登幽州台歌》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通过排比的手法,将景物的壮丽和雄伟进行了夸张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方法来达到修辞效果。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夸张手法描述了宝玉在从荣府回到贾府时的心情:“行至半途。
天色已黑,宝玉已不能忍耐,喘息提不起脚,只是往下直泻。
恰好转过一个山脚,手里一软,再搀不住脚,跌进一个大坑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比喻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
(大 景1海交)写融词出 ,的了写开词出头人了四愁诗句之人描深之、愁写愁,了之这怎广愁样。既的有(景分伤析象春手。之法(的愁特2,征分年表)现华)已,逝本的句悲情
愁(,1)也有浅人浅生的失春意寒的始愁苦退(,情天感)气。 转暖,但到处是花影摇 ( 请 (曳笔结24) 分便掉合“)写落全春出,词去一莺内也个声容,伤也对飞感凄其红表凄凉万现凉破点手的碎愁法城,如和郊(海表暮结”达是春合的传图诗情诵。句感千分(进古析概行的)括赏名意诗析句。境人,特几 点)(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 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鹩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④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 海。
【注(】2)①本千句秋用岁了:借词代牌和名比。喻此(词夸作张于亦词可人)被的贬修处辞州手时法。(②手西法), 池飞:红汴万京点(,.以今飞开红封万)点金代明指池暮。春③时鹩节鹭落:英两缤种纷鸟的,景这象里,借画指面同凄 游美的令同人僚伤、感朋;友“。愁④如日海边”:比指喻帝新京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
一、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双关、 排比、互文等。
2、熟知修辞手法的特征,并熟记其常见表达效果。
3、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问 法都可以答修辞手法。
4、答题时要注意规范,a、手法是什么;b、结合诗 歌、结合术语分析手法的特征表现;c、结合术语 分析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 “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 艺术特色、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 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 楚,不要被迷惑。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①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借代、夸张、 反复、双关、反问、设问、反语、互文等;
牛羊。
2、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生动形象);②化深奥为 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1)对事物进行比喻:可使事物特征鲜明、生动形 象、具体可感,常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具有……特 征的事物。如: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 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 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对情感进行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使人们更 好的感觉情感。常说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情感 的……特征。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化在有形的流水上,写出 了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 的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 愁思的绵长 。
(3)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 理或幽深的情感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 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体会。
②表现手法:
如对比、渲染、烘托、白描、象征、用典、 托物言志 、抑扬、照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 赋比兴等。
③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议 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 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灵活运用;根据诗歌内容作判断
注意:
1、要答好表达技巧题需要先会识别表 达技巧,熟记各种表达技巧的使用效 果。
3、答题示例: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008年高考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答:第一步:运用了比喻修辞。 第二步:将长江比作白练(白色绢),将苍翠的青山比作青
2、答题规范: a、明确所用的手法; b、结合诗句分析手法的特征; c、点明表达效果(如:形象生动地写
出了……形象特点,表达了……的情 感)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晨 起 [元]张养浩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
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
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注]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 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 乡。
首联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5分)
(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
(2答)请:简诗要人赏晨析起颔前联,和处颈于联“景恋枕物”描与写“的嫌手多法梦。”(的4分矛)盾
中,答透:露颔出联些和许颈烦联恼主和要不运平用静了;动晨静起结后合,的发手现法村。居颔环联境 写充鹤满立诗与情猿画啼意,,一喜静悦一之动情;油颈然联而“生泉。鸣(2屋分”。动意中思有对静即,可) “树吞烟”静中有动。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清晨 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 境。
靛,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 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第三步:诗人运用大胆新奇的想象,从形、色、声、光、态 等角度生动传神勾勒了一幅壮丽雄奇的浔阳江景图。表达了作者 对眼前即景的喜爱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