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2)

合集下载

第九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课题2 第二课时溶解度学习目标:1、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4、知道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学习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是如何相互转化的()溶质、()温度或()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剂或()温度预习检查4、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5、以横坐标表示以纵坐标表示画出物质的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6、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一定时溶解在水里达到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7、20 ℃时食盐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20 。

8、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9、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10、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课内探究学习任务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自主学习: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合作探究:1、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各是多少?2、请你根据P36表1中KNO3的溶解度,绘制出KNO3的溶解度曲线:精讲点拨:1、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指明一定温度;②溶剂为100 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人教版化学第九章课题2溶解度

人教版化学第九章课题2溶解度
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溶液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 克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动一动: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 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 ℃时NaCl的溶解度。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
160
150 140
.
130
120 110
A.

100 90
.酸

80 70
.
60 50
.
40
B
. 30
. .20
10
氯化钠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 解度大小
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规律
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增大。如KNO3 、NH4Cl; 少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变化不大。如NaCl ;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如Ca(OH)2
③、点,线,交点的含义:
点: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该温度某 溶质的饱和溶液。
60 40
质的溶解度大小 A>B>C 。
20 0 20 40 60
C
温度( ℃)
( 4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 C 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物质的溶解度受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的第2课时,主要学习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以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应用,并为以后学习溶液的浓度、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作了铺垫。

溶解度的教学主要涉及概念教学、定量分析方法教学、物质分离方法教学等,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关系。

本节内容属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必需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知道一些简单的转化方法,但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导致学生定量分析溶液的能力的是有欠缺的。

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不能很好的联系化学知识,需要得到适当的引导。

他们对化学实验现象、未知领域以及与前认知相冲突的情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情境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含义,利用溶解性表格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掌握溶解度曲线中点、线、面的含义,能利用溶解度的知识分离混合物、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活动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而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通过描绘溶解度曲线,提升数据处理和图形分析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特征分析出物质提纯的方法。

3、通过对溶解度的学习,感知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实际生活、生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的认识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评价目标】1、通过对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学习,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水平)。

2、通过溶解度表格和曲线的形式定量分析物质的溶解度,诊断并发展学生定量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定量的探究发现水平)。

课题2__溶解度(人教版)

课题2__溶解度(人教版)

63.9
85.5
110
138
169
请同学们利用表中的数据,定量描述20℃时硝酸钾的溶解性。 这种定量描述固体物质溶解性的方法就叫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版权所有 18
3、20℃,往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 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 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版权所有 12
)
第九单元 溶液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和稀的关系
14
第九单元 溶液
3、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子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
体。
3.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
剂倒出一些。 4. 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 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练习
1、已知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刚好成为饱 和溶液。 (1)在此温度下, 100克水中加入33克NaCl,得到的 溶液是 不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下同); (2)再加3克NaCl,得到的溶液是 饱和 (3)继续加3克NaCl,得到的溶液是 饱和 液的质量为 136 克 。 溶液 ; 溶液,溶
概念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3)这种溶质达到饱和时,其他物质可以溶解。
4
热溶液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降 低后在烧杯底部有固体析 出,这叫什么呢?
硫酸铜晶体
重铬酸钾晶体
硝酸钾晶体

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探究点一溶解度的含义[情景展示][问题探究] 你能判断上面四个烧杯内各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吗?为了反映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化学上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怎样规定的?[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要反映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必须看在相同温度下,用等质量的溶剂溶解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即引入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该物质的质量.判断一个数值是否为溶解度,需要看是否同时满足“一定温度、100 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几个要素。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继续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与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无关)和温度。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溶解度曲线[情景展示] 以下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问题探究]从溶解度曲线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溶解度曲线直观地反映了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硼酸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g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硝 酸 铵
/
NaNO3
硝 酸 钾
硝 酸 钠
B.
68 ℃时硝酸钾和硝 3、在___ 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约 134g 。 为______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 小于 (填大于、小于) 解度____ 硝酸钠的溶解度。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溶解度/g (20℃)
易溶
>10g
可溶 >1g
微溶
难 (不 )溶
<1g
<0.01g
练习:
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难溶 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 物质。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A )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蓝色为氯化钠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0
温度/℃
硝酸钾、氯化钠的 溶解度曲线
熟石灰溶解度曲线
常见三种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解度
KNO3
增大
NaCl
增大 (变化不明显)
Ca(OH)2
温度
变小
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
1、查出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2、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KNO3
氯化铵 氯化钾 氯化钠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引起了学生对溶解度的兴趣,但在导入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溶解度的概念并不清晰,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详细地解释和阐述溶解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在讲解溶解度的基础知识时,我使用了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组成部分和原理,但部分学生对于图表的理解并不到位,未来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图表的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本质。
③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板书应展示溶解度曲线的判断方法,以及溶解度实验的操作步骤。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彩色粉笔、图案设计等手段,增加板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在介绍溶解度的概念时,可以使用生动的图片或图标来展示溶解度的四要素;在介绍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时,可以使用图表或示意图来展示溶质、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的影响;在介绍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时,可以使用流程图来展示溶解度实验的操作步骤。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观察评价:在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环节,我会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通过观察,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测试评价:在课堂小结环节,我会通过提问或小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例如,我会提问学生:“溶解度的概念是什么?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或者设计一个小测试,让学生写出溶解度的四要素。通过测试,我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溶解度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二课时)唐山市第七十四中学柳志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

2、初步学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能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述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用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难点:1、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法五、器材准备:(学生分组)熟石灰、硝酸钾、水、红糖试管、试管夹、小烧杯(2个)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火柴坐标纸、玻璃杯六、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请四位同学给一位患低血糖症的病人沏糖水[教师]现场采访四位同学:你沏的糖水适合这位患者喝吗?不适合,应怎么处理?[学生]回答,[教师]对四位同学表示感谢,同时通过沏糖水,也引出一个问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受什么因素影响?引发探究,得出结论[课件]问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猜想[课件]猜想;1、温度2、水的量3、溶质的种类[学生]针对猜想进行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小组派到展示设计方案,其他同学给予评价、补充,确定最佳方案[课件]展示方案[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深化探究,形成概念[教师]我们探究了固体物质溶解限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的是同一种思路----控制变量法,那么,要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时应注意什么?[学生]温度相同、水量相同、达到饱和状态、比较溶质的质量。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知识归纳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了。 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 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两者没有必然 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同种溶剂的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2)由于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a(OH)2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 蒸发溶增剂加、溶升剂高或温降度低或温增度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知识归纳
3.解答有关溶解度曲线的习题关键是熟悉点、线、面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 坐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确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①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 ②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③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 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3)面: ①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知识归纳

第九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溶解度(2)-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师讲课稿(人教版)

第九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溶解度(2)-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师讲课稿(人教版)
(3)压强。当温度不变情况下,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 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课堂小结
二、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物质溶解度
定义 四要素 影响因素 表示方法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D.只有甲能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

/ g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38 169 202 246
(2)溶解度曲线
探究
a.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 示温度,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 在图9-11的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 解度曲线
200
溶 190 解 180 度 170
( 160
克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硝酸铵 硝酸钾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硝酸钠、氯 化铵等。 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氯化钠。
温度( ℃ )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课题2第2课时 溶解度(2)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

课题2第2课时 溶解度(2)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
B 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 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C 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 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 20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 成饱和溶液,所以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4.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 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为36.0g
5.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 变为饱和
6.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C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45.8
63.9
85.5
①描点 ②连线
注:曲线要尽可能光滑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 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 解度。
3.图2-12和图2-13给出了几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与你所绘制 的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并讨论:
(1)根据图2-12和图2-13分析, 这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①在20℃时,NaCl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溶质的质量是36 g。
②在20℃时,NaCl在100 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36 g。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2 溶解度

硝 酸 钾
134g 。 度相同,都约为______ 4、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 ____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钾 氯化钠
加入的固体全部溶解
KNO3固体从溶液中析出
冷 却
【小结】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和 温度有关。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g
硝 酸 铵
练习:
1、横坐标60,纵坐标110 的交点 A表示什么意义?
硝 酸 钠
/
A
硝 酸 钾
2.比较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 解度大小 在 680C时, NaNO3 与 KNO3 的溶解度相等
.
氯化钠
.
氯化铵 氯化钾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硼酸
60 70 80 90 100
【结论】温度升高,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物 质;温度降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物质的量减少。






加入5gKNO3 搅 拌 加入5gKNO3 搅 拌 加 热 加入5gKNO3 搅 拌
全部溶解
底部有不溶解的 KNO3固体 未溶解的固体全部溶解了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KNO3 20ml水未能完全溶解10gKNO3 温度升高,KNO3溶解能力增大 温度升高,KNO3溶解能力增大 温度降低,KNO3溶解能力减小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课时2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课时2

在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1.6g硝酸钾
(1)50gA物质溶于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 液,则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2)20 ℃ 50gB物质溶于水中,刚好形成 100g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3)20 ℃ 50gC物质溶于100g水中,形成 150g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g。 ( ×) (4)20 ℃ 50gD物质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 饱和溶液,则20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50。 ( ×)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B.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溶 解 度 ( 克 )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操作流程
适量水 降温 过滤 混合物 KNO3 热 饱 结晶 加热 和溶液 滤纸上: KNO3固体 滤液中: 大 部 分 NaCl 少量KNO3
1.从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温度 0℃ 物质 NaCl Na2CO3 35.7g 7g
10℃
35.8g 12.5g
20℃
36.0g 21.5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较小的物质如 NaCl
温度(t)
6.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分离含有NaCl和KNO3的混合物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解在1体积水里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溶解度五要素

①压强为101 kPa ;

②指明一定温度;

③溶剂一定:1体积;


④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⑤单位为体积。

讨论与交流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归纳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和影响规律。
(1)打开汽水瓶盖后,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 200
解 190
度 180
( 170
克 )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硝酸铵 硝酸钾
. .d
b
硝酸钠.a
.c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温度(t)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 溶解度。
食盐、硝酸钾都能溶于水;常温下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食盐
硝酸钾
讨论交流
下列方法能否比较食盐和硝酸钾在水中溶解能力呢?
食盐10g
硝酸钾20g
食盐10g
硝酸钾20g
应该控制哪些条件? 定温度
10℃ 100g水
40℃ 100g水
温度不同
食盐36g
硝酸钾20g
饱和
20℃ 100g水
不饱和
20℃ 100g水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至t2℃时,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 C.降温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 D.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

《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开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

〞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

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①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②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误导结论,延伸探究。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测。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

溶解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溶解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

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

课程标准如此阐述,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以及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教材地位。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既是上节饱和溶液的延续,又为接下来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做铺垫。

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限度问题,为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打基础。

同时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四个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物质在常温状态下的溶解性。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了解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1)了解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并能通过表格初步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2)能够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物质的相关溶解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和绘制曲线图,进一步了解数与形的相互应用,并在操作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教学重点(1)掌握溶解度的涵义(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5.教学难点(1)掌握溶解度的概念,明确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能够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获取物质的相关溶解信息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要求学生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

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利用已取得的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形成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为将来学习打下厚实基础。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2 溶解度(两课时)第二课时[复习提问]在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学生回忆并作答][引入新课]在课题1——溶液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

[活动探究](可投影展示以下内容)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等量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克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

[补充]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们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

[引导]结合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要素。

[学生总结发言][小结]通过大家的总结我们知道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才能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溶解度。

[引导]请大家试着描述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思考并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板书]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课堂练习](投影展示)(指导学生完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食盐的溶解度是36℃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D.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溶解度(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明确点的含
义。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相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在上一节课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习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并利用溶解度的知识试着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注重与溶解度相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我国有很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议论纷纷)
教师: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新知探究:
一、溶解度涵义
1.读课本P36。

在理解固体物质和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时,你认为应分别抓住哪些关键要素?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讨论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3.小结
1. 。

2. 。

4. 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1).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 ,6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相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准确的是()
A.20 ℃时,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 g。

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C.20 ℃时,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D.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5.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2)、30℃时,100 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 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二: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1.探究: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
2.讨论交流:教材中图9-12
(1).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
(2).从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10℃、65℃时的溶解度?
(3).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50℃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
(4).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归纳:通过溶解度曲线,
(1)能够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①;
②;
③。

(2)能够比较不同物质在时溶解度的大小;
(3)也能够查出同一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三、气体溶解度
1.讨论
(1).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相关;(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相关;
(3).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 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2.归纳 气体的溶解度受 和 的影响。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
,压强减小,溶解度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

3.阅读课本P 38“气体的溶解度”及P 39“资料”,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 ,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4℃时,溶质N 的饱和溶液120g 中含N 20g ,所以4℃时,溶质N 的溶解度为20g
C.一定温度下,物质M 的饱和溶液100g 中含M 物质30g,则物质M 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
D.20℃时,50g 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 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
2、10℃时,50g 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 ,20℃时,100g 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 ,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比较
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在t1℃时,10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 喝下汽水时,容易打嗝
C 打开啤酒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
5、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10℃含l00 g 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变浑浊
B .溶液变为不饱和
C .溶液仍饱和
D .溶质质量变小 0 t t 温度/℃



/g
M N
甲 乙
25
6、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A物质在温度为t1℃时的溶解是;
2)欲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3)我国有很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据此我认为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4)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能够采用结晶的方法(填“蒸发”或“降温”)
(5)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只须答一条)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