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析

合集下载

【TDM指南】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TDM指南】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TDM指南】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丙戊酸钠(Valproate, VPA),为临床最常用的广谱抗癫痫药,可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由于其个体差异较大,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以保证VPA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01丙戊酸钠的药动学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各种剂型的生物利用度(F)100%。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与血浓度有关,血浓度为50μg/ml时。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95%;血浓度为100μg/ml时。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85%。

随着血药浓度的增高,游离型药物逐渐增多,从而进入脑组织量增多。

可通过血-脑屏障,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

也可从乳汁分泌。

在肝中代谢,半衰期(t0.5)在成人为12~15小时;在老年人为14~17小时;在新生儿为30~40小时。

02丙戊酸钠常见的副作用1.虚弱、行动迟缓、脸部肿胀、食欲不振、呕吐、眼睛或皮肤发黄,尤其是2 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肝功能衰竭)。

2.腹痛、胃部不适、呕吐、或食欲不振(可能是胰腺疾病)。

3.容易擦伤、鼻出血或其它非正常出血(可能是血小板减少、凝血问题)。

4.意识模糊:木僵或嗜睡,有时出现一过性昏迷(可能是丙戊酸脑病)。

5.丙戊酸钠治疗最严重副作用是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通常在治疗的最初6个月内出现,小于2 岁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尤其是在同时服用其他抗癫痫药时,或者已经有其他严重疾病时。

03药物相互作用丙戊酸钠会影响以下抗癫痫药物的代谢:非氨酯、拉莫三嗪、扑米酮、苯巴比妥。

丙戊酸钠还会与以下抗癫痫药发生相互作用,但影响不是很明显:卡马西平、乙琥胺、劳拉西泮、苯妥英。

04推荐进行丙戊酸钠药物浓度检测的人群推荐人群1丙戊酸钠已用至维持剂量仍不能控制发作时,建议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推荐人群2在服药丙戊酸钠过程中,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建议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明确是否药物剂量过大或血药浓度过高所致。

1例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分析

1例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分析

Strait Phaunacenticai Jooual Vol33No.52221-例美罗培南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分析孙宜坤、,孔薇2(0合肥市骨科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235007;.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部,安徽合肥235007-摘要:目的对1例癫痫患者联合使用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导致癫痫复发进行相关用药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方法临床药师参与整个治疗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分析患者癫痫复发的原因,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

结果癫痫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VPA血药浓度,避免联合应用美罗培南与VPA。

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开展药学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的使用药物,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癫痫;美罗培南;丙戊酸钠中图分类号:R90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60765(2721)01027502丙戊酸钠(VPA)为临床一线的抗癫痫药物,对各类癫痫均有良好疗效,但其血药浓度易受合用的其他药物的影响53。

美罗培南为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用于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

有研究报道50-显示:美罗培南和VPA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联合应用可导致VPA血浆浓度降低,使患者癫痫控制效果不佳。

本文就临床药师参与的-例癫痫合并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联用美罗培南和VPA后导致VPA血药浓度下降的治疗事件进行分析,并对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2作用机制以及患者用药调整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病例摘要1.1病例概况患者,男P-岁,因“反复头晕4年,发热伴神志不清2天”入院。

患者于-月前因癫痫持续状态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口服VPA缓释片4--g UP预防癫痫,控制尚可。

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痛,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进一步诊治。

病程中无呕血、黑便,无抽搐,精神状态差,饮食较前减少,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HPLC法测定丙戊酸的血药浓度

HPLC法测定丙戊酸的血药浓度

HPLC法测定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目的:建立快速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VPA)血药浓度的方法。

方法:选择ω-溴苯乙酮为衍生试剂,环己烷羧酸为内标,Hypersil 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检测波长为248 nm,流速为1.0 ml/min。

血样经酸化后以二氯甲烷提取。

结果:内标环己烷羧酸和VP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0 min和12.8 min,线性范围为25~2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0.6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19%。

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pid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etermination of valproic acid (VPA) plasma method. Methods: ω-bromoacetophenone as a derivative reagent, cyclohexane carboxylic acid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 Hypersil ODS-C18 column (250 mm×4.6 mm, 5μm) for the analytical column;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water(75:25, V/V), detection wave length was 248 nm, flow rate was 1.0 ml/min. Blood extracted by dichloromethane after acidification. Result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yclohexane carboxylic acid and VPA respectively, the retention time of 8.0 min and 12.8 min, the linear range of 25-200 μg/ml,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100.61%, days, day RSD were less than 4.19%.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rapid, simple, accurate and suitable for routine monitoring of clinical need.[Key words]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dium valproate;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丙戊酸作為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的首选药物之一,一直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抗癫痫药物。

丙戊酸钠血清浓度接近或超过治疗浓度范围上限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结果分析

丙戊酸钠血清浓度接近或超过治疗浓度范围上限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结果分析

丙戊酸钠血清浓度接近或超过治疗浓度范围上限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结果分析曾艳;刘立丽;闫素英【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清浓度接近或超过治疗浓度范围上限患者的肝脏功能及血液系统的状态,为安全应用丙戊酸钠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2年10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测定丙戊酸钠血清浓度结果大于90μg·mL-1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丙戊酸钠用法用量、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指标,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有70名患者的丙戊酸钠血清浓度在90~160μg·mL-1;34.8%(24/69)的患者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高于正常范围;63.5%(33/52)的患者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比例或计数、血小板计数(PLT)低于正常范围。

结论:丙戊酸钠血清浓度为90~160μg·mL-1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肝功能、血常规指标的严重异常,丙戊酸钠血清浓度>100μg·mL-1是否应定为危急值还值得商榷,但应严密监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ate of the liver function and hematologic system of the patients whose sodium valproate serum concentrations were approaching or above the upper limit of the therapeutic concentration range (90 μg·mL-1),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afe use of sodium valproate. Methods: The data of epileptic patients whose con centrations of sodium valproate were above 90 μg·mL-1 in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 1, 2011 to Oct. 30, 2012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respect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of sodium valproate, some importantindicators of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routine. Results:There were 70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hose valproate serum concentrations were between 90μg·mL-1 and 160μg·mL-1. Twenty-four patients (34.8%, 24/69) develope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s,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or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above normal ranges wer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re were 33 patients (63.5%, 33/52) with abnormal blood routine, such as the percent or count of neutrophile granulocyte, count of platelet below normal ranges. Conclusion:Among patients whose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valproate were between 90μg·mL-1 and 160μg·mL-1, there was no any serious abnormal indicator of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routine or other 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 It is worthy of discussing wheth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valproate above 100μg·mL-1 should be defined as critical clinical value, although these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and status of hematologic system should be monitored closely.【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5页(P66-70)【关键词】丙戊酸钠;中毒;血清浓度;肝功能;血常规【作者】曾艳;刘立丽;闫素英【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VPA)是广谱抗癫痫药物,是新诊断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一线药物且唯一的首选药物。

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丙戊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癫痫、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

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是指衡量丙戊酸钠在患者血液中的浓度的标准值。

该标准不仅对于监测患者用药是否在正确范围内,也对调整剂量和评估治疗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介绍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将提供关于文章的背景信息,介绍丙戊酸钠及其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将详细讨论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以及与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的关联;第三部分将主要解释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的相关要点,包括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浓度差异以及测定和监控方法;第四部分将总结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最后,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本文引用的相关文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概述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并解释其制定与发展历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患者群体中的药物浓度差异等关键要点。

通过对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的详细介绍,旨在提升读者对该领域理论和实践工作的理解,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正文:2.1 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的定义和背景丙戊酸钠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广泛用于癫痫的治疗。

血清药物浓度是指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它可以反映出患者体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

丙戊酸钠治疗效果对其血清药物浓度有很大的依赖关系。

制定丙戊酸钠血清药物浓度标准的目的在于确定一个合理范围,作为指导医生治疗过程中参考的依据。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用药剂量调整,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2 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丙戊酸钠是一种具有剂量依赖性和个体差异性的药物,不同患者对该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监测血清中丙戊酸钠的浓度对于保证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血药浓度,医生可以根据患者个体特征和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剂量。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临床分析_刘立丽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临床分析_刘立丽

Key words: Blood concentration; Sodium valporate; Clinical analysis
丙戊酸钠是广谱抗癫疒 剂型多样, 价格适 间 药, 中, 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由于其治疗窗窄, 个体差 异大, 且药物过量与用药剂量不足的临床症状相 似, 所以, 监测其血药浓度十分必要。 有报道, 丙 戊酸钠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相关度差, 浓度与药 [1 ] 效的相关度明显大于剂量与药效的相关度 。 因 此, 用其血药浓度来衡量疗效较为客观。 本次调 查主要研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疗效、 剂型、 不良 反应及患者的年龄、 病理状态等各因素的关系, 为 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2012 年 1 - 8 月, 我院门诊及住 院确诊为癫疒 且均为丙戊酸钠单药控制发作的 间, 患者。 1. 2 药品: 丙戊酸钠糖衣片 ( 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0. 2 g / 片 ) , 丙戊 酸钠缓释片( 德巴金缓释片, 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 药品、 试剂及仪器
高、 体重、 临床诊断、 用药方法、 病情控制情况、 是 不良反应等。 否合并用药、 1. 3. 3 所有病例均在监测血 药浓度当天进行疗效判定, 比较用药前后的癫疒 间 发作次数。显效: 发作完全控制或减少 75% 以上; 有效: 发作减少 50% ~ 75% ; 无效: 临床发作频率 减少不足 50% 或比服药前增加( 有效、 无效均视为 疗效评价标准
表2
组别 缓释组 口服液组 普通片组 例次 240 46 133 < 50 mg / L 44 ( 18. 3 ) 23 ( 50. 0 ) 73 ( 54. 9 )
疗效下降 ( 30. 0% ) ; 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 时, 仍有 45. 7% 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表现为显效。 由表 1 可见, 随着浓度升高, 不良反应例数有逐渐 增加趋势。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1、丙戊酸钠(VPA)是一种新型独特的抗癫痫药,它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较小,为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

VP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μg/mL,每位癫痫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个体差异。

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在应用VPA治疗癫痫患儿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经验用药,而应结合患儿的自身因素监测其血药浓度和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这样有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2、丙戊酸给药剂量与药学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主要因为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患者的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2)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正确的服药方法(3)药物剂型的影响由于剂型的不同,药物的半衰期、清除率、生物利用度等参数都会有差异,从而影响丙戊酸的血药浓度。

(4)样本采集时间及监测时间:正确的采血时间应是药物在体内达到5—6个半衰期后,于次日晨服药前或服药后1~4 h进行采集。

改变用药剂量也应在达5—6个半衰期后进行采血。

丙戊酸的半衰期为7—10 h,正常用药情况下,丙戊酸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需要5个半衰期,所以,初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一般是在服药3 d后,这样测得的结果为丙戊酸稳态血药浓度。

(5)药物相互作用对于癫痫的治疗,临床上多主张单药治疗,建议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尽量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只有当单药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发作时,才考虑选择相互作用小的药物联用。

VPA的血药浓度受许多药物的影响,在联合用药时,应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时调整剂量。

VPA可抑制肝药酶,在抗癫痫治疗中,与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合用时,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增高。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是肝药酶诱导剂,合用时,均能引起VPA的血药浓度降低,在提供给药方案时,可能要给较大的剂量。

3、丙戊酸钠应用注意事项(1)应用丙戊酸钠必须以小剂量开始,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疗效在血药浓度监测下逐渐增加剂量,以最小有效剂量控制发作,以减轻不良反应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162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不良反应分析

162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不良反应分析

162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不良反应分析3 贵州省人民医院药剂科(贵阳550002) 谢 娟 赖 萍33 欧阳苍鸿333袁 军3333 摘 要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162例癫痫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收集病例资料,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 162癫痫患者的血药谷浓度范围7.2~147.1μg/mL ,不同年龄组血药浓度分布有差异,达到中毒血药浓度的例数和比例均较低,血肌酐、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在低龄患儿组低于正常值的比例较高。

结论 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会引起血液系统损伤及血肌酐降低,必须加强丙戊酸钠的用药监护。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A na lysis o f Ser um Concentra tion Monito r ing and Adver se Dr ug React ion of Sodium V alproa te in 162Pa tients Xie J uan ,L ai Ping ,O uyang Can g 2hong ,Yuan J un.De pa r tment of P ha r mac y ,Guiz hou P rovincia l People ’s H o s pit al ,Guiya ng 55002,ChinaA 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phar maceutical care of Sodium Valproate (VPA)which wa s used for t rea ting epileptic in clinical.Methods 162epileptic s were ca rrie d out phar maceutical ca re in our hospital f ro m Septembe r 2009to October 2010.The following data of epileptic s wer e collected ,suc h a s the patient ’s record ,t he ser um conce ntr atio n of Sodium Valproate ,the inspection results of liv 2er ,re nal a nd blood.Results The re sult s show that t he serum minimum steady 2state concentions of Sodium Valp roate we re 7.2~147.1μg/mL which had obvio us diffe rence in diff ere nt age group in 162epileptics ,and the numbe r of patie nt s whose blood concet rition of VPA had reache d toxin conce ntra 2tion were few.The proportions were higher that SCR 、RBC 、HC T 、Hb and %N EU T were lower tha n t he nor mal re sult s in t he group of 1~15year s.Co nclusion There wa s signif icant a dver se drug reac 2tion of blood syste m to re sult in ser um creatinine r educe d if epileptics taking VPA fo r long time.It is very importa nt to pay attention to t he pha rmaceutical care of epileptics taking VPA.K ey w or ds Sodium Valproate Ser um Conce ntra tion adver se dr ug reaction p har ma 2ceutical care 注3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字[6]5号;贵州省卫生厅基金项目z j 22333贵阳医学院硕士研究生;333遵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3333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R9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4X(2010)1221075203 doi :10.3969/j.ISSN.10002744X.2010.12.006 丙戊酸钠(Sodi um Valproat e ,V PA )是临床常用的一个广谱抗癫痫药,适用于各型癫痫,对癫痫的失神发作、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

546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546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T n et a h e t nhp b te n te s ay—s t pam o c nr i n h l i l e i c f sdu a- b t c: b e t e o ivs gt t rl i s i e e h t d — t e l a c n e t t n a d t c n a f c y o o im v l r i i e e ao w e a s ao e ic a ・
f . umi eea optlo hnd lay Rgo,K n n , u n n C ia 6 03 ; 』 K n n G nrlH si f C eg u Mitr ei g a i n umi Y n a , hn 5 0 2 g 2 G in C lg h r c,G in Mei lC lg , ul ,G a gi hn 5 1 0 ) . ul o eeo P amay al dc o ee G in u nx,C i i l f i a l i a 4 0 0
e ie tc a in s t h a e rm 3 p lpi p te t a t e g fo mo t s o 7 y as n h t 8 e r we e ee mi e by l o e c n e r d tr n d fu r s e c poa iat n m mu o s a ,t n he e u t we e lrz i i o n a s y he t r s ls r
Re u t a y i o S r s ls An l ss n e um Co e t ato o io i f So um Va p o t i 5 6 nc n r i n M n t rng o di l r a e n 4 Ca e ss

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1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1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1例分析及药学监护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以及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患者一开始口服丙戊酸钠治疗效果显著,但后来出现血药浓度波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从19.4μg/mL上升到39.2μg/mL,同时出现了昏迷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后来,经过药学监护,患者的治疗方案得以优化,血药浓度回复正常,并且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

目前,丙戊酸钠是癫痫的常用药物之一,该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但是,丙戊酸钠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昏迷、心动过缓等,因此,丙戊酸钠的用药必须进行严格的药学监护,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一例癫痫患者的丙戊酸钠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波动的情况,并探讨药学监护在丙戊酸钠用药过程中的重要性。

病例描述:患者女性,26岁,癫痫病史7年。

最初症状为间歇性意识模糊,夜间发作。

入院前口服卡马西平治疗3年,但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入院后,患者开始口服丙戊酸钠治疗,每日剂量为750mg,分3次口服。

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EEG检查结果正常。

此时血药浓度为19.4μg/mL。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药浓度开始波动,血药浓度从19.4μg/mL上升到39.2μg/mL。

与此同时,患者也出现了不良反应,如昏迷、意识模糊等症状。

经过对症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但血药浓度仍然处于较高状态。

为了降低患者的血药浓度,医师将患者的丙戊酸钠剂量减半,并增加频率,即将剂量从每日750mg改为每日375mg,分6次口服。

此时,血药浓度下降至17.8μg/mL,而患者症状仍然得到有效控制。

讨论:丙戊酸钠是一种苯丙酮类抗癫痫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谷氨酸释放和细胞内钠离子的流入,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该药物在体内代谢较为复杂,主要通过肝脏细胞中的肝酸基转移酶进行水解代谢。

因此,丙戊酸钠的药代动力学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剂量、给药频率等因素都会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吸收产生影响。

儿童癫痫患者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探究与讨论

儿童癫痫患者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探究与讨论

儿童癫痫患者中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探究与讨论【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癫痫患者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4月间入院治疗的40例癫痫患儿,监测其丙戊酸血药浓度,汇总其监测结果,并分析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给药剂量增加,丙戊酸的血药浓度有所提升,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剂量、合并用药和用药依从性,组间对比数据P<0.05。

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有效监测能够预测疗效,且浓度受到患儿年龄、药物剂量和合并用药等多个因素影响。

【关键词】儿童癫痫;丙戊酸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癫痫是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是大脑神经元突然放电,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症状。

儿童癫痫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病情,并进行定期的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1]。

丙戊酸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通过控制神经元的活动达到控制癫痫病情的效果。

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可以全面地了解患儿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情况,帮助医生调整给药方案,进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为此,本研究纳入40例癫痫患儿,分析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监测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3年2月-2023年4月间入院治疗的40例癫痫患儿,所有患儿均诊断为癫痫,用药丙戊酸1个月以上;患儿与家属了解本次研究相关事项,自愿入组。

排除病历资料缺项者。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服用药物丙戊酸,剂量为每日20至40mg/kg,服药1个月以上,复诊时抽取血标本,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评测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将浓度不足50μg/ml视作未达窗,50至100μg/ml视作达窗,超出100μg/ml视作超窗。

收集患儿的基本治疗,包括性别与年龄,并分析其给药方案,包括剂型、剂量、合并用药等情况。

同时使用简易药物依从性问卷测定依从性,含定量以及定性问题,共100分,超75分为依从。

同时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法评估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

丙戊酸钠说明书

丙戊酸钠说明书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丙戊酸钠。

性状本品为红色澄清的粘稠液体。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规格300ml:12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日用量取决于年龄和体重。

1、单药治疗常规剂量如下:(1)成人:一般从600mg/日起步,每隔3天可增加200mg,直至症状得到控制。

通常剂量范围为每天服1000mg至2000mg;即20-30mg/kg。

若症状仍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2500mg/日。

(2)体重超过20kg的儿童:一般从400mg/日起步(与体重无关),间隔加药直到症状得到控制;一般剂量范围为每日20-30mg/kg。

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35mg/kg/日。

(3)体重20kg以下的儿童:一般为每日20mg/kg,严重病例可加量,但仅限于那些可以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患者。

剂量若高于每日40mg/kg,就必须监测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

(4)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

因血浆浓度监测可能起误导作用,剂量应根据临床监测进行调整。

(5)肝功能损伤的患者:由于水杨酸类与丙戊酸具有相同的代谢途径,因此二者不可同时被服用。

肝功能损伤,包括肝衰竭导致的死亡,曾发生在使用丙戊酸治疗的病人中。

(6)水杨酸类不可用于16岁以下儿童(见阿司匹林/水杨酸治疗Reye综合征的产品介绍)。

此外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

2、联合治疗:若开始使用丙戊酸钠时患者已经使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后者需缓慢撤药。

同时丙戊酸钠的剂量增加也应逐渐进行,一般在2周后加至目标剂量。

若与诱导肝酶活性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合用,那么丙戊酸钠的加药速度应为5-10mg/kg/日。

一旦撤除了肝酶诱导剂,丙戊酸钠的剂量也可能要减少。

若同时合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出现了镇静作用(尤其是在儿童),巴比妥类应减量。

3、注意:(1)如果儿童服用剂量超过40mg/kg/日,应注意监测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意义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意义
2 结果 监测血药浓度范围 50mg<L~100mg<L 为有效浓度,
<50mg<L 为低于有效浓度, >100mg<L 为中毒浓度[1], 结
果见表 1、表 2。
表 1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血药浓度 ( mg<L)
<50
例次 ( 次)
42
服药前
百分比 平均浓度 ( %) ( mg<L) 32.56 35.97
76.5±1.4? 71.5±1.2??
注: 与未经过滤组比较, 经 t 检验, ?P<0.02, ??P<0.005。
3.2 因样品中的辅料在水中不溶造成溶液混浊, 原标 准方法为直接取样品溶液测定含量, 导致结果偏高。 经试验, 对样品溶液进行预处理, 比较了取滤过后的 澄清溶液或经离心后的上清液的测定结果, 两法测得 三批样品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但与未经过滤组相比均
有显著差 别( P<0.02) , 比 前 者 均 低 了 约 5 个 百 分 点 。 另外, 先显色再经滤过, 测得含量与未经过滤组相比 均有极显著差别( P<0.005) , 比前者低约 8~10 个百分 点, 结果见表 1。可见, 由于样品混浊用比色法测定结 果往往偏高, 故样品溶液须经滤过, 再取澄清溶液测 定。 3.3 按给定的测定方法, 经过在已知含量的样品中添 加对照品, 测得的回收率接近 100%, 结果见表 2。表明 本法消除了辅料的干扰, 使测定较真实地反映样品中 的实际含量。
表 2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n=6)
编号 1
样品含量 ( mg)
14.02
加入量 ( mg)
12.03

12.47
12.03

12.58
12.03

101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结果分析

101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结果分析

101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结果分析方剑英,郑荔莉,翁爱彬(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福建莆田 351100)[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波动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方法:病例收集:2013年我院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共101例,高效液相色谱法);统计分析;对病例基本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列表格体现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年龄、用药剂型、合并用药等情况)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变化的关系。

分析讨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对比其他文献得出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原因。

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波动大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个体差异大,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时,应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果分析癫痫(EP)是一种表现为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大脑短暂性放电引起的间歇性发作的疾病。

我国癫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癫痫患病率为5‰,其发病以男性为主,多起病于在儿童、青少年时期。

癫痫地区患病率差异较大,且不重视癫痫发病治疗的情况多,高达60%以上[1]。

现如今,癫痫大多依赖药物进行治疗和控制,而丙戊酸是临床最常用的癫痫治疗药物。

丙戊酸钠是(Sodium Valpeoate,VPA)广谱的抗癫痫药,为癫痫大发作、失神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2],还可用于各型的小发作、混合型发作、局限性发作等。

临床上因其效果好、起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广泛推广使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明显波动,进而影响其临床疗效。

因此,使用丙戊酸钠期间需要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而且通过分析监测结果,找到影响血药浓度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来源病例资料来源:我院101例2013年门诊和住院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并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患者,其中住院53例,门诊48例。

药物浓度

药物浓度
通用名
【地高辛】
药品类别
强心药
药理毒理
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药代动力学
吸收率
口服75%利用率
峰值时间
起效时间0.5–2小时,
血浆浓度达峰时间2–3小时
利用率
60%–80%
有效血药浓度
0.80-2.00μg/L
血药浓度特性:
获最大效应时间为4–6小时;可通过胎盘,
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
通用名
【卡马西平】
药品类别
本品为抗癫癎药
药理毒理
本品为抗惊厥药和抗癫癎药。卡马西平的药理作用表现为抗惊厥抗癫癎、抗神经性疼痛、抗躁狂-抑郁症、改善某些精神疾病的症状、抗中枢性尿崩症
药代动力学
吸收率
口服吸收缓慢、不规则。
峰值时间
口服400mg后4~5小时血药
浓度达峰值,大剂量时达峰
时间可达24小时
利用率
药物相互作用
6.与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合用,后者的血药浓度可能降低,必要时需要调整用量。7.红霉素与醋竹桃霉素(troleandomycin)以及右丙氧芬(detropropoxyphene)可抑制卡马西平的代谢,引起后者血药浓度的升高,出现毒性反应。8.氟哌啶醇、洛沙平、马普替林、噻吨类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增强卡马西平的代谢,引起后者血药浓度升高,出现毒性反应。
静注法:仅用于不能口服的病人,首次静脉注射量应在移植前4~12小时,每日每千克体重5~6mg(相当于口服量的1/3),按此剂量可持续到手术后,直到可以口服山地明为止。使用前应以5%葡萄糖或等渗盐水稀释成1:20至1:100浓度,缓慢地于2~6小时内滴完。
药理毒理
原为抗真菌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发现它有较强的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1978年开始用于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也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丙戊酸治疗72例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丙戊酸治疗72例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丙戊酸治疗72例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张建民;冯玲玲;李勇;谢军平
【期刊名称】《中国执业药师》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是一线的广谱抗癫痫药,其安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较窄,且药动学、药效学与服药剂量的线性较差,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但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较好,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张建民;冯玲玲;李勇;谢军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6
【相关文献】
1.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儿童癫痫治疗的临床意义 [J], 邵广田;邵璐斐;陈霄雷;任显;崔凤荣
2.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J], 童光磊;李宇清;鲍劲松;李司南;周陶成
3.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张晓芬
4.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意义研究 [J], 倪敏;周莉
5.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探讨 [J], 陈银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病处方分析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810007) 林华华 刘桂兰
摘要 对我院近3年应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的631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单独应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的处方309例(48.97%),丙戊酸钠与另一种抗癫痫药物合用的201例(33.83%),丙戊酸钠与另两种抗癫痫药物合用的84例(13.31%),丙戊酸钠与中成药合用的37例(5.86%)。

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部分医师对当前使用抗癫痫治疗的用药原则尚缺乏足够认识。

关键词 丙戊酸钠(VP A) 癫痫(EP)
中图分类号 R971.6
癫痫(EP)是多种病因导致的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我国报告其发生率约为4.76%和4.4%[1]。

丙戊酸钠片因其较好的抗癫痫作用和较少的毒副反应,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用于抗癫痫治疗。

现将我院近3年应用丙戊酸钠片治疗癫痫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 床 资 料
1 对象 我们选取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全部应用丙戍酸钠抗癫痫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处方,共631份,其
中男375份,女256份,年龄4岁~60岁,对每一张处方丙戊
酸钠的剂量、合并用药情况及诊断分类均进行了详细分类统
计(见表1)。

2 诊断分类 按照国际分类法及中华医学会癫痫发作分类法进行分类[3],其中癫痫大发作174例,小发作222例,精神运动性发作28例,混合性发作207例。

病程不满1年182例,服药时间不满1年19例,(1~2)年29例,(2~3)年153例,3年以上者430例。

表1 丙戊酸钠处方应用情况统计(n=631)
用药方式单独用药
丙戍酸钠
丙戍酸钠与一种药物合用
卡马西平氯硝安定苯巴比妥
三种药物合并用
丙戍酸钠+卡马西平+
氯硝安定
合并中成药
丙戍酸钠+
心脑静
例数3097193378437 %48.9711.2514.74 5.8613.31 5.86合计(%)48.9731.8613.31 5.86
3 疗效评定 参照国内癫痫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的建议[4],将病情现状分为缓解(有一年以上不发作者),显著进步(发
作频率减少75%以上或不发作未满一年者),好转(发作频
率减少50%~75%者),无变化(发作频率减少在50%以
下或无效者),恶化(发作频率增多及有并发症者)。

对单独
用药组、二种合并用药组、三种合并用药组进行了疗效评定,
结果三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2)。

表2 三组临床疗效对照
组别例数缓解显进好转无变化恶化有效率(%)显效率(%)戊酸钠组309491556538287.166.0二种合并用药组20138895222086.964.3三种合并用药组8420341911089.163.2
讨 论
我们初步分析处方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个别医生因受癫痫治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重,认为一种药控制癫痫发作疗效不佳就两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总认为用的种类多疗效就好,就能控制癫痫发作,然而适得其反,联合用药虽少数患者的癫痫发作暂时被控制,但多数患者因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不但影响了该药在体内的有效血浓度,亦可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

2)个别医生对丙戊酸钠药理作用了解不够,用丙戊酸钠治疗精神运动性癫痫是欠妥的,经临床证实丙戊酸钠治疗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疗效不明显,故不主张应用,但仍有14例该患者应用了丙戊酸钠,这也可能对EP的诊断分类认识不够,所以要求医生在应用时一定要掌握好适应症,万万不可盲目滥用。

3)丙戊酸钠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μg/m l,因受条件和设备影响,一般很难在血液有效浓度检测下指导应用,因个体差异将相同剂量的丙戊酸钠用于不同的人,其有效药物浓度却大不相同,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4)我们在使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无效时要考虑到它的血药浓度,还要考虑到该药的半衰期,一般来讲丙戊酸钠的T1/2为(8~15)小时,用药后达稳态水平要(3~4)天[5],所以要求给药时间不超过一个半衰期,因丙戊酸钠半衰期较短需多次给药,所以要求医生在用药时不要(1~2)天无效就加药或换药,应考虑以上因素,在进行调整处理无效后再进行换药。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在选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时,首先要选好适应症,最好坚持单独用药原则,这样不但药物的毒副作用小,而且经济简便易被患者接受,医生的选药范围也增加,如多种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我们就很难确定疗效和毒副反应是哪一种药物所致。

如果病情需要联合用药时应注意:①与氯硝安定合用防止失神发作,曾有报道少数病人出现迟发失神状态;②与苯妥英钠合用时,因与蛋白结合的竞争可使两者的血药浓度发生改变,由于苯妥英钠浓度变化大,应经常测定;③与卡马西平合用,由于肝药酶作用而导致药物代谢加速,可使二者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减小,故须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量。

只有正确掌握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适应症、毒副反应和注意事项,才能使其在抗癫痫治疗的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3.
2 唐薇,江秀华,廖淑清.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中国药房,2000,1:18.
3 瞿治平.癫痫发作分类及药物临床疗效评定的建议(草案).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0,6:248.
4 刘颖,高旭光.抗癫痫药—丙戊酸的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05,14:19.
急腹症诊治失误4例原因分析青海省曲麻莱县医院(815500) 永 忠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进展快,由于医
务人员临床经验、业务水平、医疗设备、思维判断能力有限、
专业不对口,很容易出现诊治失误,其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
和经济负担,甚至危急病人生命。

临 床 资 料
2000年至2004年,我院发生急腹症误诊误治4例,其中胆囊穿孔误诊为输尿管结石1例,结核性腹膜炎误诊为肠梗
阻1例,胰腺炎误诊为肠梗阻肠坏死死亡1例,脾破裂误诊为
腹壁血肿1例。

讨 论
1 急腹症的诊断失误原因
1)询问病史草率简单,体格检查不仔细、不全面。

2)不能正确选用辅助检查:①腹水检查:怀疑有腹水的病人,抽出腹水做化验,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并做进一步确
诊;②X线检查:对肠梗阻、空腔脏器的穿孔的诊断,必须具
备X线阳性结果;③化验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血尿淀粉
酶、B超检查、肝功能检查等对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
疗均有很好的帮助。

3)其他原因:因边远地区缺医少药,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低,缺乏专业培训,专业不对口现象较重,医疗设备不全等
原因,急腹症的诊断带来更大的困难。

2 急腹症治疗中的失误 急腹症因起病急、进展快,给外科医生诊断的时间短,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急腹症做出正确的诊
断及鉴别,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确有一定困难。

1)延误时间带来的治疗失误:急腹症由于诊断困难,一时不能确诊,进行反复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如不能确诊,给予诊断性药物治疗,否则脾破裂、坏死性肠梗阻等出现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延误病人的急救的最佳时间。

2)止痛药物应用的治疗失误:因医务人员的业务不熟,急于用止痛药物,防止腹部剧烈疼痛,达到暂时的止痛效果,结果掩盖症状,造成更难诊断病变。

3)剖腹探查术中的失误:急腹症的诊断虽经仔细观察,仍有许多病人最后不得以行部腹探查术,术中可出现切口选择不当,如急性阑尾炎误诊为空腔脏器穿孔,单纯性阑尾炎误治为包裹性阑尾炎,结果切口切的方向、切口大小都不一样,甚至无法放置引流管等现象。

另外,术中过于大意,过于自信,结果往往手术时间长却还看不到病灶,开腹后要注意有无渗出液,有无溢出气体,其渗出液的颜色、气味、部位,有无食物残渣、粪石、结石,包虫囊渗出的部位、毗邻关系,局部的血运情况,有无粘连等,并检查视野内所有脏器。

4)输液、输血等治疗失误:急腹症存在起病急、疼痛剧烈、发展快等情况,手术医师急于手术,不注意水电解质以及术中失血情况,容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及低容量性休克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所以急腹症治疗既要去除腹内病灶,更注重全面治疗,术中注意测血压、脉搏、呼吸,术后要吸氧、补液、补充电解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使病人安全有效地进行诊治,既使有细小的失误,也可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