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教案
幼儿园语言教学教案7篇

幼儿园语言教学教案7篇教案一:认识字母目标:通过认识字母的教学,让幼儿学会字母的发音和书写,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步骤:1. 观看字母卡片:教师出示字母卡片,逐个介绍字母的名称和发音。
引导幼儿一起跟读字母的发音。
2. 辨认字母:教师出示混合排列的字母卡片,要求幼儿辨认并说出字母的名称和发音。
3. 书写字母:教师给幼儿分发写字母的纸张,引导幼儿按照字母卡片上的示范,学习书写字母。
4.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与字母相关的游戏,如形状配对、字母接龙等,加强幼儿对字母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教案二:认识颜色目标:通过认识颜色的教学,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颜色,并培养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教学步骤:1. 制作颜色卡片:教师事先准备好不同颜色的卡片,并在卡片上贴上相应颜色的纸片。
2. 出示颜色卡片:教师逐个出示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卡片上的颜色名称,并鼓励幼儿举起相同颜色的物品。
3. 颜色分类:教师给幼儿分发不同颜色的小球或积木,要求幼儿将相同颜色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简单的颜色分类活动。
4.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与颜色相关的游戏,如找颜色、抓颜色等,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记忆和理解。
教案三:学习动词目标:通过学习动词,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动作,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出示图片:教师出示一些动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动作。
2. 学习动词:教师逐个介绍动作的名称,并教授相应的动作手势。
引导幼儿模仿发音和动作手势。
3. 情景模拟: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设计一些对话或故事情节,让幼儿运用所学的动词进行表达。
4.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与动作相关的游戏,如找动作、做动作等,加强幼儿对动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案四:认识身体部位目标:通过认识身体部位的教学,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身体部位,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出示图片:教师出示一些身体部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身体部位的名称。
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大全7篇)

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大全7篇)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大全7篇)幼儿是1岁的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的阶段。
幼儿无论在体格和神经发育上还是在心理和智能发育上都有新的发展,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1.教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4、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教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1、教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池塘里,暖暖的风儿吹过来,细细的小雨落下来,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红色的大伞,一朵一朵打开来!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能够用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3、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活动准备1、诗歌ppt2、教师绘画一幅大森林的背景图,并将诗歌中的角色:小朋友、小屋、萤火虫、小蜘蛛、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和小蚂蚁制作成可以粘贴的卡片。
3、小朋友、萤火虫、小蚂蚁的头饰各一个,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一、教师:孩子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春天这么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语言教育教案(精选10篇)

语言教育教案语言教育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言教育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
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
)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语言教育教案(精选10篇)

语言教育教案(精选10篇)教案一:口语表达训练教学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分组对话练习: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进行对话练习,并互相评价,提出改善建议。
2. 情景模拟对话:教师给出一些常见的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辩论训练: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训练,提高观点陈述和辩论能力。
教学步骤:1. 热身训练: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口语练习,如口语速度调节、语音语调训练等。
2. 分组对话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进行对话练习,每个小组进行一定时间的对话,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3. 情景模拟对话:教师给出一些常见的情景,如购物、旅行等,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词汇和句型提示。
4. 辩论训练: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训练,教师可以提前给出辩论的题目,并帮助学生提前准备好论点和论据。
每个小组进行一定时间的辩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讨论可以通过教室内小组之间的互动来完成。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记录进行评价。
3. 学生在辩论中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的记录和点评进行评价。
教案二:阅读理解训练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
教学内容:1. 短篇阅读理解:教师给出一篇短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并回答问题。
2. 长篇阅读理解:教师给出一篇较长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并回答问题,重点训练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3. 词汇积累: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选取一些生词进行解释和积累。
教学步骤:1. 短篇阅读理解:教师给出一篇短篇文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 长篇阅读理解:教师给出一篇较长的文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重点训练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3. 词汇积累: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选取一些生词进行解释和积累,学生可以记录下来,并进行记忆和巩固。
语言教育绘本教案(通用5篇)

语言教育(jiàoyù)绘本教案〔通用(tōngyòng)5篇〕语言(yǔyán)教育绘本教案〔通用(tōngyòng)5篇〕语言教育(jiàoyù)绘本教案1活动目标:能看懂图画内容,学念儿歌,体验游戏儿歌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1.反面有蜗牛、蚂蚁、鲤鱼、招牌、熊打鼓、老头烤肉、野狼抱鸡、章鱼坐沙发、老虎喝酒、青蛙图片的数字卡片1—102.人手一本《拍花萝》活动过程:一、复习数字1—6,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数字,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数字呀?二、欣赏并学习儿歌。
1.学说语句。
师:老师在这些数字卡片后面还藏了一些小秘密呢,我们先来看数字“1〞。
重点引导孩子看懂每一幅图:谁?在干什么?〔依次翻看数字“1〞“2〞“3〞,分别学念后面的语句〕师:请再仔细地看,图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他们在玩“拍花萝〞的游戏。
2.完整欣赏儿歌。
〔播放儿歌录音1——3句〕师:他们是怎样玩的?让我们来听听吧。
老师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师:你听到说了些什么?〔依次询问“4—6〞数字卡后面是什么?〕〔幼儿答复〕3.完整学习儿歌。
师:你想和老师一起来念吗?三、带着幼儿集体阅读《拍花萝》。
〔运用动作来表演〕师:儿歌好听吗?一位叫做潘人木的叔叔把它写在《拍花萝》这本书里,曹俊彦叔叔把图画了出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四、引导表述儿歌中滑稽的句子。
师:刚刚我们都看过这本书,也念了儿歌。
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很好笑,很滑稽呢?五、师幼倾听录音机里的《拍花箩》,并有节奏地配上相应的动作。
形式依然用游戏的方法进行。
反思:《拍花箩》是一首比拟长的游戏儿歌,也是一本可以边念边唱、读读玩玩的书。
这本书采用了问答调的格式,给幼儿提供了很好的游戏参与时机;其次,这首儿歌还是一首有趣的数数歌,幼儿在念念唱唱之间便自然学习了数的概念;此外,这首儿歌还是融合了中国传统儿歌的“一字歌〞的因素,妙就妙在从头到尾以“呀〞押韵,一韵到底方式使得儿歌具有了语音游戏的幽默感,增加了幼儿念唱的趣味。
幼儿园教育语言教案7篇

实用文档《猴子捞月亮》活动目标:、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1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 ----把镰刀。
(月亮)、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2“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当讲到“老猴子说: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2(、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3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1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3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4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5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6 、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4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5 、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6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神奇的玻璃》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活动准备: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师生谈话:1 )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1《神(从而引出故事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2)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1()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2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语言领域活动的教案6篇

语言领域活动的教案6篇通过有趣的教案设计和活动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案的提前准备让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展开教学课程,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语言领域活动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语言领域活动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爱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会朗诵儿歌,学习词汇:清洁。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小鸡、小鸭、猫、狗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四张。
活动过程: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唱一首好听的歌,看谁唱的最好听。
(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小青蛙)2、小朋友唱的真不错。
小动物们也听见了,看看谁来了?——出示小鸭的图片。
教师提问:这是谁呀?小鸭怎样叫的呀?帮助幼儿完整的说出一句话:小鸭叫,#。
——同上,分别出示小鸡、小猫、小狗的图片,帮助幼儿学习相应的短句。
3、小鸡、小鸭、小猫、小狗都特别懂事,它们都是爱清洁的好孩子。
你们看,小鸭看见了什么呀?(出示教学挂图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学会一句完整的话:小鸭叫,#,叫我剪指甲。
)4、小鸡、小猫、小狗又看见了什么呢?(出示教学挂图2、3、4,帮助幼儿学会相应的`短句。
5、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爱清洁》。
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
6、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儿歌《爱清洁》。
(加上小动物的匹配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反思:这首儿歌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充分,活动过程紧凑,通过“模仿动物叫声(引起幼儿兴趣)结合动物图片(感受儿歌前半句)#结合教学图片(理解儿歌内容)教师完整示范朗读(完整感知儿歌)木偶表演(分段朗读儿歌)#木偶表演第二次(完整欣赏)纸偶操作(幼儿跟读)”等环节,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听听、看看、做做”中感兴趣的理解了儿歌,学习了儿歌,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教学过程中因为采用了木偶和纸偶的操作演示,幼儿特别感兴趣,虽然在最后的“纸偶操作”环节时间长了点,但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高的。
语言教育教案(精选8篇

语言教育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韵律,能正确朗读和背诵《春晓》;2. 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技巧,通过《荷塘月色》的阅读,提高学生对优美语句的品鉴能力;3.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梦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韵律的掌握、现代文阅读技巧、作文构思与表达。
教学重点:《春晓》的朗读与背诵、荷塘月色的语句品鉴、我的梦想的写作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清晨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春晓》。
2. 诗词教学:a. 朗读《春晓》;b. 讲解诗词韵律;c. 学生跟读、背诵;d.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朗读其他诗词,感受韵律美。
3. 现代文阅读:a. 学生自读《荷塘月色》;b. 教师讲解阅读技巧;c.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d.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分析其他文章。
4. 作文指导:a. 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梦想;b. 教师指导作文构思与表达;c. 学生现场写作;d.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春晓》;2. 板书现代文阅读技巧;3. 板书作文构思与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并背诵《春晓》;b. 运用阅读技巧分析一篇文章,写出读后感;c.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a. 背诵《春晓》;b. 读后感;c. 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诗词、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在以后教学中加强关注。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更多诗词,提高文学素养;b. 推荐更多现代文名篇,提高学生阅读水平;c. 组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词韵律的掌握二、现代文阅读技巧三、作文构思与表达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词韵律的掌握1. 诗词韵律的基本知识:韵律是指诗词中的音韵美,包括押韵、平仄、对仗等。
幼儿园语言教育教案20篇3篇

幼儿园语言教育教案20篇3篇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
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
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
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
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教师可在校园带学生们观察花草树木让他们对花草树木的认识,提高了兴趣。
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
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
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注入式多,这是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
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但如何运用并且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却考虑不多。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教案20篇3篇

幼儿园语言教育教案20篇3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案20篇 3篇教案一:儿歌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
教学内容:1. 儿歌《小星星》。
2. 歌曲节奏和动作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播放儿歌《小星星》,带领幼儿一起听。
然后提问:“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2. 引入:老师向幼儿介绍歌曲的名字,并展示歌词卡片。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幼儿担任领唱,其他幼儿跟随节奏和动作一起唱。
4. 体验活动:让幼儿自由舞动,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5. 结束:让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完成这个活动。
教案二:拼音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拼音的认知和学习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语音辨析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字母书写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字母“Aa”和“Bb”。
2. 学习与字母相关的生活用品名称。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字母卡片“Aa”和“Bb”,并分别念出字母的发音。
2. 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与字母相关的生活用品。
3. 学习:老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发音,学习如何正确发音并辨析字母的差异。
4. 字母书写:老师向幼儿展示字母的书写形式,并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
5. 游戏互动:幼儿分组进行字母拼写游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
6. 结束:让幼儿带着满足感和收获感离开教室。
教案三:口才表演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培养幼儿的语音语调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听众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童话故事《小红帽》。
2. 故事角色分配和表演指导。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回顾故事《小红帽》的基本情节,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故事问答。
2. 引入:老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故事人物和角色,让幼儿选择他们喜欢的角色。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担任观众。
大班语言教育教案40篇

《大班语言教育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班语言教育教案40篇!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续编故事。
2.在续编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画故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简单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1.课前参观图书馆、布置“快乐书屋”、对图书有一定的了解。
2.教学挂图、《幼儿画册》、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看看图片上是谁?(小熊)师:小熊开了一家图书馆,里面的书各种各样,它想让伙伴们从图书中学到本领。
请你猜一猜,小熊的图书馆里可能会有那些书?(二)仔细观察图片,想象并讲述故事。
师:小熊图书馆里还有很多书是我们小朋友不知道的,让我们赶紧看看!(出示图片1),提问:小熊遇见了谁?它们在说些什么?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故事。
(出示图片3)师:谁能完整地把图片上的故事说一说?小结:小熊非常热心,它的图书馆里的内容、品种多样,能满足不同需要的小动物。
(三)创编故事,并大胆讲述师:小熊遇见的小动物都有各自的特殊需要,但小熊都一一为他们找到了合适的书,那小熊还会遇见谁?它是怎样做的?先请幼儿个别思考,再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掌握幼儿对故事理解的动态。
请幼儿说故事,教师评价。
(四)画故事、说故事师:你能把你编的故事画下来吗?(发放幼儿画册、水彩笔)幼儿画故事,教师巡回观察及指导。
师:请画好故事的小朋友说一说故事。
(根据自己画的故事讲述)。
活动反思:《小熊图书馆》是一节创编故事的语言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创编故事。
活动前我进行了相关知识的积累,如参观图书馆,了解了室内的设施以及图书的摆放;学习《快乐书屋》,感知了书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版式各异等等。
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更好的学习创编故事做铺为了能让幼儿将想象大胆的表现出来,我先以猜猜“小熊图书馆里可能会有哪些书?”调动幼儿的原有知识积累充分想象来回答问题。
语言教案设计意图116篇

语言教案设计意图116篇《语言教案设计意图116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语言教案会变的月亮反思活动名称:会变的月亮 (重点领域:语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能大胆想像,进行创编活动,并尝试做图书。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自制故事图片,眉毛、镰刀、小船、圆盘图片活动过程:一、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师:"有时圆圆像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二、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你观察过月亮吗?它是什么样子?师:每次见到的月亮都是一样吗?三、教师利用教具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也是关于月亮的!(1)这个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2)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夜风吹过,很冷)(3)月亮姑娘怎么办呢?决定要干什么?(请裁缝做衣裳)(4)裁缝为月亮姑娘做衣裳前做了些什么?(量尺寸)(5)裁缝为月亮姑娘一共做了几次衣裳?(3次)(6)为什么月亮姑娘衣裳总是不合身呢?(月亮在不停变化)(7)月亮姑娘是怎么变化的?介绍比喻句。
(图片:眉毛、镰刀、小船、圆盘)四、创编故事,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简单记录月亮变化的样子。
(1)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月亮姑娘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由瘦到胖的规律)(2)因为月亮的变化,所以月亮衣裳尺码应该怎么做呢?(越来越大)(3)变成圆盘的月亮会一直圆圆的吗?(慢慢瘦下来)(4)那现在月亮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呢?(由胖到瘦的规律)(5)因为月亮由胖到瘦的变化规律,所以月亮衣裳尺码应该怎么做呢?(越来越小)(6)你觉得月亮姑娘像什么?我们也来用好听的比喻句来说说。
(好像------)现场画简图。
精选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教案25篇

1.活动名称:安静游戏教具构成:计时器或钟表适用年龄:3岁以上。
教育目的:1、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2、培养听觉专注力,感觉时间的流逝。
操作方法:(1)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2)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3)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4)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5)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6)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7)重复一两次。
变化与延伸:换不同教具让幼儿听声音。
注意事项:1、也可用钟,听滴嗒声,或者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来做。
请幼儿闭眼集中注意力,睁眼也不能破坏安静环境。
2、闭眼时间2-3分钟。
2.活动名称:寻找声音教具构成:眼罩、头饰适用年龄:3.5~5岁。
教育目的:1、听觉辨别方位及发出声音的人。
2、提高专注力、思考力及反应能力。
操作方法:1、请小朋友戴上眼罩和头饰扮演小狐狸,请其他小朋友在做线上运动的圆圈上组成圈,将他围在其中。
2、给位小朋友围着“小狐狸”在圈上朝一方向走,边走边说“小狐狸蒙眼睛,谁也看不见了,我们和它捉迷藏,猜猜我们在哪里?”3、转圈的小朋友说完歌谣后蹲下,老师指定一位小朋友,示意他叫道“小狐狸”,然后“小狐狸”指出声音传的方向,并顺声过去,“抓住”发出声音的人。
4、请小朋友轮流扮演小狐狸,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听其他声音活动。
注意事项:1、不要将小狐狸绊倒。
2、其他小朋友不发出声音。
3.活动名称:给乐器找朋友教具构成:碰铃一对,沙锤一对,摇铃一对,响板一对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直接:用听觉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以相同的声音做出回应。
间接: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分辨力。
操作方法:(1)教师宣布今天的语言活动是“给乐器找朋友”,请8位幼儿参加活动。
(2)教师将幼儿分成2组,背对背坐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教育教案
语言教育教案
两个新朋友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语言教案。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
1、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红红
介绍红红
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
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东东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教案《语言教案》。
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说说夸赞的话。
4、介绍自己
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比较轻重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步入神奇的数学领域。
2.帮助幼儿理解物体轻重所具有的相对性,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3.幼儿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游戏准备:
图片两幅;小筐子一个;铁球、皮球、棉团各一个;绒毛玩具小猫、小鸡、小老鼠、狮子各两个。
场地画有迷宫图。
玩法指导:
首先请幼儿画一画,把第一幅图中重的物体下面画。
比一比,比较第二幅图中桶和袋子谁重,谁轻?
试一试,完成以上任务后,幼儿在筐中用自己的方法比较铁球、皮球和棉团的重量,将最重的给爸爸,比较重的给妈妈,最轻的给自己。
玩一玩,三人快速来到迷宫前,放下手中的物品。
手持
重物者走蓝线,手持最轻物品者走红线,妈妈作裁判。
爸爸和孩子分别从起点出发,依次比较两动物的重量,取重量重的动物前行,沿线走到终点,又快又正确者为胜。
语言教育教案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又在演变的道理,语言的演变教案。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初步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般异同点,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
3、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通俗简练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和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的写法。
2、难点: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文与作者简介:
本文为《语文常谈》一书的第六章,原名《古今言殊》,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
其中的第六篇。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
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
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
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言的演变教案》。
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哪一个字表达?
“书”例: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
“信”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信”在古代的意思很多:
(1)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2)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3)确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一节告诉我们:语言具有稳定性,它的变化短时期不能察觉。
但是语言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地运动和
变化着的。
语言又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
它们之间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收”、“放”、“大”、“小”“追”、“长”、“短”、“弱”等的词义,古今大体是一致的。
但就语言文字的整体来说,由于时代相隔久远,旧事物、旧概念不断地衰亡或改变,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地产生发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便出现了很多差异。
阅读2--7节,划出《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段文言里与现代汉语“意义有所不同”,“用法有些两样”的字。
如: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孰与徐公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