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时包含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加深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2.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能够指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 回归线、南北极圈等。 3. 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并能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4. 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 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引导学生对地球形状进行更进一步的 认识。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画示意图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 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 深化过程, 激发学生 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 促使其科学态度的形成, 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演示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的使用、地球的运动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
地球仪和经纬网的使用、地球的运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建议通过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信息, 最终汇总出教学 结论。设置一
些启发性强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假如你是一个
2000 年前的
古代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通过什么方法来测量“天有多大 ?地有
多厚?”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和经纬网,之所以成为难点,主要因为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还未深入接触, 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尚有不足, 所以需要利用实物地球仪进行难点突破, 最终让学生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包含主要要素的地球仪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组织分组和组长选举,以便课堂组织讨论。
2. 学生每人发放一个小地球仪,教师准备大地球仪,并在赤道处利用透明胶固定红色
线绳,在南北极点间连接两条黑色线绳,并使之可以根据需要转动位置。
学生准备
1. 每人准备三根 40 厘米左右,颜色各异的醒目线绳,一个乒乓球、色笔。 2. 查找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方面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地球的运动,同
同时注意强调科学
1.导入新课。
1.思考地球形状方面自己所知所疑。
、地球的形状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地球形状及 认识
过程和方法。
3. 环球航行就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
4.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基 础知
识。弓I 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2•角色扮演,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3. 学生放飞思维,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 看法。
4. 学生观察地球仪,提出问题。
本课总结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科学与迷信的较量,也有方 法与技术的进步,更有人类对真理不畏艰辛的追求。从“盖天说”到“浑天说” ,再到麦哲 伦环球航行,最终到人类太空遨游, 才真正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 赤道略鼓的球体并 精确的制作出地球的模型,这是人类进取精神的充分体现。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 盖天说T 浑天说T 麦哲伦环球航行T 宇宙观测T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是个球体吗?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利用简图说明自己的观 点。
&讨论:如果环球航行还不能使你相信地球 是一个球体,今天的科技水平条件下,你有 更好的办法吗?
讨论总结后板书:宇宙观测: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9.展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强调:虽然不规则,但这种差别相对于地球 庞大的体积显得微不足道,所以看上去像个 正圆球。
8. 学生提出在现在科技水平下各种可能的方 法。并鼓励
学生相互质疑,使讨论更深入。
9. 观察照片.并在练习本上比较夸张的画出 地球的真实形
状。教师加以点评,判断学生 是否真正掌握了地球形状这一重点。
、地球有多大
教师活动
1. 问: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通过问题导入地球大
小的教学。
板书:二、地球的大小
2.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课本 16页2-5示意图, 组织学
生讨论,关于地球的大小,你想知道 哪些信息?
3. 教师简单介绍南北极、极半径、赤道、赤 道半径,
指导学生读课本 2-5示意图。 板书: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1. 思考问题。学生发言说明自己所知。
2. 学生发言,说出关于地球的大小方面想知
道的信息。
3. 学生发言后,看课本插图,一名学生在黑
板上的图中填写地球的基本数据。
4•问:你能解释一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 天遥看
一千河”的寓意吗?在地球的任何地 方都如此吗?
学生活动
4.
根据自己的理
二、 地球的大小
1.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三、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轴和南北两极
2. 赤道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在古代,已经有学者通过观察一些现象就断定脚下的大地是个球形, 甚至有人还大致测 量了地球的大小,与今
天人类用高科技手段获得的数据基本吻合。 请查找资料,用电脑制作 演示文稿或出一期墙报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下。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纬线和纬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创设疑问,导入新课:
1.学生会有五花八门的回答, 但因为足球表
谁能告诉老师,足球的气门芯位于足球 面没有相应的参照,无法恰当的描述气门 表面的什么位置?
芯的位置。教师可以由此导入经纬网的教
学。
2.以教室中座位的横排和竖列为例,
说明参
2.引导学生查看地球仪上纬线的特点及纬
照坐标建立的重要性,承转到经纬网的教
度的变化规律。
学。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制作地球仪回答下列
3.通过读地球仪,在自己的乒乓球上描绘出
问题,教师则随着学生的回答,完成一幅包 赤道、30°N 30°S 、60°N 、60°S 、90°N 、90°S
含主要纬线的示意图。
纬线。
纬线圈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并总结出纬线和纬
最大的纬线圈是哪一条纬线? 度的基本特点。 相同度数的两条纬线是如何区分的? 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咼中低纬度是如何划分的?
越向南北两极纬度数越大,纬线圈越小 哪一条纬线可以将地球分为南北相等的
到南北极点缩小成点
两个半球?
板书:
教师指导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学习纬线和纬 度、经
线和经度。
3•重要经线、纬线的地理意义。
4. 创设情境,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的 运动产
生的地理现象
学生活动
1. 学生提出与地球仪有关的问题。
2. 学生对照地球仪, 总结经线和纬线的 特点
及表示方法。
3. 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完成地球仪模型。
4.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互测掌握情况。
极半径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6357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