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
南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南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南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南昌的发展现状1.经济发展:南昌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南昌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239.19亿元,增长率高达8.1%。
南昌的经济主要依托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等领域,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科技创新:南昌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江西省科学院等研究院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南昌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高速公路网、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等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南昌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南昌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公园和绿化景观,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文化旅游:南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以及南昌城市保护区等历史文化遗址,为南昌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南昌未来的发展趋势1.经济转型升级:随着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和环保要求的提升,南昌将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未来南昌将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支持,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2.城市化进程:南昌将进一步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加快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建设更多的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环境质量。
3.科技创新驱动:南昌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产业。
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
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第三位,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除一部分处于寒温带(约占1.2%)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约占26.7%)外,其余土地的水热条件尚比较好。
但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多、平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约为633·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为326.3万平方千米,占34%。
以海拔高度计,超过1000米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8%;超过500米的占国土面积的75%。
全球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而中国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25米。
山地面积如此之大,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
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直接关系到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
据统计,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和主要农产品,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个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上。
在战国时期,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之下,人均12.5亩耕地是维持生计的临界点;到了唐代中国人均耕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为17.88亩;而后一直下降,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人均耕地已下降至1774年的3.7亩;到1850年人均耕地又降至2.95亩。
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2.7亩。
5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面积扩大到16.8亿亩,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峰,而后又下降,与此同时,总人口却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到1987年为1.33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力差异较大。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东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拥有全国95%以上的人口,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
而西北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生物量的10%,生产能力低。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方式,是农业、工矿、交通运输、旅游和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概述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指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和演化。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用地面积的减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流动,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和城市用地,导致农用地面积的减少。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农用地面积减少了约10%,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2.城市用地的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主要体现在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约20%,城市化对土地利用造成了较大影响。
3.工矿用地的增加近年来,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导致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工矿用地面积增加了约15%,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约5%和10%,但仍存在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三、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研究和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房、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导致农用地被转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
2.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退,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主流,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用地面积减少。
3.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土地被拿来建设工矿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工矿用地增加。
地块现状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地块现状利用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块的现状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地块未来的开发利用提供可行性建议。
通过详细调查和研究,本报告将对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状况、环境条件以及附近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地块概况1. 地理位置该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东部,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
周边主要道路包括A街、B路和C路,距离公交站、地铁站仅步行10分钟的路程。
2. 土地利用情况该地块目前主要为一片荒地,无明确的土地利用功能。
根据初始调查,该地块的土地质量属于中等水平,无任何地质隐患。
土地利用率较低,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3. 交通状况该地块附近道路密集,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主要道路上有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居民和商业活动的出行。
此外,距离地铁站也非常近,可方便快捷地前往城市其他地区。
4. 环境条件该地块周边环境整体良好,空气清新,无明显污染源。
水源供应充足,可满足日常生活和商业用水需求。
5. 附近配套设施该地块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包括购物中心、学校、医院、餐厅等生活和商业设施。
附近还有公园和运动场所,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利用情况分析1. 商业开发潜力由于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东部,交通便利,附近有大量商业设施的存在,因此该地块具有开发商业用途的潜力。
可以考虑建设购物中心、写字楼或酒店等商业项目,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
2. 住宅建设可行性该地块周边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适合开发住宅项目。
可以考虑建设高层住宅小区,以满足城市居民对优质住房的需求。
3. 农业利用前景尽管该地块的土地利用率较低,但考虑到持续城市化进程中对食品供应的需求,可以考虑将该地块用于农业开发。
可以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满足城市居民对本地绿色食品的需求。
4. 其他利用方式除了商业、住宅和农业利用外,该地块还可以作为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开发项目。
可以建设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或体育馆等,提供城市居民的休闲和文化活动空间。
南昌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第 3期
东 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 版 )
Vo 1 . 3 2 No . 3 S e p . 2 0 1 3
2 0 1 3年 9月
J OU RNAL OF EAS T CHI NA I N S T I TU T E OF T E CHNOL OG Y
进 土 地 利 用 系统 健 康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需要 节 约 集 约 利 用 土地 , 降低经 济增长对 土地资 源的过度 消耗 , 加 大 环 保 投 资 力度 , 加 大 水 土 流 失 治理 力度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健康评价 ; P S R; 层 次分析法 ; 南 昌 市 中图分类号 : F 3 0 1 . 2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3 5 1 2 ( 2 0 1 3 ) 0 3 - 0 3 2 0 07 -
杨丹 , 叶长盛. 南昌市土地利用 系统健康评价及 障碍 因素诊 断[ J ] . 东华理 工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2 0 1 3 , 3 2
( 3 ) : 3 2 0 — 3 2 6 .
Ya n g Da n, Ye C h a n g — s h e n g . He a l t h a s s e s s me n t o n l a n d u s e s y s t e m a n d d i a g n o s i s o f i t s o b s t a c l e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Na n —
以土 地利 用 为基 础 的 自然 、 经 济 和社 会 复 合 的土 地 利用 系 统 , 它 既具 有 生 态 系统 的一 般 特 征 , 又 具 有
土地利用效果评估报告
土地利用效果评估报告一、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合理利用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人民生活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其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评估区域概况本次评估的区域位于_____,总面积为_____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理环境多样,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
其经济发展以_____为主,人口约为_____。
三、土地利用现状(一)农业用地农业用地面积为_____,主要种植作物包括_____。
耕地质量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
(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主要集中在_____地区。
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但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闲置土地等现象。
(三)生态用地生态用地面积为_____,包括森林、湿地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生态用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四、土地利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一)土地利用效率通过计算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值、容积率等指标,评估土地的利用效率。
结果显示,农业用地的效率有待提高,建设用地中部分区域的容积率较低。
(二)生态环境影响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指标,评估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现一些地区由于工业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三)社会经济效益考察土地利用对就业、居民收入、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影响。
发现建设用地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等问题。
五、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耕地保护压力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保护面临较大压力。
(二)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部分建设用地过于集中,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三)生态用地破坏生态用地的减少和破坏,影响了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服务功能。
(四)土地利用规划执行不到位土地利用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调整频繁、执行不力的情况。
六、改进建议(一)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查处力度,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南昌市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南昌市土地利用分析报告南昌市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前言本报告对南昌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意见,形成了本报告。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南昌市土地利用情况的详细信息,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2、综述2.1 土地利用概况描述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情况,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
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南昌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趋势和影响。
3、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3.1 城市化进程描述南昌市的城市化进程,包括城市扩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功能区划等。
3.2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介绍南昌市的城市规划现状和政策,以及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4、农业土地利用分析4.1 农业土地利用现状评估南昌市的农业土地利用概况,包括农用地面积、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主导产业等。
4.2 农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农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5、工业土地利用分析5.1 工业用地现状评估南昌市的工业用地规模和分布情况,包括工业园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
5.2 工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工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包括工业用地增长的动态、工业园区的用地配置和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6、建设用地利用分析6.1 建设用地现状描述南昌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分布情况,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
6.2 建设用地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建设用地的发展趋势,包括城市扩张和新建项目对建设用地的需求。
7、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7.1 生态环境现状评估南昌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森林覆盖率、水体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
7.2 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包括生态红线的划定、生态修复工程和环保政策对土地利用的约束等。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土地管理法相关解释:土地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旨在规范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程序等。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一、评价程序流程图
二、 评价步骤
(一)评价指标的选定(二)评价指标权无量纲化(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四)评价综合指数的计算(五)评价等别的划分
(一)评价指标的选定
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8)人地关系条件(8)土地利用程度(11)土地利用效益(6)考虑指标的科学性、目标性、简明性、易得性等项原则,最终选4个方面33项指标
3.影响评价 任何产业部门的存在都离不开土地。由于部门用地的增减直接影响其存在和发展。任何一个部门的存在和发展都会对另一个部门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所以规划的影响评价包括对本部门的影响和对相关部门的影响两方面内容。即土地利用的内部性和外部性问题。内部性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影响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其弹性系数分别为 1.676、4.210和4.911,可见耕地面积减少尤其对人均粮食占有量影响最大。外部性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对GDP和人均GDP总量影响很大其弹性系数分别为24.710和18.500,说明耕地面积减少换取了GDP和人均GDP大幅度增长。
第18页/共33页
第19页/共33页
第四节 规划后评价
第20页/共33页
一、规划后评价的概念二、规划后评价的内容三、规划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规划后评价的概念
第21页/共33页
规划后评价是指在规划实施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和守法等情况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总结和分析。规划后评价是国际的一个通行的术语。规划后评价是整个规划工作中的一个独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从规划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外的第三者角度出发,独立的进行,避免完全的自我评价,以免产生盲点。后评价同时要反应规划的成功和失败教训,增强后评价报告的透明性,接受公众的监督。后评价还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见意,促进规划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使后评价的成果成为未来规划制定的基础。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的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不仅提供农田用地,支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提供居住和工业用地,支持城市化进程。
此外,土地资源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农业用地:农业占据了全球土地利用的大部分,但由于粮食需求的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农业的兴起,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质量也受到威胁。
此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对农业产出造成了不确定性的影响。
2. 城市用地:城市化的加速进程导致城市用地需求的急剧增加,大规模的工业、商业和住宅区扩张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这导致了城市扩张的不断加剧,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由于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增长,以及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工业用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这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4. 生态用地:生态用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大量的生态用地被开发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因此,保护生态用地,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 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政府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引导和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激励政策,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监测和动态更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南昌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篇一:某地商业环境调查报告南昌市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更多资料下载尽在:第一部分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调查一、地理及交通环境1、良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南昌市地处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滨,介于东经约115。
27ˊ~116。
35ˊ、北纬约28。
10ˊ~29。
11ˊ之间,东南面向著名的武夷山脉,西南直通闻名于世的井冈山,北邻游览避暑胜地庐山,千里赣江纵贯全境,是中原和南方闽粤之间的咽喉地段,既是沿海的内地,又是内地的前沿。
全市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588.07平方公里。
城区座落处的东岸是以冲击层为主的湖积平原,东南地势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5米。
城区内有东湖、西湖、北湖,城郊有青山湖、艾溪湖、碟子湖、象湖等河湖环绕。
西郊距城15公里处,有主峰海拔841米的梅岭,茂林修竹,景色秀丽,素有“小庐山”之称。
生态环境极好。
南昌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日平均气温为摄氏17.5°C,极端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9.3°C,极端最高气温为摄氏40.6°C。
年平均降雨量1596.4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277.9天。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农业区划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
2、便捷的交通环境近年来,南昌改建和新建的大型桥梁有八一大桥、赣江大桥等40余座,其中水上桥梁20座。
60年代赣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使浙赣、南浔两线铁路接轨,大大便利了城市交通。
京九、鹰厦、皖赣、向乐等铁路建成后,火车可通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长沙、福州等地。
公路纵横交错,可通往全省各地及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
水运沿赣江可通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
浙赣铁路与赣江十字相交,形成全省纵横运输的两大动脉,公路多同这两大动脉相交,织成疏密相间的交通运输网,南昌则为全省的交通枢纽。
省际航空可飞往北京、上海、杭州、福州、长沙、贵阳、昆明、成都等城市;省内航空有南昌到景德镇、赣州航线。
江西省南昌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De v e l o p me n t Z o n e , J i a n g x i P r o v i n c e
W ANG Hu i — z h e n , GUO x i , HUANG Xi — h u a 1 W ANG L u ,
,
YOU Li d o n g . ZHAO Xi a o — mi n ,
江西农 业 大学学 报
2 0 1 3, 3 5 ( 5 ) : 1 0 9 0—1 0 9 7
h t t p : / / x u e b a o . j x a u . e d u . C B
E —ma i l : n d x b 7 7 7 5 @s i n a . c o m
Ac t a Ag r i c u h u r a e Un i v e r s i t a t i s J i a n g x i e n s i s
i n t e n s i t y s c o r e s o f t h r e e i n di c t o s o r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z o n e s we r e o b t a i n e d, wh i c h we r e 81.1 5, 5 2.4 5 a n d 1 00. O 0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d t h e c o mp o s i t e s c o r c wa s 7 4. 8 7. T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l a n d u s e i n Na n — c ha n g d e v e l o p me n t z o n e s, b e l o n g s t o t h e b a s i c i n t e n s i v e u s e t y pe, a n d h a s h i g h e r r a t e s o f l a n d b ui l di n g, t h e ix f e d i n pu t—o u t p u t i n t e n s i t y o f t h e l a n d f o r i n d us t r y l o w; a n d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pe r f o m a r n c e i s o f o u t s t a n d i n g i n — t e n s i t y .F i n a l l y, 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i n t e n s i v e l a n d u s e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z o n e s a r e p u t f o r wa r d .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五、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有: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及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指标等。
1.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该标准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出发,为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用地需求,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为: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一15%,这四类用地综合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60%~75%,大城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宜取规定的下限,风景旅游城市及绿化条件好的城市,其绿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1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还规定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的人均单项指标,其指标为人均居住用地18~28m2;人均工业用地10~25m2;人均道路广场用地7~15m2;人均绿地大于9m2,其中人均公共绿地大于7m2。
大城市人均工业用地指标宜采取下限。
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可与国外大城市横向比较,从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结构情况来看,最主要的特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的比重较大。
2.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指标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结构时,将城镇分为中心区、内城区、过渡区、外围区(由内至外)四个区域。
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统计分析,得到每个区域及商务中心区(CBD)主要用地类型用地分布状况、分布数量和用地强度,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调整规划提供依据。
3.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一般而言,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可以用城市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来表示。
各类用地由于其类别不同,用途不同,因此土地的利用强度也有差别。
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统计分析,得到商业金融、住宅、工业仓储、市政、公共建筑、交通、水域、特殊、农业及其他用地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与城市规划比较来判断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
浅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浅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原因与对策摘要:在2018年,党中央对外公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该文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以及办法。
本文通过总结了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发展农村土地流转良好模式,为促进我国其他地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一、绪论为了增加土地使用,促进供给侧改革并实施大型项目,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措施。
从2015年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各个角度强调农村土地流转必须按照规范程序妥善开展,并进行大规模农村土地承包。
积极倡导高素质和专业的投资者进行。
为了大力发展家庭经营的农场,可以采取农民合作社的形式,集中生产和经营,并探索新的耕作方法和主要形式。
为了规范土地流转,中共中央总局,国务院总局发布了《关于完善管理权和土地承包权分离的措施的意见》。
基于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农村土地流转都在快速发展,尽管说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概述(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界定本文认为,对土地的最广义解释是在我们的土地法律中规定的、农民将土地进行集中,如耕种地、树林、草皮、宅基地、其他类型的公共用地等。
本篇论文中所提到的农村土地主要是指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的集体所有的土地。
以上提到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指的是在我国,因为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的土地所以制,土地既不是为国家所有,也不是属于个人所有,它是属于由个人组成的集体所有的。
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必须使用合法和合规的方法来获得土地的合同权利。
这仅是土地管理权的转让。
农村土地出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通过土地搬迁,农业生产的商业模式变得更加灵活,从而实现了大规模,集约化和工业化的现代生产。
土地转让实际上是指土地经营权的转让。
土地管理权的转让主要是指有权分配和管理土地的农民将土地管理权转让给另一家公司,以及将土地管理权转让给保留活动。
南昌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南昌土地利用分析报告南昌土地利用分析报告1. 引言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是该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土地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南昌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南昌市土地资源和规划局、统计局等官方机构的报告和统计数据。
同时,还参考了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文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根据统计数据,南昌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其中,居住用地占据了总建设用地的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周边区域。
工业用地则主要分布在南昌市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
3.2 农用地农用地是南昌市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的生活。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部分农用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导致农业用地面积逐渐减少。
3.3 自然保护用地自然保护用地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
南昌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一定比例的土地被划定为自然保护用地。
4. 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土地利用效率是评价土地利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南昌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4.1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计算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和建筑物总体积之比来评估。
南昌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一般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密度和高度,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2 农用地利用效率农用地的利用效率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产出量和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值之比。
南昌市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用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5. 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是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
南昌市积极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加强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
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是在土地资源详查和变更调查基础上,汇总各分类土地面积数据获得的。
据统计,至2005年底,南昌市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为743218.34公顷,其中农用地473761.63公顷,建设用地86377.85公顷,未利用地183078.8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为63.74%、11.63%、24.63%。
1、农用地2005年南昌市农用地面积为473761.63公顷,其中耕地262302.43公顷,园地9979.48公顷,林地131713.82公顷,牧草地990.44公顷,其他农用地68775.46公顷。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及其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5.29%、1.35%、17.72%、0.13%和9.25%。
南昌市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其次是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园地和牧草地只占农用地面积的2.31%。
从南昌市目前农业用地结构及资源特点看出:耕地和林地是南昌市的主要农地资源,传统种植业仍占较大的比例。
(1)耕地截至2005年10月30日,南昌市共有耕地262302.4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5.37%,占土地总面积的35.29%。
受自然条件、耕垦历史、种植传统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境内耕地在利用构成、面积比重、地域分布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从耕地利用类型构成看,南昌市的耕地主要是灌溉水田,共有176627.55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3.34%,其次是旱地和望天田,分别为41404.12公顷和35958.74公顷,分别占全市耕地的15.78%和13.71%,水浇地最少,仅占耕地的0.08%,这种耕地以灌溉水田占绝对优势的利用状况,与南昌市地处滨湖、江河冲积平原、江河湖水系稠密、水资源丰富、种植水生作物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关。
二是从土地利用地区分布看,南昌市的耕地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鄱湖平原、赣抚平原及岗地地区,即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而在丘陵及低山地区则相对较少,如湾里区仅有3887.02公顷耕地,仅占南昌市耕地总面积的1.48%。
南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南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较大,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和升级。
下面将从南昌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两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南昌产业发展现状1.主要产业:南昌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农业。
-制造业:南昌的制造业主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和电子产品制造等。
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产品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仍有待提高。
-电子信息产业:南昌以制造业为基础,发展了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如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但整体规模相对较小,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现代服务业:南昌的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旅游、物流和商贸等。
这些行业在南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规模相对较小,服务品质有待提高。
-传统农业:农业是南昌的传统产业,但受到土地资源有限和农产品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制约,规模和效益较低。
2.产业结构问题:南昌的产业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结构单一:南昌的产业结构过分依赖制造业和传统农业,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
这导致南昌在融入国际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技术创新能力欠缺:南昌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制约了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产业配套不完善:南昌的产业配套设施相对不完善,缺乏完善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和配套服务。
二、南昌产业发展对策分析1.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南昌应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
同时,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培养金融、文化创意、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的新兴业态。
2.加强创新驱动:南昌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同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管俊【摘要】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江西省近几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江西省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矛盾,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江西省土地的优化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策: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大力保护耕地;开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整理,挖大建设用地存量;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的有效供应;积极发展节地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动态度;对策;江西省【作者】管俊【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复合系统中,土地资源处于基础地位[1].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较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规划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既可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2].因此,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综合整治、保护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上的潜力以及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研究区概况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处于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上通武汉三镇,下贯南京、上海,南仰梅关、俯岭南而达广州.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456.75万(2010年),由11个地级市组成,省会南昌市.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回暖较早,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霜冻期短.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江西地貌类型较为齐全,分布大致成不规则环状结构,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60101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70117 km2,占42%;岗地和平原20022 km2,占12%,水面16667 km2,占10%.除常态地貌类型外,还有岩溶、丹霞和冰川等特殊地貌类型.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5大河流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汇入鄱阳湖,形成一完整的向心水系,最后由湖口注入长江.2 数据来源与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和江西统计局的统计年鉴.考虑到查询统计年鉴中的土地类型的局限性,选择了2002年制定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3],经过有关资料的查询,综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尺度,将研究区分为3个一级类用地和9个二级类用地(表1),再根据相关统计年鉴,查询各类土地面积大小(表2).在Excel 2003和SPSS11.0的支持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特点进行系统分析.表1 江西省土地分类(简要)Tab.1 Land classification in Jiangxi(briefly)一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3 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4]以及《江西统计年鉴》(2009 年)[5],至2008 年底,江西省土地利用情况中土地调查面积为1668.9万hm2,各类土地面积及结构组成如表2所示.表2 江西省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Tab.2 Land use situation of 2008 in JIangxi 地类面积万公顷占一级地类的比例/%占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比例/%农用地土地调查面积 1668.9 100 100小计 1416.4 100 84.87耕地 282.7 19.95 16.94园地27.8 1.96 1.67林地 1044.6 73.75 62.59牧草地 0.4 0.05 0.02其它农用地60.9 4.29 3.65建设用地小计 95.4 100 5.7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7.5 70.75 4.05交通运输用地 7.4 7.76 0.44水利设施用地 20.5 21.49 1.23未利用地未利用地157.1 100 9.413.1 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率较高农用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复合体.江西省的各土地利用类型中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总面积为1416.4万hm2,占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84.87%.(表2).江西省土地利用率达到90.59%,远高于全国的72.57%水平,土地利用率较高.(表3)表3 江西省与全国土地利用程度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land use in Jiangxi with other provinces(%)区域土地利用率农业用地率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全国72.57 69.09 12.80 128.39 18.21江西90.59 84.87 16.94 188.57 60.053.2 建设用地中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是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建设用地是建造建筑物的土地,它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江西省建设用地总面积为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5.72%,比例较低.对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为67.5万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0.75%,为各类建设用地中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因而,全省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应当以其为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通过解决对主要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达到土地的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3.3 未利用地较少,土地利用程度高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江西省未利用地157.1万hm2,占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9.41%,全省的土地利用率为90.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57%,土地利用程度较高.3.4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通过对江西省2003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可知,江西省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减少,园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增加.绝对值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其他农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次是园地、林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总体看来,在研究期内,江西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是很大.表4 2003~2008年江西省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万公顷)Tab.4 Changes of land us in Jiangxi from 2003 to 2008(ten thousand hectares)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4]地类2003年 2008年2003~2008年增减面积总面积 1668.9——农用地小计 1419.1 1416.4 ﹣2.7耕地 299.3 282.7 ﹣16.6园地 26.9 27.8 0.9林地 1045.3 1044.6 ﹣0.7牧草地0.38 0.4 0.02其他农用地 47.2 60.9 13.7小计 88.9 95.4 6.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2.3 67.5 5.2交通运输用地 6.1 7.4 1.3水利设施用地 20.3 20.5 0.2未利用地未利用地 160.9 157.1 ﹣3.8建设用地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可以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表示[9-10].土地利用动态度定量地描述了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对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有积极的作用.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其表达式为: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据表4中的有关数据和公式(1),可以计算出江西省2003~2008年土地利用动态度(表5).表5 江西省2003~2008年不同地类土地利用面积动态变化情况(万公顷)Tab.5 Dynamic chang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in Jiangxi from 2003 to 2008(ten thousand hectares)项目 2003 2008净变化量单一动态度一级类农用地 1419.1 1416.4 ﹣2.7 ﹣0.03建设用地 88.9 95.4 6.5 1.22未利用地 160.9157.1 ﹣3.8 ﹣0.39二级类耕地 299.3 282.7 ﹣16.6 ﹣0.92园地 26.9 27.8 0.9 0.56林地 1045.3 1044.6 ﹣0.7 ﹣0.01牧草地 0.38 0.4 0.02 0.88其它农用地47.2 60.9 13.7 4.8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2.3 67.5 5.2 1.39交通运输用地 6.1 7.4 1.3 3.55水利设施用地20.3 20.5 0.2 0.16由表5可知,2003年以来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4种土地类型(即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用地近6年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建设用地2003年面积88.9万hm2,至2008年达到95.4万hm2,单一动态度为1.22%,说明随着城市的扩张,建设用地需求面积不断增大;其他农用地面积2003年47.2万hm2,至2008年达到60.9万hm2,单一动态度为4.84%,在各地类单一动态度中最高;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08年较2003年面积增加5.2万hm2,单一动态度达到1.39%,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的要求所导致;交通运输用地2003年面积6.1万hm2,至2008年达到7.4万hm2,单一动态度为3.55%,在所有地类单一动态度中仅次于其他农用地,这与近年来江西省交通建设的力度加大有很大关系.此外未利用地、耕地、林地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三者的动态度分别为﹣0.39%、﹣0.92%以及-0.01%,说明在伴随城镇化扩张同时,未利用地被逐渐开发利用起来,耕地被占用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减少了耕地的数量,从而导致其比重下降.5 促进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5.1 落实土地的基本国策,大力保护耕地截至2008年底,在所调查土地面积中,江西省耕地面积为282.7万hm2,较2003年减少了16.6万hm2,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32万hm2,减少速度比较快.因此,必须积极核实土地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首先,要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树立合理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实行退耕还林等政策,适时适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其次,加大土地整理的力度,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目前,江西地区的土地垦殖率为16.94%,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和土地垦殖率最高的河南(土地垦殖率47.88%)相比,土地整理的空间还有待提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此外,应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革土地征地制度,允许集体土地入市,提高农地非农业成本.5.2 开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整理,挖大建设用地存量江西省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08年为67.5万公顷,较2003年增加了5.2万公顷.农村居民点闲散地面广量大,是未来江西省存量建设用地整合和再开发的重点.5.3 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的有效供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结构以及空间布局,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益.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江西省必须优先满足其重点产业的用地需求,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区、高附加值农副产品加工区、商贸流通产业用地、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品生产等,确保重点产业迅速发展.5.4 积极发展节地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近年来,江西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城镇用地提出新的要求,并且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必将增大(2008年江西省建设用地95.4万公顷,较2003年增加了6.5万公顷).目前江西省城镇用地仍处于外延发展阶段,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土地供需矛盾日趋严峻.因此,大力发展节地经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迫在眉睫.参考文献:[1]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2]张占录,张正峰.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3]刘黎明,林培.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5]江西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周立三.中国农业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9]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展,1999,18(1):21-25.[10]王璐,杨洁,胡月明,等.广州市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229-234.。
南昌市区域分析
南昌市区域分析姓名:文双双学号:2009267005专业:地理科学南昌市区域分析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下面对江西省南昌市进行简单的区域分析:一、南昌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位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
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长约112.1公里,东西宽约107.6公里。
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
平原占35.8%,水域占29.8%,岗地、低丘占34.4%。
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
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
水资源:全市年均产水量为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4.97亿立方米。
水资源蕴藏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资源为3.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
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矿藏: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兼有燃料、矿泉水等各类矿产28种。
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8处,已发现矿点、矿化点100处,尤以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饰面石材、石灰石和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花岗岩、砂卵石储量巨大,开采历史悠久。
森林: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7%。
主要树木有413种,常见树种为松、杉、樟等。
基于PSR模型下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
一
城市 土地 是城 市 建设 的 空 间 载体 ,为城 市 经济 再 生 产 、 人 口再 生 产 及 环 境 再 生 产 提 供 必 要 的 场所 和 空 间 , 是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物 质基 础 。由于我 国长 期 实 行 城 市 土 地无 偿 无 限 期和无 流动性使用政策 , 忽略 了对土地价值规 律 , 土 地 的 利 用效率随着经济增长在不断降低 . 所 以研 究 引导 城 市 土地 集 约化利用的相关理论 , 对 促 进 城 市 土地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具 有 较
囵困 圈
的 因果 关 系 。P S R框 架 从 总 体 上 反 映 土 地 资 源 、 人 口增 长 与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目标 和 土 地 利 用 管 理 决 策 以及 国家 调 控 政 策 之 间 的相 互 依 存 、 相互 制 约 的关 系 。 人 口增 长 、 社 会 发 展 给 土 地 带 来 了 巨大 的 压 力 。 压 力 之 下 各 类 建 设 用 地 的数 量 、 结 构、
0 一
形式为时间序列 , 选取南 昌市市辖区 2 0 0 1 年到 2 0 1 0年 各项
指标 , 通 过上述方法得 到标准化矩 阵和各指标 权重后 , 利 用
公式 巨
一
.
i = 1
w , 计 算 出 各 项 准 则 层 的 得 分( 式 中 巨表 示
时期 的压 力 、 状态或响应指数 。 w, 表示 指标 在 其 所 在 准 则 层
中 的 一 个 循 环 关 系 .压 力 P r e s s 一 状态 S t a t e . 响应 R e  ̄o n s e
相 对 丰 富 使 江 西 成 为农 业 大省 。 但 是城 市 化 的进 程 一 直 落后 于 中部 地 区其 他 省 份 。南 昌作 为 江 西 省 的 省 会 , 其 土地 利 用 效 率 问 题 更 加 得 到重 视 , 按 城区人 口比城区面积计 算 , 南 昌
地块现状结论分析报告模板
地块现状结论分析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本文对某地块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结论总结。
该地块位于某某市,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
二、现状分析2.1 基础设施该地块周边交通便利,附近有地铁站和公交站,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距离主干道也比较近,相关交通设施齐全。
此外,该地块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2.2 周边环境本地块周边生活设施齐全,有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医院、学校等,方便居民的日常购物、医疗、教育等需求。
此外,周边环境幽雅,有公园、湖泊等自然景观,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2.3 产业布局该地块周边产业布局较为合理,有多个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
工业园区以制造业为主,涵盖了机械、电子、汽车等多个领域。
科技园区则聚集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对推动地区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4 人口数量和结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块的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老年人口和中高收入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该地块的社会服务需求和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论分析3.1 发展前景综合以上现状分析,该地块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产业布局,都为该地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该地块有望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和居住区。
3.2 建议和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该地块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3.2.1 产业升级基于周边良好的产业布局,该地块可以进一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
同时,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服务业企业,以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3.2.2 城市功能改善为了提升该地块的综合竞争力,可进一步完善周边的城市功能。
增加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同时,建设更多的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满足居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是在土地资源详查和变更调查基础上,汇总各分类土地面积数据获得的。
据统计,至2005年底,南昌市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为743218.34公顷,其中农用地473761.63公顷,建设用地86377.85公顷,未利用地183078.8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为63.74%、11.63%、24.63%。
1、农用地2005年南昌市农用地面积为473761.63公顷,其中耕地262302.43公顷,园地9979.48公顷,林地131713.82公顷,牧草地990.44公顷,其他农用地68775.46公顷。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及其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5.29%、1.35%、17.72%、0.13%和9.25%。
南昌市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其次是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园地和牧草地只占农用地面积的2.31%。
从南昌市目前农业用地结构及资源特点看出:耕地和林地是南昌市的主要农地资源,传统种植业仍占较大的比例。
(1)耕地截至2005年10月30日,南昌市共有耕地262302.4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5.37%,占土地总面积的35.29%。
受自然条件、耕垦历史、种植传统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境内耕地在利用构成、面积比重、地域分布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从耕地利用类型构成看,南昌市的耕地主要是灌溉水田,共有176627.55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3.34%,其次是旱地和望天田,分别为41404.12公顷和35958.74公顷,分别占全市耕地的15.78%和13.71%,水浇地最少,仅占耕地的0.08%,这种耕地以灌溉水田占绝对优势的利用状况,与南昌市地处滨湖、江河冲积平原、江河湖水系稠密、水资源丰富、种植水生作物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关。
二是从土地利用地区分布看,南昌市的耕地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鄱湖平原、赣抚平原及岗地地区,即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而在丘陵及低山地区则相对较少,如湾里区仅有3887.02公顷耕地,仅占南昌市耕地总面积的1.48%。
(2)园地2005年底,南昌市共有园地面积9979.4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在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
南昌市园地共有四个三级地类,即果园、桑园、茶园和其他园地。
全市园地面积中以果树种植最广,面积最大,共有果园面积8294.41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83.11%;各区、县中以进贤县的果园面积最大,有3452.33公顷,占全市果园面积的41.60%;果树品种繁多,以柑桔为主,其次为梨、桃、葡萄等传统水果。
南昌市茶叶生产也有一定的历史,全市茶叶面积1282.63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12.85%,主要分布在湾里区中部的梅岭、洗药坞等低山区及其余各区、县的岗丘及低山区;全市桑园面积较少,仅224.76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2.26%,主要分布在南昌县的岗地丘陵区;其他园地总面积为177.68公顷,仅占园地总面积的1.78%,各区、县有零星分布。
(3)林地2005年底,南昌市有林地面积131713.8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7.80%,土地总面积的17.72%。
南昌市林地主要分布在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和湾里区,共有林地125333.21公顷,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95.15%。
林地主要是有林地,面积达99827.0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75.80%;其次为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分别为14080.03公顷和11802.75公顷,共占林地总面积的19.65%;灌木林地、迹地和苗圃在南昌市分布较少,共计6003.95公顷,仅占林地总面积4.55%。
(4)牧草地2005年底,全市有牧草地990.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3%。
牧草地在各区、县均有分布,以新建县和进贤县面积最大,共占南昌市牧草地面积的80.67%。
(5)其他农用地南昌市其他农用地面积为68775.46公顷,主要是坑塘水面和农田水利用地,分别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46.00%和27.32%,其他地类面积较小,分布较散。
其他农用地除在安义县和湾里区分布较少外,其余区县分布较为均匀。
2、建设用地2005年南昌市建设用地为86377.85公顷,其中城市用地10562.11公顷,建制镇用地2099.0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9648.67公顷,独立工矿用地15409.03公顷,特殊用地3902.52公顷,交通用地7171.59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7584.89公顷。
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水利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比率分别为1.42%、0.28%、3.99%、2.07%、0.15%、0.97%和2.37%。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05年底,全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为61621.1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9%。
南昌市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共有五个三级分类,即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特殊用地。
居民点用地是土地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其中城市城镇是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
南昌市城市用地总面积为10562.11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比例为17.14%。
建制镇用地面积为2099.04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3.41%,土地总面积的0.28%。
各区、县分布较为均衡。
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为29648.67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48.11%;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占地面积为115.86平方米。
独立工矿用地总面积15409.03公顷,主要分布在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三个县独立工矿用地总面积为41803.06,占全市独立工矿用地总面积的67.83%。
安义县和湾里区独立工矿用地分布较少,仅占全市独立工矿用地总面积的9.56%,面积为5892.74公顷。
特殊用地面积为3902.52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6.33%,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53%。
特殊用地以军事用地、寺院、陵园和墓地为主。
(2)交通用地交通用地面积7171.5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79%,建设用地的8.30%。
交通用地划分为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四个三级土地类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昌市的交通用地面积增长较快,交通便捷通畅,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互衔接、纵横交错形成的立体交通网络越趋完善,1997至2005年,南昌市交通用地共增加2424.95公顷,年均增量为269.44公顷。
交通用地中,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民用机场、港口码头面积分别1006.37公顷、5296.36公顷、863.93公顷和4.93公顷,各占交通用地的14.03%、、73.85%、12.05%和0.07%,其中公路用地是交通用地的主要构成类型。
(3)水利设施用地全市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17584.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7%,其中水库水面6126.96公顷,占水利设施用地的34.84%;水工建筑11457.93公顷,占水利设施用地的65.16%。
3、未利用地全市未利用地183078.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63%,其中未利用土地27824.21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15.20%,其他土地155254.65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84.80%。
未利用地主要包括荒草地、沼泽地、沙地、其他未利用地等。
在各个区、县中,未利用地面积较大的是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占全市未利用地的比重在97.00%以上,其他区、县未利用地面积较小,比重不到3.00%。
(二)1997-2005年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从2001年起,土地统计台帐的土地类型已由八大类改为三大类作新的统计口径,为了便于分析,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将1997年初至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重新归类统计,并将面积单位统一为公顷,保留两位小数。
同时对1997-2005年各地类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农用地2005年底,南昌市农用地面积为473761.63公顷,比1997年初净减少4159.56公顷,平均每年减少462.17公顷,变化特别大的年份为1998年,较大的为2002年和2005年。
总的来说,1997-2005年,南昌市农用地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保护压力很大;②园地面积有一定的增加;③由于退耕还林的逐步落实,南昌市林地面积逐年增加;④1997-2005年间,其他农用地的面积减少总量不大,但是二级地类面积变化较大;⑤牧草地从数量上看,几乎未发生变化,只减少了1.91公顷。
(1)耕地1997—2005年,南昌市耕地面积净减12412.47公顷,从1996年底的274714.90公顷减少到262302.43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379.16公顷。
净减少比较多的年份为2003年、1998年、2002年,分别减少1116.40公顷、1883.48公顷、535.70公顷。
耕地的五个三级地类中,面积全部表现为减少;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是灌溉水田,净减少7056.60公顷,其次为旱地和望天田,分别净减少2926.62公顷和2067.81公顷。
规划实施期间耕地共增加1965.87公顷,为土地开发整理和农业结构内部调整增加耕地。
未利用地的开发整理增加耕地以荒草地为主,其次是湖泊水面、河流水面和滩涂。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耕地以有林地为主,其次是田坎、疏林地和茶园。
规划实施期间耕地共减少14378.34公顷,以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面积,以及生态退耕、灾毁及抛荒减少耕地面积为主。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以独立工矿和公路用地为主,其次是城市用地、民用机场和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水工建筑用地所占比重不大,特殊用地、铁路用地和水库用地所占比重很小。
(2)园地1997—2005年间,园地净增加779.14公顷,平均每年净增加86.57公顷,变化主要发生在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分别增加465.98公顷、228.30公顷228.94公顷。
1997-2005年间园地共增加1001.18公顷,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未利用地的开发整理增加园地。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园地以耕地(灌溉水田、望天田、旱地)为主,其次是林地(苗圃、有林地);未利用地的开发整理增加园地以荒草地为主,还有少量滩涂。
期间园地共减少222.04公顷,以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占用减少为主。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主要是转为林地(疏林地、苗圃和有林地),其次是转为耕地(旱地)。
非农业建设占用园地为建制镇用地占用。
(3)林地从总体上看,1997-2005年间,林地总面积有所增加,净增加7783.86公顷,平均每年增加864.87公顷,变化比较大的有2003年、2004年、2002年,分别为增加7391.97公顷、900.45公顷、768.5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