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科常用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1.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2.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3.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或气虚下陷证。
4.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5. 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6.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7. 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
8.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9.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阳虚证。
10. 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阿胶、生地黄、桂枝、麦冬、火麻仁、大枣。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阴血阳气虚弱,脉结代。
11.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药、白术(炒)、茯苓(炒)薄荷(炒)、甘草(炙)。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12.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青连翘(炒)、干生地(净)、车前子(炒)、淡黄芩(酒炒)、生栀子(炒)、粉丹皮(酒炒)、泽泻(炒)、苦木通(去节)、生甘草(生)。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证及下焦湿热证。
13. 左金丸: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及嘈杂吞酸证。
14. 清胃散:生地黄(细锉)、当归身(酒洗)、牡丹皮(去心)、黄连(拣净)、升麻(去根)。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及牙宣出血等症。
15. 玉女煎:石膏(煅)、熟地黄(酒蒸)、麦冬(去心)、知母(酒炒)、牛膝(酒蒸)。
骨科常用中药方剂
骨科常用中药方剂(31首)1、身痛逐瘀汤秦艽9g 羌活12g 香附9g 川芎15 桃仁12g红花9g 当归9g 没药9g 牛膝12g 地龙6g甘草6g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臂、腰、腿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2、参苓白术散人参10g 茯苓15g 白术10g 山药12g 陈皮10g薏苡仁10 莲子8g 砂仁3g 桔梗6 甘草8g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引起的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3、左归丸熟地20g 山药山15g 茱萸12g 枸杞12g 牛膝15g茯苓12g 鹿角胶12g 龟甲胶12g 兔丝子12g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损伤日久或骨疾病后,肝肾精血亏损,骨折修复期,肾阴虚引起的骨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4、右归丸熟地20g 附子9g 肉桂6g 山药15 山茱萸12g枸杞12g 杜仲12 兔丝子12g 鹿角胶12g 补骨脂20g牛膝6g功用:温补肾阳主治:骨及软骨损伤后期,肾阳不足、精血亏损而致神疲气怯,筋骨连接延迟或下肢浮肿者。
5、独活寄生汤独活9g 桑寄生18g 秦艽9g 防风9g 细辛3g当归12g 芍药9g 川芎6g 地黄15g 杜仲9g牛膝9g 党参12g 茯苓12g 甘草6g 肉桂6g功用: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亏,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6、四妙散苍术20g 黄柏10g 苡仁30g 牛膝15g功用:清热利湿主治:湿热下注所致骨性关节炎或者湿热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7、十全大补汤炙黄芪20g 肉桂9g 人参9g 白术12g 茯苓12g川芎15g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15g 炙甘草6g功用:气血双补主治:损伤后期,气血虚弱所致的骨性关节炎。
8、桃红四物汤桃仁6g 红花6g 川芎12g 当归15g 生地12g赤当12g功用:活血祛瘀主治:伤后瘀血作痛者。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100方
1. 安宫牛黄丸2. 白虎汤3. 白通汤4. 保和丸5. 保和颗粒6. 补中益气汤7. 菜花败毒散8. 草珊瑚合剂9. 穿心莲合剂10. 大承气汤11. 大黄甘遂丸12. 大青龙汤13. 大柴胡汤14. 大黄附子汤15. 大黄清胆汤16. 当归四逆汤17. 当归散18. 当归养血汤19. 当归芍药散20. 当归射干酵母片21. 当归煎膏22. 地黄丸23. 地骨皮散24. 地榆消炎片25. 丁香抗病毒合剂26. 丁香抗菌合剂27. 丁香合剂28. 冬凌草寄生合剂29. 断血流胶囊30. 高力灵胶囊31. 高力灵颗粒32. 广安妇科丸33. 广藿香合剂34. 海蛇抗癌合剂35. 海蛇化癌汤36. 海蛇半夏散37. 海蛇半夏散片38. 海蛇消炎口服液39. 海蛇消炎贴膏40. 海蛇抑菌合剂41. 海蛇沉香宝石丸42. 海蛇补益宝石丸43. 海蛇定阳合剂44. 海蛇炎康片45. 海蛇止血合剂46. 海蛇止咳糖浆47. 海蛇止痛膏48. 海蛇止痛颗粒49. 海蛇止痛药丸50. 海蛇治疗白斑胶囊51. 海蛇助眠合剂52. 海蛇祛风湿合剂53. 海蛇抗病毒合剂54. 海蛇抗感冒合剂55. 海蛇抗流感合剂56. 海蛇抗疟合剂57. 海蛇抗病毒胶囊58. 海蛇抗菌颗粒59. 海蛇抗结核合剂60. 海蛇抗肺炎合剂61. 海蛇抗霍乱合剂62. 海蛇抗白喉合剂63. 海蛇抗麻疹合剂64. 海蛇抗风寒合剂65. 海蛇抗温热合剂66. 海蛇抗病毒颗粒67. 海蛇抗病毒口服液68. 海蛇抗病毒片69. 海蛇抗病毒贴膏70. 海蛇抗病毒药丸71. 海蛇抗病毒软胶囊72. 海蛇抗病毒注射液73. 海蛇抗菌口服液74. 海蛇抗菌片75. 海蛇抗菌贴膏76. 海蛇抗菌药丸77. 海蛇抗菌软胶囊78. 海蛇抗菌注射液79. 海蛇抑菌口服液80. 海蛇抑菌片81. 海蛇抑菌贴膏82. 海蛇抑菌药丸83. 海蛇抑菌软胶囊84. 海蛇抑菌注射液85. 海蛇散疼片86. 海蛇消肿合剂87. 海蛇止痒合剂88. 海蛇祛湿合剂89. 海蛇清火合剂90. 海蛇活血合剂91. 海蛇润燥合剂92. 海蛇保肝合剂93. 海蛇滋阴合剂94. 海蛇养血合剂95. 海蛇安神合剂96. 海蛇开窍合剂97. 海蛇养心合剂98. 海蛇益气合剂99. 海蛇健脾合剂100. 海蛇降压合剂这些方剂都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但请注意,在使用任何中药方剂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中药的组合使用,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成的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下注、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治疗。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脾虚胃弱、气虚脱陷等症状的治疗,具有益气健脾、升阳固表的作用。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髓的作用。
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用当归、桂枝、生姜、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5.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是用人参、黄精、当归、白术、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6.温胆汤温胆汤是用胆组合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胆囊寒凝、胆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胆通腑、化石消肿的作用。
7.逍遥散逍遥散是用中药组合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心神失常、躁狂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
8.赤芍当归汤赤芍当归汤是用赤芍、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血瘀络阻、经血不畅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9.四逆汤四逆汤是用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困脏腑、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机的作用。
10.茵陈蒿合剂茵陈蒿合剂是用茵陈、蒿子秆、凌霄花、五味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湿气内盛、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便的作用。
11.前胡败酱散前胡败酱散是用前胡、败酱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风寒郁闭、头痛感冒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舒散风寒、解表止痛的作用。
中医医院康复科常用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康复科常用方剂目录1.麻黄汤(《伤寒论》)【处方】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用法】水煎服。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大青龙汤 (《伤寒论》)【组成】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生姜切三两,大枣擘二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碎【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300毫升),去滓,温服一升。
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3.小青龙汤(《伤寒论》)【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麻黄(去节,9克)芍药(9克)细辛(6克)干姜(6克)甘草炙(6克)桂枝(去皮,9克)五味子(6克)半夏(洗,9克)【方诀】麻桂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
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方组趣味记忆】马老五跪下细心烧干姜。
解:马(麻黄),老(国老,即甘草),五(五味子),跪(桂枝),下(半夏),细心(细辛),烧(芍药),干姜(干姜)。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亦可作为处方药减轻花粉症病状]【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禁忌】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4.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淮山药、扁豆、甘草【用法】每服2钱,枣汤调下。
中医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
中医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120首中医骨伤科常用120首方剂1、十灰散(《十药神书》)【歌诀】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功效】凉血止血。
2、大成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歌诀】仙授理伤大成汤,木通枳朴归硝黄;苏木红花陈皮草,攻下逐瘀二便畅。
【组成】大黄、芒硝、当归、木通、枳壳、厚朴、苏木、川红花、陈皮、甘草【功效】攻下逐瘀。
治跌仆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
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花花公子拜天地)【歌诀】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功效】清热解毒。
治骨关节感染初期。
4、四生丸(《妇人良方》)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5、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乌药(10g)缩砂(10g)木香(10g)延胡索(10g)香附(10g)甘草(5g)6、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歌诀】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组成】金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皂角刺、穿山甲、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甘草、白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歌诀】血府桃红四物汤,牛膝桔梗四逆散。
【组成】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生地、当归、枳壳、柴胡、桔梗、甘草【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胸中血瘀证。
8、当归补血汤(金·《内外伤辨惑论》)【歌诀】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组成】黄芪、当归【功效】补气生血。
血虚阳浮发热证9、鸡鸣散(清·《伤科补要》)江苏无橘,木瓜接宾【歌诀】鸡鸣散就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
康复科科室管理建设指南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中医常用经方28个
中医常用经方28个中医经方是指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治疗方案,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的使用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可以调理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下面介绍中医常用经方28个,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经方的应用。
1. 人参养心汤:主治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是一种常用的养心安神方。
2. 小柴胡汤:主治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如郁郁而怒、胸胁胀闷等。
3. 十枣汤:主治饮食积滞所致的胃痛、胀满、反胃、呕吐等症状。
4. 四逆汤:主治寒邪外袭引起的急性发热、寒战、肢冷等病症。
5. 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不足引起的腰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6. 保和丸: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7. 逍遥散:主治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眩晕、耳鸣等症状。
8. 十全大补汤:主治气血两虚引起的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
9. 眠风丸:主治肝风上扰引起的眩晕、头痛、耳鸣等症状。
10. 清心丸:主治心火旺盛引起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
11. 白虎汤:主治内热外寒引起的发热、口渴、汗出等症状。
12. 玉屏风散:主治肺热咳嗽引起的咳嗽、咯血、胸闷等症状。
13. 小青龙汤:主治暑湿伤寒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酸痛等症状。
14. 温胆汤:主治胆囊湿热引起的胁痛、胸闷、苔黄等症状。
15. 通脉四逆散:主治血瘀阻络引起的心绞痛、脉细数等症状。
16. 参附汤: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引起的肢体无力、舌强不曲等症状。
17. 赤小豆汤:主治水肿引起的面部浮肿、尿少、腰痛等症状。
18. 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寒湿阻络引起的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19. 冲剂:主治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0. 通窍活血汤: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引起的肢体麻木、舌强不曲等症状。
21. 烧煎饮:主治湿热壅盛引起的黄疸、舌苔厚腻等症状。
22. 射干饮子:主治心悸不宁、胸闷、咳嗽等症状。
23. 栀子豉汤:主治胸膈疼痛、咳嗽等症状。
24. 桑螵蛸丸:主治大便燥结、膀胱炎等症状。
康复科方剂
61、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62、炙甘草散: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63、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柏子仁、远志、朱砂、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玄参、当归、丹参、人参、茯苓、五味子、桔梗。
64、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
65、朱砂安神汤:朱砂、黄连、当归、生地、甘草。
66、安宫牛黄丸:牛黄、麝香、犀角、黄连、黄芩、山栀、冰片、郁金、朱砂、珍珠、雄黄。
67、紫雪丹:石膏、寒水石、滑石、玄参、升麻、甘草、犀角、麝香、青木香、丁香、沉香、羚羊角、朱砂、磁石、黄金、朴硝、硝石。
68、苏合香丸: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青木香、白檀香、沉香、乳香、丁香、荜茇、犀角、白术、香附、诃子。
69、真人养脏汤: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草、白芍药、木香、诃子、罂粟壳。
70、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
71、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
72、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73、温经汤: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麦冬74、越鞠丸: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75、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76、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甘草。
【方歌】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懆姜随;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77、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78、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
79、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穹、红花、桃仁。
80、小蓟饮子: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
外用方剂文档(新)
针灸康复科外用方剂一号组方:(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兰、延胡索. 功效:消肿止痛。
适应症:疮痈初起,红肿,妇人乳痈,小儿丹毒等症。
二号组方:(二乌散)制二乌各10g、桂枝20g、细辛10g、延胡索20g、青风藤30g、秦艽30g、羌独活各20g、姜黄20g、川芎20g、白芥子20g 威灵仙10g、制乳没各20g、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适应症:寒痛症。
三号组方:(熏洗、塌渍方)羌活10g、独活10g、毕拔5g、当归10g、红花10g、木瓜10g、川芎10g、防风10g、桂枝10g、地龙5g、艾叶10g、丹参10g制川乌10g 制草乌10g、鸡血藤10g、延胡索10g、土鳖虫10g。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散寒止痛。
适应症:痹症。
四号组方:(心宝)太子参30、麦冬30、天冬30、血竭30、桑枝30、五味子60、黄芪 60丹参60、桃仁60、红花60、川芎60、生龙牡60、天花粉60、萆薢60、制草乌60、天南星60、透骨草60、徐长卿60、苍耳子60、皂角刺30、胆南星30、黄连30、生蒲黄30、菖蒲30、五灵脂15、细辛10、毕拔10 高良姜10、冰片30、三七10.功效:活血化瘀、芳香通窍、宣痹同阳、温经止痛。
适应症:胸痹。
五号组方:(双泽散)泽泻30、泽兰30、丹参20、生山楂30、龙胆草30、黄精20、虎杖20、荷叶20、莱菔子15、半夏10、茯苓20.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消胀。
适应症:痤疮、脂肪肝、胖人。
六号组方:(胃肠宝)姜半夏10 藿香10 生蒲黄10 厚朴6 紫苏10 白术10 木香10 茯苓10 白扁豆10 炒三仙各10 白芍10 陈皮10 甘草10功效:散寒止痛、理气除瘀、健脾化湿。
适应症:胃肠疾病所致腹痛、腹胀、腹泻、反胃、呃逆、纳呆。
七号组方:(肝胆宝)大黄10 蒲黄10 茵陈20 虎杖10 郁金10 吴茱萸10 冰片5功效:清热化湿、利胆止痛。
康复科常用方剂
1. 麻黄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2.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3. 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4. 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莲子薏苡仁桔梗白扁豆山药5. 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寇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6. 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7. 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8.藿香正气散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厚朴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陈皮9.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10.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11.五仁丸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陈皮12.十枣汤芫花大戟甘遂大枣13.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14.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15.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16.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生甘草17.左金丸黄连吴茱萸18.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19.六一散滑石甘草20.苓桂甘露饮肉桂白茯苓白术猪苓滑石寒水石炙甘草泽泻21.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2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23.生脉散人参麦门冬五味子24.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25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26.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27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28.四磨汤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29.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30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葛根31.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川芎蔓荆子生姜32.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33.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34.四妙丸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35.二妙散黄柏苍术36、五苓散猪苓白术泽泻茯苓桂枝37.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38.仙方活命饮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39.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40.当归补气汤黄芪当归41.五皮散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42.金铃子散金铃子玄胡索43.独参汤大人参44.复原活血汤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45.柴胡舒肝散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46.桃红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桃仁红花47.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48.清营汤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49.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50.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51.三子养亲汤山楂子莱菔子白芥子52.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53.十全大补汤人参肉桂川芎干熟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白芍药54.小活络丹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香没药55.大活络丹组成:蕲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麻黄、贯众、甘草、羌活、肉桂、广藿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沉香、细辛、赤芍、木香、没药(制)、丁香、乳香(制)、僵蚕(炒)、天南星(制)、青皮、骨碎补(烫、去毛)、豆蔻、安息香、黄芩、香附(醋制)、玄参、白术(麸炒)、防风、龟版(醋淬)、葛根、虎骨(油酥,用代用品)、当归、血竭、地龙、犀角(用代用品)、麝香、松香、牛黄、冰片、红参、制草乌、天麻、全蝎、何首乌。
康复科常用自制中药配方
附件9康复科常用自制中药配方:1、颈椎灵糖浆:药物配方:葛根30g 黄芪30g 丹参30g 白芍30g 赤芍12g 威灵仙12g 川断10g 杜仲10g狗脊12g 苏木9g 香附10g 地龙12g桂枝12g 炮甲6g 泽兰12g 甘草10g 主治范围:各型颈椎病用法及疗程:水煎或颗粒剂,每七剂为一疗程,一般2到3个疗程,配合理疗、针灸、按摩效果更佳。
2、腰腿痛颗粒药物配方:黄芪30g 川断15g 杜仲12g 赤芍15g 丹参15g 当归9g 威灵仙12g 桂枝12g细辛6g 川牛膝15g 苏木6g 香附6g枳壳12g 地龙12g 狗脊12g 制川乌12g鹿角片18g主治范围:腰腿痛特别是寒湿型效果更佳用法及疗程:水煎或颗粒剂,每七剂为一疗程,一般2到3个疗程,配合理疗、针灸、按摩效果更佳。
3、痹痛颗粒:药特配方:独活18g 桑寄生15g 秦艽12g 防风12g 桑枝30g 地龙12g 川牛膝18g 制川乌15g桂枝12g 细辛6g 乌梢蛇15g 苏木9g丹参15g 乳没各12g 玄胡20g 青风藤15g鸡血藤12g 二花30g 白芍30g 甘草15g主治范围:风湿关节疼痛,热痹多配合抗生素、激素治疗。
用法及疗程:水煎或颗粒剂,每七剂为一疗程,一般2到3个疗程,配合理疗、针灸、按摩效果更佳。
4、中风颗粒:药物配方:黄芪60g 当归9g 赤芍10g 川牛膝12g 桂枝9g 细辛6g 甘草10g 丹参15g白花蛇1条路路通10g 水蛭5g 人参15g苏木9g 香附6g 白芍30g 白术12g茯苓9g 山药12g主治范围:中风偏瘫恢复期治疗。
用法及疗程:水煎或颗粒剂,每七剂为一疗程,一疗程间可间隔1到2日,一般服用3个月左右,配合理疗、针灸、按摩、运动疗法效果更佳。
中医药方剂大全
中医药方剂大全中医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积淀着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包含了众多的药物组合和使用方法,而且涵盖了很多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方剂,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一、四君子汤【组成】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桂枝四味药物组成。
【功效】四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无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二、逍遥散【组成】逍遥散由芒硝、薄荷、广藿香等药物组成。
【功效】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暑湿引起的头晕目眩、口干舌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5克至10克,一日2次。
三、安宫牛黄丸【组成】安宫牛黄丸由人工牛黄、雄黄、珍珠等药物组成。
【功效】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3粒至6粒,一日2次。
四、清热解毒口服液【组成】清热解毒口服液由黄连、连翘、板蓝根等药物组成。
【功效】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口服10毫升至20毫升,一日3次。
五、六味地黄丸【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生地、山药、牡丹皮等药物组成。
【功效】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服用9克至15克,一日2次。
六、当归补血汤【组成】当归补血汤由当归、白芍、熟地等药物组成。
【功效】当归补血汤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
【用法用量】通常每次煎药15克至30克,一日2次。
总结:以上所介绍的中医药方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药方剂种类繁多,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药规律。
在使用中医药方剂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频次。
同时,要了解个体差异和禁忌症,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中医药方剂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中医药方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回复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回复什么是中医方剂?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由一定剂量的中药组合而成的口服剂型。
中医方剂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和方便使用而闻名于世。
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适应症。
在中医理念中,药物的配伍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方剂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是哪些?中医学中有许多方剂,但其中有一些方剂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被誉为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它们分别是:桂枝汤、葛根汤、甘草汤、小柴胡汤、四逆汤、麻黄汤、升麻汤、白虎汤、柴胡桂枝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三物黄连汤、柴芩地黄汤、温毒汤、消食汤、大黄桂枝龙骨牡蛎汤、五苓散、四逆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败毒散、承气汤。
这些方剂分布在不同的疾病范围内,涵盖了感冒、发热、咳嗽、消化不良、泄泻、腹痛、气虚、阳虚等不同的临床症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方剂的主要用途和功效。
第一个方剂是桂枝汤。
桂枝汤是治疗风寒感冒的经典方剂,具有发散表邪、解除寒邪的功效。
它常用于发热、寒战、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
第二个方剂是葛根汤。
葛根汤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发热等症状。
它具有发汗解表、解疼镇痛的作用。
第三个方剂是甘草汤。
甘草汤常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
它具有解表散热、气和胃的作用。
第四个方剂是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治疗肝郁脾虚引起的胸闷、胁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常用方剂。
它具有解郁、调和气机的作用。
第五个方剂是四逆汤。
四逆汤用于治疗寒邪中的寒露、阴盛、阴虚等症状,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固表的作用。
第六个方剂是麻黄汤。
麻黄汤是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寒战、头痛、咳嗽等症状的常用方剂。
它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
第七个方剂是升麻汤。
升麻汤主要用于治疗高热引起的多汗、心悸、气虚等症状。
它具有扶正固表、益气安神的作用。
第八个方剂是白虎汤。
白虎汤是治疗夏季中暑引起的高热、口渴、腹泻等症状的常用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并对其功效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温胆汤:温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胆虚寒症状,如胆囊寒痛、胆汁淤滞等。
该方剂由黄连、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胆祛寒、理气开郁的功效。
2.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是治疗寒湿痹证的经典方剂,由茵陈、蒿子、生姜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寒湿、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痹痛、腰腿冷痛等症状。
3. 四逆散:四逆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邪侵袭引起的寒证,如寒疟、寒冷等。
该方剂由附子、干姜等药物组成,具有温阳散寒、驱寒止痛的功效。
4.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治疗中气不足的经典方剂,由黄耆、白术、党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导致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健脾益气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健脾益气、补养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6.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是中医常用的治疗阳气不足的方剂,由附子、干姜、人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阳散寒、益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阳气不足导致的畏寒、乏力等症状。
7.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常用的补血方剂,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
8. 四妙丸:四妙丸是中医常用的消炎止痛方剂,由黄连、黄芩、苦参、半夏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痈肿等症状。
9. 温经汤:温经汤是中医治疗寒凝症状的方剂,由艾叶、独活、川芎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凝引起的痛经、闭经等症状。
10. 走湿散:走湿散是中医常用的祛湿方剂,由荆芥、石膏、白附子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湿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湿邪困阻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状。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在骨伤科的治疗中,中药方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多种中药的合理配伍,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功效。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骨伤科常用的中药方剂。
一、活血化瘀类1、桃红四物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组成。
具有养血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跌打损伤初期,瘀血肿痛明显者。
2、血府逐瘀汤包含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损伤后瘀血内阻,胸部疼痛等症。
3、复元活血汤有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
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多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疼痛不止。
二、消肿止痛类1、消肿止痛汤通常由赤芍、丹参、乳香、没药、延胡索、三七、苏木、桃仁等组成。
能有效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常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局部肿胀疼痛。
2、七厘散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儿茶组成。
具有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对外伤出血、跌打肿痛有较好的疗效。
3、跌打丸主要成分有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刘寄奴等。
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等。
三、接骨续筋类1、接骨紫金丹由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大黄、血竭、当归、乳香、没药、硼砂组成。
具有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骨折中期的常用方剂。
2、续骨活血汤由当归尾、赤芍、白芍、生地、红花、地鳖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续断、落得打、乳香、没药组成。
能祛瘀生新、接骨续筋,适用于骨折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但瘀肿未消者。
3、新伤续断汤包含当归、地鳖虫、丹参、苏木、桃仁、泽兰、延胡索、川断、桑枝、木香。
具有活血祛瘀、止痛接骨的功效,常用于新伤骨折。
四、舒筋活络类1、舒筋活血汤由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等组成。
能舒筋活络、活血止痛,适用于筋伤后期,关节屈伸不利者。
【精品】脑卒中患者中医处方举例
【精品】脑卒中患者中医处方举例前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独特的诊疗理念和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处方,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更好地了解中医疗法。
1. 补益剂型:桂枝茯苓丸处方组成:- 桂枝15克- 茯苓15克- 白芍15克- 甘草9克- 干姜9克- 柴胡9克- 生姜6克- 大枣6枚适应症:脑卒中后遗症明显,气虚血瘀证者。
功效:益气活血,舒筋活络,改善脑卒中后遗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克,水煎服。
2. 祛痰剂型:清开灵胶囊处方组成:- 羌活15克- 干姜15克- 桔梗15克- 苏叶15克- 星石15克- 茅苍子15克- 太子参9克- 甘草6克适应症:脑卒中后遗症有痰瘀阻滞者。
功效:祛痰化瘀,舒筋活络,改善脑卒中后遗症。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
3. 宁心安神剂型:五味子饮子处方组成:- 五味子15克- 酸枣仁15克- 龙眼肉9克- 知母9克- 冬虫夏草9克- 黄精9克- 酸枣仁9克- 生姜6克适应症:脑卒中后遗症心虚神疲者。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止梦,改善脑卒中后遗症。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克,水煎服。
4. 补肾壮脑剂型:十全大补汤处方组成:- 巴戟天15克- 黄精15克- 何首乌15克- 淫羊藿15克- 黄芪15克- 当归15克- 熟地黄15克- 白芍15克- 续断15克适应症:脑卒中后遗症肾元虚脱者。
功效:补益肾气,壮脑神,改善脑卒中后遗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克,水煎服。
结语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中医处方,用于改善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中医疗法注重整体调理,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处方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中医康复科常用方剂
中医康复科常用方剂1.麻黄汤:麻黄(去节)9g 桂枝6g 杏仁(去皮尖)6g 炙甘草3g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功用:发汗解表(为主),宣肺平喘(为辅)。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大青龙汤:麻黄6g 桂枝6g 甘草6g 杏仁6g 石膏18g 生姜9g 大枣3g方歌: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外有表寒,内有里热)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3.小青龙汤:麻黄去节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甘草炙6g 桂枝去皮9g 半夏9g 五味子6g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此为必备症状,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4.参苓白术散:人参15g 白茯苓15g 白术15g 莲子肉9g 桔梗6g 白扁豆12g 山药15g 薏苡仁9g 砂仁6g 甘草9g 大枣汤调下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兼可益肺。
主治:脾虚夹湿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5.三仁汤:杏仁12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0g 方歌:三仁杏寇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6.二陈汤:半夏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利气和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康复科常用方剂1. 麻黄汤:麻黄(去节)9g 桂枝6g 杏仁(去皮尖)6g 炙甘草3g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功用:发汗解表(为主),宣肺平喘(为辅)。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 大青龙汤:麻黄6g 桂枝6g 甘草6g 杏仁6g 石膏18g 生姜9g 大枣3g 方歌: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外有表寒,内有里热)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3. 小青龙汤:麻黄去节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甘草炙6g 桂枝去皮9g 半夏9g 五味子6g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此为必备症状,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4. 参苓白术散:人参15g 白茯苓15g 白术15g 莲子肉9g 桔梗6g 白扁豆12g 山药15g 薏苡仁9g 砂仁6g 甘草9g 大枣汤调下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兼可益肺。
主治:脾虚夹湿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5. 三仁汤:杏仁12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0g 方歌:三仁杏寇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6. 二陈汤:半夏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利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
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7. 平胃散:苍术15g 厚朴陈皮各9g 甘草6g 生姜2 片大枣2 枚方歌: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味和中此方宜。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8. 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5g 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10g 藿香15g 炙甘草12g 方歌: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瘴疟除。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或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9. 桂枝汤:桂枝9g 芍药(白芍)9g 甘草6g 生姜9g 大枣3 枚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使邪从表而出)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10. 大承气汤:大黄12g 芒硝6g 厚朴炙24g 枳实12g 先煮枳实、厚朴,在下大黄,芒硝冲服。
方歌: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胃、大肠。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
3、里实热证治热厥因热引起的四肢厥冷、痉病或发狂。
11. 五仁丸:桃仁15g 杏仁15g 柏子仁9g 松子仁5g 郁李仁5g 陈皮15g 方歌:五仁柏子杏仁桃,松仁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效力高。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津枯便秘。
大便干燥,坚涩难出,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
12. 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煮大枣十枚,纳药末。
强人服2g,羸人服1g,温服,平旦服。
方歌: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
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
一身悉肿,尤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13. 小柴胡汤:柴胡24g 黄芩9g 人参9g 甘草炙6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 枚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恶寒发热交替进行,胸胁苦满为胸胁满而苦,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呕后觉舒,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热入血室胞宫。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14. 四逆散:甘草6g 枳实6g 柴胡6g 白芍药6g 方歌: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1、阳郁厥逆证略有气闭之意。
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
2、肝脾不和证。
胁肋胀满,脘腹疼痛,脉弦等。
15. 白虎汤:石膏50g 知母18g 甘草6g 粳米9g 方歌: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烦渴,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16. 导赤散:生地木通生甘草各6g,入竹叶共煎。
方歌: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溲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17. 左金丸:黄连9g 吴茱萸[1]1.5g 比例为6:1 方歌: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
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18. 青蒿鳖甲汤:青蒿6g 鳖甲15g 生地12g 知母6g 丹皮9g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此方攀,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19. 六一散:滑石18g 甘草3g 用量6:1 方歌: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功效好,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20. 苓桂甘露饮:茯苓5g 甘草6g 炙白术12g 泽泻15g 官桂去皮3g 石膏30g 寒水石30g 滑石30g 猪苓5g方歌:桂苓甘露猪苓膏, 术泽寒水滑石草, 祛暑清热又利湿, 发热烦渴吐泻消。
功用:清暑解热, 化气利湿。
主治:暑湿证。
发热头痛, 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及霍乱吐下。
21. 四逆汤:附子15g 干姜9g 炙甘草6g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
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22.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各9g 炙甘草6g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晄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细缓)。
23. 参苓白术散:人参15g 白茯苓15g 白术15g 莲子肉9g 桔梗6g 白扁豆12g 山药15g 薏苡仁9g 砂仁6g 甘草9g 大枣汤调下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健脾渗湿服之效。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兼可益肺。
主治:脾虚夹湿证。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24. 生脉散:人参9g 麦冬9g 五味子6g 方歌: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烦渴,病危脉绝急煎酌。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
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25. 四物汤:熟地12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6g 方歌:四物归芍熟地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26. 六味地黄丸:熟地24g 山茱萸山药各12g 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g 方歌: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疼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27. 四神丸:肉豆蔻6g 补骨脂12g 五味子吴茱萸各6g方歌:四神骨脂与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泄最相宜。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肾泄。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28. 甘麦大枣汤:甘草9g 小麦15~30g 大枣5 枚方歌: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
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少苔,脉细微数。
29. 四磨汤:人参6g 槟榔9g 沉香6g 天台乌药6g 方歌:四磨汤因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浓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功用: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主治:肝气郁结证。
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30. 身痛逐瘀汤:秦艽3g 川芎6g 桃仁9g 红花9g 甘草6g 羌活3g 没药6g 当归9g 脂6g (炒)香附3g 牛膝9g 地龙6g (去土)方歌:身痛逐瘀膝地龙,香附羌秦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没桃红。
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
主治:气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身痛,经久不愈者。
31.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6g 芍药6g 生姜9g 炙甘草6g 大枣3 枚葛根12g 方歌:桂枝汤中葛根入,解肌祛风调营卫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
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
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32.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6g,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3g ,蔓荆子2g方歌: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疼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