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合集下载

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原文阅读

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原文阅读

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原文阅读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四合院之好,在于它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房门。

关上大门,自成一统:走出房门,顶天立地;四顾环绕,中间舒展:廊栏曲折,有露有藏。

如果条件好,几个四合院连在一起,那除去合之外,又多了一个深字。

“庭院深深深几许”、“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这样纯中国式的诗境,其感人深处,是和古老的四合院建筑分不开的。

北京四合院好在其合,贵在其敞。

合便于保存自我的天地;敞则更容易观赏广阔的空间,视野更大,无坐井观天之弊。

这样的居住条件,似乎也影响到居住者的素养气质。

一方面是不干扰别人,自然也不愿别人干扰。

二方面很敞快、较达观、不拘谨、较坦然,但也缺少竞争性,自然也不斤斤计较。

三方面对自然界很敏感,对春夏秋冬岁时变化有深厚情致。

让我们先来看看四合院的春、夏、秋、冬。

冬至过了是腊八,四合院春的消息已经开始萌动了。

过了二十三,离年剩七天……在腊尽春回之际,四合院中自然是别有一番风光了,最先是围绕着年的点缀。

以半世纪前的具体时代来说吧。

老式人家还要贴春联,而新式人家或客居的半新式人家,春联一般都免了。

但都要打扫房子,重新糊窗户。

打扫房屋如果说雅言叫掸尘,北京人说话讲究忌讳,大年下的,什么打呀,扫呀,说着不雅驯,因而也总叫掸尘了。

四合院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首先给人以万象一新之感。

可就在这样明媚的春光中,中午前后,忽听得院子里拍打一声,什么东西一响,啊——起风了,“不刮春风地不开,不刮秋风子不来。

”北京的大风常常由正月里刮起,直刮到杨柳树发了芽,桃李树开了花。

四合院中是不栽杨柳树的。

但桃树、李树可能有。

而最多的则是丁香树、海棠树,这是点缀四合院春光的使者。

春节也就是北京四合院中人们说的过年,由冬至算起的“九九”计之,一般常“六九”前后,已过“三九”严寒的高峰,天气渐渐回暖,四合院墙阴的积雪渐渐化了,檐前挂着晶莹的“檐溜”,一滴一滴的水滴下来……虽然忙年的人们,无暇顾及四合院中气候的变化,但春的脚步一天天地更近了。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2019/11/27
四合院的单体建筑
2019/11/27
2019/11/27
四合院院落布局-大门
• 大门又叫街门、宅门, 是北京四合院与外界沟 通的通道,一般都修筑 在整个院落的东南侧, 以取“紫气东来”之意, 也有说法是占据八卦中 的巽位,即风位,是和 风、润风吹进的位置, 以引进东南风,挡住冬 天的西北风,是吉祥之 位,体现“坎宅巽门” 的原则。
四合院院落布局-耳房
• 正房两侧的两间房间 高度低于堂屋,且布 局颇似人的双耳,故 而被称作耳房。如果 院子狭长,厢房通常 也会有耳房,通常是 平顶的,因此厢房的 耳房被称为盝顶。
2019/11/27
四合院院落布局-后罩房
• 后罩房通常是最里一进 院子的,靠近院落边界 的房子,通常主人的女 儿居住。后罩房和正房 朝向一致,坐北朝南, 其间数一般是和倒座房 相同,以尽量添满住宅 基地的宽度。 后罩房的 等级低于正房和厢房, 其房屋尺度及质量相比 而言都稍差。
•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 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 “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 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北 京四合院,既合院建筑之一种,所 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 房屋,四合房屋,中心是四合院院 落。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
2019/11/27
2019/11/27
•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是北京四合院罹难 最为严重的时期。60年代末的红卫兵“扫 四旧”,将四合院中精美的砖雕、木雕、
石刻、彩绘尽行扫荡,无数价值极高的艺
术品,或被砸成碎块,或被抹上泥灰,能 得以幸存者为数寥寥。
• 在80年代初至今的几十年中,北京的四合院聚 集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象:人们抱着怀旧心 理和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追求,在四合院集中的 地方买下 旧院,重新翻建新四合院。这种新四

人教版高--中学习语文目录

人教版高--中学习语文目录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一单元现代新诗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第二单元古代记述散文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鸿门宴(司马迁)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7、纪念刘和珍君(鲁迅)8、小狗包弟(巴金)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11、包身工(夏衍)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表达交流心音共识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记述要选好角度人性光芒写人要突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涛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1、荷塘月色(朱自清)2、故都的秋(郁达夫)3、囚绿记(陆蠡)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4、《诗经》两首氓采薇5、离骚(屈原)6、孔雀东南飞并序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田园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古代山川游记类散文8、兰亭集序(王羲之)9、赤壁赋(苏轼)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第四单元演讲辞11、到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13、在马克思墓前的发言(恩格斯)表达交流亲密自然写景要抓住特点直面挫折学习描绘美的发现学习抒怀想象世界学习虚假演讲梳理研究3、老人与海(海明威)第二单元唐朝诗歌4、蜀道难(李白)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遗迹(其三)登高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第三单元古代谈论散文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9、劝学(《荀子》)10、过秦论(贾谊)11、师说(韩愈)第四单元科普文章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13、宇宙的边境(卡尔·萨根)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用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谈论中的记述谈论梳理研究社交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4、柳永词两首望浪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凉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找寻觅第三单元杂文、漫笔8、拿来主义(鲁迅)9、父亲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信条(富尔格姆)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11、廉颇蔺相如传记(司马迁)12、苏武传(班固)13、张衡传(范晔)表达交流解读时间学习横向睁开谈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睁开谈论确定自信学习辩驳擅长思辩学习辩证剖析争辩梳理研究第一单元小说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3、边城(沈从文)第二单元古代抒怀散文4、回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5、滕王阁序(王勃)6、逍遥游(庄周)7、陈情表(李密)第三单元文艺谈论、漫笔8、字斟句酌(朱光潜)9、说“木叶”(林庚)10、谈中国诗(钱钟书)第四单元自然科学论文11、中国建筑的特点(梁思成)12、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13、宇宙的将来(史蒂芬·霍金)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歌颂亲情学习写得充分磨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着重创新学习写得新奇访谈梳理研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知识风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第七课沈从文:窘境也是生活的赏赐第八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宠儿【课外阅读】蒙哥马利:强者就是不停挑战自己比尔·盖茨:IT英豪的成功之道选修《外国小说赏识》第一单元阅读桥边的老人(海明威)墙上的斑点(弗吉利亚·伍尔芙)话题:表达表达角度表达人称表达声调速度控制思虑与实践第二单元阅读炮兽(雨果)安东诺夫卡苹果(蒲宁)话题:场景在场景中生活场景的功能景色的意义现代小说的场景观思虑与实践第三单元娜塔莎(列夫·托尔斯泰)素芭(泰戈尔)话题:人物“贴着人物写”推测人物的心理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人物在现代小说中的退隐思虑与实践第五单元阅读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在桥边(伯尔)话题:情节以情节为主线的小求情节运转的方式情节运转的动力思虑与实践第六单元阅读牲口林(卡尔维诺)半张纸(斯特林堡)话题:构造谋篇布局构造的“常”与“变”思虑与实践第七单元阅读话题:虚假对虚假确实认虚假使我们富裕事实与真切的差别思虑与实践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识》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介绍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分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佳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介绍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返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括散文之部第四单元创建形象诗人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介绍作品西门豹冶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介绍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括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赏识》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精读天狗(郭沫若)略读井(杜运燮)春(穆旦)无题(邹荻帆)川江号子(蔡其矫)思虑与研究一走进诗的世界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喊精读贺新郎(毛泽东)略读或许──葬歌(闻一多)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思虑与研究三诗的意象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精读河床(昌耀)略读金黄的稻束(郑敏)地之子(李广田)半棵树(牛汉)界限望乡(洛夫)思虑与研究四诗的语言第五单元磨难的琴音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略读老马(臧克家)仇恨(绿原)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雪白的墙(梁小斌)思虑与研究五诗的鉴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精读感人的北平(林语堂)略读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精读都江堰(余秋雨)略读Kissingthefire (吻火)(梁遇春)合欢树(史铁生)思虑与研究三现代散文的小与大第四单元如真似幻的梦幻精读丛林中的绅士(茅盾)略读云霓(丰子恺)埃菲尔铁塔深思(张抗抗)思虑与研究四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第五单元自然的年轮精读葡萄月令(汪曾祺)略读光(杨必)树(节选)思虑与研究五现代散文的疏与密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一节漂亮而巧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第四节字斟句酌──消灭错别字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第三节每年一部“新字典”──新词语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系词第三节有话“好好说”──改正病句第四节说“一”不“二”──防止歧义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第三节淡妆浓抹总适宜──语言的色彩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概说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二、当仁,不让于师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六、有教无类七、好仁不勤学,其蔽也愚有无相生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一、无端崖之辞二、鹏之徙于南冥三、东海之大乐四、尊生五、恶乎往而不行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一、兼爱二、非攻三、尚贤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选修《中国小说赏识》第一单元历史与英豪1、《三国演义》2、《水浒传》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3、《西游记》4、《聊斋志异》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5、“三言”6、《红楼梦》第四单元从士林到政界13、《小二黑成婚》14、《平庸的世界》第八单元人在都市15、《子夜》16、《骆驼祥子》第九单元战火光阴17、《红旗谱》18、《红高粱》选修《文章写作与改正》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到性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第二节联想与想象第三节学会交流第二章资料的使用与办理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第二节资料的有机转变第三节资料的压缩与扩展第三章认识的深入与成篇第一节捕获“动情点”第二节改正思想的变化第三节培育创新意识第四章文章的改正与完美第一节整体的调整第二节局部的完好第三节语言的磨炼第三单元汤显祖与《牡丹亭》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第六单元契诃夫与《三姐妹》第七单元曹禺与《北京人》第八单元老舍与《茶社》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候戈多》选修《外国诗歌散文赏识》诗歌赏识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导言讲读1、老虎(布莱克)2、秋歌(魏尔伦)3、三棵树(米斯特拉尔)自主阅读1、我自己的歌(之一)(惠特曼)2、严重的时辰(里尔克)3.黑马(布罗茨基)思虑与研究第二单元自但是然的感情表露导言讲读1、故土(荷尔德林)2、西风颂(雪莱)3、当你老了(叶芝)自主阅读1、秋颂(济慈)3、你没法息灭一种火(狄金森)思虑与研究第四单元找寻文字的炼金术导言讲读1、应和(波德莱尔)2、刘彻(庞德)3、窗前晨景(艾略特)自主阅读1、元音(兰波)2、模糊中所见的生活(帕斯)3、恋人(艾吕雅)思虑与研究散文赏识第五单元让故事自己说话导言讲读1、我与绘画的缘分(丘吉尔)2、带着鲑鱼去旅游(艾柯)自主阅读1、难忘的经历(茨威格)2、夜行的驿车(巴乌斯托夫斯基)思虑与研究第六单元正确掌握人物精神导言讲读1、自画像(蒙田)2、京都四时(水上勉)思虑与研究第八单元让生命深思导言讲读1、奴性(纪伯伦)2、懒散哲学妙语(伯尔)自主阅读1、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托尔斯泰)2、通向友人之路(节选)(普里什文)思虑与研究选修《演讲与争辩》第一单元典范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孙中山)在葛底斯堡的演说(亚伯拉罕·林肯)有关链接综合实践第二单元典范学习爱国要培育完好的人品(蔡元培)未有天才以前(鲁迅)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约翰·桑内斯)有关链接综合实践第三单元走向社会(亚伦·亚达)有关链接综合实践第五单元典范学习支持“物种发源”的学说(赫胥黎)交朋友应多多益善仍是少而精高中生出国留学利害之辩有关链接综合实践第六单元典范学习盅惑青年与鬼神的踪影(柏拉图)买刀的杀人要刀店负责吗?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有关链接综合实践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有关读物今日为何还要阅读经典?读《经典常谈》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2、《老子》五章有关读物经典原文4、《大学》节选有关读物《中庸》节选大视线院士谈做人第五单元佛理禅趣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有关读物《百喻经》六则大视线诗与禅(节选)第六单元家国天下经典原文6、求谏(吴兢)有关读物原君(节选)大视线海瑞骂皇帝第七单元公理人欲经典原文7、《朱子语类》三则有关读物童心说大视线人生的境地第八单元科学之光大视线鲁迅论念书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有关读物红楼梦谈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大视线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一章新闻是什么?第二章信息:带着露水的新闻导引阅读1、动向信息两篇2、综合信息两篇3、外国信息两篇4、广播电视信息两篇实践第三章通信:叙述新闻故事导引阅读5、彭德怀印象6、世界选择北京7、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社论两篇13、短评两篇14、外国谈论两篇实践第六章报告文学:交错的新闻与文学导引阅读15、儒学飞人16、澳星风险发射实践选修《中国风俗文化》第一单元阅读资料北京的春节(老舍)过节和观灯(沈从文)虎丘记(袁宏道)梳理研究有关链接第二单元阅读资料换衣记(张爱玲)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姑苏菜艺(陆文夫)梳理研究有关链接第三单元阅读资料梳理研究有关链接第五单元阅读资料短文六则倒屣相迎搭车戴笠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程门立雪圯上老人礼貌词语(陈松岑)“膜拜礼”的发源和消亡(姚荣涛)梳理研究有关链接第六单元阅读资料短文两篇西门豹治邺(褚少孙)越巫(方孝孺)妈祖(郭风)捉鬼(巴金)梳理研究有关链接第七单元阅读资料神话四则女娲补天梳理研究有关链接。

文学类文本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四合院秋冬①仲夏刚过,一阵好雨,一阵凉风,四合院的秋忽焉而至了。

②到上海后,每爱七八月间回北京,常常住到旧历七月下旬再回江南,几乎像辛勤的候鸟一样,年年可以迎接燕山的新秋。

其时在宣南还有一间小房,可以容身。

虽是宿舍房子,但是平房,又是按四合院的格局盖的。

中间院子、四周房子,自然不是一家一院,而是十七八家的大杂院。

不过因为有院子,人们可以搬个小板凳在院乘凉,也可在窗前听雨,或坐房中,隔着竹帘望院中雨景……这样还多少有一些古老的四合院的情调。

③有一年近中元节时,好雨初晴,金风乍到,精神为之一爽,忽然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并寄给平伯师。

他回信道:“奉手书并新著五言,得雨中幽趣,为欣。

视我之闷居洋楼,不知风雨者,远胜矣。

”从平伯师的信中,可以看到,从四合院中感觉到的季节情趣,在洋楼中是感觉不到的。

他现在虽然住在南沙沟高级洋房中,却也免不了怀念老君堂的古老四合院中的古槐书屋了。

④造化给人们以光泽和色彩,是公平的。

宫阙红墙,秋风黄叶,宫廷有宫廷的绚烂秋色,百姓家也有百姓家的朴实淡雅的秋色。

在那靠城根一带,或南城南下洼子一带偏僻的小胡同中,多是低低的小四合院的房子。

一进院门,种棵歪脖子枣树;北房山墙上,种两棵老倭瓜;屋门前种点喇叭花、指甲草、野菊花、草茉莉……总之,秋风一起,那可就热闹了,会把小院点缀得五光十色,那真是秋色可观。

虽在帝京,也饶有田家风味。

至于那些盛开的花花草草,喇叭花的紫花白边,指甲草的娇红带粉,野菊花的黄如金盏,草茉莉的白花红点,还有那“满架秋风扁豆花”的淡紫色的星星点点……这都是开在夏尾,盛在秋初,点缀得陋巷人家秋色如画了。

⑤当然,还有精致一点的小院。

这种院子不是北城的深宅大院,而大多在东、西城及南城。

“四破五”的南北屋,也就是四开间的宽度,盖成三正两耳的小五间,东西屋非常入浅。

但是整个小院格局完整,建筑精细,甚至都是磨砖对缝的呢。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天棚荫屋







老天 爷棚 肥鱼 狗缸 胖石 丫榴 头树
冰 盏 声 声 夏 梦 长
冷布糊窗透风爽
竹帘映日诗意浓
围炉夜话
瑞雪初降
检查预习:文章的结构思路?
总:点出四合院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分:春夏秋冬四季的诗意生活 总:总结四合院里的四时特点
“冬情素淡而和暖、春梦混沌而明丽、 夏景爽洁而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
【思考】: 四合院合与敞的建筑格局体现了老北京怎样
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心理?
封闭淡泊、缺少竞争 重视亲情、讲究秩序 亲近自然、天人合一 寄托幸福、吉祥、富裕
春夏秋冬四季里,作者分别描述了哪些生活场景 或民风民俗?
春:除尘迎新、春风送暖、过年拜年、鸽群起盘、空竹轻抖 夏:冷布糊窗、竹帘映日、天棚荫屋、冰桶生凉 秋:凉夜点灯、庭院中秋、小院秋景 冬:过冬准备、隔窗画画、 围炉夜话、清晨扫雪
实际上各地的民居各有特色这些特色是由不同的社会因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力水平和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材料资源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师:刘维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点,体会京味浓厚的四季风俗。 2.品味语言,理解四合院蕴藏着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 精神。
《胡同文化》汪曾祺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 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 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旧房檩,断砖墙。一到下大雨, 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 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 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 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 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5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5

《老北京的四合院》教学设计安徽省濉溪中学赵明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描写的四合院的四时生活图景2、了解民俗文化的定义,并能从文中找出民俗文化的描写3、掌握解读文章需要运用的知人论世的方法4、学会辩证分析现代文明进程与乡愁情节教学重难点:1、把握民俗文化的定义,并能准确地筛选出民俗文化的内容。

2、不同的作者笔下的北京的秋天,感情基调迥异,要用知人论事的方法来分析。

3、如何运用思辨意识来分析现代文明进程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矛盾,如何分析文中蕴藏的的深沉的悲哀。

教学方法:1、自学法2、合作探究法3、思辨分析法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文章《北京四合院》、《中国建筑的特征》回顾照顾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展示清代传统建筑构建瓦当、滴水瓦的实物,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是实用与美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通过实物展示,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划分文章层次,归纳段意,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三、合作探究1、湖南卫视热播《向往的生活》,远离喧嚣,守拙归园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过上了他们向往的生活,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引导学生从老北京的四季生活图景中找出自己最向往的生活图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

2、探究老北京四合院蕴藏的民俗文化,教师展示民俗文化的定义,学生合作探究,梳理文中民俗文化,比如冬至、腊八、春联等属于随时年节,“不刮春风地不开,不刮秋风子不来”属于谚语歌谣等。

4、在四合院的夏日避暑的描写中,探究科技与生态能否和谐共融,发掘作文训练素材,并进行任务驱动作文训练。

5、四合院的秋日图景是绚烂、美好的,这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所说的“悲凉”是截然不同的,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的差异。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点评。

6、围炉夜话在今日已经成为一种奢求,因为有了空调和手机,人们距离更近,但心更遥远,通过漫画的对比反差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社会现实。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贾珺注:本章根据贾珺著《北京四合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有关章节改写而成。

第一节概说四合院是北京最典型的住宅形式,老北京又称之为“四合房”,意思是“四面都用房子围合起来”。

四合院由大门、倒座房、垂花门、正房、厢房、后照房等不同房屋组成围合的院落空间,并且根据主人的身份和住宅的规模可以演变出各种繁简不同的组合形式,又沿着胡同组合成一片片的街区(图1-01),把博大精深的北京城铺展在华北大地上。

方正对称的格局,尊卑有序的空间,浑厚敦实的风格,浓荫遮蔽的院落,隔绝尘嚣,自成一方天地,也成为北京人最理想的生活场所。

其中的建筑都采用典型的北方官式手法砌筑,色彩凝重,表现出北方文化端庄大方的风格,与素雅灵秀的江南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自元代以来,无论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学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

从广厦连屋的大宅门,到格局紧凑的小户人家,北京四合院演绎出辉煌与平淡交织的无数篇章。

敞亮的院子、宽阔的正屋、秀丽的垂花门、灵巧的厢房,承载着北京人几百年来的日常生活,散发着经久不息的永恒魅力。

第二节四合院的基本格局1 典型四合院布局北京四合院的格局都很方正,除了少数斜街上的宅子以外,大多呈长方形平面,其中所有的建筑都采用正朝向,也就是根据各自位置的不同,分别朝向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最多略偏1-2度),不像南方很多地区的住宅采用灵活多变的偏斜朝向。

中国古代院落的基本单位是“进”和“跨”,“进”表示前后串联的关系,纵向有多少个院子就叫多少进院落,其中每个院子按照位置分别称“第一进”、“第二进”……,依次类推;“跨”表示左右并联的关系,横向有多少串院子就叫多少跨院落,并可按照位置分别称东跨院、西跨院等等。

北京四合院的空间以院落为核心,不同规模的四合院拥有不同的院落数量。

单进四合院: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四面各有房屋围合(图2-01),是标准的“四合房”。

大门通常采用一间门屋的形式,设在东南角位置,一些宅门还在胡同对面的墙上设置一面照壁。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一、概述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古老民居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大楼、酒店和商场等现代化建筑。

然而,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老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其中之一。

邓云乡坐落在北京市西南部,是北京市八大民俗文化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四合院,这些四合院代表了老北京的建筑文化和生活方式。

二、四合院的历史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之一,起源于北方农村。

最早的四合院出现在宋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合院逐渐普及到城市和乡村。

而在老北京,四合院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四合院以中心庭院为中心,由四个“合院”组成,形成一个独特的空间布局。

庭院是四合院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和社交的场所。

四面墙中央开放的空间是汇聚了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和邻居的场所,人们在这里交流、游戏、钓鱼、晒太阳和避暑。

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建筑风格,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思考。

三、四合院的结构和特点四合院的结构和特点十分独特。

它以中心庭院为核心,围绕者四面墙,分别是“正厅”、“偏厅”、“左厢房”和“右厢房”,四间房都与中心庭院相连。

“正厅”和“偏厅”是四合院主人的居住场所,可以看成家庭议事的场所;“左厢房”和“右厢房”是客人的居住场所,对传统家庭来说,这两个房间是供孝敬父母或接待宾客使用的空间;院墙矮而厚实,内敛而圆润,通常是用砖或石建造。

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富有特色,在当时也是颇受欢迎的。

它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美感相结合,同时也令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合院不仅可以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能够让人体会到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四、四合院的保护与发展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四合院也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四合院。

如“邓云乡重点保护区”和“北京老房子保护工程”等,都能够有效地保护四合院,保留古建筑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老北京看花圣地--苏园(邓云乡)

老北京看花圣地--苏园(邓云乡)

老北京看花圣地--苏园(邓云乡)北京是个看花名城,不但现在,过去也特别著名。

不信,看元、明、清以来,在北京居住过的文人诗文集、笔记,很少没有写到花事或看花的书。

有势有钱并不等于有文化。

懂得看花,才是懂得文化艺术生活情趣的一种表现,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深度的。

因而北京几百年来看花胜地特别多,随便一数,就可能有几十处,既见诸前人的文献中,我过去也曾写过不少这类的小文章,在此不必多赘。

在此我只想谈谈前人没有说过的苏园花事。

我曾为“苏园花事”写过四十首《忆江南》词,以韵语咏唱之,足见我在感情上对其眷恋之深。

此文中将引用述及,因以“词话”名之,更亦有深情在,但非“色情”,不能与《金瓶梅词话》相提并论,万勿误会也。

“苏园”在哪里?在北京西皇城根老门牌二十二号。

它本是清代末年邮传部尚书陈玉苍(名璧,号洁庵)氏的第宅。

陈是福建闽侯人。

林琴南最早是因他的关系到北京五城学堂(师大附中前身)当教习,后来一直在北京,从事翻译小说、提倡古文等等,声名大著,他曾为陈氏写《苏园记》云:闽江有村曰苏琯村,陈氏聚族居之……吾友絜庵尚书长于是村,既通籍,遂舍其遗产二万余金,归之陈祠,为岁时报飨之需,陈宗贤之。

然尚书子姓繁,多仕于朝,因筑室于宣武门之东,治园四亩,名之曰苏园,不忘其乡也。

园之构无重楼邃阁之制,松桧中书舍三数楹,拓余地以艺蔬果之属,怪石四五,离立篁竹间,朴野仍如村居。

尚书年七十有一,晨起扶杖徜徉,见园丁之灌艺费力,则亦自理其瓶锄,其伉健虽老于圃事者不能过……林琴南文中把为什么叫“苏园”说得十分清楚,但对园之大小、花木情况,说得都不够详细。

我在苏园住了十三四年,度过了我儿童时期的后几年和整个青少年时期,对于林文所记,不但感到亲切,而且可以补充说明,以补其疏略之处。

苏园在当时人们口头上只叫“花园”,“花”却不仅限于园内,还有园外。

这所大房子有二百多间,占地三十多亩。

大门进来,是一条南北长三十多米,东西十米宽的长条地带,种满了花树;在二门内右侧沿几十株刺柏的引路走过去,才是苏园的小门。

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

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

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代。

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有6074条,习惯上,人们把街巷之类统归于胡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欢迎阅读。

“夕阳西下,一抹淡淡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京城那些幽深的小胡同里。

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老槐树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由远而近、略带沙哑的‘磨剪子来镪菜刀’的吆喝声……”这是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里描述的老北京四合院的情景。

“暖日暄晴,春云浮荡,站在小小的四合院中,背抄着手,仰头眺望鸽子起盘,飞到东,看到东,飞到南,看到南……鸽群绕着四合院上空飞,一派葫芦声在晴空中响着,主人悠闲地四面看着……”“如果用极少的词语来概括四合院的四时,我苦心孤诣地想了这样四句:冬情素淡而和暖,春梦浑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

”这是邓云乡先生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描绘的四合院的情状和生活。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这是汪曾祺《胡同文化》里的北京四合院。

还有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曹禺先的话剧《北京人》里的那些胡同、巷子、四合院,还有那些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对我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北京的四合院究竟什么样子?很想去实地逛逛那些胡同、院落,去体会和品味一下那些从书上读来的从媒体上听到和看到的北京四合院那种人与天地自然交融和合的文化内涵。

难得来北京一趟,游游老北京的四合院自然列入行程之中。

在恭王府外的柳荫巷,与一个蹬人力三轮车的小伙儿讲好价,缴了钱,坐上他的车子,就开始了这次盼望已久的旅行。

红色绒布顶子罩着黑亮的三轮车,伴随着“叮当!”“叮当!”的清脆铃铛,行进在什刹海旁边古老的巷子里。

穿着褚黄背心的蹬车师傅,红衣黑裤白鞋子,十分精神,一边蹬车一边用带有山西口音的普通话讲解。

或大或小的四合院一座接一座,灰砖砌成的围墙把这些落院连接成巷子,石头铺成的街面透着悠远的历史印记。

文学类文本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四合院秋冬①仲夏刚过,一阵好雨,一阵凉风,四合院的秋忽焉而至了。

②到上海后,每爱七八月间回北京,常常住到旧历七月下旬再回江南,几乎像辛勤的候鸟一样,年年可以迎接燕山的新秋。

其时在宣南还有一间小房,可以容身。

虽是宿舍房子,但是平房,又是按四合院的格局盖的。

中间院子、四周房子,自然不是一家一院,而是十七八家的大杂院。

不过因为有院子,人们可以搬个小板凳在院乘凉,也可在窗前听雨,或坐房中,隔着竹帘望院中雨景……这样还多少有一些古老的四合院的情调。

③有一年近中元节时,好雨初晴,金风乍到,精神为之一爽,忽然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并寄给平伯师。

他回信道:“奉手书并新著五言,得雨中幽趣,为欣。

视我之闷居洋楼,不知风雨者,远胜矣。

”从平伯师的信中,可以看到,从四合院中感觉到的季节情趣,在洋楼中是感觉不到的。

他现在虽然住在南沙沟高级洋房中,却也免不了怀念老君堂的古老四合院中的古槐书屋了。

④造化给人们以光泽和色彩,是公平的。

宫阙红墙,秋风黄叶,宫廷有宫廷的绚烂秋色,百姓家也有百姓家的朴实淡雅的秋色。

在那靠城根一带,或南城南下洼子一带偏僻的小胡同中,多是低低的小四合院的房子。

一进院门,种棵歪脖子枣树;北房山墙上,种两棵老倭瓜;屋门前种点喇叭花、指甲草、野菊花、草茉莉……总之,秋风一起,那可就热闹了,会把小院点缀得五光十色,那真是秋色可观。

虽在帝京,也饶有田家风味。

至于那些盛开的花花草草,喇叭花的紫花白边,指甲草的娇红带粉,野菊花的黄如金盏,草茉莉的白花红点,还有那“满架秋风扁豆花”的淡紫色的星星点点……这都是开在夏尾,盛在秋初,点缀得陋巷人家秋色如画了。

⑤当然,还有精致一点的小院。

这种院子不是北城的深宅大院,而大多在东、西城及南城。

“四破五”的南北屋,也就是四开间的宽度,盖成三正两耳的小五间,东西屋非常入浅。

但是整个小院格局完整,建筑精细,甚至都是磨砖对缝的呢。

2019-2020学年陆丰市龙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陆丰市龙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陆丰市龙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老北京的四合院》课堂教学相关资料一.由来与简介: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的主要建筑形式,始于1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二.布局: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

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三.砖雕、影壁、彩绘、栽种之讲究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住宅中,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称为“龟背锦”。

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

砖雕的题材有鹤鹿同春、子孙万代、文房四宝、富贵牡丹、梅兰竹菊、麒麟卧松等等。

吉祥的装饰图案比比皆是寓意更加丰富。

人们用寿字或桃子图案寓意长寿,用罄的图形寓意喜庆,用梅兰竹菊图案借喻清高和超凡脱俗,用牡丹玉兰表现高雅富贵……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寓意四季平安。

装饰物在四合院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其强烈地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的祈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同时它也是幸福长寿富贵志向的化身。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
❖ 明确: ❖ 相同点——

❖ 不同点——
对比鉴赏阅读法
❖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 的两篇文章或选段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 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 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 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 到差别,把握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水 平,提高阅读的能力。
老北京的四合院
邓云乡
第二课时
检查预习,复习旧知
❖①老北京四合院的哪一点最有“京味儿”竟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单谈谈。
❖②有人说:《老北京的四合院》这样的标题 太大众,太普通,凸显不了本文想表达的意 思,请根据上一课时的学习,给本文拟写一 个你认为更鲜明突出的标题。

明确重点,研读文本三部分: ❖“四合院之春” ❖“四合院之秋” ❖“四合院之冬”
四合院之冬(25—31段)
❖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思考邓云乡《老北京的 四合院》中描写的冬景和老舍《济南的冬天》 中描写的冬景,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 明确:
❖ 古老的四合院,房后面老槐树的枝桠残叶狼藉之 后,冬来临了。趁早把窗户重新糊严实,把炉子装 起来,把棉门帘子挂上,准备过冬了……天再一冷, 炉子生起来,大太阳照着窗户,座在炉子上的水壶 扑扑地冒着热气,望着玻璃窗舒敞的院子,那样明 洁。檐前麻雀咋咋地叫着,听着胡同中远远传来的 叫卖声……这一小幅北京四合院的冬景,它所给你 的温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代替的。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 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 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 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 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 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 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 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 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邓云乡:北京胡同妙人说妙物

邓云乡:北京胡同妙人说妙物

邓云乡:北京胡同妙⼈说妙物邓云乡先⽣是记录和研究北京史地的⼤家。

从宫廷到市井,从吃⾖汁⼉到北京的芭蕉扇,精致⼊微,妙笔⽣花。

都说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根和灵魂。

此前聚珍君推出过四合院的专题⽐如北京四合院纪实|故物、有图有真相 | 标准的四合院长什么样等,今⽇我们则来看看邓公笔下的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从明代永乐年间说起,也就是⼗五世纪开头算起,五百⼏⼗年中,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给北京⼀代⼜⼀代的⼈们,提供了⼀个安定、宁静、和睦、整齐、舒展的⽣存空间、⽣活环境。

开开⼤门,⾛出胡同,通向⼤街,通向外地,通向全世界;⾛进胡同,回到院中,关好⼤门,⼀家⼈团聚在⼀起,说笑、游戏、读书、吃饭、睡觉……⼏百年中,过的都是这样的⽇⼦。

直到现在,还有⼀⼤部分北京⼈这样⽣活着,虽然⼈越来越多,居住越来越拥挤,房⼦越来越残破,烧饭、⼊厕、沐浴等那样不⽅便……但⼀抬脚⾛出房门、街门,便是通畅⼲洁的胡同,夏⽇的⽼槐,冬⽇的⽩雪,残秋的黄叶,春暖的浮云,散步在胡同中,脚踏实地,溜溜达达,早晨,迎着旭⽇;黄昏,踏着斜阳;遇到街坊邻⾥,⽼远就打招呼:“您早!”“您回来啦……”直到今天,⼈们还眷恋于这种传统的富有⼈情味的⽣活⽅式,望着那远处盖起的设备齐全的⾼层公寓,⼜是向往,⼜是迟疑,⼼想那么⾼,⼀层层,⼈压⼈,⼀天到晚,踩在楼板上,⾝为地之⼦,却连地球都踩不到,还是⽼房⼦好,开开门,就可以在胡同中溜达,这⼜该多么⾃由舒展呢?何况还浸泡在那样悠久的、传统的历史溶液⾥……世界各地、天涯海⾓,不知有多少北京的游⼦,他们的乡梦、相思,都是在北京的胡同⾥。

⼤胡同、⼩胡同,漫长笔直的、曲⾥拐弯的,那各式各样的⼤门,新的、旧的、残破的、磨砖对缝的、青灰涂抹的……房屋后墙、院墙,那破旧的门扇,偶然还残留旧时的油漆,旧时的门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些天涯梦⾥的场景,当年都是历史的真实,清晰、迷濛、模糊……⼏百年来,胡同中的房⼦,那⼀座座的宅⼦,⼀块块的宅基地,破了拆、拆了盖,新的变旧的、旧的⼜变新的,⼀代⼜⼀代,⼀个⼜⼀个的新主⼈,真不知经历了多少朝,多少代,留下了多少遥远的记忆……时间的、空间的,这不就是北京胡同⽂化的内涵吗?北京旧时究竟有多少条胡同呢?据⼀九三六年马芷庠所编《北平旅⾏指南》记载:当时不算郊区,只内外城街巷胡同约⼆千七⼋百条,加上各城门外关厢,恐怕真要够三千来条了。

四合院与大杂院的故事

四合院与大杂院的故事

何谓四合院?时下一些电视剧、电影的编导们往往认为老北京人在当年都住在四合院里;或者以为四合院是北京人惟一的居住形式。

其实,并不尽然。

什么叫四合院呢?已故学者邓云乡先生则有明确的认识,他说:“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先要把这个概念的涵义解释一下。

‘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即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子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才是四合院。

少一面都不行,那就不算四合院了。

”四合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由此可见,四合院是有科学定义的。

纵观北京城,从紫禁城故宫到王府、寺庙及王公贵族、富绅大贾的“宅门”,历史上都是标准的四合院。

除建筑形式外,四合院最大的人文特点是“一家一户”或独门独院。

老北京的大小四合院都有这个特点,都以一家为主,住在院里的人只能是亲属,如果有外姓人的话无非是仆人之类的侍候主人的人。

因此,四合院是封闭的,不会是人来人往或住满闲杂人等的大院子,住在院里的人家就是一个小社会。

时下,有人用易经、风水之类学说解读四合院,虽牵强附会,故弄玄虚,但多少也有些道理,四合院确实私密性很强,院子整天大门紧闭,外面的人难以了解。

老北京的四合院有许多配件,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先生、胖丫头”之外,大的四合院,如王府、贝子府等还有花园,花园内有池塘、有假山、有古树名木。

遗存到今天的恭王府、醇亲王府等等就证明了这一点。

像清末尚书那桐住在金鱼胡同,他家的花园就很有名,人称“那家花园”。

大的四合院往往是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尤其王侯宅第、贵戚朱门,更是四合院一个连一个,有什么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等,组成一大片宅第。

据后人考证,和珅的住宅(今恭王府),确实庭院深深深几许。

仅中间一路就有十三个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连接着,都快追上皇帝的紫禁城大内了。

北京的标准四合院,并非千篇一律,如大的四合院大多分布在原来的东、西城,而南城地区如原来的崇文、宣武地区的四合院则与东、西城的四合院是有区别的。

四合院 礼乐精神的缩影

四合院 礼乐精神的缩影
2o o 平方米 。
合 院的历史 就 占三千年。陕西岐 山风雏 村西周 四合 院遗址 被称为 “ 中国第一 四
合 院”。可 以说 中国人 自结束了远古时 代的 “ 巢居 ” “ 穴居”之后 ,这种 由地 面建造 的木架 泥墙的住房 ,就渐变成组

四合 院的等 级是从 门开始 的。它是
户人家的脸面,表示其身分。门的式
样 、规模 、屋顶 的形 式 、油漆 的颜 色 、
装饰物件等都透 露出一户人家 的地 位尊

斗拱 ;
彩 画。
5 20/ 中华建设 8 07 1
维普资讯
另外 ,四合院的平面布置也反应 出 严格的等级 观念。 儒 家 伦 理 学 说 最 重 要 是 一 个 “ 礼” 。所谓 “ 礼别异 ,卑 尊有分 ,上 下有等主 ,谓之礼。”
座标 准 的 四合 院 ,一 般 约有9 平
方丈 ,包括 连大 带小共 有6 院子 ( 个 包
括外 、里院 ,四角的 四小院 )。房 间依 两柱一檀 自 间计 ,共有 1间 。其 中 , 然 7
大 门 、二 门虽 也 是 自然 问 ,但 不 能住
在建筑 的规 模 、式样和局部安排等几方
屋宇式 大门又分为王府大 门,广
亮大 门 、金柱小 门 、蛮子 大门 、如意门
等 ;随墙 门有小 门楼 、车门等。
王府大 门的间数 、装饰 、色彩 等等
四合院之于 中国 , 超越 30 年的 是 00
除 了符合 中国大地 的气候 、土木砖瓦建 筑材料的特性 以外 ,更是 特另 契合 中国 0 农 耕社会 的宗法制度 。
西 的昭穆之 别。未婚女流之 辈则住女墙
乐,是四合院的庭院制式相关的。但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北京的四合院》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细读文本,挖掘民俗文化,感受老北京四合院的民俗味和浓浓的京味。

2、通过学习,掌握对比鉴赏阅读这一方法,体会其表现主题,展现不同作家写作风格的妙处。

3、培养热爱传统文化之民俗文化的情操,号召他们走进社会生活,感受风土人情,积累写作素材。

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邓云乡在行文中展示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2、学习掌握对比鉴赏同一角度不同作品的写作手法,提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拓展
探究的能力。

【学法指导】
朗读法、对比鉴赏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邓云乡作者简介及作品推荐
作者介绍: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

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

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勤于撰述。

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

邓先生是极个别能让历史“活”起来的学者,既渊博厚重,细研历史文化,又细致闲情,深通民俗风情。

云乡身后,谁能继之?呜呼,先生生前,默默无闻,如今人们才愈来愈觉出他的价值。

代表作推荐:《文化古城旧事》(中华书局一九九五年版)
•《春雨青灯漫录》(新华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
•《增补燕京乡土记》(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版)
2、京派文化简介
京派文化,泛指具有北京历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

它不仅包括以老舍为代表的文学,还包括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建筑,及以京剧为代表的戏剧等。

京派文化是对田园与人情的深情回眸。

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这两种文化风格在中国现代以至于当今依然并行存在。

如果说海派文化是阳春白雪,那么京派文化就是下里巴人。

如果说张爱玲代表了海派文化,那么沈从文、老舍就代表了京派文化。

京派文化描写了小人物,贴近了底层生活画卷,无比眷恋地遥望了湘西世界,展示了人性之中的美。

【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阶段】
①制作课前预习PPT《走进四合院》,从建筑学的角度了解四合院的构造、布
局、功能
②作为课前阅读,提供阅读散文《民俗作家——邓云乡》、林徽云《老北京四
合院风情》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并从不同角度感受四合院的独特魅力。

③学生自主深度挖掘课文中风土民俗,传统节日,人情世故等知识,分组利用
平台资源查找资料,自制PPT。

【课中学习阶段】
一、旧课复习反馈,检查预习题导入:
课前预习题:
①老北京四合院的哪一点最有“京味儿”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单谈谈。

②有人说:《老北京的四合院》这样的标题太大众,太普通,凸显不了本文想表达的意思,请根据上一课时的学习,给本文拟写一个你认为更鲜明突出的标题。

③课文第二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四合院的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
二、阅读文本(3段—9段),思考主要问题
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场景来突出四合院中富有诗意的春天?
三、阅读文本(20段—25段),思考主要问题
邓云乡笔下的“四合院的秋”和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相比,有何异同?明确:
四、阅读文本(25段—31段),思考主要问题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思考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中描写的冬景和老舍《济南的冬天》中描写的冬景,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明确:
五、合作探究——从阅读走向写作,获得新知
【课堂微写作训练】
以“成都的街头巷尾”为对象(比如锦里、宽窄巷子,安仁民俗风情街)写一段具有浓郁“川味”的文字片段,以展现巴蜀文化的魅力,字数150字左右。

答:
【拓展阅读】
未名湖冰(邓云乡)
北京冬天溜冰,当年基本都是在旧时的皇家禁苑中,不论是北海还是南海,实际都是当年的“西海子”,说的文一点,就是太液池。

三四十年前,什刹海是比较僻远的,而且水面多是稻田、荷塘,只宜于夏天开荷花市场,并不宜于冬天溜冰。

万寿山昆明湖冬天一平如镜,自然可以溜冰,但路太远,当时西郊人很少,城里没有人大老远地跑到那里去溜冰。

说到城外的溜冰,那自然要数未名湖上了,这是有诗为证的:
“寒光刀影未名湖,北海稷园总不如。

哈得西山冰雪气,龙头一浴热呼呼。


一首打油诗念罢,再说正文,这“寒光刀影”不是什么剑侠小说中的场面,这寒光,不是什么青霜剑的剑光,而是雪光、冰光;这刀影,也不是什么青龙偃月的刀影,而是溜冰的青年们的花样刀,跑刀的冰刀之影也。

“寒光刀影未名湖”,就是燕园冬日未名湖上之溜冰风光也。

燕园有湖,妩媚玲珑,朔风一吹,零下十度,湖面结冰如镜,闪闪蓝光,淡淡日影,男
女同学,换上冰鞋,各显身手。

初学乍练者不知要摔多少个“大马趴”,但是越摔越勇。

弯腰背手往前闯,快如疾风者是冰上骄子。

手拉手翩翩滑翔,那是冰上爱侣,亦如冰上鸳鸯,形影不离。

溜的人固然有趣,看的人却也眼馋,亦有“冬烘夫子”不少人,围在湖边,操手在袖筒中,顶着寒风呆看,清鼻涕从鼻孔中流出浑然不觉。

当年,年年寒冬被这一团欢乐揉在一起的莘莘学子,而今都在何处呢?几人两鬓苍然,几人儿孙绕膝,几人飘泊异乡,几人飞黄腾达,多少人已是“渐行渐远渐无书,水宽鱼沉何处问”了,安能不黯然乎?
冬天一到,北京溜冰场上,也都热闹起来了。

在当年,如果嫌城里北海漪澜堂冰场、公园筒子河冰场冰不平,或者嫌人太多、太乱,那就请到清华园荷塘边上,或者到燕园未名湖。

尤其是燕园未名湖的冰场,那是当年北京最高级的、最美丽的冰场。

且不说那西山的雪影多么妩媚,万寿山佛香阁的朦胧多么痴情,燕园水塔的重檐多么典丽;也且不说那滑冰的人多么欢欣,多么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单止那冰,就是北京任何冰场都比不了的。

为什么呢?玻璃板一样光滑的冰场,被许多人滑上半天,被冰刀滑起的冰碴,聚在冰上,晚上要扫干净,(不扫,明天结在冰面上,冰便坎坷不平了。

)然后,再拿橡皮水管一冲,明天冰又像镜子般平滑了。

其他的冰场虽然也这样作,但无此细致考究。

溜冰的运动量是很大的,溜完就是一身汗,脱掉冰鞋,赶紧回宿舍或体育馆浴室中,热水龙头一冲,真是比佛家所说的醒醐灌顶还舒服,城里的冰场,那里有这种设备呢?
未名湖畔的刀光冰影,想来在今天一定更为热闹了。

可惜光阴易逝,学生时代早已去我而远,渺乎不可追矣。

那冰影,那人声,那笑语,那冬日西山的钝色,只能系以遥思了。

【课后反馈阶段】
1、自主学习汪曾祺《胡同文化》,进一步感受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2、在网上查找资料,比较海派文化和京派文化在建筑风格和文学领域上的不同
【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