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职高高一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īng è)狡黠(jiǎo xiá)蹉跎(cuō tuó)B. 沉湎(chén miǎn)窥觑(kuī qù)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C. 蔓延(màn yán)瞬息(shùn xī)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D. 沮丧(jǔ sàng)毛茸茸(máo róng róng)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图书馆里翻阅了许多书籍,特别是关于历史和哲学的书籍。

B. 由于最近天气炎热,我们班同学普遍出现了中暑现象。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D.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刻苦学习和老师的悉心指导。

3. 下列诗句中,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稳重—稳健B. 勤奋—勤劳C. 欣慰—喜悦D. 丰饶—丰富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黄莺一样悦耳动听。

B. 他的成绩犹如春雷般一鸣惊人。

C. 她的美丽如同鲜花般绚烂。

D. 他的思维敏捷,犹如猎豹一般。

6.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性格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举世无双C. 胸有成竹D. 风马牛不相及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天空蓝了。

B. 他的声音洪亮,他的笑容灿烂,他的眼神坚定。

职高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答案

职高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抖擞(sǒu)气喘吁吁(xū)B. 眉清目秀(xiù)专心致志(zhì)C. 雪中送炭(zhàn)雅俗共赏(yǎ)D. 翻箱倒柜(gài)倾国倾城(qīng)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

D. 我对他的成绩感到非常失望,他居然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C.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

D. 这幅画色彩斑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精彩绝伦(yún)无懈可击(xiè)B. 举世闻名(wén)举世无双(wú)C. 举世瞩目(zhǔ)举世公认(gōng)D. 举世闻名(wén)举世无双(wú)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C.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

D. 这幅画色彩斑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荷塘月色》中,作者用“……像……的梦”来描绘月色,形象地表现了月色的……(2分)答案:缕缕幽芳,朦胧、静谧7. 《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2分)和……(2分),表达了对父亲的……(2分)。

答案:背影、动作、语言、怀念8. 《离骚》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2分)和……(2分),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2分)。

高职单招一类试题语文及答案

高职单招一类试题语文及答案

高职单招一类试题语文及答案高职单招试题是针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的试题,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高职单招一类试题语文部分的样例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暴殄天物B. 一愁莫展C. 明查暗访D. 苦心孤诣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C. 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静的湖面上。

C.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高高挂起,照耀着大地。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是______的名句。

答案:屈原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苏轼...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职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职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职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职高一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班级姓名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答案必写在答题卷上,只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51分,每小题3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油腻(nì)咳(kē)嗽肩胛(jiá)拗(ǎo)开B.瘐(yǔ)毙丛冢(zhǒnɡ)褴褛(lǒu)竦(sǒnɡ)然C.模(mú)样搔(náo)痒板滞(zhì)呆(dāi)板D.搭讪(shàn)饱绽(zhàn)瞥(piē)见攀(pān)谈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安排踌躇镶边满副补丁B.黯淡停滞取消无礼谩骂C.纸锭冤枉惨白提字留念D.腰带掂量长橙披星戴月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拿过名家的文章就背,就模仿套用,难免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B.我跟他说了许多,可他就是置之度外。

C.在我告别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几件衣服,真是风雅之家。

D.听到战友不幸罹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沉痛万分。

4.依次应填词语正确的一项()(1)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酿成的,但却成了天然的____________。

(2)华老栓擦着火柴,点上油灯,房子便____________了清白的光。

(3)这个储油塔由于多年失修,以致造成油料____________事故。

A.界限弥漫泄露B.界线弥漫泄漏C.界限弥满泄漏D.界线弥满泄露5.修辞办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气候比房子里冷很多了,老栓倒感觉爽。

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才略似的,跨步分外高远。

B.扬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

C.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些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

D.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6.下列语句中没语病的一项是()A.老栓看着灯盏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职高高一期末考试卷子语文及答案

职高高一期末考试卷子语文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踟蹰(chí chú)不卑不亢(bēi bù bēi kàng)B. 窥视(kuī shì)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沉默(chén mò)遒劲有力(qiú jìng yǒu lì)D.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B. 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还有不少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使他感到非常自豪。

3.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诗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下列成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B.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C. 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就能成功。

D. 画龙点睛:比喻关键的一笔能使事物生动有力。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勤奋、勤劳B. 精彩、出色C. 欢快、欢乐D. 美丽、漂亮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聪明得像一块宝石。

B. 他跑得快如闪电。

C. 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

D. 他写字工整,字迹如画。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B. 他是个好人,诚实、善良、乐于助人。

C. 那个孩子聪明、活泼、可爱。

D. 他喜欢读书、游泳、打球。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花朵低垂着头。

中职语文高一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职语文高一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职语文高一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piān xiān)B.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jiǎo)C. 瞠目结舌(táng mù jié shé)D.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D. 我们应该避免不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古文中,属于《论语》的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以上都是。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填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

”7.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下一句是:“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________》中的诗句。

10.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出自《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职高高一期末语文考试卷及答案

职高高一期末语文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shén mó)暮色(mù sè)赏析(shǎng xī)B. 潮湿(cháo shī)起伏(qǐ fú)奋发(fèn fā)C.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谦逊(qiān xùn)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毛遂自荐(máo suí zì 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B.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C. 他的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让人深受启发。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3. 下列词语中,不能组成成语的一项是:A. 一心一意B. 一帆风顺C. 一马当先D. 一片冰心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如同夜空中的眼睛,注视着这个世界。

B. 这座山峰巍峨壮观,仿佛一座雄伟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

C. 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他的声音低沉,像一曲悠扬的夜曲,让人陶醉。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B.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

C.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以宋江、吴用等梁山好汉为主角。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2 年中职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总分说明:本试卷共12 页,总分值12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A 〔共 20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点缀.(zhuì)中.肯(zhòng)脍.炙人口(huì)B.栖.息(qī)婀娜.(nà)游目骋.怀(chěng)C.踟躇.(chú)奖券.(quàn)安静宁谧.(mì)D..睥.睨(pì)伫.立(chù)阡.陌(qiān)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乌黑慰籍羞怯无影无踪B.馈赠白皙可怕心喜假设狂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3.以下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日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预别国内政,鼓吹占据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会公开B.经受体会公然C.经受体验公然D.经受体验公开4.以下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平稳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精彩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符合道德标准。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斗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斗罪行。

5.以下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与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与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安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C.金教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高一职业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高一职业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高一职业语文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í qiāo)B. 踌躇(chóu chú)C. 筵席(yán xí)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B.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D.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树叶绿了,秋天的果实熟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好,还乐于助人。

D.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这么努力,难道不应该得到表扬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难道你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答案:B6. 下列词语中,属于名词的一项是:A. 快乐B. 快速C. 快速地D. 快乐地答案:A7.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一项是:A. 书籍B. 阅读C. 快乐D. 学习答案:B8.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A. 书籍B. 快乐C. 阅读D. 学习答案:B9. 下列词语中,属于副词的一项是:A. 快速B. 快乐C. 快速地D. 快乐地答案:D10. 下列词语中,属于量词的一项是:A. 张B. 个C. 本D. 次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 一箭双雕:________答案:一举两得- 画龙点睛:________答案: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________答案:未为晚也- 掩耳盗铃:________答案:自欺欺人1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填写适当的反义词:- 勤奋:________答案:懒惰- 诚实:________答案:虚伪- 勇敢:________答案:懦弱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问题一: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二: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这一中心思想?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三:文章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四:文章中提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五: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四、作文题(40分)14.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高一职高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职高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一职高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A. 懑mèn 奏zòu C. 酗xù D. 伺cì挟xié)2、A (B. 毕竟 C. 蔑视 D. 旨意)3.C (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指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乞求:请求给予。

单纯:简单统一,不复杂。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4.B (应运而生:指照应天命而降生。

后多指顺应客观形势、时代潮流而出现。

可作谓语。

“应运而生”和后面的“成立”语义重复)5.B (A. 缺少主语,应把“我”放在“也想起”之前。

C. 语序不当,应为“满腔热情、怪韧不拔、卓有成效。

D句式杂糅,去掉“或直接原因”)6.D 7、C (“怨叹”上承“不幸”“他们的勇气”中“他们”上承“人类中最优秀的”)8.A (B.“可开发”不妥,卫星本来就是有侦察、导航、能信的功能,原文是“利用”。

C.携带“各种武器”不妥。

D.“直接进行……”不妥,而是“利用……有效载荷”)9.C(把“将”说成了“已经”)10.A(“主要标志”不对,原文为“重要标志之一”,文中没有提到对文化的作用)11.D(“提……移民基地”不对,不可能成为移民基地。

)12.B (“因”应为“接着”) 13.C 14.B15.我去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使得人人都有勇气,而且得为人的道理。

(5分)16.曾晳的答话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这一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心态,深深地感动了他,因而他“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3分)17(10分)略18.①把挂着的小布猴放在座位上;②让司机把车开慢点,免得撞死小虫子;③把快要晒死的蚯蚓放到草地里去。

(三个要点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19.热爱生活,但缺少慈悲心怀的“我们”既烘托出叶子的童真可爱,突出其对一切生命的关爱之心,又反映出成人慈悲之心的缺失。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D.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D2.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作品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C二、填空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________的深刻思考。

答案:范仲淹;忧国忧民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向往。

答案:亲人团聚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机智,同时又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同时也因为身世的不幸和爱情的坎坷而时常感到忧郁和无奈。

2.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罔”意味着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考,那么学到的知识将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

“思而不学则殆”则指出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新知识,那么思考将变得空洞无物,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话在诗中有什么含义?答案:这句话通过黄河水的奔流不息,比喻人生的流逝不可逆转,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职业高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高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高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恣意(zì yì)徜徉(cháng yáng)B. 蹉跎(cuō tuó)筵席(yán xí)C. 旖旎(yǐ nǐ)踟躇(chí chú)D. 峥嵘(zhēng ró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勤奋,而且成绩优异。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田野,绿油油的一片。

B.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这次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颇有大家风范。

D. 他们俩的友谊已经破裂,现在形同陌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难道不令人羡慕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工作吗?D. 他这次的表现,难道不值得表扬吗?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万物复苏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还乐于助人。

C.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工作,要健康生活。

D.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一样快。

B.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C. 她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

D.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搬山。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职高高一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A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缱绻桀骜B. 恣情恣意缱绻桀傲C. 旁骛恣情缱绻桀骜不驯D. 旁骛恣意缱绻桀骜不逊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天气恶劣,所以飞机不能按时起飞。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答案:A4-2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

答案:王维4-10. (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给出“他”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等。

2.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答案:列举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这些细节如何服务于主题的表达。

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倾向,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1. 这首诗/文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答案:根据诗/文内容,判断作者及朝代。

2. 请分析这首诗/文的意境。

答案:结合诗/文内容,描述其营造的意境和情感氛围。

3. 这首诗/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答案:概括诗/文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鹜B. 恣意妄为C. 桀骜不驯D. 瞠目结舌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真是杞人忧天。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功成名就,真是一鸣惊人。

D. 他总是一意孤行,真是不屈不挠。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他从不气馁,总是坚持不懈。

D.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2. “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杜甫的《春望》。

3. “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文章正文:(此处省略文章内容)问题:1. 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5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10分)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15分)...四、作文题(共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也可以发挥想象,但内容必须积极向上。

3. 注意文章结构,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二、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2. 竹外桃花三两枝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三、阅读理解1. 文章通过母亲的日常行为和对话,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的母亲形象。

2. 作者通过母亲早起做饭、夜晚缝补衣物等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3. 文章的主题是歌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B. 妙手偶得C. 纵横捭阖D. 欣欣向荣答案:A解析:A项“精疲力竭”字形正确;B项“妙手偶得”应为“妙手偶得”;C项“纵横捭阖”应为“纵横捭阖”;D项“欣欣向荣”应为“欣欣向荣”。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C. 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D.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答案:B解析:A项中,“通过这次活动”与“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存在主语不明确的问题;B项中,“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C项中,“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D项中,“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胸有成竹B. 画蛇添足C. 水滴石穿D. 破釜沉舟答案:D解析:A项“胸有成竹”为成语;B项“画蛇添足”为成语;C项“水滴石穿”为成语;D项“破釜沉舟”为成语。

二、填空题4.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应填入哪一项?(1)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团结互助,________()。

(2)他学习成绩优异,是班级的________()。

(3)他虽然年纪小,但________()。

答案:(1)A (2)C (3)B解析:(1)A项“齐心协力”表示大家齐心协力做某事;(2)C项“佼佼者”表示优秀的人;(3)B项“有模有样”表示有样子、有风范。

5.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应填入哪一项?(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

答案:(1)A、B、C、D (2)A、B、C、D解析:(1)A项“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A项“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

职高高一期末考试卷子语文及答案

职高高一期末考试卷子语文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贪婪(tān lán)B. 谨慎(jǐn shèn)沉着(chén zhù)C. 融洽(róng qià)挑剔(tiāo tī)D. 妩媚(wǔ mèi)赫赫(hè 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深受读者喜爱。

B. 我最近学习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写到深夜。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体育精神,还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聪明。

3. 下列词语中,与“匠心独运”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别具一格B. 雅俗共赏C. 独出心裁D. 融会贯通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像一只活泼的小鹿。

B. 他工作起来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仔细研究。

D.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摇曳(yáo yè)B. 谨慎(jǐn shèn)畅快(chàng kuài)C. 融洽(róng qià)挑剔(tiāo tī)D. 妩媚(wǔ méi)赫赫(hè hè)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她的勤奋和聪明。

B. 我最近学习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写到深夜。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体育精神,还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聪慧”。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像一只活泼的小鹿,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第Ⅰ卷(共70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文绉绉(zōu)眼翳(yì)轻薄(bó) B.名讳(huì)一绺(liǔ)珍馐(xiū) C.吝啬(lìng)汗涔涔(cén))哂(shěn) D.蚋(nà)喟然(wèi)祭祀(s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起来穿上新衣,感觉特别神密,特别寒冷,牙齿得得地打着站。

B.骑自行车的人都熟悉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沿的台阶时遇到的困难。

这台阶就是一种垂直嶂碍。

C.今天,人类的活动已经使陆地上的面貌大为改观,许多地方出现了纵横交错的车路,在这样的条件下,动物身上会不会进化出轮子来呢?D.街上兵慌马乱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明日黄花(菊花)余风遗响(影响)援例(引用)B. 沸反盈天(翻滚)欣羡(欣赏)冠冕堂皇(皇帝的帽子)C. 悲戚(悲哀)有史可稽(核查)攻讦(奸诈)D. 鲰生(小人)相形见绌(不足)习焉不察(学习)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

B.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 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D.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在麦当劳,菜单品种有限,品种之间价格差别不大,使就餐者消费差异不大,餐厅服务员提供的服务无大差别。

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因此显富。

A. 不仅而且从而这因之无法B. 不仅而且因此也因此难于C. 不但而且因此这因之无法D. 不但而且从而也因此难于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未来大厦。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瞠目结舌(chēng)D. 锲而不舍(qiè)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_______地工作着。

”A. 孜孜不倦B. 兢兢业业C. 勤勤恳恳D. 殚精竭虑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大家一读。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河水静静地流淌。

D.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梢。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落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守信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D. 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画画,喜欢运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7. “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8. “_______,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自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10. “_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故乡》节选鲁迅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职教高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3篇)

职教高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C.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D. 鸡鸣狗吠,鸡犬升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画技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到几万元。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辉煌、灿烂B. 欢快、愉快C. 精美、精致D. 粗心、大意4.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小明非常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5.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A. 贤惠B. 神秘C. 恬静D. 稀疏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画技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到几万元。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7. 下列句子中,使用恰当的成语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突飞猛进。

B.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C. 他思维敏捷,机智过人。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10. 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恣意踯躅对峙茁壮成长B. 箴言缜密砧板斟酌损益C. 蹉跎差错刹那差强人意D. 蹊跷栖栖掎角之势蹊径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消声匿迹金榜提名明查暗访B. 再接再励黄梁美梦风声鹤唳C. 人才倍出食不果腹一愁莫展D. 张灯结彩礼上往来风餐露宿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D.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总是妄自菲薄,缺乏自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仍然坚持每天阅读。

5.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B.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优异。

C. 他不但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D. 他即使学习刻苦,也成绩优异。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了问题。

(假:借用)B. 他不以为然地看着对方。

(然:这样)C. 他不速之客地闯入了房间。

(速:邀请)D. 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

(遗:留下)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卑不亢地与对方交流。

(卑:低声下气)B. 他不耻下问地向别人请教。

(耻:羞耻)C. 他不苟言笑地工作。

(苟:随便)D. 他不共戴天之仇。

(共:一起)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寒而栗地看着对方。

(寒:寒冷)B. 他不慌不忙地处理问题。

(慌:慌张)C. 他不计前嫌地帮助别人。

(计:计算)D. 他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很快就是期末考试了,多做试卷练习是好的。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文绉绉眼翳轻薄 B.名讳一绺珍馐 C.吝啬汗涔涔)哂D.蚋喟然祭祀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起来穿上新衣,感觉特别神密,特别寒冷,牙齿得得地打着站。

B.骑自行车的人都熟悉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沿的台阶时遇到的困难。

这台阶就是一种垂直嶂碍。

C.今天,人类的活动已经使陆地上的面貌大为改观,许多地方出现了纵横交错的车路,在这样的条件下,动物身上会不会进化出轮子来呢!D.街上兵慌马乱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明日黄花余风遗响援例B. 沸反盈天欣羡冠冕堂皇C. 悲戚有史可稽攻讦D. 鲰生相形见绌习焉不察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

B.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 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D.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在麦当劳,菜单品种有限,品种之间价格差别不大,使就餐者消费差异不大,餐厅服务员提供的服务无大差别。

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因此显富。

A. 不仅而且从而这因之无法B. 不仅而且因此也因此难于C. 不但而且因此这因之无法D. 不但而且从而也因此难于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未来大厦。

②有的播迁他邦,;也有的,未老而先亡。

A.决裂建筑东山再起转瞬即逝 B.分裂构筑重振雄风昙花一现 C.分裂建筑东山再起转瞬即逝 D.决裂构筑重振雄风昙花一现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专家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是深海水输送的营养物的减少导致了鱼类和虾类的减少。

C.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D.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百分之六十五的青年人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传统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B.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C.正是通过上述不同感受的比较,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

D.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

9.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看见了被柔和的灯光照耀着的裸露的肩膀,看见了像珠宝一样闪烁的头发,看见了像生命一样发光的宝石。

B.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祈求哀恳这位歌唱家。

C.蚂蚁是顽强的乞丐。

D.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10.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

B.随着蜕皮的进展,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爪,最后是翅膀与后爪。

C.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

D.骑自行车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其效率比小汽车或DC—8喷气式飞机高5倍,比奔跑着的狗或飞翔着的鹦鹉高15倍。

11.下列关于口语交际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面试实质是一种口试,在交谈中,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双方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效果。

B.在访谈过程中,为了真正做到“零距离”交流,最好在访谈前将访谈提纲记在脑中,尽量不翻看文本资料。

C.自我介绍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在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可以在去单位求职应聘时,但一般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D.劝说的效果来自理和义的思想观点,怒的形式不是恰当的方法。

12.下列各项中,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论》论说文苏轼北宋 B.《寂静的春天》科学小品雷切尔·卡森美国 C.《虞美人》词柳永南宋 D.《茶馆》剧本曹禺中国 13.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条,是非正式的短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途广泛,不用邮寄。

B.单据对签约的各方都具有约束力,单据是否准确、严密、完备,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书写单据时必须认真慎重。

C.招聘启事要写明招聘人员的职别或工种、应具备的条件、考核和录用办法、报名事项,以及录用后的待遇等。

D.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决定具体问题等都可以用通知。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不可以用通知。

14.下列关于写作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议论文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具有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的方法或过程,就是假设论证。

B.议论文中,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个论证过程只包含一个推理。

C.记叙中的议论一般在结尾,点明文章的题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使读者受到启发。

D.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常常以一种表达方法为主,同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会将多种表达方法糅合在一起。

15.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具有议论文的辩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B.《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随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文章独到的写作特色——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C.《雷雨》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D.《茶馆》全文没有一个中心人物,众多人物轮流突出,如万花筒一般,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好戏,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共4页:宋恩子: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王利发: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

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

我拿来,二位看看!吴祥子:我们不看簿子,看人!王利发: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宋恩子: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王利发:这年月,做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帐不是!宋恩子: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吴祥子: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宋恩子: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 16.吴祥子、宋恩子是什么样的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靠抓人为生的受迫害者 B.统治阶级的鹰犬爪牙C.利用职务之便敲诈勒索的流氓无赖 D.不受任何人管的地头蛇17.王利发说的话能说明什么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局势动乱,军阀混战不断 B.人民生活艰难,苦苦挣扎,受尽欺压 C.只有有钱人才能上大学 D.王利发对当时局势认识清醒,借机发财18.王利发的对白能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精明圆滑、善于应酬 B.自私自利、老实忠厚 C.豪爽直率、善良诚实 D.谦恭温和、狡诈机变19.下列对《茶馆》语言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语言个性化。

善于从人物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其说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 B.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独特的幽默风格 C.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的语言。

京味京腔,地道方言 D.完全诗化的语言,格调纯洁高雅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写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也自有一幅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来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得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来看,“推”似乎比“敲”更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真如古人称赞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者想“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诗非常认真,一个字也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是可取的。

对于用“敲”还是用“推”字,韩愈认为“敲”字好。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心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动,何必拟议哉!”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表达情意才写。

所谓“即景会心”,究竟是“敲”还是“推”合乎情景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个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敲。

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意不明确,所以决不定。

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

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

从音节上说,敲也较为响亮。

20.作者在甲段文字中阐发的基本观点是什么!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

B.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真如古人称赞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