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概述(共 64张PPT)

合集下载

教育和教育学课件

教育和教育学课件
第25页,共31页。
《论演说家的教育》
❖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著《论演说家的教 育》(《雄辩术原理》):系统总结了罗马 共和国最后一个世纪和罗马帝国第一个世纪 的教育观和教育经验,同时吸收了希腊人在 教育思想上的有益成果。由于该书集希腊罗 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被誉为欧洲古代 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 第一节 教育概述
❖ 一、教育的概念 ❖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 ❖ 第二节 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简要历程 ❖ 一、远古教育即教育的起源
❖ 二、古代教育即教育的发展 ❖ 三、现代教育即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二、教育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三、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第四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从摇篮到坟墓)

代教育 发展趋势


全个

都 不

能 少

多元化
(文化融合)
民主化
(人人平等)
第21页,共31页。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 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 教育,如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种种教育,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终 身教育既有专业性的教育,也有社会、文化、 生活方面的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技能的形式 外,终身教育还与社会文化活动和实际生活 密切联系。
第11页,共31页。
❖ 3、劳动起源说(或称社会起源说) ❖ 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基本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有意识的
生产劳动之中。 ❖ 评价: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相关。
第12页,共31页。
❖ (二)原始教育的特征
❖ 1、原始的平等性; ❖ 2、内容的贫乏性; ❖ 3、方法的单一; ❖ 4、活动的非独立性.

2.2《红烛》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2《红烛》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本研读
3、第三节: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中的引号的用法及作用?
表特殊含义的强调:引号内的“烧”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动词, 它代表了红烛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的精神象征。这种精神在引号 的作用下被特别强调,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 的深意。
加上引号后的“烧”字在句子中起到了着重标明特殊含义、引 人注目、字义丰富且突出的作用。这种语言处理方式不仅增强了 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内 心世界。
写作背景: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作为深受中西文化 影响的诗人,当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 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 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 的中华,不对,不对!”也使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时代的批 判和对人性的探索。在即将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之际,他回 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内心充满激动与感 慨,创作了这首反映时代精神的杰作《红烛》。
文本研读
7.怎样理解“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 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 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 心流泪”,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 耕耘者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 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 人的得失荣辱,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文学知识
歌——诗经体 诗经

古典诗歌
古体诗
行——楚辞体 楚辞 吟——乐府体 古乐府
歌 分
近体诗 绝句
律诗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87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87张PPT)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 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 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 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 穿着中山装。由于中(Mao Suit),但中国却 从未有如此称呼。
在封建社会、服饰紧密联系着 每个人的身份与社会等级。服 饰的式样、颜色、质地必须符 合穿用者身份的高低贵贱
等级森严、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 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9世纪,帝国主义的炮舰强 行打开了清朝国门。为了“变 法图强”大批中国青年留学欧 美,从此,近代西方思想与科 学技术大量传入中国,作为一 种社会思潮的直接表现,在中 国的社会上层和占风气之先的 学界首先出现了服饰改革运动。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态度)发
生了什么变化?
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
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
思想解放;民国的剪发易服政策;西服本身的魅力 3、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2、现代服饰变化(新中国) (1)概况: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 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 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 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 发不可收之势。
思考: ——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现在的婚纱照更上一层 楼,在追求个性与独特的 今天,新人不再满意于商 场出售的成品婚纱,开始 迈向订制的个性年代。化 妆技术的进步也让新人更 加愿意面对镜头露出自信 的笑容,留下美好的回忆。

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事业“十五”时期 2000年 主要成就
学前教育阶段:
2005年
2005年比 2000年提高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37.7
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94.9
41.4
98.4
3.7
3.5
初中毛入学率(%)
初中三年保留率(%)
88.6
90.1
95
92.8 69.7 52.7 4031
改革思路:

• • • •
采取积极稳妥,分区推进,有条件的地方 先做,逐步推开。 要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把水平考试和 选拔考试分开。 区别不同类型学校,实行分类考试。 要改变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改革考试科目和内容。
(六)素质教育挑战现代学校功能
• 素质教育是一项教育的基本决策,人们希望通过素质教育 来改革目前学校中目前强调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 应试教育问题。 •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通过两种不同的取向功能:对个人发 展的促进功能;学校的选拔功能;要努力使两者之间逐步 的取得适度平衡。
(四)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在稳步推进
• 2005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 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 意见〉,继续在550多个课程改 革实验区实施中考改革。
中考改革的三个突破点:
• ——是在学业考试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并要求以 等级制方式呈现考试成绩。 • ——是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坚决扭转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 学生、录取学生的做法,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位学生在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 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43张PPT)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43张PPT)
中华文化
猜一猜
以下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哪些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
国家宝藏
舌尖上的中国
经典咏流传
国家开展这些节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
P58页运用你的经验
下列图片分别是哪些民族的节日?
蒙古族 藏族


瑶族






汉族
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 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 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 现代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 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
遵守交通规则、孝亲敬长、信守承诺、勤劳勇敢 P65页拓展空间
中华美德传承经典阅读(好书推荐)
《论语》、《与妻书》、《清贫》、《雷锋日志》
意义: 在读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
知识导图
中华文化根 延

文 化 血
精 髓

美德万年长
中华文化的产生 中华文化的内容 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三种文化具有相同的血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 种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智慧成果, 它们促进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展。
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 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 神动力。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PPT课件 人教版2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PPT课件 人教版2


85、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86、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87、因为一无所有这才是拼下去的理由。

88、只要我还有梦,就会看到彩虹!

89、你既认准这条路,又何必在意要走多久。

90、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现实和残酷,但我们还是必须往下走。

91、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79、别拿自己的无知说成是别人的愚昧!

80、天空的高度是鸟儿飞出来的,水无论有多深是鱼儿游出来的。

81、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82、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

83、我们要以今天为坐标,畅想未来几年后的自己。

84、日出时,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不为别人,为自己。

24、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25、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26、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27、失败并不意味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28、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29、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
Our future...

1、最孤独的时光,会塑造最坚强的自己。

2、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3、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4、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教育与社会发展PPT学习教案

教育与社会发展PPT学习教案
第41页/共69页
第12页/共69页
四、筛选假设理论
观点
该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标志 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 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 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 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 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
第13页/共69页
选作用。
在此,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过 程看成是根据个人先天能力进 行排序的过程,把教育水平看 成是反映个人能力或未来生产 率高低的有效信号。
第37页/共69页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文化水平影响教育发展水平 2.文化传统制度制约教育活动过程 3.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变革
第38页/共69页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四)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和教育发展战略重点 的选择
2.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年长一代对下一代的影响:遗传 养育 文化
生 产 力 水 平 低下
自 然 科 学 内 容及其 贫乏
近代社会
生 产 力 水 平 发展
代 数 、 三 角 、物理 、化学 、动物 学等
现代社会
生 产 力 水 平 快速发 展
第27页/共69页
计 算 机 科 学 、分子 生物学 、遗传 工程、 空 间 科 学 、 新能源 、新材 料 系 统 论 、 控 制论、 信息论
考察团这样写道——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的最
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的同年级的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
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第文36页化/共方69面页 必将把美国远远的甩在 后面。”
历史给中美两个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25 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 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 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 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2.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 “一五计划”实施,工业化起步;
•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工业化受 挫;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 中共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走上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依据
政策
50s(奠基时期)
政策
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
成就
与苏联等17 国建交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综合国力 国际环境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政 策
一边倒
1953年提出 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1954年参加 日内瓦会议
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
1955年参加 万隆会议
【重点解析】
★建国初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涵义:
第一、“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 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 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与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实现社会的转型。 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要想实现近 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1.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
现 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代 中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国
【知识梳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史实(历史事件) 经济领域 史论(历史认识)
政治领域
思想文化
教育外交
【知识梳理】
1、政治:
①创立新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开始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 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建 国初,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 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边倒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2、(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2年8月29日,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3、(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4、(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贯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5、近代中国的两个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6、甲午战争,1894年11月,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南京条约》将(英国岛)让给英国;1860年,英国《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7、18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半岛),1887年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

8、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割去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俄国共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9、(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去(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赔款(2亿)银两。

10、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11、1901年,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银4.5亿两。

12、(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3、1861年,“辛酉政变”,肃顺等顾命大臣被清除,恭亲王奕 和慈禧太后掌权。

14、(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是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分析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分析
——梁启超
李鸿章(1823 —1901 )
28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1)
奕訢
曾国藩 29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2)
李鸿章
左宗棠 30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3)
张之洞
31
洋务派
奕訢、曾国藩、 代表人物 李鸿章、左宗棠、张
之洞等
顽固派 倭仁等
相同点
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不同点
主张因循守旧,
主张利用外国先进 原封不动地维护清
19

20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

21
好色洪秀全毁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 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丧失了进取心,实行 无为而治。他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 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一说饥饿病死), 11年中从未迈出过天京城门一步,只一次 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看视生病的东王 杨秀清。其余时间都在他的太阳城金龙殿 坐享荣华,其帝王生活的威仪和气派,是 相当排场的。
23
到了南京以后,洪秀全到底有多少个美女?太平天 国失败以后,有一本书叫做《江南春梦笔记》的, 说是王后娘娘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十 六个名位共二百零八人;二十四个王妃名下辖姹 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九百六十人,两者共计一 千一百六十九人。以上都属嫔妃,都是要和洪秀 全同床共枕的。天王府不设太监,所以另外还有 许多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六十人各辖女 司二十人计算,合计为一千二百人。各项人数加 起来,总计有两千三百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洪 秀全一个人。
9月1日,韦率三千多人回到天京,当夜就与秦日纲包围了东王府。9 月2日凌晨,对杨及亲属、东王府的官员、部将、士兵进行屠杀。第 二天又在天京城内进行了大搜捕,死于韦之手者前后达二万余人。9 月中旬,石回到天京,劝韦停止滥杀,但遭拒绝,韦又想杀石,石当 夜逃出,韦杀了石全家。石逃出天京后,在安徽集结十万多人的队伍, 上奏洪秀全,要回师“靖难”,韦也引起天京城内外官兵的不满。11 月初,洪杀死了韦昌辉,石达开回京辅政。但洪又对石产生猜忌,让 其兄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同石共掌大权,牵制石,并要加害石达 开。1857年6月,石达开带队伍十余万离开天京,更令太平天国雪上 加霜。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64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64张PPT

四、受教育情况 8岁时开始在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岁。10岁时开始给家里记帐,学珠算。13岁 时,离开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 帐。16岁时,他去离家50里以外的湘乡县的一所新学堂学习。后来,他去了长沙,进入 了一所中学待了半年。1912年,他进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 动的初步经验,1918年毕业。 五、情节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②剪辫子、参军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④他的财物 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⑤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的死人事 件,他眼睛湿润⑥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 ⑦对当前世界政 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从毛泽东剪辫子、参军的情节可以看出他的革命性特点;从他选 择学校及进行自修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好学进取、富有恒心毅力; 从团结周围人的情节可以看出他已经慢慢形成领袖气质。
师范毕业后,毛泽东到了北京,在老师杨昌济的帮助下,获得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 员的工作,并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思想也越来越激进。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更加直接投身到政治中去,成为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主笔、 帮助创办文化书社、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组织反军阀运动、和陈独秀讨论“改造湖 南联盟”的计划、领导了一次对军阀赵恒锡当政的省议会的冲击。从此,毛泽东越来 越相信,只有经过群众行动取得群众政治权利,才能保证有力的改革实现。1920年, 毛泽东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从而建立起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温文尔雅、忠心耿耿、 吃苦耐劳、不屈不挠、 头脑冷静、善于分析 推理、爱护士兵、平 易近人、有卓越的组 织和领导才能。
一、外貌形象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共36张PPT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共36张PPT

我们要千方百计,即使在别 的方面忍耐一些,也要把 教育问题解决好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 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 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 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 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 进步的基石。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Why?
经济发展
依靠
科技发展 人才竞争
教育
依靠
依靠
把经济建设转 到依靠科技进步 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 把教育摆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 。
经济发展 科技发展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 中心,发展是硬道理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 伟目标就是把经济建设转 到依靠科技进步轨道上来
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 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 底是人才的竞争
★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为什么)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 技的进步 (2)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 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3)总之,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 要求
那么该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呢?
• 依据目前国情必须以谁为中心? • 经济建设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教育人才又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所在
这说明了什么?
神州系列飞船发射升空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 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 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 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 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我国的科技现状:
• ①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 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的领域 已走在世界前列。
• ②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 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 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课件5: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课件5: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 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 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基本原则: (1)“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 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方向。 (2)“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 义文化的方针。 (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 由和创作自由。 (4)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 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与发展。
2.遭遇挫折: (1)1957 年__反__右__斗__争__扩大化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 中,“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 (2)文艺界呈现出“__百__花__凋__零__”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中止。
3.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双百”方针重新确立。 (2)表现: ①文学艺术领域:以“_伤__痕__文__学__”“反思文学”为先锋的 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文艺形式 争奇斗艳。 ②学术科技领域:理论界提出了许多创新见解,许多社会 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不少新学科。
——《共和国走过的路》 材料二 ②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 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 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三 ③“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 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 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4.“神舟”号飞船: (1)发射:2003 年 10 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 __杨__利__伟____顺利地送上太空。 (2)意义: ①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 的里程碑。 ②在未来的 5—10 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 益。 ③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教育的现状

我国教育的现状

三、入世后中国的教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教育的现状
1、我国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2、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求相比,我国教育整体仍然十分严峻 3、城市与农村教育水平差距很大 4、加入WTO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教育的成就
材料一: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大规模的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 文盲的任务(两基)。到2005年,“普九” 人口覆盖率达9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达99.15%,比2000年提高了0.05个百分点;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比2000年提 高了6个百分点以上。“十五”期间全国共 扫除文盲971.73万人,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 4%左右。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 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3年,劳动力平均受教 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高到初中毕业。
二 我国教育形势整体严峻
2

、 我国地区间的差距
发达城市、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已 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地区、经 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水平、教育条 件与前者相比,差距还很大.促进 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 务.
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 上爬100米,然後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我们中学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 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 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 发展意识的人 。换个角度看,学生也应该 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 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 展。
知识总结:
我国的教育现状
一、我国教育成就--喜人成绩 二、我国教育形势--严峻 1、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其他国家,劳动 者素质偏低,高新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我 国经济的发展。 2、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城市人口的受 教育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木草堂修葺一新,对外开放。
谭嗣同
湖南时务学堂总理及教习合影 梁启超
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 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9年2月的《万国公报 》
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址 馆内珍藏的《时务报》、《公车 上书》、《大同书》。
北大在蔡元培 任校长以前, 官气较重,因 为自国子监、 科举制度被取 消後,很多人 都以北大(京 师大学堂)为 科举的替代品, 以此为仕途捷 径。1917年, 蔡元培接任北 大校长,对北 大进行了大规 模的改革,使 北大呈现了完 全崭新的气息。
的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提倡国防教育,实行文化教 育工作中统一战线方针。“干部教育第一,国民 教育第二”
第三节:中国近代学制的沿革
一、清末新教育制度——“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
了一系列有关学制系统的文件,统称《钦定学堂
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并未实施。 分为三级七段(小学九年、中学四年、大学六年)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 张之洞重新拟定的一系列有关学制系统的文件,
• 京师同文馆: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院。 • 特点:它是专为培养“译员”“通事”而设, • 课程侧重“西文”和“西艺”; 京 • 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度 师 • 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同
文 馆 旧 址
2、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制造学校。 它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还有 “英国学堂”和“法国学堂”)它是由左宗棠奏 请设立的。 二)派遣留学生: 派遣留美幼童。1872年在容闳极力倡议下,首批 30名幼童赴美留学,共派出四批120名留美儿童, 后因在留学生管理上出现分歧,于1881年被全部 撤回。但即使是这些尚未完成学业的留美学生, 也仍然成为了我国近代科技、实业、管理、外交、 军事和教育等领域的知名人士。(代表人物:詹 天佑、容尚谦、黄开甲等) )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第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的教育
•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 (一)地主阶级内部提出改革,向西方学习: •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龚自珍、魏源 和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开明地主和知识分子率先 发出了要求变革和学习西方的呼声: • 一是要求“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 二是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龚自珍) • 三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即向西 方学习。 • 魏源还编写了《海国图志》,林则徐是开眼开世 界的第一人。
1872年首批小留学生
中国留学之父容闳
三、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
(一)戊戌维新的改革措施及影响 • 戊戌维新又称“百日维新”发生于1898年6月 11至9月21日,共103天。以康有为、梁启超、谭 嗣同、盛宣怀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所从事的教 育改革活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二)新式学堂:万木草堂(康有为在广州设立)、 时务学堂(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陈宝箴创 于湖南)、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
京师大学堂匾
京师大学堂的洋教习
校钟
红楼旧校址
三、百日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设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办,1900年毁于战 火,1902年复办); 2、废除八股文考试,改革科举制度(设立经济特 科,选拔维新人才);
3、讲求西学,建立新式学堂(令各省府厅州县大 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式学堂)。 以上措施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由于封建官僚的抵制,这些措施大多并未实施即 被废止,但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新潮流。

• 四、新政时期的教育:留学高潮兴起(梅贻琦、胡
适、竺可桢、陶行知、陈鹤琴)。清末学制包含资 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因素,是传统和近代的综合产 物。 • “游美学务处”在选派留学生同时,着手筹建留美 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11年正式开学,民国成 立后改为清华学校)
五、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辛亥革命时期创办元培于1902年创

大通师范学堂:1905,陶成章、
徐锡麟;秋瑾曾主持校务。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
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
并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澳门著名的马礼逊教堂
二、洋务派“新教育”和“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至90年代,其基本内 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奕忻、曾国 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在 教育上采取了改革措施,开辟了传统教育之外的另 一番天地。 一、洋务学堂的创办 洋务学堂的目的在于为洋务运动培养翻译、外交、 工程技术、军事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 “西文”和“西艺”为主。它大概分为外国语学堂、 军事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平民、工读、职业、实用主义思潮。
教育实验:黄炎培《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
划》 陶行知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团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晏阳初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
实验区。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党化教育:先进步后反动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工农教育:北方最早成立的工人教育机构是长辛 店劳动补习学校,湖南是最有计划最能反映工人 教育发展实际的学校,广东是农民教育开展最早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教育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1、民主和科学教育被重视
2、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3、对女子教育的推进(1922年女子获得了平等的教 育权) 4、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改革: 北大的办学方针: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兼容并包 5、勤工俭学运动
二、资产阶级教育思潮、教育运动和教育实验:
(二)外国人向中国输入 西方文化,建立新式学 英国传教士——罗伯特· 马 堂。 礼逊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基督新
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 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200年 前,他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 典》。他第一个把《圣经》译 成中文,以自己的医学知识在 澳门开办了第一个中西医合作 的诊所。他揭开了基督新教在 中国的传教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