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概论 总结

合集下载

能源概论 pdf

能源概论 pdf

《能源概论》是一门涉及能源领域基本知识和原理的课程,主要介绍了能源的种类、来源、转化、利用以及能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能源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化石燃料、核能、可再生能源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过程,包括热能转化、电能转化、机械能转化等,以及能源的储存和传输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能源概论》还会涉及到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介绍了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来减少能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能源概论》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于理解能源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能源的利用和管理技能、认识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工程概论学习感悟1000字

能源工程概论学习感悟1000字

能源工程概论学习感悟1000字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能源工程概论课,内容包括: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环境效益、风力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迈入高度物质化阶段,然而自从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三大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此,作为一门研究如何开发利用各种能源的新兴专业——“能源工程”应运而生。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系、信息技术部的重点建设课程之一,我们深知它肩负的责任。

对我个人而言,更是具有非常特殊意义。

首先,作为一名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有志投身能源行业,但却面临着很多困难,甚至包括对该领域认识上的误区;同时也担心这样的选择会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压力。

因此必须找到一条既能实现个人理想又不致影响家里正常生活的途径。

因此就萌发了要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加入“能源工程”的队伍当中,将自己所学回报祖国、服务人民。

感谢“能源工程”给予我学习机会!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引下,结合在校期间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经验,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能源工程”概论的辅导员,负责班级辅导和协调管理工作,每周需要参加1-2次班会,同时兼职“能源工程”培训网站“辅导员博客”的版主。

除此之外,还承担了相关课程《能源工程概论》和《物流工程概论》的课堂辅导工作,讲授方式为课后提问或者线上答疑解惑。

在培训网上每天需花费3-4小时写稿,回复同学的留言咨询,一直坚持了近两年的时间。

付出总有收获。

辅导员博客访问量从几十名增长到2000余名,帖子浏览数达10万多次,得到了院内外众多同学的肯定与好评,极大地促进了我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无论怎么说,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

尽管不是第一次作为“能源工程”的辅导员,但是辅导员博客仍旧是我接触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回顾两年来,我撰写了数百篇文章,向学弟学妹推荐了200余本书籍,共享了我整理出来的资料库,总字数超过2万字。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能源替代石油作为动力源的汽车,通常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短缺问题的凸显,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热点,其发展前景广阔且备受期待。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总结。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是指以纯电力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利用燃料电池产生动力的汽车,其燃料一般为氢气;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使用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这些新能源汽车通过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使汽车的动力系统更加环保和高效。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新能源汽车具有较低的能耗和环境污染排放,能够有效缓解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进步,电池容量不断增加,续航里程不断延长,充电设施也在逐步完善,解决了一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顾虑。

再次,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将能够更好地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形成能源的闭环循环,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最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电池、电动机、充电设备等产业,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新能源汽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较高,电池价格仍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充电时间较长、充电设施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再次,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和品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和使用体验有一定的顾虑。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选择,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必将在未来的交通出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能源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能源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新能源概念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火力发电、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而言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它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新能源具有不污染环境、资源丰富、可再生、分布广泛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太阳能太阳能是源于太阳的能量,主要有两种利用方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利用。

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光热利用则是通过太阳能热集中、吸收和转换等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环保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能源。

三、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力发电,主要通过风轮的旋转驱动发电机来转换风能为电能。

风能具有资源广泛、可再生、环保无污染等特点,且在适宜地区发电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能源。

四、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流产生的动能来发电,主要包括水电、潮汐能和波能等。

水能具有稳定可靠、规模化利用、无污染等特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五、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通过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利用。

生物质能主要包括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等。

生物质能资源广泛,可再生,且可以通过生物质废弃物的转化来减少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能源。

六、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产生电能,主要通过地热热水或蒸汽驱动发电机来实现。

地热能资源稳定、可再生且富集度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能源。

七、海洋能海洋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产生能源,主要包括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和海水温差能等。

海洋能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不受季节影响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

八、新能源发展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传统能源的局限性,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各国纷纷推出政策支持和补贴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作为新能源的大国,也在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发展,且在风能、太阳能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能源知识点总结

能源知识点总结

能源知识点总结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维持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能源的种类繁多,包括化石能源、核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能源知识,本文将从能源的定义、种类、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能源的定义能源是指能够供给人类社会所需能量的物质,使人类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包括化石能源、核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种类。

能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维持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万事万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能源的种类1.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指自然界中所蕴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是在亿万年前经过生物和地质作用后形成并储存在地球地壳中。

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也是人类社会最早利用的能源之一。

2. 核能源核能源是指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主要包括核电能和核燃料等。

核能源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资源储量丰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水能水能是指通过水轮机将水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或电能。

水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4. 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轮机转换风的动能为机械能或电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分布和储量丰富的特点。

5.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由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能和太阳能光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能源的开发利用1. 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生活用能和交通运输等方面。

从煤炭、石油到天然气,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核能源的开发利用核能源是一种高效的能源,主要用于发电、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400字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400字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400字一、新能源汽车的概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EV)、电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二、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相对于传统的汽车,纯电动汽车由于使用高压(360V)电源故在使用上在着较天的安个隐焦!坟不得不让人们提心吊胆。

故了解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知识尤为重要。

其包括:1、为什么需要了解高压知识?电动汽车高压部件、电动汽车高压警示标记2、高压对人体的危害、高压电基础理论、高压对人体的危害、避免高压伤害及急救理论3、电动汽车法规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维修及车间要求、售后技术人员资质、高压中止标准流程三、高压电池组及管理系统高压电池组包括:基础理论、电池组基本理论高压电池组管理系统:电能输出不输入控制、安全设计、监测信号及控制高压电池组的维修:存储、拆解与装配四、驱动电机包括:相关电学知识回顾、电机的主要类型与控制特点、三相电机结构与驱动原理、电机的冷却方式与冷却控制、动力驱动系统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介绍了PHEV车辆高压热管理系统和EV车辆高压热管理系统两部分。

六、充电操作与充电检修相关电学基础回顾、充电系统介绍、充电控制方式、充电实车连接操作、充电系统的维护。

七、PHEV车辆技术特点与日常维护动力驱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微混自动启停技术、PHEV车辆日常维护八、EV车辆技术特点与日常维护和车联网系统与车载APPEV与PHEV车辆的技术对比、实车试驾技术解析、EV车辆日常维护、车联网系统、车联网服务应用、车载APP。

能源概述知识点总结

能源概述知识点总结

能源概述知识点总结能源是指可以产生热、光或动力的物质或者物理现象。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也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能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化石能源、核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主要的能源资源,并对它们的应用、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一、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主要的能源资源。

它们是地球上亿万年前生物化石的遗存,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这些资源具有能量密度高、易于运输和使用等特点,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1.1 石油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化工和热电等领域。

目前,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巨大,而石油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却给环境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温室气体等排放。

因此,石油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1.2 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资源,主要包括甲烷、乙烷等成分。

它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供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领域。

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天然气的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有害气体较少,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1.3 煤炭煤炭是一种传统的主要化石能源资源,主要用于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化工和家庭供暖等领域。

然而,煤炭的不足之处是燃烧产生的污染较重,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投入,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来自自然界中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能源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多种形式。

这些能源资源具有环保、清洁、永续供应等特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2.1 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分布且资源丰富的能量资源,是地球上所有能源来源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太阳能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和太阳热能利用两种方式进行应用。

光伏发电以光生电效应将太阳能转为电能,被广泛应用于户外照明、电力系统等领域;太阳热能则是利用太阳能的热量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用非石油能源作为动力源,如电力、氢能等;二是采用先进的推动技术,如电力机械转化、氢能动力等。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依靠电能储存和驱动的汽车,其使用电池作为能源储存器,通过电机驱动轮胎行驶。

纯电动汽车的最大优势是零排放,不仅能减少空气污染,还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结合了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优点,既可以使用电池驱动车辆行驶,又可以通过燃油发动机发电为电池充电,提供进一步的续航里程。

这种汽车相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克服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同时又具备了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燃料电池汽车则是利用燃料电池将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电机提供动力的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高效能、快速加氢等优势,是目前公认的最具前景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环保性是新能源汽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无燃油燃烧,不产生有害气体和尾气,能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也较低。

虽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是运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以节约燃油成本,降低车辆运行费用。

此外,新能源汽车还具有安全性高、噪音低等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减税、补贴等,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此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善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之,新能源汽车是一种以电力为动力的汽车,具有环保、经济、安全等多种优势。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总结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限制加强,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新能源为动力源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本文将从发展背景、技术特点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发展背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和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石油价格的不稳定性也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为了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二、技术特点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首先,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清洁能源,如电能和氢能,减少了尾气排放和碳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动力系统更加高效,能够提供更好的加速性能和动力输出。

再次,新能源汽车具有静音和零排放的特点,降低了噪音污染,提升了乘坐舒适度。

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越来越小型化和轻量化,提高了车辆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三、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减免购置税、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等措施,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其性能和实用性不断提升,逐渐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再次,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形成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和服务全方位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最后,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逐渐趋于合理,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和购买。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能源概论总结

能源概论总结

序一: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的作用:a)能源与社会:社会运行三要素:粮食、水、能源b)能源与经济:i.交通运输ii.原材料开采加工iii.信息传输iv.等等2.什么是能源:a)定义:能量是做功的能力/产生某种效果的能力b)定义:能源:i.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

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c)单位:焦耳i.瓦特:1焦耳每秒d)能源单位:i.油当量:9000千卡/升ii.吨油当量:ton oil equivalent toe 4000万卡iii.吨煤当量ton coal equivalent tce 2778万卡iv.一桶油=42加仑v.1加仑=3.785升e)kinetic energy 潮汐能,风能等f)potential energy 化学能,生物质能等3.全球能源:a)2014年:i.中国1.石油产量:2.11亿吨,进口3.1亿吨2.煤炭:38.7亿吨,进口2.91亿吨3.天然气:1329亿立方米,进口595亿立方米ii.全球:1.石油81.6亿吨2.石油:38亿吨3.天然气:31吨油当量iii.预测2020 年能源需求将是现在的120%iv.预测2035年比2007年增长49%v.一次能源消耗:2013年至2040年增长三分之一vi.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增长极快vii.当今化石能源占全球一次能源的80%,90%的商业能源viii.核能占6%的能源和15%的电能ix.可再生能源提供小于10%的总能源包括做饭和供暖,在发展中国家x.可再生能源提供19%的电能,主要是水能xi.核电站安全问题xii.世界能源分布:1.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裂变燃料占总能源消费量90%2.石油:中东占56.8%3.天然气和煤炭:a)欧洲:54.6%及45%b)亚洲和大洋洲:18%煤炭,石油和天然气5%4.未来能源发展趋势:a)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b)智能电网正在进行市场导入期c)可燃冰d)电动汽车e)碳捕获封存技术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5.电产业大幅度减排的最佳办法:a)可再生能源b)核电c)针对燃气发电和煤电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序2:1.美国能源:a)2014年美国能源消耗:i.石油35%ii.天然气:28%iii.煤炭:18%iv.可再生:10%v.核能:8%b)2013世界能源消耗:i.煤炭30.5%ii.石油:27.3%iii.天然气:22.6%iv.可再生13.5%v.核能:5%c)能源新政:i.能源战略转型ii.电力: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iii.交通工具:混合动力汽车,电力汽车iv.新能源技术v.建筑vi.智能电网、超导电网2.英国能源:a)历史积累碳排放量排在世界前列b)发电能源比例:i.煤炭:30%ii.天然气:30%iii.核能:19%iv.可再生19%v.其他2.6%c)严重依赖煤炭发电d)海上页岩气储量巨大3.俄罗斯及中亚:a)俄罗斯:i.石油公司组建ii.天然气储量巨大iii.主要能源产量:1.煤炭:2.88亿吨世界第六2.石油:1080万桶/日世界第三3.天然气:20.4亿立方米世界第二iv.能源消耗:1.天然气:51%2.天然气:22%3.煤炭;18%4.可再生能源和其他:9%4.中国能源:a)2012年一次能源消耗:i.煤炭:66%ii.石油:20%iii.天然气:5%iv.水电8%v.核能:小于1%vi.可再生小于1%b)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i.来自煤炭的污染物:1.总悬浮颗粒物:大于70%2.二氧化硫:大于90%3.氮氧化物:大于60%4.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大于85%c)2013电力来源:i.煤炭63%ii.水电22%iii.风能:6%iv.天然气:4%v.其他vi.总共1260GWd)2015传统能源产量:i.石油2.15亿吨严重依赖进口ii.天然气:1345亿立方米进口约1000亿立方米iii.煤炭:35.8亿吨进口约2亿吨e)电力:i.2014年:1.总共:13.6亿千瓦2.水电:3亿3.火电:9.2亿4.核电1988万千瓦5.风电:9581万千瓦6.太阳能:2652万千瓦f)农村能源建设:i.朝气用户累计2000万户ii.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厂iii.太阳能iv.问题:1.人均生活用电量远低于城市2.基础生活设施薄弱3.50%的取暖还依靠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g)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1)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差,探明程度低;(2)能源消费以煤为主;(3)能源工业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4)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能源工业发展;(5)能源供需形势依然紧张;(6)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下;(7)农村能源问题日趋突出;(8)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9)能源开发逐步西移,开发难度和费用增加;(10)进口量大,能源安全面临严重挑战;(11)能源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超预算;(12)未建立完善的能源市场及价格体系。

能源总结报告模板范文

能源总结报告模板范文

能源总结报告模板范文根据要求,我将直接开始写能源总结报告的内容。

以下是关于能源的综合总结。

报告内容:一、能源概况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主要的能源类型包括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不同的能源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二、化石能源1. 煤炭煤炭作为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之一,在全球能源消费中仍占有很大比重。

然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造成重要影响。

2. 石油石油作为主要的交通和工业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石油资源有限,且开采、运输和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3. 天然气天然气作为一种相对较清洁的化石能源,在发电和供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三、核能核能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的能源形式,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核能存在核安全、核废料处理等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四、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循环再生或永久存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无排放和永续利用等优势,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1. 太阳能太阳能是最常见和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一直在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2. 风能风能是利用风力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能源形式。

风能的开发利用需要充足的风资源,且对鸟类迁徙和景观等影响应引起重视。

3. 水能水能是利用水流或水位变化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能源形式。

水能发电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要求,但在大型水电站的利用上仍有潜力。

五、能源问题与挑战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化,能源问题和挑战也日益突出。

其中包括能源供应安全、能源消耗效率、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能源概论实习报告

能源概论实习报告

能源概论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国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在此背景下,我选择了能源概论实习,以了解我国能源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分析,掌握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技术,培养自己的能源素养,提高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前,我学习了能源概论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技术,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习过程(1)参观能源企业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当地的一家新能源企业,了解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

通过实地考察,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能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和潜力。

(2)调研能源市场我通过对市场上各种能源产品的调查,了解了能源市场的供需状况、价格波动和竞争态势。

同时,我还分析了我国能源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对未来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3)分析能源问题结合实习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我对我国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

同时,我也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等。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开发和利用技术,了解了我国能源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

同时,我的能源素养得到了提高,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 实习体会(1)能源问题的重要性能源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全球性的挑战。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要关注能源问题,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新能源的潜力新能源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未来,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意义。

我们要积极关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新能源产业的推广和应用贡献力量。

新能源概论复习

新能源概论复习

新能源概论复习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热门话题。

在这个复习文档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关于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以便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1. 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是指相对传统能源而言,更加环保、可再生且不会耗尽的能源资源。

根据其特点和来源,新能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形式,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热能等。

- 风能:利用风力转化为电能,如风力发电。

- 水能:利用水流或水位差转化为电能,如水力发电。

- 生物质能:利用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转化为热能、燃气等形式。

- 地热能:利用地球内部热量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形式。

- 潮汐能:利用海洋潮汐运动转化为电能。

2. 新能源的优势新能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新能源的原因:- 环保:新能源的发展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

- 可再生:与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是可再生的,不会耗尽。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持续利用新能源资源,满足长期的能源需求。

- 分布广泛:新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不受地理因素限制。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几乎没有地域限制。

- 经济性:尽管新能源的建设和发展成本较高,但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能源将逐渐成为经济可行的选择。

- 创造就业机会: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目前,全球各国纷纷加强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并采取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以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以下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一些主要现状:- 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成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并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和政策,加速清洁能源的转型。

- 美国:美国是全球新能源技术领导者之一,尤其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能源有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能源有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能源有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能源的分类根据能源来源的不同,能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非传统能源两大类。

1. 传统能源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

这些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

(1)煤炭煤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能源,尤其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因此,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2)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主要的化石能源,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

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3)核能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但核能事故的发生和核废料的处理问题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 非传统能源非传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地热能等。

这些能源具有取之不竭的特点,且对环境影响较小,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1)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能源资源,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太阳热利用等方式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太阳能的利用逐渐成熟,成为了能源发展的热点。

(2)风能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资源,可以通过风力发电的方式转化为电能。

在全球范围内,风能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3)水能水能是一种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水轮发电、潮汐能等方式转化为电能。

但水能的开发往往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社会影响,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4)生物能生物能包括生物质能和生物燃料等,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代谢过程。

生物能的利用对环境友好,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地热能地热能利用地下热能资源,可用于供暖、发电等用途。

地热能的开发成本较高,但具有稳定性和环保性等优点。

二、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根据能源资源的再生周期,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1.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能。

新能源汽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油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

1.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依靠电池储存的电能驱动车辆,不使用任何传统燃油。

它们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电池供电的电动机和燃油发动机,可以通过插电充电或燃油燃烧来提供动力。

它们具有较长的电动驱动里程,可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3. 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

它们没有尾气排放,只产生水蒸气。

然而,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供应和氢气充电站的建设仍面临挑战。

二、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挑战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具有以下优势:1. 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不使用传统燃油,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

同时,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能和氢气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来生产,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 降低能源依赖:新能源汽车减少了对石油等有限资源的依赖,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3. 提升驾驶体验:新能源汽车具有低噪音、低振动和高扭矩等特点,提供更加平稳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然而,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一些挑战:1. 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充电设施的建设仍然不够完善,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一定的限制。

2. 价格和成本: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相对传统燃油汽车较高,且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成本仍然较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3. 产业链和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支持,包括电池技术、充电设施建设和氢气供应等方面。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计划。

能源概论知识点总结

能源概论知识点总结

能源概论知识点总结一、能源的定义和分类1. 能源的定义能源是指能够提供热能、动能、光能等形式的自然资源或人工资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 能源的分类根据资源的性质和用途,能源可以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水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新能源则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融合等新能源。

二、能源资源的分布1. 传统能源资源的分布1)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2)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地;3) 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美国、以及中东地区。

2.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1) 风能资源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世界各地;2) 太阳能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3) 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洲的河流、湖泊等地方;4) 生物能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和热带地区。

三、能源的利用方式和技术1. 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和技术1) 煤炭的利用包括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民用取暖等;2) 石油的利用包括交通运输、化工生产、燃料等;3) 天然气的利用包括发电、城市燃气、工业用气等;4) 水能的利用包括水电发电、灌溉、防洪、航运等;5) 核能的利用包括核电发电、核医学、军事应用等。

2. 新能源的利用方式和技术1) 风能的利用包括风力发电、风能供热、风能驱动等;2) 太阳能的利用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热发电等;3) 生物能的利用包括生物质能源发电、生物质能源热利用、生物质燃料等;4) 地热能的利用包括地热发电、地热供热、地热温室等;5) 核融合技术的利用则主要包括核聚变反应等。

四、能源的现状和问题1. 传统能源的现状和问题1) 传统能源仍然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但其资源的储备量和产量已经出现下降趋势;2) 传统能源的利用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环保及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3) 传统能源的价格波动性较大,不稳定因素增多,给能源安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新能源概论结课论文

新能源概论结课论文

新能源概论结课论文核能一、发展史核能问世的准备时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首次发现了天然铀的放射性;1898年,居里夫人又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1902年,她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分离出毫克级的高纯镭;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c为光速,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

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发现了中子。

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有些元素可以自发地放出射线,这些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可以放出3种看不见的射线。

一种是α射线,就是氦原子核。

一种是β射线,就是高速电子。

一种是γ射线,就是高能电磁波。

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当中子撞击铀原子核时,一个铀核吸收了一个中子而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能转换,放出很大的能量,并产生两个或3个中子,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核裂变反应。

在一定的条件下,新产生的中子会继续引起更多的铀原子核裂变,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所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链式裂变反应。

1946年,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工作的我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发现了铀原子核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链式裂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核能,1千克铀235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燃烧产生的能量。

只有铀233、铀235和钚239这3种核素可以由能量为0.025电子伏的热中子引起核裂变。

它们都可用作核燃料,其中只有铀235是天然存在的,而铀233、钚239是在反应堆中人工生产出来的。

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仅为0.7% 在1945年之前,人类在能源利用领域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能源概论 综述

能源概论    综述

新能源简介及发展综述摘要:太阳能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

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原油价格的上涨,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使得政府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会。

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能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地热能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

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地热发电不象火力发电那样要装备庞大的锅炉,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地热发电的过程,就是把地下热能首先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

因为这种利用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备受各国重视,特别是位于高寒地区的西方国家,其中冰岛开发利用得最好。

地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诱人的前景,目前热矿水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国都很珍惜。

由于地热水从很深的地下提取到地面,除温度较高外,常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元素,从而使它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中,地热能显得较为低调,人们更多地关注来自太空的太阳能量,却忽略了地球本身赋予人类的丰富资源,地热能将有可能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能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

海洋能具有如下特点: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

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第三章可再生能源总结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第三章可再生能源总结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第三章可再生能源总结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不断再生或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持续供应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汽车概论实训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实训总结

新能源汽车概论实训总结咱就说啊,这新能源汽车概论实训,那可真是让我开了眼了。

我刚进那实训场地的时候,嚯,那些个新能源汽车,一辆辆崭新锃亮的,就像一群等着检阅的士兵。

那线条,流畅得就像山间的溪流,在灯光下泛着光,感觉每一辆都透着股子机灵劲儿。

旁边站着的指导老师呢,戴着个眼镜,那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儿似的,但是眼睛里透着精明,就像汽车的智能系统一样,啥都逃不过他的眼。

开始实训的时候,那些个复杂的原理就像一群调皮的小鬼,在我脑袋里乱窜。

电池管理系统、电动机原理,这都是啥呀?我就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我旁边的同学小李,他可是个汽车迷,兴奋得两眼放光,拉着我就开始讲:“你看啊,这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就像人的心脏,要是管理不好,整个车就瘫了。

”我瞅着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就忍不住打趣他:“你可别光嘴上说得好听,到时候操作起来可别掉链子。

”然后就到了实际操作的环节了。

我坐进那驾驶座,手都有点哆嗦。

这方向盘握在手里,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我按照老师教的步骤,小心翼翼地启动汽车。

那一瞬间,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就听到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就像有一群小蚂蚁在轻声细语。

车缓缓动起来的时候,我心里那个美啊,就像小时候第一次骑自行车成功了一样。

可是呢,这中间也出了不少岔子。

有一次,我在操作充电系统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弄岔劈了。

那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就像疯了似的乱闪,我一下子就慌了神。

这时候老师过来了,他皱着眉头,那脸上的褶子都能夹死苍蝇了。

他一边检查一边嘟囔:“你这小子,是不是没好好听我讲啊?”我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心里又懊恼又着急。

不过老师虽然数落我,但还是耐心地给我指出问题,原来是我有个线路接口没插好。

在这实训的过程中啊,我还发现新能源汽车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

它不仅环保,而且那科技感十足的配置,让我感觉就像是走进了未来世界。

那些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什么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就像有个隐形的助手在帮你开车一样。

我就跟同学们讨论说:“这以后啊,是不是开车都不用人操心了,咱们就坐在车上睡大觉就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一: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的作用:a)能源与社会:社会运行三要素:粮食、水、能源b)能源与经济:i.交通运输ii.原材料开采加工iii.信息传输iv.等等2.什么是能源:a)定义:能量是做功的能力/产生某种效果的能力b)定义:能源:i.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

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c)单位:焦耳i.瓦特:1焦耳每秒d)能源单位:i.油当量:9000千卡/升ii.吨油当量:ton oil equivalent toe 4000万卡iii.吨煤当量ton coal equivalent tce 2778万卡iv.一桶油=42加仑v.1加仑=3.785升e)kinetic energy 潮汐能,风能等f)potential energy 化学能,生物质能等3.全球能源:a)2014年:i.中国1.石油产量:2.11亿吨,进口3.1亿吨2.煤炭:38.7亿吨,进口2.91亿吨3.天然气:1329亿立方米,进口595亿立方米ii.全球:1.石油81.6亿吨2.石油:38亿吨3.天然气:31吨油当量iii.预测2020 年能源需求将是现在的120%iv.预测2035年比2007年增长49%v.一次能源消耗:2013年至2040年增长三分之一vi.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增长极快vii.当今化石能源占全球一次能源的80%,90%的商业能源viii.核能占6%的能源和15%的电能ix.可再生能源提供小于10%的总能源包括做饭和供暖,在发展中国家x.可再生能源提供19%的电能,主要是水能xi.核电站安全问题xii.世界能源分布:1.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裂变燃料占总能源消费量90%2.石油:中东占56.8%3.天然气和煤炭:a)欧洲:54.6%及45%b)亚洲和大洋洲:18%煤炭,石油和天然气5%4.未来能源发展趋势:a)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b)智能电网正在进行市场导入期c)可燃冰d)电动汽车e)碳捕获封存技术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5.电产业大幅度减排的最佳办法:a)可再生能源b)核电c)针对燃气发电和煤电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序2:1.美国能源:a)2014年美国能源消耗:i.石油35%ii.天然气:28%iii.煤炭:18%iv.可再生:10%v.核能:8%b)2013世界能源消耗:i.煤炭30.5%ii.石油:27.3%iii.天然气:22.6%iv.可再生13.5%v.核能:5%c)能源新政:i.能源战略转型ii.电力: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iii.交通工具:混合动力汽车,电力汽车iv.新能源技术v.建筑vi.智能电网、超导电网2.英国能源:a)历史积累碳排放量排在世界前列b)发电能源比例:i.煤炭:30%ii.天然气:30%iii.核能:19%iv.可再生19%v.其他2.6%c)严重依赖煤炭发电d)海上页岩气储量巨大3.俄罗斯及中亚:a)俄罗斯:i.石油公司组建ii.天然气储量巨大iii.主要能源产量:1.煤炭:2.88亿吨世界第六2.石油:1080万桶/日世界第三3.天然气:20.4亿立方米世界第二iv.能源消耗:1.天然气:51%2.天然气:22%3.煤炭;18%4.可再生能源和其他:9%4.中国能源:a)2012年一次能源消耗:i.煤炭:66%ii.石油:20%iii.天然气:5%iv.水电8%v.核能:小于1%vi.可再生小于1%b)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i.来自煤炭的污染物:1.总悬浮颗粒物:大于70%2.二氧化硫:大于90%3.氮氧化物:大于60%4.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大于85%c)2013电力来源:i.煤炭63%ii.水电22%iii.风能:6%iv.天然气:4%v.其他vi.总共1260GWd)2015传统能源产量:i.石油2.15亿吨严重依赖进口ii.天然气:1345亿立方米进口约1000亿立方米iii.煤炭:35.8亿吨进口约2亿吨e)电力:i.2014年:1.总共:13.6亿千瓦2.水电:3亿3.火电:9.2亿4.核电1988万千瓦5.风电:9581万千瓦6.太阳能:2652万千瓦f)农村能源建设:i.朝气用户累计2000万户ii.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厂iii.太阳能iv.问题:1.人均生活用电量远低于城市2.基础生活设施薄弱3.50%的取暖还依靠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g)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1)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差,探明程度低;(2)能源消费以煤为主;(3)能源工业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4)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能源工业发展;(5)能源供需形势依然紧张;(6)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下;(7)农村能源问题日趋突出;(8)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9)能源开发逐步西移,开发难度和费用增加;(10)进口量大,能源安全面临严重挑战;(11)能源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超预算;(12)未建立完善的能源市场及价格体系。

h)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基本思想:•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人口资源环境序三:1.环境与能源问题产生:a)人类生存环境因化石燃料的使用而遭到严重破坏b)环境污染物2.能源危机:a)石油“辉煌时代”终将过去i.产量高峰2021年b)世界能源消耗逐年增加c)调整能源结构、保证国家安全3.我国能源现状:a)1993年开始进口石油b)2007年进口石油占使用量约一半左右c)2030年80%需要进口4.国际可再生能源形式:a)欧洲国家火电厂可再生电能比例不断提高,投入大量资金研究燃料油技术b)美国:新能源战略,藻类研究,人畜粪便转化为原油5.中国能源形势:a)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减排承诺,2020年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5%b)2011年中国GDP占比10.5%,能源占比21.3%6.环境能源工程研究的意义:a)保障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b)净化大气环境i.藻类负担着87%氧气生产的任务c)缓解全球变暖d)变废为宝:废水、二氧化碳、阳光7.环境能源:a)定义:伴随环境污染治理过程所获得的能源b)例子:i.猪粪制取燃料油ii.污泥智取燃料油iii.藻类智取燃料油iv.藻类制取酒精v.污水为原料培养藻类,达到污水治理和能源获取的目的8.生物质能:a)定义: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存储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b)农作物,林作物,水生藻类,光合成微生物,其他9.生态平衡:a)生物质能源远远没有开发出来,生态环境目前仍然没有好转10.生物质转化:a)物理转化b)化学转化c)生物转化11.环境能源与生物质能源的关系:a)环境能源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理念,是生物质能源派生的概念。

最大的特点是不损害环境12.国家经济导向: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b)适度消费,节约为本c)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序四:能源与环境1.可持续发展2.环境问题:a)人类利用物质和处理物质上分配不对等,使得利用速率大大超过处理速率才产生的3.能源与环境问题:a)不同能源的环境影响b)化石燃料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c)农村能源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影响d)经济政策技术4.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面临的主要问题:a)需求量激增b)利用系数低i.能源利用率33%,世界领先水平43%左右ii.产值耗能: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iii.主要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左右c)浪费严重d)农村能源匮乏,生态恶化加剧i.3亿农民缺电,水利设施由于缺电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大量使用薪柴,马粪,依旧很难满足,因此大量砍伐树木秸秆,水土流失加剧e)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i.潜力大,开发程度低f)大量原煤直接燃烧i.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ii.必须研究推广煤炭选洗技术、燃烧技术iii.气化液化技术5.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a)化石燃料i.开采和加工过程1.煤炭:a)矿井地表沉陷b)露天开采占地c)酸性矿水d)矿井瓦斯e)储运过程污染f)洗煤厂排放水g)煤矸石h)煤炭焦化和气化2.石油:a)钻井泥浆b)含油污水c)石油废气d)炼油厂废渣3.天然气:a)硫化物b)伴生盐水:伴随抽出的地下盐水ii.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1.温室效应2.酸雨3.热污染4.颗粒物b)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i.效益:1.防洪2.发电3.航运4.养殖5.旅游6.保护生态7.净化环境8.开发性移民9.南水北调ii.不利影响:1.截留造成污染物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到影响2.淹没土地、建筑遗迹等3.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下游河岸冲刷,河道变化4.改变地下水流量和方向,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5.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6.阻断鱼类洄游7.改变水文条件和小气候8.可能诱发地震9.小水电站会排放一些温室气体,水库生物质腐烂所致c)核电对环境影响:i.核燃料生产、辐射后燃料处理1.核燃料开采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2.核燃料燃烧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较轻,一般不构成危害3.切尔诺贝利: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放射性尘埃比广岛原子弹爆炸强400倍d)开发利用系能源:i.满足广大农村和草原、高山等地的需要ii.环境污染少,保护环境iii.满足特殊需要如宇宙飞船iv.不利影响:1.风能:a)噪声电磁干扰,对景观和鸟类产生影响2.太阳能:a)占用土地,影响景观,生产硅3.生物质:a)占用土地、土壤养分丧失和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用水量增加b)秸秆、薪柴:室内空气污染4.地热:a)地表水热污染,污染土地和土壤,废气。

地面沉降5.潮汐能:a)海岸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e)解决思路:i.合理开发ii.有效利用iii.生态还原iv.发展清洁生产v.调整优化产业结构vi.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中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必须正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注重化石能源的洁净高效转化利用、节能减排、污染控制技术; 从战略上又必须坚持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代替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方向,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在政策措施保证方面积极拓展制度创新,为低碳经济、低碳能源技术、污染控制技术道路制定政策法规,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章:能量与能源1.能量:a)机械能b)热能c)电能d)辐射能e)化学能f)核能2.能源分类:a)按来源分:i.地球本身ii.太阳、宇宙射线iii.潮汐月球b)被利用程度:i.常规能源ii.新能源c)获取方式i.一次能源ii.二次能源d)是否可以再生i.可再生ii.非再生e)能源本身性质:i.含能体能源ii.过程性能源f)对环境影响:i.清洁能源ii.非清洁能源3.能源迭代:a)薪柴时期b)煤炭时期c)石油时期4.能源弹性系数:a)能源增长率/经济量增长率b)一般发展中国家能源系数大于一代表能源利用效率较低5.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a)生产i.石油:沥青、重油、页岩油ii.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iii.煤炭:无烟煤、烟煤、褐煤b)2009能源趋势消费:i.石油:35%ii.煤炭:30%iii.天然气:24%iv.水电:6%v.核电5%c)能源消费量趋势:i.终端能源消费数量趋势:1.石油比例减少2.天然气比例增加3.煤炭比例减少4.可再生能源比例略微增加5.电力显著增加6.能源与环境:a)发电厂使用不同燃料污染物排放:i.煤气小于油小于煤炭b)我国环境相干问题:i.烟煤燃烧引起的城市大气污染ii.机动车尾气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iii.工业排放引起的酸雨问题iv.秸秆焚烧引起的污染问题c)世界性能源问题:i.能源短缺及供需矛盾所造成的能源危机ii.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标准法规越来越严格iii.新能源开发的难度d)我国能源问题:i.可持续发展对策: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行政管理2.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3.利用经济增长的机遇ii.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应该才去的措施:1.努力改善能源结构2.提高能源利用率3.加速实施洁净煤技术4.合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5.加快电力发展速度6.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7.建立合理的农村能源结构,扭转农村严重却能问题8.改善城市民用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9.重视能源的环境保护第二章:能源的转换和利用1.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a)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b)能量守恒定律c)能量贬值原理:i.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还有质的好坏d)自发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e)能量转换效率:i.无限转换能ii.有限转换能iii.非转换能:废能2.化学能转换为热能a)概述:i.燃料燃烧ii.燃料:能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热能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是能在经济上值得利用其发热量的物质的总称1.固体2.液体3.气体iii.燃料的条件:1.可燃2.热源3.充足氧气或空气4.着火点、燃点:a)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的温度5.闪电:a)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6.烟气量iv.燃烧设备:1.锅炉a)不同燃料特点:i.煤炭:1.粉状燃烧/室燃2.层状燃烧/层燃ii.油:1.液体燃料:加热蒸发、空气混合、点燃2.内燃:高压燃烧3.外然4.高效燃烧:a)提高雾化质量b)实现良好配风iii.气体:1.方式:a)容器内燃烧:类似于内燃b)燃烧器燃烧2.过程:混合、着火、正常燃烧3.热能转化:a)转化为机械能:热机i.内燃机:发动机1.种类:a)汽油机b)柴油机2.往复式、气缸、活塞3.分类:a)四冲程i.进气ii.压缩iii.膨胀iv.排气b)二冲程:i.将四个冲程纳入两个冲程中c)比较:ii.蒸汽轮机:1.现代火力发电厂、核电站、舰船动力2.占总发电量80%以上iii.燃气轮机1.组成:a)进气道b)压气机c)燃烧室d)涡轮机e)喷口2.优点:a)质量轻体积小投资省b)启动快操作方便c)水电润滑油消耗少iv.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最大的区别:1.蒸汽推动和高温空气推动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火力发电厂i.发电机:1.同步发电机:a)定子b)转子c)机座ii.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1.凝汽式发电厂:只能承担电能生产2.热电厂:既能生产电能还能提供热能3.热电联产:a)燃烧系统:i.输煤ii.除灰iii.烟气排放b)供水系统:i.冷却水ii.生活消防用水iii.除灰用水c)汽水系统d)电气系统4.技术指标:a)每千瓦投资造价:总投资额除以装机容量b)发电效率一般30%-35%之间5.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比一般的效率稍高,主要方向4.能量的传输:a)能量在空间的转移过程b)含义:i.能量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ii.能源的运输c)方式:i.铁路ii.水路iii.公路iv.管道v.输电线d)电能:i.特点:发电、传输、用电同时进行ii.趋势:大机组发电、建设大电网、提高输电电压iii.我国的问题:1.电压等级偏低、层次过多2.输电方式单一、缺少超高压直流输电3.电网容量小,联网发展缓慢4.变电设备陈旧老化iv.装机容量:1.小容量发电厂2.中容量发电厂3.大中容量4.大容量e)煤炭:i.铁路:70%左右1.陕西陕西内蒙西部(三西)为中心向全国缺煤城市运输2.锡盟和呼伦贝尔:煤质较差3.哈密:煤质好,但距离太远ii.公路:1.急剧下滑,省际调运大为减少2.问题:能耗高、车辆折旧费较高,过路费较高,恶性事故、公路损毁、大量高级能源消耗iii.水路:1.北煤南运:海运55%,铁路直达43%f)石油和天然气:i.原油产地主要在长江以北ii.长距离跨省运输iii.运输:1.管道(主力)2.水运3.铁路g)石油:i.减少蒸发ii.延缓氧化变质iii.防止水分进入iv.防止混油污染1.不同性质的油品不能相混,否则会使油品下降h)天然气输送:i.主要靠管道运输ii.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1.运到长江三角洲iii.到2020年形成国产气为主,进口气为辅iv.国内天然气供应四大格局:1.西气东输2.北气南下3.就近供应4.海气登陆5.能量的储存:a)机械能:i.动能:飞轮ii.势能:弹簧、扭力杆、重力装置、压缩空气、水利蓄电站b)电能:i.蓄电池ii.静电场和感应电场:电容器c)热能:i.显热储存:太阳能热水器ii.潜热储存:利用蓄热材料发生相变iii.化学能储存:可逆反应吸热放热达到储存和提取iv.地下含水层储冷:冬灌夏用v.地下含水层储热:夏灌冬用第三章:煤炭1.煤的性质及分类:a)形成:远古植物体因地壳运动而埋没地下,地质环境中经过漫长年代变化形成的,含碳量46%-97%b)煤岩系中c)世界煤煤炭可采资源占化石能源可采资源量的66.8%d)煤层厚度分类:i.薄煤层ii.中厚煤层iii.厚煤层e)煤层倾角分类:i.近水平煤层ii.缓倾斜煤层iii.倾斜煤层iv.急倾斜煤层f)元素:i.碳氢氧氮磷硫g)指标:i.水分ii.灰分iii.挥发分iv.发热量h)简单分类:i.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1.褐煤2.烟煤3.无烟煤i)在我国的分布:i.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ii.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iii.优质动力煤丰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煤不多iv.煤层较深,适于露天开采量少v.共伴生矿种类多资源丰富2.煤炭开采:a)概况:i.露天开采6-7%1.效率高2.成本低3.周期短4.劳动条件好5.安全性高ii.地下93-94%b)地下开采简介:i.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大致连续发育的煤岩系分布区ii.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