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历程六十年 改革发展谱新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雨历程六十载改革发展谱新篇
——松江供销商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徐磐石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1951年松江县供销合作总社诞生至今,走过了整整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六十一甲子,春华变秋实。在六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松江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历经曲折、风雨兼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松江区供销合作联合社实现销售15.38亿元,利润0.89亿元,资产负债率28%,总资产12.63亿元,净资产9.09亿元,上缴国家税费总额1.14亿元。净资产分别比建社初期的68万元、改革开放前的1974万元增长134倍和51倍。供销事业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合作社事业。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肯定了合作社经济的性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规定了国家扶助合作社的政策。六十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了《关于供销合作社几个问题的通知》、《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通知,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
方向。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松江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一、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
建国以来,松江供销社在体制上和商业局几经分合撤并,长期承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生产资料供应、生活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三大职能,同时承担烟糖、药材、五金、百货、石油、煤炭、物资、饮食服务等国营商业的管理,成为松江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为繁荣城乡市场,保障供给,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七十年代前后,供销社企业一直沿续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调配,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消费品实行调拔分配,凭证定量供应,供销社在城乡市场呈现一统天下的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供销社的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起步。1983年实行了恢复“三性”改革,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和集体所有制性质。1985年国家除对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外,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供销社独家经营的状况不复存在,促进了供销社市场化取向的改革。1989年松江供销社退出政府序列,由行政机关转变为县直属单位。1991年5月20日,经松江县政府批准改为上海松江商业总公司,加快了向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步伐。着力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开展“六自主”(即经营活动、商品定价、劳动用工、工资分配、投资发展、机构设置)的改革,
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经营成果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钩,供销社干部职工开始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
二、实现由改革探索向改革攻坚的跨越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供销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改革,奋力拼搏,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由改革的初步探索向纵深推进。1993年,实施“抓大放小”,基层社和直属公司429个门店,1403名职工参与了抽资承包经营。1997年,松江供销社在市社系统率先推进了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全社共有30个企业4301名职工参与改革。1998—2001年,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先后实施了松江百货大楼破产和三个商办厂的关闭歇业;对基层社和直属公司的小门店,实施公有转个体的改制,共改制小门店416家,职工1231人;对直属单位推进公司制改革,组建股份制公司29家,职工1711人;对两大商场实施了“母体不变、两权分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产权制度改革,努力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
2002年松江供销社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全区除烟草、药材、百业三个特殊行业外的24家直属企业,全面推进了国集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供销社体制和机制的战略性大调整。振华房产等9个企业与供销社脱钩成为民营企业;9个基层供销社资产合并,通过新组建的4个中心社运作资产;云间
商厦、松江商城和新纪元百货大楼实现了纯资产经营;对3个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了关闭歇业。全社有3697名职工置换了身份,清理银行债务1.73亿元。通过产权制度的脱胎换骨的改革,摆脱了供销社产权单一、机制不活、包袱沉重的状况,有效地制止了集体资产严重流失的各种“出血”点,整体盘活了供销社的存量资产,为供销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现由商品经营向多元经营的跨越
松江供销社经过产权制度改革的洗礼,体制机制有了根本的转变。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突破商品经营囿于商品购销调存、限于批发零售的传统模色,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商品经营和资产经营同步运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步开发,“硬件”和“软件”同步发展,形成了商品、资产和资本多元经营的发展新格局。
提升资产经营的质量。2004年对遍及各个村镇的全社资产进行全方位的摸底普查,建立了完整的资产电脑数据库。充分发挥供销社资产的地理位置、土地资源和规模优势,整合松江商城、云间商厦、新纪元商场和原供销商厦四大商场,加大资产盘活和梳理整合力度,全社出租房屋面积达28.51万平方米。依托松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商业地产级差地租的升值,资产运营进一步市场化,资本经营进一步多样化,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管理网络,加强资产动态管理,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实现了资产每年以不低于15%的幅度递增,2011年资产收益达8000万元,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加大商业地产的开发。90年代供销社先后开发建设了云间商厦、松江商城、余天成药店、黎民超市和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一条街——庙前街。2002年后,进一步加大了商业地产开发的力度。在新城区投资2.5个亿元,建设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62753平方米的黎明商业广场(大型购物中心),为松江新城建设增添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在老城区先后建造了一幢10层、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普照大厦,兴建集菜场、超市及其它配套商业业态为一体的戴家浜社区商业广场,占地面积近10亩、总建筑面积13112平方米、总投资达6000万元,已竣工并即将开业,为周边居民的生活消费带来极大的便利。供销社牵头的9号线松江火车站和醉白池公园站商业设施建设,规划设计详规已新鲜出炉,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将培育成体量最大的一块优质不动产。
拓展新兴商业服务业。2009年试水农村金融领域,投资2000万元入股松江民生村镇银行。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民生村镇银行发展势头强劲,开张第一年就取得存款25亿元、贷款15亿元、利润2000多万元的好成绩,经营业绩位居全国村镇银行前列。2011年投资1000万元,参股由市供销社组建的“上海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拓展了资本经营的新渠道。近年来加快“新网工程”建设,在农村兴办了联农村级小超市61家,搭建商品配送电子平台,认真落实“五统一”管理措施,全面构建覆盖松江农村的联农村级小超市经营服务网络,深受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