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

合集下载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研究PPT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研究PPT课件

河南省信阳固始候古堆1 号墓出土的卷龙纹龙形玉佩 ,已经具有楚国玉佩的典型 特征。此玉佩扁平体,龙回 首躬身,卷尾上翘。龙体外 缘有轮廓线,通体雕琢卷云 纹和卧蚕纹(见图5)。
-17-
肆 多变形制——战国时期的玉龙
多变形制——战国时期的玉龙
战国时期儒家文化中“君子 必佩玉”的风潮,席卷当时长江 中游的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龙形玉器纹样造型研究
目录
楚人与龙 楚国龙形玉器的分期特征 奇诡纹样——春秋时期的玉龙 多变形制——战国时期的玉龙 结语

楚人与龙
◎中国龙文化 ◎龙——楚人崇拜的神兽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远古人 们认为应当有一个力大无穷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 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 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基本以饰玉为主, 但也有少量的礼玉。从目前出土的资料显示 ,雕刻有龙纹的玉器除了龙形佩还有璧、块 、珑、磺、琦、冲牙等。战国初期,玉器雕 刻龙纹成为流行题材,龙纹作为佩玉纹样的 使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2-
二、楚国龙形玉器的分期特征
1 夔纹 2 钩云纹 3 涡纹
其中,蟠璃纹、蟠毯纹以及
龙——楚人 崇拜的神兽
楚地先民以龙为崇拜对象,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屈原在《离骚》中的“驾八龙之婉 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宋玉《九辨》中描写苍龙与鸾鸟在 暴风雨到来之前的情景:“左朱雀 之苃苃兮,右苍龙之躣躣。”
-9-
贰 楚国龙形玉器的分期特征
二、楚国龙形玉器的分期特征
-11-
二、楚国龙形玉器的分期特征
纹饰
龙形玉器在纹饰上主要

详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纹饰——兽面纹篇

详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纹饰——兽面纹篇

详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纹饰——兽面纹篇敬启者:将图中的小星星点成黄色,这样就不会漏掉每一篇关于古玉鉴别的文章。

毕竟掌握的古玉鉴别知识点越多,越不容易被骗,更不会花钱听故事买假古玉了未关注积祥轩公众号而谎称粉丝加好友求鉴定古玉者,一经发现直接拉黑春秋时期,兽面纹延续了商周时期大眼、如意鼻的特征,制作工艺更加精美,类似青铜器所饰饕餮纹,通常以浅浮雕技法琢刻繁缛的蟠虺纹。

玉兽面、春秋早期、长6厘米宽5.5厘米厚0.2厘米、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玉料呈青灰色,局部有深褐色浸斑,半透明。

体扁平,作倒梯形。

残缺一角。

左右两斜边琢出齿脊。

顶端琢出双角。

从右上角可以看出原来左右两上角雕向背的双鹰。

鹰体雕双钩阴线云纹和圆圈纹;鹰的轮廓线系用骈列的二条阴线雕成。

兽面的下半部雕琢饕餮纹。

眼、鼻、角及面部皆雕阴线勾云纹、圆圈纹和平行短线。

花纹比较繁缛。

下部中央有一钻孔。

玉兽面、春秋早期、高2.4厘米宽2.2厘米、1954至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2415号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玉料呈青黄色,半透明。

体扁平,上宽下窄,似倒梯形。

下部雕琢阴线纹的眉、目、口、鼻、须和向左、右伸张的角。

兽面上端琢阴线双勾云纹。

两侧中间近边处,各钻一孔,以便缀附。

玉牌、春秋晚期、长7.1厘米宽7.5厘米厚0.2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经浸蚀后呈鸡骨白色。

扁体,上宽下窄、若倒梯形。

四边有对称的牙脊。

正面下方中部隐起一兽面纹,其外以同样技法雕琢若干组对称的变形蟠虺纹。

位于左右两侧的蟠虺纹皆系侧面,位于中部的确为多岐长角的饕饕纹。

除左上角的蟠虺纹无细小的鳞纹、绚索纹和勾云纹外,其他部分皆有上述装饰。

此器雕碾极精,造型极为生动,纹饰繁密,工艺难度颇大。

其中线上下两端各钻一孔,背面平素无纹,应系作为嵌饰用品。

玉长方形饰、春秋晚期、长4.25厘米宽1.65厘米厚0.65厘米、1986年江苏省吴县严山出土、江苏省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玉料呈墨绿色,半透明,有光泽。

春秋战国玉器特点

春秋战国玉器特点

春秋战国玉器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中国玉器制作发展的关键时期。

春秋战国玉器具有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春秋战国玉器的形制多样。

在这个时期,玉器的形制逐渐从简单的圆筒形向复杂的器形转变。

除了传统的玉璧、玉圭、玉琮等器型外,还出现了新的器型,如玉斧、玉鼎、玉罍等。

这些新的器型不仅丰富了玉器的形态,也为后来的玉器制作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玉器的纹饰丰富多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玉器纹饰发展的高峰期,各种纹饰形式层出不穷。

在玉器上常见的纹饰有动物纹、几何纹、神话传说纹等。

动物纹以龙、鸟、兽等为主要形象,几何纹则以直线、曲线、圆形等几何图形为主要构成,神话传说纹则以神仙、神兽、神话故事等为主题。

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和生活习俗。

春秋战国玉器的工艺精湛。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制作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

玉器的制作过程包括开料、雕刻、打磨、打磨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

玉器的雕刻技法多样,有浮雕、阴雕、镂空等。

其中,浮雕是最常见的一种雕刻技法,通过雕刻出玉器表面的图案,使其凸显出来,形成立体感。

阴雕则是通过在玉器的背面雕刻出凹陷的图案,使其形成一种阴影效果。

镂空则是将玉器的一部分雕刻成空洞状,使其具有透空的效果。

春秋战国玉器的用途多样化。

在这个时期,玉器不仅作为礼器和装饰品使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祭祀活动和宫廷礼仪等场合。

例如,玉璧、玉圭等大型玉器常被用于祭祀活动,玉佩、玉珮等小型玉器则常被佩戴在身上,用来显示身份和地位。

同时,玉器也被用于制作器物,如玉斧、玉鼎等,这些器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被视为贵重的艺术品。

春秋战国玉器具有形制多样、纹饰丰富、工艺精湛和用途多样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宗教和审美观念,也为后来中国玉器制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玉器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玉器史上的重要时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代凤鸟纹饰特点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代凤鸟纹饰特点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代凤鸟纹饰特点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秦汉是中国古代时期秦汉交替的战争年代。

因此,文化、服饰以及纹饰都受到了历史的影响,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今天,各位就和德西尔珠宝小编一起来感受春秋战国与秦汉时代凤鸟纹饰特点。

春秋战国:温顺秀丽的柔美个性春秋战国时代,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佩挂玉佩,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因此,此时玉佩特别盛行。

在造型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凤鸟纹一改商周时期的神秘和谨严,猛禽形象的凤鸟纹已较少见,代之出现的是修颈、长腿、温顺秀丽的凤鸟纹形象,优美清秀,动态轻盈。

这一时期的凤鸟纹不再是商周时期那样闭嘴、瞪目、昂首凝视的规矩特征,而是趋于向轻盈活泼、自由鸣叫舒展的状态发展。

在纹饰上,战国初期开始出现半叶形冠(似猫耳),到了战国晚期出现飘带形冠,飘向脑后并向上卷曲,较短。

羽毛上虽仍有春秋战国时常见的浅浮雕卧蚕纹装饰,但更多的是用卷曲的飘带装饰羽翅和凤尾,表现出活泼柔美的个性。

在凤眼的装饰上,眼睛除了沿用商周时期圆形阴刻线或圆形阳纹眼外,战国晚期出现似水滴形状的阴线眼,另有橄榄形阴刻线眼,有的前后增加眼线,使战国时期的凤鸟眼睛较商周圆形眼更加秀美。

战国玉器在抛光技法上较前几期都有进步,玉器抛光亮丽,充分显现了玉的质感。

春秋晚期的玉雕鸟凤纹数量较少,到战国中期以后开始逐渐增多,而商周时期不管是片状或圆雕的,单独成形的凤鸟纹较多。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般都装饰于玉璧、玉璜、玉佩、玉玉管上,单独成形的凤鸟纹圆雕件较少。

秦汉:飞鸣起舞天下太平秦汉时期的凤鸟纹,基本上是继承了战国时期凤鸟纹的造型,凤鸟长冠、修颈、凤眼呈圆形,显得格外秀媚而有神。

有所变化的是凤的形象轻盈娟秀,多做飞鸣起舞的动态,表现了“凤飞鸣则天下太平”的涵义。

圆雕凤鸟玉件,体态较丰满。

秦汉时代的凤鸟头胸部分纹样清晰,凤眼大多用圆形阴刻线眼,有的眼外一阴线延伸至脑后,显得精神秀美。

凤嘴大都作鸣叫状,汉中期出现了凤鸟纹嘴里衔珠式绶带的现象。

春秋战国制玉特征

春秋战国制玉特征

春秋战国制玉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宝玉制作技艺高度发展的时期,制作的玉器精美绝伦,独具特色。

本文将从玉器材质、制作工艺、纹饰图案以及象征意义四个方面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特征。

一、玉器材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多以产自中国东部的和田玉为主要材料。

和田玉质地细腻坚硬,具有极高的韧性,适合雕琢各种精细的纹饰。

此外,还有部分玉器使用神秘的墨玉、绿玉和白玉等材质,赋予玉器不同的质感和色彩。

二、制作工艺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制作工艺非常精湛,主要采用透雕、浮雕、堆雕和线刻等技法。

透雕工艺是将玉块从内部进行雕琢,打磨出精细的纹饰,使其形成立体感;浮雕工艺则是将纹饰雕刻在平面上,通过高低层次的巧妙组合,展现出瑰丽的效果;堆雕工艺通过将玉块上下堆积出雕塑形状,形成栩栩如生的立体作品;线刻工艺则是运用细小的刀具进行纹饰的雕刻和细节的表现。

这些工艺都需要制作者极高的技艺和耐心,才能完成精美的玉器作品。

三、纹饰图案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图案十分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神兽、神龟、凤凰、鸟兽等神话传说中的动植物形象,也有云纹、雷纹、尘纹等天然元素的表现。

这些纹饰图案不仅形象逼真,而且线条流畅,富有装饰性和艺术感。

纹饰的图案设计多是寓意吉祥、祈福和辟邪的象征,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神秘力量的追求。

四、象征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除了作为珍贵的饰品外,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玉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神圣的象征,被认为是王权的象征,因此玉器常被用作贵族身份的象征物品。

同时,玉器也有着祈福、驱邪等功能,人们相信佩戴玉器能够保佑平安、健康和吉祥如意。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制作精湛,材质上多采用和田玉,制作工艺繁复精细,纹饰图案丰富多样,象征意义深远。

这些特征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艺术上和文化上都具有了重要地位,为后世的玉器制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工艺美术传承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春秋战国玉器(四)

春秋战国玉器(四)

春秋战国玉器(四)玉变形夔龙纹瑗玉变形夔龙纹瑗春秋中期尺寸:直径9.2cm 孔径4.5cm 厚0.6cm 说明:青玉,局部有紫褐色沁。

一面饰变形虺纹及绳纹,另一面光素无纹。

春秋时期,礼制崩溃,玉礼器的数量相对减少,佩饰则大量增加,而玉器装饰出现了新风格,纹饰细碎而繁密,且多为变形的兽面纹。

此器即为一例。

玉镂雕龙纹璜玉镂雕龙纹璜春秋早期尺寸:高4.2cm 长9.6cm 厚0.4cm 说明:玉料浅黄色,局部有赭色沁。

体片状,近半圆形,一端宽,一端窄。

璜两面纹饰相同,用浅浮雕手法,琢四龙,各龙躯体互相勾缠。

春秋早期的玉器,继承了西周时期的刀法,粗细线条搭配得宜,使画面层次分明。

从西周至春秋早期,龙的形象有变成长舌下垂且向后弯曲,“臣”字眼角拉长,稍向上翘。

此器的造型和纹饰布局均较特殊,且未有同类器物出土,极为珍贵。

玉兽纹璜玉兽纹璜春秋中期尺寸:长10.6cm 端宽2.8cm 厚0.4cm 说明:玉黄色,有浅褐色沁斑。

体作片状,近半圆形,两面纹饰相同。

周边饰对称戟牙,两端以阴线各作一兽首,中部身腹处琢相连勾形纹。

器于弧凸一侧中部穿一圆孔,以供系佩。

玉璜因年代不同而纹饰各异,一般时代远的,光素的多,至商代始有纹饰。

这类玉器最早见于河姆渡文化,而商、周、春秋、战国及汉代墓葬出土甚多,此后则较少见。

玉璜一般于两端各钻一孔,自春秋中期始只在中上部有一孔,可单独系挂或与其他玉饰连串为组佩。

玉龙纹璜玉龙纹璜春秋晚期尺寸:高2.7cm 长6.6cm 厚0.4cm 清宫旧藏说明:玉料黄色,有赭色沁斑。

体作片状,外形接近三分之一的瑗。

两面形式与纹饰相同。

璜的外沿琢对称戟纹,两端各有一龙首,龙身于中部合为一体,并饰春秋中晚期极为盛行的变形蟠虺纹为龙鳞,中间缀以目纹,纹饰卷连细密。

玉璜两端各有两个圆孔,中部上端有一方形孔,皆可作系佩。

玉龙纹璜玉龙纹璜春秋晚期尺寸:高3.2cm 宽7.1cm 厚0.4cm 清宫旧藏说明:青玉,局部有褐色沁。

春秋玉器纹饰解析

春秋玉器纹饰解析

春秋玉器纹饰解析春秋玉器那可真是相当有趣呢!咱就来说说它的纹饰。

春秋玉器的纹饰就像是那个时代的时尚密码。

你看啊,那时候的纹饰可复杂了,就跟现在女孩子编辫子似的,一环扣一环,各种弯弯绕绕。

像谷纹,就像一颗颗饱满的谷粒一样,圆润可爱,仿佛在诉说着当时人们对丰收的渴望。

想象一下啊,在那个以农业为主的时代,谷粒可是宝贝中的宝贝,把谷纹雕琢在玉器上,那就是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刻进去了。

还有那种螭龙纹,那螭龙张牙舞爪的,活灵活现。

它可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样子,而是带着一种灵动劲儿。

就像调皮的小孩在玉器上玩耍,一会儿扭到这儿,一会儿扭到那儿。

这螭龙纹啊,感觉像是在守护着玉器,又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威风。

春秋玉器的纹饰还有个特点,就是很有层次感。

就好比你吃蛋糕,一层奶油一层水果,层层叠叠的。

这些纹饰也是,大的图案下面还藏着小的细节。

比如说在一个大的云纹下面,可能还有细细的线条勾勒出小花或者小动物的形状。

这要是不仔细看啊,还真容易忽略呢。

这就像是古人跟我们玩的一个小游戏,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些小惊喜。

有时候我就在想,当时的工匠在雕琢这些纹饰的时候,心里在想啥呢?是不是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小心翼翼地刻着这些纹路呢?他们肯定是把自己的感情也都注入到玉器里了。

每一道纹路可能都有一个小故事。

也许是工匠思念远方的亲人,就把对亲人的思念通过纹饰表现出来;也许是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就把风景的元素也融合进去了。

这些纹饰可不仅仅是好看,它们还代表着春秋时期的文化和审美。

那时候的人就喜欢这种精致又富有内涵的东西。

和现在咱们喜欢一些潮流的东西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人家那是千年之前的潮流。

而且啊,春秋玉器的纹饰也影响了后来的玉器制作风格。

就像一个文化的火种,一直传承下去。

我们现在看这些春秋玉器的纹饰,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门。

透过这些纹饰,能看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热闹,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真的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每一件春秋玉器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历史宝藏,纹饰就是打开宝藏的钥匙呢。

楚国玉器16:蟠虺纹玉璧

楚国玉器16:蟠虺纹玉璧

楚国玉器16:蟠虺纹玉璧
楚国玉器16:蟠虺纹玉璧
蟠虺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15.3厘米
孔径6.3厘米
厚0.8厘米
玉质青绿色,微透明,表面布满了灰黄色及黑色夹杂的沁斑。

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轮廓线。

两面纹饰分三区,内外两区都阴刻由连续三角纹、卷云纹、网格纹组成的纹饰,中间阴刻四组蟠虺纹,都是由阴刻的“S”纹、卷云纹、圆圈纹及网格纹组成。

璧中间有一道明显的切割痕迹。

【古玉专家古方点评】
蟠虺纹是春秋时期的代表性纹饰,战国早期仍在流行。

蟠虺是指盘绕的小龙,蟠虺纹是由若干侧面龙首组成的细密丰满的纹饰。

“S”纹和卷云纹是构成蟠虺纹的主要纹饰,它们都可以被视作谷纹的变形组合体。

它们的阴刻线条较宽,颇有西周“斜刀工”的韵味。

值得注意的是,“S”纹的纹道中有一条斜向的分割线,而卷云纹却没有,这说明“S”纹是由两个谷纹从反方向错尾雕成的。

【知识链接·蟠虺纹】
蟠虺纹,是传统寓意的纹样,亦称“蛇纹”。

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文图: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楚玉:湖北荆州出土战国时期楚国玉器》,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

春秋战国几何形纹饰大全

春秋战国几何形纹饰大全

春秋战国几何形纹饰大全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之一。

在艺术领域中,几何形纹饰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表现了古人对几何形状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何形纹饰,展示这一时期所呈现的精美艺术。

一、圆形纹饰在春秋战国时期,圆形纹饰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器物上。

这些圆形纹饰的形态各异,有的纹饰外围呈现六角形,有的呈现八角形,有的则呈现随机的形态。

这些纹饰的制作精美,工艺独特,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二、方形纹饰方形纹饰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形态。

它们以方形图案为基础,通过排列组合、加工变形等方式形成各种独特的纹饰。

方形纹饰既有简单明了的几何形态,也有复杂精致的构图。

这些纹饰的制作技巧高超,图案丰富多样,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盛宴。

三、螺旋纹饰螺旋纹饰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可忽视的一种几何形态。

它们以螺旋线为基础,通过旋转、叠加等方式形成纹饰图案。

螺旋纹饰在宝瓶、器盖等器物上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交错纹饰交错纹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些纹饰以直线、曲线等交错排列,形成各种复杂的图案。

交错纹饰的制作技巧高超,构图严谨,给人一种几何美感。

五、其他几何形纹饰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几何纹饰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纹饰。

例如,蜂窝纹饰、异形纹饰等都展示了古人对几何形态的多样理解和创造力。

这些纹饰的出现,丰富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艺术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何形纹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示了古人对几何形态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

这些几何形纹饰通过圆形、方形、螺旋、交错等形态的表现,赋予了古代器物精美的艺术效果。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和研究的对象,也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让我们珍视这一时期的艺术遗产,将其传承下去,为后世留下更多的文化瑰宝。

玉器上常见纹饰一览

玉器上常见纹饰一览

玉器上常见纹饰一览玉器上常见纹饰一览古玉器上的玉雕纹饰在玉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每个时代都有它不同的时代风格,因此纹饰的演变是反映玉器时代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玉器上的纹饰很多,主要有龙纹、螭虎纹、兽面纹、人物纹以及飞禽走兽、花果树木等。

这些纹饰的不同年代的区分与鉴定方法将在以后进行详细介绍。

这里先简单地介绍纯图案花纹的一些辅助纹饰。

1.云纹在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变化感到奇怪和有趣,产生了摹下来的念头,如常见太阳,便创造了圈纹和双圈纹;常见变化的月亮,便产生了半圆形纹饰;见到多姿多彩的云朵,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云纹。

玉器上常见的云纹有:单线组成的云纹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形加一个卷尾。

此种云纹用在器物上不是一行行排列,而是互相交错勾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云头纹它的形状是云纹两头同时往里勾卷,这是最常见的云纹。

这种云头纹也有用相互勾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S”形与单线云纹组成的云纹“S”形是两头卷尾的方向相反,在“S”云纹的腰部又出现一个单线云纹。

粗细线组成的云纹是用粗阴线和细阴线刻纹同时出现在一组纹饰上,使图案更为复杂与美观,更富有立体感的云纹。

组成兽面纹的云纹在古玉雕中常见兽面纹、龙纹等都是用云纹来组成的。

还有用勾云纹组成的侧面兽头纹。

虽然把兽面纹图案化了,但依然能显示出兽面纹或龙纹的主题纹饰。

方形云纹也称云雷纹,这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雷一样,故称它为云雷纹。

云纹是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它用各种形式表现,有阴线纹、阳线纹、阴阳线并用纹饰。

它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由古朴的图案转变为活泼多样的写实风格。

2.谷纹和乳丁纹谷纹与乳丁纹的区别是:乳丁纹其形状是稍微隆起的点状纹,而谷纹则是在乳丁上加一弯曲的小尾巴。

谷纹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圆圆的乳丁是谷粒,弯弯的曲线为谷芽;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描绘蝌蚪的形象,圆圆的乳丁是蝌蚪的身子,弯弯的曲线是它的尾巴。

我们认为还是称谷纹比较恰当。

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

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

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繁盛时期,各种纹饰和图案在玉器上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纹饰不仅仅是装饰玉器的元素,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玉器纹饰。

一、凤凰纹春秋战国时期,凤凰纹成为玉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君主的权威。

在玉器上,凤凰纹多以雕刻的形式呈现,细致的线条勾勒出凤凰的姿态,栩栩如生。

凤凰纹饰经常出现在玉璧、玉琮等器物上,既为玉器增添了艺术价值,又表达了吉祥祝福的意义。

二、龙纹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和君主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龙纹饰十分常见。

龙纹饰多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刻画出龙的蜿蜒身姿和威武形象。

龙纹饰常出现在玉器的中央位置,象征着权力和荣耀,也体现了古人对龙的崇拜和向往。

三、云纹云纹是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

云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祥瑞和吉祥,因此云纹常常被用来装饰玉器,带来吉祥和幸福之意。

云纹多以线刻或浮雕的形式出现,呈现出层次分明的云彩纹样。

云纹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装饰玉器,更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四、花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常见各种花纹,如莲花纹、牡丹花纹、菊花纹等。

花纹的出现让玉器更加生动、生气勃勃。

花纹多以浮雕或线刻的形式出现,形状逼真,栩栩如生。

花纹的选材经常与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如莲花纹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菊花纹象征着富贵和寿命。

五、动物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动物纹饰,如虎纹、鸟纹、鱼纹等。

这些动物纹饰不仅仅是对古代动物的再现,更寓意着吉祥、福寿和权威。

动物纹以雕刻的形式出现,形象栩栩如生,给玉器增添了一份生命力和神秘感。

六、神话传说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还常见一些神话传说的纹饰,如四神兽、神仙等。

这些纹饰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在玉器上展现的是人们对神秘的追求和信仰。

神话传说纹多以浮雕的形式出现,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大礼器有璧、琮、圭、璋、璜、琥所谓的六器及六瑞的详细讲解!

《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大礼器有璧、琮、圭、璋、璜、琥所谓的六器及六瑞的详细讲解!

《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大礼器有璧、琮、圭、璋、璜、琥所谓的六器及六瑞的详细讲解!礼玉是古代用于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上的玉器,按《周礼》记载,所谓“六器”就是指:“以玉作六器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种。

《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所谓礼玉,是据古文献《周礼》记载,用于祭把的六种玉器,或称六瑞玉,是:玉壁圆形扁平,中有圆孔的玉器,“以苍壁礼天。

”有三种类型:壁、环、援。

按《尔雅》的解释:“肉(玉体部分)倍好(圆孔)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瑷,肉好若一谓之环。

”肉、好的倍、一是指肉、好的半径还是直径的长度,有争议,但以古玉壁的实物来看,肉、好并无精确的比例。

我们一般称小孔者为壁,大孔者为环。

其实玉壁也用作佩饰和陪葬,其大小、形状、花纹差别甚大。

而“六瑞”则是朝廷在行封官拜爵之礼时,颁赐的、像其身分地位的玉器,是指“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

↓六大礼器的玉壁↓以苍壁礼天↓玉璧玉璧是一种中心有孔的扁圆形玉器。

古人在祭祀时,认为这种器物能同祖先神灵相通。

除用作祭祀外,还可用作装饰、祥瑞、敛葬等。

玉璧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为代表。

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精美。

汉代玉璧雕工愈加精细,汉墓中常出土有玉器陪葬品。

良渚文化玉壁良渚文化玉壁龙山文化玉壁商晚期玉壁西周玉壁战国谷纹玉壁战国双龙纹玉璧西汉早期双虎纹玉壁西汉谷纹玉壁汉代玉壁汉代涡纹玉壁东汉青玉双螭谷纹壁宋代青玉双螭纹壁元代白玉镂空凤穿花璧↓六大礼器的玉琮↓以黄琮礼地↓玉琮玉琮为一种外方内圆的柱状管形玉器。

琮的方圆表示地和天,是出于天圆地方的上古宇宙观,做成方琮来祭祀地神,是礼地之器。

此外,亦被用于祥瑞、敛葬等。

玉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最为发达,其中有的还刻有兽棉纹饰,是玉琮的辉煌时期。

汉朝以后,玉琮均为内圆外方的短柱形,不加纹饰,用途已变为装饰和丧葬用具。

春秋战国玉器的鉴别

春秋战国玉器的鉴别

春秋战国玉器的鉴别春秋战国玉器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它一改商周王作那种简单古朴的风貌,创制了一大批造型、图纹及工艺风格都为之一新的艺术珍品,为我国玉文化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然而长期以来,在古玉的鉴定和研究领域,人们总是习惯地把春秋与战国时期的玉器,统称为春秋战国玉器,将其艺术风格,合并称为春秋战国玉作风格。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新资料的不断丰富,从而使我们对春秋与战国时期的玉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认真观察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春秋与战国玉器在工艺和装饰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春秋玉器:由考古资料可知,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继续和发展。

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划图纹,在装饰上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从而使细小变形且纠集在一起的众多龙纹,经常出现在主体造型内,同时布局繁密,几乎不留余地。

如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玉虎,其造型为扁平体的虎形,低首拱背,曲肢卷尾。

虽说此虎神态有些呆板,无有太强的动感,但虎身上的装饰却格外引人注目。

它除了在腹部、腮部、双肢列有少许几何纹外,通体满饰变形的龙纹,上下交错,左右呼应。

这种独特的双阴线工艺及"形中有形"的装饰手法,在春秋早期玉器中极为流行,可谓春秋早期玉器的一大特色。

春秋中期以后,这种繁密的阴刻装饰线纹逐渐变得稀疏,并多以较宽的斜刀进行雕琢。

到了晚期,线刻工艺逐渐减少,代之而兴的是去地隐起的浅浮雕技法的盛行。

如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的玉磺、玉佩等,不但工艺精细,琢磨光润,而且由于采用了浅浮雕的工艺技法和更加抽象简化的龙纹图案,所以使繁密的画面,通过高低起伏和有序的布局,更富有一种寓意深远的立体效果,增加了一定的神秘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在春秋时期流行的寄生于造型内的繁密且抽象的龙纹装饰,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的改变,逐渐消失。

正如吴棠海先生在《认识古玉》中所说: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盛行的胆龙纹眼睛退化,解体成云、谷相杂纹,并逐渐发展为谷纹、蒲纹、乳钉纹等工整规律的几何纹样。

古代玉器常见纹饰全集

古代玉器常见纹饰全集

^` 古代玉器常见纹饰大全1、谷纹:整齐排列的蝌蚪状纹饰,象谷牙。

流行于战国秦汉。

^` 各种谷纹汉代谷纹环战国排列整齐、清晰的谷纹谷纹璧2、乳丁纹:凸起的乳突状圆钉。

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

常见于战国秦汉。

西汉龙凤乳钉纹玉璧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西汉金玉相连龙带钩龙纹乳钉纹3、云雷纹: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

圆形转角的称云纹;方形专角的称雷纹。

在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上最为盛行。

双线云纹云纹T型云纹云纹双头云纹勾连云纹剔地春秋西周阴刻线云纹、云雷纹双阴线、菱形纹、皿纹、云龙纹商代龙鸟佩人字纹雷纹皿纹云纹龙鸟佩商代4、蒲纹:成排密集排列的六角形格子纹饰。

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汉代蒲纹璜蒲纹谷纹璧汉代5、蟠螭纹:象四脚蛇或壁虎的爬虫。

梯形头、无角、四支脚、圆形长卷尾。

三蟠螭纹系璧浮雕双螭剑格明代浮雕双螭纹双螭纹玉璧浮雕6、虺纹:蛇状纹饰。

无角、无腿虺纹7、夔龙纹:一足或两足龙形怪兽。

圆眼、方嘴、方形卷尾。

夔龙纹夔龙纹8、饕餮纹:一种贪吃的怪兽的头部。

饕餮纹商代饕餮纹玉佩战国期玉雕饕餮纹玦9、兽面纹:怪兽的脸。

兽面纹阴线刻浅浮雕西周神人兽面纹细如毫发的阴线良渚文化兽面10、剪影状动物纹饰象什么动物就叫什么纹饰。

其内往往有谷纹、云纹等纹饰。

如龙纹虎纹凤纹鹰纹鸟纹象纹龟纹鱼纹等。

龙山文化早期的镂雕鹰纹环形器商代鹰纹云雷纹双阴线春秋晚期龙纹璧春秋晚期龙凤纹佩11、几何形纹饰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几何形图案。

如皿纹鳞纹圈纹弦纹绹纹波浪纹漩涡纹菱形纹折线纹平行线纹等。

几何纹青玉佩饰12、人面纹包括人物纹饰或人首纹饰。

如玉舞人、妇人、翁仲、仙女、汉人、胡人等(图略)。

13、工艺与组合纹饰宋透雕云龙纹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清白玉云龙纹盖瓶浮雕宋白玉六龙带板多层立体镂雕、浮雕龙纹龙造型复杂高9.1cm 宽5.3cm 厚1.8cm春秋纹饰繁杂龙纹云雷纹鳞纹兽面纹镂雕方形牌饰清镂雕翡翠龙纹带钩宋白玉透雕孔雀衔花佩工艺精湛造型新颖高4.5cm 宽7.2cm 厚0.6cm白玉精雕饰物清末长15.6cm 纹饰多种: 动物、树、写实云、楼阁、勾云纹镶宝玉器玉器嵌金工艺。

春秋玉器上的龙首纹饰,你知道多少?

春秋玉器上的龙首纹饰,你知道多少?

春秋玉器上的龙首纹饰,你知道多少?春秋玉器上的纹饰虽然繁缛复杂、种类较多,但经过仔细研究对比常见纹饰的图案,发现这些纹饰的特征具有很多的共同母题——龙首纹,又被称作虺龙纹、蟠虺纹。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纹饰大多都是从龙首纹演变而来,我们就来说说春秋玉器上的龙首纹饰。

这些龙首纹均作翘鼻、张口(或吐舌)的侧面形态,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工艺形态的差异上。

下面试对春秋时期玉器上的各类龙首纹做些简述。

1.双线龙首纹:龙的鼻、颚、口、角等部位,皆由长尾蝌蚪形纹样单元表现,这些蝌蚪纹为平面双钩阴刻技法琢出。

其多见于春秋早期至春秋晚期早段,与西周晚期玉器纹饰有着较为明确的源流关系。

黄君孟夫妇墓,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

1983年春,信阳地区文管会和光山县文管会的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发掘。

该墓年代属春秋早期晚段,墓主为黄君孟及其妻黄夫人孟姬。

墓中出土的玉璧、玉琥、玉玦、玉冲牙、玉鱼等表面皆装饰有双钩阴刻技法雕琢的龙首纹。

如该墓1号椁所出的一件玉璧(编号G1:B1):青玉质,表面局部有灰褐色沁斑。

中孔较大。

表面满饰双线龙首纹。

直径11.6、孔径6、厚0.3厘米。

1978年春,山东省博物馆会同沂水县图书馆,对该县刘家店子村西的两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进行了清理。

其中1号墓属春秋中期遗存,墓主系莒国国君;2号墓年代略晚于1号墓,为春秋中期或春秋中期晚段,墓主是国君夫人。

1号墓中出土的玉璜、玉玦、玉牌饰等器表多以双线龙首纹为装饰。

1993—1994年,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和桐柏县文管办在桐柏县月河镇左家庄发掘了一座大型墓葬,该墓主人是嬴姓小国养国的国君受,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早段。

桐柏月河1号墓中出土了大量表面琢有双线龙首纹的玉璧、玉璜、玉虎、玉玦、玉冲牙、长方形玉牌饰。

如编号为M1:80的一件长方形玉牌饰:黄白色。

一端稍宽,较长的两边各有对称的四个小四槽,较短的两边各有对称的两个小凹槽,四角各有一细小穿孔。

正面以双钩阴刻技法琢出龙首纹,背面光素无纹。

古玉界:纹饰繁琐的春秋玉器(二)

古玉界:纹饰繁琐的春秋玉器(二)

古玉界:纹饰繁琐的春秋玉器(二)龙纹玉璜春秋长10.6、端宽2.7、厚0.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青色,有沁。

器体近半圆形,片状,上中部穿孔。

两面纹饰相同。

两端及下部有脊牙。

器身饰多个几何变形龙纹,并辅以网格纹、斜“S”纹等,采用细如发丝的阴刻线及斜琢的一面坡工艺,技艺精湛,光彩华丽。

此玉璜为组玉佩中之一。

云纹龙首形玉璜春秋高4.6、宽10.9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玉质黄绿色,有褐色沁。

中间阴刻一椭圆形璧,上饰龙首纹、勾云纹。

椭圆形璧两侧均饰相同的勾云纹。

椭圆形璧两侧均饰相同的勾云纹。

蟠虺纹玉环春秋最大径4.4厘米现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玉质受沁呈鸡骨白色。

椭圆形环,外周出脊。

双面密布勾云纹,形成四组相对的夔龙纹,隐约可见小圈眼。

局部饰斜向阴刻线。

环上两条平行的叶脉纹,中间平素无纹,是作为装饰时固定之处。

龙纹玉玦春秋直径4.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玉质白色,器表有褐色沁及水沁,纹饰内还残存有朱砂痕。

一面双阴线雕琢一个个变形虺龙纹,虺龙卷鼻,圆眼,相互交接。

玦内圆孔边缘阴刻一圈平行短直线。

背面光素无纹。

龙纹玉璜春秋长7.8、宽1.5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玉质青白色,有灰色土沁。

窄弧形扁平体,两端各钻一孔,两面均为细阴线互相勾连的秦式龙首纹。

双龙首玉璜春秋长12、宽3.5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玉质白色,有褐色沁斑。

器呈扁平扇面状。

两面纹饰相同,一面残,两端皆做成龙首形,龙口微张。

表面纹饰分为两层,上层以减地隐起的蟠虺纹为主体纹饰,下层是“S”形地纹,此类璜在春秋楚墓和吴墓中常有出现。

春秋早期玉璜纹饰松散,中晚期才走向对称、规整、密集,这件双龙首纹璜正是由松散到繁缛的过渡时期。

璜上有凸齿形装饰。

这种璜的形制是在两端配合纹饰巧妙的表现出龙首形状,有些两端直接就是龙首形,这些都是春秋璜的特点。

蟠虺纹玉玦春秋直径5.25厘米现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玉质白色,略带黄色沁斑,莹润光泽略透明。

器体扁薄,造型如璧,一侧有缺口。

春秋战国玉器纹饰(高清美图)

春秋战国玉器纹饰(高清美图)

春秋战国玉器纹饰(高清美图)春秋晚期双龙首环春秋玉器纹饰特征一、主流纹饰1、新创“春秋龙首”纹。

这种由勾连云纹组成的“阴线浅浮雕”龙首,不论是绞丝纹舌形还是S纹舌形,都是“现首不现尾”。

这种龙首纹,是夏、商、西周以来龙纹的一大突破,直接影响了战国的龙纹造型。

2、新创:“春秋谷”纹。

春秋古纹有阴线雕和乳突状两种。

乳突状谷纹为浅浮雕,鼓励圆鼓、体型较大,手感园钝;春秋谷纹部分有阴刻“芽弯”,部分与勾连云纹混合构图。

春秋谷纹大多排列稀松,布局不够规整。

春秋晚期双龙首璜3、新创“斜地子”纹、“虎皮”纹、“矩形鱼鳞”、“内勾卷云”纹。

4、新创螭纹。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楚辞.刀歌.河伯》:“驾两龙兮骖螭。

”螭纹是个巨大的纹饰体系,春秋创制的螭纹,经过战国和两汉的发扬光大,和龙纹一样,成立我国艺术史上光彩夺目的纹饰标杆。

5、新创螭虺纹。

虺是一种毒蛇。

《诗.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楚辞.天问》“雄虺九首。

”虺,又是一种将发未震的雷声。

《诗.邶风.终风》:“虺虺其雷。

”春秋虺纹大多为圆首、尖嘴、小圆眼、短蛇形身。

6、春秋脊牙。

西周时流行的突齿到春秋时,大多演变成整齐划一的方形脊牙。

脊牙的制作,需要综合勾撤、平凸、隐起等技法,难度远在齿牙之上。

春秋晚期龙凤饰二、主流线条1、阴刻线技法炉火纯青。

细长弧线、密集成束的平行细线、密集盘绕的平行细线、粗细纹丝线、鱼鳞线、羽毛线等阴刻线大量涌现。

阴刻线的徜徉肆志和纵横洒落,是春秋刀法的一大特色。

2、双沟阴线进一步成熟。

比起西周时期的双钩阴线,春秋时期更添三分丰腴和柔畅,密集中条分缕析,满而不乱。

3、“宽一面坡线”。

春秋时期流行的“宽一面坡线”,是西周时期“一面坡线”的变体异化,它利用线间距离的增加和线形宽窄比例的变化,使线条更具有动态的美。

4、“游丝刻”是春秋时期一种新的刻线风格,线条极为细集,线距之密连肉眼都难以分辨。

这种游丝刻线,到战国时期发展成了著名的“游丝描”。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纹饰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纹饰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纹饰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纹饰艺术来源:章海虹《美术大观》一、春秋战国时期玉况器概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列国纷争,新旧交替促使诸侯各国竞相开发、发展地方文化经济,治玉手工业勃兴大盛,玉文化在中华大地得到蓬勃发展。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私塾相继兴起,讲学之风日益兴旺,各国相继进入百家争鸣、艺术上百花齐放的高潮,传统工艺大力创新,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

诸子百家崇玉而纷纷宣扬“以玉比德”、“玉不去身”之说,促进了列国琢玉工艺的发展。

崇玉、爱玉、用玉之风大盛,列国贵族争相崇玉、爱玉。

此时玉器不仅仅是上层统治阶级专享的奢侈品,而且表现出一定的普及性,上起帝王将相,下到庶民百姓,无不以玉为贵,祭祀、装饰、丧葬各个领域被广泛运用。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大致可以分为礼器、装饰器、实用器、葬玉等。

礼器同时包括璧、圭、璋、琮、璜、琥等。

此时礼器等石器时代晚期所特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其庄重肃穆之感日减,装饰艺术价值渐增。

玉器的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圭、璋、琮逐渐减少,直到战国晚期最终消失。

玉璜、玉也大为改观而成为装饰精美的佩饰或串饰玉件。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佩饰的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玉占全部出土玉器数量的70% 以上。

装饰玉品种繁多,主要有环、牌饰、串饰、佩饰和动物形玉雕等。

实用器包括玉梳、簪、镜架等。

葬玉是指专为死者制作的以祈求尸体不朽的玉制品。

东周时期专用于殓葬的玉器有瞑目、玉含、踏玉、玉塞、玉册等。

二、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纹饰(一)玉器纹饰种类及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在创作思想、设计意匠、技术加工等方面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总的特点是细腻精美、精雕细刻,和田玉质的玉器增多,注重装饰审美的世俗化,这时期玉上雕琢的各种纹饰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种类很多,这里就较常见及重要的纹饰做些介绍。

1.谷纹谷纹又称谷粒纹,即在玉器表面琢刻凸起的弧形圆点,谷纹通常不是单个出现,而是整齐排列或不规则排列许多个。

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

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

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春秋战国玉器的花纹图案样式繁多,雕刻细密,抽象深奥,给人一种神秘感,从结构来看,纹饰有几何形和动物形两种,其中以几何纹为多.几何纹中以圆形、弧形和方折形线条为主,对称性强,既可看出单组纹饰,又能一组组连接起来,逐渐扩充为整体纹饰,动感极强,变幻无穷。

最常见的几何形纹有谷纹、涡纹、云纹、雷纹和勾连纹,装饰在壁、环、璜和龙等玉器上。

谷纹又称谷粒纹,是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玉器表面雕琢出许多突起的弧形圆点,这些圆粒排列有序,经抛光后闪闪发光,十分悦目。

谷纹的名称是由它浅浮雕的半圆形凸起似谷粒而得来的,由于谷纹制作难度较大,所以它装饰的玉器往往比较精致,观赏价值很高。

由谷粒派生出来的纹饰中,一种称为“蝌蚪纹”,就是在谷粒边缘上琢出一道弧线,形似蝌蚪的尾巴。

所琢刻的尾巴方向并不固定,似乎是玉工随意雕刻出来的,但装饰效果较好,它常饰于玉龙上,增强了龙的动感。

涡纹是以阴刻手法雕刻的水旋涡形纹饰,形似蝌蚪纹。

这种纹饰最早见于西周时期,但数量较少。

春秋时期,涡纹的尾端拖得较长,形似弯钩;战国时期,涡纹成为千篇一律的旋涡状。

涡纹简单、美观,战国时被大量华采用。

云纹状如云头形,多阴刻或浅浮雕,每组云纹是由两个单体相对的谷纹或涡纹尾部相连构成。

这种纹饰既有玉工有意刻成的,也有随意刻成的。

前者往往排列整齐,后者则常与谷纹、涡纹相杂,显得富丽美观。

云纹也是战国时期常见的一种纹饰,由它派生出的变体云纹,纹道长而细,富有飘逸感。

雷纹是一种线条方华折的纹饰,以阴刻手法制成。

单体雷纹呈S形纹,在装饰上,每三个雷纹构成一组图案,构图对称,较为细密。

这是春博物秋早期特有的一种纹饰,具有断代的意义。

勾连纹源于雷纹和云纹,阴刻,是春秋战国时期图案中最为繁杂的一种,由单体雷纹或云纹相互勾连而成,不过线条已由方折变成圆弧。

最早的勾连纹玉器见于春秋中晚期,双勾线,婉转流畅,时代特征明显。

战国时期的勾连纹集中了雷纹、云物华纹和涡纹的特点,整齐平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玉器常见纹饰
春秋战国玉器的花纹图案样式繁多,雕刻细密,抽象深奥,给人一种神秘感,从结构来看,纹饰有几何形和动物形两种,其中以几何纹为多.
几何纹中以圆形、弧形和方折形线条为主,对称性强,既可看出单组纹饰,又能一组组连接起来,逐渐扩充为整体纹饰,动感极强,变幻无穷。

最常见的几何形纹有谷纹、涡纹、云纹、雷纹和勾连纹,装饰在壁、环、璜和龙等玉器上。

谷纹又称谷粒纹,是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玉器表面雕琢出许多突起的弧形圆点,这些圆粒排列有序,经抛光后闪闪发光,十分悦目。

谷纹的名称是由它浅浮雕的半圆形凸起似谷粒而得来的,由于谷纹制作难度较大,所以它装饰的玉器往往比较精致,观赏价值很高。

由谷粒派生出来的纹饰中,一种称为“蝌蚪纹”,就是在谷粒边缘上琢出一道弧线,形似蝌蚪的尾巴。

所琢刻的尾巴方向并不固定,似乎是玉工随意雕刻出来的,但装饰效果较好,它常饰于玉龙上,增强了龙的动感。

涡纹是以阴刻手法雕刻的水旋涡形纹饰,形似蝌蚪纹。

这种纹饰最早见于西周时期,但数量较少。

春秋时期,涡纹的尾端拖得较长,形似弯钩;战国时期,涡纹成为千篇一律的旋涡状。

涡纹简单、美观,战国时被大量华采用。

云纹状如云头形,多阴刻或浅浮雕,每组云纹是由两个单体相对的谷纹或涡纹尾部相连构成。

这种纹饰既有玉工有意刻成的,也有随意刻成的。

前者往往排列整齐,后者则常与谷纹、涡纹相杂,显得富丽美观。

云纹也是战国时期常见的一种纹饰,由它派生出的变体云纹,纹道长而细,富有飘逸感。

雷纹是一种线条方华折的纹饰,以阴刻手法制成。

单体雷纹呈S形纹,在装饰上,每三个雷纹构成一组图案,构图对称,较为细密。

这是春博物秋早期特有的一种纹饰,具有断代的意义。

勾连纹源于雷纹和云纹,阴刻,是春秋战国时期图案中最为繁杂的一种,由单体雷纹或云纹相互勾连而成,不过线条已由方折变成圆弧。

最早的勾连纹玉器见于春秋中晚期,双勾线,婉转流畅,时代特征明显。

战国时期的勾连纹集中了雷纹、云物华纹和涡纹的特点,整齐平稳。

派生出的图案也很多,颇具特色的是勾连云纹,将几组云纹对称地勾连博在一起。

战国晚期和西汉早期,有的器物上出现了通体十分规整和细密的勾连云纹华物,非常华丽。

为什么在几何形纹饰中很少见到直线形图案呢?这可能与古人的审美观有关。

春秋战国玉器大多数作圆形或弧形,特别是装饰品,即使是转物折处也琢成弧角。

这样的玉器如果装饰上直线形纹饰,就会影响整体美观的效果,而饰以圆弧形为主体的纹样,则显得和谐统一。

商周的圆形玉器璧、环等,几乎看不到纹饰,这是因为当时的琢玉水平还达不到琢制细密对称纹饰的程度,所琢纹饰以直线物或长弧线为主;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琢玉水平空前提高,任何纹中物饰都可以随心所欲的雕琢出中博来了。

动物形纹饰有神兽和写实动物两种,最常见的是兽面纹和螭虎纹。

兽面纹又称饕餮纹,用阴刻或浮雕手法琢出狰狞凶猛的兽首,常装饰于各种小型玉饰、玉璧、玉剑饰之一的玉彘及玉铺首上。

兽面纹出现在玉器上最早是春秋时期,战国至汉代很盛行。

兽面纹玉器,后世仿造非常多,但都未把握住细部特征。

辨认春秋至汉代的兽面纹,关键在于眉毛与鼻的刻线是粗连的,眼睛一般为菱形,抓住了这个特征,一般很容易识别出仿制品。

螭是龙的一种,因形状似虎而物称为螭虎。

螭虎纹是战国至汉代常见纹饰,常以高浮雕或透雕琢出,作盘曲蜿蜒或攀援匍伏状,装饰玉璧、剑饰和玉印等器物。

古人将螭虎作为天空游弋的神兽,因此在塑造螭虎形象时,往往衬
以云纹。

写实动物形纹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很少见,主要是沿用商、西周时期动物玉雕的造型。

目前,见到的动物形纹饰有两种:一种是虎皮纹,装饰在虎形玉佩上;另一种是蝉纹,装饰在玉管上。

这两种纹饰都仅见于春秋时期,迄今还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动物形纹饰。

头部最常见的玉饰是玉玦,诀是耳饰,悬夹在两耳上,常成对出土于人头骨两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