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2c45150912a21614792976.png)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____”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2.《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____,____,____”3.汉代太学教师称为____,学生称____。
4.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写的《____》是一部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5.韩愈的《_____》,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
6.北宋庆历兴学时,采用胡瑗的___为太学法度,以改进太学教学及规章体制。
7.王守仁提出___的教育目的和___的道德修养原则。
8.《劝学篇》是___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___,外篇宗旨是___9.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的___。
10.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___和___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11.1927年,国民党政府决定进行教育行政改革,试行___制。
12.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___和___。
13.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___、___、活泼”。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1.三大文教政策2.“三、百、千、千”3.生活教育理论三、简答(每题l0分,共30分)1.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2.简述科举制的废除及意义。
3.毛泽东是怎样论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点的?四、回答(每题30分。
可以二选一)1.试述孔子在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对中国教育的重要贡献。
2.试评述l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每空1分。
共22分)1.学在官府。
中国教育简史
![中国教育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38d086f0ce2f0066f53322ff.png)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一、填空1、中国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2、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
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为官学。
3、先秦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和墨家。
4、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有教无类。
5、“因材施教”的提法源出于《朱熹〈四书集注法〉》。
6、中国古代第一个论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教育家是孔子。
7、“教育”、“学校”的概念最早都是出于《孟子》一书。
“启发”一词最早出于《论语·述而》一书。
8、孟子将教育对人类的发展的作用概括为性善论,意思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心。
9、《中庸》关于学习的五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二、简答题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p91-96)答: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特点,孔子主张学思并重,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者不宜偏废。
已初步揭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强调“思”的作用,“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更侧重于“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2、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P91-92)答: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有: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统考答案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统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84fb6c5a8102d277a22f44.png)
《中国教育简史》一、单项选择题1.秦朝时期主要教育政策: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D见闻为与开心意3.察举制度人才选拔的特点是首先凭士人在当地的声名及,即:A社会舆论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C能者为师5.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D“三舍法”6.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资协会,改国子学为:B国子监7.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B马礼逊学堂8.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9.荀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B闻、见、知、行10.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D试卷成绩11.韩愈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B传递儒家道统12.北宋的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A范仲淹13.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B“致良知”说14.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1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件政策是: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C学、问、思、辩、行17.朱熹认为小学的学习重点是:D“学其事”18.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19.洋务运动时期创立的最早的电报学堂是:B福州电气学塾20.中国最早的一所教会女学是:C宁波女塾二、填空题1.周“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等四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不治而议论”的办学方针,使稷下学宫真正体现了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管理民主的特色。
3.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4.嵇康在批判经学教育的同时,创立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5.朱熹把人生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6.1898年由经元善集资,并得到中外人士赞助,设“经正女学”于上海城南桂墅里,此为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女子学堂,7.梁启超于1896年发表了“《论师范》”一文,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8.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9.汉武帝即位后,断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唯一指导思想,10.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11.朱熹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1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关系二十八年(1902年)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13.外国传教士1839年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堂”这是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14.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泮宫”15.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记》17.韩愈《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1866年12月,奕诉等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20.西晋时创设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立高等学府的开始,三、论述题1.评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c26f6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6.png)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3、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4、《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5.韩愈《》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6.夏代“为政尚武”,故在国都设“”以培养武士。
7.稷下学宫采取“”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而又实际推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等人拟定的《》。
9.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的教育方针。
10.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A无为而治 B儒道释三教合一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 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3.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A帖经 B墨义 C诗赋 D策问4.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A学习四书五经B“明其理” C应科举D“学其事”5.王安石在太学的教学管理上实行了…………………………………()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6.西周时期教育主要特征为……………………………………………()A.政教一体,学在官府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A. “存天理,去人欲”说B. “致良知”说C. “教为圣人”说D. “知行合一”说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B.修己以安人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D.学而优则仕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10.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1分)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4c88c0a216147916112841.png)
《中国教育简史》考前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秦朝时期主要教育政策为( C )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D ) D.见闻为与开心意3.察举制度人才选拔的特点是首先凭士人在当地的声名及,即( A )A.社会舆论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 C )C.能者为师5.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 D ) D.“三舍法”6.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 B ) B.国子监7.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B ) B.马礼逊学堂8.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 B ) 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9.荀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B ) B.闻、见、知、行10.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 D ) D.试卷成绩11.韩愈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 B ) B.传递儒家道统12.北宋的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 A )A.范仲淹13.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B ) B.“致良知”说14.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 )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1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D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C )C.学、问、思、辨、行17.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 D ) D.试卷成绩18.朱熹认为小学的学习重点是( D ) D.“学其事”19.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 D ) 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20.洋务运动时期创立的最早的电报学堂是( B ) B.福州电气学塾21.中国最早的一所教会女学是( C ) C.宁波女塾二、填空题1.西周“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等四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不治而议论”的办学方针,使稷下学宫真正体现了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管理民主的特色。
3.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968c07e87101f69e3195d6.png)
2,卧碑:
明清时地方官学有严厉的学规,如明洪武年间,颁 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的十二条禁例,其中有严禁 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这就是 有名的"卧碑".清代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 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 (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采取"诱","导", "讽"的"栽培涵养之方";(3)教学内容上, 主张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 (4)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 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退回
简答: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 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退回
论述: 7,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要点: 答:(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 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 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 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 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 "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 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 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 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退回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1213bddccda38376baf68.png)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中国教育的起源是____和____的需要。
2.“教学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____中提出的。
3.秦朝建立以后,采取“书同文”政策,以____为文字形体的标准。
4.王充的主要著作是____,他把培养目标分为四个层次,理想的培养目标是____ 5.____是由皇帝亲自对礼部奏名进士进行最后决定性的考试。
6.北宋三次兴学中规模和范围最大的一次是____。
7.南宋中期以后,____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8. 1839年底,被命名为____的中国第一所西式学校在____ 正式开学。
9. ____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
10. 1905年底,清政府仿效日本,正式设立____,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11. 1919年《____》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特别是发表了李大钊的《____》,开始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12.杨贤江的主要教育著作是________和____。
13.中国最早的工人教育机构是1920年举办的____1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立的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是____15.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做中教,____ ,”。
16. 1919年,43岁的____ 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任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17.稷下学官18.越名教而任自然19.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20.简述墨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21.简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
四、论述题(30分,二选一)22.论述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师道观的异同。
23.试评述1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生产劳动社会生活2.《学记》3.小篆4.《论衡》鸿儒5.殿试6.崇宁兴学7.朱熹8.马礼逊学堂澳门9.容闳10.学部11.新青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2.《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13.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4.农民运动讲习所15.做中学做中求进步16.徐特立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8分)17.稷下学官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2分)。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0a6d3240c844769eaee23.png)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明人伦”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 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建于1862年。
3.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二)名词解释:1.豫时孙摩是《学记》中提出的四个教育原则。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即在不良行为尚未出现时就要加以预防。
“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即要抓住最适宜的时机进行相应教育。
“孙”是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要依照一定次序开展教育。
“摩”是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即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2.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
1924年建于广州郊区的黄埔,到1927年4月共办了5期,毕业生近7000人,为革命培养出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黄埔军校变质为培养他的嫡系军官的场所。
(三)简答题: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那些主要见解?他引用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强调家庭教育应该及早进行。
他对许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无教而有爱”的溺爱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主张要把爱与教结合起来。
特别要注重对子女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不骄横,不任性。
在学习方面,应当虚心与师友切磋,反对“高谈虚论”,要务实学,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
2.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第一,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制,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
第二,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fd8463b3567ec102d8a7a.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教育简史》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第二种是“-------’,2.《中庸》提出 ----- 、 ------- 、 -------- 、 ------- 、------的学习五步骤。
3.“三,百,千”是指 ---------- 、 -------- 和----------- 。
.4.元代除普通国子学外,还有-------- 和----------。
5.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是----------- 。
6.----------------- 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
’7.中国人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是-------- 年建立的 --------- 。
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 。
9.------- 提出“活教育”课程的两条原则是---------- 和------------10.抗大全称是--------------,它的前身是-------------------------- 。
二、解释(每题6分,共l8分)1.六学二馆2.庚款兴学3.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三、简答(每题l0分,共30分)1.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宗旨的?2.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四、回答(30分。
可以二选一)1.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中国教育史简答题(1)带答案
![中国教育史简答题(1)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013cebe87101f69f319534.png)
简答题1.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家教奠基,父母有责教儿婴孩,勿失良机偏宠有害,严教师爱注意环境的影响注重家庭的语言教育重视儿童心理观察2.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积极作用:学校教育制度是陪养人才的制度,成为国家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学校不断输送人才供科举考试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
科举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开辟了政治出路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相辅相成,关系相当密切。
消极作用:第一,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
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学校教学安排围绕科举进行,导致学校教育中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这种风气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
第三,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催生了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
3.古代私塾教育的特点及意义:特点:(1)多由私人经办,办学形式多样。
(2)注重启蒙,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私整教有十分强调对儿童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
例如,在生活礼节方面,要求儿童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堂室必洁等。
(3)制定学规,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蒙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大,为了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家制定了各种形式的《须知》《学则》等,对儿童的衣服冠腹,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都作了详密的条文式规定,(4)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意义:(1)蒙学教材丰富:(2)营学教师的散业精神:(3)产生了一批蒙学教学理论;(4)运用小学教育的读写教学方法。
4.古代书院的特点及精神: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
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关。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b47e51650e52ea54189841.png)
《中国教育简史》往届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明人伦”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 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建于1862年。
3.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二)名词解释:1.豫时孙摩是《学记》中提出的四个教育原则。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即在不良行为尚未出现时就要加以预防。
“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即要抓住最适宜的时机进行相应教育。
“孙”是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要依照一定次序开展教育。
“摩”是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即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2.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
1924年建于广州郊区的黄埔,到1927年4月共办了5期,毕业生近7000人,为革命培养出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黄埔军校变质为培养他的嫡系军官的场所。
(三)简答题: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那些主要见解?他引用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强调家庭教育应该及早进行。
他对许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无教而有爱”的溺爱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主张要把爱与教结合起来。
特别要注重对子女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不骄横,不任性。
在学习方面,应当虚心与师友切磋,反对“高谈虚论”,要务实学,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
2.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第一,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制,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
第二,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的答案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39072eeff9aef8941e0633.png)
简答: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 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 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 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 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 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 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 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退回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监生历事: 2、卧碑: 问答:
3、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 在
4、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回首页
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 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 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 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 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 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 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 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退回
3、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 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 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 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 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 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 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 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f12fcc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4c.png)
中国教育简史练习《中国教育简史》练习一、填空题1.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
” 2.明代国子监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
3. “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456.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时创立的鸿都门学。
7.唐代在中央设有、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为六学。
8.《劝学篇》是_____ 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外篇宗旨是。
9.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由__________开办。
10.西周"六艺"指的是,,,,,。
11.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2.稷下学宫采取“ ”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13.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 ”的教育方针。
14.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和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15.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 ”两大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A .“存天理,去人欲”说B.“致良知”说 C .“教为圣人”说D.“知行合一”说2.察举制度的特点是录取士人主要根据()。
A.社会舆论B.“家世”C.“品”、“状”D.试卷成绩3.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
层配习题到敷设电气、气设备进高中程中备调在进度内来置动停机。
A.《学记》B.《孔子世家》C.《颜氏家训》D.《朱子读书法》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
A.尊师重道B.师法、家法C.能者为师D.师道遵严5.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
A.学习四书五经B.“明其理”C.应科举D.“学其事”6.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8.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
2019.3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
![2019.3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53a6605482fb4daa58d4b82.png)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填空1、《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它是由(朱熹)编定的。
《中庸》关于学习的五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1925年8月,(黄炎培)提出的(《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是第一部开展农村改进实验的方案。
3、1926年,广东召开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农村教育决议案》),实际上成了大革命时期全国农民教育的具体纲领。
4、1926年10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选择(河北定县翟城村)为试验区,1929年梁漱溟选择(河南辉县)为试验区。
5、1932年国民党政府废除综合中学制,中等教育分为(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三类学校。
6、北宋崇宁三年(1103年)设立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叫(国子监)。
7、北宋初期六所最著名的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8、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依次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9、蔡元培的教育独立论强调教育不应受(政党)和(教会)的影响。
10、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方针。
11、董仲舒关于义利之辩的观点是(正其谊不某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2、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3、革命根据地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14、革命根据地扫盲的组织形式有(识守班、扫盲班、夜校),教学的特有方式是(以民教民)。
15、国民党政府推崇的“四维”是(礼、义、廉、耻),“八德”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6、韩愈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17、汉代的私学就其程度而言,有(初级程度的门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两种类型。
18、汉代太学建立于(公元前124)年,教师称为博士),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弟子、诸生、太学生)。
19、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使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baa0a77232f60ddcca168.png)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____和____两类。
2.____是战国时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
3.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____和____。
4.汉代地方官学始创于景帝末年,创办人是蜀郡太守____。
5.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____,标志着____的创立。
6.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写的《____》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7.韩愈的《____》,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
8.由范仲淹主持的____,是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兴学运动。
9.宋代书院教学实行“____”,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都可前来听讲。
10.明清时期,“____”,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韵蒙学教材。
11.《劝学篇》是张之洞所著,其中内篇宗旨是____,外篇宗旨是____12。
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的____。
13.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____。
14.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____。
15.杨贤江的两部主要教育著作是____和____16·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____、____、活泼”。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
共18分)1.教学相长2.三大文教政策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三、简答(每题l0分。
共30分)1.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2.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3.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四、回答(每题30分。
可以二选一)1.试比较孟子、苟子关于教育作用及学习方式上的主要异同。
2.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渊源、主要观点及意义。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每空l分。
共22分)1.国学乡学2.稷下学宫3.儒学墨学4.文翁5.进士科科举制6.颜氏家训7.师说8.庆厉兴学9.门户开放10.三、百、千、千11.正人心(或中学为体) 开风气(或西学为用)12.福建船政学堂13.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4.新文化运动15.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允许次序颠倒)16.紧张严肃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
2014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14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bf829a5e9856a561260b6.png)
2014电大《中国教育简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西周时期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书、数作为小艺________、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___大艺_____,是大学的课程。
2.1、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是有针对性的,具体而言就是罢黜百家以____独尊儒术____;兴学校以____养士____,行教化美习俗;重选举___选用贤才_____。
3.北宋的三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____庆历兴学____,王安石主持的____熙宁兴学____以及宋徽宗时的__崇宁兴学______。
4.明清将___程朱理学_____奉为正宗,科举考试内容全部出自_四书五经_______,都以程朱的注释本为标准。
5.魏源提出了___师夷之长技以制夷_____的思想,他撰写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研究西方的著作;严复所译《天演论》表达了___进化论_____的思想。
6.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劝学篇》共分内、外两篇,其中内篇主要谈___中学为体_____,宗旨是___正人心_____,外篇主要谈___西学为用_____,宗旨是___开风气_____。
7.汉初统治者为确保儒术的“独尊地位”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设___五经博士_______、建立____博士弟子制______、以______儒术取士____、_____视学制度_____。
8.嵇康教育思想的核心是_____越名教而任自然_____,颜之推则将自己的教育观念汇编为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______颜氏家训____。
9.宋代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___论语_______、___孟子_______合编为《四书》。
10.清国子监既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也是____全国最高学府______。
明国子监隶属于____礼部______,清以后成为朝廷独立设置的机构。
1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创建于1862年的____京师同文馆______,中国最早的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左宗棠设立的____福建船政学堂______,又称“求是堂艺局”。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论述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268559926bec0975f465e2ca.png)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
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
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
(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答: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兼容并包,改革北大:整顿校风,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
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
3、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4、《中庸》把教学过程概括为5.韩愈《》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6.夏代“为政尚武”,故在国都设“”以培养武士。
7.稷下学宫采取“”的办学方针,保证了稷下先生学术自由。
8.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而又实际推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等人拟定的《》。
9.192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的教育方针。
10.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A无为而治 B儒道释三教合一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 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3.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A帖经 B墨义 C诗赋 D策问4.朱熹认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A学习四书五经 B“明其理” C应科举 D“学其事”5.王安石在太学的教学管理上实行了…………………………………()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监生历事制度 D“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6.西周时期教育主要特征为……………………………………………()A.政教一体,学在官府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A. “存天理,去人欲”说B. “致良知”说C. “教为圣人”说D. “知行合一”说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B.修己以安人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D.学而优则仕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A. “生活即教育”B.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C. “主动”、“习行”D. “教学做合一”10. 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A.学、思、行B.闻、见、知、行C.学、问、思、辨、行D.见闻为与开心意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1分)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
(1分)因为在孔子看来,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
(2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
(1分)2、稷下学宫3、鸿都门学4、福建船政学堂5、六艺教育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勃兴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简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主张。
五、论述题(本题25分)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答: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分)所谓“生活即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要的教育”。
(2分)所谓的“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但陶行知认为杜威的“社会即学校”仍是一种鸟笼式的教育,他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等都是教育的场所,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
(2分)所谓的“教学做合一”,脱胎于杜威的“从做中学”,而又加以改造。
认为“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
(2分)可以说,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2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虽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杜威要解决的问题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定问题,而陶行知面对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2分)杜威的办法搬到中国来解决普及中国民众教育的问题行不通,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
(2分)陶行知从生活教育论出发全面否定传统教育,忽视系统理论知识,有失偏驳。
但他的一些具体的作法,如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用的。
生活教育在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本身的相互关联方面,也是积极的。
(2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分)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
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3、唐代在中央设有、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为六学。
4、韩愈《》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从恢复与捍卫儒家道统的高度,对教师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5、中国古代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体系创始于__________代。
6、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两大系统。
7、朱熹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加以概括,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条。
8、1866年12月,奕诉等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京师同文馆遂成为一所培养外语和自然科学人才的综合性新式学堂。
9、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
”10、西晋时创设,这是中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立高等学府的开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殷商重祭祀、崇礼乐,专为贵族子弟设立学习礼乐的学校……………()①瞽宗②成均③辟雍④东胶2.秦始皇采纳法家的建议推行的文教政策是……………………………()①无为而治②儒道释三教合一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①《学记》②《孔子世家》③《颜氏家训》④《朱子读书法》4.唐代科举考试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的方法是……………………()①帖经②墨义③诗赋④策问5.明代在各省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为…………………………………()①学务处②儒学提举司③提学使司④劝学所6.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①政教一体②官学衰落,私学兴起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①尊师重道②师法、家法③能者为师④师道遵严8.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①“存天理,去人欲”说②“致良知”说③“教为圣人”说④“知行合一”说9.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军事学堂是………………………………………()①天津武备学堂②福建船政学堂③江南水师学堂④北洋水师学堂10.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A.颁布“高教六十条”B.“统一高考”C.“扩大办学自主权”D.院系调整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平民主义教育思潮2、设科射策3、万木草堂1891年康有为会试落榜后回广州,在长兴里设立万木草堂,兼授中学和西学。
(1分)学生每日要写札记,隔日有体操,每月初一、十五练习演说,逢假期出门游历,显然引进了近代西方的教学方法。
(2分)从1891年到1895年,他在这里积极培养维新运动的骨干,并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构筑了变法运动的理论体系。
4、壬寅学制5、1922年学制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阐述壬子癸丑学制的进步意义。
五、论述题(本题25分)评述隋唐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
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
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
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和“贡生制”。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首倡者。
4、明代在各省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由__________开办。
6、___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一般认为,这一制度是在魏黄初元年由吏部尚书陈群提出来的。
7、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育救国论。
9、魏源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主张,要求学习西学。
:10、“_________________”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