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近现代史介绍ppt
武汉历史建筑赏析PPT课件
大楼的外墙,以麻石砌到顶,正面有十根圆形的大柱,由麻石拼接而成, 柱头为爱奥尼式,墙面和檐部有花篮吊穗、火焰球等装饰浮雕,极大地丰 富了这座古朴典雅的建筑物的体形,于完整中显出变化,于平面中显出纵 深,于丰富中显出庄重,虽然它并不太高,但却给远看或近瞧的人以一种 高大的感觉。
它的内墙镶嵌着大理石墙裙。建筑临江的立面,造型平稳,比例严谨。 基座、房身、屋檐采用三段构图,左右则为5段划分,以中央一段凸出为 主入口,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轴线,从而确定了建筑的主从关系,这就 是18世纪西方最流行的古典主义手法。主入口的上部,装饰虽多,但并不 杂乱,而且体现出“对称就是美”的理念,它的那扇处于正中的大窗,与 大楼所有窗口的长方形不同,在上部显出特有的弧形,并配有恰到好处的 檐饰。
武汉德明饭店,现名江汉饭店
老建筑与新建筑的交流
从古典建筑构图原理到当代建筑审美变异要了解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必须历 史地考查一下西方建筑审美观念所发生的两次重大转折:这就是从古典建筑到 现代建筑,再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西方古典建筑如果从文艺复兴算起,大 约经历了四个多世纪,即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从社会形态看属手工业时代,它 的特点是:建筑功能比较简单,建筑类型不多,在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主要是教 堂,还有一些府邸建筑。为适应比较简单的功能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也不复 杂。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所以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为适 应当时的审美要求,很重视装饰和形式处理,精雕细刻,象对待雕刻一样对待建筑。
武 汉
序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 经说过:“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美誉的 武汉,自开埠以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淀出独具魅力的汉派文化, 留下了一大批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遗产。这些传统的城市民居和 优秀的历史建筑,是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窗口,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 沧桑,诠释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延续了城市的文脉,也从一个侧面演绎 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
武汉历史遗迹PPT课件
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创办近代工厂,兴建新式学堂,修筑铁路。1911年10月10
日,武昌辛亥革命首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
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
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江岸车站成为罢工总指挥部所在地,2月7日罢工失败
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
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
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
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
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
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
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 被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
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81年。
.
2
三国时期,武汉是魏、蜀、吴三方鏖战地。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对
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
.
4
辛亥革命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
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俗称之
为红楼。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
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
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
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
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后,林祥谦、施洋等工人运动领袖在汉就义。1926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武汉介绍PPT
称武汉三镇。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
方公里。
武汉市
人口
辖区
城市圈
经济
2014年常住人口 达1033万户籍人
口827万人
属行政区划的辖区 13个,另有非 行政区划的经济 开发区3个
农业人口268万人
城镇人口559万人
黄石市、鄂州市 孝感市、黄冈市、 咸宁市、仙桃市、
潜江市、天门市
2014年地区生产总 值(GDP)10069.48
西端为蔡
的4.6% 七
甸区成功乡窑
个城市辖区
湾村,南端在
面积863平
江夏区湖泗乡
方公里,外
刘均堡村,北
环以内面积
端至黄陂区蔡
11 71.70 方
店乡下段家田
公里武汉三
村。 因长江与
环线内的城
其最大的支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面积684
汉水交汇于此,
平方公里。
故而隔江鼎立
截至200年
的武昌、汉口
底建成区面
汉阳三地被俗
积为475 平
2020/2/12
魅力武汉
武房民命清南军辛 昌,国党末麓政亥 起而中人湖,府革 义被央在北阅旧命 纪称政这省马址武 念为府里咨场,昌 馆“职成议的位起 。红权立局北于义
楼。军,端中纪 ”因政武。国念 ;主府昌这武馆 现体,起座汉为 在建一义西市武 是筑度成式武昌 辛为代功楼昌辛 亥红行后房区亥 革色中,原蛇革 命楼华革是山命
汉阳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汉阳铁厂
❖ 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 主持在湖北大别山下动工 兴建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 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 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 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 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 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 的标志。百余年后,中国 钢产量已居全世界第一, 汉阳钢厂在全国钢铁企业 中已不占重要地位了
武汉近代史 ppt课件
武汉学生运动• 1947年5月,在解放 战争节节胜利的背
• 反美抗暴运动:1946年12月,美军在 北平犯下暴行,消息一出,全国立即 爆发空前未有的“反美抗暴”运动。 武大专门秘密成立“社团联席会”, 负责该工作。5日清晨,武汉几千学生, 游行至美国领事馆,用中、英文高呼
景下,国民党加紧 对国统区人民的压 榨。5月20日,武大 一千七百名学生高 举“反饥饿反迫害 反内战”旗帜,涌 进省府大院,在门
京汉铁路大罢工
• 党的二大以后,从1922年 1月到1923年2月,掀起了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 潮 ,其中京汉铁路大罢工, 亦称“二七大罢工”将这 次罢工高潮推向顶点。它 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 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 国人民中的影响,工人的 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 中国人民,为后来的革命 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 1945 9 18
受降纪念碑
收碑念军图义沦 最在为 日则武所中。陷 长抗国
军 记汉 种 所 不 , 武, 日 名
的 载会 , 示 久 但 汉规 战 政
受 了战 武 武 , 此 会模 争 府
降 ,汉大二次战最期北
仪 而抗樱战战。大间伐
式 年受 战 花 结 役 虽, , 时
。 降纪即束具然最经期 月堂 念 武 , 有 战为 历 首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黎明前的武汉——近代武 汉的历史地位
• •
• • • • •
近九 第九 第九 大了八 通八 武 进四 战三 要二 一二 一一 民九 商五 汉 驻九 略八 贡七 次三 枪一 族零 口八
武年 转年 献年 工年 年 资年 岸年 昌五 折六 八 人京 辛 产张 帝《
全驻 为 革 共 民 阶铁 国辟
件 部汉 抗 命 领 主 级厂 内汉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一段极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充满了英雄和传奇,也有坎坷和起伏,正如这段 跨越了上百年的历史一样。
时代背景
清朝灭亡
满清政权逐渐衰落,1911年爆发 华族人民领导下的辛亥革命,结 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外滩悲歌
1930年代的外滩是满是欺压、剥 削与贫富差距的象征。而同时期 的远东地区局势的恶化,则使当 时的国际秩序深陷泥潭。
阶级斗争是建国初期影响最大的政治运动,是毛泽东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发动的,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 坏。
改革开放
1
四个现代化建设
1978年建国后,中国在这一时期开始创
深圳特区
2
造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并提出了“四个现 代化”的总体战略。
开创了中国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放成功的先河,滚滚
发展已趋成熟成熟,现已形成举世瞩目
民族抗战
九一八事变和二二八事件最终鼓 舞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最终 带来了全面抗日战争。
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改变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封建专制。
第一次五年计划
1953年——1957年,中国新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部门的重大进步与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阶级斗争
的现代化大都市。
3
三农问题
中国仍有大量人口来自农村,而且许多 人的收入低下。在改革开放的时期,中 国政府开始思考和解决产业和农民问题。
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伟大的跃进”曾引发极大的社会 动荡,逐步雏形出现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焕发出了 新的生机。
超大规模城市化
中国的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体现。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 高,城市化进程也趋向规模化、 集中化和服务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基本原则: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
与顽固势力斗争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国统区抗日民主力量的壮大,中间势力发展
标志: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 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1944
八·一三淞沪抗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海失陷。从淞沪抗战开始, 中国正式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历史翻开了最为惨痛的一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共中央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月8日,中共中央即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 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7月15日,中共中央提出《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年9月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会。民盟的建立,反映了皖南事 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孤立,推 动了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国际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日本对沦陷区的残酷殖民统治
在华北推行凶残毒辣的“治安强化运动” ,对敌占区、 游击区、解放区分别进行“清乡”、“蚕食”和“扫荡”。 日本加紧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第五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华民族的壮举 惊天动地的伟业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敌进攻,我战略防御阶段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全面抗战的爆发
芦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制造了
七七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揭开了全民 族抗战的序幕。
近代史—武大老建筑详解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武大樱花,最初由周恩来总 理1972年转赠。1982年,为纪念中日友好10 周年,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又赠送 武大100株垂枝樱苗。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 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内中国 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先生赠送樱花树苗200株。 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园林工人自 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
奥林匹克操场
8:40A.M
奥场全名为“奥林匹克操场”, 又名“912操场”,因毛泽东1958 年9月12日视察武汉大学得名。
在1958年9月12日,伟大的领袖毛 主席来到了美丽的武汉大学,站在奥场 主席台上视察来自武汉各个高校的莘莘 学子,他用他浑厚的声音,说出了对青 年的殷切的希望,希望青年们抓紧现在, 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写下辉煌的篇 章。青年同学们都热血沸腾,立志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书。毛主席的这次视察激 励了青年人们,为中国以后的腾飞奠定
静待着南来北往的人们
武汉大学牌坊
9:10A.M
武汉大学牌坊
1931年、1937年、1993年、2013年,80余年间, 武汉大学校门牌坊四易其身。
最最开始,是一座四 柱三间歇山式木制牌 坊作为校门。可惜, 不久毁于风灾。新牌 坊于1937年建成,选 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采用四柱三间冲天式 结构。八棱四柱表示 “喜迎四面八方莘莘 学子”,柱头刻有云 纹,代表高等学府的 深邃和高尚,氤氲着 浓厚的文化气息。上 覆孔雀蓝琉璃瓦,简 洁典雅,超凡脱俗。 2013年,正门牌坊重 建于现在的位子,而 老牌坊仍在街道口附 近。
武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 海街道办事处珞珈居委会黎黄陂路 黄陂二里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街道办事处朱家河村二道桥工区,京广铁 路东 侧约 100 米处。
23 头道街碉堡 群
中华民国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办事处岳飞居委会中山大道 889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珞珈居委会黎黄陂路 38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江汉居委 会江汉路 2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道办事处泰宁居委会解放大道 1012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道办事处惠济居委会建设大道 760 号
49 万鹤龄药店 旧址 50 高氏医院旧 址 51 日信洋行旧 址 52 武汉剧院 53 建设大道碉 堡 54 萧耀南公馆 55 杨森公馆 56 汉润里 57 咸安坊 58 吴佩孚公馆 59 中孚银行汉口分行旧址 60 金城里 61 安利英洋行 旧址
中华民国 1936 年 1917 年 1959 年 1949 年 1925 年 1922 年 1917 年 1915 年 1925 年 1920 年 1932 年 1929 年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道办事处铭新居委 会南京路 1 24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同福居委 会南京路 4 5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道办事处扬子居委会中山大道 保华街 2 号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办事处三阳居委会胜利街与四唯路交汇 处
1921 年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 代表 性建筑
武汉市志--1912~1949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3日,17省代表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
上海中华书局在汉口设立分局,发行新式教科书。
5日清军退出汉阳,段祺瑞自汉口退驻孝感。
6日黎元洪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组织北伐军。
以战时总司令官吴兆麟、右翼军总司令李烈钧、左翼军总司令赵恒惕分任第一、二、三军总司令官。
11日,黎下令鄂军准备北伐。
13日美国国务卿诺克斯电示驻汉口美总领事,可与当地民军领袖保持非正式关系;此种关系不得认为美已承认民军政府。
15日黎元洪将武昌所有军队改编为武昌守备队、总预备队及3个支队。
20日孙武在上海成立民社,拥黎元洪为领袖,并在汉口英租界设立民社分社。
25日汉口总商会开会商议重建汉口市面办法,并要求清皇室以内帑赔偿清军火烧汉口损失。
本月夏口厅改制为夏口县。
2月1日段祺瑞所派代表吴光新、徐树铮、曹崇鉴与湖北军政府代表孙武、余大鸣、张大昕会商达成如下协议:段军北撤,促进共和。
武汉民军在阴历年内(即2月18日以前)维持现状,逾期不能买现共和,即行进攻。
2日孙中山令饬实业部,通告汉口商民建筑市场,以重振商务,安定民生。
8日,汉口绅商宋炜臣等呈文黎元洪,提出建筑汉口新市场办法6条。
15日蒋翊武在汉创办的《民心报》出版发行。
18日何辑武在武昌创办《群报》。
25日中国第一支童子军在武昌文华学校成立。
26日民社通电主张建都武昌。
28日改良政治群英会联合湖北军界数千人在武昌掀起倒孙武暴动(又称“湖北二次革命”)。
黎元洪借机将孙武撤职,嗣后又把暴动诿罪于文学社,斩杀数十人,暴尸示众。
本月湖北省临时议会召开成立大会,到会100余人,举刘心源为议长。
并议决致电南京临时参议院,力争建都武昌。
刘艺舟在汉口大舞台上演话剧《吴禄贞被刺》,进行反袁宣传。
3月10日武汉《强国公报》创刊。
后改为《强国报》。
11日武汉飓风成灾。
17日湖北省临时议会发起组织临时国会。
19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电各省,宣告湖北省临时议会发起组织的临时国会无效。
武汉大学中国城市建设史近代部分ppt课件
;.
中国城27市建设史
二、张謇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古代通州城于958年始建,具有典型的州城格局; 明中叶,东西两侧关厢有所发展。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城 市建设。他将工业区选在城市西郊唐闸,港口区定在长江边的天生港,城市南郊 狼山作为花园私宅及风景区,三者与老城相距各约6公里,并建有道路相通,构 成了以老城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间格局,城镇相对独立,分工明确,减少 污染,各自可以合理发展。这种一城多镇、分片布局的模式极有创意。
第二节 近代大连的建设与发展变化 第三节 近代哈尔滨的发展
;.
中国城22市建设史
第四节 帝国主义独占城市的共同点及分析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现了明确的侵略意图 二、城市中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三、殖民地的建筑风格 四、表现出明显的资本主义城市特征 五、规划图的分析
第十一章 旧城市的新变化
;.
中国城23市建设史
第十二章 由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而发展的城市
;.
中国城24市建设史
第一节 新兴的工业城市唐山
第二节 南通的发展
一百多年前,南通实现了一次“惊世崛起”。 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 家张謇先生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领时代潮流, 开风气之先,影响及于全国、绵延至今。2003年初,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 和城市规划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经过实地调研和论证提出,南 通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堪称“中国近代 第一城”。
武汉的变化 ppt课件
八十年代的大桥
现在的桥
自建成通车以来,武汉长江大桥历经50年风雨沧桑。如今,武汉长江大 桥每天的汽车通行量已由建成初期的数千辆上升到近10万辆;每天的列 车通过量已增加到148对,296列。大桥上平均每分钟有60多辆汽车驶过, 每6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大桥的荷载早已大大超过了建成之初。
武汉市已经在长江大桥上下游分别修建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天 兴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隧道和二七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分流武汉长江大 桥的车流,减轻大桥负荷。
如今的汉口火车站
曾 经 的 桥
经济
百年前的汉口,杂货铺,茶庄, 小摊贩,还有人力车夫
汉正街位于武汉市硚口区,汉口的繁华地带,它的存在为武汉的历
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汉正街在全国十大市场中名列前茅, 过去的汉正街则把握着武汉早期商业的命脉。汉正街自古就有‘天 下第一街’之美誉。现在在武汉已有了东汉正街、西汉正街。汉正 街正在进行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建设汉正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开 发汉正街购物主题公园项目,建设世界上最高的跨江摩天轮“汉江 之眼”等。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湖北省武汉
市京汉街、京广铁路附近。建于 1903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汉 口火车站。该火车站是中国第一 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大型车站, 其主体建筑候车大厅年代较早, 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 历史见证。
那时的车站
汉口火车站是全国最大的欧式火车站,隶属于武汉铁路局管
辖的特等站,地处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的江汉区,为武汉 三大火车站之一。 车站始建于1898年,2008年汉口站大幅改造,2010年完工,外观 为欧式风格,近似1903年启用的大智门火车站,两座塔楼守护两侧 ,站房外部的墙面、窗、檐等,都以线条和几何图形雕塑装饰,建 筑面积19.3万平方米。
介绍湖北ppt课件
04
武汉大学在国内外享有 崇高的声誉,为培养优 秀人才和科技创新做出 了卓越贡献。
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北省中部,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荆州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数千年 沧桑,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荆州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城墙高大 雄伟,城内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文 化、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
01
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高 等学府之一,创建于 1893年,是中国最早的 现代大学之一。
02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 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 实验室。
03
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 格独特,被誉为“世界 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
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
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这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是该市的地标性建筑,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建于公元223年,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在历史上,黄鹤楼 多次被毁,但每次都得以重建,使其一直保持原貌。
三峡大坝
基础教育
湖北省的基础教育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武汉市的中小学教育在全国享有盛誉 。湖北省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技创新
01
科研实力
湖北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湖
北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方面均具有
较强的实力。
相关。
文化特色
湖北省拥有独特的荆楚文化, 是楚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 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武汉近代史
近 代 武 汉 的 重 大 历 史 事 件
•
•
•
•
•
•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武汉
• 1861年3月21日,英方在 清朝与太平军鹬蚌相争之 际,坐收渔翁之利,中英 双方签订《英国汉口租界 条款》,汉口开埠。 • 1924年1月21日,江汉关 大楼建成。这栋由英国洋 行设计上海营造厂建造的 当时国际顶尖标准建筑, 引得中外人士纷纷涌入武 汉,一睹它的风采。
八七会议
• 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在 关系党和革命的前途与命 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 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 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 义的方针,给出与思想混 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 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 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要贡 献。
武汉会战
利的战入战铁虽双规 奠重略战略血然方模 定要相略计精以无最 年 了转持防划神武数大 重折阶守,彻汉次的 至 要点段,也底沦斗武 基,。中迫摧陷智汉 月 础为武国使毁结斗会 , 。抗汉军敌了束勇战 抗 日会人人日。的,战 战战用由寇但大在史 争是牺战速中小经上 的抗牲略战国战历时 最日换进速军役了间 后战来攻决人后敌最 胜真了转的的,我长 • 1938 6 10
军纪了时降略武 战历汉曾 接念纪日。意汉 役时,作 收碑念军图义沦 最在为 受降纪念碑 日则武所中。陷 长抗国 军记汉种所不, 武,日名 的载会,示久但 汉规战政 受了战武武,此 会模争府 降 ,汉大二次 战最期北 仪 而抗樱战战 。大间伐 式年受战花结役 虽,,时 。 降纪即束具 然最经期 月堂念武,有 战为历首 和园汉日重 败著了都 欣赏樱花 勿忘国耻 号 受 是 沦 本 要 导 名 一 的 我降为陷投战 致的场武 —— 1945 9 18
武汉学生运动
简约杂志风武汉城市简介PPT模板
武汉市已发现矿产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 多亿元,其中,冶 辅料和建筑材料储量最大,膨润土矿储 量1.18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1108.1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18.81万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83.73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1.94万人,出生率 13.74‰;死亡人口4.79万人,死亡率5.51‰;自然增长率8.23‰。 截至2019年末,武汉市户籍人口908.35万人,流动人口510.30万人 。截
2018年,武汉地区 研究机构111个,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6 人。全年创投资本总额1337.9亿元,同比增长9.1%。重大 成果就地转化1072 项,签约总 额371.4亿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754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722.54 亿元,同比增长19.8%。
截至2018年末,武汉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52.7万册,接待读者459.10万 人次;博物馆10个,接待观众543.58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艺术 表演团体8个,新排上演剧目12台,获国家奖4个。全年共有电影院线16条, 电影院129家,放映电影197万场,同比增长14.0%,观影人数4467.00万人次。
月落梅花” 。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 汉阳军。南宋抗 将领岳飞驻防鄂州 (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 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 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
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 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 道从龟 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 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 兴的汉口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 理基础。 “楚中第一繁盛处”,为 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真堂: 位于戈甲营44号,是由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兴建的,它是外国 列强在武昌建立的第一座基督教堂。1924年,该教堂经过维修保存至今。该教堂主 体是一座平面拉丁十字形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可以同时容纳200人做礼拜。崇真堂的 兴建,象征着基督教(新教)传入武昌的历史开端。如今,杨格非牧师在武汉兴建 的教堂除了崇真堂外,其他的都消失了,崇真堂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突出。
螃蟹岬南麓的瑞典教区 穿过昙华林中部一个中式的门楼(,有 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物(共四栋),它 建于1890年。是瑞典神职人员、瑞典驻 武昌领事馆(当时武昌惟一的外国领事 馆)人员住宅区
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主教公署大楼 位于花园山南麓,1883年建成,意 大利天主教方济各会建造的主教公 署,为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平面,有5 个大祭坛,中厅内空高达20米。
独特的建筑符号。
结构为木砖瓦结构 这算是这里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了吧
融园
刚到的时候,看见是个咖啡厅,所以以为这是新建的,后来才知道, 原来这是传教士的旧公寓。 堆成的建筑形式,风格整体而同一,很有贵族气质。 将这里改建为咖啡厅,确实不错,但看周围的环境,景色宜人,氛 围融洽,整个建筑也给人温暖、惬意、安逸的感觉。 只是作为咖啡厅,似乎与这个满是老建筑的地区有些不符,闲的颇 具商业化。
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位于花园 山山顶,属古典主义建筑,1888年建 成。原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 部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礼拜堂。这 个修女会1806年在意大利创建,总部 设在罗马。1868年该修女会应湖北教 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 在花园山置地创建分院,开办教理班、 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
文华学院文学院 为西式内天井回廊式砖木结构两层楼 房 在教学楼入口建有门斗,呈很宽的三 角形样式,很有西式建筑的风韵 。 文学院内天井 其结构为下沉式
这里大多为半圆拱顶式的门 窗。 部分彩色玻璃窗的应用,颇具 哥特式建筑风格。
木质栏杆以及门窗给人很 浓的中式建筑气息。 虽然部分表皮已剥落,但 依旧很坚固。
昙华林最具代表性建筑
文华大学礼拜堂
文华大学文 学院: 也位于湖北 中医药大学 昙华林校区, 1915年建, 1920年,陈 独秀来到文 华大学演讲 时,曾住在 这里。
翟雅各健身所,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内,建于1921年,为纪念文华 大学创始人翟雅各而命名。系混砖木结构中西合壁二层建筑,中式屋面,西式 屋身。是国内当时少有的按照西方体育馆功能设计的健身所,1931年武汉大水, 蒋介石曾在2楼向操场上的灾民发表演讲。
瑞典教区
瑞典教区位于昙华林的中部,穿 过一个完全中式的门牌坊,一组 北欧风情的建筑呈现眼前 。 中式门楼使得这里同周围保持了 一致的风格。 里面的建筑是两层和四层的砖木 结构。 右图为瑞典领事馆,其拱券结构 充分体现了北欧建筑风格。
这里每栋建筑做工都很考究,只是 多了些岁月的痕迹。
昙华林所包含的建筑文化
昙华林的历史建筑中,保存最多最好的就是近代建 筑。近代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哥特 式建筑、江夏民居等,形成了昙华林的整体建筑风 貌,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是中西文化交流在建 筑上得到充分体现。 当然,昙华林所包含的并不止这些。这里大部分名 人故居、公馆依山而建,民居错落。见证了各阶层 当时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反映了历史街巷的结 构形态和基本骨架,形成了昙华林颇具特色的古韵 民风街巷 建筑文化。
谢谢观赏
翁守谦故居: 位于昙华林75号,建造于1895年前后,为二层砖门结构,原有结构及形式均有较大改 变。沿革:原为清末北洋水师翁守谦住宅,是1895年前后购置的房产,现为私人住宅。 翁守谦,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作为幸存的翁公, 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大概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一份长久的安宁。
武汉近现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关于昙华林的得名说法也颇为 精彩。这里不作详细解说。 这是一条闹市中的古街,历史遗迹众多,已经被发掘成一个 旅游点。 这条普普通通的长仅数千米的街区,集中了数十处百年以上 的老建筑:教堂、医院、学校、公寓、花园、领事馆等等 。 在老武汉的印象中,仁济医院,文华书院,瑞典领事馆这些历史 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昙华林的地标建筑。 在这一片不大的街区内,曾经林立着中外各个流派的宗教建 筑,其建筑形式之精美,文化内涵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第三厅
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 依旧是红瓦,依旧是砖木结构。 运用梁柱结构,外形美观。且柱子的特殊处理,颇具趣味,给人一种 年代感。 走廊里的几盏吊灯相映成趣。
江夏民居
据说这是明清时期留下的建 筑,保留还算完好 具有着很典型的江夏民居特 点
这两座民居的年龄都在百年以上, 粉壁、黛瓦、灌土墙、小天井以 及木构屋顶,这些构成江夏民居
昙华林建筑样式特点分析
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是一所西式教会医院, 结构是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 构。 其大量使用廊柱及拱券结构,体 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 点;而下沉式的回廊则显示了中 式建筑特点。 其次,建筑表面的浮雕也很精美, 大气而不繁琐。
文华书院
现址湖北中医学院,校内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
建筑的外部采用中国传统的琉 璃瓦大屋顶形式,很美很大气。 二层走廊采用欧式大理石柱, 在建筑上实现中西合璧。 回廊的设计也充分运用中式风 格,运用图案简洁大方,且与 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崇真堂
昙华林32号
这是一栋独门独院的欧式洋楼。 亦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结构为砖木结构。 从外墙及大门看为传统的中国民居建筑形式,高墙大院。 从门缝往里看,可看见雕花的栏杆,入口处有门斗,柱子为科林斯 柱式。尽显异国风情。
圣诞堂
位于湖北省中医学院的校园内5号 楼 。
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其廊柱造型为 仿古希腊廊柱风格;其铁瓦重檐, 又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点。 据说2002年维修,已将木板地面改 为大理石,个人认为更符合它的气 质;三拱券门改为方门。
翟雅各健身房
现位于湖北省中医学院校园 内 同样是一个砖木结构中西合 璧的二层建筑 但整个看上去,中式风格较 强烈
现在的这里好像都是居民户,很多 漂亮的廊道都被住户封死做了房间。
原有的窗框也被铝合金所替代,可 见,原有的建筑风貌部分已被破坏 了。
徐源泉公馆
两层建筑,据说这是一个 法国别墅。 整栋建筑既有中国传统的 民族风格,又具西方建筑 特色 。 柱式采用爱奥尼克式 门窗均为中国传统式
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