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完整版)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护理个案报告 (2)

2型糖尿病护理个案报告 (2)

2型糖尿病护理个案报告病史:该患者是一名65岁的男性,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已有5年时间。

他有家族史,其母亲和两个兄弟都患有糖尿病。

患者最初被诊断时,其血糖水平为12mmol/L,BMI为28。

他经常感到疲劳、口渴和尿频。

症状和体征:患者体重稳定,控制良好,但BMI仍然偏高。

他的血糖控制相对稳定,但偶尔会有波动。

此外,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并且正在接受药物治疗。

治疗方案:1. 饮食控制:建议患者控制总体卡路里摄入量,限制高糖和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中的纤维含量。

建议患者分开进餐,每天多次进食小份量的食物,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2. 运动:建议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

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3. 药物治疗:患者目前正在口服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添加其他降血糖药物。

此外,患者还正在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应继续定期监测血压水平。

4. 血糖监测:患者应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可以每天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患者和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

5.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与医生进行随访,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并调整治疗计划。

医生还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血压和尿糖。

预后和护理建议:该患者目前的血糖控制相对稳定,但还有改进的空间。

患者应坚持遵循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血压测量,以及按时服药。

医生和护士应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支持,以帮助该患者控制糖尿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三)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要点提示●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HbA1c控制目标为<7%(A);血压<130/80 mmHg;LDL-C<2.6 mmol/L(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1.8 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BMI<24 kg/m2●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B)●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如<8.0%)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B)●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开始药物治疗(A)●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

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A)●一种口服药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者,采用二种,甚至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

如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A)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多个组分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

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升高及体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及其危害等将显著增加。

因而,对2型糖尿病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

降糖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49,72-74]。

一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72-73,75]2型糖尿病理想的综合控制目标视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而异(表7)。

治疗未能达标不应视为治疗失败,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患者都将有益,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如HbA1c 水平的降低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图1,HbA1c从10%降至9%对减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要大于其从7%降至6%)。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 2 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 16.7mmol/L 或血糖 3.9mmol/L ;收缩压 180mmHg和/ 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 100 次/ 分钟);体温超过 39 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 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1 / 9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 ),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 7.0mmol/L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 2 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糖尿病健康管理完整版

糖尿病健康管理完整版

糖尿病健康管理完整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患者。

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以下是一份完整的糖尿病健康管理计划。

1. 日常饮食日常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合理安排每日的饮食结构。

建议患者遵循以下原则: - 控制饮食总热量,保持体重适宜;- 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大量摄入高糖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和整粮食品的摄入,提供充足的膳食纤维;- 合理分配脂肪摄入,选择健康脂肪;- 限制盐的摄入,注意控制高血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情况调整饮食。

2. 合理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同样重要。

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同时,坚持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强度和耐力。

3. 药物治疗对于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糖尿病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准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同时,患者应当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4. 定期健康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以及监测自身的疾病状态。

定期检查项目包括:- 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用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血脂监测,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肾功能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等;- 血压监测,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眼底检查,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5. 心理支持糖尿病的管理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患者往往面临压力和焦虑。

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变得尤为重要。

患者可以寻求家庭、朋友以及专业人士的支持,参加相关的糖尿病学习小组和康复活动,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状态。

(完整版)糖尿病护理常规

(完整版)糖尿病护理常规

完整版)糖尿病护理常规1.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护理。

合理的糖尿病护理常规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档将介绍糖尿病护理的基本步骤和常规规划。

2.饮食管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糖尿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饮食管理的原则:控制总体卡路里摄入量,保持适当的体重;选择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食物;增加蔬果、全谷物和纤维食品的摄入量;控制饮酒量,避免过度饮酒。

3.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以下是一些建议:严格按医嘱用药,定时、定量服药;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遵循药物的注意事项,如避免酒精和药物相互作用。

4.运动管理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

以下是一些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避免长时间的久坐,定期活动身体。

5.血糖监测监测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规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测试血糖频率(如每日或每周);使用合适的血糖监测设备和试纸;记录血糖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6.预防并发症控制糖尿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定期检查尿液和肾功能,以预防糖尿病肾病;定期检查神经功能,以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7.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寻求家人、朋友和医生的支持;加入糖尿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学习应对技巧,放松身心。

8.定期随访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医生,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建议: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实时汇报生活习惯和治疗情况;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9.总结糖尿病护理常规包括饮食管理、药物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预防并发症、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

通过遵循这些常规,糖尿病患者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治理办事规范一.办事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平易近中2型糖尿病患者.二.办事内容(一)筛查对工作中发明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导,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肚血糖,并接收医务人员的健康指点.(二)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供给4次免费空肚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临面随访.(1)测量空肚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消失危机情形,如消失血糖≥≤3.9mmol/L;压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或行动转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吐逆.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中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出100次/分钟);体温超出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平常情形,如目力忽然骤降.怀胎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安全情形之一,或消失不克不及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迫转诊.对于紧迫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办事中间(站)应在2周内自动随访转诊情形.(2)若不需紧迫转诊,讯问前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时代的症状.(3)测量体重,盘算体质指数(BMI),检讨足背动脉搏动.(4)讯问患者疾病情形和生涯方法,包含心脑血管疾病.抽烟.喝酒.活动.主食摄入情形等.(5)懂得患者服药情形.(三)分类干涉(1)对血糖控制满足(空肚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响.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下一次随访.(2)对第一次消失空肚血糖控制不满足(空肚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响的患者,联合其服药依从情形进行指点,须要时增长现有药物剂量.改换或增长不合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3)对中断两次消失空肚血糖控制不满足或药物不良反响难以控制以及消失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病院,2周内自动随访转诊情形.(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导,与患者一路制订生涯方法改良目的并鄙人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消失哪些平常时应立刻就诊.(四)健康体检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周全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联合.内容包含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空肚血糖.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凑趣.心脏.肺部.腹部等通例体魄检讨,并对口腔.目力.听力和活动功效等进行断定.具体内容参照《居平易近健康档案治理办事规范》健康体检表.三.办事流程四.办事请求(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治来由大夫负责,应与门诊办事相联合,对未能按照健康治理请求接收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办事中间(站)应自动与患者接洽,包管治理的中断性.(二)随访包含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德律风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法.(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办事中间(站)要经由过程当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办事等门路筛查和发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辖区内居平易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形.(四)施展中医药在改良临床症状.进步生涯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点和感化,积极运用中医药办法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治理办事.(五)增强宣扬,告诉办事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同意接收办事.(六)每次供给办事后实时将相干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五.工作指标(一)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治理率=按照规范请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治理的人数/年内已治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二)治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比来一次随访空肚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治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注:比来一次随访血糖指的是按照规范请求比来一次随访的血糖,若掉访则断定为未达标,空肚血糖达标是指空肚血糖<7mmol/L.六.附件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办事记载表附件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办事记载表姓名:编号□□1.本表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收随访办事时由大夫填写.每年的健康体检填写健康体检表.若掉访,在随访日期处写明掉访原因;若逝世亡,写明逝世亡日期和逝世亡原因.2.体征: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重和体质指数斜线前填写今朝情形,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剂到的目的.假如是超重或是肥胖的患者,请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点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若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3.生涯方法指点:在讯问患者生涯方法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涯方法指点,与患者配合制订下次随访目的.日抽烟量:斜线前填写今朝抽烟量,不抽烟填“0”,抽烟者写出天天的抽烟量“××支”,斜线后填写抽烟者下次随访目的抽烟量“××支”.日喝酒量:斜线前填写今朝喝酒量,不喝酒填“0”,喝酒者写出天天的喝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喝酒者下次随访目的喝酒量相当于白酒“××两”.(啤酒/10=白酒量,红酒/4=白酒量,黄酒/5=白酒量).活动:填写每周几回,每次若干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今朝情形,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的.主食:依据患者的现实情形估算主食(米饭.面食.饼干等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为天天各餐的合计量.心理调剂:依据大夫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遵医行动:指患者是否遵守大夫的指点去改良生涯方法.4.帮助检讨:为患者进行空肚血糖检讨,记载检讨成果..若患者在前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的为7%,跟着年纪的增长尺度可恰当放宽)或其他帮助检讨,应如实记载.5.服药依从性:“纪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目缺少,“不服药”即为大夫开了处方,但患者未运用此药.6.药物不良反响:假如患者服用的降糖药物有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响,具体描写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响.7.低血糖反响:依据前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患者消失的低血糖反响情形.8.此次随访分类:依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成果,由义务大夫在4种分类成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响应的数字.“控制满足”是指血糖控制满足,无其他平常.“控制不满足”是指血糖控制不满足,无其他平常.“不良反响”是指消失药物不良反响.“并发症”是指消失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消失平常.假如患者同时并存几种情形,填写最轻微的一种情形,同时联合前次随访情形肯定患者下次随访时光,并告诉患者.9.用药情形:依据患者整体情形,为患者开具处方,并填写在表格中,写明用法.用量.同时记载其他医疗卫活力构为其开具的处方药.10.转诊:假如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平易近病院内排泄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11.下次随访日期:依据患者此次随访分类,肯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诉患者.12.随访大夫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大夫签订其姓名.。

(完整版)糖尿病管理病例范例1

(完整版)糖尿病管理病例范例1

(完整版)糖尿病管理病例范例1背景信息病人:李华性别:男年龄:45岁诊断:2型糖尿病就诊时间:2021年5月1日主要症状和体征- 频尿- 多饮- 乏力- 体重下降- 血糖偏高基础检查结果- 空腹血糖:9.5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8.9%- 血压:140/90 mmHg- 血脂:总胆固醇 6.2 mmol/L,甘油三酯 2.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1 mmol/L治疗目标- 控制空腹血糖在4.4-7.0 mmol/L之间- 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0%以下- 控制血压在130/80 mmHg以下- 控制血脂:总胆固醇<5.2 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治疗方案1. 生活方式改进:- 控制饮食,低糖、低脂饮食,适量摄入膳食纤维-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戒烟戒酒,避免过度饮酒或大量吸烟2. 药物治疗:- 给予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Glucophage),每次500mg,每天3次餐后服用- 给予口服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每天一次服用- 给予口服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statins),每天一次服用3. 定期随访和监测:- 每月随访一次,包括测量血糖、血压和体重等指标- 每季度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 每半年进行血脂检查- 根据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随访记录- 第一次随访(2021年6月1日):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血糖水平为5.4 mmol/L,无明显不适症状。

血压控制尚可,为130/85 mmHg。

病人遵循就诊医嘱,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进。

- 第二次随访(2021年9月1日):空腹血糖进一步下降至5.2 mmol/L,病人无明显症状。

血压控制稳定在130/80 mmHg以下。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2-cso)评分标准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2-cso)评分标准

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2-CSO)评分标准一、前言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自我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而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2-CSO)是一种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工具,通过对患者进行评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T2-CSO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使用此工具进行评估。

二、T2-CSO评分标准T2-CSO总分为0-48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良好。

以下为T2-CSO各项评分标准:1. 血糖监测- 每天监测血糖1次(1分)- 每天监测血糖2次(2分)- 每天监测血糖3次(3分)- 每天监测血糖4次或以上(4分)- 不监测血糖(0分)2. 饮食控制- 严格遵守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4分)- 基本按照医生建议饮食,但偶尔有不合理的摄入(3分)- 不太遵守医生建议饮食,有时食用高糖高脂食物(2分)- 完全不遵守医生建议饮食,食用大量高糖高脂食物(1分)- 不清楚医生的饮食建议(0分)3. 运动- 每天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4分)- 大部分时间会参加一些运动活动(3分)- 偶尔参加一些运动活动(2分)- 很少参加运动活动(1分)- 完全不参加任何运动活动(0分)4. 用药- 严格按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使用药物(4分)- 基本按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使用药物,但偶尔会漏服或过量服药(3分)- 不太按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使用药物,漏服或过量服药较多(2分) - 完全不按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使用药物(1分)- 不清楚医生的药物处方(0分)5. 医疗指导- 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沟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4分)- 大部分时间能够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沟通,配合医生治疗方案(3分)- 偶尔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沟通,配合医生治疗方案(2分)- 很少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沟通,不太配合医生治疗方案(1分)- 完全不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沟通,不配合医生治疗方案(0分)6. 心理调适- 良好的心态,能够积极面对疾病,主动寻求心理支持(4分)- 一般的心态,偶尔有消极情绪,但能够通过自我调整缓解(3分) - 较差的心态,经常有消极情绪,但能够通过他人帮助缓解(2分) - 非常消极的心态,无法通过自我或他人帮助缓解(1分)- 完全不关注心理调适,心态极其消极(0分)三、T2-CSO评分结果解读根据T2-CSO评分,可以将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划分为良好、一般、不良三个等级:- 良好:34-48分表明患者在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用药、医疗指导和心理调适等方面表现良好,对疾病有较好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024年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

2024年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

2024年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是一份由中国内分泌学会糖尿病专业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和整理而成的指南。

该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权威建议。

以下为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一、诊断标准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非老年人相同,即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对于老年人,还要注意评估肌酐清除率,以排除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二、治疗目标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预防并管理慢性并发症,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

三、非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调整生活方式等。

饮食应遵循适量、均衡、多样化的原则,合理安排主食和副食,减少食物中的糖和脂肪摄入。

四、药物治疗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来决定。

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

对于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如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的联合使用。

五、并发症的管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重点管理其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管理慢性并发症的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监测,控制血压、血脂和血尿酸的水平,以及积极干预治疗。

六、个体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肾脏功能、心血管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

七、健康教育与管理医生需要给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控制、药物使用、血糖监测等方面的指导。

此外,医生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管理。

2024年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权威且实用的指南,有助于规范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二)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二)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二)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要点提示●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B)●如果空腹血糖≥6.1 mmol/L或任意点血糖≥7.8 mmol/L时,建议进行OGTT(A)●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A)●血糖控制目标应分层管理,对于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及早采用强化血糖控制,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老年、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并且充分评估强化血糖控制的利弊得失(A)●对于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建议采取降糖、降压、调脂及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等综合管理措施,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A)●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推荐至相关专科治疗一 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级预防目标一级预防目标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已诊断的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延缓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一级预防的策略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控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的糖尿病防治意识。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IGT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中国大庆研究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患者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量,鼓励超重或肥胖患者(BMI>25 kg/m2)减轻体重,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天进行至少20 min的中等强度活动[30];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以后14年的2型糖尿病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31]。

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PS)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指导,每天至少进行30 min有氧运动和阻力锻炼,目标是体重减少5%,脂肪摄入量<总热量的30%;该研究平均随访7年,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下降43%[3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一)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完整版)(一)前言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

相应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上的进步,血糖监测方面从只能在医院检测血糖,发展到持续葡萄糖监测、甚至无创血糖监测,治疗方面从只有磺脲类、双胍类和人胰岛素等种类很少的降糖药,到目前拥有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多种胰岛素类似物等种类丰富、且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还有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手术治疗等。

有鉴于此,自199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我国糖尿病学术交流以及提高学术水平。

除了组织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召开全国糖尿病年会外,还积极制定或修订糖尿病相关指南和规范,以帮助各级医师开展糖尿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从而降低糖尿病相关社会和经济负担。

从2003至2014年,CDS相继颁布了四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指南制定的宗旨是坚持防治结合的方针,立足中国人群循证医学证据,着眼于临床应用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对于规范临床医疗实践、改善中国糖尿病防控现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4年以来,国际上不断涌现出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证据,我国在糖尿病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更多的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

为此,更新我国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势在必行。

自2016年9月开始,CDS邀请了心血管内科、精神心理科、营养学、中医学、文献学等相关专家,与本学科专家共同成立指南编写委员会及工作小组,对4年来糖尿病相关领域新的临床证据进行梳理,汇中外精华、融百家智慧,历时一年余精心修订出这本新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尿老人血糖标准

糖尿老人血糖标准

糖尿老人血糖标准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1.1 血糖控制困难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合并疾病较多,药物代谢功能下降、胃肠功能减退等因素导致血糖控制难度增加。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严密的血糖监测和药物管理。

1.2 并发症风险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3 营养需求变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率下降,对于营养的需求也相对减少。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以低糖低脂为主,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2.1 定期监测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

2.2 合理饮食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2.3 合理运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心肺功能。

2.4 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规范使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2.5 定期复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及预防3.1 心血管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戒烟限酒,保持适量运动等。

3.2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会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导致视网膜病变。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眼科,及早发现病变,及时治疗,预防视力下降。

3.3 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易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疼痛等症状。

最新: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最新: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要点总结(附图)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其规范化管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近年来,老年糖尿病领域持续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新的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也不断累积丰富,基于此,《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 版)》(后文简称为《指南(2024 年版)》)在2021 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现整理主要推荐意见,以供参考学习。

01 什么是老年糖尿病?有什么特点?《指南(2024 年版)》指出,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5 岁的糖尿病,包括65 岁以前诊断和65 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分为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特点老年人中新发 1型糖尿病(T1DM)少见,多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或是65 岁以前诊断的T1DM 进入老年阶段;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无明显的「三多一少」(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症状;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并发症较多,甚至以并发症或合并症为首发表现。

由于糖尿病和多种恶性肿瘤相关,尤其是68% 的胰腺癌患者存在血糖升高(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建议对初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肿瘤筛查。

02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03 老年糖尿病的综合评估《指南(2024 年版)》建议:依托多学科团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分为良好(Group 1)、中等(Group 2)、差(Group 3)3 个等级。

依据健康状态分层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护理及康复策略。

04 血糖控制目标制定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需考虑获益风险比,基于老年健康状态分层制定血糖控制目标,以糖化血红蛋白和点血糖值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评估指标。

此外应关注血糖波动,必要时血糖波动指标可作为血糖控制目标的补充指标。

对健康状态差(Group3)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但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因血糖过高而出现明显的糖尿病症状;(2)不因血糖过高而增加感染风险;(3)不因血糖过高而出现高血糖危象。

2024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全文)

2024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全文)

2024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全文)2024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全文)前言饮食管理是2型糖尿病(T2DM)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管理,提高生活质量,我们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制定了《2024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

指南概要推荐一:均衡膳食1.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膳食原则,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膳食营养均衡。

2. 食物多样,谷薯、蔬菜、水果、畜肉、禽肉、蛋类、奶类、豆类及坚果等都要摄入,注意适量。

推荐二:控制总能量摄入1.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目标,以维持适宜体重。

2. 减少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能量摄入导致体重增加。

推荐三:优先选择全谷物和低升糖指数食物1. 糖尿病患者应优先选择全谷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以及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

2. 避免高糖指数的食物,如白面包、白米等,减少血糖波动。

推荐四: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1. 糖尿病患者应保证适量的高质量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蛋、奶、豆类等。

2.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摄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推荐五:多吃蔬菜和水果1. 糖尿病患者应多吃蔬菜和水果,选择低糖、高纤维的品种,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等。

2. 注意水果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推荐六:限制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1. 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甜饮料、白面包等。

2. 选择全谷物、低糖食品,减少血糖波动。

推荐七:适量摄入健康脂肪1. 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坚果、鱼类、橄榄油等。

2. 限制高脂肪、高饱和脂肪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奶酪等。

推荐八:保持水分平衡1.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水分平衡,每天适量饮水,避免脱水。

2. 限制含糖饮料、酒精的摄入,减少血糖波动。

结语遵循本指南,结合个体情况,合理搭配饮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改善代谢状况、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糖尿病健康指导内容

老年人糖尿病健康指导内容

老年人糖尿病健康指导内容
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
食习惯,以控制血糖水平,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针对老年
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1. 饮食指导,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
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尤其是糖果、甜点、油炸食品等。

建议多食
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和瘦肉,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和果汁。

2. 运动指导,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但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根据个
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方式。

3. 血糖监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按照
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血糖仪,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饮食和药物治疗。

4. 药物治疗,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
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不得擅自调整药物用量或更换药品。

同时,要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调整。

5. 定期体检,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心血管、肾脏等相关器官的检查,以及足部检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 心理健康,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建议患者及家人定期向医生咨询,了解最新的糖尿病管理知识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完整版)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逐渐被关注。

在糖尿病患病人群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而且老年患者急性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巨大,同时老年糖尿病也更容易导致和加重老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造成骨折、认知障碍、营养不良、慢性疼痛、尿失禁、多重用药等一系列老年综合征,进而引发功能下降和致死、致残的高风险疾病。

尽管如此,既往的多个随机对照研究中,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通常也是被排除在外的。

长期以来,高龄共病的老年糖尿病管理缺乏专业指南的指导,这给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循证证据的不断丰富,国内外指南在不断更新中也逐渐关注老年人群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特点。

2013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针对70 岁以上老年人提出了首部《IDF 老年2 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1],2014 年中国发布了专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2016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发布了《专业护理机构糖尿病长期护理管理立场声明》[3],2017 年ADA 指南中新增了以患者为中心综合医学评估和并发症评估[4],2017 年日本糖尿病协会和老年协会的联合报告发布了《关于老年2 型糖尿病控制目标的共识》[5]。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也纳入了老年人群的研究数据和老年糖尿病的控制标准[6]。

老年医学的理念和核心技术正不断融入成年糖尿病人群的管理中,本文主要依据2014 年中国发布的《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结合国外老年糖尿病相关指南及最新进展,对老年糖尿病的特点、治疗策略及降糖药物的选择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提供参考。

一、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一)患病率高:我国近30 年来多次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糖尿病总患病率增高的同时,老年人群患病率也在明显增加,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将大幅度增加。

此外,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也将超过糖尿病患病率。

2017年JAMA 杂志刊发的2013 年中国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在>60 岁的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0.2%,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45.8%[7]。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无论新诊断、未诊断还是糖尿病前期,其患病率都高于其他年龄段。

不仅在中国,全球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不容乐观。

2017IDF 发布的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第8 版)指出,2017 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20 ~79 岁)估计为8.8%,预计到2045 年将达到9.9%;2017 年全球糖耐量异常(20 ~79 岁)的患病率估计为7.3%,预计到2045 将达到8.3%。

可见不论男性还是女性,65 ~79 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8]。

(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低:我国的一项调查研究选取2009 年(143 123 例)、2010年(172 199 例)各省/ 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纯口服药或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中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以HbA1c <6.5% 为衡量标准,达标率分别仅为20.3%和16.8%[9]。

另一项关于2 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治疗现状的大型、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0年6 月至11 月共纳入中国22 个省103 家医院的9 872 例患者,分为两组(>65 岁组和<65 岁组),旨在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发现>65 岁组中55% 以上的患者HbA1c 不达标,50% 以上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不达标[10]。

尽管多年来医患双方都高度关注高血糖的控制,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仍然是得益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风险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高血脂可以使死亡风险增加3 倍。

但ASCVD多因素发生和控制的真实现状又如何呢?Ji 等[10]的一项在现患糖尿病患者(年龄≥18 周岁,糖尿病病程>6 个月)中进行的多中心、多学科、横断面、观察性3B 研究,纳入25 817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2.6 岁),结果显示72%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两者兼有,单纯血糖升高的仅有28%;其中血糖、血脂、血压单独一项的达标率分别为47.7%、36.1%、28.4%,3 项同时达标的仅为5.6%。

二、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特点老年人随增龄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生理功能减退、储备功能下降、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药等。

相对于非糖尿病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老年综合征(如认知障碍、尿失禁、跌倒、持续性疼痛等)发病率。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存在较高的过早死亡、功能残疾以及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风险。

2017 年ADA 指南指出,相对于非老年人群,老年人群存在较高的导致死亡的风险和导致功能残疾的因素,因此老年糖尿病管理存在更大挑战[4]。

2013 年,中国专家借鉴国内外内分泌代谢病学术组织的研究证据和相关指南,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和老年人群数据,制定并正式发布了首部《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

该指南分析了我国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管理上存在的难点,制定了血糖管理控制目标和应对措施,以提高糖尿病的整体防治水平。

并归纳了我国老年糖尿病的特点:①低血糖多见;②以餐后高血糖为主;③老年合并症常见;④心血管疾病风险高;⑤自我管理能力差。

(一)低血糖多见:近年的国外研究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受治疗等因素的影响,低血糖事件发生不断增多,更值得关注。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住院期间有25% 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了低血糖[11]。

日本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低血糖的病死率不断增高[12]。

Teo 等[13] 的研究发现,60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概率是60 岁以下患者的15 ~19 倍。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主要有以下原因:①进行性的肾功能不全;②胰岛素缺乏,肝糖原储备不足;③肝肾功能不全影响药物代谢;④需要胰岛素治疗;⑤患者有较高的认知缺陷。

Bremer 等[14]等的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不典型且反应时间延长,低血糖时老年患者的自觉症状评分和神经症状评分明显低于中年患者。

关于老年患者低血糖的不良结局,日本单中心研究显示,414 例住院患者低血糖并发症中,35% 的患者发生高血压,58%的患者发生QT 间期延长,3% 的患者出现了新发心房颤动,0.5% 的患者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15]。

Whitmer 等[16] 的研究表明,低血糖可使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 倍,更严重的低血糖可使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罹患风险增加。

目前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低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和认知障碍均存在双向关联[17]:严重低血糖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心血管事件后严重低血糖风险增加;严重低血糖可引发认知障碍和痴呆, 老年人认知障碍可增加低血糖风险。

(二)以餐后高血糖为主:我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指出,老年糖尿病以餐后血糖升高多见,尤其是新诊断的患者,即使是联合空腹血糖和HbA1c 进行筛查,仍有1/3 的餐后高血糖患者漏诊[2]。

一项关于老年人群的5 年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与餐后血糖相比,空腹血糖诊断老年糖尿病的漏诊率高达85%[18],因此老年患者需行餐后血糖筛查。

餐后血糖升高和低血糖构成日间血糖波动,同时餐后高血糖是日间血糖波动的最主要原因。

餐后高血糖、血糖波动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其作用独立于血糖水平本身,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事件再发显著相关[19] 。

Meta分析亦提示血糖波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20-21]。

血糖波动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22]。

在实现患者HbA1c 达标的同时,加强血糖波动管理是实现血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意义重大。

但目前针对血糖波动指标的评估方法较为复杂、临床上可操作性差,2017 年8 月出版的《中国血糖波动共识》提出了自我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波动管理的方法和参考值[23]:血糖水平的标准差<2.0 mmol/L,餐后血糖波动幅度<2.2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4.4 mmol/L 。

(三)合并症常见、心血管疾病风险高:Ji 等[10]的3B 研究发现,104 家医院的25 817 例平均年龄62.6 岁的2 型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而且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我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为多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治疗药物[2]。

老年人群中40% ~70% 患有高血压病,30% ~50% 患有血脂紊乱,同时合并糖代谢紊乱、高血压、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的老年人高达30% ~40%,而无上述各项者不到10%[24]。

(四)自我管理能力差:相对于其他的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老年综合征(认知障碍、尿失禁、跌倒、持续性疼痛)发病率。

一项研究共纳入北加利福尼亚6 317 例成人(60 ~75 岁)1 型或者2 型糖尿病患者,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关生存质量与老年综合征、糖尿病并发症及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其中37% 的患者患有老年综合征[25],这与患者的低生理健康有关生存质量相关。

三、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策略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患病特点,治疗应遵循以下策略[2,26-28]:①安全降糖防治低血糖;②多因素干预综合管理;③个体化治疗、个体化目标值和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④更多的社会支持。

其中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需要以综合评估为基础。

(一)综合评估:治疗前需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增加对患者病情的掌握。

综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2]:①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包括总体水平(HbA1c 是最好的证据)、实际血糖波动情况(幅度大小和影响因素)、血糖变化特点(空腹抑或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短期还是长期高血糖)。

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包括饮食和运动情况、现有降糖药应用(剂量、方法)、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等。

了解患者自身糖调节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