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知识点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下面就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测量长度和面积测量长度和面积是实验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尺子、卡尺等测量工具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公式计算面积,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面积的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二、简单的电路实验简单的电路实验是八年级物理实验的重点,它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能的转换。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参与电路的搭建、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功率,并深刻理解基本电路理论。
三、声音实验声音实验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原理,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产生声音、测量声音的频率和振幅、了解声音的传播特性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和运作原理。
四、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是介绍光学原理的重点实验之一,它通过实验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光的本质和光的运作原理,如反射、折射、色散、成像等。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制作简单的光学仪器,如反射镜、凸透镜、棱镜等,深度理解光学原理。
五、物理力学实验物理力学实验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另一个重点,其中包括平衡力的研究、简单机械的力学原理、物体的自由落体、动量守恒定理等内容。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
总之,在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测量长度和面积、简单的电路实验、声音实验、光学实验和物理力学实验等知识点,通过实验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实验方法归纳汇总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实验方法归纳汇总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科,实验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一些物理现象,提高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是我们课本上最新出现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实验方法的归纳汇总。
实验一: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目的:通过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注意连接的正确性。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值。
实验二: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改变电阻值,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了解欧姆定律。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电铃和不同大小的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3. 改变电阻:依次更改电阻的大小,记录下每次的电流值。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阻图像,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三:探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探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并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电铃和恒定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3. 改变电压:依次改变电压大小,记录下每次的电流值。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压图像,探究电压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四:测量电阻的大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的大小,学习并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电源、电流表和待测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2. 测量电压和电流:打开电源开关,读数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3. 计算电阻大小:根据欧姆定律,通过计算得到电阻的大小。
实验五:测量导线的电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探究导线材料和长度对电阻的影响,并了解导线电阻的基本知识。
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使用导线、电流表和电阻,按照实验图示连接电路。
八年级上册物理小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小实验第一篇:《那一次,我用瓶子吹出了泡泡》记得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正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发呆。
老师突然说:“今天咱们来个小实验,用瓶子吹泡泡。
”一听这话,班里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都兴奋得不得了,毕竟谁不喜欢玩呢?准备材料很简单,一瓶水,一点洗洁精,一根吸管,还有一个空瓶子。
老师让我们先在瓶子里倒些水,再加点洗洁精,搅拌均匀后,奇迹就发生了。
我拿起吸管轻轻吹了一下,哇塞,瓶口竟然冒出了五彩斑斓的泡泡,它们轻盈地飘向空中,有的还飞到了我的脸上,凉凉的,软软的,特别好玩儿。
实验虽然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比如,为什么水里加了洗洁精就能吹出泡泡呢?原来啊,洗洁精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这样空气进去后就能形成一个个小气泡,而这些气泡在水膜的包裹下,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泡泡了。
听起来是不是挺神奇的?更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如果往水里加点糖或者蜂蜜,泡泡会变得更稳定,不容易破。
这是因为糖和蜂蜜增加了液体的粘度,让泡泡壁变得更结实。
这下子,不仅实验变得更好玩了,也让我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科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啊!第二篇:《自制简易电路,点亮小灯泡》说起那次物理课上的小实验,真是让人记忆犹新。
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几个小灯泡、电池、导线还有开关,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我们要自己动手做一个电路,看谁能最先让小灯泡亮起来。
”这句话就像是一枚炸弹,在班里炸开了花,大家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开始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电流是怎么回事,说电流就像是水在水管里流动一样,只不过它是在电线里跑。
要想让小灯泡亮起来,就得给它提供足够的“水压”,也就是电压。
明白了原理,接下来就是动手操作了。
我按照老师的指导,把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上导线,一头连着小灯泡,另一头则接到开关上。
当所有连接完成后,轻轻一按开关,“啪”的一声,小灯泡瞬间亮了起来,那一刻,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其实里面蕴含了不少物理知识。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实验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做题时先认真读题,找到秒表.............一个小格代表多长时间,看清刻度尺的单位...................)s1.实验原理:v=t2.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是:秒表和刻度尺(如果要测量的路程较长就要用卷尺)3.实验方法: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路程和时间,再运用公式计算出速度的大小)4. 实验中应先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读数时起点和终点都读车头(或车尾)所对的刻度。
5.斜面的倾角就小些,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中时间的测量容易出现误差,为减小误差应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斜面上金属片的作用是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
6.如果要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能让小车从中点由静止释放,原因是测量的时间偏大。
下半程的时间应用全程所用的时间减去上半程的时间。
7.小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8.误差分析:实验中如果等小车过了起点再开始计时会使时间偏小,计算的平均速度偏大。
如果等小车过了终点再停止计时会使时间偏大,计算的平均速度偏小。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要用到秒表)1.实验时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均匀受热,此外还可以减慢状态变化过程,便于观察。
试管中装有药品的部分要全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烧杯壁和烧杯底。
2.晶体熔化后继续加热是为了比较晶体熔化过程中和晶体熔化后的温度变化特点。
3.晶体和非晶体的判断:温度不断变化的是非晶体,有一段时间保持不变的是晶体,此时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如果是凝固过程就是凝固点)4.晶体的熔化程是温度保持不变的那段时间,在此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6.题目中常常会要求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像,............................这道题不要忘了做,要描点、连线。
.......7.被加热的物体整体实验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练习:(1)计时开始时该物质的温度是(2)这个物质是(“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3)熔化过程是第分钟到第分种,持续了分钟,在此过程中,它处于状态(4)它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实验三、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要用到秒表)1.烧杯上的纸板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失。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使用到的器材包括白色纸板、平面镜、实验用光屏、激光笔等。
实验过程中,要用激光笔射入光线,观察并记录光的传播路径,以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和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
使用到的器材包括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实验过程中,要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以及物距、像距和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
测量空气中的声速:这个实验主要是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使用到的器材包括计时器、声音发生器、测量尺等。
实验过程中,要在不同的距离下测量声音的传播时间,并计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
探究物体下落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是否有关。
使用到的器材包括计时器、不同质量的小球、斜面等。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小球下落的高度,用计时器测量小球下落的时间,并观察不同质量
的小球下落的时间是否相同。
以上只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一部分,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器材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归纳___初二物理重要实验归纳:一、水沸腾实验在水沸腾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温度的不变、声音的大小等现象。
沸腾时会吸热但温度不变,停止加热后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可以通过缩短加热时间、减少水的量、提高水的初始温度或给烧杯加上盖子来实现。
我们可以从表格、图像中读出沸点,使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
二、熔化实验在熔化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放置冰在室温下或使用水浴法加热石蜡来实现熔化。
我们还可以辨别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有固定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
通过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我们可以辨别物质所处的状态,如固体、固液共存、液态等。
三、平面镜实验在平面镜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我们使用玻璃板来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并选择薄的玻璃板。
我们还可以使用刻度尺来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
如果棋子的像不够清晰,可以用强光照射棋子。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来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四、光的反射在光的反射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纸板垂直于平面镜来进行观察。
2、为了找到普遍规律并排除偶然性,我们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3、当我们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反射实验时,反射光线会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我们发现,在将纸板转动后,无法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
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通过可转动的白色硬纸板实验,我们可以展示光的传播路径并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凸透镜实验1、为了使像成在___,我们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同一高度。
2、当蜡烛变短时,光屏上的像会升高。
我们可以通过将光屏向上移、将烛焰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来调整。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大全
(1)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 (2)利用平面镜成像可以起到增大空间的感觉。 【注意】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像可能与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小相同,关于镜面对称。 3、探究方法 (I)器材: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薄玻璃板及固定架、刻度尺、铅笔、一张白 纸 (II)实验装置图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反射定律 如下图所示,镜前的物体射向平面镜的光线,遇到平面镜就会发生反射,反
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和延长线的交战 就形成了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平面镜成像作图 (1)已知平面镜、物体或像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求 第三者的位置。 (2)已知镜和物体或像的位置,通过平面像成像的原理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求光的路径或像的可见范围等。 【注意】要特别重视利用物体与像关于镜面的对称性,以及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也 总是通过虚像的。 3、平面镜的应用
(III)步骤: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注意】选用薄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 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 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用蜡烛代替 像,是等效替代法) ④在纸板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要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 相同。 ⑤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 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4、分析与论证:未点燃蜡烛与像重合,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 称。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距、等大、垂直)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知识点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在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又实用的物理实验。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下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物体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实验非常基础的一部分。
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长度是最基础的测量方法。
在使用刻度尺时,需要保证测量的物体表面与刻度尺一致,并尽量使刻度尺垂直于物体表面,从而获得准确的测量值。
2. 测定弹簧的伸长量与弹性系数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元件,因其有很好的弹性效果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弹簧受力前后的伸长量来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越大,则其弹力也越大。
3. 测定载物丝绳的弹性系数在实验室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载物丝绳的弹性系数来体验弹性系数对于载荷的影响。
实验时,需先测定载物丝绳静止状态下的长度,然后加上载荷来进行伸长度的测量,并采用公式计算出弹性系数。
4. 证明力做功的大小与点的位移有关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任何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而力做功是由这些力所做的实际工作。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施加不同的点力来验证力做功的大小与点的位移的关系。
实验可以用简单的物理装置来进行,如弹簧,尺子等。
5. 测定能量损失的大小能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物理系统在物理过程中具有的能力量。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物理装置来测定能量的损失大小,如使用滑轮、小车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又实用的物理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中。
希望小伙伴们在学习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一、引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包括测量物体体积实验、光的反射实验和平衡点实验。
二、实验一:测量物体体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
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密度瓶、一些装有水的容器和一些浮力体(例如小球、木块等)。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使用密度瓶测量容器中水的密度。
2. 将一个物体(如一个浮力球)放入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并记录水的水位。
3. 通过计算物体的重量和容器中水的排放量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4. 重复步骤2和3以测量其他物体的体积。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浮力原理来测量物体的体积,进而理解密度的概念。
三、实验二:光的反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原理。
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平面镜、一束光和一些贴有标记的纸片。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将平面镜固定在桌子上,使其垂直于桌面,并安装一束光源(如激光笔)使其射向平面镜。
2. 在平面镜中间放置一张贴有标记的纸片。
3. 观察标记的纸片在平面镜反射后的位置。
4. 向不同的角度旋转平面镜,观察标记的纸片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会光的反射原理,明白光线经过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并改变朝向。
四、实验三:平衡点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找到一个物体的平衡点。
我们需要用到一个木板、一些钉子和一个物体(如铅球)。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在木板上用钉子引出两个固定点A和B,并且设置移动点C。
2. 悬挂一个物体在移动点C,并观察物体的平衡状态。
3. 移动点C,找到物体的平衡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平衡法找出物体的平衡点,进而理解物体的平衡性质。
五、实验结论这三个实验都是非常基本和容易理解的物理实验,但它们都是重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上物理的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旨在验证物理理论,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适合八年级上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
1.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一:使用一张白纸、一个小镜子、一个直尺和一个激光笔。
将镜子立在白纸上,并且倾斜一定的角度。
然后将激光笔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在不同的角度和镜子倾斜度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实验二:使用一块透明玻璃板、一个尺子和一个激光笔。
将激光笔照射到玻璃板上,并观察光线在板上的折射现象。
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究力和运动实验三:使用一个小汽车模型、一个斜面和一个计时器。
将小车放在斜面上,并测量它在不同斜角下的滑动时间。
通过改变小车的重量和斜面的角度,观察和记录滑动时间的变化。
实验四:使用一根绳子、一个几千克的物体和一个滑轮。
将物体系在绳子上并绕过滑轮,然后将绳子的一端拉起来,用力测量物体的拉力。
随着力的增加,记录物体的变形状况,并观察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3.研究热传导实验五:使用两个金属棒(一个金属棒两端加热,另一个用于测量温度变化),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一个细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加热一个金属棒,并测量另一个金属棒的温度变化。
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热能如何传导并确定传导速率。
实验六:使用两个杯子,一个包含热水,一个包含冷水。
在每个杯子中放入一个温度计,并测量温度的变化。
观察和记录热能如何从热水杯传递到冷水杯中。
4.研究声音和音乐实验七:使用一个压电传感器、一个音频发生器和一个示波器。
将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上,并用压电传感器测量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
记录频率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实验八:使用一个共鸣管、一个音叉和一个频率计。
用不同频率的音叉奏响共鸣管,并测量共鸣管的管长。
观察频率和共鸣管管长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为什么它们会产生共鸣。
5.研究电流和电阻实验九:使用一个电池、一个导线和一个小灯泡。
将导线连接到电池正负极,并将灯泡置于导线中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实验一:测量简单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1. 水2. 测量尺3. 大理石块(或其他简单物体)实验步骤:1. 将水装满水,放在水平安放的桌面上。
2. 在水上方悬挂一个不带沉没物的,将其底部与水面齐平。
3. 将大理石块轻轻地放入悬挂中,注意不要溅起水花。
4. 测量从水面到顶部的距离,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大理石块的体积。
通过不同物体的体积测量,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实验二:测量简单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1. 秤2. 大理石块(或其他简单物体)实验步骤:1. 将大理石块放在秤上,记录下其质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测量大理石块的质量,我们可以了解该物体的重量。
不同物体的质量可以相互比较,以此了解它们的重量差异。
实验三:测量简单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1. 测量尺2. 大理石块(或其他简单物体)实验步骤:1. 使用测量尺测量大理石块的长度。
2. 记录下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测量大理石块的长度,我们可以了解该物体的尺寸。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可以了解它们的大小差异。
实验四:测量简单物体的温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1. 温度计2. 大理石块(或其他简单物体)实验步骤:1. 将温度计放在大理石块表面,等待温度计的读数稳定。
2. 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即为物体的温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测量大理石块的温度,我们可以了解该物体的热度。
不同物体的温度可以相互比较,以此了解它们的温度差异。
实验五:简单电路的搭建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实验器材:1. 电池2. 电灯泡3. 电线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与电灯泡的一端连接。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测量长度1.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1.2 实验原理刻度尺的读数方法。
物体的实际长度与刻度尺读数的关系。
1.3 实验器材刻度尺。
物体(如直尺、铅笔等)。
1.4 实验步骤1. 观察并了解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2. 将刻度尺放置在物体上,使刻度尺与物体平行。
3. 读取物体两端在刻度尺上的对应数值。
4. 计算物体的实际长度。
1.5 实验注意事项刻度尺要放置平稳,避免倾斜。
读数时要保持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第二章:测量质量2.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2 实验原理天平的读数方法。
物体的实际质量与天平读数的关系。
2.3 实验器材天平。
砝码。
物体(如书籍、金属等)。
2.4 实验步骤1. 调节天平平衡,确保天平指针指向中央刻度线。
2. 在天平的两个盘子上放置相同数量的砝码。
3. 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砝码放在右盘上。
4. 调整砝码的数量,直到天平平衡。
5. 读取砝码的总质量,即为物体的实际质量。
2.5 实验注意事项天平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平衡,不平衡时要进行调节。
放置物体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天平造成冲击。
第三章:探究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3.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重力的概念。
探究重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3.2 实验原理重力的定义和方向。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下落规律。
3.3 实验器材不同质量的物体(如不同重量的球体)。
实验台。
计时器。
3.4 实验步骤1.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放置在实验台上。
2. 启动计时器,记录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时间。
3.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每次的时间。
4. 分析时间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5 实验注意事项确保物体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以排除高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物体撞击地面造成损坏。
第四章:制作简易指南针4.1 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指南针的原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一、引言物理学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实验。
物理实验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物理现象,还可以培养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以及关于压力和压强的实验内容。
二、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1.光的反射实验用平面镜展示光的反射,并观察角度对光线的反射方向的影响。
2.光的折射实验用三棱镜把光折出彩虹,并观察光线进入不同物质时的折射规律。
3.电的简单电路实验利用电池、灯泡和导线,制作简单电路并观察灯泡的亮起情况。
4.万用电表电阻测量实验使用万用电表对一些常见物品的电阻进行测量,如导线、灯泡、电池等。
5.万用电表电流测量实验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三、压力压强实验1.压强与面积的关系实验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然后在不同面积的物体上施加相同的力,并通过对所施加力和受力面积的测量,观察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2.液体压强实验在不同深度的液体中测量压强,观察压强与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
3.标准气瓶与氦气折射实验用标准气瓶测量气体压强,并通过洛仑兹折射定律测量氦气的折射率。
四、实验步骤以第三个实验实例,液体压强实验为例,介绍实验步骤: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压力计、液体槽、液体漏斗、不锈钢球等物品。
实验步骤:1.将液体槽放置于实验台上,并将液体漏斗的出口与液体槽内的导管连接,使得液体可以顺利地流入液体槽内。
2.在液体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液体,使得液体深度可以被测量,并让液体保持水平状态。
3.在不同深度的液体上方放置不锈钢球,再用压力计测量不锈钢球的受力情况,即可得出在不同深度下的压力。
4.利用压力计得出的压力与液体深度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制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要细心,避免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安全。
3.实验过后要将仪器设备和实验台等清洁干净,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4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4篇(一)实验名称:测量光的折射角实验内容:使用实验仪器测量不同介质中光线的折射角,并绘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图。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理解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步骤:1. 安装实验仪器,调整仪器使其水平放置。
2. 将光源对准测量仪器,记录入射角。
3. 将不同介质放置在仪器中,记录折射角。
4. 重复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绘制散点图,并通过拟合得到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教学重点: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的图表绘制以及实验结论的总结。
教学难点:折射角的测量和不同介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结合学生自主操作,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强光直射眼睛,使用实验仪器时注意仪器的稳固。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4篇(二)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物理量、单位和测量-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第二单元:运动的描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描述- 运动图像的绘制和解读3. 第三单元:力的概念和性质- 力的定义和分类-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三定律的重要性及应用4. 第四单元:压力和浮力-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5. 第五单元:能量的转换-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能量转换和利用6. 第六单元:电学基础-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 常见电学现象及相关应用7. 第七单元:热学基础- 温度、热量和热能的概念- 热量传导、传递和转化-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应用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课程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和延申,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doc
初二上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物理实验报告册八年级彭原初中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2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 三、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4 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5)五、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6)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7)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八、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9 九、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1 十、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2 十一、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14 十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5 十三、探究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16)十四、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关 ...................18 十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9 十六、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0 十七、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1)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学会用刻度尺直接测长度,学习测量特殊长度、学习测量时间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铅笔、机械停表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长度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3、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实验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科学之旅一、演示:有趣的实验实验器材圆底烧瓶、烧瓶夹、烧杯;硬纸板、喇叭、小纸人实验步骤1.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2.用硬纸板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二、想想做做:神奇的指纹与乒乓球实验器材放大镜;漏斗、乒乓球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2.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观察乒乓球会下落吗?第一章: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探究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器材橡皮筋、直尺实验步骤1.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①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②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还能听到声音吗?2.将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边,一手将其三分之一压紧在桌边上,另一手波动伸出端,观察尺子①能听到声音吗?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②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探究二声音传播及媒介实验器材课桌实验步骤两位同学一组,甲将一只耳朵贴在桌子上,堵上另一只耳朵,乙在看到甲不动作的情况下轻敲甲的桌底或桌腿.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器材真空罩实验仪、抽气机实验步骤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空气,注意听铃声的变化.(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想想做做探究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实验器材音叉实验步骤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2.用手指堵住耳朵,在听音叉的声音.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演示一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器材钢尺实验步骤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伸出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长,拨动桌外部分,使其振动,注意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演示二观察声音的波形实验器材音叉、示波器实验步骤1.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不同的频率的音叉声音的波形.2.将男、女同学的声音信号输入,比较他们的差异.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绳、乒乓球、音叉实验步骤1.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演示三观察波形实验器材话筒、示波器实验步骤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不同的乐器对着话筒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动手动脑学物理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实验器材筷子、棉花、塑料管实验步骤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拉动“活塞”,音调就会改变.动手动脑学物理小小音乐会实验器材8个相同的水瓶、水、竹筷实验步骤在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实验器材铁钉、玻璃、示波器实验步骤1.用铁钉刮玻璃产生噪声,观察产生的噪声波形图.2.敲击音叉,观察音叉产生的声音的波形图.(五)声的利用演示声波能传播能量吗?实验器材去掉底的饮料瓶、橡皮膜、细线、蜡烛、火柴实验步骤在饮料瓶上蒙上橡皮膜,用细线扎紧,将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击橡皮膜,观察火焰会摇动吗?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演示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器材激光灯、水槽实验步骤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想想做做小孔成像实验器材饮料罐、半透明薄膜实验步骤给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发光的物体,例如灯丝,观察发光体在塑料薄膜上的像.(二)光的反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平面镜,可转折的白纸板,直尺,量角器,铅笔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板上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并把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平面镜.2.用激光笔沿一条入射光线射入,找到反射光线并画在纸板上.3.用激光笔沿另一条入射光线射入,找到反射光线也画在纸板上.4.把接收反射光的那侧纸板,向前折,再向后折,观察接收反射光情况填入表1.5.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每一次的入射角i和反射角r,填入表2中.记录数据表格:(三)平面镜成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刻度尺、2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实验步骤:1.将一张白纸对折,展开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竖在在纸上折线们直,且玻璃板与纸面垂直。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实验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 实验目的(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学习使用刻度尺、三角板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3)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上的交点即为像点,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光屏、直尺、三角板。
4. 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一侧放置蜡烛A,另一侧放置光屏。
(2)调整蜡烛A的位置,使其成像在光屏上,记录蜡烛A和成像的位置。
(3)将另一只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使其成像在光屏上,记录蜡烛B和成像的位置。
(4)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蜡烛A和蜡烛B的成像距离,比较两者大小。
(5)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
5.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了解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2:测量小球的滚动摩擦系数(1)了解滚动摩擦的概念。
(2)学习使用斜面、小车、刻度尺等工具进行实验测量。
(3)培养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能力。
2. 实验原理滚动摩擦系数:物体在滚动过程中,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
3.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小球、刻度尺、细线、弹簧测力计。
4. 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调节斜面角度。
(2)将小车放在斜面上,使小车与小球接触,用细线连接小球和小车。
(3)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小车,记录测力计示数。
(4)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距离。
(5)根据公式计算滚动摩擦系数。
5.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测量,学生可以了解到滚动摩擦系数的概念,掌握测量滚动摩擦系数的方法,培养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能力。
三、实验3:制作简易指南针1. 实验目的(1)了解地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2)学习制作简易指南针。
(3)培养动手制作、观察能力。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使磁体指向地磁南北方向。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集锦
4、光的反射实验
问题一:如果纸板B向后/前折叠那 纸板B能不能接到反射光线?可以 A 证明什么问题? 不能接到反射光线,证明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内。 纸板A 问题二:拿激光灯朝向BO 射去,发现光线会沿OA射 出。这说明光有什么性质 光路具有可逆性。
N
B
i r O
纸板B
4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问题一:为什么用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问题二: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1.小车下滑实验
s 实验原理: v t
为了测量更准确坡度应该越小越好
这里读数时应注意刻度尺的估读
2.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 问题一:为什么把固体颗粒放到试管里,并把试管插入水中 加热,
水浴法:给物体间接均匀的加热,
问题二:实验安装顺序?
从下往上
问题三:固体):吸热 温度不断上升 物质状态:液态
B:固态 C:液态 晶体熔化的2个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曲线分析:
像蜡这样的物体在熔化的时候在不停的吸热,温度不断上 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就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液体沸腾时间
B
C
A 问题一:沸腾前和沸腾时分别是哪一段,各有什么特点? AB: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 , BC: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问题二: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特点 沸腾前气泡往上越来越小,沸腾时气泡往上越来越大 问题三:液体沸腾的条件 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问题四:石棉网的作用?
使烧杯均匀受热
晶体熔化曲线分析: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AB段(熔化前):吸热 温度不断上升 物质状态:固态
2. BC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2.在桌上铺上白纸(对折),在白纸对折线上竖直放上平板玻璃(用三角板检查是否竖直),在纸上沿玻璃板画线,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在白纸上标注蜡烛的位置。
移动玻璃板后等长未点燃的蜡烛,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物与像大小相等)。
在白纸上标注蜡烛的像的位置。
4.改变点燃蜡烛位置,再重复步骤3进行两次实验。
5.把三次试验中的物和像用直线连起来,测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利用三角板观察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垂直)。
6.写出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是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7. 把器材复原,摆放整齐。
1.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从下到上组装仪器(酒精灯、铁圈(水平)、石棉网)。
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25mL-30mL),放到有石棉网的铁架上,在烧杯上盖上纸板,防止热量散失,在纸板中央穿孔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或内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点燃酒精灯用外焰给水加热,观察烧杯中的现象变化,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沸腾前杯内气泡的变化情况。
4.当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再加热约2min,观察记录几组温度,并观察沸腾时现象特征。
5.熄灭酒精灯。
沸腾时现象:沸腾时在水的内部和表面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