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及补焊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 (84)二、手工电弧焊工艺守则 (90)三、埋弧自动焊通用工艺守则 (93)四、气割通用工艺守则 (98)五、手工碳弧气刨工艺守则 (102)六、产品焊接试板通用工艺守则 (106)七、热交换器管板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10)八、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13)九、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通用守则 (115)十、手工钨极氩弧焊通用工艺守则 (117)十一、空气等离子切割工艺守则 (122)十二、不锈钢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24)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第一条适用范畴1、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焊接的钢制压力容器。
2、本规程规定了碳素钢、一般低合金钢、不锈钢、珠光体耐热钢,焊接工艺要求。
本规程及各类焊接工艺守则均为通用工艺文件,当产品设计与规程有不同要求时,按图纸技术要求和专用焊接工艺文件执行。
3、容器施焊前,应按《容规》和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进行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第二条焊工1、钢制压力容器焊接的焊工,必须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期间担任合格范畴的焊接工作,并建立焊工技术档案。
2、焊接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工,必须了解所焊产品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求及有关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
3、严格按图纸、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施焊,领用焊接材料时必须严格执行“发放治理制度”规定,严防用错。
4、焊后,焊工应对所有的焊缝进行自检,合格后打上钢印按质量手册“焊缝标记规定”执行。
第三条焊接材料1、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应的焊材标准,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
依照质保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焊接材料入库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回收制度。
2、焊接材料的代用手续,经图纸原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使用。
3、焊接材料的选用,应依照母材的化学成份,力学性能、焊接性能,焊后是否热处理以及容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综合考虑。
焊接工艺通用工艺守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主要承压元件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以及焊缝返修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则,常压容器的焊接可参照执行。
1.2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制D1、D2类压力容器的焊接(不包括有色金属的焊接)。
1.3本守则如与设计文件相矛盾之处,应以设计文件为准。
1.4焊接时,除符合GB150、GB151、JB4710、JB473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本守则外,还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1.5本守则中引用的法规、标准、守则等如经修改,应以新的版本为准。
2.引用标准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 《压力容器》GB151 《管壳式换热器》JB4710 《钢制塔式容器》JB4731 《钢制卧式容器》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NB/T47015《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GB/T21433《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HG20583《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GB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GB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3. 焊接材料3.1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钢带、气体、电极和衬垫等。
3.2 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按照材料验收程序进行验收与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 焊条药皮应均匀、表面无气孔、没有明显的裂纹、脱皮现象,并存放在干燥的仓库内,要求温度≥5℃、相对湿度≤60%,使用前对焊条按规定温度应进行烘干和保温,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低氢型焊条一般在常温下4h后应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宜超过三次,对于焊工退回的焊条,库管员要做好标识,并按牌号、规格、代号存放,使用前应进行烘干,对于二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黄色标记,对于第三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红色标记。
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艺规程

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艺规程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艺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返修和修补的操作工艺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制造的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作。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在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规程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质技监局锅发[ 1999 ]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HG20584—1998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3、焊缝返修3.1焊缝经检验后如发现有列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允许返修。
3.2焊缝多次返修会降低焊缝质量且增加成本,故力求一次返修合格,同一部位(指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返修前应经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3.3焊缝的返修工作必须经由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并有经验的焊工担任,返修工艺措施应得到焊接责任工程师的同意,超过2次以上的返修,应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后的无损检测结果和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字样记入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的产品制造报告中。
3.4返修前应对缺陷性质、形状和位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方案后才能返修。
3.5返修焊工应根据检验科返修通知单和无损检测测定划出的缺陷位置,在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返修。
3.6返修时采用碳弧气刨或砂轮打磨等方法来清除焊缝缺陷。
磨至金属。
3.9对于不要求抗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允许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刨后应打磨去除渗碳层,对于某些不能使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的不锈钢,应用其它方法清除缺陷。
3.10返修时应选用的焊接材料,焊条烘干温度比原烘干温度适当提高20℃。
3.11有预热要求的产品返修前同样要预热温度适当提高30~50℃。
3.12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一般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
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返修后应再做热处理。
3.13压力试验后需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返修的技术要求及工艺管理。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接头返修。
2. 引用标准GB/T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扎厚钢板和宽钢带GB3531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板GB713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T5117 碳钢焊条GB/T5293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GB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14976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3.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a. 符合GB3531、GB713、GB/T711、GB4237、GB/T14976的钢板及无缝钢管等标准。
b. 符合GB/T5117、GB/T14957、GB/T5293、GB/T12470的焊条、焊丝及埋弧焊用焊剂。
(2)焊工要求a. 指定专人担任返修焊工,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b.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接接头返修方案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c.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焊缝返修单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点进行返修,并做好焊接接头返修记录。
d.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焊接接头返修用设备及工装合格的焊接工艺可用于返修焊。
温度及最大层间温度见表1。
表1注:“*”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预热i.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焊件,返修后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j. 在返修焊过程中,除焊缝底层及盖面焊道外,可采用锤击法释放应力,锤击方向、次序见图370。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焊接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受压元件焊缝的返修,其它各类焊缝的返修可参照
执行。
2、引用标准、法规(下列标准法规如已被修订,则按最新版本执行)
TSG 21-201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大容规》)第4.2.4条
GB150.4-2011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第7.4条)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第3.7条、第4.7条)RHZY.0801-2017 焊接通用工艺
3、返修一般要求
3.1 焊接返修除遵守本守则规定外,还应符合RHZY.0801-2017《焊接通用工艺》规定要求。
3.2 焊接返修工作,必须由按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持有该合格项目资格的的焊工担任。
3.3 第一、二次返修时,原则上由原焊工担任;第三次返修,由焊接
责任人指定技能熟练且持有该合格项目持证焊工承担返修工作。
3.4 返修焊工按检测人员在产品上所标出的缺陷部位及返修工艺卡
进行返修,检验员监督返修。
3.5 焊接返修工艺。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编制:审查:受控类型发放编号拥有人版次2013-11-20公布日期:日期:□受控□非受控A/12013-12-01 实行张家港韩中深冷科技有限企业公布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1.总则本守则是依据 GB150、GB151、JB/T4735 等标准中制造、查验与查收据款,联合我企业实质状况拟订的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本守则合用于我企业制作的全部钢制容器或构件上需要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对接焊缝。
2.焊缝无损检测2.1 车间查验员应付车间每日焊接结束的焊缝进行外观查验,焊缝表面不同意有裂纹、气孔、咬边以及未熔合等缺点。
对焊缝表面及双侧的飞溅物,查验员应敦促车间焊工立刻清理洁净。
2.2 焊缝外观查验合格后,车间查验员应依据工艺文件规定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比率以及合格级别开具《无损检测送检单》。
《无损检测送检单》上还应注明送检焊缝的编号、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焊缝在产品中所处地点的表示图、焊缝双侧母材的牌号及厚度等内容。
2.3 车间查验员应将开具好的《无损检测送检单》实时送到探伤室。
2.4 探伤室应依据《无损检测送检单》的要求对焊缝实时进行无损检测。
2.4.1 关于进行射线探伤的焊缝,探伤室应将评片结果实时送到车间生产班组;关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室应实时出具《缺点对位单》及《焊缝返修通知单》,《缺点对位单》应实时送到车间生产班组,《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实时送到焊接工艺员。
《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包含以下内容:a)需返修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b)需返修焊缝的探伤片号;c)需返修焊缝中缺点的详细部位及缺点的性质;d)焊缝的返修次数。
2.4.2 关于进行超声波探伤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探伤结果实时见告车间生产班组及焊接工艺员;关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需返修的缺点部位在焊缝表面做好标志,并在焊缝旁边注明缺点的大概深度及范围。
3.焊缝返修工艺的制定3.1 焊接工艺员在接到探伤室出具的《焊缝返修通知单》或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结果后,应实时制定《返修工艺卡》、《返修工艺卡》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a)指定进行焊缝返修的焊工的代号;b)剖析缺点产生的大概原由;c)返修的详细重点;d)返修的详细焊接规范参数,内容包含焊接方法、焊材牌号、焊材规格、焊接电流、焊接电压、保护气体流量等;e)返修后的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
焊缝返修工艺

1 目的为加强焊缝返修工艺管理,明确焊缝指定修工艺要求,特制订本工艺规程。
2 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缝返修。
3 引用标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JB/T4709-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4 内容4.1 焊工4.1.1 从事返修工件的焊工必须由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
4.1.2 返修前,焊工要明确焊的返修的位置的材质牌号,返修次数,导致返修的原因发及返修工艺。
4.2 返修要求4.2.1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返修前均应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方案,之后由总负责人批准。
4.2.2 要求热处理的容器,一般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返修时,补焊后应做必析热处理。
4.2.3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的要求。
4.2.4 返修后应在焊缝所规定的部位打焊工钢印,有特殊要求者,按图样规定。
4.3 焊接材料4.3.1 返修所用的焊接材料,原则上与焊缝所秋用的焊接材料相同。
若原焊缝为埋弧自动焊接而成,当焊缝返修为局部(小于500毫米)需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必须采用与原焊缝母材适应且合格的电焊条进行焊接,所采用的电焊条必颀经焊接工艺工程师同意。
4.4 焊缝返修4.4.1 根据探伤人员的标准或参考X光底片记录,将缺陷清除干净,必要时采用着色检查,直到确认缺陷清除掉为止。
4.4.2 当无法确认缺陷是否清除干净时,在补焊前可增加探倭。
4.4.3 视探倭结果,确定在壳体内还是外进行返修,优先考虑要里面返修。
4.4.4 当用电弧气刨清理缺陷完毕后,用砂轮除去表面氧化膜及氧化瘤,同时修磨成坡口。
4.4.5 补焊时采用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进行施焊。
4.4.6返修焊时的焊接质量要求与原焊缝质量要求相同中4.4.7 焊缝返修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并认真做好记录。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受压元件焊缝缺陷修正与返修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锅炉受压元件焊缝及热影响区超标缺陷的返修与焊补。
2.焊工要求:2.1 返修焊工一般应指定专人担任,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2.2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缝返修工艺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2.3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返修卡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2.4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焊缝返修用设备及工装:3.1 设置焊缝返修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3.2 备有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枪,角向磨光机,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3.3 适用于焊缝返修的工装有滚轮架等。
4.焊缝缺陷修正及返修要求4.1 返修程序4.1.1 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
4.1.2 焊缝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首次返修时,由车间技术员根据焊接工艺卡(规程)制定返修方案,经工艺部同意方可返修,第二次返修前,应由工艺人员制定返修工艺卡,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返修,第三次返修前,应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返修工艺卡,经质保(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返修。
4.2 返修的一般技术要求4.2.1 焊缝外形缺陷如超高,流溢、焊瘤、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等,均应打磨修整。
4.2.2 焊缝表面可见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均应彻底清除缺陷后按原工艺补焊,对超标咬边,可补焊后打磨。
4.2.3对于经无损探伤发现的超标缺陷,须按返修工艺彻底清除后补焊,清理前必须找准缺陷部位,清理中应仔细观察是否已将缺陷清除干净。
4.2.4清理缺陷可以机械手段去除,亦可用碳弧气刨。
4.2.5采用碳弧气刨清理的要求:4.2.5.1挖到缺陷所在深度,直到用肉眼或3~5m倍放大镜见不到缺陷为止,必要时,可进行射线探伤验证。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

编
号
W-02-02 共 3 页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第 2 页 气刨时严防渗碳,气刨后必须将熔渣清除干净,气刨后形成的坡度不得大于 1:3。 气刨后应对其刨槽用肉眼认真检查,必要时应进行磁粉探伤,确认无缺陷时,方 能进行预热补焊。 3.3 对于裂纹等有严重扩展倾向的缺陷,当缺陷深度较大时,必须先将裂纹的起终点准 确判断清楚,在裂纹两端部钻孔控制住裂纹的扩展,再根据材质、缺陷大小、返修 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将缺陷清除,并经着色检查确定无缺陷后,方能进 行焊接。 3.4 不透钢的返修,应尽量采用间歇和分段气刨,以减少热量输入,并彻底清除渗碳层, 露出金属光泽后方可焊接。 3.5 铝及铝合金等有色金属焊缝的返修:只能采用机械方法、风铲等清除缺陷,待返修 部位清除干净后,按正式焊缝坡口要求进行焊接。 4 返修注意事项 4.1 出现严重缺陷,如裂纹等时,应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制订措施后,方能进行 返修。 4.2 判断缺陷部位,正确选择清除缺陷方法,确实将缺陷清除干净后,方能进行补焊。 4.3 须经过同类、同组产品考试合格且较有经验的焊工担任,施焊时要特别精心细致。 4.4 补焊时,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规范及层间温度,防止焊道过热以致造成返修部位焊缝 机械性能下降。应尽量采用小规范的多层多道焊接,不允许以大幅度横向摆动,慢 速堆焊的方法进行补焊。 4.5 要特别注意起弧和收弧处的焊接质量,多层多道焊时,每道焊接的起弧,收弧处应 尽量错开。 4.6 每焊完一遍之后,要认真清渣,发现缺陷,及时清除后,再继续施焊。 4.7 对要求预热的材质,返修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温度进行预热,返修中应始终保持不 低于所要求的预热温度,返修后必要时进行后热消氢处理。
编号Βιβλιοθήκη W-02-02 共 3 页
C07焊缝返修

3.4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超过两次的返修为超次返修。超次返修时,由焊接工艺员制定返修工艺,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焊接责任工程师指定优秀焊工返修。返修后按原规定检验和无损检测。焊缝的超返次修,焊接责任工程师应及时向监检人员报告。
4.3清除坡口及两侧氧化皮、油污、水分等,直到露出金属光泽。
5返修施焊
5.1返修施焊工艺须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
5.2当焊件温度为0~-20℃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5.3返修焊缝经修磨后应与母材圆滑过渡,且和原焊缝外形尺寸基本相同。
5.4焊缝返修后,应按原焊缝的质量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以及检验部门认为需要补充的其它检
编写:审核:批准:
2.5.4从壳体外或内清理缺陷,视无损检测结果而定,原则上返修工作量越少越好,但是从内外都可返修时,优先考虑从里面返修。不锈钢复合钢板如在复层与基层交界线或靠近交界线6mm以内的缺陷,必
须在复层侧返修。
2.5.5当清除深度已达到板厚的2/3,缺陷尚未清除,则不应再清除下去,而应将该侧焊接完毕,再从另
3.5焊缝返修后,焊工应按规定打焊工代号钢印,填写焊接记录并签字。
3.6焊缝返修后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无损检测。
4削槽形状及要求
4.1削槽高度根据已标定缺陷高度尺寸,至少向缺陷两端各延长20mm,削槽两端的斜度应小于15°,且圆滑过渡。削槽深度应足以将缺陷清除。
4.2机械磨削的坡口内不得有沟槽、凹坑及其它缺陷,并使坡口与其基本金属圆滑过渡。
2.2焊工要求
压力容器母材表面修补工艺守则

压力容器母材表面修补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压力容器母材表面缺陷的修补;
2引用标准
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NB/T47015《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3焊工资格:参与母材缺陷补焊的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压力容器焊工资格证;
4缺陷焊前清理
4.1补焊前,认真清理缺陷部位及两侧10~20mm范围内的水、锈、油污等杂质,并修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4.2对母材造成不规则凹坑要求打磨直至圆滑过渡,不要留尖角;
4.3是否满足补焊要求,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和焊接责任工程师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决定;
5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手工钨极氩弧焊(TIG);
6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NB/T47015的规定,并选用适当的焊条/焊丝直径;
7焊接工艺参数:按照相应的返修工艺卡制定的焊接参数;
8.施焊
8.1不允许在补焊缺陷以外的母材上随意打火起弧,应在引弧板上起弧;
8.2多层多道补焊时,起弧、熄弧位置应彼此错开,避免接头重合,各层各道之间的熔渣必须清除干净,并形成圆滑过渡;
9.焊后处理
补焊完毕后,应认真清除熔渣、飞溅、氧化皮等,用砂轮机打磨补焊焊缝至母材平齐;
10.外观检查
10.1打磨整形完后,经自检认为合格后交检验员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夹渣、未熔合、焊瘤、未填满等缺陷;
10.2补焊焊缝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如需进行无损检测时应在24小时以后进行无损探伤;。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及补焊通用工艺守则

焊缝返修及补焊通用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1.1 本守则为通用工艺文件,仅适用于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接管对接,法兰拼接焊缝焊接缺陷的返修。
1.2 本守则不足以保证特殊情况下缺陷返修的质量时,需另行制订专用的返修工艺文件。
2. 返修程序2.1 焊缝返修由探伤室开出返修通知单,确定缺陷性质,部位。
2.2 第一、二次返修需经焊接责任人批准,焊工按探伤人员在产品上所划出的缺陷部位进行返修、焊接检验员监督返修程序的进行。
2.3 第三次返修前由焊接责任人制订返修方案,得到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焊接责任人负责现场监督。
3.焊工3.1 返修部位的焊接工作,必须由考试合格,具有焊接相应项目资格的焊工担任。
3.2 第一、二次返修时,一般情况下可由原施焊的焊工进行,第三次返修时,由焊接责任人指定焊工进行返修。
4. 返修焊缝所用的焊接材料,原则上与该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相同,等离子弧自动焊除外。
5. 缺陷清除5.1 清除焊接缺陷可以用角向砂轮磨。
5.2 从筒体内侧或外侧清除缺陷,视探伤结果而定,原则上是返修量越少越好。
5.3 当清除深度已达厚度的三分之二,而缺陷尚未清除时,则不应再清除下去,而应将此侧先补焊完毕,再从另一侧将缺陷清除掉,然后补焊。
5.4 焊接缺陷必须彻底清除干净,缺陷清除后的返修表面要圆滑,不得有尖锐棱角。
6. 焊接6.1 焊接方法原则上与原来的方法相同,等离子弧自动焊除外。
6.2 第一层焊缝一般应用Φ3.2㎜的焊条焊接,焊接电流较一般施焊大10%左右,以保证焊透,且一般不用摆动焊法。
6.3 每条焊缝的起弧和收弧处应错开20㎜以上,并注重起弧与收弧的质量。
6.4 每焊一层都应仔细检查,确定无缺陷后再焊下一层,不允许采用单层,单道大规范及慢焊速进行补焊。
6.5 必须修磨返修部位的焊缝表面,使其外形与焊缝基本一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按原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进行探伤。
6.6 不锈钢焊缝返修时,应控制层间温度不得超过60℃,返修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等缺陷。
焊缝返修要求及操作规范

焊缝返修要求及操作规范1 焊缝返修的基本要求1.1 焊缝缺陷超出了产品相应的焊接质量标准所允许的程度时,应进行返修,焊缝返修应由合格焊工担任。
1.2 同一部位<即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二次,经过二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如在进行返修,应由公司技术总负责人批准,返修次数、部位和无损检测结果等,应记入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中。
1.3 一次返修由操作者按原焊接工艺执行,二次返修,由焊接技术人员制定相应返修工艺,并经焊接责任师同意方可执行,二次以上返修由焊接责任师会同有关人员经分析原因后制定合理、可靠的返修工艺,由压力容器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并在焊接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返修,超次返修必须在检查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1.4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要求。
1.5 压力实验后一般不应进行焊缝返修,确需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检验合格,由于焊缝或接管泄漏而进行返修,或返修深度大于1/2壁厚的压力容器还应重新作压力实验。
1.6 焊缝返修,不允许在带压或承压状态下进行。
2焊缝返修操作规则与规范2.1返修操作者接到返修通知后,根据返修件图纸焊接工艺及焊接质量要求,弄清焊缝缺陷的形状性质及在焊缝中的位置,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按照无损检测底片和探伤标记在焊缝上标出返修部位。
2.2 用电弧气刨,刨焊缝缺陷处,注意观察内部缺陷的数量和深度,然后用砂轮修磨,所刨焊缝处,至缺陷消失,同时清除干净修磨部位的焊缝两侧,不允许存在油污铁锈等杂物。
对于不适合碳弧气刨和气割的材料,或轻微表面缺陷,可使用砂轮直接修磨缺陷和坡口。
2.3 清除焊缝裂纹缺陷时,应从裂纹两端进行刨削至裂纹消除为止,防止裂纹蔓延。
刨削或修磨深度达板厚2/3缺陷尚未清除,则应先将该侧焊缝修补完毕,从另一侧将缺陷清除。
2.4 缺陷清除后,施焊处的坡口表面应圆滑过渡,不能有尖锐棱角,两端及侧面有一定坡度,以便于施焊。
2019年焊缝返修工艺守则.doc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2013-11-20发布2013-12-01实施张家港韩中深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1. 总则本守则是按照GB150、GB151、JB/T4735等标准中制造、检验与验收条款,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制作的所有钢制容器或构件上需要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对接焊缝。
2. 焊缝无损检测2.1 车间检验员应对车间每天焊接结束的焊缝进行外观检验,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咬边以及未熔合等缺陷。
对焊缝表面及两侧的飞溅物,检验员应督促车间焊工立即清理干净。
2.2 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车间检验员应根据工艺文件规定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比例以及合格级别开具《无损检测送检单》。
《无损检测送检单》上还应标明送检焊缝的编号、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焊缝在产品中所处位置的示意图、焊缝两侧母材的牌号及厚度等内容。
2.3 车间检验员应将开具好的《无损检测送检单》及时送达探伤室。
2.4 探伤室应根据《无损检测送检单》的要求对焊缝及时进行无损检测。
2.4.1 对于进行射线探伤的焊缝,探伤室应将评片结果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对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室应及时出具《缺陷对位单》及《焊缝返修通知单》,《缺陷对位单》应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及时送达焊接工艺员。
《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包括以下内容:a)需返修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b)需返修焊缝的探伤片号;c)需返修焊缝中缺陷的具体部位及缺陷的性质;d)焊缝的返修次数。
2.4.2 对于进行超声波探伤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探伤结果及时告知车间生产班组及焊接工艺员;对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需返修的缺陷部位在焊缝表面做好标记,并在焊缝旁边注明缺陷的大致深度及范围。
3. 焊缝返修工艺的制订3.1 焊接工艺员在接到探伤室出具的《焊缝返修通知单》或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结果后,应及时制订《返修工艺卡》、《返修工艺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指定进行焊缝返修的焊工的代号;b)分析缺陷产生的大致原因;c)返修的具体要点;d)返修的具体焊接规范参数,内容包括焊接方法、焊材牌号、焊材规格、焊接电流、焊接电压、保护气体流量等;e)返修后的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1.1 本《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适用钢制压力容器筒体上受压焊缝及管子对接焊缝缺陷的返修。
1.2 本《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在不足以保证特殊情况下缺陷的质量时,须另行制订专用工艺文件。
2. 焊工受压元件焊缝返修的焊工,必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考试合格,对两次以上返修,必须由焊接责任人指定具有返修经验的焊工担任。
3. 焊接材料焊接所用的焊接材料,原则是与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相同,但是如果原来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该焊缝局部返修,采用焊条电弧焊,则可以采用相应的焊条电弧焊焊条。
4. 缺陷的清除4.1 根据无损检测人员标记及X光底片记录,用碳弧气刨或其它方法,将缺陷清除干净。
4.2 不锈钢焊缝的手工焊返修,返修前应在焊缝两侧一定范围内涂上石灰浆水,防止飞溅物损伤不锈钢表面。
4.3 当清除深度已达到板厚的2/3,缺陷尚未清除,则不再清除下去,而应将一侧补修完毕,再从另一侧将缺陷清除完,然后补焊。
4.4 清除焊接缺陷,可以用高速砂轮、碳弧气刨及风铲等工艺,缺陷清除后,必须将坡口内铁屑、熔渣及灰尘清除干净才允许补焊。
5. 焊接5.1 焊接方法原则上与原工艺相同,但是,当原焊缝是用埋弧自动焊焊接的,且返修长度小于500mm时,可采用焊条电弧焊焊接。
5.2 焊材选择及主要工艺参数按NBT 47015和焊接工艺选取。
5.3 焊缝表面几何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及工艺要求。
5.4 返修记录卡上详细记录:产品名称、工作令号、返修部位、返修用焊材、焊接方法、焊工姓名、返修日期、焊接检验签名。
6. 检验6.1 焊接检验员应监督返修全过程。
6.2 检查返修焊接材料、方法、设备、坡口清理、主要工艺参数是否与产品焊接时相同或符合有关规定。
6.3 检验焊工钢印及有关返修记录是否正确齐全。
6.4 返修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与本台产品无损检测合格标准相同。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制造时的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接操作。
若图样另有特殊要求时,则应另编制详细的焊接工艺文件及焊接方案。
2、工艺评定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应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进行评定合格,评定的程序及评定审批适用范围见质量保证手册。
3焊接工艺文件编制3.1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应按已评定的工艺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3.2焊接工艺文件编制及审批应符合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
4焊工4.1各类压力容器焊缝必须由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考试合格的焊工施焊。
对于未使用过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位置和焊接方法,在施焊前,焊工必须经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在产品上施焊。
4.2熟悉焊接工艺文件上,弄清焊接位置、焊条和焊丝牌号、规格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5、焊接材料5.1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钢带、焊剂、气体等。
5.2焊接材料选用原则:图纸有要求时按照图纸要求使用焊接材料,没有要求时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并结合压力容器的结构特点、使用条件及焊接方法综合考虑选用焊接材料、必要时通过实验确定。
5.3常用同类钢号/异种钢号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见TB/T4709-20005.4焊接材料必须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
5.5进口焊条应符合合同约定的或出产国的相应标准。
5.6焊接第2、3类容器的焊条,应选用低氢碱性型。
6、焊接设备6.1选用的焊机应有足够的容量,经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有可靠的接地,并装备指示准确且经校验合格的电流表、电压表。
7焊前准备7.1焊缝坡口形式、尺寸、容器开孔、接管、接头型式按设计图纸要求或工艺文件确定,制造厂也可以参照有关标准结合制造、施工经验自行设计,以工艺文件形式确定。
7.2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气割等热加工方法,对于碳素钢和标准抗拉强度不大于540Mpa的碳锰低合金钢,两种方法均可选择,对于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碳锰低合金钢、铬钼低合金钢和高使金钢宜采用机械加工,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在进行切割后,应消除表面淬硬层。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焊材选择一施焊卜2.7焊接接头检验选择焊接规范参数焊接坡口清理选择焊接设备质量检验页次:3/84.1.2焊丝在使用前必须将其表面的锈污清除干净,将局部弯折处校直,焊剂在使用前必须在200-250°C 温度下烘干,保温l-2h.4.1.3焊剂使用几次后,应将其中的细粉及尘土筛去。
4.2焊接参数的选择可参见下表:4.3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应将坡口及两侧各20mm 范围内水锈油污积渣和其他有害杂质清理干净。
4.4施焊441焊接纵向接头时,接头两端应加引熄弧板。
4.4.2 双面焊接时,首先对定位焊缝反面的接头进行焊接,以免定位焊缝熔合,造成纵向裂纹,焊完一面后,另一面必须清根再焊。
4.4.3 对14mm 以下的可不开坡口,要求装配间隙0∙lmm,正面焊时使焊缝熔合小于板厚的50%,翻面后使熔深达60%以上。
4.4.4对较厚板可采用坡口,多层多道埋弧自动焊。
4.4.5 焊接环向接头时应先焊内环缝,后焊外环缝。
焊丝应顺焊接方向根据不同的筒体直径离其中心线留出20-70mm 不等的偏移量。
4.4.6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量,因此,在增加电流的同时,必须相应的提高电弧电压。
447焊接的焊件应尽量放平,如有倾斜其倾斜角不得超过6・8。
,上坡焊时,电弧电压应稍高,下坡焊时,电弧电压应稍低。
4.4.8焊接完毕后,应进行清渣,回收焊药,搬迁焊机时应切断电源开关。
5手工碳弧气刨5.1碳弧气刨设备选用:A、碳弧气刨电源:ZXG—1000A,ZX5—400B。
B、空气压缩机:JA0.5/7X型C、四周送风式刨枪.5.2刨前准备A、检查刨枪气管是否畅通。
检查气刨电源极性是否正确,检查气刨气压是否达到040.6MPaB、根据碳棒直径调试好电流,碳棒伸出长度为80-100mm.C、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刨,作好安全保护工作.在容器内施刨时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并应设监护人.有风操作时应做好防烧伤措施.5.3气刨参数选用与操作A、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
焊缝返修操作规程

1.范围本守则规定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受压焊缝的返修。
如图纸或技术条件中对返修有特殊要求时应以图纸或技术条件为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程。
GBl50-1998《钢制压力容器》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焊工返修焊工必须持有相应合格项目,而且返修一般应由操作技能水平较高的焊工来完成。
4.焊材返修焊材应与原焊缝所用焊材相同。
用焊条电弧焊返修埋弧焊焊缝时,应按相应的返修工艺选用焊条。
5.返修依据5.1 返修的指令为《焊缝返修通知单》和《焊缝超次返修卡》。
5.2 实施返修应参照在工件标记的缺陷性质及长度以及探伤室提供参考的缺陷原片。
6.返修通知单返修通知单是返修焊缝的凭证,返修通知单的路线和各部门的任务如下:6.1 无损探伤:依据所检验出的超标缺陷及委托单填发一式三份焊缝返修通知单,一份自存,一份转给焊接工艺人员,一份转给车间。
6.2 焊接:焊接工艺人员对需要焊缝返修的缺陷应当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缝返修工艺。
返修工艺中必须注明用于支持返修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编号和所需的焊工持证项目。
6.3 车间:按返修工艺要求认真核对探伤底片,确认全部缺陷清除后再进行补焊。
补焊后焊缝表面应圆滑过渡。
6.4检查:检查员应监督焊缝返修全过程,外观检查合格后在返修合格单上盖章,转无损检测复查。
7.返修准备7.1 工艺准备:焊接工艺人员按缺陷情况,考虑产品特点,分析出缺陷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作出相应返修工艺。
7.2 焊工准备:焊工应以探伤底片对照实活,按返修工艺要求准备返修。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焊接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受压元件焊缝的返修,其它各类焊缝的返修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法规(下列标准法规如已被修订,则按最新版本执行)TSG 21-201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大容规》)第4.2.4条GB150.4-2011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第7.4条)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第3.7条、第4.7条)RHZY.0801-2017 焊接通用工艺3、返修一般要求3.1 焊接返修除遵守本守则规定外,还应符合RHZY.0801-2017《焊接通用工艺》规定要求。
3.2 焊接返修工作,必须由按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持有该合格项目资格的的焊工担任。
3.3 第一、二次返修时,原则上由原焊工担任;第三次返修,由焊接责任人指定技能熟练且持有该合格项目持证焊工承担返修工作。
3.4 返修焊工按检测人员在产品上所标出的缺陷部位及返修工艺卡进行返修,检验员监督返修。
3.5 焊接返修工艺3.5.1 对需要焊接返修的缺陷根据《焊接返修单》提供的情况,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确定返修方案。
依据按NB/T47014标准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焊接返修工艺文件。
3.5.2 返修工艺应符合焊接工艺要求,应说明缺陷产生的原因,避免再次产生的技术措施,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评定号、焊材牌号和规格,返修焊工等,编制人签字,焊接质控责任人审核签证后实施。
3.6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如超过2次,返修前应当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情况记入容器质量证明文件。
3.7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产品,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是否热处理。
(1)下列容器在焊后热处理后如进行任何焊接返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进行热处理:a)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b)Cr-Mo钢制容器;c)低温容器;d)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1.1 本守则为通用工艺文件,仅适用于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接管对接,法兰拼接焊缝焊接缺陷的返修。
1.2 本守则不足以保证特殊情况下缺陷返修的质量时,需另行制订专用的返修工艺文件。
2. 返修程序
2.1 焊缝返修由探伤室开出返修通知单,确定缺陷性质,部位。
2.2 第一、二次返修需经焊接责任人批准,焊工按探伤人员在产品上所划出的缺陷部位进行返修、焊接检验员监督返修程序的进行。
2.3 第三次返修前由焊接责任人制订返修方案,得到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焊接责任人负责现场监督。
3.焊工
3.1 返修部位的焊接工作,必须由考试合格,具有焊接相应项目资格的焊工担任。
3.2 第一、二次返修时,一般情况下可由原施焊的焊工进行,第三次返修时,由焊接责任人指定焊工进行返修。
4. 返修焊缝所用的焊接材料,原则上与该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相同,等离子弧自动焊除外。
5. 缺陷清除
5.1 清除焊接缺陷可以用角向砂轮磨。
5.2 从筒体内侧或外侧清除缺陷,视探伤结果而定,原则上是返修量越少越好。
5.3 当清除深度已达厚度的三分之二,而缺陷尚未清除时,则不应再清除下去,而应将此侧先补焊完毕,再从另一侧将缺陷清除掉,然后补焊。
5.4 焊接缺陷必须彻底清除干净,缺陷清除后的返修表面要圆滑,不得有尖锐棱角。
6. 焊接
6.1 焊接方法原则上与原来的方法相同,等离子弧自动焊除外。
6.2 第一层焊缝一般应用Φ3.2㎜的焊条焊接,焊接电流较一般施焊大10%左右,以保证焊透,且一般不用摆动焊法。
6.3 每条焊缝的起弧和收弧处应错开20㎜以上,并注重起弧与收弧的质量。
6.4 每焊一层都应仔细检查,确定无缺陷后再焊下一层,不允许采用单层,单道大规范及慢焊速进行补焊。
6.5 必须修磨返修部位的焊缝表面,使其外形与焊缝基本一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按原焊缝
的无损检测要求进行探伤。
6.6 不锈钢焊缝返修时,应控制层间温度不得超过60℃,返修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