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精耕细作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精耕细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基本含义:“为每一个学生”是指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指面向学生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的心智结构、性格差异和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发展特长,弥补不足;还指学校全体教职工的所有工作都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全力发展每一个学生。
“终身”是指高中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要做到教育学生一阶段,为学生成长考虑一辈子,为祖国建设负责一百年。
“奠基”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奠定做人、做事及终身学习的基础。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张扬,为所有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是开启每个人生命的钥匙,教育应回归原点,重新思考它的价值,人最可贵的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思想价值都需要得到尊重。
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多年的基础教育经历,让我体会到,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学校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1.价值体系,即育人价值。
人的发展,应该成为一所学校追求的起点和终点。
我推崇的教育观是“教育是为了人的成全”,学生观是“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致力于培养学生“善良、自律、阳光”的品质。
善良是指淳朴、友爱、温暖,人性中的至纯至美;自律是指正己、诚信、自觉,行为中的自我约束;阳光是指健康、快乐、自信,心境中的积极开朗。
2.目标体系,即核心素养。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基于此,我主张的学生核心素养是:身心健康、品格高雅、学养深厚、自主发展。
身心健康:身体健康,有强健体魄;心理健康,有阳光心态。
品格高雅:爱国情、感恩心、文明语。
学养深厚:学养就是学识、修养的概说,它对人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启迪智慧、增强悟性与创造能力、提高高尚品位的重要作用。
自主发展: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通过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培养自主意识,达到自主发展,远离平庸,走向卓越。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觉然,我从教已五年有余。
五年来,我一直从事着班级管理工作,对这项事业真的深爱不已。
其间,得失共存、悲喜同在,静心反思自己并不算长的教学经历,些许心得油然而生:教育管理是艺术,需要精雕细琢;教育管理是科学,需要严谨求实;教育管理是事业,需要全力以赴。
下面是我的一点班级管理心得,算不上经典,愿与大家共同分享、切磋。
具体而言:一、欲图发展先正心性——学会做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从事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的。
”我始终认为人品的优劣、个人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人生的每一步发展。
一个心性不正的人,其潜力的挖掘必然受到无法预料的限制。
我总是要求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雷厉风行、自信自强、持之以恒的人,做一个宁静谦恭、知恩图报、人品正直的人。
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品德、知识素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因此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我同样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经过一段时间的人格熏陶,我班违纪现象比较严重的同学比进班前大有改观,得到任课教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被评上”金不换星”,而且后来学习状态一直不错,成绩进步也不小。
经过短短一个月的人品教育,大部分学生都能以一种扎实严谨、正直理性、自信宁静的心态面对学习,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优良的人品是学生学习心态稳定取得进步的前提。
二、稳打稳扎创一流——优秀是一种习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
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
”正因为如此,班主任教师必须严以律己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这种威望会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更加积极和有效。
所以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一流的学生,班主任就必须有这样的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优秀是一种习惯。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答: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定,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
这里的“学生”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
这里的“发展”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现行课程体系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差异性。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概念:终身发展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不断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终身发展的理念强调个体在各个阶段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以实现自我潜能。
在教育领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意味着从学生的早期教育开始,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使其能够在社会、职业和个人生活中不断适应和成长。
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知识和科技的更新和变革日新月异,要想取得长久的成功,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和成长。
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全面优质的教育全面优质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首要途径。
学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他们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全面优质的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途径。
终身学习的态度包括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和适应变化等精神品质,而终身学习的习惯则包括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信息获取和分析等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勇于实践和创新,乐于探索和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三、提供终身学习的资源和机会提供终身学习的资源和机会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必要途径。
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科技设施、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等,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诊断和跟踪,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改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国实行的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的实施课改,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都应该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中,虽然我们地区的远程教育平台出现了问题,但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克服困难,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之中,课堂上都在认真的听讲,课后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大家的认真和对这次学习的重视深深的打动了我。
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次学习中也有很多的感想“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我在新课程远程通识培训中所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彻底推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师教为主的教学观念: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有接受,缺乏发现和自主的思考,形成了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现象。
但在新一轮课改的观念下,我们注意到了曾经一直忽略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在思考吗?在学习吗?在发现吗?在研究吗?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那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怎么样的?”,或者说:“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我经过这次新课程培训,收获很大。
新课改标志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型学习转变。
同是新课程改革也给老师带来了一些挑战,这就要求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不在以给学生灌输知识为主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应有广泛的知识面,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就要思考这个问题,要分析学习内容,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教育,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育,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者:石胜宏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5期在新课改大力实施的今天,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学阶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的一切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首先,要唤醒学生对自己的希望,给学生一个梦想。
有希望,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
同样是学习,不同的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
心中有目标的人,为实现目标而学习,为自己而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高,有效性高,学习是幸福的。
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学习是无奈之举,就是家长要他学,教师要他学,不仅学习效率差,而且感觉很痛苦。
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举办文艺演出、学生才艺展示、古诗文朗诵比赛、文学沙龙、师生书画展、手工制作和摄影邮票展、艺术欣赏讲座等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活动,营造浓郁、高雅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其次,培养学生的尊严,激励学生实现梦想。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尊严。
激励,是培养学生尊严,提高学生成就感、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
因此,我们要激励学生认真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要幸福就要有追求,就要有奋斗。
幸福就在追求、奋斗的过程之中。
可以倡导学生自发组织、自主管理,成立美术兴趣社、舞蹈社、动漫社、戏剧社、军事社、天文社、街舞社等社团,吸引学生参加,每周定期开展活动,让学生拥有自尊,体会到做人的价值。
二、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1.关于习惯培养人的素质常常表现为习惯,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其实好的习惯、坏的习惯一旦形成,都是习惯,有的孩子一看书就头痛,有的孩子不看书就头痛,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改掉坏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
习惯于人是长期起作用的,现在整个社会浮躁,教育也急功近利,忽视习惯的培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追求习惯的自动化、内化(1)习惯形成是一个过程,首先要对学生讲清培养良好习惯意义,其次要提出可操作的要求,再次要定期检查评比,总结经验、分析问题。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某某市某某学校办学工作解读某某市某某学校位于洙河景区北京路与苏州路交汇处,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1.6亿元,是某某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校内高楼宏伟壮丽,山水景观交相辉映,名人石刻星罗棋布,文化长廊别具特色。
长年的积淀,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池,一亭一石,一楼一阁,无不向外界展示着它的温馨、精致、庄重、典雅。
建校十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 “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餐饮安全示范单位”、“某某市现代化学校”、“某某市文明标兵单位”、“某某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某某市平安和谐校园”、“某某市书香校园”、“某某市A级食堂”、“某某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150余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高点站位,立足学生自身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落实了以生为本的工作要求,使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大幅提升。
一、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定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改革的灵魂,教改工作首先必定是观念上的浴火重生。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最后落脚点应该是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学生才是学校真正要服务的对象,才是学校真正的“上帝”。
办学就是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基。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宗旨,契合了新课程“全面发展,能力和特长为重” 的基本要求。
学校以此作为办学的核心思想在全校进行落实:一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础之上;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为践行这一办学思想,促进学校进一步提档升级,学校大胆提出了“三个更多”学生培养目标:一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世界名牌大学深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型、领导型人才;二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国内优质高校深造,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科技人才;三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高等学府学习,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怎样理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怎样理解“⼀切为了学⽣发展”的理念怎样理解“⼀切为了学⽣发展”的理念 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孩⼦的核⼼理念是“⼀切为了每⼀位学⽣的发展”。
“以学⽣发展为本”,也就是“⼀切为了学⽣,为了学⽣⼀切,为了⼀切学⽣”。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师⽣互动、⼼灵对话的舞台。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创设良好的⾃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的个体差异,⿎励学⽣选择适合⾃⼰的学习⽅式。
⼀、充分调动学⽣的潜能“没有教不出的学⽣,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师要表扬,会表扬。
恰如其分的表扬能⿎励学⽣,增强他们的信⼼,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带给他们学习的动⼒,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引领他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那么,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运⽤表扬的⽅式呢?表扬要有⼀颗诚挚的爱⼼,有⼀双赞美的慧眼,有⼀颗适度的宽容之⼼。
要⼀改挑剔、批评的态度,多从学⽣成长的⾓度来看待他们。
要辩证地看问题,尽量地多发现他们⾝上的闪光点。
这是进⾏表扬的前提。
表扬必须实事求是。
对学⽣的⾏为评价要⼒求客观、公正。
对是对,错是错。
不夸⼤,不缩⼩。
⽆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
表扬要⼒求公平、⼀致。
对不同的学⽣,⽆论是优⽣还是暂差⽣,只要任何学⽣有着相同的良好表现,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体现教师的⼀视同仁,公平、公正。
表扬应该适时、适度。
在学⽣表现出良好⾏为、取得⼀定进步时,⼀般应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
表扬也应该有个度,太多的表扬会造成学⽣浮躁的⼼理,表扬变成了⼀种公式,这样的赞赏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表扬不能太廉价,也不能太过度。
表扬要讲究⽅式、⽅法。
公开表扬和私下表扬要双管齐下。
对⼀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为,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
对⼀些⾼年级的学⽣,在⾝旁低声的称赞可能⽐在全班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会使他避开被议论、被嫉妒的境地。
表扬不要随便把学⽣进⾏⽐较。
这是⼀种并不⾼明的教育⼿段。
表扬的语⾔要随机应变,含蓄⼜不失具体。
新课改核心概念界定
新课改核心概念界定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具体来说,这个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
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这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这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评价不再是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7.批判与创新:这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8.回归生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际需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终身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身心健康、学科素养、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首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为此,学校要加大体育设施投入,丰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主阵地。
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课题研究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再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振兴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此外,还要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发挥。
最后,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技能。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合作与竞争。
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是要推进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二是要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总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廖克杰回顾自己三十三年走过的教育道路,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每个学生既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个体,也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人。
学校不仅要创造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还要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使之扮演好社会人这一角色。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担任南宁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南宁四中)校长后,在赓续学校优秀传统、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体教师探索一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之路。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南宁四中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不断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创新,打造“尚实耕耘”校本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包括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等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平台和个性化发展空间。
学校还以“让学生学会和会学”为落脚点,组织教师队伍进行生本优质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开展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尝试,实施“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行动研究,致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要抓好学生德育工作。
南宁四中着力打造德育品牌:一是探索“生本自主德育”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参与等方式提升学生能力。
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管理服务招投标过程,由学生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进入学校食堂检查,对校园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提意见和建议。
二是开展“志远意坚仁善求实”系列德育活动。
如开展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运动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戏剧大赛、研学旅行等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以活动促发展。
三是开发并实施德育课程,通过系统、科学的课程教学,使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是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生品德行为评价体系,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要培育优质教师队伍。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新时代的教师,新时期的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理念。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表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贯穿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其内涵深远,一是要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惠及所有学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二是要求教育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人才,增强教育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要求教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率先实现现代化。
然而在21世纪里,中国人能不能将民族复兴的辉煌写进世纪的史册,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足够人才,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使我们的学生能勇敢地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并具备应付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怎样才能为孩子们积蓄成才的力量呢?学会学习,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创造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引导他们会学、爱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
持续发展地学,使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找准课堂教学突破口。
按照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僵决不能因此而放松对基础知识的要求。
因为掌握知识是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如果连正在学习的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又怎能更好发展呢?关键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递文化知识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发问和实践,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
接受不是机械记忆,它必须经过思考、发问引起顿悟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内化必须使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求异、求新并进;直觉、逻辑互补;发散、收敛并重才能使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实用版】目录一、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二、教育目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三、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式学习四、教育环境:尊重、关爱、包容五、教育成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未来发展正文一、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是最重要的。
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评价机制,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工作者始终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益,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
二、教育目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这样的教育目标旨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式学习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我国教育工作者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引导式学习是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教育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育环境:尊重、关爱、包容我国教育环境注重营造尊重、关爱和包容的氛围。
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爱学生的成长,包容学生的不足。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学习,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地追求进步。
五、教育成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未来发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国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如何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学校教育的使命和价值1. 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
2. 学校的价值在于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发展的内涵和要求1. 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品德、体魄等多个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2. 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发展为根本目标。
2. 这一理念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和成长。
四、如何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1. 为了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2. 学校要注重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
五、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 为了更好地以学生为本,学校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2.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学生评价体系改善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服务。
六、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的角色与责任1. 教师是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主体,他们应该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七、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1.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合作,学校应该与家庭、社会、企业等多方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社会应该关注学校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源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总结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和目标,它要求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2. 学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作者:季春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4年第21期校长要引领学校走向成功,并富有特色,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而且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结合教育实践和办学经验,在承传学校办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人本、校本和发展三个角度出发,经过精心概括和提炼,升华成富有时代内涵的办学理念——“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这一办学理念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为学生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二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三是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基础;四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为了践行这一办学理念,在有限时间内如何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队伍建设,是践行办学理念的重要保障人永远是贯彻和体现办学理念的关键要素。
加强队伍建设是推进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一所学校办学力量的强弱,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学校硬件设施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的前提下,越来越取决于学校领导和广大老师的素质,取决于各岗位人员的质量和数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
纵观当今学校的现状,我们的队伍状况与学校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是不小的,其主要表现为因循守旧。
面对变化了的学生而不能厚积薄发,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就领导班子而言,由于领导者的思想水平、责任态度以及价值取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着对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领导的整台力。
综上所述,不能不认为,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践行办学理念需要素质全面的教师。
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务之急,优化队伍结构是势在必行。
师德是对教师最根本的职业要求,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要为人师表,必须要“以德立身”。
从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教学质量反映着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反映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的讲座; • 组织参加凤凰数学网的创意设计比赛(挖掘学
生创造性才能); • 数学图书推介、读书笔记评选;
• 目的:为激趣益智,挖掘数学的人文背景和文 化价值,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让学生拥有更 完整的数学素养。
• 二、为了孩子的现在、家庭的现实 , 确保教学质量。
• 取得高质量的同时,负担减轻,途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更为科学有效。
• 素质教育应该有不同的层次,“素质教育 的层次性”从理论上解释了许多教育实践 中存在的矛盾。有些地区考试成绩特别高, 而有违教育规律,如果说那也是素质教育 的话,只能是低层次的素质教育, “高质 量的素质教育”成为我们的追求。
5、…
• 不仅校内、校外的公开课,日常教学也都 有解题反思(成品课件)
• 课外: • 1、精选作业(作业量原则上一个课时).
2、关注学生个体,对每位学生负责。坚持
面批订正,督促学生反思矫正,减少中下等 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经验告诉我们,共同评 讲作业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订正有困难, 纠正自己的错误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老师十 分必要给予进一步的帮助与督促,面批订正 是促进学生学习非常有益而又有效的过程, 不是死楸)
死楸是课上损失,课后补;课堂不足,作业补。
• 3、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 好:至少两天一道思考题; • 中:课堂面向中等学生; • 差:学困生手把手帮辅.
• 反对题海战术,注重反思。 • 防止以考代教、以考代复。
(近几年数学中考保持南京市前列)
• 三、也为了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努 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课堂:
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师是一种特定的职业,其角色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曾有这样一幅对联:“学高德高为师,言正身正为范。
”这幅对联蕴含了教师的角色内涵,作为一名教师,学识和道德以及身体力行之事,应成为别人之楷模。
在新形势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我们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健因素。
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老师要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多关心、了解学生,并尽自己最大能力真心实意去帮助他们,才真正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1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多一分微笑,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训斥多年的教学教学经验使笔者体会到,老师凭严厉、生硬的态度教育学生,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关注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热情、温和、多鼓励、少训斥,真心和后进生交朋友,当学生有了进步,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扬。
这时,我们送以微笑,因为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也是对学生的奖赏。
微笑,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
她像一缕缕晴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催开了无数人才之花朵。
笔者去年所带班上有一名同学,名字叫王建峰,外表很斯文,有“酷人”之称。
可新学年开学没多久,就表现出:生活散慢、我行我素、不讲卫生……等,不良行为习惯,成绩明显退步。
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同桌,笔者多次找他说教,谈心等都无济于事。
教过他的老师也说,迟到、不讲卫生是他顽固不变的习惯。
通过家访,笔者发现他的家庭较特殊,结合开学以来对他的了解,我一方面,用关爱的态度了解他的生活学习观;另一方面,让他明确迟到、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的影响,同时共同探讨班主任应该如何面对学生的这些表现……,慢慢地,不讲卫生习惯改了,可迟到还是时有发生。
笔者抓住时机,表扬他爱卫生等进步。
事后再找他,在肯定其好的转变的同时,希望他增强纪律观念,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然后笔者在班会提出:下周开始,如有同学没有特殊原因迟到的,班会课到讲台展现歌喉——唱一首歌!真灵,从此在将近一学期里,他再也没有迟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某某市某某学校办学工作解读
某某市某某学校位于洙河景区北京路与苏州路交汇处,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1.6亿元,是某某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倾力打造的一所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校内高楼宏伟壮丽,山水景观交相辉映,名人石刻星罗棋布,文化长廊别具特色。
长年的积淀,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池,一亭一石,一楼一阁,无不向外界展示着它的温馨、精致、庄重、典雅。
建校十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餐饮安全示范单位”、“某某市现代化学校”、“某某市文明标兵单位”、“某某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某某市平安和谐校园”、“某某市书香校园”、“某某市A级食堂”、“某某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150余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高点站位,立足学生自身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落实了以生为本的工作要求,使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大幅提升。
一、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定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改革的灵魂,教改工作首先必定是观念上的浴火重生。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最后落脚点应该是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学生才是学校真正要服务的对象,才是学校真正的“上帝”。
办学就是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基。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宗旨,契合了新课程“全面发展,能力和特长为重”
的基本要求。
学校以此作为办学的核心思想在全校进行落实:一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础之上;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为践行这一办学思想,促进学校进一步提档升级,学校大胆提出了“三个更多”学生培养目标:一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世界名牌大学深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型、领导型人才;二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国内优质高校深造,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科技人才;三是培养更多的学生到高等学府学习,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学校的策略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搭建平台,即在空间、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上全方位创造条件,助推学生成人成才。
二、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塑身。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强化教育工作地位,就是要利用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品德塑造,做到德育先行。
中学时光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人生是非的分界线大多奠基于此。
学校贴近学生的成长,谨慎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人生规划教育,学生上学伊始,班主任和导师通过观察了解,助其制定高中三年生活规划,让学生树立起成才意识,明确发展方向,鼓足成长自信。
二是组织榜样示范教育,借助于“三名”(名校、名师、名
生)工程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月度优秀人物(优秀师生)等评选工作,树立典范,表扬先进,为学生树立现实的行动标兵。
三是进行心灵塑造,通过开展主题演讲、经典朗诵活动,聚焦时代主题、人生理想,提升精神品位。
四是开展常规养成教育,从学习习惯到生活中的礼仪、言行、作息、饮食等细枝末节,都做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检视,直至形成习惯。
五是加强学生心理指导,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举行专题讲座,实行“导师制”,让心理疏导工作由及时到时时,掌控教育时空。
六是开展多样性校园文体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演讲会、合唱赛等,项目林林总总,形式多姿多彩。
张扬了学生个性,展示了学生风采,陶冶了学生情操。
三、教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增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是否成才,能力培养是关键。
教学工作,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能力。
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采取了系列措施。
一是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校本课程,使学生的课程学习,营养均衡,富有特色。
二是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铺设自主学习之路。
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三点:降低难点,放慢进度,夯实基础;打造趣点,巧妙设计,让学习富有乐趣;发现亮点,丰富教学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以此唤醒学习动力,让学生会学、乐学。
三是加强了针对性教学。
重点学生抓冒尖,中等学生抓提高,边缘学生抓进步。
制定每个学生的成绩曲线图,有的放矢,培优纠
偏。
四是抓了学习过程的时效性,课堂上学生手脑并用,规范书写,做到堂堂清、堂堂落实。
2015年高考,一本纯文化课达线数544人,达线率为38.4%;总达线数737人,达线率为41.9%,在某某地区名列前茅。
其中某某同学以709分夺得某某市高考理科第1名,某某学校连续三年卫冕某某市高考理科状元。
学校先后被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某某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被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确定为教学合作学校。
四、管理,为学生终身发展护航。
对于学生,管理是严肃的爱;对于学校来讲,管理是工作的基础和抓手。
一年来,学校为了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工作要求,在管理上采取了多项举措。
一是加强了团队建设,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大管理模块,学校设六大团队,实施分口管理,分权负责,协同作战,将学校工作全覆盖,实现集体创优。
终极任务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两个团队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是开展了名师、名生、名校“三名”工程建设,通过名师、名生的培养,助推学校发展,最终通过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增添能量。
三是开展了教学科技创新活动,加强了信息技术与集备和教学模式的融合,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
四是完善了学校章程。
学校在建章立制过程中,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人本因
素,给制度以灵魂;强调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等行为观念,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
五是拓宽了办学渠道。
学校与某某宏远置业集团、某某中凯集团、某某微尘·卓峰基金会、某某瑞晟置业有限公司,某某青联门窗厂、某某齐鲁银行某某支行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办或捐资助学协议,其中某某宏远置业集团、某某微尘·卓峰基金会每年在学校设立科技创新班,为优秀学子提供全额学费基金,帮助其完成学业,成就梦想。
千里熏风扶奋翼,万顷碧波竞风流。
我们深信,扬帆远航的实验人秉持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精神,就必定能办出精品的学校,赢得学生和社会的信赖,追寻到那一份属于自己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