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枯涸.(gù)贮蓄咄.咄逼人(duō)花支招展

B. 荫.蔽(yīn)吝啬晃.然大悟(huǎng)人声鼎沸

C. 惩.罚(chéng)粗犷花团锦簇.(cù)喜出望外

D. 澄.清(chén)化妆油.然而生(yóu)翻来复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C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涸”应读hé。花支招展——花枝招展。B:晃然大悟——恍然大悟。D:“澄”应读chéng,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鸟儿呼朋引伴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很鲜明。

D. 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西周古道,如今已经变成人迹罕至

....的沙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使用不正确,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中说法不合事理,“缩小不能用倍数”;B中语义重复,“的原因”和“的结果”重复;C 中语序混乱,应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此句段讲了“诗”与其它文学的关系,②为第一句点明了主旨;①紧接“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之意,讲了“小说、好戏”与诗的关系;⑤③④讲了“诗”与“小说、喜剧”的关系,而⑥句是过渡句,可作为第三句;③句是对⑤进一步阐述,所以③在⑤后,

从“所以”一词可判断,④在③后。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⑥⑤③④。答案: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答案】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石邑山中

韩翃

浮云不共①此山齐,山霭②苍苍③望转迷。

晓月暂④飞高树里,秋河⑤隔在数峰西。

注释:①不共:不与。②山霭(ǎi):山中的云气。③苍苍:形容山色迷蒙的样子。④暂:时间短。⑤秋河:指天上的银河。

6. 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写的是远眺情景:山峰高耸;第二句写的是仰望所见:山色迷蒙。

B. 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以浮云飘在山顶之下衬托出山峰直插云天的气势。

C. 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

D. 后两句写晨起赶路看到的幽静清冷的画面,使人体会到旅人夜宿晓行、奔波不已的艰辛。

7.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宿”字将互不联系的景物联系在一起:傍晚投宿,目睹“浮云”与“山霭”;晨起上路,才见“晓月”和“秋河”。

B. “迷”字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描绘出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

C. “暂”字告诉我们: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跃出树丛。

D. “隔”字告诉我们:月亮被群峰遮蔽,最后看不到了。

【答案】6. A 7. D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A项理解不正确,第一句写的是仰望所见:山色迷蒙,第二句写的是远眺情景:山峰高耸。

7. 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并结合重点词语,逐项进行分析。D项理解不正确,诗句意思是: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游学于太学

B. 与汝南张劭/为友

C. 二人并告/归乡里

D. 巨卿/果到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谓:___________(2)乃:__________(3)至: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