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激励性评价,有效地促进小学生
和谐发展”行动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铺开,建立一种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两个文件都强调建立面向全体的激励性评价。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自2005年3月开始以《通过激励性评价,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和谐发展》为教学科研课题,进行研究,至2007年7月已结题。通过研究应用本课题,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发展,教育科研氛围渐渐浓厚,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激励性评价的方式,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不断张扬,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有效促进和谐发展行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即背景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评价的批评性成分较多,鼓励性评价较少,对被评价者的心理激励强调不够,从而让被评价者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习、工作的提高,也不利于被评价者的身心健康发展,达不到评价的效应。而激励性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对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
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并及时给予激励,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铺开,建立一种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两个文件都强调面建立面向全体的激励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的从不同的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新的课程标准关于评价建议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面对评价方式多样化来说,课堂教学之中的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有效评价方式。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负担过重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以下普遍存在的问题:(1)口头指标和内容过多指向学科和技能,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2)口头评价主客体单一,忽视了评价的多向互动性。(3)口头评价语言随意,忽视激励性。另一方面,“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有时让老师放不下架子,工作中打动不了学生时就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就此,我们大部分教师也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严酷面孔,试图以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我们的学生对此已经历颇多,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对老师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们也就无从谈起因材施教。其实正常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我们应该用激励的语言,赞许的目光,温柔的动作,甜美的微笑去耕耘。让我们给这个被遗忘的
角落以特别的关心,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自尊的存在。让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们以《通过激励性评价,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和谐发展》为教学科研课题,抓住重点,分段实施,以此为突破口,在基础教育战线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多元激励性教学评价90年代以来已成为美国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并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学校学科领域,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重要策略。美国教育界希望通过多元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美国一位名叫海伦的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学生的优点,然后海伦又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激励学生,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直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为使评价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与考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和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研究内容:“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激励性评价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首先,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保障。它有助于形成无拘无束、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教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体验成功,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增加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