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大纲(修改建议稿)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淮海技师学院《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适用专业:数控加工专业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课程性质和内容《机械制造基础》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作为机械类学生来说,必须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本课程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掌握金属切削加工方法及加工特点;了解加工的定位及安装;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具备合理选择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的初步能力,具备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2、课程任务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使学生熟悉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四大基本规律,掌握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的选择;2)熟悉各种切削加工方法的加工特点;熟悉机床定位及装夹;使学生掌握零件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技术问题;3)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具备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独立查阅工艺手册及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零件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性三方面综合分析解决技术问题,为后续课程和未来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坚持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机电、数控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2.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
3.注意与相关的专业技术“接口”。
该技术灵活地运用于各行各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和传递手段而应用广泛。
要联系其它专业技术知识,以使整个知识体系完整。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部分知识点(或子项目)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具体内容:(1)机械制造技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2)现代制造技术发展趋势(3)本课程的性质、目的2、教学要求: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概念、发展状况,了解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说课稿改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说课稿一、课程定位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对于汽修类专业的学生,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和机械制造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性能和用途及热处理工艺方法;熟悉毛坯的成型方法,掌握铸造、锻压、焊接的工艺基础知识;熟悉金属切削加工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及爱好,勇于钻研和不断扩大知识面的自学能力、及科学谨慎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组织:一共六个模块,32个学时。
学习内容学时模块一工程材料基础8模块二铸造成型 6模块三塑性成形 6模块四焊接成形 6模块五毛坯的成形 4模块六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4例如:模块二工程材料基础(8学时)教学内容:①金属材料的性能;②金属晶体结构;③钢的热处理;④常见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①熟悉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指标、牌号表示方法;②熟悉金属晶体结构;③熟悉热处理的理论基础,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方法;④熟悉常见金属材料的种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式、启发式2、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搭建学生自学的平台3)教学与实验、实训结合四、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科书、网络资源、师资五、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1、考核内容:以理论知识点和实际动手能力为考核的出发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所学知识进行考核。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等。
)模块考核60%(从试题库抽题按分标准考核)。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要点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轮机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通过对工程材料、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从事专业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艺基础。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和选用原则。
2、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工艺理论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3、初步掌握毛坯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4、了解各种常用加工方法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5、具有制定简单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6学时,具体见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一)绪论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
(二)工程材料1.金属和合金的机械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和工艺性能。
2.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的基本类型、金属的结晶和铸锭、金属的晶粒大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合金的结构与合金相图。
3.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分析、铁碳合金的成份、组织、性能间的关系。
4.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的方法的实质、工艺、特点和应用。
5.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编号、热处理特点和应用。
6.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工程塑料、橡胶陶瓷及复合材料)重点:机械性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常见晶格类型、合金的相结构;冷却曲线、过冷度、同素异构转变;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分析、铁碳合金的成份、组织、性能间的关系;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热处理工艺方法、特点和应用。
热处理工艺方法、特点和应用。
难点: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分析。
实验一: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实验三:碳钢热处理及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三)铸造生产1.铸造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工艺特点。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
为了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础的机械制造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内容。
一、导论在开始具体探讨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机械制造的概念和重要性。
机械制造是指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将原材料转化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部件或成品的过程。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 熟悉常用的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具;4. 具备机械制造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包括机械制造的发展历程、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机械制造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将对机械制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制造的核心内容,学生将学习各种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包括铸造、锻造、焊接、机加工等工艺。
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将掌握各种工艺的操作技能。
3. 机械制造设备学生将学习常用的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具,包括机床、数控机床、切削工具、测量仪器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机械制造实践在这一部分,学生将进行机械制造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机械制造任务。
这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设备,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项目实践: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机械制造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三)修读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总学时数:63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9学时)(四)修课学分:3.5学分(五)考核方式:考试(笔试占80% + 平时成绩占20% )(六)相关课程:《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材料力学》(七)内容提要: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以传统与现代制造技术结合为内容,以加工原理为基础,方法与工艺为主线,质量、效率、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主要讲授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与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简介等内容。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零件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工艺规程设计、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零件结构工艺性和机器装配工艺性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了解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模式。
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
2、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紧扣“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教学目标,以基础理论为重心、工程应用为根本,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验教学、网上辅导、课外练习、课程设计等教学形式,运用叙述式与案例式讲授基本内容及解释基本原理;运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任务式和练习式明确知识的价值及巩固理解和记忆。
且教与学相结合,老师只讲重点难点(约70%),学生自学易学点(约30%),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1]《金属工艺学》(上),邓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版),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参考书:[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周宏甫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制造工艺学》,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金属材料及其毛坯成形基础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8学时,视频2学时)主要内容:金属材料性能,铸造工艺,金属塑性加工工艺,焊接工艺。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基础》学习领域整体内容详见表1.表1《机械制造基础》学习领域整体内容序号学习项目 1 毛坯生产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铸锻焊) 2 盘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3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4 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5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2、详细教学内容项目《机械制造基础》详细学习项目详见下表2所示。
表2:学习项目1 传动轴零件的加工艺的规程制订学习课时12 项目任务描述通过本学习情境的学习,能够完成以下工作:1.对轴类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确定轴类零件毛坯种类3.确定进行轴的定位基准选择和定位4.确定螺纹及外表面的加工方法5.确定轴的加工路线6.选择加工设备、刀具、量具夹具9.填写工艺过程卡10.检查和评估注:传动轴零件要求大批量生产,编制其加工工艺规程学习目标通过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初步具有以下能力:1.能正确选择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2.能完成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工艺路线的设计3.能够对轴类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对毛坯进行选择4.能正确选择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5.能编制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填写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等学习内容 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2.工艺规程的制定依据及作用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及内容4.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要求和步骤;5.分析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确定其表面的加工方法6.轴类零件材料、毛坯及热处理方式选择材料、毛坯及热处理方式选择5.盘套类零件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6.盘套类零件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7.盘套类零件加工参数的选择和工时确定8.盘套类零件加工的机床及工艺装备选择9.盘套类零件加工成本效益分析二、推荐教材1)京玉海主编:《》,出版社。
(推荐教材)主编:《》,出版社。
(推荐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生产条件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
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和完成某一道工序机床夹具设计,并撰写说明书。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
2)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1套。
3)设计夹具一套,绘制夹具装配图1张。
4)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像在工厂接受实际设计任务一样,认真对待课程设计,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认真地、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课程设计是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应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机械制造基础》大纲(中职)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421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模具制造方向)授课对象:中职三年制修读方式:必修课课程类别:职业基础与职业技术课考试方法:考试课学时:理论学时84,实践学时6学分:6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后续课程:《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实训》负责人:编写日期:一、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1、性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模具制造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与职业技术课。
2、目的和任务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了解车削和铣削的基本知识,掌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基本知识,明确机床的传动原理与结构,能熟练地掌握加工过程中的有关计算方法,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机床夹具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达到具有分析、解决生产中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刀具、机床、夹具等工艺装备的选用及设备维护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与重点1、学习本课程后,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明确典型机床的结构、传动、使用方法(2)掌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基本知识(3)掌握典型零件的相关加工工艺知识(4)掌握工件的定位、夹紧及夹具结构的基本知识(5)掌握加工过程中的有关计算方法2、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1)典型机床的结构、传动、使用方法(2)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的基本知识(3)典型零件的相关加工工艺(4)工件的定位、夹紧及夹具结构的基本知识(5)加工过程中的有关计算方法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内容:绪论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0.5学时(1)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0.3学时(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0.2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教学内容。
3、重点: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4、难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车削的基本知识1、主要内容及学时数:8.5学时(1)车床简介0.5学时(2)车床的润滑和维护保养0.5学时(3)切削液0.5学时(4)车刀简介7学时2、教学要求:了解机床型号;了解车床结构、传动系统;明确车床的润滑和维护保养方法;能正确选择切削液;了解常用车刀的种类、用途、车刀切削部分的常用材料并能正确选择;理解车削运动和掌握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选择,理解车刀主要几何角度,并能初步选择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基础(Ⅱ)》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机械制造基础(Ⅱ)英文名称:Fundament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Ⅱ)开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课程编码:4604266025属性:理论学分:2.5总学时:40 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先修课程:课程号课程名45040210403212211020机械设计基础(Ⅰ)机械制造实训(Ⅱ-1) 3212212020 机械制造实训(Ⅱ-2)大纲执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邱亚玲大纲审批:机电院学术委员会教学院祝效华长:制定(修订)时间:2014年3月二、目的与任务及能力培养《机械制造基础(Ⅱ)》是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机械零件的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主要的切削加工方法及工艺特点;主要的机械加工装备;机械加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知识;零部件结构工艺性;零件几何精度的公差标准、精度设计方法;特种加工、精密加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机械制造最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机械制造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为学习其它有关专业课程及以后从事过程装备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
三、基本要求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能正确选择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掌握零部件机械加工及装配的结构工艺性;掌握零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及零部件精度设计方法;具备制订机械加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特种加工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进与课程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本课程可采用案例(项目)教学法,以某一典型产品的设计、制造为主线通过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XXX《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大纲适用专业:编制单位:XX年XX月XX日《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本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专科层次学习二、学分与学时学分:4 总学时:64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机械制造的方法、工艺过程、加工装备等知识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机械加工的技能,具备一定解决制造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范畴内的技术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任务: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原理以及加工特点等;掌握刀具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机械技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装备;掌握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编制;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精度控制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目标: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范畴内的技术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本课程无先修课程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第一章金属切削机床【目的要求】:掌握:1、机械加工表面的形成机理及各种机床加工运动合成2、机床型号的含义和各种典型机床的工艺范围3、机床代号的特征及各种机床的结构及加工原理熟悉:1、机械加工表面的形成机理及各种机床加工运动合成2、各种机床的结构及加工原理了解:1、机床代号的特性及各种机床的结构及加工原理【主要内容】:●机床型号:机床分类、机床型号表示●工作表面成形方法与机床运动分析:工作表面的形成过程、发生线的形成、机床运动分析、机床的加工成形方法●机床:机床的概念、车床的工艺范围、车床加工的特点、数控车床●磨床:磨床的分类、典型磨床介绍●齿轮加工机床:圆柱齿轮齿形加工方法、滚齿机的结构和功能、插齿加工、齿形的其它加工方法●其它机床:铣床、刨床、镗床、钻床、组合机床第二章金属切割技术【目的要求】:掌握:1、刀具的组成、刀具角度参照系、刀具角度和工作角度的概念2、常用刀具材料的特性及选择原则熟悉:1、刀具工作角度及其影响因素2、常用切削刀具种类及用途了解:1、切削运动、加工表面、切削用量及切削层几何参数的概念【主要内容】:●金属切割加工的基础知识:切削加工概述、切削运动、切削过程中的工作表面、切削用量、切削层参数●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要数及参数: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刀具的标注角度、刀具的工作角度●刀具材料:刀具材料要求、刀具材料●常用切削工具:车刀、铣刀、孔加工刀具、齿轮加工刀具、砂轮第三章金属切削过程及其规律【目的要求】:掌握:1、积屑瘤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2、刀具磨损的概念、原因、过程和刀具寿命的概念3、切削用量的选择熟悉:1、切削力的来源、影响因素及经验公式2、材料的切削加工性了解:1、切削的类型及特点2、切削功率的计算3、切削热的产生、切削温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4、切削液的作用,合理选择切削液5、切屑的控制;掌握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主要内容】:●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切削过程、切削力与切削功率、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金属切削基本规律的应用: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控制切削、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切削液选用第四章机床夹具设计【目的要求】:掌握:1、机床夹具的功能及组成2、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3、能够对工件定位误差进行分析熟悉:1、熟练运用原理对工件的定位情况进行分析2、工件的夹紧原理了解:1、各类常见的机床夹具及其工作原理【主要内容】:●机床夹具概述:夹具的功能、机床夹具的组成、机床夹具的分类●工件的定位: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工件定位的几种情况、工件在夹具上定位时应注意的问题、常用定位元件及选用●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定位误差的分析、定位误差的计算●工件的夹紧:对夹紧装置的要求、夹紧装置的组成、夹紧力的确定第五章机械加工过程与工艺规程【目的要求】:掌握:1、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概念及生产过程的组成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3、工序、安装、工步、工位和走刀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1、定位基准的选择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阶段的划分3、工序内容的拟定方法了解:1、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主要内容】:●机械产品的工艺过程与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的概念、生产过程的组成、工艺过程、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类型与工艺特点:生产纲领、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毛坯的选择:毛坯的种类、确定毛坯时应考虑的因素●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余量的确定: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加工余量的确定●工艺尺寸链:基本概念、工艺尺寸链的组成、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机械加工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时间定额、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第六章典型零件及常见表面的加工【目的要求】:掌握:1、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熟悉:1、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2、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工艺了解:1、齿轮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工艺2、平面、外圆和孔的加工方案【主要内容】:●轴类零件概述:轴类零件的分类、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轴类零件的材料及毛坯、轴类零件的热处理、轴类零件的装夹方式、轴类零件的检验●箱体类零件概述:箱体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箱体的材料及毛坯、箱体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圆柱齿轮概述:圆柱齿轮的结构形式和分类、圆柱齿轮的精度要求、齿轮材料、毛坯和热处理●其他零件加工方案:平面加工方案的选择、外圆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孔加工方案的选择第七章装配工艺基础【目的要求】:掌握:1、装配尺寸链基本概念及其特征、装配尺寸链计算熟悉:1、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装配精度、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2、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主要内容】:●常用低压电器:刀开关、按钮、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行程开关、断路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单相控制电路、点动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重点、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方式:行程控制电路、顺序控制电路、时间控制电路、速度控制电路(重点、难点)第八章机械加工精度【目的要求】:掌握:1、主要触电方式及触电预防措施熟悉:1、发电、输电、配电的基本知识了解:1、触电急救的常识2、节约用电的常识【主要内容】:●电力系统简介:发电、输电、配电●安全用电常识:触电、触电方式、触电预防措施、安全用电措施●触电急救:脱离电源、急救处理●节约用电:节约用电的意义、节约用电的主要途径七、学时分配建议表八、成绩考核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2、成绩评定:期末综合成绩=平时成绩40%(考勤20%+作业20%)+期末成绩60%九、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机械制造基础》,李菲、孟五洲、王瑞利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版本:2015年4月第1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三)修读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总学时数:63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9学时)(四)修课学分:3.5学分(五)考核方式:考试(笔试占80% + 平时成绩占20% )(六)相关课程:《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材料力学》(七)内容提要: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以传统与现代制造技术结合为内容,以加工原理为基础,方法与工艺为主线,质量、效率、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主要讲授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与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简介等内容。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零件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工艺规程设计、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零件结构工艺性和机器装配工艺性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了解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模式。
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
2、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紧扣“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教学目标,以基础理论为重心、工程应用为根本,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验教学、网上辅导、课外练习、课程设计等教学形式,运用叙述式与案例式讲授基本内容及解释基本原理;运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任务式和练习式明确知识的价值及巩固理解和记忆。
且教与学相结合,老师只讲重点难点(约70%),学生自学易学点(约30%),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1]《金属工艺学》(上),邓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版),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参考书:[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周宏甫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制造工艺学》,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金属材料及其毛坯成形基础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8学时,视频2学时)主要内容:金属材料性能,铸造工艺,金属塑性加工工艺,焊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代号:B2011018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英文名称 :
课程代码 : B2011018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容;了解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基础知识和应用,同时了解金属切削原理基本知识,刀具角度,刀具材料和机械零件表面加工等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掌握铁碳合金相图;掌握钢的热处理;掌握碳钢与合金钢;了解铸铁的分类,用途;掌握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基础知识;了解金属切削基本原理,刀具角度标注,刀具材料的要求;能熟悉平面加工,圆柱面加工,圆柱齿轮加工所需设备和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三.课程容
(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教学容:拉伸试样,拉伸曲线,强度,塑性的测量方法及性能指标的意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测量方法及性能指标的意义;冲击试样,冲击功及冲击韧性的测量方法及意义。
教学要求:掌握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测量方法及意义。
教学重点: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测量方法。
实验容:材料硬度性能测量。
(二)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教学容:金属晶体结构;金属实际晶体结构;纯金属的结晶
教学要求:了解金属晶体结构;金属实际晶体结构;掌握纯金属的结晶
教学重点:纯金属的结晶
(三)铁碳合金相图
教学容:纯铁及铁碳合金基本组织;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组织;碳的质量分数对铁碳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纯铁及铁碳合金基本组织;掌握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组织;熟悉碳的质量分数对铁碳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教学重点: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和铁碳合金分类,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组织,碳的质量分数对铁碳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教学难点: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组织,碳的质量分数对铁碳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实验容:铁碳平衡组织观察(显微组织的区别)
(四)钢的热处理
教学容: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过程,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钢的退火,正火工艺及生产应用;钢的淬火,回火工艺及生产应用;钢的表面热处理。
教学要求:了解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掌握钢的退火与正火,淬火,回火;掌握钢的表面淬火,钢的化学热处理。
教学重点:钢的退火,正火工艺及生产应用;钢的淬火,回火工艺及生产应用;钢的表面热处理。
教学难点: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过程。
实验容:钢的热处理(淬火、回火)。
(五)碳素钢与合金钢
教学容:钢的分类与编号;钢中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教学要求:掌握钢的分类与编号;了解钢中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掌握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应用。
教学重点:能根据零件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牌号。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的应用及热处理选择。
(六)铸铁
教学容: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化学成份,组织和性能,牌号及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铸铁化学成份,组织和性能,牌号及应用。
教学难点:铸铁的应用。
(七)铸造
教学容:铸造工艺基础;铸造方法;铸造工艺设计;铸件结构工艺性;常用铸造合金的生产。
教学要求:了解铸造工艺基础;掌握砂型铸造工艺过程;了解特种铸造方法简介;了解铸件结构设计;掌握铸件结构工艺性;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生产。
教学重点: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常用手工造型方法和造型材料,铸型种类的选择,浇注位置的确定和铸型分型面的选择。
教学难点:合金的铸造性能定义,影响因素;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现象,铸件结构设计。
(八)锻造
教学容:金属塑性变形原理;自由锻造基本工序,设备及特点;模型锻造特点和胎膜锻造特点及应用;板料冲压基本工序;锻造结构设计,其它压力加工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金属塑性变形;掌握自由锻造,模型锻造,胎膜锻造工艺和板料冲压;了解锻造结构设计和其它压力加工方法。
教学重点:自由锻造基本工序,设备及特点;模型锻造特点和胎膜锻造特点及应用;板料冲压基本工序。
教学难点:金属塑性变形原理,金属的温度(始锻温度,终锻温度)确定,锻造结构设计
(九)焊接
教学容:熔化焊的基本知识;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及特点;电渣焊,等离子弧焊,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简介;电阻焊,摩擦焊焊接过程及特点;钎焊的方法,特点。
教学要求:掌握熔化焊焊接原理;了解压力焊,钎焊的方法及特点。
教学重点:熔化焊的基本知识,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熔化焊的基本知识,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及特点。
(十)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教学容:切削运动;刀具标注角度;刀具材料的选用;金属切削原理;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金属切削条件的选择。
教学要求:掌握切削运动和刀具的角度标注;了解刀具在工作时角度的变化;了解金属切削原理;掌握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金属切削条件的选择。
教学重点:切削运动和刀具的角度标注;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金属切削条件的选择。
教学难点:刀具标注角度;金属切削原理。
实验容:刀具几何角度测量。
(十一)机械零件表面加工
教学容: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外圆表面加工;圆表面加工;平面加工方法;齿轮的齿形加工
教学要求: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表面加工方法选择。
教学重点:各种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教学难点:各种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实验容:机床的组成、运动及刀具。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专业基础。
有关的课程还有《机械原理》、《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金工实习》等。
五.教学时数分配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自编《机械制造基础》
参考书:王运炎主编《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业
唐宗军主编《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
金问揩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清华大学
系主任平
附:实验教学要求:
一、实验学时
实验总学时 : 6
必开实验个数 :3 选开实验个数 : 0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实验课则是该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巩固和拓宽课堂教学容。
使学生认识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特征,掌握布氏硬度值、洛氏硬度值的测定方法,了解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三、实验基本要求
1. 由实验指导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装置的结构,测试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实验分组进行,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
3. 实验结果由指导教师验收合格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四、考核与报告
1. 学生进行实验以前, 实验指导教师点名并检查预习报告;
2. 实验后由实验指导教师验收, 达到性能指标要求后, 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3. 实验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4.实验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
五、实验仪器设备配置
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箱式电阻加热炉、金相显微镜
六、实验指导书 ( 实验教材 )
《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