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 1 邓稼先 探究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邓稼先》说课课件(共4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写邓稼先的创造才 能、坚强意志、坚定信念和愿为祖国献身的 精神。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是对邓稼先的总结评 价,也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情。
二、说教材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文本 “分离与组合”的能力则是语文教师的“内在 功力”。一个文本的教学价值往往潜伏在文本 的各处,分散在文本的各个片段中,这个时候 语文教师就要有“分离与重组”的思维观念, 从整个文本中分离出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同时 分析彼此之间的关联,再进行内容或与价值的 重组。
二、说教材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 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巨大贡献”直接指出邓稼先的卓越功勋。 “鲜为人知”暗含邓稼先的气质品格。 正因为邓稼先为人的高贵品格和崇高气质, 才能成功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才能做出巨大 贡献。
二、说教材
●为了突出邓稼先的地位与贡献,文中很多句 子独立成段,十分特别和醒目。
一、说单元要求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诗 人臧克家的作品。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写 作《唐诗杂论》《楚辞校注》《古典新义》,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投身民主运动,起稿 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言说,参加游行示 威。
一、说单元要求
●《回忆鲁迅先生》是作家萧红在鲁迅先生去 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 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名人的经历、做出的贡献和他们 的崇高品格,把握课文的内涵,唤起学生的思 想与抱负,汲取成长的力量,反思自身的成长 与实践。
2.学习精读方法,通过字斟句,把握牵动全篇 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 妙处,借助语言留白,透过语言细节,分析写 作手法等具体阅读策略开展高效阅读。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 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是对邓稼先的总结评 价,也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情。
二、说教材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文本 “分离与组合”的能力则是语文教师的“内在 功力”。一个文本的教学价值往往潜伏在文本 的各处,分散在文本的各个片段中,这个时候 语文教师就要有“分离与重组”的思维观念, 从整个文本中分离出有价值的语言材料,同时 分析彼此之间的关联,再进行内容或与价值的 重组。
二、说教材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 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巨大贡献”直接指出邓稼先的卓越功勋。 “鲜为人知”暗含邓稼先的气质品格。 正因为邓稼先为人的高贵品格和崇高气质, 才能成功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才能做出巨大 贡献。
二、说教材
●为了突出邓稼先的地位与贡献,文中很多句 子独立成段,十分特别和醒目。
一、说单元要求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诗 人臧克家的作品。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写 作《唐诗杂论》《楚辞校注》《古典新义》,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投身民主运动,起稿 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言说,参加游行示 威。
一、说单元要求
●《回忆鲁迅先生》是作家萧红在鲁迅先生去 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 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名人的经历、做出的贡献和他们 的崇高品格,把握课文的内涵,唤起学生的思 想与抱负,汲取成长的力量,反思自身的成长 与实践。
2.学习精读方法,通过字斟句,把握牵动全篇 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 妙处,借助语言留白,透过语言细节,分析写 作手法等具体阅读策略开展高效阅读。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 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
8.课文最后一个部分“永恒的骄傲”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的?表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品质?
从四个角度来写邓稼先: 一是从朋友的角度,对邓稼先的品质、
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颂。 二是从历史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和
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高度评价。
三是从人生观的角度,对邓稼先的生命质 量给予了热情的赞颂。
四是从人生选择的角度,突出邓稼先对事 业和对祖国、民族的赤诚热爱。
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 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 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 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
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内容上,把邓稼先的贡献放 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从 “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大转变做出 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 迹使人非常感动。
成语积累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锋芒毕露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毕:全。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直到死为止。现指不怕苦,不怕 死,为革命、为人民而奋斗终身。
表现了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广大 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的精神品质,他 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句子赏析,探究写法
说一说:“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 一下,然后告诉我。”如何理解这句话?
➢ 一方面说明了邓稼先没有确凿的证据来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 风。
新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课堂导入
•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 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勇担风险的崇高精神。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示例】我心中的“明星”是邓稼先。因为他领导团队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 原子弹和氢弹,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让华夏儿女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 挺起了脊梁。
【参考一】我心中的“明星”是钟南山。在疫情肆虐中国大地时,八十四岁 高龄的钟南山挺身而出,奔赴疫情第一线,为恐慌的人们打了一针镇静剂, 带领人们与疫情做斗争。
三次手术时间间隔短,身患绝症依然牵挂事业,至死不懈。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通过对比,更能鲜明 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 品质和奉献精神。
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 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 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 “最有中国 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字词识记
( C )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不用感到惭愧。 ( D )每家每户都知道。 ( G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 E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
非常感动。 ( A )很少有人知道。 ( B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 F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
• 原籍安徽,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 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 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7张PPT).
2/2/2019 殷切(
) )
可歌可泣 ( 彷 徨(
)
鲜
红(
)
)
鲜为人知(
)
根据意思写成语
1、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2、很少有人知道。 ( ) 3、小心谨慎,贡献全部力量。( ) 4、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 5、每家每户都明白。( ) 6、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 7、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 )
2/2/2019
自学检测:
第一部分: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杰出科学 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 第三部分:突出表现邓稼先忠厚朴实的人品。 第四部分:从另一侧面表现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具体表现邓稼先默默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2019
几部分之间的关系:
1、用文中的话说说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
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
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 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 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2/2019
第一次先学后教: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1)概括:六部分的内容,并说说六部分 之间有什么联系?
(2)文章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 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自学时间:6分钟)
2/2/2019
读一读
热泪盈眶( ) 鞠躬尽瘁( ) 殷红(
一、历史背景
(引子)
) )
可歌可泣 ( 彷 徨(
)
鲜
红(
)
)
鲜为人知(
)
根据意思写成语
1、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2、很少有人知道。 ( ) 3、小心谨慎,贡献全部力量。( ) 4、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 5、每家每户都明白。( ) 6、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 7、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 )
2/2/2019
自学检测:
第一部分:概述百年屈辱历史,引出杰出科学 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 第三部分:突出表现邓稼先忠厚朴实的人品。 第四部分:从另一侧面表现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具体表现邓稼先默默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高度赞扬和缅怀邓稼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2019
几部分之间的关系:
1、用文中的话说说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
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
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 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 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2/2019
第一次先学后教: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1)概括:六部分的内容,并说说六部分 之间有什么联系?
(2)文章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 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自学时间:6分钟)
2/2/2019
读一读
热泪盈眶( ) 鞠躬尽瘁( ) 殷红(
一、历史背景
(引子)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 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按传主对象的不同,传记文学可分为自传和他传。自传的传主是作者自己 ,它记述作者本人的生平事迹。他传,就是记述他人的生平经历的传记。 •按写作手法的不同,可分一般传记和评传。一般传记,以客观的传人记事 为主,对所传对象可以不评或少评;而评传则既重写传主的生平事迹,又 重对其事迹经历、言行思想、是非功过作分析和评价。
• 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 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 模型厅;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工作到天亮。苏联单方 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 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 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邓稼先 杨振宁
整体感知
• 速读文本,了解邓稼先的基本信息。
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 1924 年 , 安 徽 省 怀 宁 县 )
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国哪所大学读理论物理?
(美国,普渡大学)
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 (1986年,直肠癌)
4.文中提到的一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 (奥本海默)
你了解他们吗?
杨振宁到医院看望病中的邓嫁先(左)。 1986年摄于北京。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 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 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 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 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 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 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 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 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 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 模型厅;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工作到天亮。苏联单方 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 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 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邓稼先 杨振宁
整体感知
• 速读文本,了解邓稼先的基本信息。
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 1924 年 , 安 徽 省 怀 宁 县 )
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国哪所大学读理论物理?
(美国,普渡大学)
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 (1986年,直肠癌)
4.文中提到的一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 (奥本海默)
你了解他们吗?
杨振宁到医院看望病中的邓嫁先(左)。 1986年摄于北京。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 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 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 说是“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 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交往、所知甚深 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 既高且深,又亲切可读。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 以进一步了解邓稼先同志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正音识字
热泪盈眶 (kuànɡ) 可歌可泣 (qì)
鞠躬尽瘁 (cuì)
彷徨(pánɡ huánɡ)
殷红 (yān) 殷切 (yīn)
鲜红 (xiān) 鲜为人知 (xiǎn)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整体感知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 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 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 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职务
国籍
功劳
相当
文化背景
不同
学术水平
性格
锋芒毕露
最不引人注意
善于辞令
奉献精神 忠厚平实
复杂的人
“纯”
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 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人物介绍
正音识字
整体感知
内容赏析
归纳总结
人物介绍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 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1924—1986),安 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 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 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 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 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杨振宁和邓稼先是 中学和大学同学,有着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在邓稼先逝世七 周年时,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 传记,而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科学家,以中华民族几千 年文化为背景,以100年来的民族情节,50年的朋友情谊为基调, 对另一位大科学家的介绍。
品味语言
4.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 所代表的品格。
“纯”是无私、纯正、纯朴之意,一个“纯”字精炼地概括了 邓稼先高尚的品格。
品味语言
5.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 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 人们绝对相信他。
品味语言
7.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30多摄氏度。
环境描写,用风沙呼啸、气温极低正面描写戈壁滩上的恶劣 气候,写出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工作的艰难。
人物分析
1.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伦理物理物理,获 得博士学位后立即成全回国。
“立即乘船回国”表明邓稼先在学有所成后,没有 丝毫犹豫和停留就回国了,也表明他具有热爱祖国的高 尚品质和立志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这两段独句成段,一方面突出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 表明了“两弹”爆炸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邓稼先 在我国国防自卫武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细读感悟
3.第四部分不是直接写邓稼先光辉事迹的,可否删掉?
不可以。 原因:①第四部分重点交代了中国原子弹工程是中国人自 主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这就是从侧面表现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显得有很有更有力度。②本文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介绍邓稼 先的光辉事迹,更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朋友情谊 等角度介绍邓稼先、怀念邓稼先,所以这一部分并不多余。
第1课《邓稼先》 (共3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英国“__租__借__”__9_9_年__。 1924年,___邓__稼_先____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 1945年,___邓__稼_先____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期间与__杨__振__宁_____同窗。 1950年,邓稼先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__立__即__乘船回国。 1958年8月,_开__始__研__究__原__子__弹__制__造_的__理__论__。______________。 1964年10月16日,_中__国__爆__炸_了__第__一__颗__原__子__弹__。。 1967年6月17日,_中__国__爆__炸__了__第__一__颗__氢__弹_。____。 1985年8月,_邓__稼__先__做_了__切__除__直__肠__癌__的__手__术__。__。 1986年3月,做__了__第_二__次__手__术_。在这期间他和于敏__联__名__签_署__了__关__于_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和国核武 1986年5月,_做__了__第__三_次__手__术__,__7_月__2_9_日__逝_。世 器发展的建议书
②要读得沉稳坚定。 首先,结合文中对邓稼先的叙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稳健沉着、指挥若定的科学 家,不可能惊慌失措或是举止失当。用沉稳坚定的语气朗读,才能更好表现岀邓稼先的 身先士卒、顾全大局。 其次,如果想表达高亢激烈的情感,句末就应该用感叹号,而这里用的是句号。
精读课文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梳理脉络
第一部分: 引子 第二部分: 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
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扩展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性格特征,感受他的博大襟怀和崇高品格; 2.学会精读,能够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析其含义;
②要读得沉稳坚定。 首先,结合文中对邓稼先的叙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稳健沉着、指挥若定的科学 家,不可能惊慌失措或是举止失当。用沉稳坚定的语气朗读,才能更好表现岀邓稼先的 身先士卒、顾全大局。 其次,如果想表达高亢激烈的情感,句末就应该用感叹号,而这里用的是句号。
精读课文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梳理脉络
第一部分: 引子 第二部分: 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
第三部分:
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扩展
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性格特征,感受他的博大襟怀和崇高品格; 2.学会精读,能够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析其含义;
第1 课《邓稼先》 (3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特征
真实性、文学性
字词清单
山名,在新疆、西藏和青海。
读读写写
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白天,跟“夜”相对。
元勋( xūn ) 奠基(diàn) 选聘( pìn ) 谣言
背诵 昼夜(zhòu) 昆仑( lún ) 挚友( zhì )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xiǎn) 至死不懈( xiè )
鞠躬尽瘁( jū )( cuì )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状元贴士 “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 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 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 于敏
钱学森 钱三强
……
[真题模拟] 第12、13段都是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考点 分析独句成段在文中的作用
文体知识
传 记 本文属于他传。
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
概念 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
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分类
按作 者分
按体 裁分
自传 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他传 传记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 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史实为主 文学性 运用多种文学手法,以史实为依据,不排斥想象 传记 性的文艺加工,但不可虚构
[答题思路] 独句成段的作用,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起强调作用,点明主旨、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等。 ②调整节奏,使语言更加简洁、明快、有力,以突出中心。 ③显示文脉,构成贯串全文的线索、前后呼应、过渡等, 使思路更加明晰。
[参考答案] 起强调作用,强调了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
表明了“两弹”成功爆炸的重大历史意义,突出 了邓稼先在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中做出的 巨大贡献。
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第18段引用张爱萍的评价有何作用?
引用张爱萍的评价,增强说服力,再次高度赞 颂了邓稼先的功勋,高度评价了他为了祖国的科研 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崇高精神。
合作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 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 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借此暗示邓稼先 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在如此恶劣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取得巨大的成 绩,衬托了邓稼先为祖国、为科学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 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 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堂测试
冬,它没有春的艳丽,没 有夏的张扬,没有秋的丰硕, 但她所独有的就是那圣洁,刚 傲的品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从文章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 圈出其中的关键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
明确: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4.开篇写中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①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主要人物,为邓稼先的出场做准备。 ②内容上,在中华民族长久遭受屈辱这个历史背景下引出邓
稼先,表明他的贡献对中国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采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预习 第2课《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课:邓稼先 课件(共33张PPT)
新知讲解
主要人物
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 怀宁县,在北平读完小学和中学后, 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
1950年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学习理
论物理。他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1950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
又奉命带领几十名大学毕业生开始研
制原子弹、氢弹,直至病逝。
新知讲解
传记文体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 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 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 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 “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 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 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 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 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 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
课堂总结
主题归纳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 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 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 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 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 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课堂总结
重点分析
新知讲解
文章结尾“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 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
重点分析
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 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 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 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
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年、月、日分别是?
(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PPT精品课件
邓稼先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他 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值得我们深思,怎样的人生才是有 价值的。
第五节
拓展延伸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的故事
为了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报效祖国,邓稼先于1947年通过了 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 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 士论文答辩,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邓稼先 只有26岁。
第四节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人物传记。课文以 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50 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 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 大贡献的中国人民的儿子——邓稼先。
整体感知—— 生字正音
读准节奏和字音。
zhī
kuì
当之无愧
yù
xiǎo
家喻户晓
fēng
bì
rú
zhī
锋芒毕露 妇孺 皆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鲜为人知: 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至死不懈: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妇孺皆知: 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众所周知,流传很广。 锋芒毕露: 剑等的刃囗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第五节
拓展延伸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的故事
为了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报效祖国,邓稼先于1947年通过了 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 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 士论文答辩,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邓稼先 只有26岁。
第四节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人物传记。课文以 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50 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 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 大贡献的中国人民的儿子——邓稼先。
整体感知—— 生字正音
读准节奏和字音。
zhī
kuì
当之无愧
yù
xiǎo
家喻户晓
fēng
bì
rú
zhī
锋芒毕露 妇孺 皆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鲜为人知: 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至死不懈: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妇孺皆知: 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众所周知,流传很广。 锋芒毕露: 剑等的刃囗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章精讲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 邓稼先课件(共24张PPT)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这篇回忆录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叙 述、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赞扬了他崇高的 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情怀。
巩固提升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开拓(tuò) 元勋(xūn) 奠基(diàn) 鲜为人知(xiān) B.难堪(kān) 选聘(pìn) 谣言(yáo) 鞠躬尽瘁(cuì) C.说服(shuō) 无垠(yín) 殷红(yīn) 热泪盈眶(kuàng) D.彷徨(huáng) 挚友(chì) 逝世(shì) 家喻户晓(xiǎo) 【解析】A.鲜(xiǎn);C.殷(yān);D.挚(zhì)。
③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回顾学生时 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 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 ,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 ”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 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 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划等号。 ④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曾对他佩服不已。有 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 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 在四个十英尺长、四英尺宽的黑板上,写满了算式。“光是能在脑袋 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哈维格的学生回忆, “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 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 又解决另一个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第1课《邓稼先》优质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 部分的关系,探究作者写人物传记的独特 方法。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 点,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法。 3、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感受他的崇 高品格。
背景链接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 年。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有 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 章写得不同凡响,高人一筹。本文不同于 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 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 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 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 的科学家、爱国者。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 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⑥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朴实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⑦1982年,“我不能走”。
——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整体把握
结合文章内容,给六个部分重新拟写 一组小标题,要求每个标题使用两个 四字短语。
一、对比历史,引出稼先; 二、两弹“元勋”,当之无愧; 三、巅峰对比,凸显稼先; 四、打破谣言,情感震荡; 五、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六、忠诚纯正,永恒骄傲。
文题解说
题目交代了写作对象,以人名为 题目,郑重简洁,既表明本文是一篇 人物传记,又点明文章记叙、颂扬的 人物。
字音字形
元勋(xūn) 选聘(pìn) 挚友(zhì) 殷红(yān) 奠基(diàn) 昼夜(zhòu)
彷徨(páng huáng) 妇孺皆知(rú) 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jū cuì) 锋芒毕露(lù) 燕然勒功(yān lè)
词语释义
①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得流泪。形 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②元勋:立大功的人。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 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④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⑤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⑥锋芒毕露:比喻锐气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 人气盛逞强。 ⑦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 沙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 邓稼先 主课件.ppt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 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他能领导大 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部分,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 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巨大成就感 到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在极端困 难条件下,对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著 与勇敢。
邓稼先,在核武器 领域里奋斗一生的卓越 的科学家。 三.写邓稼先墓志铭。
或介绍一位余姚名人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 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 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 劳苦;瘁:辛劳。已:止。
其次,作为与邓有半个世纪深交的朋友,杨对邓的经历、 品质、性格及文化素养有充分的了解,于是从邓稼先一生 的事迹里选出几件典型材料来反映他的个性特征。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同胞,杨对邓身上体现 出来的同祖国共命运、休戚与共的民族情结,执着追求, 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在民族优秀文化孕育下形成的质朴内 秀,甘于奉献的品格,有着深刻的认同,于是在提示人物 超群拔类的特质时,也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这 就是中华民族魂。
因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往往与人物 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 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起点高。把 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 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 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 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 画有了一定的高度。
默读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 默对比着写 ?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归纳总结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 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第三部分,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 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他能领导大 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部分,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 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巨大成就感 到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在极端困 难条件下,对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著 与勇敢。
邓稼先,在核武器 领域里奋斗一生的卓越 的科学家。 三.写邓稼先墓志铭。
或介绍一位余姚名人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 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 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 劳苦;瘁:辛劳。已:止。
其次,作为与邓有半个世纪深交的朋友,杨对邓的经历、 品质、性格及文化素养有充分的了解,于是从邓稼先一生 的事迹里选出几件典型材料来反映他的个性特征。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同胞,杨对邓身上体现 出来的同祖国共命运、休戚与共的民族情结,执着追求, 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在民族优秀文化孕育下形成的质朴内 秀,甘于奉献的品格,有着深刻的认同,于是在提示人物 超群拔类的特质时,也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这 就是中华民族魂。
因为人物性格的形成往往与人物 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 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起点高。把 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 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 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 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 画有了一定的高度。
默读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 默对比着写 ?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
归纳总结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 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力。使篇章显得简洁、明快,形成一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
刻的印象。例如,在“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
作者用了四个句子分段列举了1898 年中华民族“任人宰割”
的四个例子,表现力强。
1 邓稼先/
五、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谢道韫:从《三字经》里走来
1 邓稼先/
【参考答案】 选段中小叔子理屈词穷,谢道韫旁征博引,通过对比
突出谢道韫的清雅睿智,起到了突出、反衬的作用。
1 邓稼先/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 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 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 邓稼先/
(中考真题)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 有什么作用?
……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 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 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1 邓稼先/
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 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 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 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 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等了。
——《秋山寻野》
1 邓稼先/
【参考答案】 童谣表现出儿童的纯真,陶渊明的“巷巾滤酒”表现
其为人的纯朴、真实。以此来突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对纯真、自由生活的热爱。
1 邓稼先/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 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 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二、引用的作用
在文中恰当地引用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知识性、趣 味性,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三、考查形式 文中引用……有什么作用? 四、答题模式
1 邓稼先/
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 典雅性),使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突出人 物……的精神风貌。
真题演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
1 邓稼先
思考探究
1 邓稼先/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 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句: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 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 “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 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 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 邓稼先/ 三、考查形式 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某事物? 2.文中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试分析它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选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四、答题模式
本文采用了对比手法,……和……形成鲜明的对 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真题演练
“我不能走”四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邓稼先 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1 邓稼先/
例句: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 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 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 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 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源自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1 邓稼先/
示例:钱三强(1913—1992),浙江吴兴(今湖州)人, 物理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 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 院)副所长、所长。早年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 变”方面成绩突出,并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 导者。他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也是一名立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 仍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1992年逝世,享年79岁。
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
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
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
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
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命题点
1 邓稼先/
一、引用的概念
引用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 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 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 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 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积累拓展
1 邓稼先/
四、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 有力。试找一些例子,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语段的表现力。
示例: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长句与短句交替使
用, 课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
1 邓稼先/
(中考真题)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
尽显魏晋风流的王家,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官宦、 书画名流都喜欢在他们家诗酒唱和,谈玄论辩,兰亭集会。谢道韫 很是喜欢这样的场合,虽不能抛头露面,坐在帘后听他们思辨,也 是一种享受。有一次,谢道韫听到小叔子献之与客人辩论,竟然被 大家说的理屈词穷。帘后的谢道韫坐不住了,她遣婢女出去,“欲 为小郎解围”。一言既出,语惊四座,纷纷为她鼓起掌来。她在屏 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讲得入情入理,环环相 扣,宾客们被她驳得哑口无言,甘拜下风。
一、概念和作用
命题点 对比手法
1 邓稼先/
对比也叫对照,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对立 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方法。
作用是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 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性质更加突 出,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对比手法有两种基本类型
1 邓稼先/
1.纵向对比,即截取同一事物发展过程 中的迥然不同的环节,进行比较。 2.横向对比,即将不同的人或物安排在 一起进行比较。
一个“纯”字精炼地概括了邓稼先高尚的品格,“最” 表示没有人比得过他,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赞美之情。
1 邓稼先/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奥本海默 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 名人,有时还会这样。而邓稼先“是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 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 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 服工宣队、军宣队。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 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 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 理想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