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序列
作者: 孙金平| 2007年10月03日23:20 | 栏目: 焦点人物(3989) 点击 | (9) 评论| 本文地址: /post/1214/108605 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序列一野战军序列[ 2005-12-24 16:25:25 | By: 逛逛看看]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参谋长:阎揆要下辖兵团:十八兵团十九兵团二兵团一兵团二十二兵团十八兵团司令员、政委:周士第副司令:王新亭、陈漫远副政委:王新亭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下辖军:六十军六十一军六十二军六十军军长:张祖谅政委:袁子钦副政委:白天、桂绍彬参谋长:邓士俊军政治部主任:周仲英下辖师:一七八师一七九师一八O师一七八师师长:温先星政委:刘聚奎一七九师师长:黄定基政委:萧新春一八O师师长:郑其贵政委:王观朝军长:韦杰政委:徐子荣副政委:郭林祥参谋长:郭林祥军政治部主任:胡正平下辖师:一八一师一八二师一八三师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政委:张子意副司令: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孙志远下辖军:一军二军七军一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副政委:余秋里冼恒汉副军长:王尚荣参谋长:陈外欧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一师二师三师一师师长:傅传作政委:曾祥煌二师师长:王绍南政委:颜金生三师师长:兴中政委:曹光琳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副军长:顿星云军政治部主任:左齐下辖师:四师五师六师四师师长:杨秀山政委:杨秀山五师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六师师长:张仲瀚政委:曾涤七军军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副军长:参谋长:何辉燕军政治部主任:候维-下辖师:一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一九师师长:朱绍田政委:孙鸿志二十师师长:张新华政委:龙福才二十一师师长:范忠祥政委:李建良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副司令:副政委:徐立清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下辖军:三军四军六军三军军长:黄新廷政委:朱-副政委:朱辉照副军长:唐金龙参谋长:朱文清军政治部主任:江勇为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七师八师九师七师师长:张开基政委:梁仁芥八师师长:杨嘉-政委:孟昭亮九师师长:朱声达政委:王赤军四军军长:张达志政委:张伸良副政委:副军长:张超群军政治部主任:下辖师: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十师师长:高锦纯政委:左爱十一师师长:郭炳坤政委:高维嵩十二师师长:郭宝珊政委:李宗贵六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副军长:张贤约参谋长:唐子奇军政治部主任:饶正锡下辖师:一六师一七师十八师一六师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一七师师长:程悦长政委:黄振棠一八师师长:陈刚政委:萧头生5军军长刘思肯政委赛福鼎.艾则孜(后由顿星云接任)8军军长姚喆政委高克林9军军长赵锡光政委张仲瀚独2军军长马惇靖政委甄华独3军军长蒋汉诚政委黄忠学第二野战军序列[ 2005-12-24 16:26:07 | By: 逛逛看看]第二野战军(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规定,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解放战争最能打的10个纵队,新四军占了4个
解放战争最能打的10个纵队,新四军占了4个⼀野(西北野战军)⼀纵张宗逊上将,120师的班底,第358旅和独⽴第⼀旅。
⼀野⼀纵作为全军序列的排头兵,战⽃⼒⾃然不会差。
被编为1军。
⼆野(中原野战军)三纵陈锡联上将,129师队伍,第7、第8、第 9旅合编为3纵。
⽆论是出击陇海,还是在鄄城、滑县、巨⾦鱼,总是冲在前⾯,战功赫赫。
被编为11军。
陈赓⼤将,129师队伍,386旅、⼭西决死第1总队、第212旅等组建四纵。
解放战争中,⼀直独⽴作战。
⼀九四六年开始,接连发起闻(喜)夏(县)、同蒲、临浮战役、发起吕梁、汾孝战役。
被编为13军和14军。
⼆野(中原野战军)六纵王宏坤上将,129师部队,底⼦是红25军75师⼀部,辖第16、第17、第18旅。
中野很多恶仗、硬仗、如在定陶战役中,顽强的扛起了作战难度⼤的苦差事,结果是出⾊的完成了任务。
⼀九四七年⼋⽉挺进中原时,六纵浴⾎搏击,强突汝河。
⼀九四⼋年七⽉,⼀举攻下了铁打的襄阳古城。
被编为12军。
叶飞(原名叶启亨)上将,新四军,长江南北的⼀师队伍组建。
宿北战役,击败了⼗⼀师,歼灭了六⼗九师。
后编为第20军。
6三野(华东野战军)四纵陶勇(原名张道庸)中将,新四军第1师第3旅班底。
在苏中战役中,参加宣家堡、如(皋)南、丁堰、林样等战⽃。
北上鲁南,参加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陇海路破击战,平汉路破击战,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后编为第23军。
7三野(华东野战军)六纵王必成中将,包括新四军苏中、苏浙部队和第7师部队。
苏中战役中⾸战,参加莱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2万余⼈。
孟良崮战役,穿插在敌后,奇兵完成包围圈,参加南⿇、临朐战役、沙⼟集战役,淮海战役。
后编为第24军。
8三野(华东野战军)九纵许世友上将,115师和胶东抗⽇武装组建⽽成的。
九纵是⼭东⼋路军的班底,⼭东第⼀主⼒,在孟良固战役中,最终攻上⼭顶,济南战役中,活捉了抗⽇名将王耀武。
后编为第27军。
9四野(东北野战军)⼆纵刘震上将,抗战中⼋路军115师南下部队,新四军三师。
第二野战军主力师及其著名少将
第二野战军主力师及其著名少将作者:欧阳青来源:《党史博览》2015年第03期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举行了上党、邯郸、桐柏、中原突围、陇海路、定陶、巨野、-城、同蒲、临浮、滑县、巨金鱼、豫皖边、晋南、豫北、鲁西南、张家店、高山铺、豫西、伏牛山、邓县、宋河、襄樊、郑州、应城、樊城、荆门、陕南、贵阳、成都、西昌、昌都等战役,并促成了西藏和平解放,还与其他野战军协同进行了运城、吕梁、汾孝、洛阳、大别山反围攻、宛西、宛东、豫东、淮海、渡江、广东、广西、滇南等战役。
第二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顶尖头等主力师当推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
头等主力师当推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第十六军第四十六师、第十四军第四十师、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第十三军第三十八师、第十八军第五十二师、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十军第二十九师。
后起之秀是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
其他主力师为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第十二军第三十六师、第十七军第四十九师、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第十九军第五十五师、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第十军第二十八师。
第二野战军涌现出来的著名少将有赵兰田、周学义、李德生、杨俊生、吴忠、周发田、徐其孝、向守志、崔建功、何正文、尤太忠、萧永银、查玉升、符先辉、王砚泉、童国贵、汪家道、杨树根、陈忠民、邢荣杰、黎锡福、刘丰、张显扬、齐钉根、李觉、胡华居、金绍山、魏洪亮等。
善打硬仗的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师长赵兰田少将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旅。
从旅长到师长,赵兰田为把这支部队打造成第二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师之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定陶战役中,赵兰田率部首先阻击国民党军第四十七师,然后围歼整编第三师,最终活捉第三师师长赵锡田。
豫北攻势作战,赵兰田不待主力到达,即果断指挥所部包围敌第四十九旅。
赵兰田恐敌逃脱,打破常规,在白天总攻,将敌全歼,俘少将旅长以下3400人。
羊山集战斗,赵兰田争得主攻任务。
竟然突破一千万: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累计歼敌数量
竟然突破一千万: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累计歼敌数量在解放战争初期到1949年全军统一整编时,解放军存在纵队这一级编制。
各大解放区的纵队编制不尽相同,西北野战军的编制最小,一个纵队大约只有一万多人,一般下辖两到三个旅,中原野战军也是,不过,旅的编制和人数不同,中野一个旅人要多些,华东野战军一般是纵队下辖师,也有几个纵队是下辖旅的,东北野战军编制比较整一些,十二个步兵纵队,有几个纵队还有纵队炮团。
另外,华野和东野都有一个特种兵纵队,东野叫炮纵,华野叫特纵,主要是炮兵,也有少量的装甲兵。
华北军区部队也是纵队辖旅,所有纵队在1949年初的全军整编中全部整编为陆军军。
各野战军的纵队编制情况:第一野战军1949年2月1日全军统一整编时,西北野战军共辖7个纵队,每个纵队一般下辖两个旅。
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时,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军(原来的旅改为师,一般每军下辖3个师),骑兵第1、第2旅改称骑兵第1、第2师,总兵力15.5万人。
一野各纵队兵力:1纵:1946年11月,编为第1纵队时83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军时共2.2万人。
2纵:1946年11月,编为第2纵队时86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军时共3.4万人。
3纵:1946年11月,编为第3纵队时15000人(因为是3旅编制),1949年2月,整编为第3军时共2.1万人。
4纵:1947年9月,编为第4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4军时共1.9万。
6纵:1947年10月,编为第6纵队时13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6军时共1.4万人(下辖16师、17师2个师,6月新建第18师,估计人数已经在2万以上)7纵:1948年7月,编为第7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7军时共1.1万人(两个师,5月,扩充为3师编制,人数已在2万以上)8纵:1948年7月,编为第8纵队时10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8军时共1万余人(下辖2个师,骑兵旅改建骑兵师脱离其建制)。
五大野战军实力及战斗力排名
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实力及战斗力排名我认为解放战争中的五大野战军排名应该如下:第四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华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
原因:一.按统帅将领极其指挥艺术排名:(1).第三野战军——粟裕。
虽然是大将,但如果就单论解放战争中的战绩而言(七战七捷、鲁南战役、歼灭74师、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对比贺龙、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元帅的话,授元帅军衔也不过分。
评分:5分。
(2).第四野战军的主要由毛主席一手创建的中央红军、抗战中的八路军115师,这支部队一直以骁勇著称,而统领这支英雄部队的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杰出的军事家林彪,而正是拥有了这样的骁将,才使四野创造出辽沈、平津这样两个战役歼敌100万人的范例。
评分:5分;(3)第二野战军——刘伯承:4分。
在千里大跃进前,战斗指挥无比精妙邯郸(平汉路)、定陶、鲁西南等战役指挥的有声有色,但在进入大别山后在指挥过程中有一定的失误,12万人马只剩6万9千余人,相对林彪、粟裕而言略逊一筹。
(4)第一野战军——彭德怀:4分。
陕北三战三捷,创造了以绝对劣势部队战胜绝对敌人优势部队的经典战例,但也有败榆林、败青(海)马(步芳)等之败绩。
(5)华北野战军——聂荣臻。
3分。
在抗日战争中晋察冀军区实力一直较强(中央军委语:为各解放区之首),但在解放战争中一直表现不佳。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只有清风店、石门两役还算有所表现(但与华东、东北、晋冀鲁豫甚至西北一比,嘿嘿,就不说了)。
二.按部队装备及整体实力排名:(1)四野:5分。
在抗战胜利后,四野的前身山东军区(八路军115师)主力、新四军第三师(亦为115师发展而来)奉命出关,接受了苏军移交的前日本关东军约100万人的装备,背靠东北三省优势的资源,仅用三年时间就迅速组建了十二个步兵纵队及若干个独立师120余万人的部队,拥有了空(为全军仅有)、坦、炮等除海军外的几乎所有装备,在后来的战斗中又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充实自己,使四野装备、战力始终位列全军之冠!(在1948年其他野战军还在大量使用爆破作业时,四野已能集中千门以上的火炮进行炮火支援了)。
第一野战军序列
第一野战军序列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参谋长:阎揆要下辖兵团:十八兵团十九兵团二兵团一兵团二十二兵团十八兵团司令员、政委:周士第副司令:王新亭、陈漫远副政委:王新亭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下辖军:六十军六十一军六十二军六十军军长:张祖谅政委:袁子钦副政委:白天、桂绍彬参谋长:邓士俊军政治部主任:周仲英下辖师:一七八师一七九师一八O师一七八师师长:温先星政委:刘聚奎一七九师师长:黄定基政委:萧新春一八O师师长:郑其贵政委:王观朝六十一军军长:韦杰政委:徐子荣副政委:郭林祥参谋长:郭林祥军政治部主任:胡正平下辖师:一八一师一八二师一八三师一兵团司令员:王震政委:张子意副司令: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孙志远下辖军:一军二军七军一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副政委:余秋里冼恒汉副军长:王尚荣参谋长:陈外欧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一师二师三师一师师长:傅传作政委:曾祥煌二师师长:王绍南政委:颜金生三师师长:兴中政委:曹光琳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副政委:副军长:顿星云军政治部主任:左齐下辖师:四师五师六师四师师长:杨秀山政委:杨秀山五师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六师师长:张仲瀚政委:曾涤七军军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副军长:参谋长:何辉燕军政治部主任:候维-下辖师:一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一九师师长:朱绍田政委:孙鸿志二十师师长:张新华政委:龙福才二十一师师长:范忠祥政委:李建良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副司令:副政委:徐立清参谋长:张文舟政治部主任:下辖军:三军四军六军三军军长:黄新廷政委:朱-副政委:朱辉照副军长:唐金龙参谋长:朱文清军政治部主任:江勇为军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师:七师八师九师七师师长:张开基政委:梁仁芥八师师长:杨嘉-政委:孟昭亮九师师长:朱声达政委:王赤军四军军长:张达志政委:张伸良副政委:副军长:张超群军政治部主任:下辖师: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十师师长:高锦纯政委:左爱十一师师长:郭炳坤政委:高维嵩十二师师长:郭宝珊政委:李宗贵六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张贤约副军长:张贤约参谋长:唐子奇军政治部主任:饶正锡下辖师:一六师一七师十八师一六师师长:吴宗先政委:关盛志一七师师长:程悦长政委:黄振棠一八师师长:陈刚政委:萧头生5军军长刘思肯政委赛福鼎.艾则孜 (后由顿星云接任) 8军军长姚喆政委高克林9军军长赵锡光政委张仲瀚独2军军长马惇靖政委甄华独3军军长蒋汉诚政委黄忠学第二野战军序列第二野战军(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规定,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下辖第三、四、五兵团及特种兵纵队和第58军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政治部主任:阎红彦副参谋长:王蕴瑞第10军军长杜义德兼,政委王维纲副军长范朝利,参谋长高厚良第28师:师长陈中良,政委姚克祐第29师:师长周发田,政委于笑虹第30师:师长马忠全,政委鲁大东兼。
红四方面军“传人”在二野,但为何三野、四野也有众多红四战将?
红四方面军“传人”在二野,但为何三野、四野也有众多红四战将?了解我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与八路军129师、红四方面军是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红四方面军的主体部分,一直都在二野及其前身。
二野有3个兵团,首任司令员分别为陈锡联、陈赓、杨勇。
二野11个军,首任军长分别为十军军长杜义德、十一军军长曾绍山、十二军军长王近山、十三军军长周希汉、十四军军长李成芳、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十六军军长尹先炳、十七军军长王秉璋、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十九军军长刘金轩、五十八军军长孔庆德。
这些兵团司令员和军长,除了杨勇、王秉璋、张国华、刘金轩以外,其余都是红四方面军出身,这也印证了二野不愧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传人,是红四方面军最重要的血脉。
除了上述这些将军,你还听说过哪些出自红四方面军的名将呢?像许世友、洪学智、胡奇才、张仁初等人,都是著名的“红四”战将。
许世友外号“许和尚”,在军中以作战勇猛、脾气火爆而著称。
洪学智是我军现代化后勤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之为“六星上将”。
胡奇才在新开岭之战名扬四海,又有塔山阻击之功,林彪说“奇才同志会打仗”。
张仁初在长征时率突击队拿下腊子口,他一手挥舞大刀、一手拿单枪,从此被称为“张疯子”。
但是这些著名将领,为什么却出自与红四方面军并没有多少渊源关系的三野、四野呢?他们因何离开“红四”这一体系?红军改编时,八路军的编制被大大地压缩,一般都是降两级使用。
但国民党政府只给了八路军3个师、6个旅、12个团的正规编制,加上一些独立团、直属营等单位,也无法使全部红军中高级干部和指挥员都有职务可以担任。
这样一来,编余的干部就有两个去向,一个是进入抗大学习深造,系统学习党的军政理论;一个是编入教导团,以备将来作为扩军时各级指挥员的候选。
没有编入八路军主力师的红四方面军的几位战将,如许世友、洪学智、王建安、詹才芳等人,就都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进行深造,聂凤智更是主动向129师师长刘伯承申请去抗大学习。
第二野战军序例
第二野战军序例1949年2月5日,由中原野战军正式改称;2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前委。
中共第二野战军前委:委员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李达书记邓小平第二野战军机关: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兼)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姚继明军政处处长余非情报处处长柴军武新闻处处长李永悌通信处处长张有年机要处处长林桂森军械处处长黄以仁组织部部长陈鹤桥宣传部部长陈斐琴保卫部部长卜盛光民运部部长李庭桂联络部部长杨松青俘管处处长袁血卒编辑出版处处长胡痴新华社分社社长王敏昭直属政治处主任唐济盘后勤司令部(1949年2月成立)司令员段君毅政治委员段君毅(兼)副司令员刘岱峰姚继鸣副政治委员穰明德参谋长姚继鸣(兼)政治部主任邓存伦卢南樵(后)供给部部长刘岱峰(兼)李泛山(后)政治委员谭映月卫生部部长齐仲桓钱信忠(后)政治委员马琮璜兵站部部长李静宜政治委员萧鹏运输部部长郝炬政治委员杨杰后方总留守处主任卜盛光第三兵团(1949年2月组建)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政治部主任阎红彦副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副主任钟汉华后勤部部长刘清胥光义(后)第十军(由原第二纵队改称)军长杜义德(兼)政治委员王维纲副军长范朝利参谋长高厚良政治部主任许梦侠供给部部长陈三纪卫生部部长孙毅华第二十八师(由原第四旅改称)师长陈中民张奇(后)政治委员姚克佑第二十九师(由原第六旅改称)师长周发田政治委员于笑虹第三十师(由皖北独立师改称)师长马忠全政治委员鲁大东第十一军(由原第三纵队改称)军长曾绍山政治委员鲍先志副军长郑国仲参谋长杨国宇政治部主任刘华清胥治中后勤部部长王子清第三十一师(由原第七旅改称)师长赵兰田政治委员周维第三十二师(由原第八旅改称)师长何正文政治委员卢南樵第三十三师(由原第九旅改称)师长童国贵政治委员高治国第十二军(由原第六纵队改称)军长王近山政治委员王近山(兼)副军长萧永银副政治委员李震参谋长萧永银(兼)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后勤部部长王耀显第三十四师(由原第十六旅改称)师长尤太忠政治委员邵子言唐平铸(后)第三十五师(由原第十七旅改称)师长李德生政治委员李如海第三十六师(由原第十八旅改称)师长邢荣杰政治委员刘昌第四兵团(1949年2月由陈质兵团改称)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陈赓(兼)副司令员郭天民副政治委员刘志坚参谋长郭天民(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兼)副主任胡荣贵后勤部部长赵炳润政治委员杨世荣第十三军(由原第四纵队的第十、第十三旅与豫西军区部队组成)军长周希汉政治委员刘有光副军长陈康副政治委员廖冠贤政治部主任廖冠贤(兼)后勤部部长任学恭第三十七师(由原第十旅改称)师长周学义政治委员雷起云第三十八师(由原第十三旅改称)师长徐其孝政治委员南静之张丕绪(后)第三十九师(由豫西军区部队组建)师长黎锡福政治委员侯德才第十四军(由原第四纵队的第十一旅、第八纵队的第二十二旅与起义的廖运周师组成)军长李成芳政治委员雷荣天副军长王启明参谋长王启明(兼)政治部主任朱佩瑄供给部部长党元成卫生部部长刘辉儒第四十师(由原第十一旅改称)师长刘丰政治委员侯良辅第四十一师(由原第二十二旅改称)师长查玉升政治委员丁荣昌陈明(后)第四二十师(由淮海战役起义的廖运周师和第十一旅一部改编成立)师长廖运周政治委员张子明第十五军(由原第九纵队改称)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副军长刘昌毅参谋长张蕴钰(后)政治部主任余洪远副参谋长张蕴钰后勤部剖长胡孝武第四十三师(由原第二十五旅改称)师长张显扬政治委员薛祷第四十四师(由原第二十六旅改称)师长向守志政治委员向守志(兼)第四十五师(由原第二十七旅改称)师长崔建功第五兵团(1949年2月组建)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副政治委员张霖之参谋长潘焱政治部主任甘渭汉代理主任王幼平副主任石新安后勤部部长吴机章第十六军(由原第一纵队与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组成)军长尹先炳政治委员王辉球副政治委员戴润生参谋长杨俊生政治部主任吴买后勤部部长尹痴生第四十六师(由原第一旅改称)师长齐钉根政治委员范阳春第四十七师(由原第二旅改称)师长李觉郑统一(后)政治委员郭强第四十八师(由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改称)师长郑统一代理师长王晓(1949年8月)政治委员李一非姜思毅(后,1949年8月)第十七军(由原第十一纵队与冀鲁豫部队组成)军长王秉璋赵健民(后,兼)政治委员赵健民副政治委员萧元礼参谋长刘星政治部主任裴志耕后勤部部长王耀华第四十九师(由原第三十一旅改称)师长汪家道政治委员况玉纯第五十师(由原第三十二旅改称)师长胡华居政治委员卿正兴第五十一师(由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三旅、独立支队组成)师长闵学胜政治委员崔子明第十八军(由原第一纵队第二十旅与豫皖苏军区队队组成)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副军长昌炳桂副政治委员王幼平王其梅参谋长陈明义政治部主任郭影秋后勤部部长夏仲远第五十二师(由原第二十旅改称)师长吴忠政治委员刘振国第五十三师(由原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组成)师长金绍山政治委员王其梅第五十四师(由原豫皖苏军区各军分区主力团组成)师长魏洪亮政治委员罗野岗特种兵纵队(1949年2月组建)司令员李达政治委员李达(兼)副司令员孔从洲副政治委员谭善和参谋长赵章成巫金峰(后)政治部主任张力雄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1月15日,由中原军政大学改称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校长刘伯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兼)副校长潘梓年教育长徐立行政治部副主任刘华清校务部部长武承先第五十八军(1949年2月由原桐柏军区部队组成,5月军部及第一七三师、第一七四师划归河南军区;第一七二师改为湖北军区独立师)军长高树勋孔庆德(后)政治委员方正平副军长杨秀昆副政治委员张力之参谋长张西三政治部主任张力之(兼)第一七二师师长杨树根政治委员李福尧第一七三师师长李定的政治委员吴罡第一七四师师长何济林。
二野头等主力师
二野头等主力师二野头等主力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是我军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承担了艰巨的战斗任务,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为蒋家王朝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其战旗下的八支英雄部队为——二野头等主力师。
一、11军第31师第31师的前身是45年10月由129师385旅769团、朱德警卫团、太行51团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7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7旅,49年3月1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1师。
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老部队,所属的两个红军团769团和朱德警卫团是师主力团。
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邯郸、定陶、巨野、滑县、巨金鱼、豫北、鲁西南、淮海、渡江、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上甘岭等重要战役。
尤其在上甘岭战役中该师部队动作迅速,敢于反复争夺,为战役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该师部队战斗作风过硬,战斗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战斗力甚强,是二野头等主力师。
二、11军第32师第32师的前身是45年10月由129师385旅14团和30团、34团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8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8旅,49年3月1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2师。
该师所属部队均为老部队,基础好,实力都不弱,14团、34团为师主力团。
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定陶、巨野、滑县、巨金鱼、豫北、鲁西南、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
部队战斗作风勇猛,朴实实用,战斗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攻守兼备,战斗力甚强,是二野头等主力师。
三、12军第34师第34师的前身是45年8月成立的太行军区韦张支队,45年10月15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6旅,48年夏改称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6旅,49年2月9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4师。
该师是太行山上的老部队,所属部队中的115师344旅688团(红军团)和129师新10旅29团为师主力团。
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邯郸、定陶、巨野、滑县、巨金鱼、豫北、鲁西南、襄樊、淮海、渡江、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上甘岭等重要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编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编制1.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韩练成、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闫揆要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韩练成、李克夫任副参谋长、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一、二、三、四、六、七、八军,骑兵第一师。
总兵力15.5万。
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
下辖第1军: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第一军下辖第1.2.3师;第2军:军长.王震兼政委,下辖第4.5.6师;第7军:军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下辖第19.20.21师。
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王世泰。
下辖第3军:军长许光达,政委.朱明,下辖第7.8.9师;第4军:军长王世泰,政委张仲良,下辖第10.11.12师;第6军:军长罗元发,政委徐立清,下辖16.17.18师;第8军:军长姚喆,政委高克林,下辖第22.23师,骑兵第一师,师长康健民,政委李佐玉。
一野一共出了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13人,中将27人,少将191人。
2.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段君毅任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三、第四、第五兵团共10个军又1个特种兵纵队。
野战军下辖第3、第4、第5兵团,共9个军,加一特种兵纵队。
第3兵团司令员由有“赵子龙”美誉的陈锡联担任、政治委员谢富治,辖第10军(由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任军长、王维纲任政治委员,下辖第28.29师)、第11军 (曾绍山任军长、鲍先志任政治委员,下辖第31.32.33师)、第12军(由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兼任军长和政治委员,下辖第34.35.36师)。
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传奇将军陈赓,辖第13军(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下辖第37.38.39师)、第14军(李成芳任军长、雷荣天任政治委员,下辖第40.41.42师)、第15军(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治委员,下辖第43.44.45师)。
3.109对二野历史的回顾(1989.11.20)
。野战军的领导人相信自己的部下,下面也相信领导,
这种互相团结、互相信任的关系从作战一开始就是这样
的。这是个了不起的力量。二野所以能锻炼成这么样一
个了不起的部队,主要靠的这一条。
淮海战役一打完,以后就没有什么大仗了。渡江作
战后,除了三野在上海打了一仗以外,其他的算得了什
了不起的。过黄河实际上就是开始反攻。但是,反攻深
入到什么程度?歼敌九个半旅,这只是一个声势,更重
要的是我们怎么进一步行动?我们打电报给军委,说趁
势还能够在晋冀鲁豫地区继续歼灭一些敌人,吸引和牵
制更多的敌人,形势很好啊。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
报给刘邓,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们二话没
可不容易啊,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随后就是平汉战役,国民党第十一战区两个副司令
长官马法五、高树勋带的三个军,还有一个乔明礼的河
北民军纵队,几个部队打过来。马法五的第四十军、三
十军都是强的。高树勋的新八军也有战斗力呀!锡联在
马头镇拚了一次,一拚就是几百人伤亡。我们打平汉战
役比打上党战役还困难。打了上党战役,虽然弹药有点
义。如果硬斗硬,我们伤亡会很大。我一直遗憾的是,
后来我们对高树勋处理不公道。他的功劳很大。没有他
起义,敌人虽然不会胜利,但是也不会失败得那么干脆
,退走的能力还是有的,至少可以跑出主力。他一起义
,马法五的两个军就被我们消灭了,只跑掉三千人。这
个政治仗,我们下的本钱也不小。高树勋在受汤恩伯指
方化,搞军区、军分区。因为大别山的斗争不决定于消
灭好多敌人,而决定于能不能站住脚。这是毛主席的战
解放军五大野战军战斗序列
政治委员 张仲良
副军长 孙超群 高锦纯
副政治委员 朱辉照
参谋长 张文舟
政治部主任 朱辉照(兼)
后勤部部长 王国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师 (由原警备第一旅为主组成)
师长 高锦纯 政治委员 左 爱
第十一师 (由原警备第三旅改称)
师长 郭炳坤 政治委员 高维嵩
第十二师 (由原警备第四旅与骑兵第六师合编成立)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十七师 (由原新编第四旅改称)
师长 程悦长 政治委员 黄振棠(兼)
第十八师 (1949 年 5 月由晋南军区部队组成)
师长 张树芝 政治委员 景明远
第八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八纵队改称, 5 月 29 日与绥蒙军区合并成立绥远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
军长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
政治委员 杨秀山(兼)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五师 (由原第三五九旅改称)
师长 徐国贤 政治委员 李铨
第六师 (由原独立第六旅改称)
师长 张仲瀚 政治委员 曾涤
第七军 (1949 年 2 月由原第七纵队改称)
军长
彭绍辉
政治委员 罗贵波 冼恒汉(壮族,后)
参谋长 何辉燕
政治部主任 侯维煌 黄忠学(后)
政治部副主任 钟汉华
后勤部部长 刘清 胥光义(后)
第十军 (由原第二纵队改称)
军长
杜义德(兼)
政治委员 王维纲
副军长 范朝利
参谋长 高厚良
政治部主任 许梦侠
供给部部长 陈三纪
卫生部部长 孙毅华
第二十八师 (由原第四旅改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56 页 国子书库 精品领先:/u/ish?uid=1095811611 第 11 页
二野雄师之“决死雄师”传奇
光辉历程
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1旅,旅长刘丰、政
委胡荣贵。
1949年2月,改番号为第14军40
基干力量。
1949年2月,11旅整编为40师时,该团没有归建,而是调归14军42师改为第124团,另由豫西之叶县支队和方城县游击大队宛东等战役,以及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随后渡过长江,浙赣追击,参加广东、广西战役,进军云南,歼灭国民党军和土匪10万余人。
尤其在解
◆1937年8月1日,成立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4纵11旅指战员坚决扼守南坪集。
1968年10月,40师随14军由滇西调防滇南,师部驻曲靖专区宜良县。
“文革”期间,部队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40师被污蔑为“伪军”、“土匪部队”,造成部队思想混乱。
“文革”结束后,山西新军的老同志向中雄连”连”、7
团4
员”、118
英雄”
长尹光忠、9
◆“老山英雄连”锦旗。
【二野成立,二十八万大军从何而来?】
【二野成立,二十八万大军从何而来?】【二野成立,二十八万大军从何而来?】作者灵犀一指1947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已发展到四十二万人,其中野战军为五个纵队,炮兵和工兵的建设有进一步发展,各二级军区所辖独立旅已达十个。
1947年6月10日,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组成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亦称刘邓大军),执行挺进中原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6月23日,野战军指挥部率南征大军由安阳地区向楼阳寿张地区出动。
6月30日晚,刘邓野战军四个纵队十二万余人在冀鲁豫军区部队的配合下,发起鲁西南战役,歼敌四个师部、九个半旅六万余人,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7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以陈赓、谢富治纵队与秦基伟、黄镇纵队及孔从周、汪锋第三十八军一共十个旅八万人组成一个集团,统受陈赓、谢富治指挥,挺进豫西创建鄂豫陕根据地,以协助陕甘宁我军击破胡宗南的进攻,并配合刘邓大军“大举出击,经略中原”。
军委于1948年5月9日指示重建中原军区,并将晋冀鲁豫野战军团改称中原野战军。
中原野战军共有七个纵队:第一纵队(辖第一、第二、第二十旅),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第二纵队(辖第四旅、第六旅),陈再道任司令员,王维纲任政治委员;第三纵队(辖第七、第八、第九旅),陈锡联任司令员、彭涛任政治委员;第四纵队(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二旅),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第六纵队(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王近山任司令员,杜义德任政治委员;第九纵队(辖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旅),秦基伟任司令员,黄镇任政治委员;第十一纵队(辖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王秉璋任司令员,张霖芝任政治委员。
我中野参战部队有七个纵队和二个旅。
部队自转战大别山后,未能得到及时补充。
如第一批南下大别山的四个纵队和野直共11.5万人,三个月后即减员三万余。
还有一部分富有战斗经验的纵队、旅、团干部,被调到新开辟的军区和地方上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军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将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将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将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
将原华北军区的部队改编为“华北野战军”,受毛泽东、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
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形成了五大野战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野”。
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有彭德怀、王震、杨得志、许光达、贺炳炎、彭绍辉、郭鹏、余秋里、罗元发、郑维山等著名虎将。
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有刘伯承、邓小平、陈赓、杨勇、陈锡联、王近山、杜义德、周希汉、王秉璋、曾绍山、秦基伟等著名将领。
第三野战军(原华东野战军)有陈毅、粟裕、皮定均、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王建安、韦国清、成钧、陶勇等著名将帅。
第四野战军(原东北野战军)有林彪、罗荣桓、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猛将”、“怪才”。
华北野战军有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苏振华、耿飙、胡耀邦等一个个声震中外的著名将帅,都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
名军排座次之中原野战军
名军排座次之中原野战军一:6纵(12军)。
中野的部队可以说是各个都不错,要想挑第一还真不容易,但我还是选择了6纵(12军)。
从历史看,6纵底子是红25军75师一部,其中的16旅46团是红军团,但是属于杂牌红军团,比起1、3、4纵是差远了,1纵拥有模范红5团和红12团,3纵拥有百将团和朱德警卫团,4纵拥有红93师,都是老牌红军部队。
可以说中野四大主力属6纵资历最浅,所以46年巨野战役前王近山才会说“其他都是主力,我们6纵最年轻,让我们去牺牲拼消耗”的话。
但是谁知道6纵竟然一步一步的打成了主力,战斗力(起码是勇猛)居中野之冠。
须知解放军的五个6纵除68军不是很厉害外其他四个都不是善鸟,基本都以勇猛善战著称,虽然纵队番号都是6纵,都比较靠后,但12军又和6军、24军和43军不同。
其他三个军番号靠后却不代表部队年轻。
6军纵队番号靠后可两个主力旅却都是老部队甚至是陕甘宁资格最老的部队,所以番号靠后(乍看挺矛盾,因为除6纵外其他纵队都是贺龙在山西编好才派过黄河的),战斗力却很强。
24军纵队番号靠后是因为山东八路军和新四军合编造成的,而且2旅和6师又合编,改成6纵也方便,战斗力可不是第六,而是老虎军,连对整74师这种部队都敢记仇。
43军则更可怕,底子最老无人能比,排6纵是因为辽东早早就把3、4纵番号给占了,林总那会又不象后来不介意5纵这个番号,再加上7旅单独抽出来和7师合编,战斗力可是牛的不行。
12军就不一样了,是实实在在的最新的部队,本应该当小弟弟的部队。
可就是这样的新部队却硬是凭一股猛劲成为“中野常胜军”(这可不是我封的),这就不简单了。
6纵究竟是如何由新部队变成中野第一号虎军(起码我认为是)的,我认为就在于那种精神,勇猛往前不怕死的精神。
6纵的这种精神我最佩服,全纵队上起司令员王近山王疯子,下到普通战士,口头禅都是“烧铺草”,全纵队一到打仗就嗷嗷的,有股疯劲,而到了战场上这种疯劲却是敌人最畏惧的,以至于连南京国防部都承认6纵为“匪之主力纵队”。
解放战争时期时,人民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时,人民解放军有几大野战军?民解放军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孕育于同国内外敌人的浴血奋战中,诞生于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之际。
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统帅下,五大野战军犹如五只雄狮,纵横驰骋于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凯歌行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成为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巨大推动力量……(一)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是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全国胜利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革命战争进程出现重大转折的重要标志。
国共两党、两军,经过近30年的激烈斗争和厮杀,至1949年初,双方力量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原来的大小、强弱,迅速变换着位置,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早在1948年9月,辽沈战役刚刚开始、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刚刚结束时,毛泽东即曾指出:根据过去两年来的作战成绩和整个敌我形势,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并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46年算起),歼灭敌正规军500个旅(师)左右(平均每年歼敌100个旅左右),歼灭敌正规军、非正规军和特种部队共75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歼敌150万人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是有充分可能性的。
但,形势的发展比毛泽东预料的还要好、还要快。
仅仅过了两个月,1948年11月,毛泽东又十分愉快地否定了此前作出的预测和估计。
他说:我军在9、10两月的胜利,特别是在东北及济南的胜利,业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
7月至现在四个多月的作战,我军共歼敌军近百万个。
国民党军(连近月补充的在内)现已不足300万人,而我军则增至300余万人。
因此,9月上旬我们所作的“在5年左右的时间中,建军500万、歼敌500个正规师,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估计及任务,因近两月的伟大胜利,已经显得落后了。
目前来看,这一任务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1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
二野战史编写名单
二野战史编写名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
129师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军、第31军,陕北红军第29军、第30军和独立第1团、第2团、第3团、第4团,以及红十五军团辖下的骑兵团等部队合编组成八路军第129师。
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
1946年6月,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3、第6、第7纵队,以及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
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所属纵队均改编为“军”级建制,共编为3个兵团10个军、1个特种兵纵队,总兵力达28万余人。
第二野战军指挥机关司令员:刘伯承(55年元帅)刘伯承(1892年—1986年),四川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
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邓小平(未参加授衔)邓小平(1904年—1997年),四川广安人。
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副政治委员:宋任穷(55年上将)宋任穷(1909年—2005年),湖南浏阳人。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
副政治委员:张际春(未参加授衔)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兼)张际春(1900年—1968年),湖南宜章人。
1955年未参加授衔,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参谋长:李达(55年上将)李达(1905年—1993年),陕西眉县人。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
后勤司令部司令员:段君毅(未参加授衔)政治委员:段君毅(兼)段君毅(1910年—2004年),河南范县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
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
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
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基本简介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
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
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
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
等城市和皖、赣、浙、闽广大地区。
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主力部队协同下,进行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进军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
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 160 余万人。
在战斗中,第二野战军官兵牺牲3.7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战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赣、浙、闽广大地区。
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主力部队协同下,进行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进军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
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 160 余万人。
在战斗中,第二野战军官兵牺牲3.7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各纵组成
1948年4月初,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领导机关及主力进入豫西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开展中原战局,于1948年5月9日决定,加强中共中央中原局的领导,以邓小平为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
同时决定,重建中原军区,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陈毅(仍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先念为副司令员,邓子恢、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曾希圣任副参谋长。
下辖皖西、豫皖苏、豫西、陕南、江汉、桐柏、鄂豫等7个军区。
其编制序列和领导人如下:
皖西军区
(1947年11月15日在岳西县汤池畈成立)曾绍山任司令员,彭涛兼政治委员,鲍先志任
副司令员,徐立行任副参谋长,何柱成任政治部副主任。
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孔令甫,政治委员卢仁灿)、第2军分区(司令员马忠全,政治委员张维民)、第3军分区(司令员曾庆梅,政治委员郭万福)。
豫皖苏军区
(1946年12月12日成立)张国华任司令员,吴芝圃任政治委员,陈明义任参谋长,王幼平任政治部主任。
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戴文贤,代政治委员郑华)、第2军分区(司令员李国厚,政治委员李中一)、第3军分区(司令员张忠,政治委员寿松涛)、第4军分区(司令员宋文,政治委员李一非)、第5军分区(司令员王建清,政治委员王其梅)、第6军分区(司令员李浩然,政治委员洪流)、第7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太生)、第8军分区(司令员匡斌、政治委员谭冠三)、独立旅(旅长金绍山)。
豫西军区
(由第4纵队后方司令部、第38军军直合编组成)李成芳任代司令员,张玺任政治委员、文建武、孔从周任副司令员、雷荣天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懋之任参谋长。
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郭庆祥,政治委员刘道安)、第2军分区(司令员蔡爱卿,政治委员宋川)、第3军分区(司令员李静宜,政治委员薜涛),第4军分区(司令员张显扬,政治委员李福祥)、第5军分区(司令员刘自汉,政治委员冷裕光)、第6军分区(司令员黎锡福,政治委员李立)。
陕南军区
(1948年6月7日成立)刘金轩任司令员,汪锋任政治委员,陈先瑞任副司令员,李耀任副政治委员。
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段义成,政治委员唐方雷)、第2军分区(司令员孙光,政治委员王力)、第4军分区(司令员符先辉)、第17师(师长张复振,政治委员梁励生)、第12旅(旅长薜克忠,政治委员谭友夫)。
江汉军区
(1947年12月6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和原中原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张才干任司令员,刘建勋任政治委员,韩东山任副司令员,郑绍文任副政治委员,辛元林任参谋长,张树才任政治部主任,宋侃夫任政治部副主任。
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焕民、政治委员刘西尧)、第2军分区(司令员李学先,政治委员文敏生)、第3军分区(司令员李人林,政治委员杨殿奎)、独立旅(旅长吴世安,政治委员齐开宏)。
桐柏军区
(1947年12月13日成立)王宏坤任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孔庆德任副司令员,赵紫阳任副政治委员,靖任秋任参谋长,张力之任政治部主任,张西三任副参谋长,余成彬任政治部副主任。
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方正平,第一政治委员赵武成,第二政治委员刘福胜)、第2军分区(司令员王海山,政治委员邓存伦)、第3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政治委员吴罡)、第28旅(旅长杨秀昆,政治委员杨树根)。
鄂豫军区
(1947年12月15日在黄岗以北地区成立)王树声任司令员,段君毅任政治委员,郭天民、昌炳桂任副司令员,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雷绍康兼,政治委员刘毅)、第2军分区(司令员熊作芳,政治委员穰明德)、第3军分区(司令员罗厚福,政治委员谭善和)、第4军分区(司令员张体学,政治委员李友久)、第5军分区(司令员张国传,政治委员刘仰峤)、教导第1旅(旅长昌炳桂,政治委员李世才)和教导第3旅(旅长雷绍康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