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册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216717f18583d049645919.png)
xx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级专业班课程名称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我的理论课程‚达良故障‛故障树分析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О一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我的理论课程‚达良故障‛故障树分析二、设计依据1、个人成绩单;2、FTA分析步骤及要求;3、FTA分析案例。
三、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个人成绩单、FTA分析步骤及内容、其相关案例,分析本人理论课程总评成绩<80分(达良故障)时存在的故障模式,确定该系统的故障树顶事件,并在对系统故障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础上,确定顶事件发生概率及关键事件,给出系统改进和优化对策。
年月日目录课程设计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理论课程‚达良故障‛故障树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课程设计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故障树的建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故障树定量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改进及优化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答辩评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的理论课程“达良故障”故障树分析学号:姓名:序、课程设计简介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与《可靠性工程》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在完成《可靠性工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实操性锻炼。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点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e53a1ddaef5ef7ba0d3ca1.png)
【检验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本企业原料符合规定要求,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为确保本公司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厂产品的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出厂检验。
a)进货检验1 目的:规范进货检验流程2 范围:使用与所有的外购件,外协件和配套产品。
3 职责:3.1物流部门负责物料的转运和储运;3.2进货作业员负责检验之前核对装货单,包括装箱单号,箱号,装箱内容,订单号等内容。
若物料为供应商直接送料或其他方式送料,则认真核对送货单据。
3.3研发部与质量部负责提供物料的主检验特性和试验文件(包括产品样图、技术协议和检验试验规程等)3.4质量部负责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和做好记录工作。
4 检验程序:4.1 检验依据:4.1.1研发部和质量部提供检验特性,质量部在系统内完成检验计划的建立;4.1.2 与供应商签署的技术协议,质量协议等4.2 检验方案4.2.1供应商首次批量供货、停供后重新供货或供货质量不稳定时,应对货物进行全数检验4.2.2供应商正常交货的成批进货检验参照《逐批检验计数抽样规定》进行检验。
4.2.3当某种物料或某个检测项目公司缺乏检测手段时,由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质保部进行验证。
4.3检验流程:见流程图4.4检验要求:4.4.1物资验收及质量检验人员应严格按供货协议,技术协议,产品图纸,检验计划等进行验收与检验。
并做好检验记录,保存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
4.4.2当某些物料单纯从物料本身难以确定其品质状况时,检验员应主动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跟组其品质状况4.4.3 当某批物料因为某种异常而退批处理时,应及时通知上级主管和供应商。
在下批来料检验过程中特别留意上批不良状况有无重现,有必要时应针对不良状况加严检验。
4.5 免检4.5.1各工厂质保部可根据进货质量检验和售后质量情况,提出非免检物料转免检或免检物料转非免检及理由,经相关分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6工作记录:物料检验原始记录由质量部保存,保存期三年b)工序检验:1 目的:1.1检查工序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图纸的要求。
工程质量控制课程设计
![工程质量控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49e4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f.png)
工程质量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生能掌握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3. 学生能了解工程质量控制在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4. 学生熟悉工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工程质量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2. 学生能运用质量控制工具进行工程质量监测和分析;3. 学生具备组织、协调和管理工程质量控制过程的能力;4. 学生能撰写工程质量控制报告,并进行有效沟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质量意识,认识到工程质量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性;2. 学生培养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协作,提高职业素养;3. 学生关注工程质量领域的发展,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备创新精神;4. 学生在工程质量控制实践中,遵循职业道德,诚信做人,公正办事。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质量意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工程质量控制基本概念- 工程质量定义与特性- 工程质量控制原则与目标2.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与规范- 国内外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工程质量控制相关法规与规范3. 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与手段- 工程质量控制策划与组织- 工程质量控制计划与实施- 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4. 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工程验收质量控制5. 工程质量控制组织与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 质量控制人员职责与培训- 质量控制信息管理与沟通6. 工程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事故案例与教训分析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结合课程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课程设计指导书-质量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电子版
![课程设计指导书-质量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79130c0740be1e650e9a83.png)
质量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三版)洪涛周娟编中国计量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二○一三年九月点击查看往届学生课程设计情况学生课程设计守则1 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设计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不准随地吐痰、抽烟和乱抛杂物,保持室内清洁和安静。
3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复习有关理论并接受教师提问检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动用仪器设备进行装配、测量、试验等工作。
4 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设计,细心观察设计过程的有关现象、认真记录各种测试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抄袭他人测量、试验数据。
5 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教师进行处理,不得自行拆修。
不得动用和触摸与本次课程设计无关的仪器与设备。
6 凡损坏仪器设备、器皿、工具者,应主动说明原因,书写损坏情况报告,根据具体情节进行处理。
7 设计实验完毕后,将计量器具和被测工件整理好,认真编制课程设计报告(包括数据记录、分析与处理,以及绘制必要的图形)。
前言《质量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是为产品质量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质量管理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涉及管理学,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产品设计与制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学科。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以质量为中心的方针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战略方针。
本课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
通过课程设计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的重要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亲自实践,边做边想,认真记录,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本实验指导书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难免有疏漏谬误之处,热切期望老师与学生能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1、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得产品质量工程专业学生能够把所学核心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应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为毕业设计、实习就业做好铺垫。
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cb363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6.png)
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工程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具备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人才需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教学目的1.掌握质量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2.了解现代质量工程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先进成果;3.能够在企业中主持或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质量工程与管理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质量工程与管理的概念、任务、目标、内容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本章主要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结构、类型和实施方法。
第三章质量管理工具本章主要介绍质量管理工具的常用方法、工具和技术,包括七大基本工具、六西格玛、SPC等。
第四章质量环境与统计本章主要介绍质量环境和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第五章质量认证和审核本章主要介绍质量认证和审核的基本要求、程序和实施方法。
第六章质量成本和经济效益本章主要介绍质量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实践环节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企业实习和项目案例分析,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过程。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教学论文、课堂讨论、考试等方式进行,通过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质量工程与管理(第三版)参考资料1.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2.六西格玛的方法与工具3.国际标准组织ISO9000标准体系4.质量成本-质量管理的新视角八、结语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设计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中,全面掌握质量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质量工程管理人才支撑。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风情版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风情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e6082a5901020207409c28.png)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09 届工业工程专业 0905072 班级课程名称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题目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姓名学号0805072XX指导教师张霖职称讲师二О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目录序、课程设计简介 (1)一、界定阶段(Define) (2)二、量测阶段(Measure) (3)三、分析阶段(Analyze) (7)四、改进阶段(Improve) (12)五、控制阶段(Control) (15)六、总结 (20)参考文献 (21)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序、课程设计简介质量管理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6σ管理是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分支。
6σ管理被称作是“改革世界顶级企业的突破性管理策略”,6σ管理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即六西格玛设计(DFSS)和六西格玛改进(DMAIC)。
前者一般指全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即全局最优;后者一般指DMAIC改进流程,即局部优化。
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六西格玛改进(DMAIC),对六西格玛设计(DFSS)不做过多要求。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只有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在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中,六西格玛改进(DMAIC)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一、界定阶段(Define)1、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包括资料搜集、数据采集、方案设计与改进、报告的撰写。
计划进度安排如图1-1图1-1 课程设计计划图2、首先确定抛射器关键质量特性。
就产品而言,质量特性是指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可以定量或定性的指标,为产品的实现过程提供依据。
抛射器质量特性包括弹射距离、反应敏捷度、寿命、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首先确定关键质量特性作为设计和改进的目标。
图1-2抛射器质量特性设计调查问卷,对顾客最看重的质量特性进行调查,以工业工程专业152名同学模拟顾客,每人最多选择两项抛射器质量特性。
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5c4a67360cba1aa811dae5.png)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011 级工业工程专业 1005073 班级课程名称质量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姓名罗宁学号 110507320指导教师薛丽职称讲师二О一四年五月二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二、设计依据1、六西格玛改进流程DMAIC步骤及要求;2、六西格玛改进流程DMAIC案例。
三、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抛射器,六西格玛改进流程DMAIC步骤及要求,及其相关案例,定义相关的性能指标,建立性能的测量方法,分析影响性能的原因,找出因素的最优设置,设计抛射器技术要求,模拟生产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样和控制评价。
2014年5月2日目录课程设计报告 0课程设计任务书 (1)一、设计题目 (1)二、设计依据 (1)三、设计内容 (1)目录 0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 (1)序、课程设计简介 (1)一、界定阶段(Define) (2)二、量测阶段(Measure) (3)三、分析阶段(Analyze) (7)四、改进阶段(Improve) (10)五、控制阶段(Control) (11)六、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课程设计答辩评语 (15)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学号:110507320 姓名:罗宁序、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是与《质量工程学》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
在完成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操性锻炼,采用制造企业的实际案例和数据,要求学生完成某一方面的实际设计内容,包括统计过程控制、试验设计等内容。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
同时学生应掌握以下技能:(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应用DMAIC改进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对产品的质量相关方面进行分析;(2)通过本次设计,熟悉6σ质量管理工具MINITAB在DMAIC改进流程中的应用,学会怎样运用这个工具对产品性能进行分析,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3)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5b0a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2.png)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1. 项目本项目是质量工程课程的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原理,并实际应用管理工具,加强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针对本设计,我们选择了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2. 数据采集和问题分析在此项目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制造流程。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数据采集和采访,我们得到了以下问题:•在产品设计阶段,由于对客户需求的不清楚或误解,导致产品性能不符合客户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生产车间存在不合理的排布,工人操作间距过长,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盲目采购和无计划的情况,对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的优化带来了困难。
3. 改进方案面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几个改进方案:3.1 客户需求分析及产品设计方案改进为了避免在产品设计阶段出现不符合客户需求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需求调研:在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和多维度的需求调研,实时掌握客户的变化需求,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强化沟通和协作:在设计团队内部,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
3.2 生产工艺流程优化为了提升生产效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车间结构:在掌握基本生产数据的前提下,对车间进行重新规划,采用“单线生产”和“工艺单元化”等方式,缩小操作间的距离,优化整个生产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对生产工艺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工艺教育,提升员工的生产技能。
3.3 供应链管理优化为了解决供应链管理带来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严格采购流程: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流程,明确采购职责,以确保供应商能按时供应所需原材料和配件;•加强供应商评估:对现有的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剔除与公司的合作不利的供应商,从而降低库存成本和质量风险。
4.本项目主要从客户需求分析、生产工艺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改进,通过运用统计学和管理工具,结合实践操作,对企业进行了有益的优化,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中国计量学院-产品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质量检验部分1
![中国计量学院-产品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质量检验部分1](https://img.taocdn.com/s3/m/253f4d4d0722192e4536f696.png)
【检验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使原料合格,过程稳定有序,同时也为了使我厂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特制定此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厂产品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a)进货检验1 目的:保证进入生产线的原材料合格,同时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质量。
2 范围:十字槽小盘头螺丝,机架,电压总成,电流总成等。
3 职责:3.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
3.2质量部负责制定进货检验卡片和记录表格,实施检验和做好记录。
3.3生产部帮助质量部确定进货产品检验重点并协助编写检验计划。
3.4研发部协助质量部做好进货产品的生产工艺分析,做好日后的质量控制工作。
4 检验程序:4.1 检验依据:4.1.1GB11337-2004,GB823-1988,GB-T10125-1997,GB-T9074【1】.5-2004,GB-15056-1994,GB-T15479-1995,JB-T7557-19944.1.2 与供应商签署的技术协议,质量协议等4.2 检验方案4.2.1首次交货,设计和生产结构有重大变化或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时应对货物进行全数检验。
4.2.2供货流程正常稳定时进行成批进货检验,检验参照《逐批检验计数抽样规定》。
4.2.3当某种物料或某个检测项目公司缺乏检测手段时,由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质保部进行验证。
4.3检验流程:见流程图4.4检验要求:4.4.1物资验收及质量检验人员应严格按供货协议,技术协议,产品图纸,检验计划等进行验收与检验。
并做好检验记录,保存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
4.4.2当某些物料单纯从物料本身难以确定其品质状况时,检验员应主动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跟组其品质状况4.4.3 当某批物料因为某种异常而退批处理时,应及时通知上级主管和供应商。
在下批来料检验过程中特别留意上批不良状况有无重现,有必要时应针对不良状况加严检验。
4.6工作记录:物料检验原始记录由质量部保存,保存期三年b)过程检验:1 目的:1.1测定过程能力指数,查看过程是否稳定,对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工程实验设计报告
![质量工程实验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8c75e1aef8941ea76e05a7.png)
三次设计实验报告学号:1120140529姓名:王迪班级:03511402一、实验目的三次设计是一种先进的产品设计方法和理念,广泛的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以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实验目的如下:(1)学习三次设计三个阶段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三次设计的理念和步骤。
二、仪器及试件软件:Spss,Excel。
三、试验场景某场欲设计制造的气动换向装置需要完成下列任务:(1)带动900N左右的负载在一定的阻力作用下完成6个转换动作,且动作可靠、到位、冲击力小、体积小、重量轻。
(2)在1s内完成最长距离的换向动作。
(3)在2~4MPa的压缩空气作用下,气耗量尽可能少。
已知系统运动方程为:y=A∗gE (π2B2C−2D)各参数的含义如下:Y—换向末速度,望目特性,其目标值m=960mm/s=0.96m/s; A—换向行程,待选参数;B—换向活塞直径,待选参数;C—气缸内气压,待选参数;D—换向阻力,取(750±20)N;E—系统重量,取(900±50)N;g—重力加速度,取g=9.8m/s2。
可控因素及水平四、系统设计该产品设计思想是,在保证1s内换向的前提下,使带动的负载到位后有一定的到位速度(目标值m=0.96m/s),又有不大的到位撞击力,同时力争耗气量最少。
五、参数设计对于内表的各次试验,由误差因素、信号因素以及它们的不同水平可构成1张正交表,即外表。
(4)计算每个外表的信噪比分析结果表明,因素C显著,因素B较不显著,因素A不显著,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B-A。
由于因素A不显著,原则上可忽略其影响而任选一水平。
从內表中可以发现,最优生产条件为No.3实验的条件,因此最优条件可以是A1B3C3或A2B3C3或A3B3C3。
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到这三种生产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值分别为976.94;1013.82;1049.40(mm/s),根据望目要求(m=960mm/s)选取A1B3C3作为最佳设计方案。
质量工程丨实验报告
![质量工程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6c77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b.png)
质量工程丨实验报告引言质量工程是一门涉及产品、过程和服务质量的学科,旨在提高整体绩效并满足顾客需求。
在质量工程领域,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评估产品或过程的性能,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实验旨在探究质量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应用于一个典型的质量问题。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测试和分析,识别和改进一款汽车制动系统的质量问题。
通过质量工程的方法,我们希望找出制动系统存在的潜在缺陷,并提出对策来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实验步骤1. 定义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并确定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质量指标。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关注刹车灵敏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的噪音。
2. 收集数据:为了收集相关数据,我们将使用传感器来记录车辆在不同制动条件下的速度、制动压力和噪音水平。
同时,还将记录其他环境因素,如道路湿度和温度。
3.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制动系统性能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刹车灵敏度和制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制动噪音是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4. 识别问题: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识别出制动系统存在的潜在缺陷。
这可能包括刹车灵敏度不足、制动距离过长或制动噪音异常等问题。
5. 提出改进措施:基于问题识别的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解决制动系统的质量问题。
例如,可以优化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材料,或调整刹车系统的设计。
6. 实施改进:在确定改进措施后,我们将实施这些措施并重新测试制动系统的性能。
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数据,我们可以评估改进的有效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刹车灵敏度和制动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灵敏度越高,制动距离越短。
2. 制动噪音在潮湿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明显增加。
基于这些结论,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 优化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材料,提高刹车灵敏度。
2. 加强制动系统的隔音设计,减少制动噪音。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ed211755270722192ef7ec.png)
课程设计报告 2007 届工业工程专业 0705072 班级课程名称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题目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姓名XXX 学号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职称讲师二О一О年十一月十八日目录序、课程设计简介 (1)一、界定阶段(Define) (2)二、量测阶段(Measure) (3)三、分析阶段(Analyze) (4)四、改进阶段(Improve) (7)五、控制阶段(Control) (9)六、总结 (12)参考文献 0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序、课程设计简介质量管理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6σ管理是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分支。
6σ管理被称作是“改革世界顶级企业的突破性管理策略”,6σ管理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即六西格玛设计(DFSS)和六西格玛改进(DMAIC)。
前者一般指全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即全局最优;后者一般指DMAIC改进流程,即局部优化。
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六西格玛改进(DMAIC),对六西格玛设计(DFSS)不做过多要求。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只有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在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中,六西格玛改进(DMAIC)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因此进行六西格玛改进(DMAIC)相关课程设计对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抛射物飞行的距离是衡量抛射器性能的具体体现,选择影响抛射物飞行距离的关键因素为A、B、D、c、E、F、G、H、I。
一、 界定阶段(Define)1、 小组分工,如图1-1所示。
图1-1 小组分工图2、 我在小组中担当组长一职负责任务分配和人员调配以及统一调度。
3、 项目的目标、工期和成本的约束条件;实验器材的数量、性能、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小组成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能力、积极性 和各自的时间分配。
4、 进行作业明细的分解,如表1-1所示;工期分解及进度,如图1-2所示。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点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4c266a4028915f814dc21a.png)
【检验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本企业原料符合规定要求,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为确保本公司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厂产品的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出厂检验。
a)进货检验1 目的:规范进货检验流程2 范围:使用与所有的外购件,外协件和配套产品。
3 职责:3.1物流部门负责物料的转运和储运;3.2进货作业员负责检验之前核对装货单,包括装箱单号,箱号,装箱内容,订单号等内容。
若物料为供应商直接送料或其他方式送料,则认真核对送货单据。
3.3研发部与质量部负责提供物料的主检验特性和试验文件(包括产品样图、技术协议和检验试验规程等)3.4质量部负责制定检验计划,实施检验和做好记录工作。
4 检验程序:4.1 检验依据:4.1.1研发部和质量部提供检验特性,质量部在系统内完成检验计划的建立;4.1.2 与供应商签署的技术协议,质量协议等4.2 检验方案4.2.1供应商首次批量供货、停供后重新供货或供货质量不稳定时,应对货物进行全数检验4.2.2供应商正常交货的成批进货检验参照《逐批检验计数抽样规定》进行检验。
4.2.3当某种物料或某个检测项目公司缺乏检测手段时,由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质保部进行验证。
4.3检验流程:见流程图4.4检验要求:4.4.1物资验收及质量检验人员应严格按供货协议,技术协议,产品图纸,检验计划等进行验收与检验。
并做好检验记录,保存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
4.4.2当某些物料单纯从物料本身难以确定其品质状况时,检验员应主动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跟组其品质状况4.4.3 当某批物料因为某种异常而退批处理时,应及时通知上级主管和供应商。
在下批来料检验过程中特别留意上批不良状况有无重现,有必要时应针对不良状况加严检验。
4.5 免检4.5.1各工厂质保部可根据进货质量检验和售后质量情况,提出非免检物料转免检或免检物料转非免检及理由,经相关分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6工作记录:物料检验原始记录由质量部保存,保存期三年b)工序检验:1 目的:1.1检查工序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图纸的要求。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4cfbec0740be1e640e9a39.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基于质量控制思想的小范围大学生群体早操卡打计次数统计分析控制二、设计依据1、质量改进工具;2、SPC控制图;3、SPC analyst 软件及Minitab软件。
三、设计内容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不管学生们是否愿意这件事,但这件事切切实实的在中国的很多的大学都存在。
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高校或者是国家肯定是从对学生有利得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的。
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校期间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身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小组希望通过这次统计分析,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待早操卡打计持什么样的态度,进一步判断大学生们对早起早睡的认识、加强身体健康素质持什么样的态度。
通过分析控制得到能够代表大多数同学的质量控制的控制限。
目录一、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二、数据采集与输入三、利用mintab软件及其他工具分析四、过程改进及生成控制用控制图分析五、最终控制用控制控制图的生成六、个人总结七、参考文献八、答辩评语基于质量控制思想的小范围大学生群体早操卡打计次数统计分析控制一、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不管学生们是否愿意这件事,但这件事切切实实的在中国的很多的大学都存在。
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高校或者是国家肯定是从对学生有利得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的。
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校期间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身体的健康大有裨益.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步幅
![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步幅](https://img.taocdn.com/s3/m/8dc119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8.png)
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步幅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质量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质量工程的内涵、目标、原则和方法,了解质量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质量工程学的定义、目标、原则和方法。
2.理解质量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熟悉质量工程学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4.能够运用质量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策划、控制、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质量工程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质量的认识和重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以及质量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质量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质量的定义、质量工程学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八项原则、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3.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质量策划、控制、改进的方法和工具,如鱼骨图、帕累托图、控制图等。
4.质量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质量管理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质量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质量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使学生熟悉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质量工程学》及相关参考书籍。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优质文档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c3da2d8bd64783e08122b95.png)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优质文档(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21届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1205101班级课程名称质量工程I课程设计题目定点投篮次数统计分析控制姓名王凤鹏学号120510127指导教师张霖职称教授二О一四年十一月月二十三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定点投篮次数统计分析控制二、设计依据1、质量改进工具;2、SPC控制图;3、SPC analyst 软件及Minitab软件。
三、设计内容篮球运动是一项很普及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既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又能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振奋精神,从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它能使参加者更多的掌握篮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运动水平.而且能够培养我们的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拼搏的精神.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小组希望通过对学生一分钟定点投篮投进的次数统计,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待篮球运动持什么样的态度,进一步判断大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加强身体健康素质持什么样的态度。
通过分析控制得到能够代表大多数同学的质量控制的控制限.目录一、序、课程设计简介。
.。
.。
.。
.。
.。
.。
.。
1二、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
.。
.。
2三、数据采集与输入(Measure)。
.。
.。
.。
.3四、利用minitab软件及其他工具分析(Analyze).。
..。
5五、改进过程.。
.。
.。
.。
.。
.。
..。
.。
.。
.。
..。
.。
.8六、个人总结.。
.。
..。
.。
.。
.。
.。
...。
.。
..。
.。
11七、参考文献。
.。
..。
.。
.。
...。
....。
.。
.。
.。
.。
13八、答辩评语。
.。
.。
.。
.。
.。
.。
.。
..。
.。
14定点投篮次数统计分析控制学号:120510127 姓名:王凤鹏序、课程设计简介1,课程设计目的:统计学生一分钟定点投篮投进的次数,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待篮球运动持什么样的态度,进一步判断大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加强身体健康素质持什么样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基于质量控制思想的小范围大学生群体早操卡打计次数统计分析控制二、设计依据1、质量改进工具;2、SPC控制图;3、SPC analyst 软件及Minitab软件。
三、设计内容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不管学生们是否愿意这件事,但这件事切切实实的在中国的很多的大学都存在。
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高校或者是国家肯定是从对学生有利得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的。
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校期间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身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小组希望通过这次统计分析,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待早操卡打计持什么样的态度,进一步判断大学生们对早起早睡的认识、加强身体健康素质持什么样的态度。
通过分析控制得到能够代表大多数同学的质量控制的控制限。
目录一、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二、数据采集与输入三、利用mintab软件及其他工具分析四、过程改进及生成控制用控制图分析五、最终控制用控制控制图的生成六、个人总结七、参考文献八、答辩评语基于质量控制思想的小范围大学生群体早操卡打计次数统计分析控制一、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不管学生们是否愿意这件事,但这件事切切实实的在中国的很多的大学都存在。
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高校或者是国家肯定是从对学生有利得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的。
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校期间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身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我校的实际是:一年级在校期间(节假日除外)每周需打五次,二三四年级在校期间(节假日除外)每周需打三次。
本次调查统计我们的统计群体是部分大三学生。
由于本学期我们按照要求需要打够51次,因此按照最理想的情况,我们在开始的51天有效的打卡天数内(第五周国庆非有效)应该可以打完,那么我们需要统计到本学期的第十二周周一(包括此天)。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到了休哈特质量控制图以及质量统计分析软件mintab软件。
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图,统计这一期间内每组学生的平均打卡次数,最后建立均值——极差(X-S)控制图,最终我们希望达到每位大学生都基本上可以早起,以促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控制目的。
二、数据采集与输入(Measure)A、小组成员分组情况对于我们小组,五个人共同完成了30组数据的采集工作,我们共同通过了各种方法获得了30(其中女生宿舍四间)个六人间宿舍的打卡次数数据。
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完程中我们共同协力工作。
B、收集数据见下表(通过SPSS软件计算所得)表一 30组打卡次数统计分析表C、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收集以每一宿舍为小组,共收集了30个宿舍(其中女生四个),每组组员各六个,即是宿舍容纳人数。
D、把最终数据输入mintab工作表中。
三、利用mintab软件及其他工具分析A、对数据所做的极差控制图如下所示:详细操作如下:统计-控制图-子足变量控制图-XBAR-子组的观测值位于多列的同一行中-组员1-组员6-xBAR选项-检验-1个点,距离中心线大于3.0个标准差。
图一30组样品的极差控制图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极差控制图处于统计过程控制稳态,即是利用判稳准则判断做出过程稳定的判断。
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判断均值控制图是否处于统计过程控制稳态。
B、对数据所做的均值控制图如下所示:图二过程均值异常是的均值控制图依据检验1,1 个点,距离中心线超过3.00 个标准差。
那么检验出下列点8, 9, 16不合格(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点出界判失稳,依据连续25点无一个点出界)。
C、那么,选择剔除异常数据点所对应的子组8、9、16后,重新整理数据再次生成极差(S)控制图和均值控制图(XBAR),再次判断是否处于统计过程稳态。
D、分析过程失控的原因可以得到:第8组为一女生组,打卡次数分别为11、8、11、12、12、12,打卡次数明显低于控制界下线。
而第9和16组则是高于过程控制界上线。
其实从现实出发第9和16组是十分理想的,这样表示这些组员都能有很好的自制力,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并且我们得知他们的打卡次数已经很接近51次了,更特别的是这两个宿舍全是女生宿舍。
对于第8组失控的原因经过询问是由于那些女生都有懒床的习惯,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紧张的。
四、过程改进及生成控制用控制图分析A、剔除异常值所在的子组后,数据统计表格如下:表二27个有效宿舍早操卡打计情况统计表组别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组员5 组员6 平均值极差1 30 38 35 34 37 48 37 182 34 7 34 28 28 31 27 273 25 48 42 31 51 16 35.5 354 30 15 22 15 30 28 23.33 155 36 25 27 25 28 39 30 146 34 38 31 25 38 26 32 137 23 20 30 21 31 30 25.83 1110现8 35 38 35 38 36 25 34.5 1311现9 43 41 39 38 29 27 36.17 1612现10 49 35 39 38 26 42 38.17 2313现11 34 34 44 30 26 27 32.5 1814现12 42 22 37 39 41 42 37.17 2015现13 39 39 39 39 31 32 36.5 817现14 34 44 44 46 46 39 42.17 1218现15 32 33 32 4 32 30 27.17 2919现16 45 40 36 4 42 34 33.5 4120现17 48 31 41 35 25 23 33.83 2521现18 44 21 35 26 30 38 32.33 2322现19 35 25 30 42 31 28 31.83 1723现20 20 32 43 32 27 28 30.33 2324现21 5 43 31 11 39 41 28.33 3825现22 44 34 29 31 24 33 32.5 2026现23 40 41 42 2 22 44 31.83 4227现24 40 31 39 28 40 4 30.33 3628现25 38 8 35 40 40 28 31.5 3229现26 38 34 44 2 29 31 29.67 4230现27 9 24 32 25 30 33 25.5 24平均值32.09 24.79 表三27个有效宿舍早操卡打计情况统计表mintab工作表B、数据整理后所做的极差控制图如下:图三数据整理后的极差控制图通过上图可以了解到,连续25个点没有一点出界,因此判断过程波动正常。
C、数据整理后的均值控制图如下:图四数据整理后的均值控制图通过上图了解到剔除异常数据后,所得子组过程均值控制图中连续25个点中没有一个点出界,因此判断过程均值正常。
通过一次调整得到稳定的过程,即是得到过程控制稳态,这就意味着统计中的30个宿舍有27个宿舍都能够有较好的自制力,每天基本上可以早起进行早操卡打计。
那么,之后我们要判断这些数据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D 、对于这一实际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控制线35130.65CL =⨯=()51455555517LCL =-++++++=51UCL =上规范限控制限51为统计的51天,这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中心线为30.6,为51天的五分之三。
下规范限控制限17,为剩余的天数每天都打计的情况下,共34次(12周剩4天,13、14、15、16、17、18各剩下5天),那么在我前51有效打计天内学生们为了完成今年的打卡次数必须每天都得打计的情况下前51天至少该打计17次。
E 、通过观察所有剩余的27个宿舍的平均打卡次数都在规范限内,即是满足质量要求,因此可以生成控制用控制图。
F 、因此我们最终生成的均值-极差控制用控制图的控制线分别是 极差控制图控制限如下:43 2.00424.7949.6824.79024.790UCL D R CL LCL D R ==⨯====⨯=均值控制图控制限如下:2232.090.48324.7944.0732.0932.090.48324.7920.11UCL X A R CL LCL X A R =+=+⨯===-=-⨯=(以上计量控制图控制线系数来自教材204页)五、最终控制用控制图的生成处于受控过程的控制用控制图如下:图五受控过程的控制用控制图从图中看出有些点出现异常,现将利用mintab软件分析的结果贴示如下:组员1, ..., 组员6 的Xbar 控制图检验结果检验6。
5 点中有4 点,距离中心线超过1 个标准差(在中心线的同一侧的C区域以外)。
检验出下列点不合格: 13, 14组员1, ..., 组员6 的R 控制图检验结果检验2。
连续9 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检验出下列点不合格: 12, 13, 14从mintab软件中我们了解到有点根据判异准则有点出界,即是过程出现异常,但早操卡来说这些宿舍内的学生能够打够。
我们始终强调的是利用质量管理的思想来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但是理论和实际再结合的过程中要突破一些死概念和条条框框的局限,跳出思维狭隘的圈子,在不与现实冲突矛盾的前提下用最核心的思想去解决现实的问题。
六、个人总结作为质量与可靠专业的一名在校生,努力学习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的思想是衡量我们是否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关键所在。
质量工程一作为质量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不仅提供给我们了现代企业内部施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告诉了我们一个企业从员工到个人都应该具备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施行全员参与的、全面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时,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够站得住脚,才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然而只有课堂上纯理论的灌输对于本来就缺乏实践经验的我们是远远不够,我们只有通过切身的去操作、去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够比较好的理解和熟悉理论知识如何在现实环境中去应用。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的实践操作主要锻炼了我们如何将质量控制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意识,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样的环境可以应用质量控制的思想,更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工作当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