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评估标准(同名27674)

合集下载

辽宁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

辽宁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附件: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简版

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简版

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标准化评估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辽宁省教育厅制定了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旨在规范学校评估工作,从而促进辽宁省义务教育的发展。

1. 评估目的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的目的是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学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的参考,推动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 评估内容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教育目标评估评估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否与辽宁省的教育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相符合,学校是否能够按照教育目标进行教学,以及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2. 师资力量评估评估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否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及是否能够保证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教育教学管理评估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2.4. 学生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能力,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业水平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3. 评估方法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文件评估评估学校的各类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和教学评价等文件,以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情况。

3.2. 观察评估通过实地观察学校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状况和学校环境等,来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环境。

3.3. 问卷评估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和需求,为学校改进提供依据。

3.4. 数据评估分析学校的各类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等数据,以定量的方式评估学校的教育质量。

4. 评估结果与利用辽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的评估结果将通报给学校,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鞍山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价细则指标体系高中

鞍山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价细则指标体系高中
3
网上浏览,现场验收
教育技术应用经费有计划,能保障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能保证用于教学研究、资源开发、教师培训、课题实验、设备维护等支出
2
相关经费支出印证材料,
电教经费使用一览表等,
经费不足-1设备损坏严重-1
各学科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突出的教师有奖励措施。
3
在校教师调查、表彰证书
建立有符合要求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管理科学规范,计算机室及其它各功能室使用记载准确、完善,设备维修及时,能保障教学需要。
课程整合
30分
整合课质量:
①*全国、省、大市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获奖。近两年来整合课的获奖情况统计并按要求计算出获奖得分
10
检查获奖证书;
国家级10分,省级7分,市级2分。
②*随堂听课:技术和媒体的运用符合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需要;使用技术的过程流畅;技术使用符合审美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没有为技术而用技术的倾向。
提供教案、课件、经验、论文成果
教育技术应用
120分
资源建设
18分
有覆盖各学科的电子教案、课件,各学科具有专项文件夹,目录清晰,内容较多,总量达到100G
4
网上浏览与现场验收
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网站(形式不限),持续不断地积累学生研究(探究)成果,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
网上浏览与现场验收
2
制度规章、维修登记簿、座谈,
无制度-1,无记载-1
教师能力
18分
校领导
2分
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关系认识清楚,积极利用网络,提高教育效益。在信息化应用上起带头作用,会上网浏览信息及收发邮件,文字录入、修改及打印,能制作PPT讲稿.有教育博客、电子邮箱和QQ教研群。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9.10•【字号】辽教办发[2013]290号•【施行日期】2013.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辽教办发〔2013〕290号)各市教育局: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辽教发〔2013〕97号)有关要求,我厅拟于10月中旬和12月下旬,开展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第三季度和全年目标任务的检查验收工作。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验收程序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第三季度和全年目标任务的检查验收工作,按学校自查、县(市、区)和市检查、省抽查的顺序进行。

自查和检查完成后分别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达标学校名单,由省教育厅从达标学校名单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进行检查。

我厅抽查情况将作为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我厅将从各市报送的达标学校名单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着重从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图书、职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八个方面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方式为实地查看、查阅相关资料、查看相关证明、查看财务账目、查看教师档案、查阅学籍、座谈交流等。

三、检查验收时间安排请各市教育局分别于9月22日和12月20日前,按照第三季度和全年目标任务将本市达标学校名单报送我厅义务教育处。

我厅将分别于9月下旬和12月下旬开展检查验收工作。

县(市、区)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达标学校名单的时间由各市教育局确定。

为保证检查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各市教育局按照附件1提供的样式报送达标学校名单,并指定一名科(处)负责同志为联络员,于9月22日前将联络员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等信息报送我厅义务教育处。

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估实施方案

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估实施方案

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估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教育强市为目标,按照辽宁省和鞍山市教育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确定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估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全面开展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估工作,引导各区、校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坚持“以应用引领发展”,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课程实施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与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支撑与支持。

二、评估目的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评估,以评促“用”,加强鞍山地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储备与应用普及工作,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具体作用;以评促“管”,增强学校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力度,重点关注管理机制、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素质;以评促“优”,创建一批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突出的示范区、示范学校,建立百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骨干教师队伍,在全地区起引领和辐射作用;以评促“建”,促进各县(市)区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构建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服务网络;从而提升鞍山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三、鞍山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领导小组组长李景菲鞍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副组长金德平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周国斌鞍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成员:白刚鞍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方好林鞍山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处处长刘明娟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训部主任潘国民鞍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主任王守安鞍山市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田启瑞鞍山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处副处长王群鞍山市教育信息中心培训科科长唐维国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训部高级教师四、评估内容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硬件建设、资源建设、管理机制和应用水平四部分。

其中,资源建设重点关注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把基础配置作为县(市)区、校的综合行为加以考虑;管理机制重点关注组织规划、机构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和维护情况;应用水平重点关注课程实施、管理服务、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以及应用特色情况。

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评估细则

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评估细则

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评估细则教育现代化是指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通过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学校验收评估是对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检查和评价,能够帮助学校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下面是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评估的细则。

一、教育理念和目标评估1.教育理念的评估(1)学校是否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理念,使之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2)教育理念的传达情况和落实程度。

2.教育目标的评估(1)学校制定的教育目标是否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2)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

二、教育内容和课程评估1.教育内容的评估(1)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2)是否有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等内容。

(3)是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

2.课程设置的评估(1)各个学科的教学计划是否能够贯穿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如何。

(3)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是否有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师资队伍和教师发展评估1.师资队伍的评估(1)学校的师资队伍是否充足,师资结构是否合理。

(2)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如何。

(3)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情况。

2.教师发展的评估(1)学校是否有完善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

(2)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是否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

(3)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反思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估1.教学方法的评估(1)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

(2)是否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

(3)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如何。

2.教学手段的评估(1)学校是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中的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和有效。

(3)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何。

五、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评估1.教育环境的评估(1)学校的校园环境是否安全、健康、舒适。

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

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

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一、校园设施与环境1.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是否达到现代化标准,是否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求。

2.校园环境是否整洁、美观,是否有良好的绿化和园林景观。

二、教师团队与师资力量1.教师是否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能力,是否经常进行教育培训和专业学习。

2.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是否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高级职称教师。

3.教师的数量是否满足教学需求,是否存在缺席和缺乏教学敬业精神的情况。

三、教学质量与课程设置1.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否建立了学生评教和教师评教制度。

2.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是否有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评估数据来支撑。

3.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培养学生现代化素质的要求。

四、科研与创新能力1.学校科研项目数量与质量,是否有科研成果的产出。

2.学校是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是否有相应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五、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1.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情况,包括道德品质、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发展。

六、社会服务与资源对接1.学校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情况,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和资源。

2.学校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否有相应的社会服务项目和活动。

七、学校管理与发展1.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是否健全、完善且具有执行力。

2.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是否符合省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八、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1.学校是否定期进行教育质量的自评与监控,是否对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

2.学校是否建立了教育质量评估的长效机制,是否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教育问题。

以上是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的一些细则,通过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的现代化情况,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九、校园设施与环境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的第一项指标是校园设施与环境。

一个现代化的学校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如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这些设施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求。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评估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评估标准解读

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
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
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
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
共建共享。继续推进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
用实验(实践)区(校)建设项目,提高信息化 应用的整体水平。
五、大连市“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提出: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高速、稳定、安全为 要求,更新网络设备,扩大网络带宽,提升大连教育 城域网运行能力。提高中小学拥有计算机比例,全市 教师实现“人手一机”。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中 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为农村中小学每个班级配 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缩小城乡中小学数字化差距。 延伸远程教育终端,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1500个远 程教育学习终端。
3.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中小学信息技 术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建设。对中小学教师有计划、 分期、分批,并更多地利用远程手段进行培训,提高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引导教师在备课、授课和学 生管理等方面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利 用现代科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 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加强信息技术伦理和 道德教育,提倡文明上网。到2015年,90%的中小 学专任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70%的课 程应用多媒体教学。
3、文件访问记录:开始/运行 recent
电脑日志记录:开始/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经典视 图里去掉这个)/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看看里面的 记录

2024年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自查报告

2024年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自查报告

2024年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自查报告一、学校背景2023年,我们创建了一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致力于打造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教学楼、实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教育理念我们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

我们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并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三、师资队伍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

我们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智能化教室、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育资源我们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活动室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我们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企业合作开展学生实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六、教育评估我们建立了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定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和教师教育水平评估,通过评估结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培训方案。

七、校园文化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注重校规校纪的培养,建立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八、社会责任作为一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我们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区建设,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语我们创建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们将继续秉持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有影响力的现代教育机构。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评估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评估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评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2.21•【字号】辽教办发[2014]22号•【施行日期】2014.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评估的通知(辽教办发〔2014〕22号)省内高等学校:从2004年起,我厅已批准建设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59个,其中A级15个,B级30个,C级114个。

经过建设,目前已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有5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

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我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为辽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依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辽教发〔2011〕51号),我厅现对批准建设时间已满五年的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校自查自评。

依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打分表》(见附件1),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

二、向省教育厅申请接受评估,如实填报《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表》(附件2),填写2009-2013年间所获相关成果,在首页“评估申请等级”栏目中填写“升级(具体级别)、保持原级别、重组、合并、降级或撤销”申请。

三、评估结果为A级重点实验室可申请推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厅将加强对A级和B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C级重点实验室以学校自建为主。

四、连续两年没有接受省教育厅评估或评估不通过的重点实验室,我厅将视具体情况要求限期整改或予以撤销。

五、请有关高校于3月21日前报送如下材料:1.申请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学校公函,纸质版一式一份;2.自我评估结果打分表(附件1),纸质版、电子版各一式一份;3.《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表》(附件2)及相关佐证材料,每个重点实验室装订一册,纸质版、电子版各一式一份;4.《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汇总表》(附件3),纸质版、电子版各一式一份。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07]75号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07]75号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的通知正文:----------------------------------------------------------------------------------------------------------------------------------------------------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07]75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补充通知》(教高[2007]10号)及《教育部关于2007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70号)精神,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22所学校申报的14个学科50个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通讯评审、现场考察及终审评议。

评审出22个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见附件1)和1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见附件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基础,引领全省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

各校要充分认识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意义,以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队伍素质和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附件:1.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07年07月18日附件1:第二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1.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物理实验中心3.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心4.渤海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5.大连理工大学生物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6.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实验中心7.辽宁工业大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8.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9.辽宁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10.大连海事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11.大连理工大学水力学实验教学中心12.东北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13.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4.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5.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16.辽宁医学院机能实验教学中心17.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实验教学中心18.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9.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技术实验中心20.辽宁大学法学教学综合实训中心21.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实验技术中心22.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力学与结构实验中心附件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名单1.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2.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3.东北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4.辽宁科技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5.大连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6.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实践中心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训练中心9.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力学实验中心10.大连医科大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心——结束——。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评估验收结果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评估验收结果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评估验收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1.22•【字号】辽教办发[2014]13号•【施行日期】2014.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评估验收结果的通知(辽教办发〔2014〕13号)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我厅于2012年12月在全省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2013年10月21日至11月20日,我厅组织了四个专家组对各市申报的176所学校(小学103所、初中5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进行了评估验收。

经专家组认真评议,以上176所学校均达到了《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评估细则》要求。

经研究,我厅决定授予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等103所小学、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等58所初中、沈阳市实验学校等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称号(名单详见附件)。

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对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并通过有效形式和途径,充分发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的示范导向作用,推动辖区中小学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有关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切实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校本研修,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我省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报电子材料要求doc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报电子材料要求doc
材料四:D课题研究
要求:从D1—D3依次对每一项具体情况作简要说明,并提交附件。
A2
计算
机教
室*
①中学计算机教室达1间/10个教学班,每间计算机教室满足一人一机的要求,记4分;每少1间扣1分;没有,记0分;或是满足(初中1机/20人,记4分;高中1机/15人,记4分)。
②小学计算机室达1间/15个教学班,每间计算机教室满足一人一机的要求,记4分;每少1间扣1分;没有,记0分。或是满足(小学1机/25人,记4分)
1、校长参加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理论训的名称、组织单位、获证等级等列表;
2、1955年1月1日后出生的教师姓名和信息技术等级证等级及获证时间列表;
3、多媒体软件制作培训的组织单位、培训内容、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等列表;
4、参加市级以上网络技术培训的教师名单、培训单位、培训班名称(或培训内容)、获证等级等列表;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报电子材料要求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具体内容与要求
电子材料要求
A
环境
建设
A1
网络
化环
境*
①有100M以上(含100M)校园网,且有学校网站或网页,记3分;
②有1间以上(含1间)多媒体网络教室,记1分;
材料一:A环境建设
要求:从A1—A9依次说明每一项装备的具体情况,如A2,需说明有几间计算机教室,教师机(或服务器)和学生工作站的CPU、内存、硬盘等具体配置如何,哪一年装备的。
4、音像教材目录;
5、投影教材目录;
6、自主开发的各类教材软件(含课件)目录;
7、学校订阅的教育教研刊物目录。
B2
安全
防范
有通过国家安全部门认定的网络版的信息过滤软件、网络版的防毒软件、软件或硬件防火墙软件各记1分。

关于申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报告

关于申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报告

关于申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
申请
XX县教育技术装备站:
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教学管理日趋规范,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超常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近年来,我校投入80多万元,兴建了多功能、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地面卫星接收站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基本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了教学手段跨越式发展,20XX 年被市教育局授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XX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示范学校”,为了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根据我校实际,特请求将我校确立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XX学校
二XX四年十一月八日。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4.09•【字号】辽教办发[2012]68号•【施行日期】2012.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督导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辽教办发[2012]68号)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各校外学习中心:为了规范和加强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我省建立的校外学习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2010年度、2011年度年报年检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2]9号)文件的要求,我厅决定对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我省建立的校外学习中心进行检查评估。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评估的目的促使校外学习中心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工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检查评估原则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理,以评促提高。

三、检查评估对象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辽宁省内设立的校外学习中心。

四、检查评估内容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主要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校外学习中心管理和办学条件,招生管理,考试管理,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见附件1)。

五、检查评估的方法及时间安排各校外学习中心在4月24日之前将自评报告及《校外学习中心基本情况统计表》(纸质和电子版)提交给省教育厅职成处,逾期不报的校外学习中心将视为拒绝参加年检评估工作。

教育厅将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检查评估,时间另行通知。

六、检查评估的结果评估结果分为合格、限期整改和不合格三类。

教育部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确认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按照原国家教委《关于设立“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教电厅(1997)4号)精神,经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审批,确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528所学校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请各地认真落实实验学校的各项工作,切实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2000年10月23日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名单北京市(24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161中学陈经纶中学昌平区第四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15中学广渠门中学房山区房山中学大兴县黄村第二中学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东城区分司厅小学石景山区鲁谷小学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县第五小学西城区阜外大街第一小学通州区东方小学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朝阳区日坛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花园村中学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延庆县延庆中学天津市(24所)第21中学第四中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第二中学第47中学第100中学塘沽区第二中学大港区第三中学咸水沽镇第一中学杨村镇第一中学宝坻县第四中学静海县第一中学蓟县第一中学芦台镇第一中学开发区第一中学大港油田中心区第二小学汉沽区体育场小学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红桥区实验小学第55中学宝坻县第一中学大港油田第10中学蓟县城关小学河北省(15所) 辛集中学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张家口市第二中学迁安市第一中学昌黎县汇文中学隆化县存瑞中学乐亭县中堡王庄乡初级中学邯郸市峰峰矿务局小学邯郸市邯山区农林路小学香河县城内第二小学秦皇岛市新一路小学石家庄市四中路小学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唐山市路北区实验小学山西省(15所) 太原市育英中学太原市第37中学太原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大同市第一中学大同市第二中学平定县第一中学长治市第二中学襄垣县第二中学运城中学晋城市第一中学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神头第一发电厂子弟小学孝义市新城小学运城地区人民路学校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内蒙古自治区(12所) 包头市第35中学满洲里市三道街小学海拉尔市呼伦小学通辽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锡林浩特市第二实验小学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巴彦淖尔盟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小学赤峰市第10中学包头市第四中学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验小学辽宁省(21所)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铁西区应昌街小学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大连市金州区八里小学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大连市第44中学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鞍山市第一中学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本溪市铁路中学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丹东市第二中学丹东市站前小学锦州市古塔区保安第二小学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营口市站前区红旗小学阜新市实验小学葫芦岛市实验小学朝阳市光明小学盘锦市高级中学吉林省(24所) 实验中学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六中学长春市第30中学长春市第45中学长春市第48中学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市毓文中学吉化集团公司第九中学吉林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白城市第一中学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吉林油田管理局高级中学四平市地直街小学公主岭市岭西小学白山市实验小学抚松县实验小学通化市东昌区实验小学校延边第二中学长春市第103中学辽源市实验中学吉化集团公司第九小学长春外国语学校黑龙江省(15所)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大同小学阿城市涤纶小学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牡丹江市第二中学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佳木斯市第二中学大庆市东风中学大庆石油高级中学大庆市第六中学双鸭山市第一中学肇东市第一中学勃利县高级中学上海市(24所)光明中学位育中学育才中学曹杨第二中学北郊中学大境中学延安中学新中高级中学莘松中学嘉定区第二中学南汇县中学青浦区实验中学松江二中崇明中学宝山区实验学校奉贤县育秀实验学校第六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闵行区华漕中心小学浦东新区新时代小学江苏省(28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金陵中学苏州市第一中学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无锡市第一中学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常州市第一中学丹阳高级中学通州市石港小学淮阴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阴市高级中学如东县掘港小学江宁县东山镇中心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州市第三中学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南通中学泰州中学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扬州市梅岭小学常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建湖县实验小学锡山高级中学如东县中学宜兴高级中学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浙江省(28所)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宁波效实中学宁波市镇海中学温州市实验中学湖州市第四中学嘉善县第二中学黄岩实验中学永嘉县上塘镇城西小学富阳市新登镇中心小学宁波市海曙区中心小学慈溪市实验小学瑞安市实验小学天台县实验小学舟山市定海小学龙游县实验小学江山市城南小学缙云中学金华市环城小学海宁市实验小学绍兴市鲁迅小学义乌中学平阳县中心小学临安市衣锦小学绍兴县实验小学遂昌县实验小学宁波市曙光中心小学东阳中学富阳中学安徽省(15所) 蚌埠市第二中学铜陵市第一中学和县第一中学宁国中学贵池中学淮南市第一中学宿城第一中学合肥市南门小学合肥市西园小学六安市城北小学芜湖市绿影小学安庆市四照园小学淮北市实验小学滁州市全椒县实验小学马鞍山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省(21所) 厦门一中龙岩一中长汀一中莆田二中福州八中晋江养正中学三明二中福州实验小学福州群众路小学福州鼓楼第三中心小学厦门演武小学厦门实验小学泉州晋光小学建瓯实验小学三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州一中厦门六中泉州一中福州第40中学石狮新湖中心小学南安第一中学江西省(16所)南昌市第三中学乐平中学上饶市第一中学宜春第一中学临川第二中学新余第一中学萍乡市芦溪中学鹰潭第一中学九江第一中学赣州市文清路小学上饶市第一小学九江市双峰小学吉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南城县第一中学萍乡中学余江县第一中学山东省(24所)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青岛嘉峪关学校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烟台市芝罘区南通路小学龙口市实验小学济宁市实验小学曲阜市实验小学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德州一棉有限公司小学博兴县第一小学胜利油田孤岛小学实验中学青岛第45中学青州市王府街道办事处实验初级中学寿光市北洛镇第一初级中学日照第一中学平邑第一中学济南铁路职工子弟实验学校青州市邵庄镇初级中学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青州第一中学烟台第三中学济南第12中学河南省(22所) 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郑州市白鸽集团郑州二砂实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业有限公司小学洛阳市第五中学周口市闫庄小学许昌市实验小学许昌市文化街小学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信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罗山县实验小学三门峡市实验小学灵宝市实验中学新乡市第10中学新乡市育才小学济源市北街学校焦作市轻工职业中专安阳市第七中学中原石油勘测局机关第一小学濮阳市子路小学郑州市二七区陇海西路小学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六中学洛阳市第23中学湖北省(16所) 葛州坝外国语学校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宜昌市实验小学汉川市实验小学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来凤县实验小学南漳县实验小学随州市实验小学麻城市第一实验小学荆州市沙市区实验小学荆州市荆州小学监利县建设小学咸宁市实验小学潜江市实验小学湖南省(20所)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桃源县第一中学衡阳市第八中学湘潭市第二中学岳阳市第一中学沅江市凌云塔小学祁阳县第一中学怀化市鹤城区■水小学花垣县花垣小学邵阳市第二中学涟源市第一中学张家界市永定区敦谊小学株洲市第二中学宜章县第一中学长沙市第一中学长沙市长郡中学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小学长沙市开福区东风小学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常德市澧县澧阳镇第一完小广东省(28所) 番禺中学南海市桂城中学北江中学东莞市东莞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中山市华侨中学茂名市第一中学阳江市第一中学潮州市金山中学开平市开侨中学深圳市外国语学校汕头华侨中学深圳市宝安中学江门市第一中学惠州市华侨中学梅县东山中学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深圳市深圳小学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汕头市新乡小学梅县丽群小学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汕头市聿怀中学广州市天河区云山小学珠海市第二中学新兴县实验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10所)横县中学柳州市景行路小学南宁市第三中学北海市北海中学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钦州市逸夫小学玉林市玉林镇古定中心小学梧州高级中学桂林市桂林中学百色市第五中学海南省(9所) 文昌市文昌中学海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海口景山学校定安县第一小学保亭县保亭小学乐东县第一小学海口市第20小学琼海市实验小学琼山市琼山小学四川省(19所) 新都县第一中学南充高级中学大竹中学渠县中学宜宾市第一中学南溪县第一中学泸州市第二中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泸州市梓■路小学绵阳市成绵路第一小学邻水县鼎屏小学四川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乐山市实验小学峨眉山市绥山镇第三小学双流县棠湖中学彭州市南城小学成都市列五中学成都市第12中学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重庆市(21所)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人民小学北碚区朝阳小学涪陵区第七小学涪陵第五中学开县汉丰镇第五小学万州实验中学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一职业中学巴蜀小学南开中学第八中学巴蜀中学育才中学第29中学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长寿中学巴县中学忠县实验小学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希望小学江北区华新小学铜梁县铜梁中学贵州省(10所)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遵义市第四中学都匀第一中学毕节第一中学六盘水市第三中学贵阳市甲秀小学遵义市文化小学铜仁第一中学大方县第二中学六盘水市实验小学云南省(10所)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玉溪市红塔区第三中学楚雄州第一中学大理市第一中学思茅地区第二中学个旧市第一中学石屏县第一中学曲靖师范学校附属第二小学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临沧地区凤庆县凤城完小西藏自治区(5所) 林芝地区中学拉萨市第一高级中学拉萨市第八中学山南地区第一小学昌都地区实验小学陕西省(15所) 西安小学靖边县第一小学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汉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第五职工子弟小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西安高新第一小学西安东方机械厂子弟小学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子弟中学(西安) 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子弟中学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第一职工子第中学商州中学蒲城县尧山中学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咸阳职工子弟中学甘肃省(10所) 玉门市三台小学高台县解放街小学民勤县东关小学嘉峪关市逸夫学校庆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静宁县第一中学临夏市第一中学张掖市第四中学兰州市第33中学兰州市东郊学校青海省(8所) 西宁市第七中学西宁市贾小庄小学西宁市虎台小学西宁市西关街小学平安县第二小学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北小学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第二小学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第二小学宁夏回族自治区(9所) 银川市第九中学银川市第三中学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平罗中学长庆银川高级中学银川市第21小学银川市实验小学青铜峡市汉坝小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所)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属小学乌鲁木齐石化总厂第一小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奇台县第一中学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米泉回民中学乌苏市第一中学哈密石油第一中学奎屯市第一中学——结束——。

(完整版)辽宁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

(完整版)辽宁省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附件: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南岳区第一中学南岳第一中学(简称南岳区一中)位于风光旖旎的衡山集贤峰下,其前身为坐落于长沙市韭菜园的南华中学,经数次搬迁、屡经兴废后迁于现址,改为现名。

建校以来,历届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秉承“忠诚、团结、勤奋、向上”校训,在教育教学方面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南岳区一中在继承荣耀传统,面对新世纪,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走全面育人之路,特色办学之路,为社会培育了大批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数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的目标,一方面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配置了一批现代化教育设备,另一方面我们开展多方面的教学与培训,全面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老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局部成果。

现对比检查指标系列的四个方面要求,分别汇报如下:一、坚强有力的组织管理首先,成立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教体局实验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教体局局长邹长青任组长,陈瑶光副局长、旷俭股长为副组长,郭刚毅校长、梁文格副校长为组员;学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技术研究小组,组长为郭刚毅,副组长为梁文格、曾淑荣,组员为李宋军、张合聪、易正光、谭志勇、刘兰娟、邓杰、谢小才、肖万斌。

领导小组常常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实验校的创立工作和指导教育技术教研教改。

其次,将教育现代化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校长每个学期的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对全体教师亦有明确要求:每人至少每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上一堂公开课。

校长常常与仪器站领导、教诲处主任、电教老师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情况,指导教诲处与电教老师处理日常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协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配置。

再次从经费上予以保障:教体局对我校的实验校创立非常重视,先后拨款100多万元为我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双控室,今年又将投资26万余元配备电脑室和电子备课室,学校也有专门用于教育技术建设与研究的经费开支,在使用上有帐目,符合财会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有门户网站,并有专人管理互动栏目,得0.2分;能通过因特网进行外部访问,得0.1分。
实现与省、市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等网站的链接,得0.1分。
学科(每科)教研组有主页,1个学科得0.1分,最高1分。
建成网络监控系统,得0.2分。
建有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与上级部门联网召开远程会议,得0.2分。
有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教育教学和多媒体软件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得0.2分。
教师教学应用
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满分0.5分。
学校按要求在相关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得0.5分
成立计算机课外活动小组,扩展知识,满分1分
利用课余时间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增添新内容,参加各项大赛,得1分。
教育技术在课前(备课)应用,满分2.5分。
学科教师网上备课,搜集、下载教学资料,20次/学期,得1分。
单元教学小结(word文档),骨干教师1次/单元;任课教师2次/学期,得0.5分。
学生应用
能在课堂或课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满分2分
具备在课堂上参加网上学习的能力。查询、搜集、下载资料,发布信息,得1分
课后能自觉访问教师、校园及相关网站自主学习,得0.3分
参加“家校通”和网上远程学习,得0.2分。
学校通过“校务通”平台开展校务通讯,得0.2分。
有教研平台,可实现在线备课、课件制作、组卷、考试及视、音频点播,得0.2分。
有学生学习与资源管理平台,可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管理、资源库及资源的扩充与兼容,得0.2分。
三、资源建设(满分10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资源库
学校有较大存储量的信息化资源(满分4.5分)
学校有信息化教育资源库,优质资源存量(网络版)100G,得2分。
加入辽宁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网会员并承担某一年级某一科目建设,得1分。
有教师自建资源库,最低2G心会员,得0.5分。
电子教材
有种类齐全,容量充足的电子资源(满分1分)
教学用录音带:外语、语文学科与教材配套,每册2套,得0.3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教师教学效果
骨干教师和一般学科教师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效果较好,满分4分。
骨干教师能有机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抽查听课,优质课比例达到50%以上,得2分。
一般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达到80%以上,得分2分。
课堂效果
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后,学生主体作用得以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满分5分。
至2004年底,学校教师男50、女45周岁以下者100%参加过区级以上(含区级)信息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得1分。
学校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1人加0.05分,最高分为2分。
学校教师参加Inet未来教育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1人加0.1分,最高分为3分。
电教专业人员每年参加县(市)级以上专业培训两次以上,得0.4分。
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占80%,得分2分。
教学模式与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比较,有较大突破的占100%,得分1分。
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发现、主动探索的认知工具的学生达到80%,得分2分。
学生成绩
学科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通过活动得以提高,满分5分。
积极参加各学科学习竞赛并获奖,得分0.5分。
近三年来,参加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得0.5分;参加市中小学奥林匹克程序设计比赛得1分;获校团体奖加1分;参加全国、省各项信息技术各项比赛得0.5分,成绩优异(获一、二等奖以上者)的得0.5-1分。(最高4.5分)
视听阅览室、音像资料室:20人次/周,得0.5分。
德育应用
利用现代媒体组织大型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各项课外活动,开办家长学校,满分为0.5分
利用现代媒体举办各种大型教育活动最少10次/学期,得0.2分。
利用现代媒体组织学生各项课外活动最少8次/学期,得0.2分
开办家长学校最少4次/学期,得0.1分
六、教学应用与效果(满分15分)
有通过“网络安全和管理”培训认证的教师,每个得0.2分(最高0.4分)。
组织活动
积极开展、组织本校现代教育技术评优活动和培训,满分1.5分。
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评优、成果交流活动(优质课、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课件、学生电子作品等)每年一次,得1分。
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校本培训(每年一次以上),得0.5分。
规章制度
经费保障
相应措施落实,经费到位。(满分2分)
学校有教育技术设施使用、管理与维修制度,责任到人,记录完整,得0.5分。
学校有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和应用研究的经费保障,投入落实的经费每10万元得0.1分。(最高1分)
经费使用有帐目,符合财会制度,账物相符,得0.5分。
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满分15分)
学科教师自制辅教、辅学课件,10课(件)/学期,得1分。
学科教师参加网上交流、研讨活动,5次/学期,得0.5分。
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满分5分。
应用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每位任课教师30节/学期,得2分。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每位任课教师10节/学期,得3分。
教育技术在课后(辅导)应用,满分1分。
应用网站辅导学生,骨干教师50人次/学期、任课教师15人次/学期,得0.5分。
建有单独的网络中心机房,得0.2分
中心机房的每个服务器,得0.2分;有路由器(硬件),得0.1分;有8小时/千瓦以上后备电源,得0.1分。(最高1分)
校园网络接点到每个班级,得0.4分;到每个办公室,得0.3分;到每个专用教室,得0.3分。(最高1分)
校园内建有大屏幕电子公告牌,得0.1分;配有触摸屏查询台,得0.1分。
有8个信道、终端进每间教室的双控、闭路电视系统,实现班班通,得0.5分。
建有校园电视台(电视演播室),得0.3分。
建有校园广播系统,得0.1分。
网络软硬件系统与应用
网络设施齐全,网站建设合理,各种平台建设功能齐全。(满分6分)
建有校园网并接入因特网(宽带),100兆以上(含百兆)光纤接入,得1分,10兆光纤接入,得0.5分,ADSL接入得,0.2分
学校每年为教师订阅,包括《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在内的各种教育研究刊物10种以上,得0.2分。
教学资源收集与共享
能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源的共享共建,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满分2分)
充分利用互联网、城域网、卫星地面接收等多种资源为教学服务,形成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得1分。
学校有至少1个多媒体教室或报告厅,每个得0.1分,最高0.3分。
将日常教学的教室配置成多媒体教室,每个得0.1分(最高1分)。
有专门制作高级课件的制作室,能够制作多维动画并处理视频,得0.3分。
有供学生使用的电子阅览室:最低30㎡,得0.2分(最高0.3分)。
建有数字化、实验化教室,如机器人、数字物理、MiDi音乐等,每个得0.2分(最高0.6分)。
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评估标准(同名27674)
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评估标准
一、组织机构与管理(满分5分)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机构,学校领导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教育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满分2分)
学校建有5人以上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得0.2分。
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负责人,得0.2分。
科研能力
学校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满分1.5分)
科研课题负责人具备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实验的能力,得0.5分
有50%以上的教师具备参加各类各级科研课题实验的能力,得0.5分
100%骨干教师主持区级以上(含区级)课题,得0.5分。
获奖成绩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现代教育技术评比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满分9分)
参加历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省级每个得0.5分,市级每个得0.3分;二等奖省级每个得0.3分,市级每个得0.1分;三等奖省级每个得0.1分,市级每个0.05分;优秀奖省级每个得0.05分。(不得重复加分,最高1分)
参加省级历届 “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课件:一等奖每个得1分,二等奖每个得0.8分,三等奖每个得0.5分,优秀奖每个得0.2分。(最高2分)课例:一等奖省级每个得1分,市级每个得0.8分;二等奖省级每个得0.8分,市级每个得0.5分;三等奖省级每个得0.5分,市级每个0.2分;优秀奖省级每个得0.2分。(不得重复加分,最高4分)
90%的专任教师能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教研活动、管理班级工作,得1分。
8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制作教与学所需的多媒体课件,得1分。
5%的教师具备研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得1分。
电教人员每人每学年协助授课教师上整合课不少于10次,得0.5分。
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00%有个人主页、1%有个人网站,得0.5分
有教学用各类资料、素材光盘100G以上,得0.5分。
配有容量不少于50G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报刊,且每年有补充更新的内容,得0.2分。
纸质教材
有校本教研文字教材、各类教科研成果汇编、办学经验材料。(满分1分)
有校本教研文字教材10万字,得0.3分。
有各类教科研成果汇编、办学经验材料(准出版物)20万字,得0.5分。
计划总结
学校有近期和长期的相关规划。每个学期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满分1分)
有数字校园或教育信息化5年规划,规划具有可行性和发展性,得0.3分。
每年都有教育技术工作计划和总结,计划和总结中包括教育技术发展、应用研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规划;每篇计划(或总结),得0.1分。(最高0.4分)
教育技术能力测评工作列入教学计划,为教师考评的一个重要内容,得0.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