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科学文化教育教具操作方法汇总 (天文和物理学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天文和物理学教育》教具操作方法汇总

三原色的变化

教具构成:红黄蓝的颜色各一支,调色笔一支,涮笔缸一个,调色盘2个

适用年龄:5岁

操作方法

(1)教师选择在桌面上进行此项工作。将教具取来放在桌面上。介绍工作名称。

(2)将调色板拿到面前,将三原色的颜料挤出适量分别挤在1个调色盘里。请幼儿说出看到的颜色。将颜料与挤出的颜料一一对应放好。

(3)取调色毛笔在涮笔缸中浸湿。提示:“现在我要把两种颜色调在一起,想一想会怎么样呢?”挤出红色的颜料和蓝色的颜料,用毛笔将两种颜料调和均匀,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得到紫色。将毛笔涮干净。

(4)将红色和黄色挤在一起,调和均匀,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得到橙色。将毛笔涮干净。

(5)将黄色和蓝色调和在一起,得到绿色。

(6)请幼儿尝试将颜料两两和在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

(7)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注意事项

教师可制作三原色变化的示意图,给幼儿更直观的印象。

认识月相变化图

教具构成:月相变化图,蜡烛,地球仪,比地球仪小的球体

适用年龄:6岁

教育目的:初步了解月亮有圆缺变化,不同时间内月相的名称不同,简单了解月相的成因。

操作方法

1、教师选择在地面上进行此项工作。将教具取来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出示月相图,介绍“这是月相变化图。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啊?”等幼儿说完后教

师总结“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的时候是弯的,那么为什么同一个月亮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呢。”

3、教师将蜡烛点燃固定在教室一侧,将地球仪放在蜡烛的左侧,再左侧放“月球”。将教

室内的窗户拉上。

4、教师邀请2名幼儿一人拿地球仪,一人拿月球,请拿月球的幼儿绕着地球转。教师解

释“月亮是一个星球,是一个球体,它总是绕着地球在转动。”

5、教师请拿月球的幼儿与拿地球仪的幼儿与太阳(蜡烛)站在同一条线上,请拿地球仪

的幼儿看一看月球,说出看到月球的一面是亮的还是暗的。教师展示月相图,提示“这就是初一的晚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是黑的,几乎看不见的。我们叫它新月。”

教师请拿月球的幼儿逆时针转动45度,请拿地球仪的幼儿看一看月球,说出看到月球亮的一部分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展示月相图,提示“这是初三初四的晚上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弯弯的,我们叫它娥眉月。”

6、继续进行其他月相呈现的步骤,并命名月相名称。

7、将教具归位。

活动延伸

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在完成此项活动后,请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月相变化图。

2、教师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名称的月相制作成三步卡放在科学文化区域里供幼儿使用。

认识太阳系嵌板

教具构成:8大行星嵌板,画在地板上的8大行星轨道图,圆球8个

教育目的:使幼儿对所生存的宇宙世界产生情感,而热爱生活。由了解宇宙而产生宇宙的责任感、使命感。

操作方法

1、教师将8个行星嵌板向幼儿展示,提示嵌板上共有8个球体。介绍8大行星:“小朋友

们在晚上看天空的时候除了能看见月亮以外还能看到什么啊?星星其实是一个一个的星球,它们都非常的大,因为它们离地球非常非常的远,所以看上去我们就觉得它们都是很小的星星了。在这些星星当中,有一些是绕着太阳转的星星,这些星星叫做太阳系行星。这样的行星一共有8个。”

2、请幼儿注意在行星嵌板的中央有一个红色的星球,这个星球就是太阳,在太阳的周围

有8个行星,这8个行星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转动。请幼儿注意那些椭圆形的圈,提示:“这些就是行星的轨道。”

3、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沿着一个星球的轨道抚摸一遍。教师提示“这是水星/火星/木星的轨

道。”请幼儿找出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命名。每次介绍不同的行星的名称。特别介绍地球,强调地球也是一颗行星,也在绕着太阳转动。

4、请9名幼儿参与行星运转的游戏。请一位幼儿站在中间举一支蜡烛代表太阳,请其他8

名幼儿各拿一个球代表一颗行星站在轨道上沿轨道绕着蜡烛走。活动结束后将教具归位。

活动延伸

认识天空中不同的星座

注意事项

八大行星要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不能相撞。

认识磁铁

教具构成:磁铁,塑料制品若干,铁制品若干,木制品若干分别放在不同的小筐里。

适用年龄:4岁

教育目的

直接:认识磁铁的特点,辨别可以被磁铁吸附的物体

间接:培养幼儿探索的精神。

操作方法

(1)教师将教具放在托盘里取来放在桌上。介绍工作名称。

(2)教师示范:向幼儿出示磁铁,介绍:“这是磁铁。我们来看一看它能做什么。”将磁铁靠近铁制品,请幼儿观察铁制品的变化。再将磁铁靠近另外的物品,请幼儿观察其他物品的反应。

(3)请幼儿将物品按照磁铁可以吸附和不能吸附分类。教师总结:含铁的物品磁铁可以吸附,不含铁的物品磁铁不可以吸附。

(4)反复练习后将教具归位。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向幼儿说明利用了磁铁的磁性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摩擦起电

教具构成:塑料筷子,塑料梳子,丝绸,小的泡沫屑或碎纸片,木筷子,铅笔

适用年龄:4岁

教育目的

直接:初步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间接: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操作方法

(1)教师铺好工作毯,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2)展示:将教具整齐的放在工作毯的中部。示范用梳子梳头发,反复的梳几次,将梳子的一端放在泡沫屑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将塑料筷子裹在丝绸里摩擦数次,将筷子的一端放在纸屑或泡沫的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4)请幼儿尝试。

(5)总结:“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所以才能将纸屑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

(6)请幼儿尝试用木梳和铅笔摩擦,看能不能起电。总结:并不是所有的物体互相摩擦都能起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