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人类之间信息传播的现象、规律以及影响力。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媒体、公众关系、广告、社交媒体等等。
在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中,一些经典的理论被广泛应用并为人们所熟知。
本文将解读传播学十大经典理论,揭开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
一、媒介效应理论媒介效应理论是传播学的基石之一,研究媒体对受众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媒体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显著的。
此理论指出,媒体可以塑造个人的价值观、意见和行为,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们在接收和处理信息时,会经历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选择、解释和记忆等。
此理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过程,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果。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认知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感知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和态度。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广告、社交媒体等对于引起社会变革和影响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四、观众解码理论观众解码理论强调个体在接收和理解信息时的主动作用。
同样的信息可能被不同的受众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码。
此理论提醒传播者要考虑不同受众的背景和文化差异,以实现有效的传播效果。
五、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社会交往和沟通。
此理论强调符号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显示出人类社会的高度符号化特征。
它也为其他理论提供了基础,帮助研究者分析信息交流中的符号使用方式和含义。
六、集体创业理论集体创业理论旨在解释人们在面对危机和挑战时如何通过集体行动和共享价值观来创造变革。
此理论强调了社会网络和公共领域对于社会创新和变革的作用。
在信息流通日益畅通的时代,传播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社会变革。
七、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在接收到与自身已有信念或态度相矛盾的信息后,会产生认知失调的心理不适。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往往试图通过改变信念或态度来消除失调。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诞生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经典的理论和观点。
这些经典解读不仅为我们理解传播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也为我们深入探讨和应用传播学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传播学领域中的十大经典解读。
1. 传播过程模型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探讨信息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过程模型将传播过程划分为发送者、信息、媒介和受众等要素,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模型包括经典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型、舆论领袖模型、多步流模型等。
2. 有效传播有效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关键概念,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接收者理解和采纳的程度。
有效传播的重要条件包括信息的清晰、准确、有说服力,以及适时的传播渠道。
3. 媒介效应媒介效应是指媒介对信息接收者产生的影响。
经典的媒介效应包括鲍尔斯媒介效应、谴责效应、凝视效应等。
这些效应揭示了媒介对观众态度、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4.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旨在解释个体对媒介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以及个体对新闻报道、广告等传媒产品的反应。
其中包括知觉选择、信息加工、记忆保留等多个关键概念。
5. 主流化与倾向性传播学研究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主流化与倾向性。
主流化指社会上的权威机构对信息的选择和宣传,而倾向性则指传媒报道中潜在的偏见和倾向。
这两个问题不仅会影响信息的真实度和客观性,也会对公众的态度和观点产生影响。
6. 观众研究观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理解观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过程。
观众研究关注观众的需求、动机、态度、行为等方面,为媒体的内容制作和传播提供指导。
7. 新闻报道与公共舆论新闻报道与公共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传播学关注新闻报道对公众持有观点的影响,以及新闻报道在形成公共舆论和社会议程上的作用。
8. 媒介与社会变革媒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传播学研究了媒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以及社会变革对媒介的改变,例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和社会互动的深远影响。
传播学重点理论
传播学的主要流派一.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
1932年成立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w.阿多诺等。
这一学派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社会研究所迁至美国。
因此,法兰克福学派最终对美国的社会研究形成了直接的影响。
二战后又迁回法兰克福,成为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翼运动的研究据点。
1)法兰克福学派基本学说的形成:1.批判实证主义,声称社会科学是一种虚伪意识2.批判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没有完全摆脱实证主义3.批判社会,因为社会具有引导个体对其状况采取虚假接受的态度的非理性因素在最近几十年中,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的思想影响逐渐暗淡。
随着早先一批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的退休和去世,批判理论的精神力量延伸开来,吸引不同国家的众多学者。
二.芝加哥学派20世纪起一二十年代,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开始研究城市,移民,犯罪等一系列偏离常规的亚文化。
1)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建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体系2.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各种城市问题而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手段3.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型2)代表人物:1.杜威:实证主义倡导者,后出于愤怒离开芝加哥大学前往哥伦比亚任教2.帕克:最能代表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3)芝加哥学派为何衰落?哥伦比亚学派为何兴起?1.它的博士生离开,到其他大学教书,造就了它的竞争者2.芝加哥社会学系的教师不和,偏离了学术工作3.社会领域本身发生了变化4.诸如M.韦伯等欧洲学者来到美国5.1935,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结束了芝加哥学派对于主导性的社会杂志和专业协会总部的垄断控制三.哥伦比亚学派产生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
考研新闻传播学知识点2025年重点解析
考研新闻传播学知识点2025年重点解析在考研的众多学科中,新闻传播学一直备受关注。
对于准备在 2025 年考研的同学来说,了解并掌握重点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解析 2025 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的重点内容。
一、传播学基础理论1、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
在 2025 年的考研中,对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仍将是重点。
考生需要掌握其核心观点,即大众传播能够通过对某些议题的强调和突出,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认知。
同时,要了解该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和变化,例如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自主议程设置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2、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形成之间的关系。
考生要理解为什么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或者附和主流意见。
此外,还要思考在网络环境中,这一理论的适用性是否发生了改变,比如网络匿名性是否打破了沉默的螺旋。
3、培养理论培养理论关注的是大众传播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长期影响。
在备考中,需要明确培养理论的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媒介内容分析来验证这一理论。
同时,探讨在当下多元化的媒体环境中,培养理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新媒体与网络传播1、社交媒体传播社交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考研来说,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用户行为、信息传播模式以及其对社会舆论和公共事务的影响都是重要的考点。
例如,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信息传播机制,以及社交媒体中的谣言传播与治理。
2、短视频传播短视频在近年来成为了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传播形式。
考生需要了解短视频的制作特点、传播规律、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同时,要思考短视频如何塑造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社交行为,以及其对传统媒体和新闻传播行业的冲击。
3、网络舆论与引导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和引导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要掌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如情绪化、匿名性、快速传播等。
同时,学习如何运用传播策略和手段来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一、本文概述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理论与研究成果。
本文将选取传播学中的十大经典解读,旨在通过对这些经典理论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传播学的核心思想与发展脉络。
这些经典解读不仅涵盖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深入探讨了传播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领域的紧密联系。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对传播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指导实践工作,并推动传播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在传播学领域,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堪称经典。
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的“魔弹论”观点,即信息一旦发出,就能像子弹一样击中并改变受众。
相反,拉扎斯菲尔德强调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间接性。
他通过实证研究,特别是在选举研究中,发现信息并非直接从媒介流向大众,而是先经过一小部分“意见领袖”的筛选和解释,再通过这些意见领袖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中介角色,即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和解释中的关键作用。
意见领袖通常是某个社会群体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接收能力和社交影响力,能够将复杂的信息简化并传递给其他受众。
因此,两级传播理论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还强调了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两级传播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新视角。
它让我们意识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信息流通的不平等现象。
一些社会群体可能更容易接触到意见领袖,从而更容易获取和理解信息;而另一些社会群体则可能因为缺乏合适的意见领袖或信息渠道,而处于信息传播的边缘地带。
这种信息流通的不平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为我们理解信息传播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它不仅揭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中介角色和受众的主动性,还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流通不平等现象。
传播学经典理论
传播学经典理论
传播学经典理论是指在传播学中的重要理论,它们对当代传播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有:
1. 关系媒体理论(Interpersonal Media Theory):这一理论由美国传播学家Arnold Lasswell提出,他认为媒体可以通过创造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读者或观众的行为和态度。
2. 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这是Robert Putnam提出的理论,他认为,社会媒体可以创造社会资本,即人们之间的信任、协作和友谊,这样才能有效的沟通和文化传播。
3. 效应理论(Effects Theory):这是Habermas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传播媒体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从而影响社会发展。
4. 传播视角理论(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Theory):这是Ralph Lerner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传播研究应该从多种视角,如政治、文化、社会、历史、心理学等视角去理解传播,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传播的本质和作用。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报告共分为七个部分。在简介部分,报告表达了传播作为基本个人人权同时也是所有国家团体集体权利的基本信念。从第二部分开始,报告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委员会对世界信息传播结构的调查结果和建议。最后部分则概述了一些调查未能涉及或有待未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强化相互依存性,加强各领域的合作,采用国际的传播标准和手段,新闻的收集和分发方面需重视的问题,注意被忽视的信息盲区,更广泛的资金来源等。
“新世界信息秩序”(NWICO)的论争源起于20世纪70年代。NWICO的倡导者们普遍认为,作为旧时代殖民主义的孑遗和延续,现存的国际传播秩序维持并强化了国与国之间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因为这种传播结构当中暗含的逻辑还构建了南方对北方的依赖模式,该模式给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一个公平、合理的“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必须建立起来以取代现有的旧秩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映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文件,在学术方面是与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该学派在承袭马克思关于支配着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
霍夫兰的《传播与说服》
霍金斯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传媒》
拉斯维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帕克的《移民报刊及其控制》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布莱德报告》既肯定了结构主义者眼中的国际信息模型,又介绍了解决不平等问题的自由主义主张。该报告在意识形态上尽力不偏不倚,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也更多地采取了微观而实际的视角。在同年的第21届教科文组织贝尔格莱德大会上,含改变信息不平衡、保护记者权益、消解信息垄断、保障信源多样化、尊重不同文化等建议的《麦克布莱德报告》得以顺利通过。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1、知识沟假说1、背景2、提出3、基本观点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5、发展与改进6、现实意义1、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基本观点(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传播学必读经典书目
传播学必读经典书目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传播过程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以下是一些传播学必读经典书目:1、《传播学简史》:这本书作为一部学术史,通过追溯多学科在传播领域的“张力和对抗”,把握学科发展的态势。
2、《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全面介绍了传播学发端以来有影响力的理论、衍变,以及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
3、《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在关于影响力的学术图谱中,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最著名、记录最完备的成员之一。
4、《沉默的螺旋》:论述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被相关学科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5、《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H.米德的主要著作,对传播学中的自我概念和社会互动理论有重要贡献。
6、《公众舆论》:李普曼的经典之作,探讨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以及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中的作用。
7、《政治学》: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代表作,对传播学中的政治传播、宣传分析等领域有深远影响。
8、《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哈罗德·拉斯韦尔的又一力作,详细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和技巧。
9、《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的代表作,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对选民投票决策的影响。
10、《传播学概论》:施拉姆的代表作,扼要论述了各个传播要素及传播的社会效果,为大众传播学奠基之作。
11、《大众传播模式论》:丹尼斯·麦奎尔和温德尔的经典教材,反映了大众传播学理论的模式化阶段的研究探索。
12、《大众传播学诸论》: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的教材,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众传播学专业的学科水平。
13、《人类传播史》:施拉姆的另一部力作,从传播学的观念出发叙述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传播技术演进与文明社会构成的互动的简史。
这些书目涵盖了传播学的多个领域和理论,既有宏观的历史和理论梳理,也有微观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对于初学者和资深学者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传播学经典理论
传播学经典理论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指的是探究传播行为的过程,以及认知过程中的概念、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它认为,传播行为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接受者的思维过程,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接收者的思维过程对传播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2、关系理论:关系理论是传播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强调传播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关系理论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演变过程,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传播行为而产生的,而传播行为又受到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动力学理论:动力学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传播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动力学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会影响环境,从而对传播结果产生影响。
4、参照群理论:参照群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传播的过程是一种社会行为,参照群的产生、发展以及改变都会影响传播过程,因此参照群在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它指出传播具有功能性,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传播行为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起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共识等作用,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6、文化多元主义理论:文化多元主义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传播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过程,传播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的文化类型、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传播过程具有多元性。
文化多元主义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会相互影响,对传播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7、经验型理论:经验型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传播是一个经验型的过程,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都会获得新的经验,从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
经验型理论认为,传播者和接收者在传播过程中的经验都会影响传播结果,从而对传播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8、传播行为理论:传播行为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传播是一个行为过程,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都会发生行为变化。
传播学中的重要名词解释
传播学中的重要名词解释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的方式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
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的学科,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本文将对传播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播学的核心内容。
一、传播:传播是信息从一个传播源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进行,如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视传播等。
传播不仅涉及到信息的传递,还包括传递过程中的媒介选择、传播效果、公众反应等方面。
二、媒介:媒介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渠道,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传统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而互联网的兴起则为传播媒介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
媒介的选择和使用对传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也反映了传播者的意图和价值观。
三、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传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方。
受众可以分为平民大众、特定群体、意见领袖等不同层次和类型。
传播学研究关注着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信息获取途径、意见形成过程等,以帮助传播者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受众需求。
四、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对传播活动影响的评估和衡量。
它可以从认知、态度、行为等多个层面来分析和研究。
传播效果不仅与传播内容相关,还与媒介选择、受众属性、传播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传播效果有助于传播者优化传播策略和提高传播效益。
五、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媒介的适应能力和利用能力。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介素养成为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它包括媒介的选择与使用、信息的辨别与评估、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六、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建立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平台。
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使用户能够分享和产生内容。
社交媒体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成为信息传播和意见交流的重要场所。
七、信息可信度:信息可信度是指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信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成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传播学十大经典书籍
传播学十大经典书籍(转文)保罗·F.;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在形成现代传播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在形成现代传播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影响,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开创者。
从1930年在维也纳首次从事对广播听众的传播效果研究开始,到1937年在美国进行的“广播研究项目”和194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研究,他通过分析性地利用样本调查,做出了影响个人行为的、有因果关系的推论。
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助手合作完成的《人民的选择》被称为“社会科学史上最复杂的调查研究之一”,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著作。
《人民的选择》以194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为分析案例,试图阐释在大众传媒及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选民如何做出投票的选择。
促使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对大众在总统选举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诱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机器直接推动了包括传播学在内的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在美国的发展:社会学家奉命研究士兵的士气,以使整个军队的精神面貌更利于作战;社会心理学家奉命研究政治宣传的有效性问题,以使政府的指令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深谙世界各国文化的人类学家则负责向政府提供建议,以减少美国政府在与日韩等国打交道时产生的摩擦。
这些学者在各自领域的成功为人文社科带来很高的声誉和愈来愈广泛的研究领域。
基于社会需要的各种新兴研究领域也促使人文社科摆脱单纯的思辨式研究方式而代之以实证式的研究方式,因为每一个研究成果都被期待着对紧迫的社会问题做出解释或者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
《人民的选择》和实证派传播学都诞生于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下。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在形成现代传播《人民的选择》对于传播学学术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一是“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观点的形成。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在形成现代传播早期的宣传理论家支持强有力的大众媒体,但是,后来的传播学学者在研究媒体对于选举行为、消费决策和其他类型的行为变化时,没有找到这类强效果的证据。
传播学十大名词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
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
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
传播学十大核心理论集合1、知识沟假说1、背景2、提出3、基本观点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5、发展与改进6、现实意义1、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2、提出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基本观点(1)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在特定的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性。
4、导致"知识沟"原因分析1)传播技能: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就会有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教育程度高。
2)已有知识的储备,由于现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识多少的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由于教育程度高对某问题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
3)社会交往:经济状况好的人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交往范围广,获得知识速度快。
4)选择性心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很难找到与其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媒介信息,兴趣降低。
5)大众传媒自身的本性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
5、发展与改进1)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有时会缩小,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最为关键在于兴趣和动机。
传播学的100个经典名词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传播学第一章1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1拉斯韦尔(5W模式“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四种功能: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文化传承)2勒温(守门人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
作用: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受到信息。
)3霍夫兰(他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的重视)4拉扎斯菲尔德(他的研究不仅破除了“魔弹论”关于“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信息传播的“中间站”—一意见领袖,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极传播论”乃至“多极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
)5李普曼(逆态环境、刻板模式。
主要贡献: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李普曼与拉斯韦尔是同一类的学者,而且他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思想。
他在《舆论学》一书中表达了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里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
他认为在舆论过程中“刻板模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社会舆论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章1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信息的交流、离不开符号和媒介、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2传播的分类1内向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5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3传播代表性定义:1共享说2影响说3反应说4互动说5过程说(大题:如何更好地开展人际传播或交流)第三章1第三四章的案例分析题包括传播者责任,职业道德,信息污染,信息的爆炸匮乏2论述题传播者的营销因素与那些:1权威性2可信性3接近性4熟知性5悦目性3守门人的三重角色:接受者守门者传播者一身三任,角色多变4守门人的特征:1隐形性2依附性3追加性4完善性5守门人功能:1检查功能2加工功能3评价功能4导向功能5桥梁功能6守门人责任:1确定“编导”方针2确保“产品”质量3加强整体协调4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传播学是研究和分析信息传播、沟通、交流以及影响大众意识和行为的学科。
在传播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理解和掌握,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及拓展:1.传播:传播指的是信息、思想、观念、价值观等内容在社会群体中广泛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各种媒介途径进行,包括口头、书面、视觉、数字等。
2.媒介:媒介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或平台,它可以是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电子媒体(如电视、广播)、数字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3.公众:公众通常指的是受传播影响的广大人群,他们可能具有共同的兴趣、需求或特定背景,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受众。
4.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传递信息给大量的受众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它们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能够对公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
5.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构建的交流平台,它可以让用户自由地创建、分享和交流信息,如微博、微信、脸书等。
它们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得个体可以更直接地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
6.信息扩散:信息扩散是指信息在社交网络上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传播和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更加迅速和广泛,形成了信息病毒效应,一条信息可以迅速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大量人群中。
7.媒介效果:指传媒对受众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效果。
媒介效果可以分为认知效果、态度效果、行为效果等不同层次的影响。
8.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指的是通过媒介和其他载体传递和传播的文化元素,如价值观、观念、艺术作品等。
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承和转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影响个体和社会的认同感和认知结构。
以上仅是一些传播学中的重要名词解释,传播学领域涉及广泛,还包括传播理论、传播策略、传播研究方法等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和概念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息传播的过程和影响。
传播学核心名词精讲(看看就行)
传播学核心名词精讲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
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社会信息: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
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
信息社会亦称"知识社会"、"后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
信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所能得到的各种物质手段来延伸、扩展和强化人的脑力劳动,它表现出来的是信息化、智能化和分散化。
信息革命对社会的推动首先体现在它使得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推动力。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文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8卷JOU RNAL O F T S I N GHUA UN I V ER S IT Y(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 o.5 2003V o l .18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熊澄宇(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文章第一次提出传播学十大经典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专业解读。
这10部英文原著包括李普曼的《公共舆论》、帕克的《移民报刊及其控制》、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霍金斯委员会报告《自由和负责任的传媒》、霍夫兰的《传播与说服》、拉斯韦尔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学》、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委员会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关键词:传播学; 十大经典; 经典解读中图分类号:G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3)05-0023-15收稿日期:2003-05-12作者简介:熊澄宇(1954- ),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天大多数人对传播学的认识更多地是从身边的媒体开始的。
从传统的电话传真、图书报刊、广播影视,到新兴的互联网络、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使传播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
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过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制度与法规等。
政治传播、新闻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传播等是传播学中较有影响的分支学科。
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传播学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一直命途多舛。
文革前其被划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排除在国门之外;20世纪80年代末又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绑在一起,打入了冷宫;199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后,传播学在大学校园里才有了正式的户口。
一门推动信息社会成型,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众多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学科,在20世纪末终于被中国社会正式接受,可谓亦悲亦喜。
目前,全国有300余所高等院校设有与传播学相关的专业,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方法等均已列入课程。
在课堂上,李普曼、帕克、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拉斯韦尔、施拉姆等传播学大师及主要观点被屡屡提及。
然而,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们要进一步研究,希望在国内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到大师们的原著却极其困难。
为弥补缺失,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为有中级以上英文阅读能力的学生、青年学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一条接近大师们原作的途径,也为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做一点推动工作。
这10部英文原著包括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的《公共舆论》、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的唯一著作《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传播效果研究宗师拉扎斯菲尔德的开山之作《人民的选择》、被称为新闻批评史上里程碑的霍金斯委员会报告《自由和负责任的传媒》、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关于说服研究的奠基作《传播与说服》、拉斯韦尔提出传播过程“5W ”观点的经典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阐述信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人有人的用处》、美国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编撰的第一部教材《大众传播学》、加拿大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委员会发布的历史性文献《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
和其他重要的早期传播学人物不同,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李普曼从未执过大学的教鞭。
但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
《公众舆论》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籍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纽约。
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了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
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供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沃尔特・李普曼于1974年12月14日逝世。
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他的专栏评论被不只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他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
他获得了1958年度普利策新闻奖。
李普曼的著作很多,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作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
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作者直到1974年去世也没有对它作过任何修订增补,尽管书中所使用的实证资料仅仅截止到成书之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无论从词源学意义上还是从它本身的性质而言,舆论都不过是一些意见。
公众舆论自然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者大家的意见。
总的来说,意见有它的基本特征和流通表达的逻辑。
首先,意见不是知识,更不是对知识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可能会以某种程度的知识或信息为前提;其次,意见只是意见的主体对意见的客体做出的反应,而不是对客体本相的认知,当然更不是对客体本相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必定会以某个客体为反应对象。
这种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特征和逻辑,既是舆论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常常令人困惑的地方。
因为任何舆论在展示力量和宣泄激情的同时,也会包含着某些成见、偏见甚至是门户之见,即使是一个汹涌的舆论大潮也难以例外。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 seudo2environm en 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 type)。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李普曼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
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果并不作用于刺激引发了行为的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1]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42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例如,宠坏了的大学生,有天赋的黑人运动员和成功的亚洲商人等。
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
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此外,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
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
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
40年后,科恩继续为议程设置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指出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样想”方面都不大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
当然,直到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的文章发表在《舆论季刊》上,议程设置才被命名。
李普曼作为最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的学者之一,对该理论的产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经典论著《公众舆论》也因为对上述传播学问题的精辟论述而经久不衰。
帕克的《移民报刊及其控制》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是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芝加哥学派则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
美国学者罗杰思在他的专著《传播学史》中谈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影响时写到:“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来说,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
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2]在芝加哥学派中,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之为“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的学者”的罗伯特・帕克。
帕克1864年2月14日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高中毕业以后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一年以后转入密西根大学。
在大学期间,帕克有幸结识了当时还是年轻教师的哲学家约翰・杜威。
杜威把帕克介绍给了著名的财经记者福兰克林・福特。
福特对帕克的未来的事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每天详细报道股市行情和新闻对市场的影响,福特看到股票的价格波动实际上是对由新闻形成的公众舆论的反映,因此,他认为如果能够加以更有效的报道,公众舆论对新闻事件的反映就会像股票市场的反映一样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