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常见的质量

合集下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纺纱疵点及解决措施1. 纱线不匀原因:原料品质不佳、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锭子质量差解决措施:采用优质原料、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更换或维修锭子2. 毛羽原因:原料纤维过短、梳理不足、牵伸过度、加捻不当解决措施:选用较长纤维原料、加强梳理、调整牵伸工艺、优化加捻参数3. 太紧原因:牵伸过大、加捻过多、锭子调整不当解决措施:减少牵伸倍数、降低加捻强度、调整锭子4. 太松原因:牵伸不足、加捻过少、锭子调整不当解决措施:增加牵伸倍数、提高加捻强度、调整锭子5. 粗细不均原因:原料纤维粗细不均、牵伸不均匀、加捻不均匀解决措施:选用均匀原料、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6. 结头原因:原料中有杂质、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加捻过大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7. 条痕原因:原料染色不均匀、混纺原料不匹配、牵伸不均匀、加捻不均匀解决措施:均匀染色原料、选择匹配的混纺原料、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8. 花疵原因:原料中有杂色纤维、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加捻不均匀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杂色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9. 脆硬原因:原料纤维成熟度差、梳理不足、加捻过度解决措施:选用成熟度高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降低加捻强度10. 棉结原因:原料中有棉结、梳理不充分、牵伸不均匀、加捻过大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棉结、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1. 裂口原因:原料纤维强度低、梳理过度、牵伸过大、加捻过大解决措施:选用强度高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2. 僵硬原因:原料纤维弹性差、梳理不足、牵伸过大、加捻过度解决措施:选用弹性好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3. 刺毛原因:原料纤维中含有短纤维、梳理不足、牵伸不均匀、加捻过度解决措施:去除原料中的短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降低加捻强度14. 络筒时断头原因:原料强度低、梳理不足、牵伸不均匀、加捻不足、络筒张力过大解决措施:选用强度高的原料纤维、加强梳理、优化牵伸工艺、调整加捻参数、降低络筒张力。

纺纱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纺纱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纺纱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2010-3-31 15:31:21 赵文华| 来源:1、棉结的危害性纱线中棉结的多少不仅影响纱线及坯布的外观质量,而且会直接影响织物染色效果,造成染疵,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棉结已被列为重要的控制的疵点。

棉结的形成及分布(1)棉花收割时有许多收割方法会使原棉中产生棉结杂质,目前收割方法大致分为人工采摘及机械收割方法,国外人工收割方法主要用于采摘长绒棉及细绒棉,除此外,一律以机械化收割为主,机械收割给皮棉中带来大量杂质,甚至也有少量的棉结,给轧花厂清除杂质带来困难,也使轧花后的原棉中带有一定数量的棉结。

(2)开清棉生产中清除原棉中的杂质与增加棉结及短绒是一对矛盾的,开清棉各部打手速度越快,清除杂质越好,其增加的短绒及棉结越多。

开清棉生产线流程越长,棉结增加的越多。

因此要力求开清棉生产线短流程,优化除杂与产生棉结的工艺技术,力求在开清棉中尽力少增加棉结及短绒。

(3)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比例越大,产生棉结、短绒的机会就越多,要在原棉进入开清棉生产线加工前努力控制不成熟纤维的分布,减少不成熟纤维在混棉中的比例及差异。

(4)梳棉机是减少棉结的主要工序,许多棉结能在梳棉机上被梳理开或排除,因此,梳棉机要做到四快一准,强化分梳,尤其盖板与锡林之间的分梳作用要加强,新型梳棉机配置了固定盖板,改进了喂棉部的除杂功能和分梳效果,这些对减少棉结很到很重要起作用。

(5)对原棉中棉结的在线与离线监测控制,使生产中棉结数量的增加受控,应用AFis原棉性质检测仪可以逐包检查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百分比以及棉结总量,超过规定指标的要剔除不用,从而可控制棉结在开清梳各工序的数量,新型梳棉机如DK803、DK903,DC03等还可在线检测棉结的动态变化情况,可根据棉结的增加超限情况报警,自动调盖板与锡林隔距,自动磨盖板,稳定产品质量。

(6)经过长期实践及检验的数字积累,一般棉结控制的标准如下:原棉 200粒/g开清棉400粒/g梳棉80粒/g精梳 20粒/g①原棉根据初加工及原棉本身的质量,一般棉结定量为200粒/ g,最低100粒/ g,最高400粒/ g。

纺织技术专业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纺织技术专业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

纺织技术专业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引言:纺织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涉及到纺织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然而,在纺织品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各种质量问题,如纱线断裂、染色不均匀等。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以帮助纺织技术专业人员提高产品质量。

一、纱线断裂问题纱线断裂是纺织品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它可能是由于纱线质量不佳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问题所导致。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纱线质量:首先,需要检查纱线是否存在瑕疵或损坏。

如果发现纱线质量不佳,应及时更换纱线供应商或采取其他纱线质量改进措施。

2.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其次,需要检查纺织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

如果设备存在故障或磨损,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优化生产工艺: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来解决纱线断裂问题。

例如,调整纺纱机的张力、速度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纱线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二、染色不均匀问题染色不均匀是纺织品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它可能是由于染料配方不合理或者染色过程中的操作问题所导致。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染料配方:首先,需要检查染料配方是否合理。

染料的种类和比例应根据纺织品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如果染料配方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合适的染料配方。

2. 控制染色温度和时间:其次,需要控制染色温度和时间。

染色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于染色效果非常重要。

如果染色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染色不均匀。

因此,应根据染料和纺织品的特性来调整染色温度和时间。

3. 提高染色工艺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染色工艺的稳定性来解决染色不均匀问题。

例如,使用自动化染色设备和精确的控制系统,以确保染色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织物缩水问题织物缩水是纺织品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它可能是由于纱线或织物的材料不合适或者加工过程中的操作问题所导致。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纱线和织物材料:首先,需要检查纱线和织物的材料是否合适。

棉纺质量控制(1)

棉纺质量控制(1)

1.滑脱纤维:沿截面向两端轴向伸出的较短纤维,由于纤维间摩擦力小于纤维断裂强力,这些纤维将被从纱中抽拔出来而不被拉断,称为滑脱纤维。

2.滑脱长度:当纤维间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纤维的断裂强力时,此时纤维之间的接触长度,称为滑脱长度,用Lc表示。

3.断裂强度:单位粗细的纱线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P=强力/特数,单位:N/tex4.断裂强力:又称绝对强力,是指纱线受外力直接拉伸到断裂时所需的力,单位:N或cN5.棉结:由棉纤维、未成熟纤维、短绒因轧工或纺纱处理不当相互扭结形成,结构较松散,易上色,染色后成深色点子对浅色布外观有影响,可在坯布上看见,有些可以用手去除。

6.杂质:碎叶、籽屑、棉籽软皮、毛发、麻草等杂物,在布面上可以清楚呈现,后加工煮练可除去,漂染后在棉布上很少出现。

7.白星:由软籽表皮、僵棉、死纤维形成,在坯布上看不见,但吸色性差,染色后呈现白色的点子,对深色布外观有影响。

8.毛羽:是指暴露在纱线主干外的纤维端9.毛羽指数:纱线单位长度内单侧面上毛羽长度超过某一定值时的毛羽总根数。

10.毛羽值H: 1cm长纱线上毛羽总长度。

11.棉网清晰度:棉网清晰程度、厚薄均匀程度、有无破洞、破边、云斑等。

12.潜在棉结:大量松散纤维交叉扭结,在生条中未形成棉结,但在牵伸中由于牵伸力的作用,使这些松散的扭结抽紧后形成新棉结。

13.纱疵:纱线粗细变化超过一定范围,是纺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纱线上的疵点。

14.布面纱疵:原纱产生的疵点织入布面造成外观疵点。

15.纱疵率:布面上暴露的纱线上的四种疵点(粗经、错纬、竹节纱、条干不匀)一处满10分造成布降等的匹数占总生产匹数的比例。

纱疵率=纱疵引起织物降等匹数×100%/总匹数16.粗经:直径偏粗长5cm以上的经纱织入布内。

17.错纬:直径偏粗、偏细长5cm以上的纬纱织入布内或紧捻、松捻纬纱。

18.竹节纱:是在纺纱过程中,由于通道不光洁,机件有毛刺,清洁工作不良,牵伸过程不良,成品或半成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沾污造成。

纺织行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和质检流程

纺织行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和质检流程

纺织行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和质检流程随着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质量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变得愈发重要。

纺织品的质量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以及成品的检验等。

本文将探讨纺织行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和质检流程,以帮助企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一、纺织行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1. 原材料的质量指标原材料是纺织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纺织企业需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如纱线、织物、化学纤维等,并从中选取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检查。

原材料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强力、断裂伸长率、红外干燥失重率等,这些指标可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检验来判断。

2. 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控制点,只有在这些控制点上严格控制,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纺纱、染色、印花、烫画和检验等环节。

在每一环节,纺织企业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并设置相应的指标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3. 成品的质量指标成品的质量指标是纺织品质量控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考核产品的物理性能、外观质量和化学指标等。

常见的成品质量指标包括纱线强力、布匹的重量和密度、染色牢度、防皱性能等。

纺织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实验室测试和样品抽检等方式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二、纺织行业质检流程1. 原材料检验首先,纺织企业需要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

对于原材料供应商,应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在进货前对其进行资质审核和评估,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

随后,纺织企业应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检查其标识、规格、数量以及质量指标等,只有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 生产过程控制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在纺纱阶段,需要对纱线强力、纱线细度和纺纱平均牵伸率等指标进行检验。

染色和印花环节,需要严格控制色差、颜色牢度和印花均匀度等指标。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纺纱是把纤维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之后,使其成为可以用来织造纺织品的线状材料的过程。

纺纱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纺纱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纺纱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纤维质量不均匀纤维材料的质量不均匀会导致纺纱时出现断裂、断头、打摆等问题,影响纱线的均匀度和强度。

解决措施包括:1.对原料进行分类分级,在纺纱前先对原料进行分类分级,把质量相近的原料放在一起,以提高纤维的一致性。

2.优化纺纱工艺,在纺纱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拉伸、捻合和梳理等措施,以平衡纤维的不均匀性。

3.使用预处理设备,在纺纱前使用预处理设备,比如预并条机、预并梳机等,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使得原料的质量更加均匀。

二、纱线强度不足纱线的强度不足会导致织造时易断裂,影响纺织品的质量。

解决措施包括:1.选用合适的纤维材料,增加纤维的长度和粗度,选择合适的纤维组合,以提高纱线的强度。

2.优化纺纱工艺,调整纺纱的各道工艺参数,比如拉伸倍率、捻度、卷绕张力等,以提高纱线的强度。

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纺纱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增加纱线的强度。

三、纺纱设备故障纺纱设备故障会导致工作中断,影响生产效率。

解决措施包括:1.设备定期保养,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做好备件储备,及时更新设备备件,确保设备备件的充足,以应对突发设备故障。

3.培训员工,培训工人掌握基本的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能力,提高设备故障处理的能力。

四、能耗高纺纱过程中的能耗问题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措施包括:1.更新能效设备,更新能效设备可以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优化工艺流程,优化纺纱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3.强化员工意识,加强员工节能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意识。

五、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不稳定会导致退货率增加,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

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

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 2011年10月28日乌斯特公报测试内容:1. 条子(sliver),粗纱(roving)以及纱线的不匀率2. 粗节(thick places),细节(thin places)及棉结(neps)的频数3. “偶发性”纱疵的频数4. 纱线的强力及伸长5. 纱线支数的变异6. 纱线毛羽7. 纱线的直径变异8. 纱线的杂志(trash)及灰尘(dust)9. 纱线的圆整度(roundness)常发性纱疵(imperfection)分三种:细节(thin places):低于纱线横截面平均尺寸30%粗节(thick places):高于纱线横截面平均尺寸100%棉结(neps):低于或超过平均尺寸的100%只有当粗节大于纱线平均横截面+35%时,肉眼才能观察到。

细节横截面变化小于平均横截面-30%时,才是有害的。

例:A棉结参考长度为4mm,+100%,B棉结长度为1mm,+400%,那么这两个在机织或针织面料上的有害程度是相当的。

USTER条干仪ME100对细节,粗节和棉结测试分别有4个灵敏度水平。

在某些条件下,测试必须要在其他灵敏度水平下进行。

就此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对比测量结果具有局限性,测量结果绝对值的比较意义不是很大。

大量的实验表明,从一个灵敏度水平到下一个灵敏度水平,不同工艺下纺成的短纤纱线上,细节、粗节和棉结的数量保持着稳定的联系。

所以,通常可以假设,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灵敏度下得到的结论(如:好,一般和差)和其他任何灵敏度下的结论是相同的。

常发性纱疵不同程度的出现频率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他们的尺寸和数量也会在后道工序中造成很大有害因素。

细节表明了较大的纱线捻度(因为纱线横截面纤维较少时,抗扭转的能力弱),纱线张力不会随着纤维根数的减少而成比例下降。

粗节相反,粗节横截面的纤维根数更多,从而具有更高的抗扭转能力。

羊绒纱线的纺纱原料与质量标准

羊绒纱线的纺纱原料与质量标准

羊绒纱线的纺纱原料与质量标准羊绒纱线是一种高质量、柔软且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纺织品。

它由羊毛提取的纤维制成,通常用于制造高档针织品和服装。

然而,羊绒纱线的质量标准对于确保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羊绒纱线的纺纱原料和质量标准。

纺纱原料:羊绒纱线的主要原料是来自羊毛的绒毛。

绒毛是毛细纤维的集合体,它们通常被提取和筛选用于制造纱线。

不同品种的羊毛含有不同质量和特性的绒毛,这将直接影响羊绒纱线的质量。

最常用的羊毛品种之一是蒙古羊绒。

蒙古羊绒以其卓越的柔软度和保暖性而闻名,是羊绒纺纱工业中的首选原料之一。

此外,海岛绵羊和阿尔帕卡羊也被广泛用于生产优质的羊绒纱线。

这些品种的绒毛通常更长、更柔软,并且具有更高的纤维强度和弹性,使得纱线更加耐用。

纺纱质量标准:为了确保羊绒纱线的质量,相关标准和规范被制定,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

1. 羊毛质量:羊毛作为羊绒纺纱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优质的羊毛应具有适当的细度、柔软度和纤维强度。

严格的筛选和分类制度确保只有符合规定标准的羊毛才能被用于生产羊绒纱线。

2. 纺纱工艺:纺纱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对于羊绒纱线的质量至关重要。

包括清洁、分离、精细筛选和梳理在内的纺纱过程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仪器设备的支持。

这些步骤有助于消除杂质、提高纤维的整齐度和一致性,并确保纱线的柔软度和均匀性。

3. 纺纱技术:纺纱技术是羊绒纱线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精细纺纱技术使得纺纱纤维更加细密,纤维之间的空隙减少,纱线更加平整和均匀。

同时,适当的纺纱张力和速度控制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强度和拉伸性,从而确保纱线的质量。

4. 质量检验:羊绒纱线生产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这包括检查纱线的柔软度、均匀性、颜色、纤维强度和纺纱工艺等方面。

仪器仪表的应用、人工检查和客户反馈等多种方式可确保纱线符合标准。

总结:羊绒纱线的纺纱原料是来自高质量的羊毛绒毛,如蒙古羊绒、阿尔帕卡羊和海岛绵羊等。

纺织品质量等级

纺织品质量等级

纺织品质量等级1. 纺织品质量等级的概述纺织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品质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国家和行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纺织品质量标准和等级制度。

纺织品质量等级是根据纺织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外观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的,主要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表示最高品质,三级表示最低品质。

2. 纺织品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纺织品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包括: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制作五个方面。

(1)纤维原料:一级产品应选用优质原料,纯度高、长度均匀、强度高、无纤维破损、无杂质,不应有异味。

(2)纺纱:一级产品纱线应整齐,加强度和拉伸强度高,不应有明显的色差、错花、错纱等现象。

(3)织造:一级产品机织物整齐、细腻,手感柔软,均匀不掉线,金属荧光、漂白及色斑均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4)印染:一级产品印花清晰,色彩饱和度高,不易褪色、掉色,不应有异味、瑕疵、变形。

(5)成衣制作:一级产品成衣制作应完美,不应有明显的磨损、开线、断裂等情况,每个细节位置都需要做到精益求精。

3. 纺织品质量等级的价值纺织品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纺织品的品质水平,便于消费者了解和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

一级纺织品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其具有耐用、美观、环保等诸多优点,是消费者最喜欢的选择。

此外,品质等级的提高也带动了纺织品行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 如何选择合适的纺织品质量等级在购买纺织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以及纺织品的实际用途来选择合适的品质等级。

比如,一级纺织品适合用于高端服装、床品、窗帘等领域,而二级或三级纺织品则更加适合普通服装、日常生活用品等。

此外,消费者还应该留意纺织品标签上的生产地址、成分、纤维含量、洗涤方法等信息,以确保自己所购买的产品具有高品质、环保、安全等特点,从而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纺纱常见质量问题

纺纱常见质量问题

由纤维原料到最后制造成成品织物,需经过纺纱、织造、印染等工程,且每种工程中,又需经过一连续多个加工过程(Process)始能完成。

在各层次的加工中,设定条件之不当,人员操作之疏忽,机械之故障等,均可能致使产品发生外观上之缺点。

就理论上言之,加工之层次愈多,则发生缺点之机率亦愈高。

在织物外观所能见到之此种缺点,称谓织物瑕疵(Fabric Defect)。

但亦有在胚布状态无异状,若经漂、染加工后则显著出现,此种一般多称之谓潜隐瑕疵(Latent Defect)或隐性瑕疵。

我国有一句俗语:「多作多错,少作少错,不作不错。

」,此语虽在现代工作精神上不合时宜,但用在纺织多层次加工所产生之瑕疵上却甚为切合实际。

世界上少有完美之事物,纺纱工程会使原纱产生瑕疵,例如棉粒(Nep)、粗结(Slub)等;织造工程会使胚布产生瑕疵,例如并纬(Mispicks)、断经(Broken Ends)等;印染工程会使成品布产生瑕疵,例如染料点(Dye Spot)、结尾色差(Tailing or Ending)等。

品质优良之成品织物,其瑕疵应为极少。

如某种成品织物之瑕疵甚多,无论是用作制衣、被服、或其它日用品及装饰品,均会影响其美观,而降低其价值。

二、织物瑕疵之外观特征与成因由纤维至成品织物,加工之阶段可分为纺纱(Spinning),织造(Weaving),练漂、染色、印花(Scouring & Bleaching,Dyeing,Printing)与整理加工(Finishing)四大阶段。

现以在各阶段中可能发生之瑕疵,用工厂一般通用之名称,就其外观特征与生成之原因分述于下:1.属于纤维原料、纱支原因者2.属于织造原因者3.属于印染整理原因者4.生成原因难以归属及专业加工者1.属于纤维原料、纱支原因者(1)棉粒(Nep)(2)棉籽皮(Seeds)(3)粗结(Slub)(4)飞花(Flyer)(5)节纱(Cockled Yarn)(6)纱支不均(Uneven Yarn)(7)云织(Cloudd of Weaaving)(8)纤维点(Fiber Spot)(9)批号不同(Different Iots)(10)蒸纱不良(11)白点(1)棉粒(Nep)外观:布面呈现类似接头大小之棉纤维团,且系纺入纱中者。

棉纱国家质量标准

棉纱国家质量标准

棉纱国家质量标准棉纱国家质量标准一、引言棉纱是纺织行业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保障棉纱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以规范棉纱的生产和销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棉纱国家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二、基本要求1. 原材料要求:棉纱的原材料应选用优质的棉花,不得使用劣质棉花或回收棉纱作为原料。

2. 纺纱工艺要求:棉纱的纺纱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纺纱设备的选择、工艺参数的控制等。

3. 物理性能要求:棉纱的物理性能包括强度、伸长率、卷曲度等指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4. 化学指标要求:棉纱的化学指标包括含水率、酸碱度等,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制范围。

5. 外观质量要求:棉纱的外观应无明显的破损、污渍等缺陷,颜色均匀一致。

三、技术要求1. 纤维长度:棉纱的纤维长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以保证纺纱的质量和纺纱机的正常运行。

2. 纤维强度:棉纱的纤维强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以确保纺纱后的线线强度和耐磨性。

3. 纤维平整度:棉纱的纤维平整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以保证纺纱后线线的均匀性和柔软度。

4. 纤维含水率:棉纱的纤维含水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以防止纺纱过程中出现静电和断裂等问题。

四、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和手感检验,判断棉纱是否存在破损、污渍等外观缺陷。

2.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强度、伸长率、卷曲度等指标的测定,可以使用拉力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检测。

3. 化学指标检验:包括含水率、酸碱度等指标的测定,可以使用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4. 纤维长度检验:可以使用显微镜等设备对棉纱中纤维长度进行测量。

5. 纤维强度检验:可以使用单根强度测试仪等设备对棉纱中纤维强度进行测量。

6. 纤维平整度检验:可以使用电子平整仪等设备对棉纱中纤维平整度进行测量。

五、质量控制1. 原材料控制:严格控制棉花的品质,不得使用劣质棉花或回收棉纱作为原料。

2. 工艺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纺纱工艺参数的准确控制。

纺织行业质量检验标准

纺织行业质量检验标准

纺织行业质量检验标准在纺织行业中,质量检验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纺织行业中常见的质量检验标准,并探讨其对产品质量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材料质量标准材料是纺织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因此,制定合理的材料质量标准十分重要。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纤维强度、断裂伸长率、织物密度等参数。

通过制定统一的材料质量标准,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生产工艺标准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是保证产品一致性和可复实的关键。

生产工艺标准应包括纺纱工艺、染整工艺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例如纺纱线密度、纺纱成品率、染色牢度等指标。

此外,还应注意制定规范的生产环境和工艺操作要求,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三、成品质量标准成品质量标准是用来检验和评估纺织品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这些标准涵盖了纺织品的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

例如,对于服装类纺织品,可以制定肩宽、袖长、腰围等尺寸规范,以确保尺寸合适。

对于床上用品类纺织品,可以制定织物密度、耐磨性、透气性等指标,确保产品的品质。

四、安全标准纺织品接触人体,因此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安全标准对于保护用户的健康至关重要。

这些标准可以涉及到纺织品的 pH 值、重金属含量、甲醛排放量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制定合理的安全标准,可以防止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的有害物质的使用或释放。

五、环保标准纺织品生产不应对环境造成过度负担。

因此,制定环保标准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纺织废水处理、废气排放、化学物品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执行环保标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纺织行业质量检验标准在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用户安全以及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为企业提供了指引,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合理制定并执行这些标准也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行业信誉。

色纺纱常见质量投诉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色纺纱常见质量投诉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色纺纱是 由染色棉与原棉或两种及 以上染 色棉按

客户不同织 物引起 的色光偏差 :目前色 纺纱生产 厂大都 以圆机平 纹布在 有多种 光源灯箱 内判定 色光 , 要求色光 对标样达到 4 以上 ,由于 客户生产 品种 结 级 构 与参考标样差异过大 ,会 产生不同的色光效果 。 d )色牢 度波 动引 起 的色差 色牢度 即是在 相 同 的光 源下 ,原 坯 布样与 在不 同水 洗状 况下 的变 色程 度 。色 纺纱其 主要 原料 是色 棉 ,色棉 的原 产地 ,染 色使 用 的染料 性 能 ,染 色环 境 等对不 同的水洗 方法 ,其 色 光 的稳 定性 有一 定差 异 ,这个 稳定 性 即是 色牢度 。 1 2 色差 的控制 方法 . a )控制 原料 的色光偏 差 控制原 料 的色 光偏 差 ,对 每 一种 色棉 留好 相应
维普资讯
生产技术
— —
20 年纯代 织校 08 第 4 期
匕 鲂 秒 审 地 吹 量捉 诉 的 成 因 & 改进 搪 施
卫 国 ,吴爱 儿 ,黄林 海
359) 14 0 ( 宁波百隆纺织有 限公 司,浙江余姚 摘
要 :色纺纱是一种新型纱线 ,其应用领 域正在不断 扩大 。文章结 合生产实 际 ,对 目前 色纺纱 常见
例 ,正 确选 择原 料 的数量 。先 进行 人工 混合 ,特 别 是 不 同成 份 纤 维 ,保 证 在 单 位 面 积 内所 占 比例 一 致 ,而后打包 ,使各 种纤维 互相渗透 ,缩小 原料 因纤
维蓬松程度不一而造成 的抓 取无序 。严格做 好原料 的 接替 、翻改工作 ,对 少量变 动原棉 ,不会对 成品色光 变动 的按原料 接替执行 ,对原棉变 动偏多及 有色棉变

棉纱质量标准

棉纱质量标准

棉纱质量标准棉纱的质量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纺织行业标准机构制定,以确保棉纱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特定标准。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棉纱质量标准中的常见要素:1.纤维成分:棉纱的主要成分应为棉纤维。

标准通常规定了棉纱中其他纤维(如合成纤维)的允许比例。

2.纤维长度:棉纱的纤维长度通常分为短绒棉和长绒棉,各有不同的应用。

标准可能规定了所使用的纤维长度范围。

3.纤维强度:棉纱的纤维强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它影响纱线的耐用性和性能。

标准通常规定了纤维强度的最低要求。

4.纤维干净度:棉纱中的杂质、尘埃和杂质颗粒应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

标准可能规定了纱线的杂质和杂质颗粒的限制。

5.纺纱技术:标准通常包括了关于棉纺纱的技术参数,如纺纱方法、纺纱密度、捻度等。

6.纱线计数:标准规定了棉纱的纱线计数,通常以“支数”或“公支数”(Ne)表示,以表示纱线的粗细。

7.色彩和染色性能:标准可能包括棉纱的颜色要求和染色性能,以确保颜色均匀且不易褪色。

8.卷曲度和整齐度:标准可能要求棉纱的卷曲度和整齐度,以确保纱线平整、无结、无乱。

9.牢固度和耐磨性:棉纱的牢固度是指它在洗涤、摩擦和暴露于光线下的性能。

标准可能包括这些性能的测试要求。

10.环保标准:一些标准可能要求棉纱在生产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如限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

请注意,具体的棉纱质量标准会因国家、地区和用途的不同而异。

在购买或制造棉纱时,应遵循适用的标准和法规,以确保棉纱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这有助于生产高质量的纺织产品。

棉纱的常规规格

棉纱的常规规格

棉纱的常规规格
1. 纱支:表示棉纱的粗细程度,常用单位为“支”或“S”。

纱支数越高,表示纱线越细。

常见的棉纱纱支规格包括 10S、16S、21S、32S、40S 等。

2. 捻度:表示纱线的捻合程度,即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捻度的高低会影响纱线的强度、弹性和手感。

常见的棉纱捻度规格有 Z 捻(反手捻)和 S 捻(顺手捻)两种。

3. 线密度:表示单位长度纱线的质量,常用单位为特克斯(tex)或丹尼尔(denier)。

线密度越大,纱线越粗。

常见的棉纱线密度规格有 10tex、16tex、21tex 等。

4. 棉纱成分:棉纱可以是 100%纯棉,也可以是棉与其他纤维的混纺,如棉/涤、棉/麻等。

不同成分的棉纱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5. 棉纱用途:根据不同的用途,棉纱可以分为针织用纱、机织用纱、工业用纱等。

不同用途的棉纱在捻度、线密度等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棉纱的规格会因生产地区、品牌和具体产品而有所差异。

在选择棉纱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合适的规格。

棉纺纱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和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棉纺纱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和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棉纺纱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和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并条机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实现条子的并合作用,由并合促进混合,二是实现对条子的清洁作用。

条子的并合作用实现了条子内部纤维的均匀分布,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同时并条机吸风装置可以减少条子中的杂质和短绒。

因而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并条这两个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

1、并条机的牵伸工艺设置原则(1)头并合根数宜少不宜多,总牵伸倍数宜小不宜大、预并的后区牵伸宜大不宜小,预并并合在5根时,建议后区牵伸控制在1.5倍——2.0倍,质量指标较为理想。

(2)预并后区握持距宜大不宜小,建议在纤维品质长度上适当增加罗拉握持距10mm——12mm,有利于并条纤维伸直平行效果。

(3)末并后区牵伸宜小不宜大,前区牵伸倍数宜大不宜小。

前区牵伸倍数越大,后弯钩伸直效果越好。

一般后区牵伸设在1.15倍——1.25倍,以便集中前区一次牵伸。

使用带自调匀整并条机,采用6根并合时,建议后区牵伸控制在1.25倍以内为宜。

2、并条常见质量管理问题2.1 并条机自调匀整参数设置不合理,或者参数设置不一致问题,导致自调匀整达不到预期效果。

某企业使用立达RSB-D22C型并条机,同品种自调匀整工艺参数不一致,甚至同机台两眼工艺参数匀整点竟然相差12mm,并条机出现匀整效果不佳甚至报警。

建议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自调匀整位移传感器/凹凸罗拉基准电压值必须保证准确一致。

(2)自调匀整并条机匀整长度、匀整强度、低速匀整设置合理并尽量保持相对一致,并建议每2周进行一次校准,保证以上参数能够满足原料,温湿度变化的要求。

(3)A%(并条重量偏差报警)、CV%(并条条干报警)以及粗节报警值设置合理,建议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与并条机监控结果结合进行设置,根据生产效率和质量监控综合考虑,对于精梳纯棉。

纱线五大常见疵点的影响、成因及改善措施

纱线五大常见疵点的影响、成因及改善措施

纱线五大常见疵点的影响、成因及改善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是对织物的使用性能和档次要求越来越高,还对纺织物的耐用、舒适、表面光洁度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生产出能够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高质量纱线就成了人们迫切的需求,而纱线疵点对后工序尤其是织物的布面效果有较大影响,我们又该如何提高纱线质量?纱线主要疵点对织物的影响对于纯棉精梳高支纱线,从危害程度和发生频次看影响布面的有害疵点主要是粗节、细节、条干不匀、飞花、棉结和异常疵点。

以下首先介绍这些疵点对后工序的影响。

01.粗节、细节粗节,布面表现为一个突出的粗节,影响织物外观,甚至造成布面降级。

布厂可以通过人工挑修改善外观,但是挑修操作困难、费时费工;细节,因为比正常纱细,就会形成纱线强力弱环,造成准备和织造过程的断头,影响准备和织造的效率,即使未发生断头在布面表现为细于正常纱的疵点,且无法修复,数量多时会造成布面降级。

02.条干不匀影响织物外观,造成布面降级,特别严重时在织物布面表现为条影或木纹,较轻的情况下布面外观浑浊、不光洁似有云斑,条干不匀还会造成染色不匀。

03.棉结布面表现为棉点或白星,星星点点分布在布面上,如色斑影响女孩脸部美丽一样影响着织物的外观。

布厂可通过人工挑修来降低棉点,但数量过多时挑修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费时费工。

此类疵点较多或较大时在准备、织造中纱线断头率会增加,影响准备织造效率,影响织物外观及平整,造成布面降级。

04.飞花布面表现介于粗节和大棉结之间,比粗节短、纤维松散,影响布面光洁程度。

通过人工挑修可得到改善。

05.异常疵点多表现为长片段,发生频率低,如单纱中的双线纱,股线中的三股纱和四股纱等,以及长粗节、长细节。

此类疵点严重影响织物外观,造成布面降级,制衣厂一般都需要做避裁处理,会降低布的利用率。

更严重时甚至会延误订单的交期,赔偿客户的损失。

不同的布种对纱线的质量要求也不同如:净色布种(经纬纱线同色或不同色的平纹织物):根据经纬颜色的反差大小,对纱线的棉结要求不同,经纬颜色反差越大,对棉结要求越高,尤其经特殊后整理的布种对粗节、棉结要求更高。

棉纱一等品质指标

棉纱一等品质指标

棉纱一等品质指标棉纱是由棉花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一种纺织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而棉纱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品质,因此,对棉纱的一等品质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

棉纱的一等品质指标之一是纤维长度。

纤维长度是衡量棉纱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纺纱工艺和纺纱效果。

纤维长度越长,纱线的强度和均匀性就越好。

通常情况下,纤维长度在26mm 以上的棉纱被认为是一等品质的。

棉纱的一等品质指标之二是纤维强度。

纤维强度是指棉纱纤维抵抗拉力的能力,也是衡量棉纱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等品质的棉纱纤维强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纱线的强度和耐久性。

棉纱的一等品质指标还包括纤维细度和纤维含杂率。

纤维细度是指棉纱纤维的粗细程度,一等品质的棉纱应具有一定的纤维细度范围,以确保纱线的均匀性和柔软度。

纤维含杂率是指棉纱中杂质的含量,一等品质的棉纱应具有较低的纤维含杂率,以确保纱线的纯净度和质量。

棉纱的一等品质指标还包括纺纱工艺指标。

纺纱工艺指标包括纺纱效率、纱线成本和纱线均匀度等。

纺纱效率是指纺纱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一等品质的棉纱应具有高的纺纱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纱线成本是指生产一定长度的纱线所需的成本,一等品质的棉纱应具有较低的纱线成本,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纱线均匀度是指纺纱过程中纱线的均匀程度,一等品质的棉纱应具有较好的纱线均匀度,以确保纺织品的品质。

总的来说,棉纱的一等品质指标包括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纤维细度、纤维含杂率以及纺纱工艺指标。

这些指标的合理要求和严格把控对于保证棉纱的品质和纺织品的品质至关重要。

只有在满足这些一等品质指标的前提下,棉纱才能具备良好的纺织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生产和加工棉纱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这些指标要求进行操作和控制,以提供高品质的棉纱产品。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棉纱时也应关注这些一等品质指标,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以确保所购买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

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

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乌斯特公报USTER以及纱线常见质量标准 2011年10月28日乌斯特公报测试内容:1. 条子(sliver),粗纱(roving)以及纱线的不匀率2. 粗节(thick places),细节(thin places)及棉结(neps)的频数3. “偶发性”纱疵的频数4. 纱线的强力及伸长5. 纱线支数的变异6. 纱线毛羽7. 纱线的直径变异8. 纱线的杂志(trash)及灰尘(dust)9. 纱线的圆整度(roundness)常发性纱疵(imperfection)分三种:细节(thin places):低于纱线横截面平均尺寸30%粗节(thick places):高于纱线横截面平均尺寸100%棉结(neps):低于或超过平均尺寸的100%只有当粗节大于纱线平均横截面+35%时,肉眼才能观察到。

细节横截面变化小于平均横截面-30%时,才是有害的。

例:A棉结参考长度为4mm,+100%,B棉结长度为1mm,+400%,那么这两个在机织或针织面料上的有害程度是相当的。

USTER条干仪ME100对细节,粗节和棉结测试分别有4个灵敏度水平。

在某些条件下,测试必须要在其他灵敏度水平下进行。

就此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对比测量结果具有局限性,测量结果绝对值的比较意义不是很大。

大量的实验表明,从一个灵敏度水平到下一个灵敏度水平,不同工艺下纺成的短纤纱线上,细节、粗节和棉结的数量保持着稳定的联系。

所以,通常可以假设,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灵敏度下得到的结论(如:好,一般和差)和其他任何灵敏度下的结论是相同的。

常发性纱疵不同程度的出现频率能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而且他们的尺寸和数量也会在后道工序中造成很大有害因素。

细节表明了较大的纱线捻度(因为纱线横截面纤维较少时,抗扭转的能力弱),纱线张力不会随着纤维根数的减少而成比例下降。

粗节相反,粗节横截面的纤维根数更多,从而具有更高的抗扭转能力。

综议棉纺纺纱生产中几个质量问题

综议棉纺纺纱生产中几个质量问题
维普资讯
纱线质量控制与新颖纱线开发专题

20 年 ;代 锯校 禾第 3 07 巴 、 期
综议棉 纺纺纱 生产 中几个 质量 问题
秦 贞俊
( 国 纺 织 工 程学 会 棉 纺专 业 委 员 会 ,北 京 中 302 ) 105
摘 要 :棉 纺 生 产 的异 纤 、棉 结 、毛 羽 、单 纱强 力弱 环 几 个 问题 ,对 纱 线 产 品 质 量 以及 对 下 游 产 品质 量 及 生 产效 率 很 有 影 响 ,本 文 对 以上 几 个 问 题 分 别 进 行 了讨 论 ,分 析 问 题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正 确 解 决 的方 法 ,以 期 进 一 步 提 高 产 品 质量 。 关键 词 :棉 结 ;毛 羽 ;异 纤 ;强 力弱 环 ;条 干 不 匀 率 ;不 成 熟 纤 维 中 图分 类 号 :T 14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6X (07 3 O9— 3 S 1 0 9 2 5 20 )0 一OO 0
及 棉 结总量 ,超过 规定 指标 的要剔 除不用 ,从而 可 稳定棉 结 在 开 清 梳 各 工 序 的 数量 ,新 型 梳 棉 机 如
D 8 3 K 0 ,T .3等还 可在线 检测 棉结 的动 态 K 0 、D 9 3 C0 变化情 况 ,可根据 棉结 的增加 超限情 况报警 , 自动 调 盖板 与锡林 隔距 , 自动磨盖 板 ,稳 定质量 。 16 经 过长 期实 际及 检验 的数 字 积 累 ,一 般棉 结 .
1 棉 结
喂 棉部分 除杂 功能及 分梳效 果 ,这些对 减少棉 结很
起作 用 。
1 1 棉结 的 危害 性 :纱 线 中棉 结 的多 少 不 仅 影 响 . 纱 线及坯 布 的外 观质 量 ,而且会 直接影 响织 物染 色 效果 ,造成 染疵 ,随着 人们 对纺 织品外 观质 量 的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纱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棉结1、棉结的危害性纱线中棉结的多少不仅影响纱线及坯布的外观质量,而且会直接影响织物染色效果,造成染疵,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棉结已被列为重要的控制的疵点。

棉结的形成及分布(1)棉花收割时有许多收割方法会使原棉中产生棉结杂质,目前收割方法大致分为人工采摘及机械收割方法,国外人工收割方法主要用于采摘长绒棉及细绒棉,除此外,一律以机械化收割为主,机械收割给皮棉中带来大量杂质,甚至也有少量的棉结,给轧花厂清除杂质带来困难,也使轧花后的原棉中带有一定数量的棉结。

(2)开清棉生产中清除原棉中的杂质与增加棉结及短绒是一对矛盾的,开清棉各部打手速度越快,清除杂质越好,其增加的短绒及棉结越多。

开清棉生产线流程越长,棉结增加的越多。

因此要力求开清棉生产线短流程,优化除杂与产生棉结的工艺技术,力求在开清棉中尽力少增加棉结及短绒。

(3)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比例越大,产生棉结、短绒的机会就越多,要在原棉进入开清棉生产线加工前努力控制不成熟纤维的分布,减少不成熟纤维在混棉中的比例及差异。

(4)梳棉机是减少棉结的主要工序,许多棉结能在梳棉机上被梳理开或排除,因此,梳棉机要做到四快一准,强化分梳,尤其盖板与锡林之间的分梳作用要加强,新型梳棉机配置了固定盖板,改进了喂棉部的除杂功能和分梳效果,这些对减少棉结很到很重要起作用。

(5)对原棉中棉结的在线与离线监测控制,使生产中棉结数量的增加受控,应用AFis 原棉性质检测仪可以逐包检查原棉中不成熟纤维占的百分比以及棉结总量,超过规定指标的要剔除不用,从而可控制棉结在开清梳各工序的数量,新型梳棉机如DK803、DK903,DC03等还可在线检测棉结的动态变化情况,可根据棉结的增加超限情况报警,自动调盖板与锡林隔距,自动磨盖板,稳定产品质量。

(6)经过长期实践及检验的数字积累,一般棉结控制的标准如下:原棉200粒/g开清棉400粒/g梳棉80粒/g精梳20粒/g①原棉根据初加工及原棉本身的质量,一般棉结定量为200粒/ g,最低100粒/ g,最高400粒/ g。

②开清棉工序棉结增加到400粒/g,最低200粒/g,最高700粒/g。

③梳棉机生条含棉结量为80粒/g,最高200粒/g,最低50粒/g。

④精梳经过分梳及落棉,精梳条中的棉结一般控制在20粒/g以下。

⑤其它工序如并条、粗纱等棉结定量的变化不大,但都稍有增加。

不成熟纤维对增加棉结及短绒有较大的影响,应当控制原棉配棉时的不成熟纤维的分布及含量百分比。

2、异性纤维异性纤维的概念是指与棉纤维染色性能不同的其它纤维如毛、麻、丝、化纤。

原棉中混有这些染色功能不同的异纤,会在下游工序如针织布、机织布造成染疵,非但恶化实物外观质量,而且使纺纱企业遭到索赔,产生经济损失。

(1)目前我国已进入世贸组织,世界各地不同的加工方法收割及包装方式的原棉,国内企业都在应用,国内原棉中也混有异性纤维,俗称“三丝”,严重威协到我国棉纺织企业纺纱质量及下游工序的产品质量,为此,国内许多企业都组织人力成立一个车间拣“三丝”,用工多,效果不稳定也不彻底,是提高纺纱及织物外观质量的难题。

(2)目前在许多开清棉生产线上加装了清除异性纤维的技术装备,它是利用光电原理结合开清棉中细致的开松技术,进行异性纤维的检测及清除,像德国特吕茨勒公司的SCFO异纤检测分离系统,装在梳棉机喂入部分。

可有效的排除相当部分的异性纤维,应用这种技术系统的基本条件,必须在开清棉工艺流程中实现纤维的分离开松,尽可能使纤维游离、单纤化,在清梳联系统中将这种清除异性纤维的装置,安装在梳棉机喂入部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反映在自动络筒机上的电子清纱器清除异性纤维切断的次数看,可减少切断次数50%,提高了自动络筒机电清的效率,如果开清棉系统不装清除异性纤维装置,络筒机电子清纱器的效率,每10万m要切断40次左右。

(3)只有自动络筒机的清除异性纤维的电子清纱器,而无开清棉异性纤维清除器,则电子清纱器切断次数多,自动络筒机生产效率低。

只在开清棉系统中装有清除异性纤维的装备,而无自动络筒机异性纤维电子清纱功能的,异性纤维清除明显不彻底。

只有即在开清棉生产中装有异性纤维清纱系统,而又在自动络筒机上装有异性纤维电子清纱器,异性纤维的清除才能比较彻底,并获得较好的效果。

(4)国产的清除异性纤维装置及清除异性纤维的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有许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毛羽纱线毛羽在相当一些纺织品中是有害的,特别是喷气织机用的经纬纱都要求经纬纱尽量减少毛羽,尤其是3mm以上的有害毛羽。

但有些织物特别纱线含有一定的毛羽,以使织物具有一定的风格。

(1)产生毛羽的主要工序是细纱,在细纱机上对产生毛羽最有影响的有两个地方。

一是细纱纺纱三角区,即从细纱前罗拉钳口引出的须条到加捻点之间的纺纱三角区,据国外资料报导,三角区所产生的细纱毛羽占整个纱线毛羽的80%~85%,细纱车间的飞花附入80%以上是纺纱三角区产生的;二是卷绕部位。

(2)紧密纺纱技术的出现,基本上消除纺纱三角区,因此,纺出的纱毛羽极少,纱体光滑如丝,基本上解决了在纺纱生产中纱线产生毛羽的问题。

(3)细纱机卷捻部分的钢领、钢丝圈也是产生细纱毛羽的部位,大部分国产的纲领、钢丝圈寿命极低,钢领寿命只有9个月,钢丝卷寿命只有一周,由于钢领钢丝圈不配套,稳定期太短,使经纱张力很不稳定,尤其在纺纱生产中大纱及小纱纺纱张力更大,非旦会产生断头,而且会产生毛羽,近几年来,我国钢领寿命经过材料及加工工艺的革命,寿命已提高到3年~5年,钢丝圈寿命也有提高,像镀氟钢丝圈。

国外一般生产钢领,钢丝圈是在一个企业,钢领、钢丝圈吻合形状得到很好的设计,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配套质量,像瑞士布鲁克钢丝圈、钢领的配套情况很好,加大了两者接触面,使散热效果好,延长了寿命,根据工厂的体会,钢领钢丝圈配套情况好会显著减少毛羽。

(4)纺纱部件中的罗拉、胶辊、胶圈、导纱钩,上下肖、集合器等都对减少毛羽起一定的作用,如何在没有紧密纺技术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纺纱三角区,也是一项积极的措施。

(5)新型细纱机的电动机是变频调速的可按照纺纱过程从小纱到大纱锭速分为10级,以控制纺纱张力一致,稳定纺纱张力可减少大小纱的毛羽。

(6)纱线毛羽对喷气织机的效率提高十分相关,据调查喷气织机使用普通环锭纱时,因毛羽造成的经纬向停合约占2/3,因此毛羽问题尤其要引起重视。

(7)由于毛羽分布不均匀,锭差大,会使织物产生因毛羽造成的横档染疵。

(8)自动络筒机已实现了从大纱到小纱落纱退绕张力及络筒机卷绕张力一致的自动控制,也对减少管纱退绕时产生的毛羽数量有积极作用。

(9)络筒机对毛羽增加的影响是针对普通环绽纱毛羽较多的情况下,继续恶化使毛羽显著增加的,但并不包括紧密纺纱毛羽很少的纱,对于紧密环绽纱,络筒机并不会对细纱毛羽显著增加有影响。

(10)新型纺纱系统中,由于基本上没有纺纱三角区及钢领、钢丝圈的卷捻系统,因此喷气纺、涡流纺及转杯纺纱线上的毛羽都比普通环锭纱少。

不成熟纤维不成熟纤维:是指纤维胞壁很薄,中腔大,无转曲,纤维呈偏带状的棉纤维。

(1)由于不成熟纤维与成熟纤维的染色性能不一样,所以不成熟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分布不匀会在疵布中出现横档疵点,不成熟纤维含量越低,棉纤维染色性能一致,染疵少。

(2)不成熟纤维的刚性差、强力低。

因此会影响纺纱生产中的产、质量,在同等条件下会增加棉结及短绒,细纱断头增加,生产不稳定。

(3)国外早已把不成熟纤维含量占的百分比在混棉中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控制。

(4)应用棉纤维性质检测仪如乌斯特AFIS进行逐包检验不成熟纤维在原棉中的分布情况,可准确、快速检测不成熟纤维含量的仪器。

(5)建议在混棉中一批原棉包与包之间不成熟纤维含量的百分比在2%以内,批与批之间不成熟纤维含量百分比不超过0.5%。

平均强力和强力弱环(1)原纱的强力特征包括平均强力、强力不匀率、平均伸长及伸长不匀率。

一般经纱平均强力在15cN/tex,强不匀在9%~10%左右,纬纱平均强力12cN/tex,强不匀9%~10%左右。

平均断裂伸长,一般都控制在2%以内。

(2)喷气织机停台的重要强力指标是强力弱环即最低强力,一般认为纱线细度仅为正常纱40%时,这种细节弱环必然引起断头,造成停台,如果强力弱环在4cN/tex,伸长率低于2%,必然会造成断头。

(3)其它强力弱环除了细节疵点占61%以外,其它弱捻、接头不良,含杂粗节等也会造成经纬间停台,约占39%。

(4)产生经纬纱停台的强力因素,除了平均强力、强不匀外,强力弱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日本商人到中国买纱,特别强调10万纬强力弱环的数字。

根据高速大容量强力机tensogiet检测的10万纬断头情况来判断纱线购买的可能,因此在相当规模的针织、机织厂对纱的强力要求要特别强调强力弱环水平,我国一些相关企业应当尽可能配备tensogiet强力仪,把好原纱质量关。

(5)原纱上的细节主要有三类:一种短绒细节,一种是粗细节结头处,另一种长丝节或多个短细节连在一起的都会引起断头。

(6)为了减少强力弱环,为下游工序提供好的原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采用四单元传动的四罗拉牵伸形式的新型粗纱机,一方面消除了开关车造成的细节,另一方面改善牵伸条干,减少粗细节疵点等,还要加强牵伸部分的传动齿键配合,不使其有松动间隙,保证牵伸工艺同步,也是减少细节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此外,合理配置工艺,选择好的牵伸部件,像胶辊、胶圈、上下肖、加压机构等也是减少细节的因素之一。

不匀率指标不匀率指标包括重量不匀率及条干不匀率两项指标,一般纺纱厂对不匀率比较重视,监控水平也高。

(1)新型清梳联双棉箱给棉机是采取压力传感器及变频调速电机控制棉箱里的棉絮密度,使喂入到梳棉机的棉层纵横向一致,生条重不匀可控制在2%~2.5%。

(2)在梳棉机、并条机、精梳机等前纺设备上的各工序开环、闭环及混合环的自调匀整机构都对改善成纱条干不匀及重量不匀起积极作用。

(3)并条机牵伸部件如摇架、罗拉、轴套等都已有较大的改进,使中短片段不匀有了很大的改善。

(4)末并条上设有粗节监控装置,粗纱上装有张力监控系统,对改善成纱条干都有积极作用。

(5)大部分纺纱厂都配了离线监测条干仪,监测频率较高,及时发现条干及粗细节,棉结疵点的情况并及时加以解决。

(6)先进的末并条机上装有在线乌斯特自调匀整及监测系统,可以在线监控并条机的条干水平,一般可以取消离线监控。

(7)一系列在线、离线监控技术的实施,使纺纱质量有很好的保障,一般都可达到公报25%的水平,有些可达到5%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