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合集下载

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

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

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生平:(1798—1857),社会学概念的创始人,生于法国的蒙彼利埃市,16岁读大学,曾经担任过圣西门的秘书。

主要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著作,提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等思想。

一、实证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

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1791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16继续当权。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16,于9月22日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

(4)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

(5)1794年11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从1789年到1794年,短短5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孔德一、实证社会学:含义、原则、思想三阶段二、社会动力学: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三、社会静力学:社会构造四、孔德的宗教学:人道教必然。

2、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

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1)婚姻的不幸:1825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1826年孔德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

3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3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 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
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转向社会政治, 阐述实施其实证政治纲领时,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对其政治主张赋予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这是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完成伟大 使命的一次伟大实践。
二、 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
在孔德看来,社会的改组不是建立在 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要靠新的工业 社会的道德。因为仅靠政治的手段,即使 可以防止财富在少数人手里积累,但这将 会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并且要冒工业活 动遭受破坏的危险,使其不能顺利地推行。
五、 关于社会的进步
在社会进步问题上,孔德从他的社会 发展三阶段理论出发,认为人们合理的合 作可以加快社会进步的过程,但这必须在 了解社会进化伟大规律时才是可能的。
一、 本章要点
1、孔德的社会学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 础的。孔德实证主义思想理论的发端。孔多塞、 蒂尔戈的进化论及圣西门的思想对孔德实证社 会学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理论发端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和实证主义精神源 于他的理论前辈,是在承袭了18世纪法国启 蒙思想家以及和他的同时代的理论前辈的 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 “精神之父”和实证主义哲学精神
孔德十分关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 发展,通过观察,他发现在科学、艺术领 域同代和代际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牧师的特殊作用
在孔德设计的实证社会里,正如我们 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政治的权力或统治的 “功能”应集中在人道教的牧师和工业领 袖的手中。
四、 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
孔德认为,过去最大的毛病是政教合 一,人道教的最大贡献恰在于使政权和教 权实现分离。僧侣可以使用自己的权力而 不采用强制的法律,通过对实证学说的宣 传,来指导社会舆论。
一、 观察法
孔德认为,观察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 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 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圣才出品】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1 复习笔记西方学术界通常认为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一、生平与著述1.生平孔德出生于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市,其生长的家庭是一个政治上谨小慎微的保皇主义者家庭。

1814年10月,孔德进入巴黎工科大学学习,但并未完成学业就自主放弃外出谋生。

1817年夏,孔德成为圣西门的私人秘书,开始了两人长达七年之久的学术合作。

直到1824年,圣西门逝世的前一年,两人才最后分手。

两人分手的原因,表面看是在论文署名问题上产生了争执,但实际上,二人的分歧有着更深刻的政治和理论方面的原因。

孔德在与圣西门决裂之后,生活和工作上都很不顺利。

此时的孔德虽说有了一点名气,但这远远不足以使他得到社会的正式承认和获得一份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

为生计和孤独所迫,孔德于1825年与和他同居多年的一位名声欠佳的小书店老板娘正式结婚,后因引起不良社会反映而分手。

失去生活保障的孔德,只好重操旧业,做富家子弟的家庭教师。

孰料,这竟成了孔德学术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开始了对理论问题的潜心研究和著述。

孔德死于1857年,孔德一生著述颇多,但他在世时影响不是很大。

这固然同他所处时代政治环境动荡不安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实证主义思想从根本上背离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此外,由于他的实证理论的抽象的思辨性质,也不可能为贪图眼前现实利益的资产阶级所理解,致使晚年的孔德陷入十分尴尬和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不得不依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2.著述孔德的第一部巨著,六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发表于1830年至1842年之间。

在这部巨著中,他制定了科学分类的原则,首次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建立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思想。

他的第二部巨著,四卷本的《实证政治体系》,发表于1851至1854年之间。

此外还有:《论实证哲学的精神》(1844)、《实证哲学概观》(1848)、《实证主义手册》(1851)、《实证教义问答》(1852)、《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1885)、《主观的综合》(1856)等。

北京大学 社会学考研 孔德

北京大学 社会学考研  孔德

●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孔德,法国社会学家,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他的思想包括科学分类原则、提出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建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思想,对后世社会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性与奠基性的作用。

一、孔德的思想来源:1、“精神之父”与实证主义哲学精神:古典哲学家以及启蒙运动思想家成为其精神之父,其崇尚理性,反对建立在抽象原则之上的科学体系的质疑对孔德有极大影响。

2、孔多塞和蒂尔戈的进化论思想以及圣西门的影响:孔多塞与蒂尔戈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读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孔德赞扬孔多塞的历史进化论与哲学体系,但是批判其历史进化论的不彻底性与对数学的过分依赖;赞扬蒂尔戈相对比较彻底的进化思想,如社会进步的顺序性、渐进性、不间断性与连续性;赞同其智力进化的决定作用与阶段理论等。

从圣西门借鉴了对于哲学的理解、社会过程与人类历史分析、社会静力学与动力学等观点。

总体而言,孔德一方面肯定理论前辈在分析某一领域时从整体论立场出发所做的努力,同时指出它们的不彻底性,指责他们忽视观察的方法而寻求对社会终极原因或结果的解释。

因此,孔德将经验与想象、科学与思维区别开来。

作为实证主义奠基者,孔德不仅提出了摆在科学界面前的任务,而且指出了解决任务的途径,即把世界看作建立在同一原则或规律基础上的统一整体,运用观察的方法,经常求助于自然科学的资料。

一、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科学分类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天文现象-天文学物理现象-物理学化学现象-化学生物现象-生物学社会现象-社会学(二)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体系中各门科学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

这就是孔德所谓的科学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三)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生平与著作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社会学的缔造者,社会学至圣,社会学之父。

科学是为了预见,而预见是为了获取力量。

——[法]奥古斯特·孔德孔德生卒年期间法国大的历史事件:执政内阁、拿破仑时代、帝制时期、复辟时期、1830年革命、七月王朝、1848年革命(二月革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7个更迭的政权,无数的暴乱、骚动和革命,这50多年里称得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太多了,孔德无法摆脱这些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也只能以这些影响为基础,建构让自己理论思想栖身的大厦。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1789-1792大革命爆发与君主立宪时期(推翻波旁王朝);1792-1799-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1804-1814拿破仑第一帝国;1815-1830-1848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君主立宪)时期;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中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中国: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伟业》1798年1月19日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城。

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皇党人,反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天主教在社会革命中遭到冲击极为愤慨。

但孔德却性格倔强,对宗教传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有说法是风靡全国的启蒙运动和巴黎技术学校的共和氛围使他很快背离了父母的政治信仰),他热烈赞扬大革命对旧传统、旧秩序的冲击与摧毁,认为革命将为人类赢得自由、和谐与幸福。

孔德自幼体弱多病,但天资聪慧。

1814年,16岁的孔德考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这所学校是法国培养科学家的高等院校,孔德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而留校任教。

但事与愿违,孔德因参与反对传统考试方式而在校方留下了记录,学校重建后循规蹈矩的学生才可获准留校学习,孔德对此十分不满,一怒之下离开了自己曾十分深爱的学校。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介绍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介绍

1836年被任命为综合工科学校主考人。 1843年《解析几何学浅论》出版 1844年《大众天文学的哲学论述》的前言《实证精神讲话》 出版。 1847年孔德提出人性宗教。 1848年“实证主义学会”成立。《实证主义总论》发表。 1851年孔德失去综保工科学校辅导教师职务。《实证政治体 系或论创建人性宗教的社会学》第一卷出版。其他各卷陆续于 1852年、1853年和1854年出版。4月22日,孔德致函德. 托卢泽,称:“我深信可以在1860年前把实证主义改作为唯 一真正完善的宗教,在巴黎圣母院前布讲。同年12月,利特 雷及孔德的其他多位学生对孔德赞同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感 到恼火,并对新的哲学方向深感不安,退出“实证主义学会”。


在合作的这段时间里,他受到了圣西门的
巨大影响。正是在圣西门的影响下,他开始由
自由共和思想转向精英主义,而且把社会作为
独特的研究对象来看待,并主张采用自然科学
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因《企业家入门》的名义之争和其他方面的政 见不合,1824年孔德最终与他的导师分道扬镳, 开始了孤独的研究生涯。孔德后来说:和一个 “道德败坏、玩弄手腕的人”的“有害联系”对 他造成了“令人不快的影响”。(《社会学主要 思潮》,第87页。)事实上,之前两人关系密切, 孔德还曾被认为是圣西门的“adopted son”。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Comte,Auguste (1798~1857),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1838年,孔德在其出 版的《实证哲学教程》 第四卷第一次提出和使 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 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
被誉为“社会学洞察的 开山祖”(科塞语)

孔德与实证主义

孔德与实证主义

孔德提倡实证主义,就是要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历史,研究人的思想认识,研究人类社会,研究科学。

他希望发展一个理性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即所谓的“实证研究法”,经由此研究法才能提供一个具体的基础,来建立更新、更稳定的社会秩序。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研究有两个主要概念:社会静学(Socail Statics)和社会动学(Socail Dynamics)。

社会静学是指社会制度间的关系。

在孔德的观点中,社会的各部分息息相关,就像生物体一样,各部分协调运作。

虽然他认为社会秩序是稳定的,但他仍注意到社会动学,或曰社会变迁的过程。

对孔德而言,研究社会动学的原因有二:一则因社会动学可以引起改革,一则因社会动学是研究社会结构崩溃和重建引起的自然变迁的最佳工具。

他认为人类社会分为物质的、人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其中智力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的,人们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靠上帝,为神的意志所左右;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的,人类思想和社会变动的认识,摆脱了纯粹的自然状态,能够自己思考一些问题,但没有科学的依据,主要靠形而上学、玄学的冥思苦想。

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实证的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人类研究各种现象、思考各种问题,都要靠精确的观察、假设、实验,需要有科学的根据。

这是他对当年科学发展状况作出的结论,也是用这种分析去抨击作为封建统治理论基础的神学及其所依附的教会神权,这种三阶段论应用在政治上,实证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了。

孔德生活的时代,是多种科学发达和民主兴起的时代,科学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欧洲各国先后推动了产业革命;科学也揭露了封建神权的专横愚昧,在欧洲各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孔德幸运地承继着文艺复兴以来丰富的科学文化积累的知识,又亲历法国剧烈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的资本主义体制虽然还未巩固地建立,但生产力已然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一定的基础,民主民权的思想影响在扩大。

法国资产阶级已经占有相当的优势,封建势力尽管还在挣扎,并和国外的皇权勾结不断反扑,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已在取代封建统治。

第二讲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二讲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 孔德一生著述甚多,但在世时影响不大, 忠实信徒与追随者有限 • 这与其所处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有关,也 与他实证主义思想缺少阅听人有关(缺乏 明确的阶级关怀)。 • 此外,其抽象思辨性质的实证理论亦无法 满足功利主义的资产阶级需要。
二、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科学分类和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 证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支柱。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 会秩序的科学,是如何做到其客观 性、科学性的呢?
1、观察法 、
• 科学离不开观察,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 上的。 反对观察法的两种人:形而上学理论家、纯经验主义者。 • 孔德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在大量的事实面 前将会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同样,如果理论无法接受观 察检验,其效度也是可疑的。 • 在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才是“合理的观察” • 要在理论的指导下看到事实之间的联系,“一种社会事实 在没有痛其他某种社会事实发生联系之前,是没有任何科 学意义的;没有这种联系的社会事实纯属轶事,不具有合 理性。” • 把观察分为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两种。
• 孔德认为,劳动分工是促成人与人结合的重要因 素。职业分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强化 了人们的合作精神。但孔德也认为,过多过细的 分工也带来了某些消极后果。专业化精神熄灭了 集体合作的一般思想。 • 无论是语言、宗教还是劳动分工,孔德看中他们 的是这些制度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广泛功能。 • 基于此,孔德亦被认为是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 最早的社会学家,他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系统, 各部分彼此保持着联系,且联系“始终应当是社 会系统各部分及其整体之间的一种自发的和谐”。
• 他认为,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 科学思想; • 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 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 • 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 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 • 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 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 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 孔德认为,科学的普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创立以 及科学社会作用的增长是社会进入实证阶段的标 志。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学时)(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提出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也划分为五种:天文学,研究天文现象;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化学,研究化学现象;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最后,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

前四种科学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专门研究,成为独立的学问,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尚未进入实证阶段,成为真正的科学。

孔德把这门科学最初命名为“物理社会学”,后来改名为社会学。

(二)社会秩序论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他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

它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

孔德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

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变迁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另一部分内容是社会动力学。

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是孔德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孔德根据他的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度阶段、工业阶段。

智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思考题】1、孔德的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孔德把社会学分作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3、如何评价孔德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2学时)(一)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为宇宙间一切都在进化,上至天体的形成,下至物种、人种的起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领域到人类社会,均受进化规律的支配。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要点:●“实证”一词的含义●“三阶段论”的主要思想●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静力学的基本内容●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孔德的学术思想概括地说有三个主要部分:(1)实证主义哲学思想;(2)实证主义的宗教——“人道的宗教”;(3)以实证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

第二节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一、实证主义哲学的含义①真实的(现实的)而非虚幻的②有用的而非无用的③肯定的(确实的)而非犹疑的④精确的而非模糊的⑤积极的(建设的)而非消极的⑥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晚年,他将“同情的”作为实证概念的第七个要素。

×哲学的功能:第一,实证哲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惟一合理的方法,来显示和证明智力发展的逻辑规律;第二,实证哲学将指导人们改造教育的体系第三,由于它是对科学进行总括性的研究,所以它能推动各门科学的进步;第四,它为改造社会提供了惟一稳固的基础德孔德把自己的实证哲学看成既是科学的方法论,又是改革教育、统一科学的科学哲学,还是改造社会的社会哲学,它包罗万象,无所不能。

二、三阶段论孔德认为一切人类知识的发展都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与此三阶段相对应,人类的智力就显示出如下的特征:1、神学阶段——世界的根源是什么?(最低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

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用神学的方法探究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原因。

2、形而上学阶段——寻找事物背后的物质或本性(过渡阶段)用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

此阶段,科学知识受形而上学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的本性,各种科学知识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构成。

3、实证阶段——寻找现象之间的规律(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

西方社会学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四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直接观察和
间接观察。 观察法有助于提升社会学 的科学水平。 二、实验法
社会现象应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在排除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社会特 殊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找出社会正常 运行的规律。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三、比较法
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1)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了解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 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 (2)可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 的不同阶段。 (3)可以发现那种把社会差别描绘成是由于气候的原因而不是由于 进化阶段的不同的错误观点。 (4)静态的比较与分析不能揭示社会事实的变动和连续性,所以提 出了动态纵向的历史研究方法。
他对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社会运动规律的基 本思想,对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有积极的作用。
但他关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观点是唯心主 义的,因为他看不到人们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社会 进步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把人类智力活动当 作社会活动的中心,由智力发展的三阶段推导出 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二、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 1、实证的含义:
孔德在《实证主义概念》中对实证一词进行了界定, 认为具有五方面的含义: (1)现实的而非幻想的;(2)有用的而非无用的; (3)可靠的而非可疑的;(4)确切的而非含糊的; (5)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2、实证主义原则:
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这种把知识完 全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原则,就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原 则。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奥古斯都·孔德(1798—1857)是法国思想家。

曾任圣西门的秘书,其早期著作是署圣西门的名字发表的。

他一生从未担任过专门学术职务,在当时的法国知识界被人视为只是个三流人物,但由于他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社会学体系,因而在社会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和《实证政治学体系》这两本书中。

《教程》写于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秩序荡然的时期,作者写作此书和创立社会学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理性秩序”。

因此,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稳定和社会重建的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通过寻求秩序和进步观念的统一,对启蒙运动哲学的否定与批判传统做出的回答。

社会学的目的是避免因文明进步受到阻碍而引起的暴力革命。

他说:“在实证精神的支配下……一切长期以来单凭政治解决方案始终无法解决的、今天仍是社会心腹之患的棘手问题,将给予科学的估计,以大力促进社会安宁……实证精神有助于巩固秩序,即借助于理性的发展而明智地顺应不可救药的政治弊病。

只有对各种自然现象同永恒自然法则的联系具有真知灼见,才能……真正做到顺应如果有科学无法纠正的……政治弊病,科学至少能向我们证明其为不可救药,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弊病之所以难以克服是自然法则使然,从而使我们恢复平静,摆脱坐卧不安的痛苦。

”由此可见,他的社会学是对专门社会现象的全部根本法则进行实证研究,是要让这门科学在意识形态上消除现代社会的革命建设,防止社会道德“解组”,使社会有秩序地变化到人道教的社会或实证主义者支配的社会。

给社会学规定这样的任务,在学术上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在意识形态上却是保守的,改良主义的,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秩序。

孔德明确规定了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

据孔德宣称,其目的是一切现有知识的综合,即借助于三阶段规律及学科等级分类法来综合。

他说,全部人类的历史与思想经历了3个独立的阶段: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阶段。

在神学阶段,人类理性探索起源和最终原因,把一切现象都分析为超自然力量的结果;感觉和想象居支配地位。

孔德与他的实证理论纪念社会学的创始者孔德诞生200周年

孔德与他的实证理论纪念社会学的创始者孔德诞生200周年

今年是《格林童话》诞生200周年,这部经典童话故事集已经成为世界文学 宝库中的瑰宝。在回顾《格林童话》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和影响时,我们不禁为其 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所折服。
《格林童话》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启迪,还传递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 理。这些故事所倡导的诚实、善良、勇敢和智慧等品质,仍在今天的社会中发挥 着积极作用。在纪念《格林童话》诞生200周年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 些经典故事的传承与发展,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为孩子们成长提供宝贵的 财富。
2.孔德实证主义的社会观察和思 考角度
孔德实证主义强调运用科学方法来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现象 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证方法来探寻社会现象 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孔德还提出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概念, 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孔德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角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 下,孔德希望通过实证主义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因 此,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孔德认为,理解社会现象的关键在于研究社会的演化过程。他将社会的发展 划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现 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逐渐显露出来,这正是社会科学需要揭示的东西。
孔德实证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不仅推 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使我 们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 律和趋势。
改革开放后,《格林童话》的传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全译本开始出 现在中国大陆,并逐渐成为许多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中国作家改编的《格林童话》版本,更加符合中国文化和 语言习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第二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第二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学和政治理论著作。在这两部书中,他 阐发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思想。除了上述两部著作外,他还著有 《论实证哲学的精神》(1844)、《实 证哲学概论》(1848)、《实证主义手 册》(1851)、《实证主义问答》 (1852)、《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 (1885)、《主观的综合》(1856)等 著作。 1844年孔德遇到对其理论发生重大影 响的克洛蒂尔德· 德沃。受德沃影响,孔 德创立“人道教”,并成立了具有宗教 色彩的“实证主义学会”。1857年9月, 孔德在巴黎因癌症逝世。
他的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 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 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静力学旨在揭 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是从社会的横 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 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原 则。 社会整体的和谐性表现为社会秩序, 不和谐性则表现为社会冲突。因此,社会 秩序是社会最基本的整体性特征。
他指出,社会愈进步,它的阶级、组织、机构愈复 杂,它就愈要更好的和谐与协调。国家和政府具有强大 的社会控制力(体现在思想和物资两个方面)。他还认 为宗教永远具有人类集体或个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特点, 能够缔造社会秩序,他把宗教看成是人类最高教义、人 类社会关系的主要准则,是人类社会“共存和继续”、 “秩序和进步”的保证。 他还认为,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 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 人类社会历史能够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语言在现实社会中是人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达 成共识的工具,帮助人们获得全部知识,使人们获得一 种社会能力,进行社会合作,维持社会的共存;另一方 面,具有积累与传承的功能。所有制是人类的物质产品 超出了创造产品的人的生存需要,然后将创造的财富传 给下一代,它以物资力量的形式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调 节人类的社会生活。 在他看来,劳动分工和经济合作与社会秩序也有密 切的关系。高度的劳动分工造成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 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2008-01-17 20:47:58作者:李颖整理来源:紫金网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主要作品:《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主要学术思想:孔德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他认为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宗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

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

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

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他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

他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孔德认为,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四种方法即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方法。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工作经历:私人家教——与圣西门结缘——分道扬镳——生 活窘迫潦倒。
婚姻和情感经历:没有感情、不被祝福的婚姻难以长久。 人生拐点:重操家教就业,潜心研究实证哲学体系。 辉煌成就:《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论
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哲学概观》、《实证主义手 册》、《实证教义问答》、《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 《主观的综合》等。
社会静力学
个人
家庭
社会整合
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性中既有有利于社会 秩序的,也有不利的。
社会的真正单位, 体现了统治与服从, 平等与合作的统一, 利己和利他的统一。
社会结构各部分的 平衡与和谐的关系 是社会运行的条件。
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区别:
启蒙思想:对理性胜利的坚定信念,反对宗教专 制,批判建立在抽象原则基础上的所谓科学体系。
孔德的借鉴:对宗教和科学中一切抽象思辨都提 出批评。
孔德思想的鼓舞者、导师。 思想继承:哲学是对历史过程的分析及对其意义的
解释;人类理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发展 有决定性意义。 二人的分歧:圣西门视社会关系为生理性而非社会 性,未对其单独研究;孔德将有机科学分为生理学 和社会学,并单独考察。
孔德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称赞与批评,肯定和指责 并存。
孔德把经验和想象、科学和思辨区分开;不仅提 出任务,还提出了解决任务的途径,即方法论— —把世界看作是建立在同一规律基础上的统一整 体,运用观察的方法,并经常求助于自然科学资 料。
构建关于社会的实证科学是我的历史使命,我将倾 我一生来完成,即使前路漫漫,道路艰巨而坎坷。 因为我始终相信:关于社会的科学,也应当像自然 科学那样能够运用准确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孔德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孔德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 主义社会学
主要教学内容:
一、生平与著述 二、理解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重点) 三、科学分类与社会学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五、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重点) 六、认识孔德实证主义性质和唯心主义史观
一、生平与著述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秩序、进步与爱 其中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奥古斯特· 孔德1798年出生于法国南部 城市蒙彼利埃,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 1814年考入巴黎工程技术学校,1816年离开。
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
(四)历史法
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最
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因为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
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 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
在他看来,历史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方法,只
不过是它们比较的时空不同,一般的比较方法是一种横向 和共时性的比较,历史的方法则是对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 和历时性的比较。
4、精确的而非模糊的 5、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
1、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断言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因
此,社会过程同自然现象相比并非是崭新的现实,同样可以 以自然规律来解释;
2、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与整体主义
社会学知识体系应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并采用它的方 法论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早期的实证主义不像后来的实 证主义那样刻板。孔德与穆勒都很关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的不同之处,而且他们都没有用这一个来反对另一个;
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孔德坚持社会唯实论,认为
社会大于个人。
3、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原则。

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体系是孔德所创立的一种思想原则和哲学。他认为,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 在孔德看来,“实证的”一词具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内涵: 真实的而非虚幻的; 有用的而非无用的; 肯定的而非犹豫的; 精确的而非模糊的; 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营养部分——社会的生产活动——工人、农民,
01
分配和循环部分——商业、交通、银行——商人、企业家、银行家阶级
02
调节部分——社会的管理机构、统治机构和政府——政府管理人员和官吏。
03
三个阶级要各司其责,达到平衡合作。三个阶级的存是社会有机体的本质所决定的,是永恒的。谁破坏了这些阶级的平衡合作,就破坏了社会有机体
第一讲 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时代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在欧美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已经成为政治统治阶级,同时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无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资产阶级面临的主要任务变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权。 美国处于建国初期 英国国力处于鼎盛时期
二、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1、科学分类和社会学 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天文学 物理现象-物理学 化学现象-化学 生物现象-生物学 社会现象-社会学 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体系中各门科学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
06
04
03
05
02
社会合作Biblioteka 评价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社会,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把社会学发展成客观性对科学有积极意义,但并不彻底。
方法论上的贡献要比具体的理论研究更突出,但显露出典型的资产阶级学者的立场和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的实证主义社会学--------------------------------------------------------------------------------2008-01-17 20:47:58xx整理紫金网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主要作品:《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主要学术思想:孔德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他认为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宗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

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

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

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

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他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

他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在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孔德认为,为了获得实证知识,要采用四种方法即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方法。

贯穿在这些具体方法中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统一的科学观,即认为社会同自然并无本质的不同,没有必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作出划分。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也成为长期争议的问题。

孔德开启了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的先河,他的一些思想为迪尔凯姆等人从不同方面加以继承和发展,成为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学发展中的主流。

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的思想中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成分。

但是他的实证科学理想,激发了后来几代人为把社会学变成一门科学而辛勤努力,使这门相对较晚出现的学科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把他尊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奠基人,或认为是社会学的命名人。

虽然孔德的实证主义与现代实证主义哲学天差地别,但是他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体分析向崇信超自然力的神学挑战的精神却与现代实证主义有相似之处。

他对人的灵魂与大脑功能的分析即是一例。

虽然这种分析带有他那一时代的学者们所共有的想象力过丰和过分大胆以至于武断的特点,但是这种用对常人的经验的分析综合来研究“灵魂”和“大脑功能”的做法总比将灵魂诉诸超自然力的神学要前进了一步。

现代心理学、社会学仍然在做类似的事情,只是比孔德时代严谨得多、又精细得多了。

xx实证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德实证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经验证实原则。

经验证实原则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科学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科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来证明的。

在孔德看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它的科学时代、实证阶段,因此要把人类智力和精神的极致----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科学体系,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方法、科学逻辑引入哲学,进行一次哲学革命,建立一种新的哲学,这个哲学的突出特性就是:利用经验证实的方法检验以往的一切知识和形而上学。

检验过程中,要突出实证科学的经验性、真实性、有用性、肯定性、精确性、建设性、系统性、相对性、实践理性,以及各门学科的重建性。

所有这些特性全都是对以往形而上学的背叛,特别是对那种思辨的、虚设的、含混不清的和无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背叛。

他说:"从培根以来,一切优秀的思想家都一再指出,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

"这是对经验证实原则重要性的肯定。

至于在人的主观经验之外是否有事物的客观存在,那是一个超越人的经验之外无法认识的问题。

为此,他否定理性作用的无所不能和绝对性,指出:"实证哲学的根本特点正是认为人的理性必然不能说明一切高不可攀的玄妙奇迹";"事实上非常清楚,我们的能力根本无法把握事物的内在本性、一切现象的起源和目的之类的问题";"人类精神如果不钻进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仅限于在一个完全实证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是显然可以在其中为自己最深入的活动找到取之不尽的养料的。

"建立在经验证实原则基础上,孔德进一步阐述了他对规律的见解。

他认为科学所寻求的规律不是主观经验之外的客观规律,规律是属于经验现象中的东西,即经验中的或感觉中的某种"不变的先后关系或相似关系"。

这样他就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孔德发现的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是什么?对此可作怎样的评价?孔德认为,自十六世纪以来,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发现了许多自然顾虑,但是还没有人发现过社会规律,而他自己发现了"一条伟大的根本规律"--人类智力发展的规律。

人类智力发展都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

换句话说,就人类思维的本性来说,它在自己的进程中分别运用了三种探求哲学的方法,即神学的方法、形而上学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

这三种方法的特征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

由此产生了三种哲学,或三种概念体系。

这三种体系是互相排斥的。

第一种体系是人类理解的发生的必然开端;第三种体系是固定和明确的结果;第二种体系则不过是上述两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孔德的三阶段说目的明显,他是在提高自己的实验哲学和实验社会学的地位,把它们与近代的科学哲学相提并论,并吹嘘她们为"最后完成"的科学理论。

应该指出,孔德的三阶段说部分地剽窃于圣西门的著作。

圣西门曾说过,古代是宗教神学统治的时代;后来是"假设体系"或"自然神论"的时代;近代则是实证的时代,这个时代发展起来的实验科学打击了宗教神学,维护了物理主义哲学的发展。

孔德主张社会发展的动力有那些?如何评价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孔德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始祖,"社会学"这个词就是由他首先提出来的。

孔德认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人类的道德和智力。

它们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关秩序和进步的实践手段提供唯一合理的基础"。

但在人类智力后面还有更根本的动力---人的本性,如性、爱、本能、欲望、冲动、生存和死亡等。

尤其是构成人类进步力量的个体冲动,作为生命现象中的一种本能,不仅产生于我们一致的自然倾向,而且迫使人们在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发展其整个生命,包括体质的、道德的和理智的生命,从而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

至于生和死作为生命的一个基本特征、一种最重要的新陈代谢形式,同样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没有生就没有发展之源,没有死就失去生的空间和条件。

在生死相统一的关系中,青年人通常都比较进步,老年人通常都倾向于保守,通过死亡就防止了老年人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阻力。

因此顺应自然规律的死亡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进步的革命的力量。

相反,出自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无用无益的延长寿命倒是阻滞人类进步的一大障碍。

孔德认为"社会动力学的真正的一般精神就在于把每一种连续的社会状态设想为先前状态的必然结果和后来状态的不可或缺的发动者。

根据莱布尼茨的格言:现实孕育着未来。

"这种孕育通常是通过社会变异提供进步素材而实现的。

孔德说,重要的社会变易主要有三个种族、气候,和在整个科学范围内的政治行动。

在这里民族间的冲突,种族间的战争,社群和阶级间的矛盾与斗争,以及由环境气候导致的灾难性后果,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原因和动力。

简言之,社会动力学研究连续性规律,研究社会变异、社会革命,它的应用将为政治实践、社会运作、人类生存提供真正的进步理论。

孔德的社会学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他认为以前的这些社会学说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学说,它们不是从经验事实出发,而是从"自由"、"民主"、"解放"的抽象原则出发,这可以破坏封建社会,而不能建设新社会,研究社会应象其它的实证科学一样,从"经验事实"出发,建立"实证社会许",要象物理学、化学一样,从经验事实中寻找规律。

可见孔德的社会学思想承认社会历史有规律,主张把社会现象当作科学来研究,这有利于社会学研究走向科学化,这也是他比其他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高明的地方,但他的观点首先是唯心主义,他所谓的经验事实是主观的,他将的规律也是主观的。

xx是如何理解规律的?孔德对规律则给予新的解释.在他看来,一切规律都是经验现象中的东西,都是感觉与感觉之间的某种"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

"[1]它们都是经验归纳和理性认识的结果,不是主观经验之外的客观规律。

科学的任务就是在经验中发现那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物质关系,或者说"把一切现象看成是服务于一些不变的自然规律,并精确地发现这些规律"。

对于人类来说,"探索宇宙中的那些始因或目的因,乃是绝对办不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正因为如此,诸如力学、光学等都是有关经验现象的解释和描述,至于背后原因,科学和哲学无权讨论,要留给神学家去想像,让形而上学家进行烦琐的论证。

证哲学当然主张任何科学体系和自然秩序的建立都要取决于充分的科学事实,但是勿容置疑,在任何情况下也都以整个实在规律为本,而且规律本身可以因主观干预而改变。

因为任何自然秩序的基本意识都与全部实证思辨不可分割。

实证思辨始终趋向于充当揭示各种观察之间的联系手段,而观察的主要价值也是来自于其系统化。

至于这种系统化则"首先来自于纯数字的思辨,这些思辨是一切思辨中最普遍、最单纯、最抽象的,而且也是最独立的,在一般的有识之士那里,它们几乎与实证精神的自发冲动融会在一起。

"所以不论是规律还是系统都不具有纯客观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