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中心模块

合集下载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为社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学生入校后第三个学期学习,是在学习了《社会学》、《社会调查》、《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学》、《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方法》等课程基础上学习此课程的。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社区、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城市社区建设运行机制、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治安建设、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社会保障等内容,掌握社区建设基础理论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基本实务技能,为学习《社区服务》等专业主干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工作学的视角了解我国社区建设,通过理论学习和社区实践的不断融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社区基本知识,掌握社区建设特别是城市社区建设基础知识,从纵向和横向清楚社区建设的基本框架,对社区建设的宏观和微观方面有一个把握,并且通过课程实验实训基本掌握社区建设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与技巧,从而具备社区和社区建设意识的视角,掌握社区建设基本知识、相关法规政策,具有社区建设的实务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社区调查、社区建设规划、社区建设项目设计与宣传、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社区建设工作的评估与总结。

本课程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习此课程之前基本具有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工作学三个方面的基本知识;2.认真学习社区和社区建设理论知识;3.积极参加社区建设的课程实验实训;4.能下基层,勤于思考,做笔记,写日志,踏实,能吃苦;5.主动参与,并积极反思,乐于分享和讨论;6.学习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具有国际视野,又产脱离中国的实际。

三、课程进程及学时安排本课程首先进一步学习社区特别是城市社区基本知识,然后学习社区建设特别是城市社区建设基本理论知识,接下来从宏观上学习社区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的知识,再学习社区建设中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社区服务、环境建设、卫生建设、治安建设、社区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目前最主要的功能包括社区居民管理、社区房屋管理、服务场所管理、工作日志、规章制度管理、工作人员绩效评估功能。
1.2
社区的组织机构如下图1-1所示
以街道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龙头,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联动。由街道综治为牵头,整合基层政法各部门,如信访、民政、教育、卫生、人社、国土、安监、人口计生等部门资源,建立街道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实行集中办公。问题解决方案由指导中心制定,各部门主管领导负责,部门业务员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各个网格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具体实施。
6.3.4测试结论53
结论54
致谢55
参考文献56
附录A外文文献译文57
附录B外文文献原文61
附录C部分代码清单66
1 项目概述
1.1
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全面动态掌握网格的人、情、地、事、物、组织信息。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依托统一的社区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政府通过这一系统整合政务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网格化管理,并将网格融入到社区信息平台之中,进行常态管理和维护,为辖区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
4.1.2活动者与模块间的交互17
4.1.3系统协作图23
4.1.4系统状态图26
4.1.5系统活动图28
4.2业务逻辑对象类设计29
4.2.1发现业务逻辑类29
4.2.2业务逻辑对象类图29
4.3数据库设计31
4.3.1 ER图31
4.3.2物理表结构图32
4.4开发环境的选择34
4.4.1系统开发工具34
2.2 用例建模

社区大堂模块设计方案

社区大堂模块设计方案

社区大堂模块设计方案社区大堂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居民与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

因此,一个合理的社区大堂模块设计方案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居住体验和满意度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社区大堂模块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一、空间布局方案1. 充分利用空间,大堂的布局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障碍物,确保居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堂的每一个区域。

同时,为了提高居民的舒适度,大堂可以设置一些舒适的座椅供居民休息。

2. 不同功能区域划分:大堂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比如信息咨询区、快递领取区、业主服务中心等。

每个区域都要有明确的标识,并保证居民可以方便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二、设备与设施布置方案1. 强调信息化:在大堂的入口处可以设置一块大屏幕,实时播放社区管理的相关信息,比如天气、社区活动、公告等。

同时,可以在大堂设置一个自助办事区,居民可以通过自助机查询、办理相关业务,提高办事效率。

2. 提供便利设施:在大堂的各个区域可以放置一些便利设施,比如充电器、快递自提设备、自助饮水机等,方便居民的使用。

三、服务人员与服务流程1. 训练熟练服务人员:大堂的服务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社区管理的各项业务,能够准确并快速地给居民提供服务。

2. 优化服务流程:制定明确的服务流程,确保服务的高效性和标准化。

同时,大堂的服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耐心地解答居民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四、安全保障措施1. 安装监控设备:在大堂的各个重要区域可以安装监控设备,确保社区居民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2. 加强安全巡逻和管理:加强对大堂区域的巡逻和管理,确保大堂的秩序良好。

综上所述,一个合理的社区大堂模块设计方案应该包括空间布局、设备与设施布置、服务人员与服务流程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居住体验和满意度,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社区服务中心个人的工作总结

社区服务中心个人的工作总结

社区服务中心个人的工作总结社区服务中心个人的工作总结(通用5篇)社区服务中心个人的工作总结120XX年7月15日成立,在市委、政府的重视和市政务大厅直接领导下,本着服务经济发展、方便客户和群众的宗旨,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管理体制,为各类经济组织、国内外投资者和人民群众办理了大量的实事、好事。

到11月12日止,进驻大厅办公的窗口单位有14个(工商、公安、司法、民政、土地管理、城镇建设、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务管理、畜牧、林业、财政、等),受理国土审批320件,办理27件,293件正在办理中;接受农业技术咨询1500人次,处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业政策保险等400件次;落实和办理出生人口286人,办理生育服务证111份;办理农民建房手续34户,调解建房纠纷3起;办理婚姻登记204件,优抚申报2件,低保申报53人,办理残疾手续52件,申报残疾学生困难补助7人,残疾人危房改造4人,申报残疾人困难补助212人;申报和办理农机补贴50户,办理家电下乡350户,发放退耕还林补助2500户,粮食直补3450户;调解民事纠纷98起,办理户籍登记135起,办理居民身份证278人;办理工商注册19件。

镇便民服务中心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健康发展,已成为树立我镇新形象的重要窗口;成为机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

1、建章立制,提高服务质量。

①制订大厅管理制度。

今年7月以来,按照市府办【20XX】78好文件要求,镇政府成立了便民中心管理委员会,制定和完善了镇便民服务中心运作暂行办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值班制度、会议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考勤制度、印章保管制度等管理办法和制度。

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达到以制度管人、对内规范管理、对外树立形象的良好效果。

②开展“文明窗口、窗口先进个人、窗口单位先进领导”评比活动。

通过开展评比先进活动,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也引起了各窗口单位领导对服务大厅的服务质量的关注,使到服务大厅和窗口单位形成合力,共同把服务大厅办好。

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1.1 基层集成指挥中心基层集成指挥中心是整合基层指挥调度相关职能,以基层数据的融合应用为核心,实现基层治理体征监测、分析研判、决策处置、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运行的中枢。

基层集成指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1.2 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是指整合设在乡镇(街道)的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各系统信息资源,集党建工作、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网格治理、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一体化平台。

2 总体原则2.1 合理设置应按需整合镇(街道)现有资源、人员、设施等,充分运用一体化平台,建设定位清晰、功能明确的指挥调度机构。

2.2 高度整合应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全维度要素集聚、全时空研判分析、全周期事项处置的指挥调度中心。

2.3 科学高效应明确中心职责,建立管理制度,加强运行维护,完善行政问效制度,严守保密规定,确保中心有序高效运行。

2.4 全域联动应在纵向上对上实现与区集成指挥中心的有序衔接,对下实现对村(社区)的高效指挥;在横向上实现镇(街道)相关基层治理主体及信息资源在中心汇聚共享、实时监测、预警研判、协调指挥和全面评估。

5 功能定位中心在本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应通过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治理主体和资源整合,成为镇(街道)的全畅通指挥调度中心、全景式分析决策中心和全方位体征监测中心,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5.1 指挥调度对本级党委政府交办、上级指挥中心下派及群众反映的各类事项进行受理、处置、督办、反馈和考核,并明确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具备应急指挥能力,调度各村(社区)以及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处置辖区内重大突发事件。

5.2 分析决策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应能汇集整合辖区实时和历史数据资源,组织开展对辖区运行态势的整体研判和分析;应定期向上级指挥中心和本级党委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支撑科学决策。

智慧街面巡防勤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街面巡防勤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巡虎智慧街面巡防勤务管理解决方案目录1.......................................................................................... .架构和部署图 (2)2.智慧街面巡防勤务管理 (3)2.1.系统概述 (3)3.2.系统功能模块 (4)4.2.L综合业务管理 (4)5.2. 2.部署方案管理 (4)6.2. 3巡防地图管理 (5)7.2. 4.警务监督管理 (6)8.2. 5.人员考核管理 (7)9.2. 6.物资信息管理 (9)10.. 7.治安防范管理 (9)11. 2.8.人口信息管理1012. 2.9.责任区管理1013.21(),任务配置管理1114. 2.1L系统接口平台建设1115. 2.12.系统管理模块12 16 (2)/3权限管理模块 (12)公安信息网2 2”.日志模块 1 .架构和部署图巡虎智慧巡防勤务管理系统系统架构图系统部署图12应用层譬力一张圈 • 在线百度地阐 ♦PG 丽皓 • 巡防、大态一张囹实时状况及HI 誓-灾的钟情热力回• 交E 寸治安状况图 • 警情预答研判 可视指挥调度 • 立体化可视指挥 • 出警线路规划• 朕教联防融合实 战后齐 动态警力勃努部署 • 等级初光、联勘 动态部署 • 巡防峰谷勤务 • 动态警备部善 高效勤务监督 •勒光状态常停 • MMM • 勤务执法监督 勤务考核考评 • 工作任务管理 • 里务考咳管理 • 数务抢单机制• 豉鼓考产激励 平台层数据中心 云计算中心 网络层感知层异地容灾中心 网络安全服务 网络基础设施 警情分析 任务分析 数据分析 预警分析 绩效评估分析 管刀分析2.智慧街面巡防勤务管理3. 1.系统概述智慧街面巡防勤务管理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根本原则,紧扣国家政策,融入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整合基层资源、条线资源,形成统一标准的综合管理系统以及丰富多样的服务产品。

智慧社区系统介绍

智慧社区系统介绍

智慧社区系统介绍
智慧社区系统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集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安全化为一体的社区管理系统。

该系统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中心,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实现社区资源整合、服务创新和居民参与的目标。

其次,社区公告通知模块是智慧社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模块通过数字化手段发布社区公告、活动信息等,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视机、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获取社区公告和通知,提高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和时效性。

社区服务管理模块是智慧社区系统的另一大特色。

通过该模块,社区居民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种服务事项,如物业缴费、报修申请、社区活动报名等。

社区管理者可以实时跟踪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反馈情况,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安全监控管理模块是智慧社区系统中的一项关键功能。

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和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社区内的安全风险的监控和预防。

该模块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自动报警,提高社区的安全防范能力。

智能设备管理模块是智慧社区系统的另一个亮点。

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社区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设备,实现智能家居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智能设备管理模块,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

综上所述,智慧社区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社区管理的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和安全化。

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水平和
效率,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社区系统将在未来的社区建设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模块化建房申请书

模块化建房申请书

尊敬的XX建设局:您好!我名叫XXX,系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居民。

在此,我向贵局提出申请,希望能获得批准,在我社区进行模块化建房项目。

一、申请理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建筑方式在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为了满足居民对高品质、高效能住房的需求,我提出以下申请理由:1. 提高建设效率:模块化建筑采用标准化、预制化的生产方式,可以在工厂内完成大部分建筑构件的生产,大大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提高建设效率。

2. 保证建筑质量:模块化建筑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可以有效控制原材料、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确保建筑质量。

3. 降低建设成本:模块化建筑采用批量生产,降低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4. 环保节能:模块化建筑采用绿色建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有利于节能减排。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社区模块化住宅项目2. 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街道XX社区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共计XX套住宅4. 建设周期:预计工期为XX个月5. 投资预算:预计总投资为XX万元三、项目优势1. 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建筑美观度,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2. 建筑构件标准化,便于安装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

3. 绿色环保,采用节能材料,有利于节能减排。

4. 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提高建设效率。

四、申请事项1. 请贵局审批我社区模块化建房项目。

2. 请贵局协助解决项目用地、审批、施工等相关问题。

3. 请贵局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感谢贵局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申请,期待您的批准。

如有需要,请随时与我联系。

申请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申请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用户手册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用户手册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用户手册版本:V5.0深圳市华信恒河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系统概述.............................................................. 41.2系统功能简介.......................................................... 4第二章系统的安装和卸载.......................................................................................................... 52.1系统运行环境.......................................................... 52.2系统安装.............................................................. 52.2.1系统安装..................................................................................................................... 52.3系统的启动............................................................ 62.4系统界面说明.......................................................... 82.5系统操作说明.......................................................... 8第三章系统使用操作说明............................................................................................................ 83.1基本医疗服务........................................................ 113.1.1划价收费................................................................................................................. 113.1.2门诊病历................................................................................................................. 153.1.3收费统计................................................................................................................. 163.1.4双向转诊管理......................................................................................................... 173.1.5药品入库................................................................................................................. 193.1.6药品出库................................................................................................................. 213.1.7药品调价................................................................................................................. 233.1.8药品综合查询......................................................................................................... 243.2公共卫生服务........................................................ 263.2.1社区卫生信息管理................................................................................................... 263.2.1.1. 卫生信息.......................................................................................................... 263.2.1.2. 社区诊断.......................................................................................................... 273.2.1.3. 服务合同管理.................................................................................................. 293.2.1.4. 社区综合档案.................................................................................................. 303.2.1.5. 个人健康档案.................................................................................................. 323.2.1.6. 家庭档案管理.................................................................................................. 333.2.2社区健康教育......................................................................................................... 353.2.3 卫生防疫................................................................................................................ 363.2.3.1传染病管理........................................................................................................ 373.2.3.2死亡及死因管理................................................................................................ 383.2.3.3计划免疫............................................................................................................ 403.2.3.4外来儿童登记.................................................................................................... 413.2.4 慢性病管理............................................................................................................ 413.2.5 精神卫生服务........................................................................................................ 453.2.6 妇女保健................................................................................................................ 463.2.7 儿童保健................................................................................................................ 473.2.8 老年保健................................................................................................................ 483.2.9 康复管理................................................................................................................ 493.2.10 计划生育服务...................................................................................................... 533.2.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它公共卫生服务.......................................................... 553.2.12 社区居民满意度.................................................................................................. 573.3预警与提示.......................................................... 603.3.1信息公告................................................................................................................. 603.3.2服务计划提醒......................................................................................................... 613.3.3服务工作计划......................................................................................................... 613.4查询统计............................................................ 623.4.1. 社区资料查询...................................................................................................... 623.4.2. 社区信息统计...................................................................................................... 663.4.3. 社区报表中心...................................................................................................... 703.5字典维护............................................................ 723.6系统维护............................................................ 743.6.1 系统初始化............................................................................................................ 743.6.2 用户管理................................................................................................................ 74第一章概述1.1 系统概述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是针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与管理特点,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直接运行在Internet,无须安装),设计开发的以个人健康档案为中心,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社区工作版面设计方案

社区工作版面设计方案

社区工作版面设计方案社区工作版面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社区工作版面设计方案旨在创造一个用户友好、内容丰富、易于操作的平台,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跃度。

二、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界面设计要简洁明了,布局清晰,避免过多的信息和干扰元素,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2. 可定制化: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定制页面布局和显示内容,使其更加符合个人口味和使用习惯。

3. 交互友好:界面交互要符合用户的思维逻辑,操作简单直观,用户能够快速定位所需内容。

4. 多样化的内容展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内容,丰富用户视觉体验,增加用户停留时间和浏览欲望。

5. 考虑不同设备:设计要兼顾不同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确保页面的自适应性和响应速度。

三、页面布局1. 顶部导航栏:包含社区名称和社区标识,以及常用功能链接(如首页、论坛、活动、人员、任务等),提供用户快速导航。

2. 主体内容区域:显示社区最新动态和推荐内容,如置顶帖、热门话题、推荐活动等;同时提供搜索框,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3. 侧边栏:提供更多的功能链接和模块入口,如个人中心、消息通知、关注列表等,帮助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和操作。

4. 底部导航栏:包含版权信息和常用链接,如关于我们、帮助中心、联系我们等,方便用户了解社区信息和获取帮助。

四、功能模块1. 论坛功能:提供用户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支持用户发帖、回帖、点赞等操作,并分类显示热门和置顶帖子。

2. 活动功能:展示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和线下活动信息,支持用户查看、报名和评价活动。

3. 人员功能:展示社区成员的个人信息和关注列表,方便用户查找和互动。

4. 任务功能:创建社区共同关注的任务,并支持任务发布、领取、完成和评价等操作,以促进社区合作。

5. 个人中心功能:提供个人信息管理、消息通知、关注、收藏等功能,方便用户管理个人社交和互动。

6. 广告位功能:适度的广告展示可以为社区带来更多的收入和资源支持,但要确保广告不过度打扰用户体验。

城市大脑赋能镇街——数字街道建设项目技术需求

城市大脑赋能镇街——数字街道建设项目技术需求

城市大脑赋能镇街一一数字街道建设项目技术需求1项目背景当前,XX区正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智慧城市”。

XX作为全区城市大脑赋能镇街的标杆样板,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打造建设“数据能看、事件能转、应急能战”的数字驾驶舱,让街道居民直接触摸城市大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建设将优先优化街道前端感知建设,其中包含XX街道防控圈、社区网格、事件高发区域、村社区、重点场所、重点行业等部分,主要以前端感知和应用平台为主,辅助有后端存储、网络等配套系统。

3软硬件配置清单和技术指标3.1软件功能开发服务清单3.2主要设备清单和技术指标3.3网络架构要求中标人要求具备高安全、高可靠、大容量的专用承载网,采用星型网络结构,与现有公安视频专网和全息感知网完全兼容,并保证后续可以平滑升级。

应用数据系统架构需完全符合“城市大脑・xx平台”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各网络边界的安全性。

3.4施工要求根据XX区城市管理相关要求,XX街道所有点位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道路、绿化带等区域开挖破坏的,需由XX区城市管理局指定单位进行修复,产生费用由中标人支付,涉及相关费用应考虑在报价中。

3.5设备详细要求1.1前端感知设备的性能要求(1)结构化球机1全景摄像机和细节摄像机组成,靶面尺寸均为1/1.8英寸,内置1颗集GPU、CPU、NPU一体化芯片、具有1个RJ45网络接口、7个报警输入接口、2个报警输出接口、1个音频输入接口、1个音频输出接口、1个硬件恢复默认按钮、1个CVBS接口、1个RS485接口、10颗红外补光灯及2颗白光补光灯和1个SD卡槽、内置电子罗盘及GPS模块;2.水平旋转范围:0~360°;3.垂直旋转范围:-20°~90°;4.云台定位精度小于等于0.01°;5.具有327个预置位;6.可按照所设置的预置位完成64条巡航路径并支持自动扫描和守望功能;7.可按照所设置的轨迹完成32条模式路径,每条路径的最大记录时间应大于16min;8.支持自动聚焦、手动聚集、半自动聚焦、自动变焦、自动调节光圈、手动调节光圈和一键聚焦;9.在IE浏览器下,样机具有一键守望控制按钮,支持一键守望功能;10.在IE浏览器下,样机具有一键巡航控制按钮,支持一键巡航功能;I1在IE浏览器下,样机具有限位功能,当开启限位功能后,云台只能在限制的位置间进行移动,并支持键控限位和扫描限位两种模式;12.可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对雨刷进行控制,并可远程开启或关闭雨刷动作;13.可通过IE浏览器或客户端软件对样机进行升级和重启;14.在IE浏览器下,具有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锐度、gamma设置选项;15.内置两个图像传感器,可分别输出:2688X1520分辨率。

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

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

1建设目标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整合社区现有信息网络资源,鼓励建立覆盖区(县、市)或更大范围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

整合区、街道、社区面向居民群众、驻区单位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建设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逐步改善社区居民委员会信息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社区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全面支撑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

积极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内部管理电子化,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2体系结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体系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底层为“社区基础数据中心”存储十大类业务数据,涵盖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方方面面;上层为“社区管理应用平台"和“社区服务应用平台”。

其中“社区管理应用平台”集成社区各专项业务系统,为社区工作提供便利、高效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社区服务应用平台”面向广大社区居民,为居民提供满意、周到的社区服务,建立起政府监管、企业(服务商)服务、居民获益的交换平台.社区基础数据中心社区基础数据中心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它不仅负责存储“社区管理应用平台”和“社区服务应用平台”中的业务数据、图文数据和配置数据信息,还会自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以形成更加科学和有价值的数据业务模型。

社区基础数据中心还提供了数据层面上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功能,为“社区管理应用平台”和“社区服务应用平台”中的系统及与第三方系统(社保、银行等)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提供了接口。

社区管理应用平台1)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是对“社区基础数据中心”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维护、查询、分析、展现的综合利用工具。

该系统可以让社区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数据统计上报工作中解脱出来,各委办局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查询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和统计报表.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业务自定义功能。

街道社区工作总结(3篇)

街道社区工作总结(3篇)

街道社区工作总结(3篇)街道社区工作总结(3篇)街道社区工作总结篇1 XX年是蓬勃发展的一年,是催人奋进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保民生”的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和谐社区”构建为宗旨,以“安全社区” 建设、“文明城”创建和“十分钟服务圈”为载体,在全体社区干部的努力下,在全体党员、楼长的支持下,在辖区居民的拥护下,跳出原有思维,脚踏实地,攻坚克难,为XX年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党建“三突出”,夯实基础作用突出党建堡垒建设。

社区党建工作首抓堡垒建设,以堡垒建设凝聚党员,服务百姓。

经过一年的努力,堡垒建设从“党员管理,党员中心户建设,党员设岗定则”三个方面,夯实了党建的组织基矗在党员管理方面,社区针对党员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类别,区别管理。

第一,社区按照预期坚持属地化、就业分层化管理模式,完成了八个党支部内部的调动与更改,实现人员管理微机化,使党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清晰化。

第二,针对社区特殊的失业党员群体——刚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社区建设了“大学生”党员档案,明确了档案对象,并利用各种机会为大学生失业党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第三,对于流动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社区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跟踪了解,达到对流动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动向明了,方便了组织管理。

在党员中心户建设方面,社区抓住“方便党员活动,灵活掌握党员现状,凝聚党员”目的,分别在远离党总支,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了10个党员中心户。

党员中心户通过“户主”定期、不定期的召集“家庭成员”开展活动,将会议精神、理论学习内容、社区党建近期的目标和任务传达给党员,让党员随时了解实事、随时了解社区党总支动向,随时武装头脑。

党员中心户的建设给党员们输入了知识血液,同时也输入了情感血液,党员们利用中心户活动时间增进彼此的感情,达到凝心、凝力、凝组织的目的。

在设岗定责方面,党员对“岗位”进行重新上岗,并就“岗位”工作经验进行座谈。

论坛功能模块

论坛功能模块

论坛功能模块论坛是一个在线社区平台,提供给用户进行交流、讨论和分享的场所。

在论坛中,有许多功能模块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互动。

以下是论坛的几个常见功能模块。

首先是帖子列表模块。

帖子列表模块呈现了论坛上所有用户发布的帖子。

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浏览到感兴趣的帖子,并点击进入查看详情。

该模块通常还提供了搜索功能,用户可以输入关键词来查找自己想要的帖子。

其次是发帖模块。

这个功能模块可以让用户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问题或分享。

用户可以选择帖子的分类,写下标题和内容,并选择是否需要附带图片或文件。

发帖模块通常还提供了编辑器,帮助用户轻松地排版和格式化文字。

再次是评论模块。

评论模块允许用户在帖子下方发表自己的评论或回复。

用户可以对帖子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或回答他人的问题。

评论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更深入地交流和互动。

还有个人中心模块。

个人中心模块是用户管理自己账户的地方。

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发布的帖子和评论,了解自己在论坛中的活动。

个人中心模块通常还提供了个人资料的编辑功能,用户可以在这里更新自己的头像、个人签名等信息。

此外,还有私信模块。

私信模块允许用户之间进行一对一的私密交流。

用户可以发送私信给其他用户,进行深入的讨论或咨询。

私信模块通常还提供了消息通知功能,用户可以及时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私信。

最后是管理后台模块。

管理后台模块是论坛管理员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地方。

管理员可以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和删除,管理用户账户和权限,以及监控论坛的活动情况。

管理后台模块帮助保持论坛的秩序和质量。

在论坛中,这些功能模块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互动交流平台。

用户通过帖子列表模块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发帖和评论模块参与讨论,通过个人中心和私信模块与其他用户互动,而管理员通过管理后台模块对论坛进行管理。

这些功能模块的存在,使论坛成为一个繁荣活跃的在线社区。

九州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九州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九州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操作手册目录1 数据采集 (1)1.1系统概述 (1)1.1.1 系统介绍 (1)1.2系统运行环境 (1)1.2.1 客户端IE配置 (1)1.3功能说明 (1)1.3.1 进入在线采集 (1)1.3.2 退出在线采集 (2)1.3.3 数据统计 (2)1.3.4 数据采集(常规) (4)1.3.5 数据采集(复杂) (9)1.3.6 人房(楼)关联 (14)1.3.7 数据管理 (17)2 综治一张图 (18)2.1系统概述 (18)2.1.1 系统介绍 (18)2.2系统运行环境 (18)2.2.1 客户端IE配置 (18)2.3功能说明 (18)2.3.1 进入系统 (18)2.3.2 综合展示 (19)2.3.3 9+x数据 (20)2.3.4 网格信息 (26)2.3.5 网格员 (28)2.3.6 案卷统计 (34)2.3.7 右侧菜单 (35)2.3.8 案卷分析 (38)3 事件处理 (40)4.1协同平台概述 (40)4.2协同平台操作流程 (40)1数据采集1.1系统概述1.1.1系统介绍在线采集子系统是用于采集、管理、查询社会综合治理基础数据的。

1.2系统运行环境1.2.1客户端IE配置客户端浏览器支持IE9及以上版本,chrome浏览器。

1.3功能说明1.3.1进入在线采集登录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的右下角找到导航栏按钮。

点击导航栏按钮,在弹出的导航栏窗口中找到“在线采集”:点击即可打开在线采集子系统。

在线采集子系统打开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在线采集子系统默认打开数据统计:在线采集子系统包含四个模块:数据统计、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完整率统计,可以通过点击界面上方的模块名称进行切换:1.3.2退出在线采集双击底部面板快捷方式,即可退出在线采集子系统。

1.3.3数据统计在线采集子系统默认打开“数据统计”模块;在关闭该模块后,可以通过点击上方的数据统计模块名称再次打开。

城市更新中“既有社区”的迭代模块化可持续设计研究

城市更新中“既有社区”的迭代模块化可持续设计研究

引领社区更新市场的设计理念与技术需求,指导未来的具体项目设计,达到良好的更新改造效果。

1 研究内容本文以城市已经进入存量更新为大背景,以城市中“既有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区设计组合模块要素为技术手段,以实际项目为依托,采用案例研究法,围绕景观生态学和建筑类型学两个方面,对城市既有社区空间进行系统梳理,重点研究社区更新体系中的逻辑关系,从而提取空间组合要素的可迭代模块组合模式,进而达到可持续设计研究的目的。

2 技术路线本文通过对既有社区内容的梳理,形成一个个子系统;并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标准化与信息化结合,形成不同的标准模块。

将系统和模块分别应用到不同的项目中,达到快速迭代更新,不断修正的效果(见图1)。

3 既有社区模块研究3.1 需求指引结论需求指引结论,前期调研需要深入挖掘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需求。

包括对社区居民的调查,收集他们对生活环境、社区设施、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这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居民需求调查与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收集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期望和需求。

调查包括但不限于社区设施、环境质量、居住安全等方面(见图2)。

摘要 随着新一轮城市既有住区更新工作的开展,其相关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迫在眉睫。

文章将通过统一的基础数据管理形成工作流程标准化,通过可视化模块设计实现设计工艺标准化,通过综合管理工作平台实现方案设计模块化。

构建对标国际化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示范社区:以实际工程实践为依托,通过社区景观环境建设实践,将研究内容应用到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并不断对标国内可持续发展标准,形成一批可持续示范社区。

关键词 既有社区改造;城市更新;设计模块;可持续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7.29Abstract With the unfolding of a new phase urban renewal intheexisting communities, it is urgent to apply relevant technologies in the engineering. This paper will standardize the workflow through unified basic data management, standardize the design process through visual module design, and modularize the scheme design through integrated management work platform. It is proposed to build a standardized demonstration commun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ased on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contents are applied to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space, and the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ndards are continuously benchmarked to form a number of sustainable demonstration communities.Key words the existing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urban renewal; design modules; sustainability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的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健康、安全、自治等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如何在高层建筑裙房中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如何在高层建筑裙房中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行微调 ,如以老年社Fra bibliotek区为主的服务中
相 互组合模 式等 ,将 卫生 中心 的具体 ( 医技 区的 X 光室 、心 电图室 、B 如 超室等 ) 与模块 内的水平或竖 向交通
网尺寸 的匹配性与灵活性 ( 见图 5) ;
入 口接 待区 、门急诊区 、诊疗 区 、医 有机组合 ,使之产生 出应对于不同柱 术区 、行政 办公区。各单元模 块的面 第 三 ,各单元模块应形态规整 ,空 间 简洁明晰,在连接方 向的尺度应尽可 能 一致 或接 近,便于各单元模块 的相
心应适当加强预防保健区及康复区的 互 组合。第 四,对于一些与其他单元
面积配置 ( 见图 3 。 )
有紧密联系的功能单元模块 ( 如入口
接 待区、门急诊 区等 ) 应考虑设置 一 些模糊空间 ,使之产 生较 强的弹性 与 的连接与组合带来可能 。
功能单元模块的设计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功能 为核心 ,优先考虑需要 良好采光通风 的单元模块 的布 局 ( 如门急诊 区 、 诊 疗区 ) ,以单 元模块 的人 流量 、使 用
单元模块设计 中,首先应 以重点模块 空间适应性 ,为 同一模块 与不同模 块
功能单元模块的组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个功能模块
首先应根据功能 、 流程 、 效率及相互流线关系确定其各 自所在 单元 的组合 ,
02 2
总 体布 局 ( 图 4) 其 次 ,依据 柱 见 ; 网形态 ,将 模块 内的基 本 功能 用 房
中 ,依据构成各部分功能 的具体房 间 的使用性质 、区域关系 、总体流程及 功t i 位划分为 以下八个单元模 块 : li 技区 、预防保健区 、病房 康复区 、手 积比例可根据具体规模及服务对象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道办事处
3000
3000

3000
派出所
5000
5200

3000
1500 3000 2000
建议按照1.5容积率控制用地
养老院在专项规划中布局,民政局建 议1600m2,另配福利院6750m2 10万人以上增设,建议按照1.5容积率 控制用地
老年服务中心
>2500
>1250

卫生服务中心 全民健身中心 街道文化中心 合计
用地面积规模
建筑面积规 模 800
-
民政局和北部新 区建议
780-1200
每户1.5 m2 -
36 600-900
>180m2 360 600-960
1000
1000 -
50 750
300 300 500 底层设置。如 独立建设应控制 1000m2的用地 含残疾人康复 室 室外设小型足球 场 含市民学校 临近菜市场周 边的社区不设
6000 4000 2500-5000
6000 — 2000-4000
— 4500 — 15000
相邻设置 ,室外设小型足球场
2000
15000
1
二、中心模块
集中的街道设施职能分析
序 号 1 类别 公共 管理 设施 设施名 称 街道公 共服务 中心 职能 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基层的办事机构而设立的“一站式”办事大厅,为群 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协助上级部门办理延伸到街道的行政 和社会管理事务;受上级部门委托开展行政审批服务;对社区便民服务 中心的工作进行指导;直接受理群众反映的诉求事项和社区提交的群众 反映事项,向上级提交本级无法解决的问题。 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负责辖区内的管理、文化建设、 民事调解、治安保卫、社会救济、便民服务、宣传教育、计划生育、流 动人口管理、环卫等工作。 公安系统的基层组织,上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负责户口管理、法制 宣传、治安保卫、教育改造、预防、制止违法犯罪、管理特种行业、维 护公共秩序,预防灾害事故等工作。 包含图书阅读、文化娱乐活动、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普培训、城乡 社区市民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老年活动等功能,一般设有文 化艺术中心(含排练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培训厅)、图书阅览室和 办公室。 设置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篮球场、健身房、台球室、棋牌室 等综合场馆和室外游泳池,有条件的可设置标准游泳池。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 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通过社区现场应 急救护,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诊疗服务,转诊服务, 康复医疗服务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预防、保健、康复、计划 生育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具有业务技术指导职能。 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日常事务办理等服务,指导本 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工作,搭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街 道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服务机构和场所。 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社区服务机构和场所(《城镇老年人设施规 划规范》GB50437-2007) 依据 《关于加强区县(自治县)、 乡镇(街道)、村(社区)三 级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服务群众 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渝 委办发【2014】15号) 无国家标准,参照重庆市社区 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渝建发 〔2009〕56号) 《公安派出所用房建设标准》 (建设标〔2007〕165号) 《关于实施街道文化中心建设 的通知》(渝文广发〔2010〕 77号)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国发[2011])5号) 及其《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指南》 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 理办法(试行)(渝办发 〔2007〕196号) 将日托和全托职能剥离到日 间照料中心和养老院。老年活 动中心功能纳入文化中心功能。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GB50437-2007)》 备注 1、应集中 在街道综合 服务中心地 块布局。 2、体育设 施中可适度 分散布局的 健身广场由 区级专项规 划统筹布局。 3、卫生服 务中心宜相 对独立占地 建设。
二、中心模块
1、街道中心
配置标准模块建议(七类设施)
设施类型 《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 划标准》的指标(m2) 用地面积指 标

10万人街道(m2)建议最小控制规模 备注 用地面积规模

建筑面积指标

建筑面积规模 500
建议按照1.5容积率控制用地 ,参照厦 门的标准,建议作为两个设施控制
街道公共服务中心
日间照料中心
卫生服务站 多功能运动场 社区文化活动 室 菜 店Biblioteka 街道办 事处 派出所2
文化 设施
街道文 化中心
3 4
体育 设施 医疗 卫生 设施
全民健 身中心 卫生服 务中心
5
社会 福利 设施
老年服 务中心
二、中心模块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置标准与模块建议表(7种设施)
设施名称 社区服务站 (社区党委会、 居委会、便民服 务中心) 警务室 《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 划标准》指标(m2) 建筑面积指 用地面积指标 标 720 1.2万人社区(m2)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