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采掘作业中,随着采掘深度的增加,工作面的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增大,而对于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工作环境来说,更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危险性。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势在必行的,能够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提高采掘效率,保障生产安全。
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安全问题沿空留巷工作环境是矿井采掘作业中一个危险性较高的环节,通常都是注重防震防爆的。
在进行该项工作时,需要面对以下的安全问题:1.集中能量的危险区域由于沿空留巷的特殊性,工作面上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地应力,当地应力巨大的矿山回采作业区域,地面安装各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及作业人员易受到地面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2.爆炸、火灾危险在进行采掘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系列易燃易爆的材料,如煤尘、木材、油脂等。
这些材料在采掘作业中很容易引发爆炸和火灾等大事故,导致灾害性损失。
3.人员大规模聚集的危险沿空留巷作业中,操作人员和作业人员通常都会集中在一起,因此存在着人员聚集交通、卫生等安全卫生问题。
一旦发生意外,造成的伤亡将会十分惨重。
为了防范沿空留巷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并有效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必须在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安全管理中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
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1.预测、预防地质灾害采掘工作面所处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采取行之有效的地质勘测和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强底部岩层的放顶机械支护稳定性能预测和底煤的水泥支撑稳定性等方面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对于墙体稳定、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2.建立科学的通风系统对于沿空留巷的作业环境来说,建立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是不可替代的一环。
通风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还能够减少煤尘的危害,确保作业人员的呼吸安全。
3.建立安全疏散通道在进行沿空留巷作业的同时,应当建立安全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安发[2008]322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市煤炭工业局、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省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了《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实现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
附件:《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市煤炭工业局、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省监狱管理局: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省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了《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实现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
附件:《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山西省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章矿井通风第一节通风系统第二节通风设施第三节主要通风机第四节局部通风第五节通风管理第六节巷道贯通第四章瓦斯防治第一节瓦斯检查第二节瓦斯排放第三节瓦斯抽放第四节防治突出第五章粉尘防治第一节防尘管路第二节降尘措施第三节隔爆措施第四节粉尘测定第六章防灭火第七章监测监控第八章其它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一通三防”工作水平,防止煤矿瓦斯、煤尘、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家煤炭工业产业政策》、《煤矿安全规程》、《山西省煤炭企业办矿标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2条“一通三防”工作必须坚持讲求实际、尊重科学、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和安全监管,不断巩固和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高效、文明生产。
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444(解决方案范本系列)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了减少11010采面与老采面之间的煤柱损失,经矿领导研究决定,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
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1、施工方法:沿空留巷无煤柱采煤、沿17型溜子尾,沿巷口进煤柱2米。
2、支护规格:根据本采煤工作面顶板岩性情况,采用单体柱配圆木梁支护,棚间距为0.5米、净口1.8米、净高1.8米、下宽2.5米。
3.采空区处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顶板。
采空区冒落高度应普遍不少于1.5倍采高,采空区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面积小于2×5 m2时,采取打密集柱和戗柱加强支护,大于2×5 m2时,采取打戗棚、木垛、密集柱,加强矿压监测;大面积悬顶不落时,应采取上述措施外,必须进行强制放顶。
4.放顶安全措施:(1)、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
(2)、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伤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
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无煤柱Y型通风技术应用

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无煤柱Y型通风技术应用摘要:该文介绍了在矿井深部工作面生产时采用无煤柱开采法解决工作面风量及瓦斯治理的技术难题,有很高的实用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煤层群复杂开采;沿空留巷;Y型通风柏林煤矿是高瓦斯、高地温的深部开采的矿井,且逐步向深部开采,必然各煤层瓦斯含量会逐步升高,采煤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是相对传统而落后的的通风方式,其存在通风路线长、通风阻力大以及工作面的工作环境差等不足,特别是上隅角瓦斯易集聚超限,给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治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除了采用多种立体式瓦斯抽放新技术来降低瓦斯含量措施外,还积极探索新的通风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经过多年实践、摸索,成功采用Y型通风方式和沿空留巷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经常超限的问题。
1 Y型通风方式的优势目前普遍采用的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由于上隅角及回风瓦斯浓度经常超限,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制约着高产高效采煤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正因如此,国内外都在配合采煤工艺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改进工作面通风方式。
改进工作面通风方式就是将传统的U型通风方式改为H型、W 型、Y型、Z型、双Z型等。
两进一回的Y型通风方式主进风巷进风通过工作面,稀释本煤层瓦斯,并利用在采空区维护的回风巷,有控制地向采空区回风道漏风,使采空区瓦斯直接进入回风道;而副进风巷进风的作用在于驱散上隅角瓦斯,并具有稀释回风巷瓦斯浓度的作用。
从采煤工艺角度分析,Y型通风方式都可适应有煤柱开采和无煤柱开采,前者浪费资源、掘巷多,但巷道维护容易;后者掘巷少、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但巷道维护困难。
前进式比后退式无煤柱采煤方法沿空留巷或沿空掘巷较多,后退式无煤柱采煤方法的通风方式中Y型和Z型通风方式沿空留巷或沿空掘巷较少。
综合上述分析,从巷道掘进和维护量、采煤工艺的改革、通风和生产能力、瓦斯治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上述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各个方面效果都较好的一种通风方式。
采煤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89212采煤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采煤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由于我矿煤层瓦斯含量较大,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造成掘进单进水平低,采面接替紧张。
为了缓和这种矛盾,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在3095工作面运输巷采取沿空留巷技术,用作3093工作面回风。
为保证3095运输巷沿空留巷的成功,特制定3095运输巷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3095工作面位于309采区+375m水平~+400m水平之间的东翼,处于309采区东翼上段,工作面平均走向长137m(运输巷可采长度150m、回风巷可采长度125m),倾斜宽90m,回采煤量3.8万t,可采期5个月,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1.6-2.9m,平均煤厚2.0m,煤层倾角平均27°。
直接顶为灰至黑色泥质粉砂岩,厚1.13m-3.28m,老顶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 夹一层厚1.06m泥质粉砂岩。
底板为白灰粘土岩,遇水易膨胀。
3095运输巷支护方式为工字钢架棚支护,梯形断面,上净宽1.9m、下净宽3.0m,高2.2m,巷道净断面5.2m2。
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

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无煤柱开采技术已广泛被应用,它是一项提高回采、减少掘进工程量、保证接续、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即安全又经济的有效开采工艺。
但是通过回采实践过程揭露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有自燃倾向性煤层中采用该各开采工艺时,往往由于沿深留巷过程中漏风问题解决不好,造成采空区,开切眼上。
下顺槽,最终停采线漏风而自然发火,特别是在厚煤层中分层采和放顶煤开采时,采空区自然事故出现的几率更高、更明显。
为此,对减少漏风稳定系统、抑制自燃发火方面做如下几方面的安全技术论述。
一、水砂充填带隔离采空区这种防火工艺就是在采煤过程中随即将开切眼附近,采面后部的上下顺或者左右上山依次充填,工作面回采完后将停采线附近予以充填。
如图1所示,最后用一个充填将采区予以封闭,起着一种隔离煤柱的作用。
充填带的宽度开切眼和停采线处一般为10宽,上下顺槽或上山则随该井巷的宽度而定。
开切眼和停采线处充填带的充填工艺和正常开采时充填法相同,上下顺槽或上山的充填工艺和一般巷道包帮灌浆充填相似。
这种水砂充填方法工艺简单,在有水砂充填的矿井无需增添设备,无水砂充填系统的矿井,只需添置砂浆泵和管材即可。
二、可塑性胶泥堵漏风如图2。
当两个前进式工作面(综采工作面)回采完成后,留出了两条沿空巷道,第三个后退式回采工作面就自然地形成。
为防止此两条沿空巷风流漏入采空区而引起煤的自然发火,应采用一种半塑性不凝固的胶泥,将胶泥压入采区矸石堆的缝隙中,胶泥与矸石堆能第 2 页共 6 页很好胶结,形成了一片4米宽的矸石墙。
这样在沿空巷道采区的一侧形成了一个不透气的隔离带,阻止了风流漏入老空区。
这种半塑性、不凝固胶泥与矸石胶结合当巷道动压来临时,随着巷道变形而变形,不会形成新的裂隙而漏风。
三、喷涂塑料泡沫防止漏风为防止巷道风流漏入采空区引起自然发火普遍采用常温凝固的塑料泡沫喷涂到密闭上、巷道壁上、形成厚度为20~30厘米的闭孔泡沫塑料层。
煤矿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3110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停采位置:3108材料道C点前65.1 m,3110材料道4点前18m,两者相差57.6m,与工作面形成直角三角形。
为保证资源回收,采用推进中逐渐从3108材料道回收(沿三角形斜边收作),在工作面内留巷的方法回采。
为确保收作留巷时的安全生产特编制技术措施如下:一、沿空留巷技术措施:1、工作面老塘侧打木垛,中对中间隔为3m。
2、木垛之间使用直径不小于0.16m的大料扶棚支护顶板。
其棚距为0.7m。
木垛上方使用直径不小于0.16m的大料扶棚支护顶板。
顶部和老塘侧使用进尺时的塑笆和枇子瞒顶闭帮。
煤壁侧使用木腿支撑,塑笆和枇子闭帮。
3、工作面每推进一米向下缩1.2m(两棚)。
4、留巷净宽1.6m,净高1.6m。
二、沿空留巷材料:方木:1200 mm×160 mm×160 mm。
大料:1800 mm×160 mm三、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1.进尺时确保护顶质量,严格按照不低于0.15m的系绳要求连接塑笆。
2.施工前将所用料运至使用地点码放好,不得影响行人和通风。
3.收作前打闭帮柱,掐缩工作面溜子,再扶棚,打好木垛。
4.扶棚腿角15°并有0.1m以上的柱窝。
5.扶棚支护不得出现喝风、晾牙。
支护和顶帮之间的缝隙,必须塞实、闭紧。
严禁空帮和瞒伪顶。
6.木垛要打在实底上,不得在浮煤、浮矸上架设,木垛要垂直顶底板,四角成直线。
1m长的方木横向放置,1.2m的方木竖向放置,方木交叉处外部多余部分不低于3~5cm。
木垛必须四角封实。
每角不超过一块木鞋和调节楔。
7.回料时回料地点上方5m外,有专人警戒。
回料地点下方由回料人员负责警戒,禁止行人通过。
8.使用手拉葫芦或拔柱器回料时,要选择牢固的棚子作为吊点,专人观察棚子变化,发现塑笆破裂窜矸应及时使用板梁或竹笆瞒严,发现险情及时撤出人员,待顶板稳定后再回料。
9.回出的支柱及时转出工作面到指定位置码放。
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安全技术措施

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安全技术措施引言在矿山开采中,为了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的方法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往往会导致漏风的问题,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以保障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过程中的安全性。
漏风原因分析在进行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时,漏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层裂隙: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裂隙,这些裂隙可能直接通向地表,导致漏风问题。
2.围岩控制不当:矿井在进行开采过程中,围岩的控制非常重要。
如果围岩控制不当,会导致巷道的破坏,从而造成漏风。
3.通风管道破损:矿井的通风管道承担着将新风输送到工作面的功能,如果管道存在破损,也会导致漏风。
4.作业失误:矿工在进行作业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可能会引发漏风。
技术措施1. 裂隙处理技术裂隙是导致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漏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裂隙对矿井通风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封堵裂隙:在巷道周围进行封堵工作,预防裂隙中的风流从巷道漏出。
•加强支护:对矿井的围岩进行强化支护,增加矿井的稳定性,减少裂隙的产生。
2. 围岩控制技术围岩控制不当也是导致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漏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控制围岩,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加强巷道支护:采用坚固的支护结构来增加巷道的稳定性,防止围岩松动、坍塌,减少漏风的发生。
•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如钢架、木方等,以增加围岩的稳定性。
3. 通风管道维护技术通风管道在矿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通风管道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监控管道状况:定期对通风管道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修复破损部分。
•使用高强度材料: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制作通风管道,提高其耐磨损能力和抗拉强度,减少破损的可能性。
4. 加强作业管理为了减少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漏风的风险,需要加强作业管理,包括以下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对矿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
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我矿3138采煤工作面已进入备采阶段,从节约资源方面及加上我矿实际地质情况,经研究决定对3138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实行沿空留巷(保留3138回风巷),为保证在回采留巷过程中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特作如下施工方案:一、概况3138采煤工作面为3#采区的首采工作面,煤层厚度为1.3m,顶板主要为坚硬毛口灰岩,据2012年瓦斯签定,本矿绝对瓦斯涌出量2.1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7.13 m3/t。
煤层不易自燃,但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为38.835%。
3138回风巷宽2.8m,巷高2、2m,断面6.2m2,两帮均采用锚网支护,巷道长120m,主要用于3138采煤工作面回采时回风所用。
二、成立沿空留巷管理小组组长:罗光喜副组长:邓朝彬、黄靖刚成员:邓朝富、张天富、彭哲兴三、施工目的:将3138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保留作为下一待采工作面(3136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四、施工前准备1、人员培训沿空留巷施工前必须先对作业人员进行贯彻学习本措施后方可上岗作业。
2、材料准备施工过程中用到材料有锚杆、单体柱、编织袋、锚固剂、锚杆机、铲、镐等要全部备足,且备用量不得小于10%。
五、支护工艺1、巷旁支护:采用(锚杆+钢筯梯+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当遇到压力较大时,采用人工装矸石袋砌垒充填做巷旁支护。
2、锚杆支护,锚杆采用18x2200mm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x1000mm,每排为三根锚杆,每个锚杆眼加入锚固剂不少于3节,且垂直岩面进入,外露不大于50mm。
每排锚杆必须打在钢筯梯上,钢筋梯采用10个的钢筋加工而成,锚杆+钢筯梯超前于煤壁距离不小于10m。
3、单体柱支护,以3138回采过程中的超前支护(前10m双排,后10m单排)为基础,随3138采煤工作面往前推,随之留下一排单体柱作为沿空留巷的巷旁支护。
煤壁推过后,必须对所留的单体柱进行调试(要求:单体柱柱距为1m,且必须保证所打支柱与锚杆交错进行,支柱必须穿鞋带帽)、加压,并且对所升出的活柱涂打黄油,对活柱进行保养。
沿空留巷通风措施

4、通风瓦斯管理:
(1)沿空留巷期间,为减少漏风,在工作面下段老塘侧(机尾后)挂上挡风帘,每隔10-15m用编织袋装碎矸石堆码长度不低于10m,从运输巷下邦侧直到工作面,要求上接顶下接底,严密不漏风(少漏风),保证工作面煤壁侧风量,瓦斯不超限,也防止将采空区的瓦斯带出,造成回风瓦斯超限。
(2)在运输巷沿空留巷的巷道中,每隔20m用袋子堆码一道密闭,要求上接拢顶板,两侧靠拢近出山帮,防止风进入空区。
(3)沿空留巷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地点进行瓦斯及有害气体进行检查,在每班沿空留巷施工完成后,必须设置栅栏,并挂牌管理,防止人员误入。
(4)工作面瓦检员对沿空留巷施工地点必须进行瓦斯检测,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检测瓦斯两次,该地点不允许放置除沿空留巷施工外的任何物料,每班在施工完成之后必须将浮煤清理干净,运出所有杂物,清理好现场卫生。
(5)巷道内物料堆放整齐,物料不许堵塞巷道断面的1/3以上,运输巷道要保持足够的断面,并且保持畅通无阻。
(6)进行沿空留巷时,在回撤(缩)机尾前,必须将巷道内的浮煤清理干净,所有杂物运走,同时将巷道水沟疏通,保持水流无阻。
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为了减少11010采面与老采面之间的煤柱损失,经矿领导研究决定,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
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1、施工方法:沿空留巷无煤柱采煤、沿17型溜子尾,沿巷口进煤柱2米。
2、支护规格:根据本采煤工作面顶板岩性情况,采用单体柱配圆木梁支护,棚间距为0.5米、净口1.8米、净高1.8米、下宽2.5米。
3.采空区处理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顶板。
采空区冒落高度应普遍不少于 1.5倍采高,采空区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面积小于2×5m2时,采取打密集柱和戗柱加强支护,大于2×5m2时,采取打戗棚、木垛、密集柱,加强矿压监测;大面积悬顶不落时,应采取上述措施外,必须进行强制放顶。
4.放顶安全措施:(1)、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
(2)、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伤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5、安全出口:(1)、为保证采面回采安全生产,需在进风、回风巷两端设有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规格2ⅹ0.8米(长x宽)。
(2)、采煤工作面下方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此巷道内高度不得低于1.8米。
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维修,发生支架段梁断柱,巷道底鼓变形时,必须及时更换、清挖。
090202回风顺槽留设沿空留巷期间安全措施

090202回风顺槽留设沿空留巷期间通风安全技术措施090202工作面回采时受到断层影响,采用沿空留巷方法保持通风,为了保证回采期间防止沿空留巷漏风,特编制本措施。
一、防止漏风安全措施(一)、通风安全措施:1、提高矿井通风设施构筑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2、每旬至少进行一次风量测定工作,工作面风量要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配备,严禁无计划盲目加大配风量。
3、工作面风量加大或减少,通风科要及时查明原因,风量是否进入采空区或采空区气体涌出。
4、通风科每天安排人员对沿空留巷进行维护,防止采空区漏风。
(二)、瓦斯管理安全措施:1、瓦斯员除正常的工作面巡回外,应对沿空留巷的瓦斯、CO 等有害气体浓度检查,如果瓦斯、CO等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及时汇报调度室。
2、瓦斯员必须配备光干涉式甲烷检测仪、多参数气体检测仪。
该巷道内按要求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所有使用仪器必须进行鉴定合格,并定期校验,保证仪器准确可靠。
3、工作面回采期间必须按要求悬挂多参数气体检测仪。
二、防灭火措施1、合理调节风量,设置均压设施,降低工作面两端压差,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2、工作面老塘侧未及时垮落造成悬顶面积过大,应及时对上、下隅角进行充填,采用编织袋装煤矸进行码放连续充填,要求墙垛与与上、下巷间成圆弧形,利于风流很好地扩散,同时在下隅角墙垛外挂设风幛,减少漏风。
3、对上隅角进行设点检查CH4及CO、温度等参数,每小班至少检查一次,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和通风科,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通过束管监测加强防火检测,全面掌握各指标变化情况。
并在回风巷距离第一汇风点10~15米位置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进行24小时不间断对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
5、合理安排生产、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回采率,减少丢煤,有效防止自燃发火。
6、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深部开采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煤矿工作面出现沿空留巷的情况,这种巷道的安全管理对煤矿生产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将从沿空留巷的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安全防范措施、巷道管理和设备选用四个方面对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一、沿空留巷的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1.1 安全风险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煤巷围岩高压,巷道的支护难度大,因此,往往存在以下的安全风险:(1)顶板、煤柱等巷道围岩的变形或者身材不良可能导致巷道的塌陷或者煤层遇水导致煤巷周围的地层不稳定,也会出现坍塌、断裂等安全事故。
(2)从巷道口到沿空留巷的区域往往有大量的孔眼(“炮眼”),如果未及时进行支护或者“炮眼”位置不合理,很容易发生冲击炮、坠煤等下落物伤人事件。
(3)由于矿井中容易出现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呼吸系统可能会导致瓦斯的积聚,由此可能引发煤矿瓦斯爆炸。
1.2 预防措施为了安全地进行此类工作,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包括:(1)科学合理的钻孔方案,合理布置孔眼和排瓦斯口,确保巷道的通风系统畅通,避免积聚瓦斯等危险气体。
(2)适当的坑道支护方案,根据巷道的围岩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确保巷道的整体稳定;(3)加强巷道内部的安全巡查、巡视和管理,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安全环境的稳定。
二、安全防范措施2.1 防范措施(1)加强瓦斯和煤尘控制,控制煤矿中的瓦斯和煤尘含量,保持矿压的稳定。
(2)安装灭火器和消声器,及时消除火源或灭火,避免烟尘产生。
(3)加强通风系统,严格执行通风规程,防止中毒和爆炸。
(4)制定生产规范,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保护意识,避免错杀人伤。
2.2 工作面沿空留巷的防范措施(1)设定可以破除,滑动的防风口,确保在煤柱支护不好的情况下,空气可以顺利流动。
(2)选用适当的钢管和衬砖质量,与钉架增加支撑,增强钢架和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
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YF-ED-J8999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无煤柱开采技术已广泛被应用,它是一项提高回采、减少掘进工程量、保证接续、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即安全又经济的有效开采工艺。
但是通过回采实践过程揭露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有自燃倾向性煤层中采用该各开采工艺时,往往由于沿深留巷过程中漏风问题解决不好,造成采空区,开切眼上。
下顺槽,最终停采线漏风而自然发火,特别是在厚煤层中分层采和放顶煤开采时,采空区自然事故出现的几率更高、更明显。
为此,对减少漏风稳定系统、抑制自燃发火方面做如下几方面的安全技术论述。
一、水砂充填带隔离采空区这种防火工艺就是在采煤过程中随即将开切眼附近,采面后部的上下顺或者左右上山依次充填,工作面回采完后将停采线附近予以充填。
如图1所示,最后用一个充填将采区予以封闭,起着一种隔离煤柱的作用。
充填带的宽度开切眼和停采线处一般为10宽,上下顺槽或上山则随该井巷的宽度而定。
开切眼和停采线处充填带的充填工艺和正常开采时充填法相同,上下顺槽或上山的充填工艺和一般巷道包帮灌浆充填相似。
这种水砂充填方法工艺简单,在有水砂充填的矿井无需增添设备,无水砂充填系统的矿井,只需添置砂浆泵和管材即可。
1104采煤工作面上巷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1104采面沿空留巷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为了维持1126-6回风巷的正常通风,局扇无循环风,根据1104工作面上巷的实际情况,采用沿空留巷护巷,确保风量满足要求,特作以下补充安全技术措施,请相关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施工组织由采煤一队负责组织施工。
二、技术措施1. 施工地点:1104工作面上顺槽(行人通风)。
2. 1104采面上巷煤柱:由现切割眼向南留设煤柱,维护顺槽,保证通风、行人。
煤柱沿走向留设,倾向宽3m,随工作面逐步向南推进而推进,直到1126-6回风巷掘完为止。
3. 沿空留巷以K10煤层顶板为巷顶,净宽2.3m,工作面采高为净高,断面不得小于1.0㎡;采用木支柱戴帽点柱“三排两空”的方式支护,支柱柱距1.0m,排距1.0m (附沿空留巷支护平面图) 。
4. 沿空留巷下帮采空区用矸石充填密实,行人安全和正常的通风需要。
三、安全措施1.进班作业前,跟班队长、安瓦员、班长必须对整个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质量、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处理。
2.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点周围的煤壁和顶板等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准作业。
3.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随时观察周边围岩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防止零星危、活岩垮落伤人。
4.因放炮崩倒的支柱必须及时的扶正,确保支柱的支护质量。
5.支柱间距1.0m,排距1.0m,严禁空顶作业,并搞好敲帮问顶勤检查工作。
6.掺设支柱前,要按规定确定柱位、刨柱窝、麻面,顶板破碎时加挑板进行支护。
7.在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对支柱的掺设及日常维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随时搞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工作。
8.本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1104作业规程》执行。
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2713工作面下巷沿空留巷安全技术措施为缓解采掘接替紧张,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在2713工作面下巷使用高水充填材料巷旁充填技术进行沿空留巷。
为保证沿空留巷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2713工作面位于27采区下部,北为27采区下山保护煤柱,西为2709工作面,东为2715工作面(未掘),南为火成岩边界。
工作面南北走向长1038~1054m,东西倾斜长195m,标高-628.1m~-741.5m。
工作面煤层稳定,煤层厚度为1.7~5.3m,平均煤厚2.96m,煤层倾角为7°~15°,平均倾角12°。
2713工作面顶板条件良好,直接顶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厚度为13.4m,基本顶为中、细、粉砂岩及泥岩,厚度为23.68m,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度为2.48m,基本底为细粒砂岩,厚度为24.72m。
2713工作面下巷长1118.5m(可采长度1038m),为出煤、进风巷,采用锚网索(梁)+M钢带联合支护。
巷道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4.2m,净高不低于2.5m,巷道断面积不小于10.5m²。
巷道顶板采用锚杆+锚网+锚梁+锚索联合支护。
顶板每排使用一片6眼4.2m的M钢带(眼距800mm),采用φ22×2200mm高强锚杆(自下帮起钢带第一、三、四、六眼位内施工)和φ21.6×4200mm(每隔一排在自下帮起钢带第二、五眼位内施工)锚索,铺设小眼点焊钢筋网(网格70×70mm);顶板施工四排锚索梁支护,锚索梁“迈步布置”,锚索规格为φ21.6×7200mm,锚索梁采用16#槽钢加工,眼距1600mm,锚索托盘采用12mm厚钢板加工,规格为120×120×12mm。
两帮采用φ22×2200mm高强锚杆支护,使用竖向M钢带(采用两眼及三眼钢带搭配使用,分别为1000mm和1700mm长,眼距700mm;600mm 长,眼距400mm),锚杆排距为800mm,铺设小眼点焊钢筋网(网格70×70mm);下帮施工一排锚索梁支护,锚索规格为φ21.6×4200mm,锚索梁采用16#槽钢加工,眼距1600mm,锚索托盘采用12mm厚钢板加工,规格为120×120×12mm。
煤矿防止外部漏风措施

煤矿防止外部漏风措施概述煤矿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在采掘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其中之一是外部漏风,这可能导致煤矿内部的气体浓度异常,增加了矿工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煤矿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外部漏风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防止外部漏风的措施。
外部漏风的危害外部漏风是指煤矿工作面周围的空气通过裂隙、煤层孔隙等途径进入矿井内部的现象。
外部漏风可能带来以下危害:1.降低氧气含量:外部漏风会导致矿井内的氧气含量降低,矿工在缺氧的环境下工作会引发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2.增加有害气体浓度:外部漏风可能会导致矿井内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如瓦斯、硫化氢等,增加了矿工中毒的风险。
3.扰乱通风系统:外部漏风会扰乱煤矿的通风系统,影响矿井内部的风流分布,增加矿井的安全隐患。
因此,煤矿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外部漏风的发生,确保矿工的安全。
防止外部漏风的措施为了有效防止外部漏风,煤矿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完善的矿井密封系统矿井密封是煤矿防止外部漏风的关键措施之一。
矿井密封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矿井入口密封:矿井入口应设置有效的密封门,确保矿井入口的完全密闭,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矿井。
•矿井巷道密封:对于存在漏风隐患的巷道,应进行密封处理,使用防风墙、密封板等材料进行封堵,阻止漏风。
•矿井回风巷道密封:回风巷道是煤矿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外部漏风对通风系统的干扰。
2. 加强矿井巷道支护矿井巷道的支护是防止外部漏风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矿井巷道的支护可以有效防止裂隙和孔隙的形成,减少外部漏风的可能性。
支护措施包括:•钢架支护:采用钢架对巷道进行支护,增加巷道的稳定性,减少漏风隐患。
•灌浆支护:对于存在裂隙和孔隙的巷道,可以进行灌浆支护,填充裂隙和孔隙,防止外部漏风。
3. 加强煤层探测和监测及时探测和监测煤层的变化对于防止外部漏风至关重要。
通过煤层探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煤层的裂隙和孔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外部漏风的发生。
工作面沿空留巷及跳面期间通防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沿空留巷及跳面期间通防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某某工作面上部遇到断层,面上基本全岩,为了保证煤质,矿决定进行沿空留巷回采,甩掉上部岩子。
为确保沿空留巷及跳面期间的通防安全,特编制此通防安全技术措施。
二、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通风工区必须加强对某某面周边范围内的通风设施巡检力度,临时密闭工按规定对该区域的通风设施检查维护,以确保设施齐全、完好、可靠;同时严格落实瓦斯安全员三班检查汇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工区进行处理。
2、施工单位必须正确使用通风设施,风门前后5m范围内以及风门间严禁堆放杂物或停放、打倒车皮;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损坏通风设施或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以防风流短路,威胁工作面安全。
3、通风工区必须对某某工作面风量和一氧化碳浓度每周测量不少于1次,确保该面供风量满足回采作业规程要求。
4、沿空留巷回采及跳面期间,综采工区要加强中间沿空留巷及工作面两道的巷道维护,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断面。
由于底鼓来压造成巷道通风断面缩小,必须及时卧底清理,以扩大通风断面,确保工作面风量。
5、某某面采空区不得留有遗煤,防止遗煤在采空区氧化,造成煤炭自燃氧化。
通风工区要加强防火检查。
查火员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沿空留巷回采期间,瓦斯检查员应加强该面气体检查,增设附图中①、②两处瓦斯测点。
7、沿空留巷回采时,由施工单位沿留巷老塘帮挡设风幛,避免向老塘供风;挡风幛使用材料布或双抗网,挡设上部接顶板,下部接底板,搭茬不少于300mm,确保严密不漏风。
8.瓦斯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测点检查瓦斯,每班至少巡回2次。
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对现场存在的一通三防问题必须交清接明,不能立即处理的必须立即汇报通风值班室;严禁空班、漏检、假检。
9.检查采煤机前后各20m内,距煤壁30cm,距顶板20cm范围内的瓦斯。
当局部积聚的瓦斯浓度达2%或采煤机前后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5%时,必须停止采煤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无煤柱开采技术已广泛被应用,它是一项提高回采、减少掘进工程量、保证接续、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即安全又经济的有效开采工艺。
但是通过回采实践过程揭露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在有自燃倾向性煤层中采用该各开采工艺时,往往由于沿深留巷过程中漏风问题解决不好,造成采空区,开切眼上。
下顺槽,最终停采线漏风而自然发火,特别是在厚煤层中分层采和放顶煤开采时,采空区自然事故出现的几率更高、更明显。
为减少漏风稳定系统、抑制自燃发火方面做如下几方面的安全技术。
一、水砂充填带隔离采空区这种防火工艺就是在采煤过程中随即将开切眼附近,采面后部的上下顺或者左右上山依次充填,工作面回采完后将停采线附近予以充填。
如图1所示,最后用一个充填将采区予以封闭,起着一种隔离煤柱的作用。
充填带的宽度开切眼和停采线处一般为10宽,上下顺槽或上山则随该井巷的宽度而定。
开切眼和停采线处充填带的充填工艺和正常开采时充填法相同,上下顺槽或上山的充填工艺和一般巷道包帮灌浆充填相似。
这种水砂充填方法工艺简单,在有水砂充填的矿井无需增添设备,无水砂充填系统的矿井,只需添置砂浆泵和管材即可。
二、可塑性胶泥堵漏风如图2。
当两个前进式工作面(综采工作面)回采完成后,留出了两条沿空巷道,第三个后退式回采工作面就自然地形成。
为防止此两条沿空巷风流漏入采空区而引起煤的自然发火,应采用一种半塑性不凝固的胶泥,将胶泥压入采区矸石堆的缝隙中,胶泥与矸石堆能很好胶结,形成了一片4米宽的矸石墙。
这样在沿空巷道采区的一侧形成了一个不透气的隔离带,阻止了风流漏入老空区。
这种半塑性、不凝固胶泥与矸石胶结合当巷道动压来临时,随着巷道变形而变形,不会形成新的裂隙而漏风。
三、喷涂塑料泡沫防止漏风为防止巷道风流漏入采空区引起自然发火普遍采用常温凝固的塑料泡沫喷涂到密闭上、巷道壁上、形成厚度为20~30厘米的闭孔泡沫塑料层。
这种泡沫塑料一般都具有难燃、抗静电、耐压、不透气的特性。
以常温固化尿醛树脂为原料的防漏风泡沫塑料喷涂技术。
《泡沫-1型》发泡装置喷放泡沫。
这种塑料泡沫对煤、岩石、木材、金属体和其它材料都很好胶结,在出现矿山压力时,此时尿醛塑料泡沫可以缩其初始高度的70~80%,只有稍微漏气。
通过煤矿井下1200米的密封采空区的试验、堵漏风效果良好。
《泡沫-1》型塑料泡沫装置,仅需2人操作,在6小时的小班内可喷涂厚度为~泡沫层100m2。
尿醛塑料泡沫密闭漏风与负压关系式为:Q=ahα,式中Q—塑料泡沫层漏风量a和α—根据试验数据用对比法求出的系数;h-已密闭采空区负压,mmH2O。
图3为沿空巷道沿老空区侧喷涂的防漏风尿醛泡沫塑料层。
图4为不同厚度泡沫塑料的负压h与漏风量Q关系。
四、风压调节法防止漏风风压调节法是使用一定的通风设备和设施作为手段,改变井下通风压力状态,降低采空区或封闭区进回风侧的风压差,减少漏风的一种工艺。
采用建立调压峒室法。
在一些易自然发火的煤矿,为了控制向采空区漏风,在已采过的联络巷密闭,或工作面回采完毕的采终线密闭可以普遍设立调压峒室以调节密闭区(即采空区)内外的压力差,以阻止向采空区的漏风。
调压峒室的结构如图5所示。
调压室的风墙与防火墙间距离一般是5~10米,当调压室水柱计呈现负压状态时,启动风机并将窗口调板调至水柱压力为零,此时密闭区内的气压与调节峒室的大气压力趋于平衡,以此阻力向密闭区(或采空区)漏风。
五、飞灰充填带封闭采空区飞灰是火力发电厂在烟道中排出的污染大气的尘埃。
飞灰的形状和化学成份随煤质和粉碎工艺以及燃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
它的一般物理性状和化学成份列表中。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H2O 强热减量比重比表面积cm2/g 粒度(目)2700 200以下飞灰颗粒形状多数为球形,容易吸收水汽而结块。
作为煤矿井下用防火材料具有气密性能好,脱水性强的特点,并可用水力输送和风力输送。
飞灰可以作为防止井下密闭漏风的充填材料,也可以作为采空区周边防止漏风充填隔离带的材料,更可以代替黄泥灌浆作为防火灌浆材料之用。
在煤巷、石门、立眼、斜井中均可用水力、风力流送飞灰来构筑防漏风抑制自然发火的密闭和采空区充填带。
图6是某煤矿利用飞灰充填密闭的工艺图。
利用飞灰作用井下防火充填材料在实际应用时,飞灰浆浓度是飞灰:水=6:4。
飞灰沉淀、脱水后的体积为灌入体积1/3。
所以在沉淀24小时后必须进行第二次充填,为了能充满,在密闭处的巷顶应预先挖槽,并使充填管出口伸至最高位置。
飞灰由于颗粒很细,一般在200目以下,为了防止灰浆从缝隙随水脱出,在木板闭内壁铺设麻布或塑料编织布,以便于沉灰脱水。
飞灰作为防火充填材料有很多优点,飞灰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飞灰脱水性好,脱水后的飞灰气密性好,且强度大,渗透性好,能够将矸石,巷道壁的裂缝填满充实。
一般用泵将飞灰浆输送到充填或密闭地点,速度快,所需工时少,井下任何地点均可采用。
以上所述防漏风抑制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都是煤矿行之有效的防火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止、控制、扑来无煤柱开采、沿空巷道综采工作面因漏风而引起的自然发火,毫无疑问地采用上述各项防漏风技术的同时,还应配合其它有效的防灭火技术,如阻化剂防火,井下火灾的预测预报等实行综合防灭火技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自然发火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沿空掘巷就是把巷道布置于低应力场,便于巷道维护,减少变形量,其关键是严格控制煤柱宽度,留小煤柱的目的是将巷道与采空区隔离,防止采空区的水与有害气体串入巷道,危及安全生产,但煤柱宽度对巷道的维护状况起决定作用,若煤柱过小,由于靠采空侧的煤柱受支承力的影响已呈塑形,容易失稳,片帮严重,若煤柱过大,则回采巷道布置在压力增高区内,将使巷道压力大,支护困难。
沿空留巷gob-side entryretaining 采煤工作面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
1. 概述编辑本段. 问题的提出为了回收传统采矿方式中留设的保安煤柱。
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区段的顺槽重新支护留给下一个区段使用。
这种留巷的做法是沿着采空区边缘在原顺槽位置保留就称为沿空留巷。
沿空留巷可以最大限度回收资源。
避免煤体损失。
国外代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德国开始采用。
这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种一次性能源的开采。
分别采用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以实现无煤柱开采。
现在基本普及无煤柱开采。
国外目前主要以无机有机混合结构形式结合钢结构骨架实施沿空留巷隔墙。
我国上世纪70年代引进使用,那时候因为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所采用的方法都没有广泛适应性。
后期出现的“高水材料”成本过高、强度和耐久性不足、特别是没有掌握矿山压力规律,从根本上扭转巷道维护困难的局面而没有得到推广。
我国典范从20世纪90年代淮南矿业集团为了治理瓦斯,坚持实施科学创新开采。
在袁亮院士带领下,淮南在实现充填材料更新、充填工艺及装备机械化的基础上,成功的采用沿空留巷,实现了煤与瓦斯同采。
在较好的解决了回采工作面推进上隅角瓦斯积聚以及在高应力区掘巷引发的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事故的同时,把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实践证明,无煤柱开采方案实践可有效地控制瓦斯爆炸、冲击地压等相关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岩层运动和矿山压力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正确的进行巷道矿压控制设计以及解决好巷道掘进和维护期间老塘透风问题,完全能够控制原煤柱护巷方案产生的重大事故。
在掌握了沿空留巷的内在本质的基础上,西安科技大学惠兴田课题组认真分析近年沿空留巷研究成果。
专注于及时和高强两方面兼顾上上下功夫。
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发明了封闭模铸砌体结构。
这种隔墙技术由于采用预制混凝土技术作为隔墙高强内核使得隔离墙具有早期高强度,以注浆技术的密闭和充填性作为支护的及时性可以保证砌体墙体既有严密的封闭性又能够及时贴顶支护。
这种技术一次解决了现有混凝土隔墙技术无法解决的及时性和高强度问题。
而且成本远远低于一般泵送混凝土的成本。
对沿空留巷具有代表意义的专利技术:发明3项:一种刚柔复合结构模板及其沿空留巷隔墙施工方法;可变弹性接顶模板及其施工方法;用于沿空留巷的综合一体机及其施工方法。
实用新型2项:一种沿空留巷砌筑隔离墙使用的复合模板;一种变形内胎模板。
. 无煤柱开采意义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接续紧张;节约掘进费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煤炭全部回收——延长矿井寿命,提高社会效益上世纪沿空留巷技术方案缺陷阻碍了该项技术实施近十年混凝土技术的成熟为沿空留巷打下良好基础现实意义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接续紧张;提高综合效益战略意义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回收率推行无煤柱开采,不仅对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缓和采掘关系和延长矿井寿命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是使煤炭企业改善安全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增产、增盈减亏的主要途径之一。
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和当前的技术水平,目前推行的无煤柱开采护巷分为沿空留巷、沿空掘巷、跨采和预采无煤柱护巷以及在采空区内形成巷道四种形式,其中沿空留巷这种无煤柱护巷方式如果实施技术方案合理的话在技术和经济上有更多优越性,具有广泛意义,因而对于条件适合的矿井都应当优先采用。
编辑本段. 无煤柱采矿经历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一些主要产煤国家为了达到少掘巷道、增加煤炭资源回收率、增加生产的连续性和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目的,而采用往复式“Z”形开采,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以实现无煤柱开采。
对沿空留巷的矿压显现、适用条件、合理支护形式及新型支护材料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这方面做得较多的是前苏联、德国、英国、波兰等国家。
这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种一次性能源的开采。
现在基本普及无煤柱开采。
国外目前主要以无机有机混合结构形式结合钢结构骨架实施沿空留巷隔墙。
我国上世纪70年代引进使用,那时候因为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所采用的方法都没有广泛适应性。
后期出现的“高水材料”成本过高、强度和耐久性不足、特别是没有掌握矿山压力规律,从根本上扭转巷道维护困难的局面而没有得到推广。
我国从薄煤层到厚煤层,从缓倾斜煤层到急倾斜煤层,都已有沿空留巷的成功经验。
但是,在沿空留巷研究与应用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使得一些矿井在应用沿空留巷技术中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限制了沿空留巷技术在我国更广泛的推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一些矿区在沿空留巷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些矿井取得了非常客观的经济效益。
沿空留巷技术正处在一个急速起步的黄金时代。
2. 沿空留巷技术现状在几十年的研究应用中,该领域的成功与失败并存,我们分析这些经验归结如下:编辑本段. 密集支架形式基本不可取沿空留巷在上世纪研究初期基本上都是以支架形式完成。
那时候各种支架形式的应用曾经解决过许多回采工作面的无煤柱采煤问题。
但都是应用到一些采面地压相对较小并且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的无自然发火的低瓦斯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