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万忠、陈虹:RY1─6300型火箭增雨防雹技术初探

合集下载

RYI-6300型增雨防雹火箭安全操作方法

RYI-6300型增雨防雹火箭安全操作方法
规定 。
() 1 发射 控制 器连 同电缆要 存放 室 内 。 () 2 连续 工 作 时问 不应 超过 l ; 业 结 束 , 须 h作 必 取 出 电池 , 以防 电池漏 液腐 蚀元 器件 ( ) 射 控制器 严禁 在 强磁 场环境 中存 放 , 3发 防止 强烈 振动 和 冲击 , 以免影 响发 射控 制器 的使 用性 能 。 ( ) 射 控制 器使 用 交流 电 的 电源 电压在 2 0- 4发 2-
() 2 发射点周 围应 设立 警戒标 志和禁射方位标 志。
( ) 业 地 点 前 方 1 0 、0 m 和 后 方 】O 、0 3作 。10 8 2 O5 m
() 6 火箭 发射时 , 防止火箭喷射 的火焰触及 电缆 。 5 R - 3 0型增雨防雹火箭发射系统安全操作步 骤 YI 0 6 ( ) 箭发 射 车行驶 至预 发射 区域 后 , 车 头朝 1火 将 向预 发射 方 向 ( ) 擦导 电触 头及 箭轨 管上 的 防锈油 , 2轻 检查 各 零 部件 是 否牢 同可靠 , 角调 整机构 应 活动 自如 。 射 ( ) 开 方 位手 柄 , 导 轨转 动对 向发射 方 位 , 3松 使 然 后锁 紧方 位 。将 仰 角 预 调 到适 宜 装 填 的角 度 , 便 于装 弹 , 连接 好发 射架 与控 制器 导 电线路 。 () 4 接通 控 制 器 电 源 , 用钥 匙 将 电源 开关 打 开 , “ 电源 ” 指示 灯亮 。 为确保 有 足够 的点火 电流 , 当使用 内置电源 作业 时 , 先点击 一下 “ 电池 电压 ” 关 . 开 观察
3通 辽 市气 象 局 , 蒙古 . 内
引 言
火箭 、 输 和 保 运 管 过 程 中都存 在 一 定 的危 险 性 。近 年 来 , 于操 作 南

WR增雨防雹火箭作业培训

WR增雨防雹火箭作业培训

23
国内外增雨防雹火箭应用现状及发展
发展趋势展望 综合国内外增雨防雹火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结合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趋势,增雨防雹火箭的发 展方向可以概括如下: • 火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由于火箭采用燃烧播撒,具 有成核率高、播撒路径长、用弹量少、操作维护简单等 优点,火箭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将越来越多。
25
国内外增雨防雹火箭应用现状及发展
• 抛射焰弹将是未来的主要播撒方式。实验风洞研 究得出,当火箭飞行速度大于100m/s时,活性晶 核生成率将大大下降,前苏联“晶体”火箭成功 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采用抛出焰弹的方式播撒, 焰弹在下落过程中以自由落体速度下降,其速度 小于50m/s,成核率达到或接近实验室静态试验 的水平。因此焰弹式播撒是发挥催化剂性能的最 好方式。
12
国内外增雨防雹火箭应用现状及发展
• 地面播撒系统 即采用地面烧烟的方法, 靠上升气流将催化剂微粒送入 云层底部,无需空域申请,其
作业效率不能保证。主要用于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 大等国的小型种植园。
13
国内外增雨防雹火箭应用现状及发展
14
国内外增雨防雹火箭应用现状及发展
• 飞机发生器或发射焰弹 飞机作业可从云层底部或顶部进行播撒催化, 受飞机起飞条件的限制,只有约 60% 的情况可 以作业。飞机作业主要用于美国、德国、澳大利 亚等发达国家。
79发射架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列表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定向器仰角调节困难或方位转动困难锁紧器没有松开松开锁紧器锈蚀除锈擦拭和涂油已到达极限位臵停止调节定向器变形使用不当送厂家维修调节80发控器各种故障及排除方法列表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数字显示屏无显示电源没打开打开发射控制器电源电池电压不足更换新电池电源输入方式不正确重新输入电源内部保险丝损坏更换保险丝控制器内部电路故障送厂家维修检测通道电阻不合格控制器显示屏总显示1通道档位不正确将通道转换开关拨到该通道电缆线未接上或未接好检查电缆线与发射架和控制器的对接处重新连接导轨上的点火触头或火箭上的点火触片未接触好确定点火触片位臵正确发射架接线断开重新连接发射架接线控制器内部电路故障送厂家维修火箭内部断路更换火箭记录升压过慢电源电压不足更换电池或供电方式检测电阻不正常点火线路接触不良打磨火箭上的点火触片和导轨上的点火触头

基于中兵新型数字化火箭的防雹增雨试验

基于中兵新型数字化火箭的防雹增雨试验
次, 使 用火 箭 弹 4 8枚 , 作 业 类 型包 括 防雹 、 增雨 、 消
列, 该装备是 否有 效 , 究竟 适合 增雨 、 防 雹 还 是 消 雨, 有 何优 缺 点 , 都 是 需 要 在 业 务 试 验 中进 行 重 点
检验 的 问题 。
雨和试射 , 重点检验 中兵火箭作 业系统 的稳 定性 、 安 全性 以及 在各 种 天气 背景条 件 下 的作 业 效果 。
料, 如果 出 现符 合 作 业 类 型 的 演 变 特 征 , 就 认 为 该
次作业有效 , 反之则无效 , 对 于试射 或者增雨 防雹
效果 变化 并不 清 晰 的作业 , 也不 作统 计 。
间, 二是采用不 同于传统火箭的子母弹“ 体播撒” 方 式 。从 2 0 1 1 年开始 , 中国气象局在全国 9 个省 ( 市、 区) 首批 开 展 该 作 业 装 备 的业 务 试 验 , 贵 州 是 首 个
通 过 表 1可 以看 出 , 中兵火 箭 作 业 的增 雨 有 效 率仅为 5 0 %, 但 防雹 有效 率 接 近 9 0 %, 无 论 是 较 强
2 试 验 方 案
结合炮站基础设施 、 作业 净空条件 、 作业 人员
素质 、 相关 探 测 设 备 分 布 等 因 素 和 实 地 调 研 , 省 人
场科学试验 , 研 究其应用于人工影 响天气作业 的潜力 。通 过分析 2 0 1 1 —2 0 1 3年试 验数据 , 中兵火 箭具有作 业覆 盖面大 、 催 化 能力强 的特点 , 对发展 中的雹云有较好 的抑制作 用 , 可用于实施人工 防雹 作业 , 更 好地服 务于农业 防灾减灾 , 但增 雨方 面的效 用及对作业时机 的把握 还需 进一步研究 。

BL-1A增雨防雹火箭系统安全使用探讨

BL-1A增雨防雹火箭系统安全使用探讨

摘要 :分 析 了B 一 A火箭 的 主要 技 术 特 性 ,从 作 业 安 全 角度 出发 ,探 讨 了 火 L 1 箭 系统安 全 作 业 技 术 要 求 ,提 出 了火箭 外 场 作 业 的技 术要 点 。 关键词 :火 箭 系统 ;增 雨 防 雹 ;技 术 要 求
中 图 分 类 号 :P 8 4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5 2 ( 0 0 1 0 3 — 2 0 5 0 8 2 1 )O — 0 3 0
项目
弹径 / mm
项目
最 大 射 高/ m k
指 标
三7
播 撒 时 间/ s
弹重 / g k
桥 路 电 阻 , Q
残 骸 着 陆速 度/ s m/
05 ~ O9 .5 .5
8 ・
发射 成 功率 Ag 含 量 // I g 枚 贮存温度/ " C Ag 成 核率/ ( I  ̄ I 个 一 OC)

3 . 3
焰 剂 燃烧 法 ,采 用 了 国际 先 进 水平 的 B 一 1 Y R 9一
型 Ag 焰 剂 配 方 ,在一 .~ 2  ̄ 围 内 ,成 核率 I 75 0C范
题。
B 一 A 火 箭 采 用 了双 路 白毁 ,如 果对 双 路 L1 白毁 理 解 不 到位 ,就 可 能 存在 事 故 隐患 。火箭 在
点燃 催 化剂 ,催 化 播 撒 完 毕 的瞬 间 , 烧 的催 化 燃 剂 反 点 自毁装 置 ,使 弹 体在 不 低 于 3 0 m 高 度 00 白毁 ,残 骸 小 于 等 于 1 0 ,落 地 速 度 小于 等 于 0g 8 S m. 的速度 安全 着 陆 。 火 箭 发射 异 常 情 况 下 , 果 按 下 发射 开关 而 如

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相关分析

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相关分析

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相关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干旱作为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不但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还有可能引发森林山火。

所以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根据相关部门总结的多年经验来看,要想正确的解决干旱问题,还应依赖于高炮火箭的人工增雨技术。

基于此,本文针对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分析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的试验与操作,到本世纪末,全国30个省市1625个县已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从业人数达3万人,规模居世界前列。

在我国大部分省份,人工增雨是一种重要的抗旱措施。

每年,国家用飞机、高炮火箭进行人工增雨,使降水增加了几十亿立方米。

一、高炮火箭人工增雨的原理分析在进行这一工作的重点分析前,必须先了解其工作原理和需求。

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对火箭增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中,主要应用于火箭的云其原理是以火箭为载体,将催化剂运送到一定的高度,进行科学而高效地播种。

这样就可以保证人造的冰核可以直接穿透到云中的云层,让它们的核心凝结成冰晶。

然后,冰晶就会经过凝华的过程,让雨水变得更多。

通过对其工作原理的研究,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出,这种增雨技术的原理是比较简单的。

这一点,在实践中不但会发挥出简单便捷的优势,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增雨的作用。

其次是对作业需求的分析。

一是要注意天气状况,这也是气象工作的先决条件。

所以,在国家气象部门的指导下,相关部门才能更好地进行降雨。

另一方面,要注意操作时机,首先要注意层状云,因为它具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积和运动速度。

火箭增雨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应该是层状云发展速度最旺盛的时期。

同时应注意在盛期进行操作,不应太早或太晚,否则会影响到增雨作业的效果。

第二种,要注意积状云,能进行增雨作业的主要条件是:云量超过30%,云体与工作地点相同。

保持在5公里以内,而且云顶的高度要超过4公里。

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

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

– 64 –工作研究·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doi:10.16648/ki.1005-2917.2020.01.052关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应用研究龚毅 王璞 朱科平 邹春根(新余国科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江西新余 338000)摘要: 为了应对干旱季节农作物生长需要,以及其它特殊情况的应对,需要进行人工降雨等作业,这时就需要借助有效的工具来提高人工降雨的可操作性。

本文据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增雨水防雹火箭作业来进行人为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以及在操作增雨雹时如何选择地点位置和布局,以及前期准备的工作内容相关。

对相关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旨在为人工改变天气状况提高成功性。

关键词: 增雨;防雹火箭;人工作业引言随着我国新型火箭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操作也变得越来越简单,改变天气状况的成功性也越来越高了。

在该系统中,火箭与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中较为常用的高炮炮弹相比,具有成核率高、催化剂的播撒量大、能够达到的射程更远等优势,除此以外,火箭发射系统的操作也比较简单,满足流动作业的需求,因此,在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在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到作业效果,其操作的正确与否,也关系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要牢牢掌握其操作方法,日常加强作业练习,对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以及意外情况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与应对措施。

1.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选点及布局要求由于天气的状况存在不确定,对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收成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影响天气。

一般来说,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选点和布局,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①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属于重点农作物产粮区。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养活十几亿人口,粮食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在粮食种植重点区域,为了防止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减产问题,比如冰雹、旱灾频发地区,需要采用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来进行人为的干扰天气,避免因自然因素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②我国地理位置面积较广,根据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现象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WR系列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浅析

WR系列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浅析
方 位 、 围及 移 动情 况 , 流 云天 气 过 程 进 行 跟 踪 范 对
预警, 以确定强 对 流天气 的位 置和发 展移动 趋势 。
人 工增雨作 业必 须 具 备一 定 的作业 条 件 , 在 作 业 且 前要 对天气 进行 综合 分析 , 掌握 最 佳作 业 时 机 和 科 学 的方 法 , 能 收 到 良好 的 增 雨 效 果 。 否 则 作 业 才
便 于 资料及 时传输 。
象 资料进 行综合 分 析 , 以此分 析 出未 来 天气 的发 展
趋势 。 2 2 天气 雷达探 测 资料的应 用 .
4 人 工增 雨 作 业 的 各 项 要 求
4 1 人 工增 雨作 业的天 气条件 .
火 箭人 工增 雨 的 作 业 对 象 主 要 为 降水 性对 流
后 , 但收 不 到 理 想 的效 果 , 反 还 可 能 产 生 负 面 不 相
影响 。
3 人 工 增 雨 作 用点 的 条件 和 要 求
①作业点一般应在作业影响区域上风方 , 在迎
坡 而不在 背风坡 。
② 在对 流 云 和增 雨 作 业 云 层 经 过 频 数 最 多 的 路径 上 , 在流域 江 水 区设 置 , 量 避开 城 、 、 尽 镇 村庄 、
2 人 工增 雨 作 业 前 资料 分 析
2 1 地 面观测 资料 .
集市 、 学校 、 油库 、 仓库 、 压线等 。 高

交通通信便利 , 能保证组织适 时作业, 且
根据连续 观测到云 的演变发展 , 向、 风 风速 的
变化, 湿度 、 温度 、 压 的变 化情 况 和相 邻 地 区 的气 气
①层状云 , 由于范 围 比较 大 , 移动 缓 慢 , 作业 机

红河州2005年初夏干旱火箭增雨技术研究

红河州2005年初夏干旱火箭增雨技术研究
增雨的有利作业对象 。提 出人工增雨机制 , 出现行 两 种增 雨火箭播 撤催化 能力 和作 业催 化 的利弊 。初步提 出适合人 工增 指
雨的条件 、 测识别方 法和催化 部位 、 监 催化时机和催化 剂量 理论 参数。
关 键词 : 人工增雨; 催化方法; 作业技术
中图分类号 : 2.9 文献标识码 : ¥3 4 B
拔 1 0 m 左 右 作 业 , 箭 飞不 到 过 冷 水 区 (一  ̄ 0 O 火 5C
较慢 。特别是高于 一  ̄ 区, 3 C 除非其内含对流强升速 区, 一般 引 晶增 雨效 果 比较 差 _ 。 2 J

高度 ) 撒 , 晶 增 雨 的 效 果 比较 差 , 海 拔 播 引 高 ( 0m) 1 0 地区作业效果相对要好 。 7 最近引进 国营 99 34厂研制生产的 B 1 L一 型增 雨防雹火箭 , 采用 了国际先进水平的 B 9 一 R一 1 Y型 A I焰 剂 配 方 , 成 核 率 为 18 × 1 个/ g 其 . 0 g
6 1日 一 月 夜 2日凌晨 , 由冷锋切变造成全州大
范 围降雨天气过程 , N ~ S 由N W S E方向移动 , 共有 6
存在着一定 的盲 目性 。研究表 明, 对于适合人 工增 雨的云 , 当时机 、 在适 云的适 当部位、 采用适 当的催
用不当 , 就会使实际效果大大降低 , 在某些情况下还
红河州 20 年初夏干旱火箭增雨技术研究 05
薛 斌
( 云南省红河州气象局 , 云南 蒙自 6 1 0 61 ) 0
摘 要 : 20 年红河州初夏干旱进行 4 对 05 次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 影响天气系统、 雷达回波和探空资料进行研究
分析, 得出初夏降雨天气过程的前锋主要为对流云系, 然后演变成混合云或深厚层状云, 其云系均具有较大催化潜力, 是人工

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的雷电防护

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的雷电防护

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的雷电防护发布时间:2021-01-25T02:34:03.306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9期作者:姚梦涛李琦王芬李微[导读] 利用火箭实施人工增雨防雹,是当今时代一种特别有效的人工影响天气手段,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业务化发展,火箭因其经济、简单、快速等优势等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和使用。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5摘要:利用火箭实施人工增雨防雹,是当今时代一种特别有效的人工影响天气手段,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业务化发展,火箭因其经济、简单、快速等优势等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和使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海拔高度差别较大,发射架的使用环境也复杂多变,尤其在云南、贵州等地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常年雷暴天气频繁,人影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发射架电控系统存在被雷击的情况,造成设备损坏,无法使用,不仅造成了装备损坏无法使用,也威胁到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因此,对受雷击发射架的原因分析、防雷设计改进,以及发射架的防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装备故障率,提升增雨防雹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本文就针对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分析了装备受雷击损毁的原因,提出了一套防雷设计及现场施工解决方案,给出了一套经过验证的人工影响天气发射架安全提升方法。

关键词: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雷电防护0引言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今个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因干旱或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达5000万亩,同时我国也是淡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低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局限,因而开发空中水资源便成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部门的首要任务。

增雨防雹火箭的出现及推广,从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增加了干旱地区的降水、减少了自然灾害的损失。

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多的火箭作业系统型号为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经过十多年来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的实际使用,国内一些低海拔地区的用户使用反馈良好,而另外一些高海拔地区的用户常常会遇到发射架在作业时,意外受到雷击发生的发射架电控系统损坏,甚至出现火箭意外发射的风险。

多种弹型防雹增雨火箭装置在新疆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多种弹型防雹增雨火箭装置在新疆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d o i : 1 0 . 1 3 6 2 0 / j . c n k i . i s s n 1 0 0 7 - 7 7 8 2 . 2 0 1 5 . 0 2 . 0 0 9
中图分类号: ¥ 2 3 一 O 1 文献标识码 : B
架 。其中作业飞机是通过将催化剂装入飞机内 , 在 云中定点部位进行播撒 , 均匀性高 , 覆盖面广 , 机动
空域和值守 , 可长时间播撒 , 适宜山区和城市周边增
雨雪 、 防雹作 业 。利用 火箭 、 高炮 发 射输 送 A g I 催 化
剂, 具有播撒集 中、 冰核浓度高的特点 , 基本上能够
控制 目标 区范 围 ,特别 适合 于 飞机难 以进 入 的对 流 云人 工增 水 和防雹 作业 。利 用火 箭发 射装 置进 行人
摘 要: 人工影响天 气在现代农 业 中起到 了减 灾防灾的作用, 尤其是在 防雹抗 旱过程 中的作用更加 明显 。文 中介 绍 了人工影响天 气装置 以及 多种弹型防雹增水火箭发射装置的结构、 工作原理 、 特 点及 在新疆农牧业生产 中的应 用 情况。 关 键 词: 人工影响天 气作业装置 ;防雹抗旱 ; 增雨; 火箭发射控 制器
学 变化 过 程 , 最 终 影 响地 面降水 , 是 减轻 或避 免 气象
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主要 的冷 云催化剂是 A g I , 使 用 的地 面催化剂工具有飞机、 高炮 、 火箭和地面燃烧 炉等。 通过作业工具将 A g I 、 干冰等催化剂送人云中
适 当位 置进 行 播 撒 , 以达 到人 工 增 雨 ( 雪) 、 防雹 、 消 雾、 消减 雨 、 防霜 等 目的 。截 至 2 0 1 3年 , 新疆 l 5个 地( 州、 市) 的7 8个 县 ( 市) 和兵团 8 3个 团 ( 场) 拥 有

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方法的技术分析56

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方法的技术分析56

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方法的技术分析摘要:本文针对火箭防雹增雨作业的特点,根据近期的防雹增雨理论和先进的雷达探测技术,就火箭防雹增雨的作业特点,对云体的作业时机、作业部位、用弹量等方面,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根据火箭的作业特点,明确地提出了火箭防雹增雨作业的部位、时机和剂量及作业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火箭;防雹增雨;作业技术1火箭防雹、增雨的原理火箭防雹、增雨是根据气象雷达观测的定位,将火箭迅速发射到作业云层关键部位,向云中播撒催化剂的方法,对作业云层进行催化,从而影响云微物理结构变化,起到增加降水或减弱、消除冰雹等自然灾害的目的。

2火箭防雹、增雨的技术关键从撒播作业的原理可以看出,要想使播撒作业获得较好的效果,必须掌握好作业时机,向云体特征部位播撒足够多的人工冰核,使其长大成为与自然雹胚尺度相当的冰粒,并进入主上升气流的冰雹生长区。

即从实际作业角度讲,关键在于撒播时机、撒播部位和用弹量。

火箭防雹作业控制范围比高炮大、撒播速度快,催化剂成核率高,核化速度快,但考虑到从播撒到起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播撒应适当提前,例如10分钟左右;火箭射击精度低于高炮,且播撒受环境风的影响甚大,因此在对作业部位、作业时机的要求上较高炮更高。

3 WR-98型火箭防雹与“三七”高炮防雹的比较从人工防雹作业方法看,高炮作业是集爆炸与撒播法于一体的作业方法。

从我市情况看,在0度层高于4500mm的夏季,高炮作业由于其自身能力的限制,播撒的催化剂环境温度高,其成核率明显防低,其主导作用是爆炸。

火箭防雹应是单纯的撒播人工冰核法,两者相比,火箭有以下优势:3.1 控制范围大“三七”高炮最大射程在3km左右,即覆盖范围30km²左右,而WR-98型火箭由其射高大(可达8000m)、射程远(射高6000m时水平发射距离仍可达5000m以上),按有效作业高度在4km以上计,火箭以56度仰角发射时弹道在高于4km以上的最远距离达8km左右,即火箭的覆盖面积在200km²以上,是当前最理想的防雹增雨工具。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及作业方法探究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及作业方法探究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及作业方法探究顾春涛;邹春根;罗喜平;朱科平【摘要】阐述火箭人工防雹增雨作业的优势,介绍BL-1型防雹增雨火箭作业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性能,对BL-1型防雹增雨火箭作业系统的人工增雨作业方法进行探究.这有利于一线火箭作业操作人员更好地熟悉BL-1型防雹增雨火箭作业系统,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做到事半功倍.【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3页(P59-61)【关键词】防雹增雨;火箭系统;作业方法;人工影响天气【作者】顾春涛;邹春根;罗喜平;朱科平【作者单位】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余338034【正文语种】中文火箭进行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和苏联分别于1953-1959年使用了最初型号的防雹火箭弹进行防雹试验。

到80年代,在这些国家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已发展成为主要的作业工具。

我国在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中所使用的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大多始于20世纪80年代。

火箭作业系统的代表产品主要是WR系列中的WR-1D型和BL系列中的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和其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装备相比,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具有装载催化剂量大、播撒路径长、成核率高、射程远、操作方便、可移动作业等优点,因而迅速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1]。

1 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冰雹的降落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群,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但是,在干旱季节,冰雹伴随的降水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增加降水、抑制冰雹是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1.1 系统组成及作用过程BL-1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主要由火箭发射控制系统和火箭弹两部分组成,系统组成结构及实物如图1所示。

增雨防雹火箭弹作业安全保障技术规范

增雨防雹火箭弹作业安全保障技术规范

《增雨防雹火箭弹作业安全保障技术规范》编写说明三明市防雷减灾管理局2013年8月15日目录1 任务来源 (1)2 工作内容 (1)3 项目组成员及其主要工作 (1)4 编制过程 (2)5 编制原则 (2)5.1 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 (2)5.2 统一性原则 (3)5.3 简化性原则 (3)5.4 协调性原则 (3)6 技术内容 (3)6.1 范围 (3)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6.3 术语和定义 (3)6.4 检测项目 (3)6.5 检测要求和方法 (3)6.6 检测周期 (3)6.7 检测程序 (4)6.8检测结果记录 (4)6.9附录 (4)7与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 (4)8与现行法规标准的关系 (4)9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4)10 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5)11标准属性 (5)1 任务来源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而干旱、冰雹两种气象灾害通过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是减轻和缓解的,所以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是各级政府指挥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发射火箭弹数量与作业次数的增加,人口密度的增大,作业装备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制约等多种原因,发生作业事故的隐患和可能性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因作业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时有发生。

为规范人工增雨防雹安全作业行为,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的履行气象部门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管理职能,努力减少和避免人影作业意外事故的发生,三明市防雷减灾管理局于2012年6月申请立项并归口由福建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任务来源于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2年第二批福建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闽质监标〔2012〕551号),主要起草单位为三明市防雷减灾管理局。

2 工作内容标准编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资料收集查阅:对国内和行业相关标注的制定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查阅;——广泛调研:就福建省人工增雨防雹工作现状、行业需求、技术标准的经济性和技术标准的行业协调性进行广泛的调研;——专家研讨:根据收集查阅的相关资料和广泛调研的结果,邀请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方面专家召开专项研讨会,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一致性分析:工作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就标准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科技成果——火箭增雨防雹技术

科技成果——火箭增雨防雹技术

科技成果——火箭增雨防雹技术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简介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自然气象灾害逐年加重,旱灾、雹灾等接连不断,这些自然灾害每年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数千亿的损失。

为了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行人工影响天气或人工气候调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增雨防雹作业系统成为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部门明确指出开展以火箭作业系统为主要工具的增雨防雹工作将成为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重点方向。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原理是向那些发展降雨但缺乏一定条件或效益不高的云层中播撒一定数量的人工晶核,促使过冷水冰晶化,释放大量相变潜热,催化云体使之改变云质粒相态或谱分布,促使云体胶性不稳定发展,增加云体生长的动力效应,从而影响云体的微物理过程而引起宏观动力学过程发生变化,使之增加降雨。

增雨防雹火箭是采用高可靠性的固体火箭发射技术,在火箭飞行中沿飞行弹道采用焰炉燃烧和子母弹播撒两种方式播撒催化剂(或焰弹),并在弹道上一定的高度打开降落伞,使火箭残骸以安全速度着陆,避免对人、畜、建筑物的伤害。

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化发展,为满足火箭作业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军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自旋稳定技术和子母弹撒播技术在增雨防雹火箭上得到转化应用。

技术指标技术特点(1)采用高装填的双基推进剂药型、全复合材料发动机结构,实现了有限尺寸下的轻质高能量设计以及整体塑料尾翼技术;(2)研究了新的成型工艺,将高效成核的BR-91-Y型碘化银催化剂批量应用于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播撒成核率高,作业效果显著;(3)采用双伞、并联活塞式开伞技术使箭体残骸着陆速度小于8m/s,安全可靠;(4)发射控制系统形成了小型化、系列化,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5)将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子母弹播撒技术和火箭自旋稳定技术应用到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上,使火箭作业系统在催化剂播撒效率、作业可靠性和安全性,处于目前国内同类产品最高水平。

火箭炮在人工防雹的作用探讨

火箭炮在人工防雹的作用探讨

火箭炮在人工防雹的作用探讨引言:七星泡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麓,嫩江、讷河、五大连池交界处,位于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东北部,据九三管理局68.75公里,距嫩江县73公里,坐标为126′01〞,北纬49′00〞场区南部的格球山山脉,自然形成了一个东西走向的分岑,受其影响形成了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形,场区内共有五条自然河流。

10余年来,七星泡农场的人工防雹工作,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一些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组织试验的防雹地区,?雹灾面积减少40%?~80%?,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冰雹云的观测分析和对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方法的探索、研究与实践一直没有间断?过。

一般十年间平均每年降雹3-4次。

仅2004年七星泡农场就出现了4次冰雹天气,作物受灾约5万?亩,经济损失约0.3亿元。

本文根据目前冰雹形成机制和防雹理论,结合七星泡当地气候,在建立火箭防雹技术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火箭;防雹增雨;防灾减灾1冰雹云分类根据防雹作业期到观测的194块雹云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七星泡农场冰雹云主要有超级单体、多单体和单体?3种类型。

其中72%为单体雹云,25%为多单体,超?级单体仅有5块,不足3%。

2火箭防雹作业的原理及技术关键2.1作业方法目前防雹作业的普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二是爆炸影响冰雹的发展。

火箭防雹主要是属于第一种,即向云中播撒催化剂,通过人工途径把人工雹胚引入云体,来影响冰雹云的发展过程,达到减轻灾害防止灾害的发生。

2.2用弹量的计算作业用弹量一般的计算公式为M=VQE/GFN*109对中等强度的雹云播撒体积V可取10k㎡,0℃——20℃层云中播散区含水量Q可取5-10g.㎡,单个不成灾冰雹粒子的质量G在0℃高度上一般为0.5g,催化成核率F在-10℃取1015在这种情况下一发火箭催化剂的含量为10g,M=0.1-0.2发,这里没有考虑催化剂的扩散速率等因素。

但实际上,雹云播散面积一般都大于10 k㎡,另外受播撒环境的不均匀性及其他因素影响,用弹量要大一个量级,即2-发为宜。

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佚名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
开发的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工具,获得两项国防专利。

该系统是先进固体火箭技术和高效能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广泛应用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可有效进行增加降雨、降雪或减弱、消除冰雹、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达到减弱自然灾害的目的。

该系统具有成核率高、核化速率快、催化强度高、影响路径长、覆盖面积大、作业高度高、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等性能特点。

【总页数】1页(P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2.4
【相关文献】
1.浅谈WR型人工增雨火箭作业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维修 [J], 吴明柱
2.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场外作业操作安全及对策——结合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
业系统 [J], 孙雪峰
3.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高效催化作业工具: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 [J],
王伟;陈光学
4.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在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中的应用 [J], 赵丽斌
5.WR-IB型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3期JOURNAL OF NINGXIA METEOROLOGY1 RY1─6300型火箭增雨防雹技术初探
毛万忠[1] 陈虹[2]
(1.中卫市气象台;2.中卫市科技服务中心)
摘要:笔者通过几年参与RY1─6300型火箭增雨防雹作业效果的分析,发现环境风场对尾翼式无控火箭作业影响较大,本文就怎样提高RY1─6300型火箭增雨防雹的科学水平、服务能力和整体效益提出一些初步意见。

关键词:火箭;增雨防雹技术;初步分析
1 基本原理
1.1 防雹
火箭携带高成核率的AgI焰火催化剂,将催化剂发射到作业云层的关键部位(悬挂回波及其下放-2~-6℃云层附近),火箭弹的燃烧改变和影响云和降水以及冰雹的微观结构或冰雹形成生长的物理过程;也影响和破坏了形成云的自然气流结构,特别是强上升气流区的垂直结构。

在改变云的微物理过程的同时,也可能使云的动力学过程发生大的变化,从而抑制了冰雹云的发展和减少成灾冰雹的形成,达到防雹。

1.2 增雨
火箭携带高成核率的AgI焰火催化剂,并采用催化效果更好的燃烧播撒模式,将催化剂发射到作业云层的关键部位,对作业云层进行催化,可形成三维的空间催化带,在催化带内产生大量的活化核,形成大量的冰晶,在促进冰、水转化过程发展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潜热,使云内温度升高和云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迅速发展。

另外,靠凝化增长的水成物在升降过程中的碰并,加速了云内降水过程的形成,从而增加了降水。

2 作业部位确定
2.1 防雹
根据防雹原理,由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可知,作业部位应选在弱回波区,弱回波区是由组织的上升气流区,含水量、过冷却水滴较多,从冰雹云的外观看,选择下列部位作业为宜。

(1)云的翻滚激烈处,它是有组织的上升气流部位。

猛击上升气流处,可以切断或影响有组织的上升气流,从而改变或抑制云的气流结构。

(2)云中最大上升气流处─云腰或雹源部位,是雹云中最要害的部位,在该部位作业,一方面破坏或影响上升气流,另一方面燃烧的冲击波有可能使过冷水滴提前冻结。

(3)云体砧状部分系统侵入作业点上空,上乳白下乌黑,则作业乌黑处上部为宜。

(4)当冰雹云在混乱天空条件下入侵作业点上空后,风向混乱难以判断,这时选择雷声连续不断发生的部位。

(5)当云层布满天空,闪电、雷声频繁,特别是在夜间,难以判断作业的部位时,则作业横闪频繁发生的区域为宜。

(6)云的合并处,当几块云在某处靠近合并时,往往立即加强发展形成强雹云,作业合并处,阻止它们合并加强。

若有雷达指挥,应重点作业移速快,发展旺盛的云块。

(7)回头云,回头云是因为云的后面有新的辐合上升气流区形成,促使回头云发展加强,造
2JOURNAL OF NINGXIA METEOROLOGY 2009年3期
成更大的雹灾,所以要作业回头云。

(8)在悬挂回波右下方的拱形云区进行过量播撒催化剂,使催化剂进入生长区争食云中水量。

2.2 增雨
据有关研究文献可知,碘化银成冰的阀温是-4℃,该型催化剂中每克AgI在-3℃是的成核率可达1010个,在-10℃时的成何率可达1.8X1015个,在-6℃时成核率最高。

据宁夏探空资料显示的0℃层高度6~9月在4000~5000m之间,为了增大降水元的浓度,提高降水元的增长速率,作业部位应选择在:
(1)在垂直方面,对于层状云降水,应在0℃层附近作业(最好在-4℃层以上作业);对于积雨云降水,应在强回波区作业,但由于对流云上升气流较强,在火箭弹达不到以上高度时,也可在较低处发射。

(2)在水平尺度上,层状云作业点应分布在云的中部区域;在对流云中,作业点应分布在前部和中部范围。

(3)云体前沿翻滚最厉害,最黑的部位;夜间选在打雷闪电明显或频繁发生处。

3 作业方法
3.1 发射角的确定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比较分散,天气雷达难以达到每个作业点都能实时指挥,为了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达到最佳作业效果,各作业点可根据RY1─6300型技术手册所给的海拔弹道表内插计算出本作业点的海拔弹道表,由本作业点的弹道表和降水性质即可确定本次火箭作业点的最佳发射角。

如2003年6月29日9时49分在中卫良繁场作业点,0℃层的高度为4982米(银川探空站实测资料),-4℃的高度应在5600米以上,根据该发射点的弹道顶点垂直距离,可知此次发射角应选择60度作业。

表1 中卫姚滩良种繁场作业点的弹道表数据
发射角
始播点坐标弹道顶点坐标终播点坐标
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垂直距离
80 1133 5522 1829 6808 2002 6716 75 1684 5381 2662 6559 2956 6436 70 2215 5184 3414 6228 3857 6038 65 2722 4940 4060 5826 4694 5589 60 3218 4646 4620 5368 5453 5044 55 3640 4310 5045 4867 6131 4431 50 4042 3935 5366 4339 6717 3769
3.2 发射角的修正
RY1─6300型火箭为尾翼式无控火箭,尾翼式无控火箭具有“迎风偏”的特点,即顺风使火箭抬头,逆风使火箭低头;横侧风影响方位角,使弹道偏离发射平面,并偏向风吹来的方向。

当为顺风时,发射仰角减修正角,逆风时发射仰角加修正角。

如风速为8m/s,发射仰角为60°,顺风使火箭抬高5°,逆风使火箭低头4°,横向风场使方位角偏离发射部位9.6°。

以上这些数据
2009年3期JOURNAL OF NINGXIA METEOROLOGY1
说明环境风对尾翼式无控火箭作业影响较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要充分考虑环境风场的影响,作业时用已确定的发射仰角并根据环境风场的大小调整到最合适的发射仰角,用最少的火箭弹,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3年8月25日22时在中卫良繁场作业点,0℃层的高度为4061米,-4℃的高度应在4676米以上,22时风向为ESE,风速为3m/s,根据该发射点的弹道顶点垂直距离并结合风向风速资料,可知此发射点为顺风,根据表1弹道顶点垂直距离和表2的高低偏角,该次发射角应选择55度作业为最佳。

表2 顺风主动段终点引起的高低偏角(风速:m/s)
3 1.85 1.91 1.92 1.9
4 1.94 1.9
5 2.00 2.04
4 2.38 2.46 2.48 2.50 2.52 2.5
5 2.62 2.67
5 2.90 3.00 3.02 3.0
6 3.09 3.14 3.23 3.29
6 3.43 3.55 3.58 3.63 3.6
7 3.73 3.83 3.91
7 3.95 4.09 4.13 4.2 4.25 4.32 4.44 4.53
8 4.48 4.64 4.70 4.70 4.84 4.92 5.06 5.15
表3 逆风主动段终点引起的高低偏角(风速:m/s)
3 1.18 1.28 1.3
4 1.42 1.46 1.53 1.57 1.60
4 1.68 1.80 1.87 1.97 2.04 2.11 2.17 2.21
5 2.17 2.32 2.40 2.52 2.68 2.84 2.92 2.98
6 2.66 2.83 2.93 3.0
7 3.14 3.25 3.34 3.41
7 3.15 3.34 3.45 3.61 3.69 3.81 3.98 4.06
8 3.63 3.85 3.97 4.14 4.24 4.34 4.46 4.54
4 结语
人工增雨防雹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系统工作,单项增雨技术的研究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突破,怎样有效的利用最新的单项技术成果应用于人工增雨防雹实际工作中,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发展中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科学技术,目前仍然处于边研究边应用的阶段。

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和作业效益,不仅需要加强现代化业务技术建设,还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增强监测和探测能力,解决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一批关键性技术问题,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准确性,减少盲目性。

参考文献:
[1].RY1─6300型火箭的技术手册 21-24.
[2].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人员培训讲义.宁夏人工影响
天气办公室. 2002. 21.
[3].WR-1B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使用维护培训教材.
中国航天总公司四院41所.1999,3: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