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题库-财政学-简答题
财政学-简答题答案
财政学简答答案1.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根据产品和服务在消费中的竞争性与排他性划分,社会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公共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则称为私人产品。
人们在消费公共产品时,并不对其他人同时消费这种产品和服务构成任何影响,也无法独占对这种产品和服务,无法阻止他人对同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
私人物品则恰好相反,当某一个人消费某项产品或服务时,其他人就不可能再享受到这项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效用,同时,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组织其他人该项产品或服务。
2.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有哪些?答:一般来说,纯公共产品比较适合公共生产与政府提供。
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产品只能进行公共产品和唯一由政府提供,换言之,许多公共产品尤其是混合产品也可以由私人生产和市场提供,或者采用私人生产政府提供的方式,或者采用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方式。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特点,由市场提供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中,尽管也可以由市场提供,但政府仍处于核心主体地位,而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必然要通过公共支出和税收来实施,所以换言之,公共财政是公共产品提供的主体和主要来源。
3.试述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起作用的机制。
答:财政收入具有弹性,有收敛经济的作用,而财政支出有扩张经济的作用。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发挥的作用于经济变化的作用是相反的。
经济情况好,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有可能减少,会使过热额经济有所收敛;反之,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有可能增加,会使萧条的经济有所复苏。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自发发生的,不管掌管财政预算的人是否认识或承认它的存在。
4.资源配置中政府可能失灵的原因是什么?答:政治失灵是指由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会计学《财政学》简答问答题(含答案)
会计学《财政学》简答问答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国债有哪些类型?简略分析利弊。
答:1)按期限长短,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国债。
2)按资金来源,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3)按利息支付方式,分为有息、有奖、无息、无奖等国债。
4)按计量单位,有货币、实物国债。
5)按发行方式,有自愿和强制国债。
6)按国债分市场结合程序,可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
前者与金融市场影响密切,后者在一定程序上有税收特征。
2、怎样优化和控制行政管理费用。
答:1)行政管理中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机关、行政机构和外来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
2)首先将“保障供给”和“历行节约”结合起来。
3)其次要精简机构,压缩偏制。
4)严格财务管理。
3、简述转移性支付的重要意义。
答:1)其有自动稳定器作用。
2)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3)在分税制条件下,增强地方对中央的依赖性。
4)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支出经财政之手,但不由政府购买,而转移到另一集团或个人手中去实现购买。
二、问答题1、阐述我国编制复式预算的意义和原则。
答:意义:1)有利于健全财政职能,体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针。
2)全面反映财政活动,增强财政分配的透明度。
3)建立预防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编制原则: 1)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量力而行,检察合理。
3)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2、如何借鉴西方经验确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财政支出原则?答:1)西方原则:量出为入原则,分配原则,自身原则。
2)西方有的原则可为我国借鉴,原因是经济的同源性和市场的统一性。
3)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是:量入为出,优化东方结构,自行节约;讲求产益。
2024年财政学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C )。
企业引进外资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置公债 D.企业购置金融债券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C )。
A个人B.企业 C. 政府 D.社会公益组织3.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履行B,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280亿元人民币国债C.中国国防预算增加10% D.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4.供应学派的拉弗曲线阐明( B)A物价稳定的重要性B.减税重要性 C利率稳定的重要性 D.维持自由的重要性5.当代财政学之父是( D ) A凯恩斯B.哈耶克 C.费里德曼D.亚当.斯密6.下列分析属于规范研究()A.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是171500亿元 B. 中央财政赤字为11200亿元,赤字百分比低C. 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初次超出4% D.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00亿元,增加7.3%7A.我国财政赤字16200亿元,赤字水平不高。
B.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明显,要继续实行并适当加大力度。
C.我国宏观税负合理不存在税负过重问题。
D.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00亿元,增加7.3%。
8.市场失灵的体现不包括( C ) A、无法提供公共品 B、不能处理外部性 C、价格由供求决定D、信息不完全9.财政伴随(B)出现而产生A.人类B.国家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10. 亚当.斯密主张政府的职责是(D )A.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 B.保障公民自由 C.依法治国 D.“守夜人”提供国防、司法、便利社会商业等基本服务11.凯恩斯主张政府应当( )A.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 B.保障公民自由 C.积极通过扩大政府投资等积极干预经济 D.“守夜人”提供国防、司法、便利社会商业等基本服务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的职能是( ABD )A资源配备 B.收入分派 C. 稳定物价 D.稳定经济2. A. 不能提供公共品B.不能处理外部性C.竞争失灵出现垄断D. 收入分派不公E.宏观经济失调3.财政怎样履行资源职能(ACD )A. 提供公共品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整收入差距C.矫正外部性 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4.财政怎样履行收入分派职能( ACD)A. 维护市场有效竞争B.处理外部性C.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 D. 对低收入人群提供最低生活保障5.国际公认的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ABCD )A. 充足就业B.稳定物价C.经济增加D. 国际收支平衡E.人民幸福6.财政研究范围包括(ABCDE )A.中央政府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 县级政府 E.乡级政府三、判断题1.财政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才出现的。
2023年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
2023年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财政答案: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通过税收、国债、财政支出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经济活动。
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2. 税收答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强制、无偿地从纳税人那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3. 国债答案:国债是国家为筹集财政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债券。
国债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具有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4. 财政支出答案:财政支出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
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债务支出等。
5. 财政赤字答案:财政赤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的差额。
财政赤字通常需要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进行弥补。
6. 财政政策答案: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方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一种政策手段。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A. 税收B. 国债C. 非税收入D. 外资答案:D2. 以下哪种税收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企业所得税C. 消费税D. 关税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A. 政府购买B. 转移支付C. 债务支出D. 保障性住房支出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A. 减税B. 增加政府支出C. 提高利率D. 缩减政府支出答案:AB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A. 促进经济增长B. 保持物价稳定C. 实现充分就业D. 提高国际竞争力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
答案:财政的基本职能包括:(1)资源配置职能:通过税收、国债等手段,筹集财政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财政学 简答题
财政学简答题1 为什么各国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答:因为教育具备公共产品的一些特征:(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2)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3)教育资本市场具有不完全性,这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基础制度的构建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 传统政府会计和预算改革。
2 编制财政风险预算。
3 建立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4 建立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评价系统。
3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什么?答:1充分就业。
2 物价稳定。
3 经济增长4 国际收支平衡。
4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领域的原因是什么?1 政府的介入可以弥补保险市场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2 政府的介入可以弥补收入分配上的市场缺陷3 社会保险是一种优值品,政府的介入体现了父爱主义的观念4 相对于商业保险来说,政府介入社会保险还具有其他的优势5 即使人们有机会充分表达自身偏好也未必将其偏好真实表达出来的原因?答:首先,选民总数和候选人数越多,单个选民是否投票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就越不重要,哪个政治家当选对个人来说也变得越不重要。
其次,假如人们所要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取决于自己所得显示的对公共产品的评价,就很可能隐瞒或者从低申报自己的偏好。
再次,假如采取策略性的投票方式能够取得更有利于自己的选举结果,人们就有理由隐瞒自己的真实偏好。
最后,在个人或集团偏好的强度存在差别的情况下,政治过程的结果所反映的可能不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更多地反映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
6公债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是什么?答:1 公债可以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
2公债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小额游资并集中用于公共投资,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公债可以有效调节金融市场的运行。
7财政分权的不足之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 辖区间外溢。
2 规模经济3低效的税制。
8 对公共产品概念的进一步理解要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答:1 即便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他们对这种消费的评价也未必一致。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_答案
第一章简答题1: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答:1、提供公共用品;2、矫正外部效应;3、维持市场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
论述题1:论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2017年上半年考题)答:公共部门的职能是指公共部门具有的内在的、客观具有的经济功能,包含三项具体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指的是通过公共部门收支活动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和流向的调整与选择。
而其需要履行该项职能的原因如下3小点A、公共物品的存在因公共物品的存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故而不能通过私人部门来提供,需要公共部门通过合理资源配置,实现全体社会人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B、外部效应的存在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产生了影响,而该第三者又未参与该交易任何决策,就产生了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一般分为两类:对于负的外部效应可通过缴税等方式迫使企业进行生产调整;对于正的外部效应的企业因生产不足给予财政补贴等C、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不完成竞争状态即市场竞争失灵状态,主要是垄断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行业的出现。
政府可采用财政补贴、接管企业等手段,按照价格=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效益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定价,解决资源配置的失效。
2、调节分配职能:指公共部门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合理分配。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初级分配状况存在不公平,而又难以进行二次分配(1、市场机制下无再分配,2、慈善机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故而公共部门可以利用其强制纳税等手段,可以大规模的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稳定经济职能:指公共部门通过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有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
该职能的产生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的向前发展,即“看不见的手”失效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而公共部门在此可通过制度性安排,使公共部门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率、失业救济金。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财政收入B. 财政支出C. 财政赤字D. 资源配置答案:D2.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国债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答案:A3. 财政政策的类型包括()。
A.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C.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D. 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答案:A4. 财政支出的分类不包括()。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福利支出C. 环境保护支出D. 个人消费支出答案:D5. 财政赤字是指()。
A.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D.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差额答案:B6.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财政收入B. 减少财政支出C.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D. 提高政府效率答案:C7.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不包括()。
A. 累进所得税B. 失业保险C. 社会保障支出D. 政府投资答案:D8. 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亚当·斯密B. 凯恩斯C. 奥茨D. 马斯格雷夫答案:C9.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
A. 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替代效应B. 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C. 财政政策对公共投资的替代效应D. 财政政策对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答案:B10.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
A. 财政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B. 财政支出对总供给的影响C. 财政支出对总需求的倍数影响D. 财政支出对总供给的倍数影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财政收入的类型包括()。
A. 税收收入B. 非税收入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E. 国债收入答案:A, B, C, E2. 财政支出的功能包括()。
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经济增长E. 环境保护答案:A, B, C, D3. 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
财政学简答题(答案)
财政学简答题导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的内在联系?(参考题)P28-29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渠道,而财政则是政府配置资源的手段,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资源配置渠道,而且两者是按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有明确的分工,有各自的运行特点和特殊功能。
市场与政府的配置机制是不同的。
市场通过均衡价格和等价交换实行资源的配置。
市场与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财政是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收支为政府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经费和资金,同时对市场的运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P33-36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职能:资源的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与干预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生地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拟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
如何理解财政公共性或公共职能?P32答:1.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给财政定位,逐步理顺政府(财政)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和财政职能,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切实解决过去财政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2.提供公共财政主要是强调财政的“公共性”,不是搞“吃饭财政”,不能一般的提出财政退出竞争性生产领域,更不能有退出一切生产领域的提法。
因为任何社会和任何国家的财政都有一定比例的生产投资性,如公共设施,高新技术和国家垄断行业的投资,其中有些投资也是具有竞争性的。
财政学 简答题
社会福利(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者提供的物质福利以及住房福利)
社会优抚(是专门对革命军人以及其家属提供的基本保障)
10.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根据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财政政策可分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文件的财政政策。
1)市场竞争不完全。垄断势力、信息不对称、行业流通障碍导致资源难以合理流动,无法实现高效率的配置。政府支出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对改进。
2)市场机制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增进,阻碍私人部门利益发展,政府按照效率标准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
3)政府采取措施,解决外部性(废水)
(二)两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银行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形成。
(三)两者在对需求调节的作用方向上不同
特点:1)农业支出风险大,尤其是面临着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
2)农业支出比较效益低、回收期长。
3)农业支出应在不同的受益主体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摊。 Leabharlann 9.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答:社会保险(它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疾病生育、工伤、伤残保险)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状况,利用财政收支活动主动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财政政策。是一种非均衡的财政政策,它通过财政赤字的增减和财政盈余的增减等形式表现出来。(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以财政收支平衡为原则,通过税收和政府购买同增同减的收支动态平衡方式干预社会总供求的均衡的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1.培育市场机制,决定了我国财政支出的功能转换。2.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决定了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调整。)
课后简答--财政学简答题答案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
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去实现社会福利。
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人大网院财政学简答题
【63478】 简述财政政策目标。
答案: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一)资源的优化配置
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从而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即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求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一般来说,资源配置是市场的功能。但是,市场本身存在很大的缺陷,单靠市场机制的运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需要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资源的配置进行引导和调节。
(4)政府非税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力。由于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力大幅度减少,但政府的职能和事权没有变,使得政府非税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财力支撑,不仅弥补预算内资金照顾不到的方面,而且推动了工资、社保、住房、医疗等项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5)政府非税收入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政府收入形式。政府非税收入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无论在经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非税收入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具体表现为:一是政府通过分配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办法、成本费用、列支标准、工资标难等,决定企业利润的大小,进而决定税源的大小。二是通过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的程度,从而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4)价格总水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收入都是通过一定的价格表现的,价格的波动必然会引起名义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减变化。
财政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中,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债务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目标?()。
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价格稳定D. 环境保护答案:D3. 财政赤字是指()。
A. 政府支出超过政府收入的部分B. 政府收入超过政府支出的部分C. 政府收入等于政府支出D. 政府债务答案:A4.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
A. 税收B. 社会保障支出C. 政府投资D. 货币发行答案:B5.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属于()。
A. 转移性支出B. 消费性支出C. 投资性支出D. 债务性支出答案:B6.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这种财政行为称为()。
A. 财政赤字B. 财政盈余C. 财政平衡D. 财政紧缩答案:A7. 财政乘数效应是指()。
A.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的效应B. 政府税收增加导致总需求减少的效应C. 政府支出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的效应D. 政府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的效应答案:A8. 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包括()。
A. 公开性、透明性、合法性B. 效率性、公平性、合法性C. 公开性、效率性、合法性D. 公开性、透明性、效率性答案:A9. 增值税是一种()。
A. 直接税B. 间接税C. 财产税D. 所得税答案:B10. 政府对教育的支出属于()。
A. 社会性支出B. 经济性支出C. 行政性支出D. 国防性支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
A. 政府支出B. 税收C. 货币发行D. 公债答案:A B D2. 财政政策的类型有()。
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中性财政政策D. 自动稳定政策答案:A B C3. 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有()。
A. 税收B. 国有企业利润C. 债务收入D. 国际援助答案:A B C4. 财政支出的分类包括()。
财政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充分就业B. 价格稳定C. 经济增长D. 社会公平答案:D2. 根据财政学理论,以下哪一项不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A. 税收B. 债务C. 国有企业利润D. 私人捐赠答案:D3.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以下哪一项是财政赤字的直接后果?A. 增加货币供应量B. 减少政府债务C. 减少政府支出D. 增加私人储蓄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财政政策工具?A. 政府支出B. 税收政策C. 利率调整D. 政府购买答案:C5.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税收自动变化B. 政府支出自动变化C. 税收和政府支出自动变化D. 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固定比例答案:C6. 以下哪一项不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中性财政政策D. 非均衡财政政策答案:D7.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以下哪一项描述不正确?A.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B. 政府支出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减少C. 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D. 乘数效应与税收政策无关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财政政策的局限性?A. 时滞效应B. 挤出效应C. 财政赤字风险D. 货币政策的替代性答案:D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政策的实施主体,以下哪一项描述不正确?A. 财政政策由政府实施B.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实施C.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影响政府支出和税收D.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A. 政府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B. 税收变化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C. 政府债务变化影响利率D. 财政政策通过影响汇率影响国际贸易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A. 经济周期阶段B. 市场结构C. 政府债务水平D. 国际经济环境答案:A、B、C、D2.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私人投资减少B.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居民消费减少C. 政府债务增加导致利率上升D.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答案:A、C3.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财政赤字?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国有企业利润D. 增加私人捐赠答案:A、B、C4.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税收自动变化B. 政府支出自动变化C. 税收和政府支出自动变化D. 税收和政府支出的固定比例答案:A、C5.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局限性?A. 时滞效应B. 挤出效应C. 财政赤字风险D. 货币政策的替代性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可以减少经济波动,但无法完全消除经济周期。
财政学简答题
财政学简答题简答题1、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财政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在一定经济条件下,财政与国家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国家,财政分配便会因为失去主体而无法存在;没有财政,国家也会因为缺乏财力基础而难以存在和发展。
2、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和公共性:由财政与国家的关系产生了财政的两个并存的鲜明特征,即阶级性和公共性。
(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时凭借国家政治权力,是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3、简述财政活动的分配主体。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如此。
财政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由国家来组织进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的基本特征。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它包含几层含义:第一,国家是财政分配的前提;第二,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第三,财政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4、财政如何干预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活动外部性,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相应的经济主体,却没有给予相应支付或得到相应补偿的行为。
财政通过收入与支出,调节市场经济行为,稳定经济局势,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5、简析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作用。
技术水平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表现在:(1)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快,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也就有充分的财源;(2)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供财政分配的产品(剩余产品)也就越多。
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6、简述税收的性质及其特点。
税收是一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税收的征收过程就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从私人和经济单位取走收入和财富的过程。
财政学简答题
财政学简答题《财政学》简答题(5个)1、财政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机制和手段资源配置目标:效率(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衡量指标:失业率、经济增长率或景气指数,我国采用GDP增长率。
机制和手段:①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效率(支出、税收、管理)收入分配目标:公平机制和手段: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②规范工资制度:公务员、事业单位③加强税收调节1.征收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遗产与赠与税,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2.征收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征收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④安排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补贴等,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⑤增加公共投资,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2、收集日常经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试用财政学原理进行分析3、公共产品特征非竞争性(Non-competition):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若按边际成本定价就得不到最大利润——导致私人不愿提供非排他性(Non-exclusion):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时并不排除他人同时使用,即无法在技术上阻止不付费的人也使用;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阻止,但阻止费用太高而不可能被采用——导致免费搭车4、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一是公共提供:税收弥补。
成本为税收成本和税收的效率损失二是市场提供:收费弥补。
成本为收费成本和收费的效率损失三是混合提供:部分拨款或补贴。
为提高使用效率和减轻政府负担,多数混合品采用这种方式从各国实践看,有效提供方式有: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补助5、衡量财政支出项目效益的主要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二)最低成本法6、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变化的指标及含义1、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比上年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比7、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和包括的内容性质: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的总称,是国家执行政治、社会职能的保证内容: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文教科卫支出、工交农商等部门的事业费等8、影响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因素及控制影响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行政效率经费使用标准和使用效率规模控制:明确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税收政策B. 公共支出C. 财政赤字D. 资源配置2.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功能?A. 分配功能B. 稳定功能C. 监管功能D. 再分配功能3.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 税收B. 利润C. 债务D. 赠与4. 财政支出按其用途可以分为:A. 经济建设支出和非经济建设支出B. 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C. 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D. 一般性支出和专项支出5.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收入的分类?A. 税收收入B. 非税收入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6. 财政赤字是指:A.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B.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C. 财政支出等于财政收入D.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相等7. 财政政策的类型包括:A.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B.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C. 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D. 直接政策和间接政策8. 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B. 增加政府收入C. 减少政府支出D. 调节市场物价9. 财政预算的编制原则包括:A. 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B. 灵活性、稳定性、长期性C. 公平性、效率性、透明性D. 预测性、计划性、可行性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A. 政策工具B. 政策目标C. 政策制定者D. 政策影响范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财政政策的三大目标包括:A. 经济增长B. 物价稳定C. 充分就业D. 国际收支平衡12. 财政支出的分类包括:A. 经常性支出B. 资本性支出C. 行政支出D. 国防支出13. 财政收入的分类包括:A. 税收收入B. 非税收入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14.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包括:A. 发行国债B. 增加税收C. 减少支出D. 货币发行15. 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包括:A. 税收调节B. 公共支出C. 转移支付D. 债务管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财政学简答题
三、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特征:(1)非排他性,即一些人想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出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
(2)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2、财政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政府进行的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和。
四、简答题1。
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 公共产品问题。
(2) 外部效应问题.(3) 竞争失效和垄断问题。
(4) 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5) 市场不完全问题。
(6)信息不充分问题。
(7)分配不公问题(8) 宏观经济失衡问题。
2。
简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标准。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有二: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者”,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三、简答题1.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各国经济学家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具体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因素。
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一般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将扩大,但支出结构将由投资为主转向福利、教育支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出规模要小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支出规模;政府以经济手段干预经济活动时,较之以行政或法律手段进行干预,财政支出规模要大。
(2)政治因素。
这体现在政局是否稳定和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答:公共物品指由公共部门(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具有三个特点:(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受益收益的非排他性:(3)消费的非竞争性。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者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为混合物品或者称为准公共物品。
2、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P33-34〕答: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确定范围: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规模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指预算内的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表明政府集中投资对社会总投资的调节力度。
而预算内的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调节投资: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效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对于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等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要力求低成本高质量。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P35-36〕答: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4、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P36-37〕答:财政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发展职能包含:GDP和GNP。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维系经济稳定:是保持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式灵活的变动支出和税收(“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在财政实践中,还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文教发展,使增长和发展相互促进协调。
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答:(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一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利益关系时,需要由政府来解决,因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不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6、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P74〕{论4,首段含义}答: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前者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后者指政府资金的无偿、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在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再分配活动。
7、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含义〔P80〕{论2,(二)}答: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现代工业的发展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政府活动的扩张。
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三种因素:(1)政治因素: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2)经济因素: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3)社会因素:用于教育、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随收入水平上升,且快于GDP增长。
8、简述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答:(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这种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财政投资规模,而且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9、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P127-128〕答:政府投资即为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有自身明显的特点:(1)政府投资不以追求自身盈利为目标:政府处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而非政府投资者追求微观上的盈利。
(2)政府财力雄厚,且资金来源大多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而一般企业受资金的限制,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
(3)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其投资应集中于“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交通、通信和农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企业一般只涉及一行一业,不会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
10、简述政府投资于农业的重点答:(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
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兴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合生产能力。
(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境的保护非常重要。
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的投资力度。
(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比如,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增加农业部门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等。
11、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P157-166〕{论5}答:主要内容+三大体系+养老保险的运行模式+改革方向答: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改革拉开序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主要内容有:(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三大体系:(1)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2)社会救济:城市低保(主要)、城镇低工资者的生活补贴、“五保户”和灾民救济;(3)社会福利:福利院、军烈属等。
我国养老保险的运行模式:(1)现收现付制:征现在工作人的税,发现给现在被保障的人;(2)基金累计制:自我积累,自我养老,制度上对其进行优惠;(3)两者结合,政府管一部分、个人积累一部分。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12、从税收支出作用的角度简述税收支出的分类〔P174-175〕{论6,条框}答: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两类:{简13}(1)照顾性税收支出: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目的是维持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基本平衡。
如:国有企业由于受到扭曲的价格等因素的干扰,造成政策性亏损,或纳税人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暂时性的财务困难。
政府除了用预算的手段直接给予财政补贴外,还可以财务税收支出的方法减少或者免除这部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这种支出带有明显的政策补贴的性质,目的在于扶植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及外贸企业。
(2)刺激性税收支出: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
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方面,体现了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刺激性税收支出有可分为两类:①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享受税收支出的特定纳税人不论其经营业务的性质如何,都可以依法得到优惠照顾。
如:对伤残人创办的集体企业以及所有的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在开办初期给予减免税收的照顾;②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从行业产品的性质来考虑,不论经营者是什么性质的纳税人,都可以享受优惠待遇,如:我国对农、牧、渔业等用盐可减征盐税等。
13、简析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因素〔P203-205〕{论10,(二)}答: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简15}(1)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在GDP只有因物价上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在分配机制实现的,此时财政收入增量分为两部分:①GDP再分配所得;②价格再分配所得,即“通货膨胀税”。
(2)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如果是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份额将有所增减;如果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这就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实行的是定额税,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