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

——余秋雨《最后的课程》读书笔记

文王玉红

这本《名家新作》是借来的,里面有三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集。散文集是余秋雨老师写的,书名叫《霜冷长河》。余秋雨的文章对于我来说,常常觉得深奥难懂,因此读得不多。拿到书后,读了第一篇散文,就觉得读不下去了,于是改读小说,两部小说,很快读完,无非是爱情,婚姻的纠结,看完过后,觉得除了知道了一个令人感慨又无奈的情感故事外,一无所获。百无聊赖之际,又开始看余秋雨的散文。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最后的课程》,竟然再也放不下,一看再看。合上书,心想,这书,终归是要还给人家的,文章看是看了,可终归没有留在脑子里,一旦没了书,仍然是白看。于是,就想起了做读书笔记。

家里最近书不少,也常看,常常看的时候,感慨良多,过后什么都忘记了。造成每次拿起书,都像是从未看过一样,越来越觉得有做读书笔记的必要了。就从这篇《最后的课程》开始吧。

这本书是余秋雨为美国一位作家的书籍《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做的序。《相约星期二》是一个学生的听课笔记。这个学生就是美国作家米奇,这个老师是他十六年前的老师莫里,莫里老师身患重病,即将离世。他提出要给他的学生米

奇上最后一门课程,每周一次,时间是星期二。书中讲述的是莫里老师临终前对人生的思考。这篇序分四个部分,一,他终于来了;二,与生活讲和;三,文化的误导;四,终身的教师。与我引起共鸣的是第二部分:与生活讲和。

对于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莫里老师的心态,让我非常敬佩。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步步为营,逐渐摧毁,这比死亡要残酷的多,简直能把人逼疯。他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对于别人的照顾,莫里老师是这样说的:“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

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

余秋雨说,莫里老师的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的悲剧。莫里还对学生说,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还会幸福吗?莫里最后得出结论:

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实的东西。……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这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可以说,是说进了我的心里。我的人生信条是四个字:顺其自然。为了这个信条,有人说我颓废,不思进取,有人说我懦弱可欺。可我一直坚信,对于我来说,顺其自然,是最适合我的人生法则,这个法则将给我带来自信快乐。莫里老师的这一段话,坚定了我心中的信念。过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快乐,让别人去说吧。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米奇问老师。

老师答:与生活讲和。

莫里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莫里在设想自己被火化的情景时,笑着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然后他设想自己的墓地,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他的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

老师笑了,说:“到时候,你说,我听。”

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是怎样的一种豁达的心态?正如余秋雨所说: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

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与生活讲和。我原以为,我常常是妥协于生活,看了莫里的话,才知道是与生活讲和。不知不觉中,我竟然也寻找到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呵呵。快乐的时候尽情地快乐,为了获得快乐而舍弃那些难以舍弃的东西,做不了的事情从不强迫自己,功名利禄,来就来了,去就去了,尽自己的努力拥有一个好心态,快乐地生活。

我越来越敬佩这个莫里老师了。他是一个智者,他看透了这世上的一切,包括学生的心。他说:“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你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莫里问学生:“我就要死了,是吗?”学生点头。他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有在受罪吗?”莫里自己回答:“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在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是那些悲伤的人重新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然像以前一样健康。”

莫里说他给自己拟定的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

看到最后,我向这位终身的教师,深深地致敬。希望我

们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写于2015年2月15日

乡关何处

——余秋雨的散文《乡关何处》读书笔记

文王玉红

前言:从初秋到现在的中秋,我的手里捧着的一直是余秋雨的散文集,从药店到家,从家到药店,从白天到夜晚,一有空就拿起,不舍得放下。对余秋雨的文章我经历了从畏惧到喜爱,又从喜爱到痴迷的一个过程,痴迷的是文中那浓郁的文化气息,看了一篇文章,就像游览了一个胜迹,又像学了一段历史,更像是跟着作者的笔触,穿越到了过去的几百年,几千年,访问了一个个与这胜迹有关的古人,故事。好久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可以让我如此痴迷了。

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看了这篇《乡关何处》,这篇文章洋洋洒洒写了近二十页,是我看的最长的一篇写故乡的散文。看完之后,胸中潮落潮涨,久久不能停息。那就用我笨拙的双手,捡拾一两朵琐碎的浪花吧!

文章一共七节。作者在第一节的开头交代了《乡关何处》的这个题目来自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阐述了漂泊的游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