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78371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入口,也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幼儿口腔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幼儿口腔医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牙齿保健、口腔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牙齿保健1. 牙齿清洁牙齿是非常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如果不及时进行清洁,就会引起蛀牙、牙龈出血等问题。
因此,幼儿应该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以保持口腔清洁。
刷牙时要注意使用适合幼儿的牙膏和牙刷,注意刷牙时间,每次刷牙约2-3分钟为宜。
2. 饮食调理饮食对牙齿的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幼儿应尽量减少食用含糖食品,因为糖分能够滋生细菌,加速牙齿腐蚀。
另外,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生长和牙釉质的形成。
此外,尽量不要让幼儿长期吃一些过硬的食物,以免损坏牙齿。
3. 定期检查口腔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齿问题。
定期检查还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预防1. 蛀牙蛀牙是非常常见的口腔问题,一旦出现,对幼儿的牙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蛀牙的方法包括:定期看牙医、控制食糖量、勤刷牙、戒除嗜吃甜食的习惯等。
2. 牙龈疾病牙龈疾病也是常见的口腔问题,包括牙龈出血、牙周炎等。
预防牙龈疾病的方法包括:坚持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加强口腔卫生等。
3. 牙齿畸形牙齿畸形是指牙齿排列不齐或者形状异常的情况。
预防牙齿畸形的方法包括:定期看牙医、及时矫正牙齿、避免咬硬物等。
4. 恒牙生长问题幼儿时期的恒牙生长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家长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口腔科检查,及时发现恒牙生长问题,并进行治疗。
5. 口腔创伤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口腔创伤是比较常见的。
家长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口腔创伤的发生。
总结: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口腔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需要加强对幼儿口腔健康的关注,及时进行口腔保健和预防,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牙齿和口腔。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小就能够养成保持健康的牙齿和口腔的好习惯。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归纳之欧阳家百创编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梳理总结欧阳家百(2021.03.07)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
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
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
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
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4、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
乳牙牙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
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症不典型。
牙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
5.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归纳
⼉童⼝腔医学重点归纳⼉童⼝腔医学重点梳理总结1、乳恒⽛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萌出早⼜易磨耗,故切嵴、⽛尖磨耗明显。
恒⽛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
2)⾊泽:乳⽛⾊⽩,⽽恒⽛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冠⾼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并具有⽛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以同名⽛相⽐,乳⽛⽐恒⽛⼩5)排列:在完整的⽛列中,可参考⽛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恒磨⽛的萌出。
六龄⽛的成熟要经过⼀个漫长的发育阶段。
胚胎3~4个⽉左右,第⼀恒磨⽛的⽛胚开始形成,出⽣时开始钙化,⼤约2~3岁时⽛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乳磨⽛的末端平⾯、灵长间隙、第⼀恒磨⽛的位置和萌出⽅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
由于第⼀恒磨⽛萌出受第⼆乳磨⽛远中平⾯位置影响较⼤,当颌⾻发育不⾜或恒磨⽛的⽛冠较⼤时,第⼀恒磨⽛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乳磨⽛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恒磨⽛异位萌出。
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合畸形的发⽣。
此时,可采⽤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恒磨⽛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①髓室⼤、髓⾓⾼、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意外穿髓;②根管粗⼤、根尖孔⼤:当⼼侧穿和超出;③乳磨⽛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底穿;④乳磨⽛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4、乳⽛的组织结构特点乳⽛釉质、⽛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
乳⽛⽛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
神经分布稀疏,多为⽆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髓炎症不典型。
⽛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本质细胞变性、消失。
5.乳⽛⽛髓特点。
⽛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且细。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口腔健康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和发育,还与孩子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早期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对于预防牙齿问题和提升整体口腔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于幼儿口腔医学知识点的总结。
1. 母乳喂养与牙齿健康母乳喂养是婴幼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同时也对牙齿的发育和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母乳中的乳糖有助于齿釉质形成,乳酸菌则可以抑制致龋菌的滋生。
但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的乳汁滞留在口腔中会导致乳牙蛀牙的发生。
因此,要在孩子6个月大之后逐渐引入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饮用杯,减少乳汁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
2. 牙齿萌出时间和顺序一般情况下,幼儿的乳牙开始在6个月的时候萌出,但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通常情况下,第一颗萌出的牙齿是下颌的中切牙,接着是上颌的中切牙。
牙齿萌出的时间和顺序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牙齿情况了解孩子的生长与发育情况。
3. 牙齿的清洁幼儿时期,父母需要给孩子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从牙齿开始生长的第一天起,就可以用湿纱布轻轻地擦洗孩子的牙齿和牙龈。
等到孩子牙齿长齐了,就可以开始使用婴幼儿牙刷。
使用婴幼儿牙膏时,要选择低氟含量的牙膏,并且使用的量应该控制在一粒红豆大小。
每天早晚刷牙是基本要求,避免吃过多甜食,及时拔掉松动的乳牙。
4. 牙齿异常情况幼儿的牙齿发育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
比如恒牙早萌,即恒牙提前脱落,导致乳牙丢失时间过早;还有反颌、开颌等牙齿畸形问题。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咨询口腔医生,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5. 龋齿预防幼儿时期的龋齿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预防龋齿的发生,父母应该控制孩子吃糖的量和频率,尤其是糖果、巧克力等粘性食物。
同时,可以给孩子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D、钙和磷的食物,如鱼、蛋黄、奶酪等。
此外,定期到专业的口腔医生那里检查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做到早期发现和治疗。
6. 牙周疾病的注意事项除了龋齿之外,牙周疾病也是幼儿口腔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儿科口腔知识点总结大全
儿科口腔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1.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儿童的乳牙和恒牙的健康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全身健康都至关重要。
口腔疾病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取、言语发育、情感和社交能力。
2. 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和监督。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口腔保健,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儿童牙齿的特点儿童的牙齿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过程有着很多特点,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二、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1. 乳牙的生长发育婴儿出生时并没有牙齿,6个月左右开始长出乳牙,2岁左右儿童的乳牙基本长齐。
2. 恒牙的生长发育儿童的恒牙生长在6-12岁之间,这个阶段是牙齿生长最为活跃的时期。
3. 牙齿换牙的过程儿童的乳牙会被恒牙逐渐替换,这个过程叫做换牙。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换牙情况,及时帮助孩子处理换牙时的不适。
4. 牙列不齐的处理部分儿童在牙齿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牙列不齐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形态。
三、儿童口腔保健的方法1. 口腔卫生习惯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刷牙、漱口、使用牙线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 合理膳食儿童的膳食应该合理搭配,并且避免过量吃甜食和酸食,以免对牙齿造成伤害。
3. 口腔保健用品的选择家长应该选用适合儿童的牙膏和牙刷,帮助孩子使用合适的口腔保健用品。
4. 定期口腔检查儿童应该定期到口腔专科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及时了解孩子口腔健康情况,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四、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1. 龋齿儿童因为食物残渣、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易患龋齿。
龋齿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取和生长发育。
2. 牙周炎儿童因为口腔卫生习惯不良易患牙龈疾病,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周炎的发生。
3. 牙齿损伤儿童因为活泼好动,容易发生牙齿损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及时处理牙齿损伤。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整理复习
第一章概论1口腔医学分支学科.第二章儿童口腔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1、低龄儿童不宜做叩诊检查.牙外伤发生挫入、牙固连时,叩诊可听到金属高调音。
2、I度松动(唇舌向);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I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
生理性动度不超过0.02mm。
对于刚萌出的年轻恒牙和发生牙根生理性吸收的替换期乳牙,可以检查到一定松动度,这种情况仍属于生理性松动。
3、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注意保护某些部位;照射剂量应为成人的2/3—3/4;儿童颌骨结构发育不完善,疾病极易扩散,因此X线征象出现较成年人早4、儿童牙髓感觉测试应注意:对乳牙不适用,因为乳牙根尖孔较大;对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要慎用,因为其阈值高;外伤牙可能对牙髓感觉测试无反应,但对外伤牙牙髓状态的恢复与否进行复查时,测试值可做参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儿以及有金属冠或银汞合金修复的牙禁做。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乳牙于婴儿出生后6-7个月开始陆续萌出,至2岁半和3岁左右全部萌出。
临床记录符号ABCDE或I、II、III、IV、V。
四个区以5、6、7、8表示。
乳磨牙窝沟深度有三种类型:浅度(沟底未达釉质厚度1/2);中度(沟底达釉质厚度1/2);深度(沟底近釉牙本质界)。
窝沟类型:P、V、U、I、IK、C。
IK型是裂隙狭窄,底部稍膨大。
形态明显不同于后继恒牙的是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形似第一恒磨牙.乳牙根管分3类(单纯根管、分歧根管、网状根管)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基底结节。
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乳恒牙的临床鉴别①磨耗度:乳牙明显②色泽:乳牙白;恒牙微黄有光泽③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颈1/3突出明显,颈部收缩。
④大小: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⑤排列:在完整牙列中可参考⑥X线:乳牙根分叉度大、牙根生理性吸收、髓腔宽大、以及可见继承恒牙胚★乳牙髓腔形态及临床意义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A型副根管(连通髓室与牙周膜)、B型副根管(起自髓室伸入硬组织)、C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伸入硬组织)、D型副根管(起自髓室又回到髓室)、E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又回到牙周膜)、F型副根管(包埋在硬组织中的盲管)。
儿童口腔知识点总结
儿童口腔知识点总结一、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不仅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还承担着辅助呼吸功能和调节咀嚼、吞咽、语言等多种重要功能。
因此,良好的口腔健康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口腔健康的影响更加深远,因为儿童的牙齿还在生长发育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二、牙齿的生长发育1. 乳牙和恒牙婴儿出生时并没有牙齿,但在大约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生出乳牙。
一般来说,儿童会在2-3岁的时候长齐20颗乳牙。
而之后,乳牙会逐渐被恒牙所替代,直到大约12岁时,孩子的恒牙会全部长齐,共32颗。
2. 牙齿的生长曲线牙齿的生长曲线主要包括乳牙、恒牙和智齿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留意孩子的牙齿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儿童口腔常见问题及预防方法1. 龋齿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饮食习惯不健康、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预防龋齿,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尤其是要少吃糖果和甜食,并且要教育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例如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等。
2. 牙齿错位牙齿错位是指牙齿没有排列得整齐,或者出现交叉、重叠、缺失等问题。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在儿童时期进行矫正治疗,以避免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发育。
3. 牙疼孩子出现牙疼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龋齿、牙齿感染等引起的,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平时还要做好口腔卫生护理,避免儿童牙齿出现疼痛问题。
四、口腔卫生的正确方法1. 刷牙儿童每天需要刷牙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
可以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进行清洁。
2. 使用牙线孩子的牙齿之间也会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因此需要定期使用牙线进行清洁。
家长可以指导孩子使用牙线,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定期就医儿童需要每6个月到1年就医一次,接受牙齿的检查和清洁。
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对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五、儿童口腔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儿童拒绝刷牙有些孩子可能会拒绝刷牙,家长可以尝试一些引导方法,例如给予小礼物作为刷牙的奖励,或者和孩子一起刷牙,让孩子学会模仿。
口腔执业医师儿童口腔医学复习重点
口腔执业医师儿童口腔医学复习重点2017口腔执业医师儿童口腔医学复习重点导语:乳牙外伤对恒牙胚的影响是什么?Andreasen牙外伤分类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学习内容吧。
乳牙外伤多发生在1~2岁;年轻恒牙外伤多发生于7~9岁,多发生于上颌中切牙,其次为上颌侧切牙,下颌切牙较少见乳牙外伤对恒牙胚的影响:①恒牙萌出异常(萌出位置异常、迟萌)②牙冠部形成异常(釉质发育不全、白斑或黄褐色斑、牙冠形态异常)③牙根部形成异常(牙根弯曲、短根、双重牙根、牙根部分发育或全部停止)④严重的创伤甚至可使恒牙胚坏死,牙胚停止发育,牙齿埋伏、牙瘤样形态等)Andreasen牙外伤分类(1)牙齿硬组织和牙髓组织损伤:釉质裂纹、牙釉质折断、牙釉质一牙本质折断、冠折露髓、简单冠根折、复杂冠根折、根折(2)牙周组织损伤:牙震荡、亚脱位、部分脱出、侧方移位、挫入、全脱出(3)支持骨组织损伤:牙槽窝粉碎性骨折、牙槽窝壁折断、牙槽突折断、颌骨骨折(4)牙龈和口腔黏膜的创伤:牙龈和口腔黏膜撕裂、挫伤、擦伤牙外伤的临床诊断1)病史的采集——外伤发生时间、地点、如何发生、是否处理、有无牙外伤史2)临床检查:牙齿的完整性和颜色、牙龈和口腔软组织、牙齿位置、叩诊和牙齿动度检查、牙髓活力测试、检查咬合、X线检查牙外伤X线检查观察内容①牙冠、牙根有无折断及其状态②牙槽骨、颌骨有无骨折及其状态③牙周膜间隙是否改变④乳牙应观察牙根吸收情况以及继承恒牙胚的情况⑤年轻恒牙应观察牙根发育情况⑥邻牙情况⑦是否存在陈旧性外伤,应注意牙根有无吸收及吸收方式牙震荡concussion: 是牙周膜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有牙体组织的缺损。
伤后患牙有伸长不适感,轻微松动和叩痛。
1-2周内应使患牙休息,伤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
牙折的分类和治疗(1)釉质裂纹:无需特殊处理(2)牙釉质折断:即刻复合树脂修复(3)牙釉质-牙本质折断:即刻复合树脂修复(4)冠折露髓:直接盖髓、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5)简单冠根折:排龈止血复合树脂修复(6)复杂冠根折:折断线最低点在牙槽嵴顶之上时行断冠粘接术;折断线最低点低于牙槽嵴顶,残留有效牙根可支持桩冠修复时行根管治疗-正畸联合根牵引术和冠延长术;残留牙根不足以支持桩冠修复应拔除(7)根折:总的原则——使断端复位并固定患牙,同时注意消除咬合创伤,关注牙髓状态近冠1/3根折:残留牙根不足以支持桩冠修复应拔除;残留牙根足以支持桩冠修复时,可行根管治疗-正畸联合根牵引术和冠延长术。
口腔儿科知识点总结
口腔儿科知识点总结口腔儿科是一门治疗和预防0-18岁儿童口腔疾病的专科医学领域。
由于儿童的口腔生长和发育较为特殊,因此口腔儿科的治疗和保健与成人口腔医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口腔儿科包括了许多常见的口腔疾病和治疗方法,下面将对口腔儿科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儿童牙齿的生长和发育儿童的牙齿是在婴儿期时开始生长的,全套乳牙一般在2~3岁时长出来。
然后6岁左右开始换牙,牙齿的生长和换牙过程一直持续到青春期。
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儿童的牙齿和颌骨会发生一些问题,如拥挤、错位、龋齿等。
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1. 龋齿: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多数由于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高糖饮食引起。
龋齿对儿童的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严重的龋齿可能导致牙齿腐蚀和疼痛。
2. 牙齿错位:儿童在换牙期间牙齿可能会出现拥挤、错位等问题,这会影响到牙齿的健康和咀嚼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矫正牙齿和拔牙等。
3. 牙周炎:儿童的牙周组织也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牙周炎会导致牙龈肿胀、流血和疼痛。
预防方法包括定期的口腔清洁和预防牙菌斑的积累。
4. 口腔创伤: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口腔创伤,如跌倒、碰撞等。
这会导致牙齿的脱位、折断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口腔儿科的治疗方法口腔儿科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进行选择,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牙齿充填和修复:用于治疗龋齿和小面积牙齿损伤,可以采用充填材料进行修复。
2. 牙齿护理:口腔儿科医生会教育儿童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等。
对于儿童的牙齿还需要定期的涂氟保护牙齿。
3. 牙齿矫正:对于牙齿错位的儿童需要进行矫正治疗,可以通过牙套、矫正器等方法进行治疗。
4. 牙齿拔除:对于严重的龋齿和错位的牙齿可能需要进行拔牙治疗。
口腔健康的预防预防是口腔健康的关键,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口腔检查对保护牙齿健康至关重要。
预防方法包括:1. 定期口腔检查:儿童应该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牙齿问题。
儿科口腔知识点总结
儿科口腔知识点总结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儿童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全身健康。
因此,儿科口腔保健尤为重要。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儿科口腔保健的角度总结一些关键知识点。
1. 儿童口腔发育特点儿童口腔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婴幼儿期的牙齿主要是乳牙,到了6-7岁左右会逐渐换出乳牙,长出恒牙。
儿童的牙齿未完全长齐之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此时,牙齿还很娇嫩,需要得到额外的呵护。
儿童牙齿的发育还有一个特点是乳牙和恒牙共生期较长,也就是说,乳牙和恒牙同时存在于口腔中。
这个时期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保护乳牙,预防龋齿的发生。
2. 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要点(1)营养均衡:良好的营养对儿童牙齿的发育至关重要。
维生素A、D、C和钙是保障牙齿健康的必需营养素,应使儿童膳食中充分摄入。
(2)适量摄入食糖:食糖是导致儿童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尽量减少食糖的摄入量。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给儿童吃过多的甜食和饮料。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更应避免给儿童吃甜食,以免加重牙齿的负担。
(3)注意口腔卫生:儿童口腔护理应从婴幼儿期开始,父母应做好口腔清洁的工作。
一般来说,较小的儿童还不能独立刷牙,家长应帮助他们刷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及时治疗:如果儿童出现口腔疾病,如牙痛、牙龋、牙龈炎等,应及时就医治疗,切忌怠慢。
及时的治疗可以缓解病症,降低疼痛,避免疾病的扩散和恶化。
(5)预防意识:对于儿童来说,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预防意识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口腔卫生护理、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等。
3.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及治疗(1)婴幼儿龋齿:婴幼儿期出现的龋齿称为婴幼儿龋齿,这是由于吮吸奶嘴、饮用含糖饮料等会导致龋齿的发生。
一旦发现婴幼儿龋齿,应及时就医治疗,通常需要补牙或拔牙。
(2)恒牙密合不良:有些儿童在恒牙长出后,由于牙齿发育不良或咀嚼肌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牙齿不齐或咬合不良,这时需要进行矫正治疗。
在治疗之前,需要做好口腔卫生工作,保持口腔清洁。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一、乳牙牙体形态特点1、色泽:乳牙牙冠呈青白色或近白色.恒牙呈微黄白色。
2、大小:乳牙均小于同类的恒牙。
3、牙冠外形:除乳磨牙外.乳牙牙冠的外形基本类似其继承恒牙。
乳牙牙冠按比例观察.近远中径较大.而牙冠高度较短.故牙冠之外形显得粗短.如矮胖形。
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颈缘线条向切端的弯曲不如恒牙明显。
乳磨牙颌面的牙尖和发育沟较为复杂.且小窝多.不如恒牙规则。
4、牙根形态:乳前牙均为一个根.唇舌向呈扁平状.自根中部开始稍向唇侧弯曲。
乳磨牙的根分叉接近髓底.个根间的叉度大.有利于容纳继承恒牙的牙胚。
5、冠根比例:乳牙之牙根与牙冠的长度比例较恒牙大.故乳牙显得根长.此特点在乳前牙尤为明显。
6、髓腔形态:乳牙髓腔与牙体外形之大小比例.和恒牙相比.牙髓腔比恒牙大.初萌出之乳牙尤为明显。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
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
二、乳恒牙的临床鉴别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
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
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
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
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三、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
乳牙牙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
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症不典型。
牙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
四、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临床意义:这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口腔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重点整理
口腔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重点整理口腔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重点整理口腔内有牙齿、舌、唾腺等器官。
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的口腔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重点整理,助大家备考复习。
第七单元神经肌肉系统疾病一、化脓性脑膜炎1、病原体:肺炎球菌最多见新生儿以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为主;婴幼儿以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年长儿以金葡菌多见。
2、临床表现:感染中毒证、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新生儿期:感染中毒症状重而脑膜刺激症状轻。
2岁以内:症状趋于典型2岁以上:头痛、关节痛及肌肉酸痛,脑膜刺激征病菌:肺炎双球菌:多妇于1岁以内,冬春多见流感杆菌:多见于3个月至3岁葡萄球菌:各年龄组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大肠杆菌:多见于新生儿。
3、化验:血象特征:WBC总数明显增高,中粒明显增高脑脊液:外观混浊,压力高。
4、常见并发症:硬膜下积液(婴儿多见);脑积水5、治疗:(1)抗生素应早期足量联合用药。
青霉素肺炎双球菌:青霉素+氯霉素流感杆菌:氨苄青霉素或氯霉素大肠杆菌: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金葡菌:半合成类青霉素(2)颅内压高: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剂二、病毒性脑炎1、病原体:虫媒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2、表现:发热、颅内压增高,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反复惊厥。
3、化验:脑脊液:多观清亮或微混,WBC轻度增多,先以中性为主,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中度升高,糖含量正常。
4、治疗: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
对重症、急性期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癫痫第八单元小儿常见心理障碍多发性抽动症病位在肝,常涉及心、脾、肾三脏。
肝风痰火胶结成疾。
好发年龄:6-14岁第九单元造血系统疾病一、营养性贫血以脏腑辨证为主,兼用气血阴阳辨证。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诊断:以出血为主要症状。
血小板计数<100。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
儿童口腔治疗重点归纳
儿童口腔治疗重点归纳
儿童口腔治疗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进行儿童
口腔治疗时,有几个重点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
儿童口腔治疗的成功离不开与孩子及其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与
信任关系。
口腔医生应当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治疗过程和目标,与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到安心和舒适。
个性化治疗计划
每个儿童在口腔健康方面存在不同的问题和需求,因此个性化
的治疗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口腔医生需要详细了解孩子的病史、口
腔情况和顾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
预防为主
儿童口腔治疗过程中,预防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
指导孩子正确刷牙、牙齿保健和饮食惯的养成,可以减少许多口腔
问题的发生。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涂氟治疗也是预防的重要一环。
以游戏化方式进行治疗
儿童通常对医疗环境和治疗过程感到害怕和压抑。
因此,将治
疗过程设计成有趣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放松,减少恐惧感。
例如,使用特殊的工具或玩具,或与他们一起进行互动式的治疗,可以提
高合作意愿。
多种麻醉和镇静方式
对于一些复杂的治疗或孩子比较紧张的情况,采用麻醉或镇静
方式可能是必要的。
在选择合适的麻醉和镇静方式时,应综合考虑
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治疗需要,并尽量选择安全、可行的方法。
以上是儿童口腔治疗的重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口腔执医考试重点整理——儿童口腔医学
第五章儿童口腔医学第一节龋病一、乳牙龋△①7、8岁时达到高峰;②影响继承恒牙牙胚;特纳牙:下5,萌出牙冠均匀棕黄色外观;③下颌乳磨牙最多(下5),上颌乳磨牙(上5)和上颌乳前牙为次,下颌乳前牙最少;④1-2岁时前牙的唇面和邻面,3-4岁时乳磨牙合面的窝沟,4-5岁乳磨牙邻面好发龋齿;⑤奶瓶龋:好发上颌切牙的唇面;⑥治疗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a.最主要的目的:促进恒牙正常萌出;终止龋蚀的发展,保护牙髓;b.1年内将被替换的乳牙浅龋用药物治疗;中龋GIC;去腐未净GIC;根面龋GIC;C.药物治疗;修复治疗;⑦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意外露髓:牙髓切断术,用FC牙髓切断术;继发龋:唾液、出血而污染→GIC;△①乳牙龋属于急性龋;②因髓腔大,压力小,自觉症状不明显;③不同于成人急性龋,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二、年轻恒牙龋△年轻恒牙根尖孔未发育完全,牙根发育完成在萌出后3-5年左右;△年轻恒牙修复以恢复牙冠的解剖外形为目的,不强调恢复牙齿间的接触点;△乳牙不做嵌体,因其髓腔大,髓角高;第二节牙髓病与根尖周病一、乳牙△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断方法:同恒牙;△乳牙牙髓病临床表现特点:同恒牙;乳牙牙髓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因其髓腔大髓角高;△乳牙牙髓切断术:用于深龋露髓,所用药物为甲醛甲酚FC;△乳牙根尖周病的特点和治疗:同恒牙;△乳牙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同恒牙;髓腔引流,切开排脓;△乳牙根管治疗术:①术前X线片;②局麻下或牙髓失活后,失活剂可用多聚甲醛或金属砷(乳牙2-4天);③制备洞形;④根管预备:3%过氧化氢,5.25%次氯酸钠交替冲洗;⑤根管消毒:氢氧化钙;⑥根管充填;△乳牙RCT注意事项:①器械勿超出根尖孔,防止损伤恒牙胚;②乳牙根管充填:氢氧化钙糊剂,VITAPEX;③避免对牙龈瘘管进行深搔刮术;二、年轻恒牙:同恒牙;△活髓保存治疗包括盖髓术和切髓术。
年轻恒牙牙髓一旦坏死应采用促使根尖继续形成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牙根未发育完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儿童口腔医学》章节笔记
《儿童口腔医学》章节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儿童口腔医学的定义1. 儿童口腔医学的定义- 儿童口腔医学是专注于儿童和青少年口腔健康、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医学分支。
- 它涵盖了从新生儿到青春期末期(大约14-16岁)的个体。
2. 儿童口腔医学的特点- 发展性:关注儿童口腔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
- 预防性:强调通过早期干预和健康教育来预防口腔疾病。
- 综合性:涉及多个学科,如牙科、儿科、营养学、心理学等。
二、儿童口腔医学的重要性1.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进食、发音、睡眠和整体生长发育。
- 慢性口腔感染可能导致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脏疾病和糖尿病。
2.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 统计数据:儿童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 社会经济影响:口腔疾病可能导致学校缺勤、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增加。
3. 儿童口腔医学的社会意义- 提升儿童口腔健康意识,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
-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三、儿童口腔医学的研究内容1. 儿童口腔生长发育- 牙齿的发育:牙齿的萌出、替换和咬合关系的建立。
- 颌面部生长发育:上下颌骨、面部软组织的生长规律。
2. 儿童口腔疾病- 龋病:病因、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
-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诊断、治疗和预后。
- 牙周病:儿童牙周病的特征、预防和治疗。
- 口腔黏膜病: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 儿童口腔保健- 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使用牙线等日常护理方法。
- 氟化物应用:氟化物在预防龋病中的作用。
- 营养与口腔健康:食物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四、儿童口腔医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性研究-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病例报告:详细记录和分析特定病例的特点和治疗过程。
2. 实验性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牙齿和颌骨生长发育的机制。
- 临床试验:测试新的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 流行病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口腔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完整版)儿牙儿童口腔医学重点
1.儿童口腔医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2.生理性流涎: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3.颌间间隙: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
4.灵长间隙: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乳牙上颌2、3和下颌3、4之间的间隙。
发育间隙: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
生理间隙,灵长间隙和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
5.剩余间隙:乳牙侧方牙群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二者之差称~。
上颌0.9mm下颌1.7mm。
剩余间隙的存在有利于第一恒磨牙在侧方牙群替换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
1.畸形中央尖:是指位于前磨牙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的突起。
2.牙内陷:为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
3.融合牙:是由两个正常牙胚的牙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
除牙齿发育受压力因素影响外,还有遗传倾向。
4.结合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发育完成的牙齿,由于牙齿拥挤或创伤,使两个牙根靠拢,由增生的牙骨质将其结合在一起而成。
双生牙:是牙胚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内陷将牙胚分开而形成的畸形牙,表现为牙冠的完全或不完全分开,但有一个共同牙根和根管。
5.Turner牙:乳牙慢性根尖周感染导致的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常称为Turner牙。
6.先天性梅毒牙:是在胚胎发育后期和生后第1年内,牙胚受梅毒螺旋体侵害而造成的釉质和牙本质发育不全。
包括半月形切牙、桑葚状磨牙、蕾状磨牙。
7.萌出前牙冠内病损:是未萌或部分萌出的恒牙牙冠部的缺陷,X线表现为牙冠部牙本质内邻近釉牙本质界的透影区。
8.乳牙迟萌:超过1周岁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称为~ 1.新生线:乳牙的釉质,部分形成于胎儿时期,另一部分形成于出生后。
儿童口腔科学知识点
儿童口腔科学知识点儿童口腔健康对于他们的整体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儿童的口腔科学知识点包括了关于口腔卫生、饮食习惯和门诊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口腔科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旨在提高家长和孩子们对儿童口腔健康的认识。
一、口腔卫生知识点1. 刷牙方法儿童刷牙时应选择适合年龄的软毛牙刷,使用少量无氟儿童牙膏。
正确的刷牙方法包括轻柔地旋转牙刷清洁每颗牙齿的表面,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牙齿及牙龈。
2. 清洁牙缝儿童的牙缝中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应引导他们使用牙线、牙间刷等工具清洁牙缝,并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3. 餐后漱口饭后及时漱口有助于清除口腔中的残留食物,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可使用清水或含氟漱口水,注意家长在儿童漱口时的指导和监督。
二、饮食习惯知识点1. 饮食均衡儿童的饮食应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白质、乳制品等多种食物。
合理搭配饮食有助于维护儿童的口腔健康。
2. 控制糖分摄入量高糖饮食是造成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长应控制孩子摄入糖分的量,并且限制多食含糖饮料和零食。
3. 注意饭后清洁饭后应饮用适量清水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在口腔中停留过久,减少龋齿的发生。
三、门诊治疗知识点1. 定期检查儿童应定期就诊儿童口腔科,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2. 龋齿治疗儿童龋齿的治疗包括清洁龋齿、填充和修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助于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
3. 预防措施门诊治疗同时也强调预防措施,如涂氟、牙齿密封等,这些措施可减少儿童龋齿的发生率。
四、其他口腔科学知识点1. 牙列畸形儿童牙列畸形包括牙齿拥挤、错颌等问题。
家长应关注并及时就诊,避免牙齿畸形对孩子的正常咀嚼和发音产生负面影响。
2. 口腔创伤儿童口腔创伤指的是口腔组织因意外碰撞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损伤。
家长应指导孩子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口腔创伤。
3. 牙齿更替儿童的恒牙会在一定的年龄段逐渐替代乳牙。
家长应了解牙齿更替的时间和顺序,及时就诊以保证牙齿的正常发育。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归纳之欧阳德创编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梳理总结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
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
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
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
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4、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
乳牙牙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
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症不典型。
牙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
5.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
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
儿童口腔医学期末总结及心得体会
儿童口腔医学期末总结及心得体会儿童口腔医学期末总结及心得体会总结:学期末,我们这儿童口腔医学是在一起的称为综合门诊一直没到修复与正畸科待过,但是我感觉口内口外是基础,牙治不好没法镶牙,牙拔不了没法正畸,所以想在口内口外多待一阵。
对于临床来说,我总结了一句话:看牙先看人!虽然这句话可能违背了学医的真谛,但在这个医患紧张的情况中想要成为一个好医生真的好难。
跟着老师在大半年里不光学着治牙而且还学会了相面。
我把儿童口腔医学大致的分了一下:儿童的窝沟封闭5%、洗牙5%、龋病20%、牙髓炎20%、根尖炎%10、牙龈炎5%、牙周病10%、阻生齿15%、牙齿美容10%窝沟封闭,对于儿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口腔保护,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忙忽视了孩子的牙齿健康刚刚长出的六龄齿也3度龋或牙髓炎,这让大夫们都非常惋惜,而在我们这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给全市的小学生免费做窝沟封闭,这虽然是件好事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俗话说的好;给10大人看牙不给1个小孩看牙!其实不是不给小朋友们看,是因为小朋友大多数恐惧看牙害怕大夫,而且最关键的是小朋友们不配合你,这可让大夫们头疼!我做了百十例小朋友的窝沟封闭,大多数在3年级的总结了一点;女生比男生听话配合,瘦子比小胖墩稍微好做一点,因为小胖墩脸上肉多,张口受限不好操作!心得体会:窝沟封闭最重要的是在于它的效果与质量在操作过程中最最重要也是最难操作的就是隔湿隔湿要是做的好窝沟封闭的效果一定好。
但小朋友们如果给他口里放棉球隔湿再加上器械又这么多他肯定不舒服、恶心等!所以就要快准狠!窝沟封闭有个最最重要也是前提的标准就是在做窝沟封闭前。
孩子牙的情况,一般3年纪的上下4个6已经长出来了,但是不是每个孩子的牙都是没有龋坏的有的甚至3度龋这也能做吗?所以就是刚才提到的'美中不足之处,政府给医院播下款给孩子们做窝沟封闭但有的大夫(个别)要求数量不要求治疗,有龋坏的也给做了这其实还不如不做的好后患无穷!所以我建议家长最后带着孩子单独去一个好的口腔门诊去做窝沟封闭这样大夫做的:细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牙体形态特点1、 色泽:乳牙牙冠呈青白色或近白色,恒牙呈微黄白色。
2、 大小:乳牙均小于同类的恒牙。
3、 牙冠外形:除乳磨牙外,乳牙牙冠的外形基本类似其继承恒牙。
乳牙牙冠按比例观察,近远中径 较大,而牙冠高度较短,故牙冠之外形显得粗短,如矮胖形。
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颈缘线条向 切端的弯曲不如恒牙明显。
乳磨牙颌面的牙尖和发育沟较为复杂,且小窝多,不如恒牙规则。
4、 牙根形态:乳前牙均为一个根,唇舌向呈扁平状,自根中部开始稍向唇侧弯曲。
乳磨牙的根分叉 接近髓底,个根间的叉度大,有利于容纳继承恒牙的牙胚。
5、 冠根比例:乳牙之牙根与牙冠的长度比例较恒牙大, 故乳牙显得根长,此特点在乳前牙尤为明显。
6、 髓腔形态:乳牙髓腔与牙体外形之大小比例,和恒牙相比,牙髓腔比恒牙大,初萌出之乳牙尤为 明显。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
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 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
二、乳恒牙的临床鉴别1、 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
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
2、 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
3、 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 1 / 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
4、 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5、 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三、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
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 症不典型。
牙根吸收达 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 质细胞变性、消失。
四、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牙權闿成(岁)牙楸开始吸收{岁}脱落期(岁)牙幣穗定期(岁) 乳中切牙46-7 2-4(Wj 2^)L5-2 5 7-B 2^5(约3年}3.579-12 4-7(h 3 坤)飙一肌睹牙2.59- H 3 -訓釣5年》鴉二乳需牙3W- 12进 展快, 易 磨耗, 易 切 削。
乳牙 牙髓疏轧牙牙帳的總定期临床意义:这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乳牙牙髓根尖周病治疗的最佳时期,乳牙反矫正时期)五、影响乳牙牙根生理性吸收的因素乳牙的牙根生理性吸收:呈间断性,有活动期和静止期1、根方恒牙胚的萌出压力2、咬合力与乳牙牙根吸收3、其他继承恒牙牙囊的作用遗传因子六、乳牙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2、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3、辅助发音4、有利于美观及心理健康七、年轻恒牙的特点Young permanent:是指虽已萌出,但未达咬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尚未出龈之恒牙不称年轻恒牙。
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1、牙冠高度低,牙根未完全形成,根尖孔漏斗状,髓腔宽大,根管壁薄。
治疗原则:保髓,牙根正常发育。
2、年轻恒牙萌出不久,磨耗少,切缘发育结节、窝沟明显、形态复杂,裂沟多为IK型;窝沟龋预防为主,可选择氟化物防龋及窝沟封闭。
组织特点1、釉质薄,矿化程度低,溶解度高,渗透性强:年轻恒牙龋蚀发展快多为急性龋;釉质羟磷灰石易于与氟结合:局部涂氟有较好防龋效果;2、无继发性牙本质,牙本质小管比成熟恒牙粗大,管周牙本质和管间牙本质矿化程度低,制备牙体时较敏感;3、牙髓:未分化间叶细胞较多,纤维成分少,牙髓血管丰富,生活力旺盛,抗病、修复能力强,有利于控制感染、消除炎症:临床保髓;另牙髓活力强,炎症容易被局限呈慢性过程;又因牙髓组织疏松,根尖孔大、血运丰富,感染易扩散,应及时治疗;4、成熟现象:年轻恒牙萌出后,表现为钙、磷、氟和氯的含量增加,CO32减少,釉质渗透性减低,有机质含量减少,硬度抗酸性增强,羟磷灰石结晶增大。
第四章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生长发育1、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之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存在见习,这些间隙成为灵长间隙。
2、生长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随着颌骨发育,3-6岁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
该间隙表明颌骨在增长,有利于未来恒牙的萌出与排列。
3、生理间隙:临床上将灵长间隙与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
4、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 ):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称末端平面。
在乳牙咬合位置关系中,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的关系成为末端平面关系。
5、剩余间隙(leeway space):乳恒牙牙冠近远中径:乳尖牙<恒尖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上下颌第二乳磨牙均大于第二前磨牙,所以乳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径大于恒压侧方牙群,两者的差所产生的间隙称剩余间隙。
7、侧方牙群:恒尖牙和第一、第二前磨牙称为侧方牙群&牙齿的发育过程包括:牙胚的发生、牙体组织的形成、牙齿萌出。
也称为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
9、乳牙萌出顺序:下1 T上1宀下2宀上2宀下4宀上4T下3宀上3宀下5宀上510牙萌出机制:(1 )牙齿萌出的生物学行为①牙囊的作用:牙根开始形成后不久,牙囊可形成引导索作为牙齿萌出的通道②骨吸收的作用:牙齿萌出的关键事故吸收形成的萌出通道。
此外,乳牙的生理性吸收对继承恒牙萌出通道的形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③细胞的作用:在萌出开始之前,单核细胞被聚集到牙乳头中。
这些细胞进而融合形成破骨细引起牙槽骨的吸收,利于牙齿萌出。
(2)牙齿萌出的分子机制11、儿童时期的三个压裂阶段:乳牙列阶段(6个月-六岁)、混合牙列阶段(6-12岁)、年轻恒牙列阶段(12-15岁)一、牙齿的发育异常1•牙齿数目异常先天缺牙(congenitally absent teeth )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牙齿或牙蕾形成期的先天性异常。
分为:个别牙缺失hypodo ntia 部分牙缺失oligodo ntia 先天性无牙症anodon tia(1)个别牙或多数牙先天缺失个别牙缺失是指除第三磨牙外,缺失牙齿数目少于6颗;多数牙缺失是指除第三磨牙外,缺失6颗或更多牙齿的状态。
好发:恒压比乳牙好发,除第三磨牙外最长缺失的是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侧切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以及下颌切牙。
最少的是第一恒磨牙,其次是第二恒磨牙。
乳牙好发于下颌乳切牙、上颌乳切牙和乳尖牙。
治疗:缺牙数目较少,不影响咀嚼功能、牙列形态和美观,可不予处理。
缺失数目较多时,可做活动性义齿修复体。
当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时,可采用间隙保持器。
二、牙齿形态异常包括畸形牙尖、畸形牙窝、牙过小、牙过大、双牙畸形、弯曲牙和牙髓腔异常。
(一)畸形中央尖圆锥状突起,磨损或折断后,可见底部痕迹,中间浅黄色为牙本质釉,有的中心颜色较深的点状即突伸到尖内的髓角或形成的继发性牙本质。
好发于:最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其次是下颌第一前磨牙、上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磨牙偶见。
(二)畸形舌窝和畸形舌尖畸形舌窝多见于恒牙,上颌侧切牙多见,其次是上颌中切牙。
畸形舌尖可发生于恒压和乳牙,恒牙多见上颌侧切牙,其次是上颌中切牙,偶见尖牙。
乳牙多见乳中切牙,其次是乳侧切牙。
双牙畸形:根据形态和来源,可分为融合牙、结合牙和双生牙。
三、釉质发育不全:是釉质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全身性或局部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釉质结构异常。
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和外源性釉质发育不全。
特纳牙:由于乳牙的慢性根尖周感染导致的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常称为特纳牙。
四、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又称氟斑牙或斑釉牙,是由于牙齿发育期摄入过多的氟而导致的疾病。
五、牙齿固连(ankylosis of tooth)是牙骨质与牙槽骨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牙周膜丧失,患牙的合面低于邻牙正常的合平面,有人称之为下沉牙或低合牙。
六、乳牙滞留(retained primary teeth ):是指继承恒牙已萌出,未能按时脱落的乳牙,或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中的乳牙第七章儿童龋病1、猛性龋(猖獗龋)(rampa nt caries):突然发生、涉及牙位广泛,迅速地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且常常发生在不易患龋的牙位和牙面上,如下颌前牙的唇面、近切端部位。
2、儿童易患龋的因素①形态解剖特点:乳牙牙颈部明显收缩,牙冠近颈1/3处隆起,邻牙之间的接触为面的接触,牙列中存在生理间隙,以及冠部的点隙窝沟,均易滞留食物和残渣。
②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矿化程度低,抗酸力弱,釉质、牙本质薄,易发生龋。
③儿童饮食特点:幼儿咀嚼功能差,且甜食多,粘着性强,易发酵产酸,容易导致龋病发生。
④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儿童难自觉地维护口腔卫生,菌斑、食物碎屑等易滞留在牙面上,成为致龋的因素。
3、乳牙龋齿患病特点①患龋率高,发病时间早。
②龋发展速度快。
③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忽略。
④龋齿多发,龋坏范围广。
⑤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4、乳牙龋病的危害⑴局部影响①影响咀嚼功能:乳牙因龋蚀致牙体缺损,咀嚼功能降低。
②对恒牙及恒牙列的影响:乳牙的龋蚀易导致新萌出的恒牙发生龋蚀;乳牙龋发展成根尖周炎后,可使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后继恒牙的萌出过早或过迟。
③损伤口腔黏膜软组织:破损的牙冠可刺激局部舌、唇颊的黏膜。
⑵全身影响①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使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可导致与牙有关的疾病如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蛛网膜炎、肾炎等。
③影响正确发音。
④影响美观。
5、乳牙龋齿的治疗目的终止龋的发展,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避免因龋而引起的并发症;恢复牙体的外形和咀嚼功能,维持牙列的完整性,使乳牙能正常地被替换,有利于颌骨的生长发育。
6、年轻恒牙龋病特点①发病早。
②耐酸性差易患龋。
③龋坏进展快,易形成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④受乳牙患龋状态的影响。
⑤第一恒磨牙常出现潜行性龋(隐匿性龋)。
一、急性牙髓炎诊断要点1自发痛,阵发痛,夜间痛2疼痛不能定位3冷热刺激可引起或加重疼痛4牙髓已有化脓或部分坏死,可出现“热痛冷缓解”5牙齿有龋洞或有充填物二、慢性牙髓炎诊断要点1慢性溃疡性牙髓炎的特征:患牙有深髓,已穿髓,牙髓仍有活力2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患牙有深龋,已穿髓,穿髓孔较大,龋洞内充满息肉,用探针轻拨息肉,查明其蒂部来源于牙髓3无明显症状的慢性闭锁性牙髓炎与深髓的鉴别:深髓无自发痛,仅有激发痛,并且在刺激去除后疼痛即消失三、牙髓坏死的诊断要点:牙髓已无活力,有牙髓炎或牙外伤史,或牙齿变色等。
如浅层冠髓已经死亡,深层冠髓仍有活力,或冠髓已死亡,根髓仍有活力者为牙髓部分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