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备份管理制度(20200524202750)
容灾备份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容灾备份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容灾备份系统的运维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容灾备份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
第三条运维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容灾备份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故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运维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时响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第二章运维管理责任第五条公司设立容灾备份系统运维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内所有容灾备份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容灾备份系统的运维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公司的运维管理制度。
第七条运维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对容灾备份系统的维护、升级、备份等工作。
第八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系统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故障。
第九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备份,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
第三章运维管理流程第十条新建容灾备份系统或者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需提前向运维管理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制定系统的运维管理计划,包括系统巡查、维护、备份等内容,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运维管理部门负责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的故障和问题。
第十三条运维管理部门负责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备份,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建立系统运维管理档案,记录系统运维的相关信息。
第四章运维管理措施第十五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建立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明确运维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第十六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建立系统的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告、问题定位和解决、故障分析等内容。
第十七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建立系统的应急预案,包括系统故障、数据丢失等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第十八条运维管理部门应建立系统的运维管理监控机制,包括对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
第五章运维管理考核第十九条公司内设立专门的运维管理考核部门,定期对运维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
信息系统容灾备份与恢复制度
信息系统容灾备份与恢复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我院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管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适用于信息科3.职责:3.1.信息科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有监督、检查、指导、查处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违规行为。
3.2.我院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工作由信息科统一管理,负责全院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工作。
4.具体要求4.1.提高数据备份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做好信息系统数据容灾备份,减少人的操作与干预,或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避免误操作。
4.2.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包括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两种,定期备份是指按照规定的日期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临时备份指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设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临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备份。
4.3.信息系统数据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备份方式:4.3.1 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4.3.2 增量备份:仅对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4.4.根据各种数据的重要程度及其容量进行分级分类,确定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和保留周期;4.4.1 A级:出现故障可停机时间小于12小时,如HIS、PASS、体检系统等;备份机制完全备份每周备份1次,数据保留二周,增量备份每天4小时备份1次,数据保留一周;4.4.2 B级:出现故障可停机时间12小时-48小时,如移动护理、掌上佳音、排队叫号系统等;备份机制完全备份每周备份1次,数据保留二周,增量备份每天备份1次,数据保留一周;4.4.3 C级:出现故障停机时间48小时以上,如饭卡系统、停车系统等;备份机制完全备份每周备份1次,数据保留二周,增量备份每周备份1次,数据保留二周;4.5.为保证所备份的内容可再现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备份内容应包括网络系统的所有关键数据。
具体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
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机房值班人员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中心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二节备份策略第四条备份频率:一.对于与业务相关的各种业务、财务、OA系统数据须每天进行备份;二.对于GIS数据、电子影像数据须每周进行备份;三.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四.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各种业务数据须永久保存。
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一.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的备份,须保存在两份介质中,一份存放在本地,另一份存放在异地;二.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三.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四.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个月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八条备份截至销毁:一.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三.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中注明已销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第九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信息中心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在信息中心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以通知形式下发至个站点数据备份负责人执行操作。
备份与灾备管理规章制度
备份与灾备管理规章制度目录•一、背景和目的•二、适用范围•三、定义•四、管理标准– 4.1 备份管理– 4.2 灾备管理•五、考核标准•六、实施与维护•七、附则一、背景和目的为了确保企业数据安全,减少因数据丢失和意外祸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业务停止情况,订立本规章制度,明确备份与灾备管理的政策、流程和责任,确保数据的备份和灾备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部门和员工,涉及备份和灾备管理的业务活动。
三、定义•备份:指将数据复制到其他媒介或存储设备,以防止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并能依据需要恢复数据的过程。
•灾备:指针对自然祸害、意外事故等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的风险,订立的恢复业务连续性的预案和措施。
•备份频率:指备份操作的时间间隔,依据数据的紧要性和更改频率来确定。
•恢复时间目标(RTO):指在发生灾难时,从备份到数据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
•恢复点目标(RPO):指在发生灾难时,数据丢失的最大时间范围。
四、管理标准4.1 备份管理1.全部部门需依照数据备份策略进行定期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位置。
2.备份数据需加密存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设定合理的备份频率,依据数据紧要性和更改频率进行调整。
4.确保备份设备和媒介的正常运行和可用性,定期检查备份设备的状态和可靠性。
5.对备份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依据数据紧要性和保存周期来订立备份数据的管理策略。
6.配置合适的备份软件和工具,确保备份过程的自动化和有效性。
7.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验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恢复过程的有效性。
8.管理备份数据的存储空间,依据存储需求进行规划和扩展。
4.2 灾备管理1.建立灾备团队,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2.依据业务和数据的紧要性,订立适合的灾备方案,包含备份设备、数据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等。
3.确保备份设备和恢复设备的物理安全,防止意外损坏或恶意破坏。
4.定期进行灾备演练,并记录演练结果和反馈看法,及时调整灾备方案。
容灾备份技巧:备份数据的合理保留期设定(八)
容灾备份技巧:备份数据的合理保留期设定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数据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都离不开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而对于企业来说,数据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备份数据的保留期设定却是一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备份数据的合理保留期设定的技巧和策略,助力企业更好地进行容灾备份工作。
一、定期评估数据备份策略数据备份的保留期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企业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首先,企业应了解法律对于数据保留期的规定,以避免违反相关规定。
其次,根据数据的价值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备份保留期。
举例来说,对于重要的财务数据和客户信息,可以考虑将备份数据保留较长时间,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和满足需求的检索。
而对于更加临时和易泄露的数据,比如临时文档和测试数据,可以缩短备份保留期,以降低安全风险。
二、分级备份数据的保留期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可以将备份数据进行分级处理,并给予不同的保留期。
例如,将核心业务数据划为第一级,对重要完成的备份数据保留较长时间,以便将来使用。
次要业务数据可以划为第二级,将保留期缩短,以回收存储资源并提高备份效率。
普通数据可以作为第三级,保留期更加短暂,以免浪费存储资源。
这种分级备份数据的保留期设置既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恢复,又能有效管理存储空间。
三、灾备测试和恢复点验证数据备份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灾难发生时快速恢复数据。
因此,进行灾备测试和恢复点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进行系统的灾备测试,可以检验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同时,验证恢复点的实际可行性,以便在发生灾难时能快速恢复数据。
在灾备测试和恢复点验证的过程中,也可以清理多余和无效的备份数据,为后续的备份工作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
四、云备份和多地备份策略随着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云备份数据,以提高备份的可靠性和容灾能力。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doc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容灾备份管理制度第节总则第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条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
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机房值班人员完成。
第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中心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节备份策略第条备份频率:对于与业务相关的各种业务、财务、OA系统数据须每天进行备份对于GIS数据、电子影像数据须每周进行备份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第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各种业务数据须永久保存。
第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的备份须保存在两份介质中一份存放在本地另一份存放在异地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条备份恢复测试: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个月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条备份截至销毁: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中注明已销毁。
第节备份操作管理第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条信息中心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在信息中心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以通知形式下发至个站点数据备份负责人执行操作。
第条需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对不同备份对象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备份对象根据类别制定备份策略。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管理规章制度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管理规章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类组织对数据的重要性意识日益增强。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是保障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措施。
为了规范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的管理,确保其有效运行,本文将制定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管理规章制度,以指导组织内部相关人员的工作。
二、管理目标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在遭受灾难性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行。
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流程和要求,提高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的管理水平和有效性。
三、管理原则1. 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管理框架,统筹整合组织内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资源,确保管理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2. 安全保密:对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计划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严格保密,确保数据安全性和防止泄露。
3.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演练,及时检验和验证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的调整和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四、管理流程1. 数据备份管理流程(1)明确备份策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制定备份策略并明确数据备份的频率、范围和方式。
(2)选择备份工具和设备:根据备份策略选择适合的备份工具和设备,确保备份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3)设定备份计划:制定备份计划,包括备份时间、备份目标和备份存储位置等,并建立备份任务。
(4)执行备份任务:按照备份计划执行备份任务,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5)验证备份数据: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2. 灾难恢复计划管理流程(1)风险评估:对组织内部可能遭受到的各类灾难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灾难等级和影响范围,为后续制定恢复计划提供依据。
(2)恢复方案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不同灾难情况的恢复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应急联系方式。
灾备管理制度
灾备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备份与灾难恢复是一项基本的安全技术手段。
正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计划可以对企业重要信息进行可靠的保护。
然而,任何备份方案都应该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和风险评估来进行规划和调整。
灾难备份恢复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在发生重大事故或灾难时,能迅速调用备份的数据,最小化丢失的数据量,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和业务的持续性。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电子化资源的公司。
三、备份策略1. 数据备份(1)数据备份的要求根据数据重要性和保密等级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数据应采取不同的备份方案。
(2)定期备份:按照备份计划,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然后将备份数据妥善存放。
(3)数据验证: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 系统备份(1)系统备份包括对服务器系统配置、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等的备份。
(2)定期系统备份并且对备份的系统进行验证,确保系统备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四、恢复计划1. 灾难恢复综合计划(1)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各类灾难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救援计划。
(2)备份数据恢复:在发生灾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调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2. 业务连续性计划(1)标识业务关键功能:根据业务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对业务进行分类标识,制定对应的恢复计划。
(2)业务恢复实践:定期进行业务恢复演练,检验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五、灾备管理组织1. 灾备管理委员会(1)灾备管理委员会是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灾备管理战略和计划。
(2)定期召开灾备管理委员会会议,对灾备管理进行评估和调整。
2. 灾备管理团队(1)灾备管理团队负责具体的灾备管理工作,包括备份数据的监管和恢复工作。
(2)灾备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灾备管理的专业水平。
六、监督与考核1. 监督(1)企业领导对灾备管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确保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内部审计部门对灾备管理工作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的规章制度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的规章制度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是现代信息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建立一套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的规章制度,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措施。
一、规章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的规章制度旨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以应对各类灾难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该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设备。
二、备份策略1.备份周期: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更频率确定备份周期,包括每天、每周、每月的备份计划。
2.备份介质:选择可靠性高、存储容量大的备份介质,如磁带、硬盘等,并确保其完好可用。
3.备份位置: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远离主要数据中心或生产环境,确保备份数据不受灾难影响。
4.备份验证: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还原性,确保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三、灾难恢复措施1.灾难恢复队伍:组建专业的灾难恢复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权限,保障灾难恢复工作的高效进行。
2.应急响应计划: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灾难发生时的应急联系人、沟通方式、应急措施等,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响应灾难。
3.备份恢复流程:明确备份数据的恢复流程,包括数据校验、数据恢复、系统验证等步骤,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4.灾难演练:定期组织灾难演练,评估恢复能力和流程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四、数据安全保护1.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等,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备份数据。
2.加密措施: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3.物理防护:对存储备份数据的设备进行物理保护,如摄像监控、防火墙等,防止设备被盗、破坏或损坏。
五、监督和评估1.内部监督:设立专门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备份与恢复工作,并定期进行数据安全检查和评估。
12容灾安全备份机制说明
容灾安全备份机制说明0 引言在企业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的今天,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命之源。
有效防范系统突发事件,在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和拥有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信息可靠性和可用性,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工作急需解决的内容和关键性问题。
构建安全,稳定,可靠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系统是大中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对一些关键数据的保护,犹豫涉及面广,安全保密程度高,更加需要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机制来做保障。
1 数据安全和备灾技术目前,数据的存储为本地存储,信息中心进行定期的手动异地存储,同时加入自动备份方案,每天零点开始进行当前数据库备份工作,实现系统保护以及数据的及时灾难性的回复。
一旦数据库遭到破坏,或者服务器宕机,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回复,避免公司因为数据缺失带来损失。
1.1数据备份保存问题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来自非计算机系统的伤害,有可能导致中心机房的损毁,如果这样的灾难发生,不管你采用怎样的安全措施,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本地数据损毁,有没有异地备份,对系统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当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很小,应以预防为主,在当今网络无处不在,上网非常方便的情况下,只要采取远程异地备份数据的方式,就可以避免遭受损失。
1.2硬件系统故障以及断电事故系统全天候工作,如遇到长时间断电,要有具体的快速响应方案。
针对中心机房的温湿度做好监控,杜绝因为温湿度的异常导致的服务器硬件系统故障以及网络设备故障。
1.3资源不足引起的宕机随着业务量快速增长,可能引起系统资源不足。
1.4病毒木马等攻击的损失对服务器采取安全措施,设置网络防火墙,关闭不需要的服务,经常对系统升级和修补漏洞,建立起机房规章制度,禁止服务器进行不需要的上网操作,杜绝黑客攻击窃取公司的核心数据。
1.5 人才操作故障提高系统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做好本机备份,减少人为的操作和干预,或依据自身情况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并由管理人员切实执行备份制度,减少误操作。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范文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范文容灾备份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管理,保障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管理工作应遵循“备份原则、恢复原则、监控原则、测试原则、更新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四条企业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专门的团队负责,相关责任人应定期接受培训,增加知识以提高管理能力。
第五条企业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管理工作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保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
第二章容灾备份管理工作流程第六条容灾备份管理工作包括容灾备份策略制定、备份执行、备份监控、备份恢复和备份测试等环节。
第七条容灾备份策略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包括备份计划、备份策略、备份周期等内容。
第八条备份执行是指根据容灾备份策略制定的计划进行备份操作,确保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第九条备份监控是指对备份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备份恢复是指在信息系统故障或灾难事件发生后,恢复备份数据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
第十一条备份测试是指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容灾备份管理工作责任第十二条企业应指定专门的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管理团队负责相关工作。
第十三条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并完善容灾备份管理制度,管理并执行相关工作。
第十四条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管理团队负责统筹备份资源,制定备份计划和备份策略。
第十五条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管理团队负责备份系统的监控和异常处理,确保备份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十六条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管理团队负责备份数据的恢复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快速恢复和运行。
第四章规章制度第十七条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管理团队应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包括备份操作规程、备份监控规程、备份恢复规程和备份测试规程等。
第十八条备份操作规程应明确备份操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备份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灾备管理制度范文
灾备管理制度范文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信息系统和业务的连续性,确保公司能够顺利应对各种灾害和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灾备管理制度。
第二条灾备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信息系统和业务,涵盖灾害预防、应急响应、灾后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公司设立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灾备管理政策和制度,指导、协调、监督公司灾备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灾备管理责任第四条公司董事会对灾备工作负总责,保证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五条灾备管理委员会对灾备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责任,定期组织开展公司灾备演练和评估工作,确保灾备策略和预案的有效性。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灾备预案履行主体责任,进行灾备防范和演练工作,并定期向灾备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
第三章灾害风险评估和预防第七条公司依据信息系统和业务的重要性、敏感性和脆弱性,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八条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备份和冗余系统,确保及时备份关键数据和系统,保证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行。
第九条公司要定期进行灾备演练,加强员工的灾备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章灾害应急响应第十条灾难发生后,应急响应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展开应急工作。
第十一条应急响应小组要收集和分析灾害情况,及时向董事会和灾备管理委员会汇报灾害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第十二条公司要与相关部门和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援助。
第五章灾后恢复第十三条灾后恢复工作由灾备管理委员会指导、协调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要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恢复工作。
第十四条公司要制定灾后恢复计划,明确恢复的目标和步骤,合理安排资源,迅速恢复业务运营。
第六章业务连续性管理第十五条公司要建立健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继续提供关键业务。
第十六条公司要与关键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业务连续性合作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恢复业务。
备份管理制度(5篇)
备份管理制度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均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二、根据公司情况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____、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____部标书、服务器数据等。
三、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四、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1.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保存。
2.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____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文件管理员上传至pdm系统,由系统管理员做备份保存。
3.服务器的erp、pdm、crm等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硬盘做每日备份,并在每周六下午统一刻盘保存。
五、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六、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八、如遇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等____,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____情况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九、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备份管理制度(2)是指管理组织中数据备份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关键数据能够及时备份,并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恢复,以保障业务的持续运行。
以下是备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备份策略:确定备份的频率、备份数据的范围、备份介质和备份存储位置等方面的策略,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
数据库管理员如何做好数据库容灾备份
数据库管理员如何做好数据库容灾备份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资产之一。
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旦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转。
因此,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做好数据库容灾备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明确容灾备份的目标和需求在开始进行数据库容灾备份之前,数据库管理员首先需要明确容灾备份的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需要保护的数据范围、可接受的数据丢失量、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等。
数据范围的确定需要考虑数据库中的所有关键业务数据,如客户信息、交易记录、财务数据等。
可接受的数据丢失量取决于业务的性质和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
恢复时间目标是指在发生灾难后,数据库恢复到可用状态所需的时间,恢复点目标则是指能够恢复到的最近的数据时间点。
例如,对于一家在线交易平台,可能要求 RTO 为几个小时,RPO 为几分钟,以最大程度减少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的影响。
而对于一些非关键业务系统,可能可以接受较长的 RTO 和 RPO。
二、选择合适的容灾备份策略根据明确的目标和需求,数据库管理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容灾备份策略。
常见的容灾备份策略包括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以及基于日志的备份等。
完全备份是将整个数据库的数据和结构进行备份,这种备份方式简单直观,但备份时间较长,占用存储空间较大。
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相对较小,但恢复时需要依赖之前的备份。
差异备份则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恢复时相对增量备份更简单。
基于日志的备份是通过记录数据库的操作日志来实现备份,能够实现更细粒度的恢复,但对日志的管理要求较高。
此外,还可以采用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方式。
本地备份可以快速恢复数据,适用于本地硬件故障等情况;异地备份则可以在本地发生灾难(如火灾、洪水等)时提供数据保护。
三、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和技术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和技术对于实现高效可靠的容灾备份至关重要。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制度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制度1.0 目的为了规范公司重要数据备份清单的建立、备份的职责、备份的检查、以及系统受到破坏后的恢复工作,合理防范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0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深圳市泰丰科技有限公司。
3.0 定义灾难恢复,指自然或人为灾害后,重新启用信息系统的数据、硬件及软件设备,恢复正常商业运作的过程。
灾难恢复规划是涵盖面更广的业务连续规划的一部分,其核心即对企业或机构的灾难性风险做出评估、防范,特别是对关键性业务数据、流程予以及时记录、备份、保护。
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4.0 关键控制点4.1 在与重要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应有相关备份与灾害恢复的技术支持条款。
4.2 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重要信息备份清单,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司重要信息备份清单,并定期更新。
5.0 规范和要求5.1 职责5.1.1电脑部是公司信息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所有重要信息备份的管理和协调。
5.1.2 各部门负责人是确定本部门重要备份数据的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电脑部提供本部门重要数据的备份或最新的备份数据清单。
5.2 备份清单建立和维护5.2.1 各部门人员将需要备份的数据清单填到《部门数据备份清单》中,然后提交到电脑部,并确保每天下班前存放到电脑部指定的网络存储位置。
电脑部汇总各部门上报的《部门数据备份清单》,并核对网络上的存储数据,形成《公司数据备份清单》。
5.2.2 下列数据应包含在《公司数据备份清单》中:⏹信息系统(包括:ERP系统、工资系统、考勤系统、安保系统、饭卡系统等);⏹邮件系统;⏹OA系统;⏹软件系统开发的相关代码和文档;⏹重要网络设备的配置数据和文档;⏹其他重要的数据。
5.2.3 备份方式:电脑部负责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保存期限等情况,为各类数据设定适当的备份方式。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20200524202750)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20200524202750)容灾备份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
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机房值班人员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中心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二节备份策略第四条备份频率:一.对于与业务相关的各种业务、财务、OA系统数据须每天进行备份;二.对于GIS数据、电子影像数据须每周进行备份;三.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四.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各种业务数据须永久保存。
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一.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的备份,须保存在两份介质中,一份存放在本地,另一份存放在异地;二.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三.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四.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个月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八条备份截至销毁:一.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三.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中注明已销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第九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信息中心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在信息中心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以通知形式下发至个站点数据备份负责人执行操作。
备份管理制度(热门5篇)
备份管理制度(热门5篇)备份管理制度第1篇1.目的为保障大厦及各公司安全和一旦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2.范围适用于入驻理工科技大厦的3.职责3.1保安部中控室值班人员收取备份钥匙,并在《钥匙接收单》、《紧急备份钥匙使用记录》上做好记录.3.2保安部经理负责备份钥匙使用的批准.4.程序4.1保安部备存各公司办公区大门钥匙,由保安部中控室值班人员收取,双方签字盖章封存,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4.2备份钥匙只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如火灾、火情、火警、跑水、漏电或有异味等可能造成灾害事故的征兆).4.3白天须经保安部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夜间及非正常办公时间(指节假日等)须经大厦值班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4.4使用紧急备份钥匙时,由批准使用人及时通知该公司负责人到场.4.5各公司备份钥匙存放在保安部中控室的专用钥匙柜内(贴封条、打铅封).4.6设立专用登记本,每使用一次须严格登记,使用后的封存执行4.1.4.7各公司如更换门锁或加锁,须及时到保安部办理封存手续,否则,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现场处置人员有权依据法律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该公司自行承担.4.8特殊情况可由总经理文字批示.5.监督执行保安部经理备份管理制度第2篇科技大厦紧急备份钥匙管理规定1.目的为保障大厦及各公司安全和一旦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2.范围适用于入驻xx科技大厦的钥匙管理.3.职责3.1保安部中控室值班人员收取备份钥匙,并在《钥匙接收单》、《紧急备份钥匙使用记录》上做好记录.3.2保安部经理负责备份钥匙使用的批准.4.程序4.1保安部备存各公司办公区大门钥匙,由保安部中控室值班人员收取,双方签字盖章封存,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4.2备份钥匙只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如火灾、火情、火警、跑水、漏电或有异味等可能造成灾害事故的征兆).4.3白天须经保安部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夜间及非正常办公时间(指节假日等)须经大厦值班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4.4使用紧急备份钥匙时,由批准使用人及时通知该公司负责人到场.4.5各公司备份钥匙存放在保安部中控室的专用钥匙柜内(贴封条、打铅封).4.6设立专用登记本,每使用一次须严格登记,使用后的封存执行4.1.4.7各公司如更换门锁或加锁,须及时到保安部办理封存手续,否则,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现场处置人员有权依据法律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该公司自行承担.4.8特殊情况可由总经理文字批示.5.监督执行保安部经理备份管理制度第3篇为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管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与灾备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与灾备管理制度数据备份与灾备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有效的数据备份和灾备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指的是将重要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中,以应对数据意外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数据备份可以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不同类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当的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什么需要数据备份?数据丢失可能会导致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不仅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导致客户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
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制度,企业可以在面对意外情况时快速恢复数据,减少损失,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备份?1.制定备份计划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备份计划,包括备份的频率、备份的内容、备份的存储位置等方面,确保数据备份的覆盖全面。
2.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选择一款稳定可靠的备份工具对于数据备份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考虑使用云备份方案或者外部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完整地备份。
3.定期检查备份数据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是数据备份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只有确保备份数据的完好无损,才能在需要时快速恢复数据。
什么是灾备管理制度?灾备管理制度是企业针对突发灾难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准备,在灾难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行。
为什么需要灾备管理制度?突发灾难事件可能带来重大影响,包括停电、水灾、火灾等,这些灾难可能会导致企业数据丢失、设备损坏、服务中断等问题。
建立完善的灾备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在灾难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如何建立健全的灾备管理制度?1.完善灾备预案企业需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难情况,制定详细的灾备预案,包括人员分工、应急联系方式、设备及数据备份方案等内容,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处理。
2.定期演练定期组织灾备演练是灾备管理制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演练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提高灾备应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
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
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
日常备份
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机房值班人员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中心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二节备份策略
第四条备份频率:
一.对于与业务相关的各种业务、财务、OA系统数据须
每天进行备份;
二.对于GIS数据、电子影像数据须每周进行备份;
三.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
四.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
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
各种业务数据须永久保存。
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
一.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的备份,须保存在两份介
质中,一份存放在本地,另一份存放在异地;
二.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
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
三.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
期;
四.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
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
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个月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
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八条备份截至销毁:
一.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
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
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
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
态;
三.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中注明已
销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
第九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
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信息中心相关负责
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信息中心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
备份周期等,在信息中心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以通知
形式下发至个站点数据备份负责人执行操作。
第十一条需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对不同备份对象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备份对象根据类别制定备份策略。
第十二条备份策略制定后应制订相应的备份操作手册(包含备份失败的处理办法)指导备份工作。
同时备份操作日志也
应进行备份。
第十三条备份操作人员须检查每次备份是否成功,并填写《备份工作汇总记录》,对备份结果以及失败的备份操作处理需
进行记录、汇报及跟进。
第十四条备份对象发生变更后,应及时评估和调整备份策略、备份操作手册。
备份策略的变更应得到申请部门以及信息
中心相关负责人审批。
第十五条《数据备份申请表》和《备份工作汇总记录》必须由专人妥善保管,信息中心负责人每半年安排专人对备份工
作进行审核,核对系统中的备份策略与备份申请是否吻
合,以保证备份是按照要求进行的;核对系统中的备份
日志与备份工作汇总记录,以保证备份的有效性、完整
性以及出现的问题能得到适当的处理。
第四节备份介质的存放和管理
第十六条所有备份介质一律不准外借,不准流出本单位,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取用,若要取用需经信息中心门相关负责人
批准,并填写《备份介质借用登记表》。
借用人员使用完
介质后,应立即归还。
由备份管理员检查,确认介质完
好。
备份管理人员及借用人员须分别在《备份介质借用
登记表》上签字确认介质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