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
248.34.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
![248.34.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3fc9f0dd3383c4bb4cd2be.png)
, 怎 敌 我 浊 酒
古 韵 清
风
中 幽 舞
梦明
国 落 月
花, 间 。
…… … ……
余
飞
恰惆壶红拾夜飘忆,酒世
生 茫 茫 。
只 叹 伊 人 已 去 ,
雪 , 茫 然 又 一 岁
举 杯 独 醉 , 饮 罢
如 流 年 负 了 青 春
怅 泪 溶 了 雪 ,
月 光 ? 谁 酒 三 尺
颜 刹 那 ? 谁 饮 一
(4)递推、总结规律:结果为
个
999…9×999…9的各位数字之和(分别是1994个9)
分析与解:用计算器恐怕都麻烦,怎么办呢? 从特殊情况入手,
(1)观察:9×9=81 各位数字之和:8+1=9 99×99=9801 各位数字之和:18=9 ×2
(2)猜想并验证:999 ×999=998001 各位数字之和:27=9 ×3
(4)递推、总结规律:结果为9 ×1994
课后练习
见本课时练习
XXX X
X X
古 X
X 设
风 计
P P T 模 版
,陌 长芦 门殇 清, 宫半
古 韵 一
问胜 卿逝 ,一 忆江 解秋
古 韵 二
千三丝 落千三 何落千 处满落 ?地腰
古 韵 三
人是
难水
,间
不残
寒
烦,
唤花
,
丝风
,香
莫
三尘
人茫杯如惆一谁殇入,若一世
1 (3)23×1 5
(4)1.22 (5)124
计算:3333 333 334 ×3333 333 333 的乘积中有多少数字是偶数?
分析与解:用计算器恐怕都麻烦,怎么办呢?
(推荐)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
![(推荐)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https://img.taocdn.com/s3/m/42330082a58da0116c174971.png)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2)基础巩固1.用计算器求-37的按键顺序是( ).2.要用计算器计算5 890÷23×2.25,最先按的键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负数无法输入计算器B.分数无法输入计算器C .计算器上键的功能是清除当前显示的数D.在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要从左到右依次输入4.通过按以下各键(顺序不定),所能得到的最大数是( ).A.231B.321C.213D.3125.用计算器求2.73的按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6.填写下列表格按键显示7.(1)4.352;(2)(0.7-2.3-4.8)÷(-0.4).8.(探究题)(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6×7=__________.66×67=__________.666×667=__________.6 666×6 667=__________.(2)根据(1)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不用计算,直接写出66 666×66 667的结果.9.(创新应用)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32 cm,它的高为7.06 cm,用计算器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π取3.14,结果精确到0.01 cm)参考答案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4答案:B 点拨: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比较大小.5答案:6答案:(1)25 25+ 25+4 25+4× 25+4×15 85(2)-0.5 -0.5× -0.5×5 -0.5×5□-0.5×53 -62.57解:(1)按键顺序:,结果是18.922 5.(2)按键顺序:,结果是16.8解:(1)42 4 422 444 222 44 442 222 (2)规律:()616446666667444222n n n n -⋯⨯⋯=⋯⋯个个个个(3) 4 444 422 2229解:3.14×2.322×7.06≈119.32(cm 3). 点拨: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bc7a0d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0.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情况?”(如购物找零、计算成绩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计算器运算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让我感到欣慰。然而,通过观察和互动,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讲授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时,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大多数学生能够迅速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迷茫。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个别辅导和耐心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进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二章第12节:“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按键:介绍计算器的各个按键及其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于键、清除键等。
2.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器解决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79be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2.png)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一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熟练使用计算器,对于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和功能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2.难点:对于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和功能,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运算实践。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意识到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包括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熟悉计算器的各个按键功能。
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3b4bb85a3c1ec5da50e2704b.png)
课题:第二章第12节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运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3.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难点: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探究式、活动教学.学法:读书指导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科学计算器,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播放语音)在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利用笔算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在数学史上是一伟大的贡献,实际上,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从来没有停止对圆周率π的研究,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49年,美国制造的世上首部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ratorand Computer)在亚伯丁试验场启用了.次年,里特韦斯纳、冯纽曼和梅卓普利斯利用这部电脑,计算出π的2037个小数位.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用克雷-2型和IBM-VF型巨型电子计算机计算出π值小数点后4.8亿位数,后又继续算到小数点后10.1亿位数,创下最新的纪录.2010年1月7日——法国一工程师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27000亿位.2010年8月30日——日本计算机奇才近藤茂利用家用计算机和云计算相结合,计算出圆周率到小数点后5万亿位.这就是先进计算工具的巨大作用.日常生活中,电子计算器具有快速运算,操作简便,体积小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和生活中有没有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使你的学习生活方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计算器的使用.师:同学们,谁可以说一下生活中计算器的方便之处.生1:老师,市场里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有计算器,又准又快.生2:超市的营业员用计算器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顾客应该付多少钱.师:很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1.认识计算器师:同学们,你都使用过什么样的科学计算器.生:同学们拿出提前从家里带来的使用过的计算器.学生活动: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计算器,(边指边说)交流不同计算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认识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感受它们的不同.【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计算器,学生对不同计算器的功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此处,老师不过多介绍,学生自己交流,不同计算器的按键方法有一定的不同,在使用之前要仔细的看明白说明书.2. 计算器常用动能键:师:计算器的类型有多种类型,但基本功能键是相同的,下面,哪个同学来介绍一下计算器的常用动能键.功能是完成运算或执行指令.是乘方运算键.是平方运算键.【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结合计算器边演示边说明.3.计算器的使用:师: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计算器计算表中的算式,同位看看结果是否一样,同时注意按键顺序.生:我们的结果是一样的.师:同学们仿照上面操作方法,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请把计算器准备好.课件出示:例用计算器计算:(1)(3.2-4.5)×23-25(2)[3×3(2)-+1]÷(65-)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进行交流,并总结经验,然后,选一名同学演示操作(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操作过程)生1:我解答(3.2-4.5)×32 -25,按键顺序是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2110.可以按S D⇔键切换到小数格式-12.1,所以(3.2-4.5)×23-25=-12.1.生2:我解答[3⨯3(2)-+1]÷(65-)按键顺序是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156,按S D⇔键切换到小数格式19.16666667.这是一个近似数.师:这两位同学计算的结果非常正确,通过计算这两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如果要转化成小数可以按S D⇔键.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开始:(1)23+38.2=(2)0.092÷1.15×25=生1:我计算的结果23+38.2=61.2,按键顺序是生2: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0键,再按小数点,再依次按0、9、2,再按“÷”再按1.15再按“×”再按25,最后按“=”,结果是2.【设计意图】学生熟练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计算器快捷高效的优越性,通过对简单运算的尝试操作,归纳和发现科学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手写算式的顺序保持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耐心、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课件出示:做一做测量一种圆柱形饮料罐的底面半径和高,精确到0.1cm.用计算器计算出这个饮料罐的容积(π取3.14),结果精确到1 cm3,并将你的结果与商标上的数据进行比较.生:我有一个易拉罐它的高为10cm,半径2.5cm,我列的算式为π×22×10,由于π取3.14,所以我计算的结果为125.6和商标上的数据一样.师:(拿起易拉罐看了看)这位同学做的非常好,同学们掌声鼓励.【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计算器植生活中的方便应用.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师:了解了计算工具的作用,并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课件出示利用计算器计算,观察结果的结构特征,写出一个猜想,再用计算器验证.99999×11=___________,99999×12=___________,99999×13=___________,99999×14=___________,师:你们探索的结果如何?(小组合作)发现了什么.生:99999×11=1099989______,99999×12=1199988______,99999×13=1299987_______,99999×14= 1399986________,生:结果中前2项等于乘数减一,后2项与乘数的和为100,中间是3个999师:非常正确,通过计算它们是有规律的,那么,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99999×19的结果吗.生:1899981师:很好,希望同学们今后借助计算器来探索更多的规律.【设计意图】激让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述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三、归纳总结拓展提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运算,你有什么感悟?生1: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生2:在生活中可以帮助做生计的家长减少劳累和失误.生3:在计算量小的题目中,还是口算和笔算更简单.师:今后解答习题数据绝大多数都比较简单,我们不必使用计算器运算,除非有明确说明的题目才可以使用计算器.使用计算器要有一定的度,重要的还要锻炼我们的计算能力.【设计意图】对计算器的使用,要防止学生对计算器产生依赖心理,所以教师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器处理复杂计算要比笔算省事省时,另一方面也应指出不能对任何运算都使用计算器,要培养自己合理选择的能力,掌握估计、心算、笔算、计算器等多种计算方法.达标练习: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345)+421;(2)12.236÷(-2.3);(3)133;(4)-1553;(5)(3.2-4.5)×32-2/5 ;(6)1/2×(3.87-2.21)×1.52+1.35.检查点:检测学生的熟练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任选1,2,3,4,5,6,7,8,9中的一个数字,如5,将这个数字乘9 ,如5×9=45;将上面的结果乘12345679,如45×12345679.多选几个数试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同伴交流.检查知识点:借助计算器尝试探索规律解析:45×12345679=555555555选1×9=9,9×12345679=111111111选2×9=18,18×12345679=222222222…注意:选取的数与最后的结果的联系.【设计意图】熟悉计算器上有关按键的功能,掌握按键的操作顺序,体验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感受数学程序思想,通过做一做的活动,进一步熟练计算器的操作,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和说理能力;特别是把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的注意事项:在活动1的计算中,不能只关注运算结果的对错,而应让学生讲述每一道题的操作过程和按键顺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程序思想;在活动2的探索中,要先模仿,再自选几个数试一试,从中发现规律,并试着叙述规律,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解释这一规律,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推理、交流等能力大有裨益.四、布置作业课本第71页第1,2,4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操作熟练快捷,获悉按键功能比较顺利,所以应该放心的让学生去操作发现按键功能,不必教师讲解,而且教师讲授远比不上学生自己实践的效果好,但应注意的是学生发现按键功能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条理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记忆.2.学生体验到计程中,学生离不开计算器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对估计、笔算、心算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后,应随时控制计算器的使用,教育学生不能随意使用计算器,而应按学习要求,适当选用各种算法.3.对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型号不必强求统一,只要求学生熟悉自己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即可.。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用计算器计算》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用计算器计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9954b4b307e87100f696af.png)
第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右图是一种科学计算器的面板. 显示器用来显示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显示器因计算 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单行显示的,也有双行显示 的.右图所示的计算器为双行显示.
显示器
键盘
计算器键盘的每个键上都标有这个键的功能.比如,在上图所示
的计算器中, ON 是开启计算器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 处于开机状态. DEL 是清除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清 除当前显示的数与符号. = 的功能是完成运算或执行指 令, + 是运算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执行加法运算. 键盘上有些键的上边还注明这个键的其他功能(称为第二功
1
.
5
导引:按算式顺序进行输入,其中一个数的平方可用 x2 键;负
数先按 (-) 键,再按数字键.
解:
(1)按键顺序为 ( 5 . 3 + 8 . 8 ) × 3 x2 - 3 5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26.3.
(2)按键顺序为 1 . 2 x2 =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44.
(3)按键顺序为 ( (-) 1 7 ) x 7 =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410 338 673.
能),这个功能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标明以区别于这个键的第一功
能.比如,上图所示的面板中,直接按一下 AC 键,计算器直 接执行第一功能,即清除显示器显示的所有数与符号;先按SHIFT 键,再按 AC 键,执行第二功能,即关闭计算器.
知识点 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下面我们以此面板为例,说明用计算器如何进行有理数运算.
(4)按键顺序为 2 3 × 6
5 =,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27.6.
例3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将结果写在横线上: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e1d2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0.png)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算术运算》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地区差异,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机会经常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使用并不熟练。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对电子产品的操作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等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使用。
2.准备一些运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你需要计算1000乘以200,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
然后引入计算器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清除等。
同时,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运算题目,如加减乘除、开平方、求倒数等,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教学内容:
2.12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
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长2.32cm,高为7.06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做一个较复杂的运算:
π,这种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
计算器是一.22⨯
⨯
32
06
.7
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利用计算器可以进行许多种复杂的运算。
二、讲授新课:
1.例题:
例1:①用计算器求345+21.3。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输入算式,再按等号键,显示器上就显示出计算结果。
解:用计算器求345+21.3的过程为:
键入,显示器显示运算式子345+21.3
在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366.3,∴345+21.3=366.3。
②做一做按例1的方法,用计算器求105.3-243.
例2:①用计算器求31.2÷(-0.4)。
解:用计算器求31.2÷(-0.4)
78,∴31.2÷(-0.4)=78。
注意:(1)31.2÷(-0.4)不能按成3 1. 2 ÷- 0.4 =,那样计算器会按31.2-0.4进行计算的。
(2)输入0.4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按成 .4 。
②做一做按例2的方法,用计算器求 8.2×(-4.3) ÷2.5。
例3:①用计算器求62.2-4×(-7.8)。
这是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
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因此,本题的按键顺序是:。
∴ 62.2-4×(-7.8)=93.4。
②做一做按例3的方法,用计算器求 (-59)×2÷4.2÷(-7)。
例4:①用计算器求2.73。
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一般要用乘幂运算键 y x。
解:用计算器求 2.73的按键顺序是
∴ 2.73=19.683。
注意:一般地,求一个正数的n次方都可以按上面的步骤进行.求一个负数的n次方,可以先
求这个负数的相反数的n次方,如果n是奇数,那么再在所得结果的前面加上负号。
②做一做:
(1)按例4的方法求53.6
(2)用计算器求出本节开头的圆柱的体积(结果精确到mm, 取3.14)。
三、课堂小结:
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四、课堂作业:
课本:P78: 1,2,3。
教学后记:
计算器的教学关键在于教会学生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掌握手中计算器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达到既快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