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与泰国现代文学共5页文档
泰国文学界对中国名著的翻译及关注点研究
《泰国文学界对中国名著的翻译及关注点研究》摘要:本文将对泰文洪版《三国》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及关注点进行研究,同时还将透过《三国》来总结泰国文学界对中国名著的翻译及关注点的一些共性,在此段话中,出现了“祭告天地”这样的话语,“天地”在译文里被翻译为“ ”,是“佛和神仙”的意思,泰国文学界在对诸如《三国演义》这样的中国名著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都大致遵循了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准则【摘要】《三国演义》于1802年传入泰国,无论是泰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还是文学创作都受其影响。
本文将对泰文洪版《三国》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及关注点进行研究,同时还将透过《三国》来总结泰国文学界对中国名著的翻译及关注点的一些共性。
【关键词】三国演义;翻译;关注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105年的历史。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及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如诸葛亮、关羽、曹操、张飞等。
作者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著作内,情节丰富、精彩,使得《三国演义》得以流传至今并远播海外。
《三国演义》约在18世纪中期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由大批移居泰国的华人传入泰国。
1802年,曼谷王朝一世王委托当时主管财政的大臣、大诗人昭帕耶帕康(洪)主持翻译《三国演义》。
洪版《三国》不仅仅被视为一部优秀的外国文学著作,同时也被泰国人视为是本土文学的经典和代表作品之一,在泰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通过对洪版《三国》内容的分析与整理,对译者在《三国演义》翻译的过程中采用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同时将对译者对《三国演义》的关注焦点进行分析、总结。
通过洪版《三国》来总结泰国文学界对中国文献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及技巧进行总结,同时将发掘泰国译者对中国文献的关注点都有哪些。
泰国文学里的中国文化元素——以《三国演义》为例
时, 中国文学也为泰 国文学打破古 典 、 走 向世界铺 平了道路 。 《 三 国演 义》 这部举世 闻名 的历史小 说 , 在传人 泰 国的 2 0 0
一
《 三 国演义》 对泰 国文学艺术产生了不 可忽视 的影响 。 在泰 国社会 中 , 《 三 国演义》 被学校 当作历史教科 书和学生写作的范
本 。此外 , 力于《 三国 演义 》 , 形成 了泰 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体——“ 三国体 ” 。 本隆亲
玛尼 》 中就借用 了《 聊 斋志异》 中崂山道士 以竹筷变 人 、 剪纸作
月 的情节 , 描写年轻 的婆罗门教士将 碎草变成 帆船等情节 。
二、 中 国文 化 对 泰 国 文 学 艺 术 的 影 响
的, 这 已经有 2 5 0年的历史 了。泰 国文学界把 中国文化元素进 入泰 国分为三个时期 : “ 三国时期 ” “ 鲁迅时期 ” 和“ 金庸 、 古龙时 期” , 而其 中属“ 三 国时期 ” 的中国古典文学作 品流传时 间最长 , 作 品最多 , 影 响最深 。中国古典文学成为了泰国古代 文学过渡 到近代文学 、 现代文学的桥梁 。
令 负责贸易与外交 的大臣本隆亲王 主持将 《 三 国演 义》 译成泰
文 。由于当时缺乏精通 中泰两国语 言文字 的人员 。 本 隆班子意
不仅如此 , 不少泰 国作 家还将 《 三 国演义》 改编成戏剧和说
唱作品。 在 当时文化水平普遍很 低 、 知书识字者甚少的情况 下 ,
译多于直译 , 追求故事性 , 不拘泥原文 , 尽量符合泰 国人的习惯
试析《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效果——从跨文化文学传播“反馈”的视角
[ 中图分类号 ]G 】 1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6 0 9 9( 2 0 1 3 )o 2 —0 1 0 7— n i c a t i o n E f e c t o f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8 7 1 ,C h i n a ) Ke y w o r d s :T h e R o m a  ̄e o f t h e hr T e e K i n g d o m s ; T h a i l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C r o s s — C u l t u r e ; F e e d b a c k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s T U D I E s
东南亚研究
2 0 1 3 年第 2期
试析 《 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效果
从跨文化文 学传播 “ 反馈 " 的视角
金 勇
北京 1 0 0 8 7 1 )
( 北 京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东 南 亚 系
e r ”a n d“ Op i n i o n Le a d e r ”.a s we l l a s t he“Di lu f s i o n o f I n n o v a t i o n s ” wh i c h wa s i n s p i r e d by n 1 e m 。Ro ma n c e o f t h e Th r e e Ki ng d o ms i s h i g hl y a p p r a i s e d a n d a d o p t e d b y T ha i p e o p l e.a nd i t wa s d o me s t i c a t e d b y I ' h a i l o c a l c u l t u r e a nd t ur n e d i n t o a Th a i l o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 ma s t e r wo r k.
论泰国文坛中的《三国演义》
第43卷第1期Voi.43No.1荷泽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ze University2021年2月Feb.2021论泰国文坛中的《三国演义》丁力(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摘要:在泰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译成泰语至今已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其在泰国的传播过程中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为典型的是第一部泰译本《三国》(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
它不仅仅被视为一部优秀的外国文学译作,而且也创造了泰国文学前所未有的文体一“三国文体”,这就为后代泰国散文担当大任开辟了道路,也为后代小说创作树立了楷模,对后世的泰国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西方印刷术的传入,使《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的泰译本印行达到了高潮,许多泰国作家、文学家以"三国演义》为题材,模仿、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如作为第一部以泰国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歌沙立》,就是模仿《三国》文体进行创作的。
关键词:泰国文学;《三国演义》;泰译本《三国》;影响中图分类号:1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03(2021)01-0091-06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相应地,文学语言也要具有审美特征,它的表达要生动形象,意义丰富,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不唯一,更重要的是“特定语言环境内的历史文化积淀语言使用者的生活体验”/10的反映,它一定是根植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之中,而文化间的差异又是绝对的。
自从1802年第一部泰文版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问世以来①,《三国演义》广受泰国统治阶层及百姓的喜爱,在不同环境或时代之下,便成为了泰国人的重要兵法、娱乐消遣、教学教材之典籍。
在文学史方面,《三国演义》第一次被翻译成泰文版《三国》,内容引人入胜、行文流畅细腻、人物塑造生动逼真,给泰国人民以启迪,对泰国文坛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堪称当时泰国文坛的一颗明珠。
泰译版《三国演义》及其所代表的“三国文体”,丰富了当时泰国文坛的文学创作种类,是泰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为后世泰国文学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为泰国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国演义》在泰国-5页word资料
《三国演义》在泰国查阅《中泰文化交流》可以知道,在西汉平帝时期中国和泰国人民便开始了密切的交流,这种亲密友好关系持续了两千多年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除了基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外,还包括大量的人口迁移,期间有不少中国人选择移居泰国,伴随着人口的迁移,中国的大量文化及传统风俗习惯流入泰国,影响着泰国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并逐渐与泰国本土文化相混合、发展,慢慢形成了兼具泰国及中国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泰国华人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根”的意识极为强烈,主要体现在,大量移居泰国的中国华人,为了强化子孙后代“根”的意识而坚持让他们学习汉语,阅读中国书籍,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名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便是其中一部很受欢迎的文学名著,在泰国华人圈可谓“首屈一指”。
中泰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交流频繁,文化繁荣。
《三国演义》这本书在泰国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泰文版的《三国》出版于1802年,一经出版就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由此在泰国掀起了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热潮,与此同时促进了泰国文学的发展。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其次它是一本中国历史演义小说。
在泰国,《三国演义》的传入对泰国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一点体现在《三国演义》丰富了泰国文学的创作题材,也为后期泰国历史小说家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思路,促进了泰国文学创作的多元化。
比如泰国本土的长篇故事诗借鉴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以《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为原材料而改编的歌舞在泰国盛行一时,比如《三国》、《岳飞传》等。
一、《三国》对泰国的影响在中国有一个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泰国有一句俗语“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这句话与中国的这一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句话明确地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大部分内容描写了一些计谋多端,甚至狡诈阴险的人,阅读这本书的人很可能受其影响而变得狡黠、诡计多端。
《三国演义》与泰国的文学变革
之 中 , 为 泰 国 文 学 由 古 典 韵 文 体 文 学 向 现 代 散 文 成
体 文学 过渡 的重要 一环 。后者往 往被人 忽视 。
本 文 #- 泰 文 《 国 》 置 于 泰 国 文 学 发 展 序 列 / 把 三 放 之 中 来 分 析 , 以 泰 国 本 土 的 视 角 来 观 察 《 国 演 即 三 义 》 及 由 它 带 来 的 影 响 , 大 限 度 上 还 原 《 国 演 以 最 三 义 》 异 文 化 语 境 中 所 处 的 境 遇 , 入 分 析 它 在 泰 国 在 深 文学 变革 中担 当的角色 和所起 的作用 。
关 于 《 国 演 义 》 泰 国 取 得 的 成 功 , 少 学 者 三 在 不
都 做 过 相 关 研 究 。 有 的 从 文 学 价 值 出 发 , 调 《 国 强 三
演 义 》 身 的优 秀 ; 的 从 功 利 角 度 出发 , 调 文 本 本 有 强 在 战 争 、 国等 方 面 的 实 用 价 值 。这 些 都 是 以 文 本 治
位 置 。
、
泰 国 1 纪 末 的 文 学概 貌 8世
1 8世 纪 末 , 国 王 权 更 迭 频 繁 , 短 几 十 年 间 泰 短 由 衰 微 的 阿瑜 陀 耶 王 朝 , 短 命 的 吞 武 里 王 朝 , 后 到 最
到 新 兴 的 曼 谷 王 朝 。 这 段 时 期 , 家 动 荡 不 堪 , 争 国 战
一
义 》 由此 出 现 了第 一 部 《 国 演 义 》 泰 文 译 本 《 , 三 的 三
国 》 S mk k 0。 在 之 后 的 2 0 多 年 时 间 里 , 版 (a o) 0 洪
《 国 》 泰 国逐 渐 流 传 开 来 , 到 泰 国 人 的 喜 爱 和 三 在 受 推 崇 , 得 了 很 高 的 评 价 。 它 不 仅 仅 被 视 为 一 部 优 获 秀 的 外 国 文 学 译 作 , 被 泰 国 人 视 为 是 本 土 文 学 的 还 经 典 和 代 表 作 品 之 一 , 泰 国 文 学 史 上 占 据 重 要 的 在
《三国演义》在泰国
为 了 丰 富曼 谷 王 朝 治 国 用
读者
以 致 妇 蠕 皆知
。
《三
堪称
。
拉 玛一世 王 指定 昭披耶 帕 康 负 责
,
泰 国 文 学 宝 库 中 一 颗 璀璨 夺 目 的 异 邦 明 珠
《三 国 》
。
国》 的翻译
并 把 它 作 为 一 项 王 室 事务
传 入泰 国 正 值 拉 玛 一 世 王 在 位
《 三
国
演
义 》 在
潘 远 洋
泰
国
中国 古 典文 学 名 著
国 家 喻户 晓
,
《三 国 演 义 》 在 全
。
中 称
、
括有 关 宗 教
分不 开 笔创作
。
、
法 律 的文章 及散文
,
,
、
诗 歌等
。
在 世 界 上 也 享有 盛 誉
,
十 七世
( 简
这一 时期
,
文 学 的 繁 荣与 一 世 王 的 倡 导
,
纪 末至 二 十 世 纪 初
他 一 方 面 亲 自翻 译 ;
。
通》
、
,
《大
一 方 面 修 改 其他
,
城 赋》 和 作
;
昌与 昆平》 等 的辑 录
,
补 遗工
,
人 员翻译 的章 节
另一 方 面
又 创 作 出 不少新 的 作 品
包
该 译 本全 套 共 九 十 五 册
采 用 毛 宗 岗本
为底本
。
译 本 并 不 是 原 封 不 动 地 照 搬原 文
,
先 由精 通 汉 语 的 人 员 译 出 大 意
泰国因何流传“《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俗语?
泰国因何流传“《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俗语?泰国因何流传“《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俗语?2015年03月04日 08:48来源:电影评介作者:赵美玲核心提示:泰国文学学会于1914年把《三国演义》的泰文译本评为优秀小说,泰国教育部还曾明令把它作为中学作文模板。
泰国人把《三国演义》当作瑰宝的文学作品,而更注重书中的谋略。
泰国有句俗话说。
“《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意思是说这本书计谋多端,熟读就会变得狡诈起来。
本文摘自《电影评介》2010年第05期,作者:赵美玲,原题为:试论《三国演义》在泰国一中泰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中泰的文化交流从早期汉朝开始,一直到近现代的演变。
据《中泰文化交流》记载,中泰两国先民的交往最早在西汉平帝时期。
从古至今,中泰两国人民从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中国人不断地移居于泰国。
中国人民移居泰国,到泰国谋求自立和经商定居,始于宋末元初。
他们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东南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从中泰古代不断的交往,这一大批华侨移民也带来了中国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而后来在泰国社会中泰文化逐渐混合与发展起来,引起了中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甚至两国文化融合起来,后来变成了泰国华人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慢慢形成了泰国华人文化,影响着泰国的华人社会逐渐形成。
泰国的华人大多数是从中国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迁移于泰国。
根据侨民的故乡和方言可分为潮州、福建、广东、海南及客家五个大组,其中潮汕人是华人之间占主要的部分,据泰国潮州会馆资料,目前居住在泰国的潮汕人大约有1000万人。
他们将中国的风俗习惯带到了泰国,尤其在饮食、语言、文学、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泰国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而中国文学也慢慢地进入了泰国。
华人迁移到泰国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忘了根,就让长子在泰国另请老师教中文或者回到祖国去学习中文,然后继承他们的事业。
通过汉语,中文书和中国文学作品就慢慢地进入到泰国来。
中国古典小说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对泰国文学的影响作者:邓云川杨丽周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4期摘要: 中国古典小说传入泰国后,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作手法与表现技巧等方面对泰国传统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泰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例,具体分析中国古典小说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泰文学影响作为中国的近邻,泰国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关系。
十九世纪初期,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开始大量传入泰国,对泰国文学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这些小说中,《三国演义》对泰国文学的影响最大也最为持久。
一、《三国演义》的传入及翻译《三国演义》是第一部被翻译成泰文的中国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之所以会被泰国人接受,在于它适应了泰国历史发展的需要。
作为曼谷王朝开国君主的拉玛一世,在位二十八年,只有八年没有打仗,治国安邦成了国王的头等大事。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历史小说,而且是一部形象的政治军事教科书,书中展现的军事智慧和政治谋略,是泰国君王急切需要的。
因此,《三国演义》的翻译才显得如此特殊。
当时泰国缺少精通汉语的翻译家,拉玛一世就指定大诗人昭帕耶帕康负责《三国演义》的翻译,并把它作为一项王室任务。
昭帕耶帕康很快组织了翻译班子,让精通中文粗通泰文的中国人将其口译成泰文,再由泰国作家根据大意用通俗的泰语译出。
译本一出现,就受到广泛欢迎,几乎成为泰国本民族的文学作品。
同时,《三国演义》译本开创了泰国文学中的一种新文体——“三国文体”。
二、《三国演义》对泰国文学的影响《三国演义》之后,中国古典小说被大量译入泰国,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作手法与艺术技巧等方面影响了泰国文学,并推动了泰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1.在思想内容上,中国古典小说中富有民主、革命精神的文学,影响了泰国作家、艺术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观和审美观。
具体表现在:(1)中国古典小说中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了泰国人民,并演变为泰国文化的一部分。
《三国演义》与泰国现代文学
《三国演义》与泰国现代文学作者:杨丽周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年第03期[摘要]在泰国文学发展史上,中国文学曾对泰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从文学的创作题材、创作手法、表现技巧及接受心理等方面推动了泰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三国演义;泰国;现代文学在泰国文学发展史上,中国文学曾对泰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时期:《三国》时期、鲁迅时期和金庸、古龙时期。
而《三国》时期,对泰国现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泰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泰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本生经故事、爪哇故事或民间故事。
由于这些都是现成的故事题材,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很少考虑作品的立意、构思、情节、人物等,而把重点放在诗的语言表现形式(用词、押韵、句式、节奏等)上。
这样的文学形式,基本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古代农耕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需求。
但到了近代,即曼谷王朝四世王(1851—1868)时期,随着泰国社会经济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单一的诗歌体裁已经无法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泰国文学要跨入现代时期,散文文学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在十九世纪初期大量传入泰国后,对泰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三国演义》的散文体文学特点散文体文学讲究叙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小说以战争为主要题材,围绕魏、蜀、吴三国的争霸展开故事,情节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接近口语,生动活泼。
《三国》译入泰国,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的翻译比较特别,当时拉玛一世指定大诗人昭帕耶帕康负责《三国》的翻译,并把它作为一项王室任务。
由于没有精通中文的泰国人,昭帕耶帕康就让精通中文粗通泰文的中国人先把其口译成泰文,再由泰人作家根据大意用泰语译出。
《三国》的翻译自成特点:一是不拘泥于原文,原著中的诗词歌赋、议论被删除,难译的或泰国人不好理解的,或舍弃或做了改动;二是在翻译方法上追求故事的有趣,而不是忠实于原文,意译多于直译;三是译本删减了开头和结尾部分,突出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浓缩了故事,情节更加紧凑。
“传而不播”:《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
“传而不播”:《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我们将分析其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欧美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传播情况。
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接受程度和影响力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
接着,我们将讨论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及对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启示。
我们将展望《三国演义》在未来跨国传播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并对其继续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能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推动作品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关键词】《三国演义》、周边国家、传播、接受、跨文化传播、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影响、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也逐渐在周边国家传播开来。
本文旨在探讨《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析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和意义。
研究《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和影响力,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探讨,可以揭示出《三国演义》作为文化产品的独特魅力,以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研究《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能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案例。
1.2 意义《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文化传播方面,《三国演义》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还传播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当地文化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三国演义》在周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情况,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泰国社会之影响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泰国社会之影响作者: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3期[摘要]华人移居泰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自泰国建立起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以来,就有第一批中国人移居泰国。
此后,华人移居泰国从没有间断过。
在与泰族人几百年的和平友好相处中,华人把中国文化带入泰国,给当地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泰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的浸染,尤其表现在文学、建筑艺术、宗教、医药学、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方面。
中国文化能够在泰国传播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魅力,其次是因为泰民族具有包容外来文化的胸怀。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泰国社会;影响[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1)03-0068-05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泰国的传播中泰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
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移民传播到泰国,为当地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记载,清王朝时,大量住在临海城市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是到泰国,大约有三百万人,其中潮州人占百分之八十。
”来到泰国的中国移民多数是从广东或福建迁来,主要是商人。
除此以外,还有大夫、铁匠、泥瓦匠、卖艺者、手工艺者。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定居泰国,泰国的一些临海城市出现了华人社区,例如春武里、尖竹汶、春蓬、洛坤、北大年、佛统、叻丕、龙仔厝、北柳等。
素可泰王朝的第三位国王蓝甘亨,被人民尊称为“大帝”。
他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把泰族和其他民族如华人、马来人、高棉人等团结起来,从而使得国泰民安。
14世纪中叶,泰国的第二个王朝阿瑜陀耶王朝成立。
这个时代生产发展迅速,物产丰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当时的暹罗和中国已开始贸易往来,并多次互派使者访问。
16世纪中叶后,曾经盛极一时的阿瑜陀耶王朝与邻国缅甸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加上国内的不安定因素使其国势渐渐衰退,终于在1767年4月8日被缅甸军攻陷。
阿瑜陀耶王朝遂告沦亡。
这时,华裔将领郑信带领人民反抗外族的入侵,随后,建立了吞武里王朝(1767—1782),成为泰国历史上的华裔国王。
试论《三国演义》在泰国
试论《三国演义》在泰国作者:(泰国)赵美玲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05期【摘要】《三国演义》在中泰文化交流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三国演义》侍入到泰国后,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情节特点被泰国原有的长篇故事诗所吸收,这不仅扩大了泰国文学的题材来源,也成为后世泰国历史小说作家的创作动机。
著名的作家昭披耶帕康(宏),他将《三国演义》从中国移植过来,并创造了“三国”文体,对泰国的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三国演义》泰国泰国华人一中泰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中泰的文化交流从早期汉朝开始,一直到近现代的演变。
据《中泰文化交流》记载,中泰两国先民的交往最早在西汉平帝时期。
从古至今,中泰两国人民从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中国人不断地移居于泰国。
中国人民移居泰国,到泰国谋求自立和经商定居,始于宋末元初。
他们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东南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从中泰古代不断的交往,这一大批华侨移民也带来了中国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而后来在泰国社会中泰文化逐渐混合与发展起来,引起了中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甚至两国文化融合起来,后来变成了泰国华人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慢慢形成了泰国华人文化,影响着泰国的华人社会逐渐形成。
泰国的华人大多数是从中国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迁移于泰国。
根据侨民的故乡和方言可分为潮州、福建、广东、海南及客家五个大组,其中潮汕人是华人之间占主要的部分,据泰国潮州会馆资料,目前居住在泰国的潮汕人大约有1000万人。
他们将中国的风俗习惯带到了泰国,尤其在饮食、语言、文学、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泰国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而中国文学也慢慢地进入了泰国。
华人迁移到泰国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忘了根,就让长子在泰国另请老师教中文或者回到祖国去学习中文,然后继承他们的事业。
通过汉语,中文书和中国文学作品就慢慢地进入到泰国来。
而深受欢迎和喜爱的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三国演义》也少不了。
《三国演义》与泰国文学融通的榕树模式
第3 O卷 第 2期
Vo 1 .3 0一 NO . 2
百
色
学
院
学
报
2 0 l 7年 3月
Ma r . 2 O1 7
J OURNA L OF BAI S E UNI VERSI TY
国演 义 与 泰 国 文 学 融 通 的 榕 树 模 式
梁 冬 丽
( 百色 学院 文 学与传 媒 学院 , 广 西 百色 5 3 3 0 9 9 ) 摘要 : 文学的 融通 , 就是融学 到文 学传 承 的关联 是指
( C e l l e g e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 B a i s e Un i v e r s i t y , B a i s e Gu a n g x i , 5 3 3 0 9 9 , C h i n a )
使 某 有 引 领 意 义 的 文 学 形 式 与 某僵 化 的 文 学 或 创 作 行 为 接 触 , 使 其 融洽 地互 相 交流 、 贯通, 激 化 其 活 力 。《 三
国演义 》 与泰 国文 学 融通具 有“ 独 木成 林” 的特性 : 落地 生根 , 水、 陆、 空全 方位 扩展 , 繁 荣 昌盛 , 自成 一体 , 旁及 众体 。 中国古代 小说域 外流 传 的这种 “ 独木 成林 ” 融通模 式具 有经 典 意义 。 关键 词 : 《 三 国演 义》 ; 泰 国文学 ; 融通 ; 榕 树 模 式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l 6 7 3 —8 2 3 3 ( 2 0 1 7 ) 0 2 —0 1 0 9 —0 6
z汉文学的介入与泰国古小说的生成
【内容提要】泰国的小说史,一般认为始自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西方小说的介入。
本文试图提出的观点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曼谷王朝一世王时期,中国《三国演义》和《西汉通俗演义》等古典小说的移植开创了泰国文学史上小说文类的先河。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泰国文学引言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古小说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被陆续移植到泰国,在泰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泰文《三国》一问世就被定格为"国家文学",《三国》片断入选中学教科书,三国故事可谓尽人皆知,深受泰国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据苏南·朋普(Sunant Phuengphum)统计,1989年之前,泰国的各类《三国》版本就有散文体30多种,诗体4种,剧本(册页本)10本,另有戏剧片断如"三气周瑜"等多出。
(威乃·朋西品,1989:92-93)1990年以来,与《三国》有关的著作(含新撰版本、批注版本、评论版本等)也不下10余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泰国学界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就《三国》等汉文学在泰国的影响进行探讨。
不少知名学者对《三国》等泰译汉文学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近年,泰国出现了汉语和汉学研究热潮,市场上源源不断地推出以《三国》为论题的书籍,这些书从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哲学、商学、管理学、文学等不同视角重新解读《三国》。
可以说,在泰国对《三国》的研究是全方位的。
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即小说文类生成的视角提出一点看法,那就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曼谷王朝一世王时期,中国《三国演义》和《西汉通俗演义》等古小说的被移植开创了泰国文学史上小说文类的先河。
1。
泰文《三国》①产生的政治历史背景泰国古代文学基本上是诗歌的一统天下,散文体作品极少。
从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来看,13世纪中期素可泰王朝建立至曼谷王朝以前,只存有为数寥寥的数部(篇)纪事体碑文和宗教文学作品。
经典泰文版《三国》的文本传播研究
收稿日期:2020-10-05作者简介:丁力ꎬ男ꎬ泰国人ꎬ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ꎮ2021年1月第43卷㊀第1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an 2021Vol 43㊀No.1DOI:10.13393/j.cnki.1672-6219.2021.01.002经典泰文版«三国»的文本传播研究[泰]丁力(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ꎬ天津㊀300387)摘㊀要:随着«三国演义»被翻译成泰文版«三国»ꎬ并创造了泰国文学 三国文体 ꎬ泰文版«三国»也成为了泰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ꎮ其不仅开创泰国文学创作的新面目ꎬ还为泰国文学创作提供了相关的材料来源ꎬ并成为后世泰国历史小说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楷模ꎮ自从1802年第一部泰文本«三国»问世以来ꎬ广受泰国人民的喜爱ꎬ对泰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ꎬ影响了泰国人方方面面的生活ꎮ为了扩展与整理泰文版«三国演义»相关的信息ꎬ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在泰国的翻译接受情况ꎬ重点介绍了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及其对泰国文坛㊁文学史的影响ꎬ将经典泰文版«三国»与原著«三国演义»进行内容比较ꎬ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ꎬ希望这些探讨既可为国内外学界提供重要的相关信息ꎬ又能为未来的研究学者提供借鉴与参考ꎮ关键词:泰文版«三国»ꎻ㊀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ꎻ㊀泰国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41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6219(2021)01-0008-06㊀㊀ 文化传播 一词的概念是 将文化特征从一个文化或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文化或社会 [1]ꎮ在泰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中国文学传播热潮ꎬ泰国文学史明显地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ꎬ初传期 «三国»时期 ꎻ第二ꎬ中传期 鲁迅时期 ꎻ第三ꎬ晚传期 金庸㊁古龙时期 ꎮ其中尤以«三国»在泰国传播最广泛ꎬ影响最深远ꎬ泰国文学会视为开创了泰国文学史上小说类的先河ꎬ具有促进与推动小说文类在泰国文坛的生成和发展的作用ꎬ也为近代泰国接受西方新小说奠定了良好基础ꎮ一㊁«三国演义»在泰国文本传播背景泰国古典文学大多数都受古印度文学的影响ꎬ在作品中往往以 长篇叙事诗 为核心ꎬ而 散文体 的文学作品并不发达ꎮ据载1802年昭帕雅帕康(宏)受当时曼谷王朝一世王之托ꎬ将«三国演义»译成泰文ꎬ当初的翻译宗旨是为了进一步充实泰国文学ꎬ丰富王朝的治国方案与用兵之策ꎬ十分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ꎮ原著«三国演义»经过泰国文学家的加工润色㊁增删内容ꎬ最终成为泰译版«三国»ꎬ并创造了泰国文学 三国文体 ꎬ影响了整个泰国文学的体系ꎬ特别是小说方面的创作以及散文叙事的发展ꎮ泰译版«三国»的问世ꎬ对泰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ꎮ因其内容涉及到政治争斗㊁战争策略㊁文化道德等领域ꎬ所以许多王室贵族㊁达官显贵将其视为治国用兵之宝典ꎬ平民老百姓将其看作娱乐消遣之力作ꎮ泰国自从大城王朝起ꎬ烽火连年ꎬ社会混乱不堪ꎬ彼时不仅与缅军作战ꎬ而且国内也是内战频繁ꎮ1767年4月大城王朝沦陷ꎬ郑王达信募集人马㊁组织队伍㊁斥逐缅军光复了国家ꎬ建立新王朝并将国号改为 吞武里王朝 ꎮ大城王朝败于缅军ꎬ除了宫廷㊁寺庙等建筑被敌人糟蹋以外ꎬ很多关于文学的古书籍都被烧毁ꎬ因此ꎬ从郑王达信开始就致力于恢复并发展泰国文学ꎮ后来拉玛一世王将首都搬迁到宫贴玛哈纳孔(今曼谷)ꎬ成立拉达纳格信(曼谷)王朝之后ꎬ其中只有8年没有战争ꎮ因此治国安民成为统治者的急需之事ꎬ他开始注重恢复文化教育ꎮ除了重视本国的文学以外ꎬ很多中国古典文学都被王室高度重视ꎬ这促进了中国文学在泰国的广泛传播ꎮ«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表现三国时期统治集团之间以及各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斗争㊁军事谋略㊁用人之道ꎮ因此拉玛一世王对«三国演义»尤为欣赏ꎬ认为这本书的情节有利于开发人民的智慧ꎮ当时«三国演义»被翻译成泰译版«三国»ꎬ成为泰国第一批8中国历史小说翻译作品㊁军事策略的宝典之一ꎬ平民百姓的娱乐消遣的古典书ꎬ其顺理成章地融入到了泰国社会ꎮ近年来ꎬ随着泰国出现了汉语和汉学研究热潮ꎬ 三国热 也依旧为人们所喜闻乐见ꎮ有不少知名的泰国研究学者正在研究此话题ꎬ并对«三国»等泰译汉文学给予了极大关注与高度评价ꎮ除此之外ꎬ在社会上也不断地推出以«三国»为论题的书籍ꎬ从社会学㊁政治学㊁军事学㊁哲学㊁商学㊁管理学㊁文学等不同的视角重新解读«三国»ꎬ全方位地研究«三国»[2]ꎮ二㊁经典泰文版«三国»在泰国的传播«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非常复杂ꎬ人物极多ꎬ一共写了1191(1400多ꎬ参照沈伯俊的统计)人ꎬ其中武将436人ꎬ文官451人ꎬ汉㊁三国㊁晋的皇族后裔㊁后妃㊁宦官等128人ꎬ鲜卑㊁羌等边远民族67人ꎬ各色人物109人ꎮ书中主要是以男性为主ꎬ许多人足智多谋ꎬ争雄斗狠ꎬ形象突出ꎬ光彩照人ꎮ此外ꎬ书中还有60多名女性ꎮ这些人物名称包括地名在泰译版«三国»中都用中国闽南方言音译的(因当时口译的翻译员是中国闽南华人)[3]ꎮ这些因素使读者读«三国»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ꎬ没有恒心毅力的读者很难坚持阅读ꎮ正如郑淑惠在«试论‹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所说: 但是真正读过«三国»的人却极少ꎬ要读懂«三国»首先必须对中国文化及历史有一定的了解ꎬ而许多泰国人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ꎮ其次ꎬ«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太多ꎬ涉及到的历史人物㊁地名也很多 [4]ꎮ本文所谓经典泰文版«三国»是指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ꎬ它的翻译方法比较特殊ꎬ和其他翻译作品相比有自己鲜明的特点ꎮ栾文华在«泰国文学史 泰文版‹三国›等中国历史演义故事的翻译及其对泰国散文文学发展的意义»一书中提出泰译本«三国»的三个特点:其一ꎬ«三国»虽然是译文ꎬ却不大拘泥于原文ꎮ议论㊁诗词歌赋都被删掉㊁难译的和泰国人难于理解的ꎬ或者舍弃或者做了改变ꎻ其二ꎬ在翻译方法上追求的是故事的有趣ꎬ而不是忠实于原文ꎬ因此意译多于直译ꎻ其三ꎬ译本大大消减了原本«三国演义»开头和结尾的部分ꎬ突出了«赤壁之战»前后扣人心弦的政治和军事上的斗争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ꎬ全书成为浓缩本ꎬ«三国»的全套译本一共有95册[5]ꎮ泰文版«三国»经过加工润色㊁增减删除ꎬ全套译本一共有95册ꎮMs.MalineeDilokwanich在«泰国文学开始接纳中国文学的重点»中提出: 从中文原版«三国演义»和泰文翻译版«三国»的对比研究ꎬ可以发现很多内容是意译ꎮ泰文版«三国»保存着中文版«三国演义»的情节和故事的顺序ꎬ但在故事细节上做了很多改变ꎮ她还指出泰文版«三国»的翻译错误使泰文版«三国»变成了另外一部特殊的中国历史演义小说ꎮ此外ꎬ她还提到泰译本«三国»删掉了中文版«三国演义»的开头和结尾部分ꎬ在中文版«三国演义»中的200多首诗歌大都被删除掉ꎬ泰文版«三国»只留下了其中的11首ꎬ由于这些诗歌是连接前后故事内容ꎬ可是这11首诗歌却被翻译成广东话[6]ꎮ正因为«三国演义»很长时间影响了泰国社会ꎬ广受泰国人民的重视与喜爱ꎮ因此ꎬ在两百多年以来除了经典泰文版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以外ꎬ也涌现出了很多相关泰文«三国»文本ꎬ本文将对较受泰国人喜爱的泰文«三国»文本进行归类如下:1 泰译版«三国»随着«三国演义»在泰国的广泛传播ꎬ该书成为泰国家户喻晓㊁老少皆知的中国历史演义之一ꎮ自从1802年第一部泰文«三国»问世ꎬ非常受泰国读者欢迎ꎬ«三国»书籍成为了泰国人的珍藏ꎮ因世界的发展ꎬ语言上的变化ꎬ读者不同时代的理解ꎬ之后又出现了很多译本ꎬ但我们不能否认每一部译本翻译的成功都是基于泰译版«三国»首版 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ꎮ昭帕雅帕康(宏)(ChaoPhrayaPhraKhlangHon)所译的泰译本«三国»以罗贯中«三国演义»为底版ꎬ一共两册ꎮ此版在泰国具有较高的地位ꎬ它的文学创作对新的散文体作品贡献较大ꎮ其文采斐然㊁情节生动紧凑ꎬ故事情节也符合泰国人传统的欣赏习惯ꎬ可以反映当时泰国的风俗和社会情况ꎬ可谓第一部泰译本«三国»ꎮ妙在似与不似之间ꎬ不似则欺世ꎬ太似则媚俗ꎮ该书在1802年译成泰文ꎬ以手抄本形式流传ꎬ1867年基督教传教士布拉德利牧师印刷厂首次铅印全本ꎮ目前ꎬ通行的标准版本为丹隆 拉查努帕(Damrong Rajanubhab)(泰国曼谷王朝亲王)1928年组织校勘修订的国家图书馆校勘版本ꎬ后来多家出版社都数次再版ꎬ此后ꎬ该书便成为后代作家的创作楷模ꎮ后来ꎬ桑 潘塔诺泰(SangPantanothai)所著的«三国战略»是一部完整的«三国»改写版ꎬ由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改写而来ꎮ文章删除了原文的某些细节ꎬ该书最大的特点是重新划分了章节ꎬ每一章节均以«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为核心ꎬ详细地分析与总结三国战略ꎬ文章语言通俗易读ꎬ书后附录«三国演义»人名字典(对照英文㊁泰文㊁闽南方言㊁普通话)ꎮ除此之外ꎬ该书还按照«三国志»附加三国地理字典ꎬ以便9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三国演义»ꎮ很多作家认为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稍有欠缺与不足之处ꎬ语言上古旧难懂ꎬ所以他们做了重译泰译本«三国»ꎮ目前ꎬ有很多受读者欢迎的重译本ꎬ如:天财 叶瓦拉梅(TienChaiIamWorawet)新译的«概观版‹三国›»ꎬ是将英译本BrewittTaylor版«三国演义»(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翻译成泰文版ꎬ他充分考证中国史料ꎬ并且完全按照史书的标准评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与事件ꎬ采用通俗易懂的泰语口语编撰ꎬ分析«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非常到位㊁精彩ꎮ除了翻译版ꎬ他还创作了关于«三国»的阐发批评本与实用应用本ꎬ如:«‹三国›人物评析»«孔明哲学著作及其生平»等ꎮ又如ꎬ甘拉雅 素攀瓦尼(KanlayaSupanwanij)所著的«完整版‹三国›»ꎬ一共三册ꎮ重译泰译本«三国»ꎬ以罗贯中«三国演义»为底版ꎬ忠实于原文ꎬ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有批注点校ꎬ概括与总结«三国演义»里面的重要事件ꎬ每一个人名㊁地名都用普通话来代替闽南方言ꎮ因此ꎬ能解决读者两种语言之间的困惑ꎬ为新时代«三国»学添加了美丽的朵花ꎮ2013年ꎬ该书在曼谷学友出版社出版ꎬ成为泰国目前既完整又与时俱进的一部«三国»书ꎮ2 创作版«三国»«三国演义»是中国最有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ꎬ故事包含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观念ꎮ其传入泰国后ꎬ便成为了最重要的泰国外来文学之一ꎮ有许多泰国作家将«三国演义»经典情节㊁重要人物或某一个观点挑摘出来议论与分析ꎬ并形成泰文创作本«三国»ꎮ如:蒙拉查翁克立 巴莫(MomRatchawongKukRitPramoj)创作的 资本家版 «‹三国›之曹操:终身丞相»ꎬ该书主要分析曹魏集团ꎬ以曹操为核心ꎬ将曹操视为最有才华和智谋的政治家ꎬ反对文学审美对蜀汉集团的偏爱㊁讽刺刘备的德行ꎬ认为刘备不如曹操适合当«三国演义»的主人公ꎮ作家引用了丹隆 拉查努帕亲王撰写的«‹三国›记事»(泰文)最典型的结束语为导引: «三国演义»作者编撰的情节相当好ꎬ但作者对 拥刘 派的赞扬却有较深的意义ꎬ若曹操编撰«三国演义»则让读者在情节中倒着理解ꎬ认为曹操忠于朝廷㊁让百姓安居乐业ꎬ蜀汉刘备集团为反派角色! 1905年ꎬ该书在曼谷进步出版社出版ꎬ为泰国«三国»读者揭开«三国»新型评点ꎮ该书也被评为 三国的反派 [7]ꎮ又如ꎬ雅可(Yakob)创作的 卖艺乞丐版 «三国»ꎬ又叫 说书艺人版 «三国»ꎬ以英译本BrewittTaylor版«三国演义»(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为底版ꎮ1946年ꎬ 卖艺乞丐版 «三国»在曼谷教育扶助出版社第一次结集出版ꎬ从1942年到1955年在«泰国民族报»连载ꎬ陆续出版了18本分册ꎮ 卖艺乞丐版 «三国»的特点是突破了小说的体制ꎬ取而代之的是一本一本的小分册ꎬ每一分册以著名的主要人物为中心ꎬ文中介绍并用评书人的角度和口吻述说了整个三国故事ꎬ对泰国«三国»读者有巨大的影响力ꎮ如:«曹操: 休教天下负我 »«关羽: 忠义之神 »«董卓: 人人咒骂 »«赵子龙: 常山之君子 »«刘备: 能向每一个阶级敬礼之人 »等等ꎮ3 阐发批评版«三国»«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ꎬ泰国民众对«三国演义»的关注度比较高ꎬ有许多作家对«三国演义»某个问题上集中批评之后将这些评论汇集成一个本子或文集ꎮ如ꎬ丹隆 拉查努帕所著的«‹三国›记事»(泰文)ꎮ因两百年前的第一版泰译本«三国»出现很多缺陷㊁跨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上的障碍ꎬ1928年他编撰«‹三国›记事»(泰文)ꎬ对(宏)版«三国»加以修饰与润色ꎬ让泰国读者更加理解(宏)版«三国»的历史与背景ꎬ而且该书里面设有八十二个«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插图ꎬ呈现出«三国演义»的审美ꎮ又如ꎬ威瓦 巴查仍威(WiwatBacharuangwit)所著的批注本全版«三国»也是一部完整的改写与批注版«三国»ꎮ该书的特点是每一章回后面有批注点ꎬ能为读者解释«三国演义»中难以理解的东西ꎬ概括与总结«三国演义»里面的重要点ꎮ2001年ꎬ该书由曼谷法会出版社出版ꎮ除了«批注本全版‹三国›»以外ꎬ他还创作了 深讨分析版 «三国»㊁ 线条版 «三国»㊁ 批注本全版 «西汉»㊁ 泰译版 «封神»㊁ 泰译版 «列国»㊁ 泰译版 «西游记»㊁ 泰译版 «红楼梦»[4]ꎮ其他相关泰文«三国»的文本如今不计其数ꎬ但大多数为现代人就«三国»某一点或某一人物所创作的通俗读物ꎬ其中有很多不同凡响的创作本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好奇心ꎬ对«三国»进行全新角度阐发与批评ꎬ使«三国演义»变得更加有趣ꎮ如: 曹操的爱情版 ㊁ 孔明遇疯子 ㊁ 凡夫俗子版«三国»系列:剖析刘备 ㊁«三国» 人物评析 ㊁ 揭秘«三国»:三国人物计谋的内幕透析 ㊁ 三国式的伪装㊁欺骗与揭秘 等等ꎮ吴琼的«‹三国演义›在泰国»认为:在泰国南宫搏原著㊁素提蓬 尼迪瓦塔纳编译的«曹操的爱情:情爱版‹三国›»与杨汉川编译的«孔明哲学»是最为有名的创作[8]ꎮ三㊁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若提到泰译本«三国»ꎬ不可不点出昭帕雅帕康01(宏)版的«三国»ꎮ1802年昭帕雅帕康(宏)受曼谷一世王之托ꎬ负责主持翻译该小说ꎮ在翻译的过程中ꎬ因当时缺乏精通中文的泰国文学家ꎬ便采取了特殊的方法ꎬ由识字而粗通泰文的华人将«三国演义»口译成泰文ꎬ再由泰国作家加工润色制作成泰译本«三国»ꎮ因此ꎬ后人将该译本定名为 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 ꎮ后来出现了许多改写本与重译本ꎬ但所有的这些文本都基于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ꎮ所以说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对泰国的中国文学发展与传播做出很大的贡献ꎮ昭帕雅帕康(宏)的文学创新和冒险ꎬ还体现在他采用散文体来进行翻译和创作ꎬ是当时前所未有的文学新型创作ꎮ他笔下«三国»散文体叙事语言朗朗上口㊁清新隽永ꎬ受到泰国人的热烈欢迎ꎬ他所创作的«三国»被泰国文学学会评誉为 三国文体 ꎮ这种文体风格从表层看是作品的语言秩序㊁语言格式ꎬ但从深度来看ꎬ它负载着社会文化精神和作家㊁批评家的个体人格内涵ꎮ不同的文学类型要求便有不同的体式规范ꎬ它不是个人活动的结果ꎬ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ꎬ不断积累㊁不断丰富ꎬ逐渐成熟起来的ꎮ三国文体 体现在文学语言的运用当中ꎬ既是描述性的ꎬ又是评价性的ꎬ彰显了独特的个性特征㊁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ꎬ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历史文化的走向ꎬ这也反映出昭帕雅帕康(宏)对于文学潮流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感悟力ꎮ因为它的体裁形散神聚㊁取材广泛㊁形式灵活㊁文采优美㊁通俗易懂ꎬ所以它非常受欢迎ꎮ虽然它未登大雅之堂ꎬ但为泰国文坛添加了多样化㊁推动了泰国古代小说文类的生成ꎬ而且还为文学欣赏者增加新奇感ꎮ泰国著名的泰文«三国»研究专家马丽妮 蒂洛瓦尼(MalineeDilokvanich)一针见血地指出ꎬ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的译文从情节内容和专有名词上保留了中国特征ꎬ但其本质上却是泰国的(Thaiintrinsi ̄cally)ꎬ她甚至认为有60%左右的内容是为泰国读者而改写的ꎮ因此ꎬ泰国人才将(宏)版«三国»视为泰国本土文学 三国文体 ꎬ泰国学界也多从泰国文学的角度来对其分析与研究ꎬ从而使 三国热 永不休止地流传于泰国社会[4]ꎮ四㊁经典泰译本«三国»与原著«三国演义»文本翻译对比关于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译本与罗贯中«三国演义»原著在文本上的差异ꎬ历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ꎮ为了更具体地分析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20回)之间的文本差异ꎬ笔者将选取«三国演义»的序幕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这个经典段落的文本来进行比较ꎮ为了更好地反映译本的行文风格以及语言特点ꎬ笔者将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的文本重新译成中文ꎬ在翻译方式上采取直译方式ꎬ这样虽然会使部分语句显得不甚流畅ꎬ欠缺文采ꎬ但是可以保留更多的泰文表达方式和行文特点ꎬ以便更好地显现两种文本之间的差别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的经典段落在宏版«三国»的第一章中间部分ꎬ在文中并没有使用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而是用 初谈刘备㊁关羽㊁张飞 为标题ꎬ文本如下:张飞说: 咱们仨想法一致ꎬ请您二位到寒舍ꎬ后院有一片安静的花园ꎬ花园里有很多含苞欲放之夹竹桃ꎬ我们将祭拜佛祖与神仙ꎬ相互盟誓㊁同心协力ꎬ后可图大事ꎮ 刘备与关羽听到就高兴ꎬ同行去张飞住宅ꎮ翌日ꎬ在花园中ꎬ张飞备好白马㊁黑牛以及香烛等供品ꎬ烧香点蜡烛祭拜佛祖与神仙ꎬ然后发誓言说: 刘备㊁关羽㊁张飞ꎬ虽然居住异地ꎬ今日有缘相逢ꎬ即结为同胎兄弟ꎬ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将相互忠实ꎬ将精忠报国㊁国泰民安ꎬ若有难我们将同担ꎬ不会抛弃ꎬ将会互相帮助直到身亡ꎮ老天在上ꎬ往后ꎬ若有忘恩负义者ꎬ天诛地灭㊁人人唾骂ꎮ 誓毕!喊刘备为 大哥 ㊁关羽为 二哥 ㊁张飞为 三弟 ꎮ随后ꎬ三百多名乡里的勇士与刘备入伙ꎬ刘备摆宴酒席相待ꎮ收拾准备很多兵器ꎬ但还缺乏很多匹马ꎮ正在想这件事的同时ꎬ突然有人禀告ꎬ外面有两个马商奔庄投靠ꎬ刘备出去接待ꎬ一名张世平㊁一名刘双ꎬ他们与刘备讲: 我们多年贩卖马匹ꎬ今天去卖马的路上遇见贼寇ꎬ因此回归此都 ꎮ刘备邀请两位马商进宅ꎬ摆设酒宴ꎮ刘备跟那两位马商说 我们打算讨贼安民 ꎮ张世平与刘双说: 你的想法正合我意!我们愿意赠五十匹马㊁五百两银子和一百担镔铁 ꎮ刘备谢别他们ꎬ便命铁匠将镔铁打造武器ꎻ刘备打造双股剑ꎻ关羽造青龙偃月刀长达九尺五寸ꎬ重达八十二斤ꎻ张飞造丈八点钢矛ꎮ另外ꎬ打造全身铠甲ꎮ点乡下勇兵五百ꎬ来见邹靖ꎮ邹靖带他们去见太守刘焉ꎮ兄弟仨向刘焉拱手作揖完毕ꎬ各报姓名ꎬ刘焉看刘备同姓ꎬ收刘备为侄子ꎮ[9]罗贯中«三国演义»的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片段中间部分ꎬ文本如下:11飞曰: 吾庄后有一桃园ꎬ花开正盛ꎻ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ꎬ我三人结为兄弟ꎬ协力同心ꎬ然后可图大事ꎮ 玄德㊁云长齐声应曰: 如此甚好 ꎮ次日ꎬ于桃园中ꎬ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ꎬ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 念刘备㊁关羽㊁张飞ꎬ虽然异姓ꎬ既结为兄弟ꎬ则同心协力ꎬ救困扶危ꎻ上报国家ꎬ下安黎庶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ꎬ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ꎮ皇天后土ꎬ实鉴此心ꎮ背义忘恩ꎬ天人共戮! 誓毕ꎬ拜玄德为兄ꎬ关羽次之ꎬ张飞为弟ꎮ祭罢天地ꎬ复宰牛设酒ꎬ聚乡中勇士ꎬ得三百余人ꎬ就桃园中痛饮一醉ꎮ来日ꎬ收拾军器ꎬ但恨无马匹可乘ꎮ正思虑间ꎬ人报有两个客人ꎬ引一伙伴当ꎬ赶一群马ꎬ投庄上来ꎮ玄德曰: 此天佑我也! 三人出庄迎接ꎮ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ꎬ一名苏双ꎬ每年往北贩马ꎬ近因寇发而回ꎮ玄德请二人到庄ꎬ置酒管待ꎬ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ꎮ二客大喜ꎬ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ꎻ又赠金银五百两ꎬ镔铁一千斤ꎬ以资器用ꎮ玄德谢别二客ꎬ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ꎮ云长造青龙偃月刀ꎬ又名 冷艳锯 ꎬ重八十二斤ꎮ张飞造丈八点钢矛ꎮ各置全身铠甲ꎮ共聚乡勇五百余人ꎬ来见邹靖ꎮ邹靖引见太守刘焉ꎮ三人参见毕ꎬ各通姓名ꎮ玄德说起宗派ꎬ刘焉大喜ꎬ遂认玄德为侄ꎮ[10]由本文选取两者段落的对比可以看出ꎬ«三国演义»与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之间从行文风格到具体内容细节上都有许多出入ꎮ泰文版«三国»在章节划分上与原文并不一样ꎻ原文中很多内容都未译出ꎬ如许多诗词ꎬ像大段气势恢宏的«大雾垂江赋»等尽皆被译者舍弃ꎻ行文上宏版显得拖沓ꎬ一些表达重复ꎮ原文中很多句子也都被删去ꎬ如: 玄德曰:此天佑我也! 此天佑我也 这句话ꎬ因为译者是泰国人ꎬ信奉佛教ꎬ不理解中国的天地神仙ꎬ因此ꎬ只能舍弃这句话ꎮ本文认为那个时候如果没有舍弃这句话ꎬ应该翻译成: 佛祖保佑我 或 菩萨保佑我 ꎮ又如:祭告天地 作者译成 祭拜佛祖与神仙 ꎬ因为泰国自古至今是佛教之国ꎬ许多文学作品都受到佛教文化影响ꎮ总而言之ꎬ在主观方面ꎬ昭帕雅帕康(宏)对«三国»译文进行了大胆的修改ꎬ以使译文能够符合泰国读者的文学审美习惯和阅读习惯ꎬ更容易被泰国读者接受ꎮ例如ꎬ中国章回小说的艺术形式是在中国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ꎬ说书艺人为吸引听众再来捧场ꎬ往往在情节发展紧要处戛然而止ꎬ保留悬念ꎬ 欲知后事如何ꎬ且听下回分解 ꎮ«三国演义»就是以宋元说书艺人的话本作为参考底本ꎬ在形式上也多有借鉴ꎬ也采用这种划分章节的方式ꎮ但是对于异文化的泰国受众来讲ꎬ这种方式反倒难以接受ꎮ他们更喜欢简单明了的形式ꎮ因此«三国演义»原著的中国式章回划分并没有得到泰国人的认同ꎮ昭帕雅帕康(宏)便打乱原著的章回ꎬ以情节和叙事的完整为原则重新划分章节ꎬ此举得到泰国读者的认可ꎮ此外ꎬ如前所述ꎬ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ꎬ«三国演义»原著中却经常出现与佛教教义相左的内容ꎬ而中国文化中 天命 观又使不谙中国传统信仰的泰国人无法理解ꎬ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修改才能为泰国读者所接受ꎬ如以 福报 ㊁ 业报 等佛教理念替代 天命 观ꎬ重新进行阐释等ꎮ[11]对于另外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表达和修辞ꎬ昭帕雅帕康(宏)也进行了本土化处理ꎬ即用泰语的习惯表达方式进行替换ꎬ有时添加原文中没有的内容ꎮ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泰国读者理解和接受ꎮ五㊁结语19世纪初泰译版«三国»正式在泰国传播ꎬ广受泰国民众的喜爱ꎬ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文学作品ꎮ其传播能如此成功的因素之一是首创经典泰文版«三国»(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的传播ꎮ许多泰国的读者往往将«三国演义»视为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ꎬ通过经典泰文版«三国»文本的传播使泰国民众逐渐开始认识中国的历史㊁文化习俗等方面ꎮ在两百多年的传播过程中ꎬ泰译版三国为中泰两国官方与非官方的交流架设了桥梁ꎬ为两国文化添加了魅力ꎬ为泰国的文学史作出极大的贡献ꎮ泰国文学 三国文体 深刻影响着泰国人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ꎮ如今ꎬ在泰国出现很多泰文版«三国»ꎬ除了重译版㊁创作版㊁阐述批评版等之外ꎬ还有相关«三国演义»其他欣赏品鉴ꎬ如:漫画㊁工具书㊁资料汇编等ꎮ本文对以上版本的«三国»进行了详细叙述ꎬ对经典泰文版«三国»在泰国的传播接受进行了分析ꎬ并对其与原著«三国演义»的文本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ꎮ关于泰译版首创版 昭帕雅帕康(宏)版«三国»采取了特殊的翻译方法创作出的经典泰译本«三国»ꎬ较多地融合了泰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概念ꎬ十分适合泰国人审美文化圈的心理ꎬ成为泰国历史章回小说散文的楷模ꎬ给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值得借鉴的艺术经验ꎮ参考文献:[1]㊀马文 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李培茱ꎬ高地ꎬ译.上海:东方出21。
浅析《三国演义》在泰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浅析《三国演义》在泰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杨丽周;邓云川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在泰国广泛传播,成为泰国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文学作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作品本身创作的成功;其次,大量的泰籍华人、华裔及泰国皇室成员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喜爱,是<三国演义>在泰国广泛传播的关键;第三,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保证了<三国演义>在泰国各个阶层、各种文化程度人群中的传播.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杨丽周;邓云川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5
【相关文献】
1.浅析李清照词广泛传播之原因 [J], 李沙
2.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及形成原因 [J], 邵小凡;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浅析 [J], 陈其贵;
4.平民识字教材在清末大量出版与广泛传播的原因探析 [J], 王珏
5.浅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及形成原因 [J], 马丙戌;李惠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与泰国现代文学
在泰国文学发展史上,中国文学曾对泰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时期:《三国》时期、鲁迅时期和金庸、古龙时期。
而《三国》时期,对泰国现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泰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泰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本生经故事、爪哇故事或民间故事。
由于这些都是现成的故事题材,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很少考虑作品的立意、构思、情节、人物等,而把重点放在诗的语言表现形式(用词、押韵、句式、节奏等)上。
这样的文学形式,基本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古代农耕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需求。
但到了近代,即曼谷王朝四世王(1851―1868)时期,随着泰国社会经济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单一的诗歌体裁已经无法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泰国文学要跨入现代时期,散文文学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
《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在十九世纪初期大量传入泰国后,对泰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三国演义》的散文体文学特点
散文体文学讲究叙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小说以战争为主要题材,围绕魏、蜀、吴三国的争霸展开故事,情节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接近口语,生动活泼。
《三国》译入泰国,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的翻译比较特别,当时拉玛一世指定大诗人昭帕耶帕康负责《三国》的翻译,并把它作为一项王室任务。
由于没有精通中文的泰国人,
昭帕耶帕康就让精通中文粗通泰文的中国人先把其口译成泰文,再由泰人作家根据大意用泰语译出。
《三国》的翻译自成特点:一是不拘泥于原文,原著中的诗词歌赋、议论被删除,难译的或泰国人不好理解的,或舍弃或做了改动;二是在翻译方法上追求故事的有趣,而不是忠实于原文,意译多于直译;三是译本删减了开头和结尾部分,突出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浓缩了故事,情节更加紧凑。
《三国》语言精炼,译本基本保留了这一特点,这和以往的泰国散文大有不同。
泰国散文历来受到印度文学的影响,在修辞上讲究辞藻,喜欢华丽。
《三国》的出现给泰国散文带来全新的简练文风。
因此,译本一出现,就在泰国受到广泛欢迎。
同时,《三国》译本开创了泰国文学中的一种新文体――“三国文体”,这种文体用词浅近易懂,文句不押韵,行文分段、分章,不以句分行,结构紧凑、比喻丰富,是十足的散文体。
它打破了泰国传统的复杂拖沓的古诗体的局限性,为文学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文体准备。
二、《三国演义》对泰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推动
研究泰国文学史的学者一般都把五世王(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时期界定为泰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盛行的时期。
泰国散文作品和小说虽在五世纪时期便已问世,当时是由一批从欧洲留学回国的学生翻译和创作的。
但这些作品流传面有限,只限于上层社会及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阶层。
五世后期至六世时期,随着报刊业的兴起,散文体的中国古典小说逐渐走向风靡。
因此,现代文学诞生初期,“唯有文学中新创的中国翻译作品和孟族翻译作品应该算是对文学的变化发生作用。
因为它使人们熟悉了一种非诗歌体文学,并为以后文坛
所接受。
”①对文学“变化”发生作用的,指的是泰国文学正由以诗歌体为主的古代文学转向以散文体小说为主的现代文学的变化,而中国古典小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扩大了泰国文学的创作题材
《三国》宏大的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场面,寓意丰富的政治、军事策略,鲜明的伦理道德思想,所倡导的英雄气节、爱民如子的统治思想,与以往的泰国传统文学大为不同。
对泰国文学来说,《三国》的引进,扩大了泰国文学的创作视野,开拓了新的创作题材。
泰国作家开始思考如何从长期的改编印度宗教故事、表现帝王生活,走向表现自己民族真实生活的问题。
如拉玛三世王时期的诗人顺吞蒲,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及人物为蓝本,创作出了反映泰民族生活与斗争的长诗《帕阿派玛尼》;《拉马坚》以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梗概,吸收南亚邻国罗摩故事的各种特征,融入泰国民族本身生活的特色,按民族所需要的道德思想与伦理观念等进行改造性移植,已是一部泰人再创作的作品。
2.影响泰国作家创作,促进泰国历史小说的诞生
《三国》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十分符合泰国人偏爱故事的欣赏习惯。
由于《三国》在泰国的大受欢迎和广为流传,许多泰国作家纷纷仿效“三国文体”或以三国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功。
如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和说唱文学《献帝出游》、《三英战吕布》等;克立?巴莫的《资本家版三国》、雅可的《乞丐版三国》等。
1925―1937年泰国作家创作了一批被泰国文坛称之为“模拟中国古典小说”的作品,如《左维明》、《忠豪传》、《西宝儿》等。
这类作品的题材、
人物名字、地名等都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
第一部泰国历史小说《歌沙拉》于1928年问世,这也标志着泰国历史小说的诞生。
历史小说的大量流传,逐渐改变着泰国人的文学阅读趣味。
3.为泰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
泰国传统文学以诗体为主,过分强调语言的形式美,而忽视了对人物形态性格的刻画及对事件发展的叙述。
《三国》在叙述故事时注重突出故事的生动性和紧张性;在塑造人物时注意抓住人物主要性格、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因而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留给读者深刻印象。
泰国作家深受影响,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开始注重对故事的讲述,办求情节紧张激烈,以吸引读者;在刻画人物时,也注意围绕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如乃卡差的《广阔的暹罗领土》,故事发展紧凑,情节富于变化;人物穿着中国古代的战袍或官服,好似古代人物角色,同时作者又通过对人物相貌、手持的武器、官衔等细节的描写,来暗指当时的政界要人。
这类人物形象鲜明,而性格、寓意又十分丰富,一出现,就在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
4.为泰国文学接受西方现代文学做了心理准备
在《三国》等中国古典小说进入泰国前,泰国文学界习惯创作的是诗体文学,泰国国民也习惯阅读此种文学。
中国古典小说带着新的艺术气息进入泰国文坛,有力地冲击了泰国诗体文学,不仅开拓了泰国作家的眼界、激发了泰国作家的创作热情、丰富了泰国作家的创作手法,而且对泰国人的阅读接受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国》等中国古典小说所具有的生动的故事情节、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等艺术特点,一出现,就深受泰人喜欢。
泰人的文学阅读趣味逐渐发生转变。
读者接受心
理的改变和适应,为日后西方现代小说的进入泰国,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十九世纪末期,西方文学作品开始大量译入泰国时,泰国人已具有了接受现代文学的心理准备,因而只在较短的时间内,泰国文学就由传统文学进入到了现代文学时期。
注释:
①松蓬?玛德素《现代泰国文学》,1982,欧定萨多出版社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