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公共卫生工作者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培训课件

公共卫生工作者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培训课件

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危险因素识别与干预措施
不健康饮食
推广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 脂、高糖食品的摄入,增加蔬
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消费。
缺乏身体活动
鼓励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身 体素质和免疫力。
社会共治模式的探索
未来公共卫生工作将更加注重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方 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社会共治的新模式。
持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01
关注前沿动态
公共卫生工作者应关注国内外公 共卫生领域的前沿动态,及时了 解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3
加强实践锻炼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开展现场调 研等方式,加强实践锻炼,提高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体系、 职责分工、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后期评估等环节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
演练实施
定期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演练内容包括 事件报告、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病例救治、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信息发布 等。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
包括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社区等多方面的 监测点。
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
各部门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应对疫情。
定期报告和分析疫情数据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提高应对能力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公共卫生工作者 的应对能力。
03
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 制策略
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类型及危害
问题及其危险因素。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课件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课件

01
病原体的变异(环境条件、遗传因素) 宿主 指在自然条件下被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动物。 感染过程及感染谱
02
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01
感染过程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 感染谱 不同的感染表现形式 隐性感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例接近、严重病例或死亡。
02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03
病人——重要的传染源
(1)潜伏期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这一段时间。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a、影响流行特征(短—爆发型) b、判断受感染时间 c、确定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时限 d、确定预防接种时间及效果 e、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参照教材,比较各种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流行特征。并思考该特征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的意义。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一)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流行的关系 易感性高,传染病易于发生和传播,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大;反之,流行的可能性小。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升高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预防接种的反应:
四、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病和各型心脏病而言,是当今人类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及肿瘤等病的死因顺位前移,构成疾病的前三位死亡原因。世界57个国家的资料揭示,脑血管病列在前三位死因的有40个。
02
四苗防六病、五苗防七病
03
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的纳入免疫规划。
计划免疫的评价
疫苗效果评价指标 免疫学效果 流行病学效果:疫苗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指标

级疾病预防与控制(ppt)

级疾病预防与控制(ppt)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 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 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 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实现网络 直报。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 小时内实现网络直报。
注意
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级疾病预防与控制 (ppt)
(优选)级疾病预防与控制
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内容
1. 制定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2. 疾病监测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疾病的预防策略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 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 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丙类: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 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 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0+1)
其他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种类
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
中国虽然经历了1961年至1963年的饥荒和1966 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但其在1980年以前 就已将国人的期望寿命提高到远高于20世纪70年 代其他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 城市医疗保险对这一成绩的贡献是有据可查的。
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 人均GDP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其卫生可及性和 社会保障情况却日益恶化,农村地区尤其严重, 使得中国卫生发展的速度放缓。
息报告管理办法》
法定报告的传染病(37+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降 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培训专业人员
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提供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培训,提高他们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
科研进展与新技术应用
开展科学研究
投入资源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等 方面的研究,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 预防感染性疾病。
预防性治疗
对于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 病,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可以降低发 病风险。
0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早期发现与诊断
80%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
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可以及 时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 症状,提高早期诊断率。
100%
分类
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与现状
危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导致大量患者 死亡和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现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合理选用药物,控制病情发 展,缓解症状。
非药物治疗
采用非药物疗法,如中医调理 、物理疗法等,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药物副作用。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01
02
03
建立健康档案
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 案,记录病情和治疗情况, 方便医生了解患者情况。
自我监测与记录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 变化,记录相关数据,及 时向医生反馈病情。

校园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校园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6、衣食细节要注意。
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 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 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 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 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 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 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而容易感 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并散播病原体的人 (可以是患者也可能是携带者)或者是受感染的动物。
蛔虫是传染源吗?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 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空 气传播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 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 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 勿混用。
校园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 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 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 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 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类型
呼吸道 传染病
消化道 传染病
血液 传染病
体表 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种类
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 炎、麻疹、百日咳等
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 疾、甲型肝炎等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 型脑炎、丝虫病等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淋病等

疾病预防控制ppt课件

疾病预防控制ppt课件
•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后,侵入宿主前,在外环境中停留 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25
(1)经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等 飞沫核传播:结核杆菌等 尘埃传播:结核杆菌、炭疽杆菌等
26
经空气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
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发现,发病率高 冬春季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 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57
表3-2 我国儿童基础免疫程序
疫苗名称
卡介苗
新生儿
1 月龄 2 月龄 3 月龄 4 月龄 5 月龄 6 月龄 8 月龄 1.5~2 周岁 4岁 7岁 12 岁
初种
复种 复种(农村)
脊髓灰质 炎活疫苗
1次 2次 3次
* 复服
百白破混 合制剂
麻疹 疫苗
乙型肝炎 疫苗 1次 2次
1次 2次 3次
3次 初种 加强
传播和漫延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也有助于传染病的蔓延 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41
难原油污染民潮战乱42
流行环节
经济
社 政治
接触
会 因
文化

素 宗教
传 染
病人 携带者
源 受感染
动物
传 食物 播 医源性 途 垂直 径 媒介
土壤
风俗 易




然气候
因地理 素
43
(五)疫源地与流行过程
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45
• 流行过程: – 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组成部分,一旦疫源 地全部消灭,流行过程即告中断,流行即 告终止。
46
47
(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1.预防为主: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42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监测病例
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中,要确定一个统一的、 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 分布,这样确定的病例称为监测病例。
43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 等称为监测的直接指标。个别情况下,监测的 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对每一个流感病例都给 以确诊很困难,而且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 难以分清,美国长期以来用“流感和肺炎的死 亡”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3. 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
以群体水平分析为主 研究针对群体的宏观策略和措施
28
三、预防控制策略
1.全球卫生战略 “策略和目标”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战略。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 (HFA/2000)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HFA/2100)
19
认识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 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疾病不是随机发生的(有原因) 疾病不是随机分布的(有规律)
两大手段
疾病监测
策略与措施
20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 第二节 疾病监测 第三节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1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
策略 (strategy) 正确、合理
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
措施 (measure) 切实、有效、可行
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 骤和计划.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围魏救赵 • 擒贼先擒王
22
一、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
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 的需要;
2、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 响疾病传播和流行,疾病预防没有通用 模式;

流行病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流行病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国内疫区检疫 当国内发生检疫传染病时,由卫生部 批准进行疫区检疫。
10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用具有抗原性的预防制剂或具有抗体活性的
免疫球蛋白给人接种,使之产生自动或被动的特异免疫,以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计划免疫的概念
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 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 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第二级预防 “三早” 对患有胸痛者要积极检查,及 早
诊断、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发展。 ▪第三级预防 积极治疗患者,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7
发生,做好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工作。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根据采取措施的时间防制措施分为两类: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疫措施)
8
(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3
(二)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防疫措施 )
指传染病或疫情出现后,为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强度与范围,使发
病率降到最低水平,防止疫情蔓延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
o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 病人 “五早”; 实行分级管理。
关于早隔离: •甲类及乙类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须强制隔离治疗; •乙类病人根据病情,可住院隔离或在家中隔离治疗,对其 中病人作为传染源作用不大的如钩体则可不必隔离; •丙类中的瘤型麻风病人须经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证实痊愈 才可恢复工作、学习,其它丙类病人在临床治愈后即可工 作、学习; •对疑似病人,应尽早明确诊断。
*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
▪病因明确的或有特殊保护措施的 一级预防为主
▪病因不明的应以二级或三级预防为主。 6
举例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ppt课件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ppt课件
返回
13
水痘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 力。
返回
14
水痘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 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返回
15
流行性腮腺炎
16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17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 染性强。
返回
18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 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 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19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返回
20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返回
21
手足口病
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23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 染。
11
水痘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 能被传染。
返回
12
水痘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 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 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PPT课件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PPT课件

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较恒定。 在各种传染病典型症状出现之前,一般会出 现头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一般时间 前驱 为1~2日。有的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期★前 期 驱期患者已具有传染性。 病症由轻而重,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 症状。 ★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 发病 同传染病发热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这一时期一 10
淋巴 细胞
抗体
21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天花病毒
(病原体) ( 产生 抵抗天花病 侵入 人 淋 巴 体细 毒的物质 消灭 胞 (特殊蛋白质) )
天 花 病 毒
抗 原
抗 体
专一性、 特异性、
22
.特异性免疫与预防接 种
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一切侵 入机体的异物或病原体都起作用。 免疫 免疫 可分为先天性免疫 和 获得性免疫 两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只能对一定的 大类。 异物或病原体其作用的免疫,具有特异性。
(4)预防。
隔离患者保护易感儿。接触者可用板蓝根冲剂预防。
31
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 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它主要经家禽传染给人。自1878年第一次禽 流感被发现,至今全世界已经经历了十余 次大流行。 (1)病因; 病原体甲型是流感病毒的H5N1 亚型病毒。病毒存在于口腔和粪便中, 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可存活 很长时间。人类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家禽及粪便或病毒 本身都会受到感染。
4. 免疫性
6
细菌、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毒、寄生 虫等

1. 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
微生物。
特征: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

疾病与预防PPT课件

疾病与预防PPT课件

.
45
中考考点透析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 艾滋病 【例3】 下列有关艾滋病病原体类型和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衣原体:血液传播 B.病毒:空气飞沫传播 C.真菌:性接触传播 D.细菌:母婴传播 解析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艾滋病的 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 品传播等;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 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 会传播HIV。 答案 B
禽流感 肺结核 麻疹 水痘 近视
高血压 白血病 贫血 蛔虫病 艾滋病
.
1
1957年和2008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1957年
顺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
2008年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 的%
1 呼吸系病
16.86
恶性肿瘤
23.89
2 急性传染 病
3 肺结核
4 消化系病
7.93 7.51 7.31
.
吸烟 酗酒 高血压 高胆固醇 1、多运动 2、合理饮食、 3、不抽烟不酗酒 4、经常检查并在必 要时调节血压等13
.
14
预防禽流感
.
15
原称人感猪流感,为避免“猪流感”一词对 人们的误导,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30日将此 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 “A/H1N1型流感”,中国按中文惯例将其改 称为“甲型H1N1流感”。
特点:
传染病 4种类
流行3环节
预防3措施
.
流行性、传染性(初期最强)

《预防疾病》(幼儿园PPT课件)

《预防疾病》(幼儿园PPT课件)

提高医疗效果
通过预防疾病,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的 支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早期预防和治疗疾病,可以提高医疗 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
节约公共医疗资源
降低疾病发病率,可以减轻公共医疗 资源的压力,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 的分配。
提高生活质量
保障学习和生活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保障 ,预防疾病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
避免接触患者
发现身边有人腹泻,应避免与 其接触,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
发烧的预防
总结词
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 食、预防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关 疫苗。
加强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 力。
合理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02
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保持身体健康
增强免疫力
通过预防疾病,可以增强 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 和生病的机率,保持身体 健康。
降低并发症风险
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可 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避 免病情恶化。
促进生长发育
健康的身体是生长发育的 基础,预防疾病有助于孩 子们正常地成长。
降低医疗负担
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垃圾桶。
呼吸道礼仪
在公共场所尽量减少说 话,必要时可用手帕或
纸巾遮掩。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避免灰尘
飞扬。
饮食与运动
01
02
03
04
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少吃高
糖、高盐、高脂肪食物。
适量运动

《预防疾病》(幼儿园PPT课件)

《预防疾病》(幼儿园PPT课件)

避免拥挤
避免在室内拥挤的环境中 停留过久,以减少交叉感 染的机会。
定期清洁
定期清洁室内地面、家具 等物品,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洗和消毒家庭用品和餐具等物品
餐具消毒
玩具消毒
使用热水和洗洁精清洗餐具,并定期 消毒。
定期清洗和消毒孩子的玩具,以减少 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家庭用品清洁
定期清洗家庭用品,如毛巾、床单、 衣物等,并保持干燥。
注意饮食卫生
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过期变 质的食品。
避免生冷食物
避免给孩子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肠 胃。
勤洗手
与孩子一起勤洗手,尤其是在处理食物 前后。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给孩子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 其是已知有手足口病疫情的地区。
避免吸烟和吸入二手烟,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不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
01
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的危害
个人卫生用品如毛巾、牙刷等容易携带病菌,共用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
险。
02
正确的做法
每个人应有自己的个人卫生用品,如毛巾、牙刷等。定期更换和清洗个
人卫生用品,保持清洁和卫生。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 高身体免疫力。
了解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01
02
03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 疾病,可以通过佩戴口罩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 等预防措施来预防。
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 疾病,可以通过注意饮食 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等预防措施来预防。
手足口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称流行病学监测,公共卫生监测。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策略与措施
33
Health care system
Event
Reporting
.
Surveillance centre
Data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ction
Feedback, recommendations
Information
HFA目标:世界上所有人都达到社会经济两方面 都
享有健康的生活水平。
29
.
2. 初级卫生保健 primary health care (PHC)
1978年,WHO和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PHC 是实现HFA的基本策略和基本途径。
---措施和手段
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 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充分参与 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 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一种基本的卫生保 健形式。
HFA是目标,PHC是手段。
30
.
《阿拉木图宣言》将PHC的任务分为四个方面
四个方面
增进健康 预防疾病 合理治疗 康复服务
31
.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 第二节 疾病监测 第三节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2
.
第三节 疾病监测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 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 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
措施 (measure) 切实、有效、可行
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 骤和计划.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围魏救赵 • 擒贼先擒王
22
.
一、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
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 的需要;
2、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 响疾病传播和流行,疾病预防没有通用 模式;
9
.
SARS、H7N9
M国制造的种族基因武器?
10
.
3. 心理或精神疾患(抑郁症、自杀)
11
.
高危人群的精神障碍患病情况
儿童及青少年
我国有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3.4亿。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 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 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 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亦屡有发生。 青少年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的发生率呈上升 趋势。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也日趋严重。
天花消灭
24
.
Smallpox Containment: Surveillance and Vaccination Strategies
25
.
• 血吸虫病防治
在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通过三十五年的研究, 从分布入手,阐明了流行规律,生态属性,明确了病因, 也有其特异的有效药物(吡喹酮)。
防治对策上的分歧:
7
2. 生物恐怖威胁
.
生物武器影响面积大,具 有传染性、危害时间长、 生产容易、成本低廉、难 以防护、便于进行突然袭 击。 核化生武器的战略威慑作 用没有变; 生物武器威胁在增大; 生物技术可改进生物战剂。 “9.11”后生物恐怖受到 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8
.
炭疽、鼠疫、天花、肉毒毒素
德国派遣特务用炭疽杆菌等秘密感染中立国家的家畜和饲养 动物,意图通过其出口途径感染同盟军队。 1945年德国使用战术性生物武器污染被围攻的Bohemia西 北部一个大型水库(鼠疫、霍乱、斑疹伤寒、黄热病等) 日本在中国东北部设立四支生物 武器研制和生产部队(731、100、 1644、8604部队)(鼠疫、霍乱、 伤寒、炭疽)。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34
疾病监测的目的
.
实施 如何执行措施?
评价干预措施 哪种措施有效?
确定危险因素 原因是什么?
监测 问题是什么? 问题
应对
35
.
二、疾病监测的种类 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监测 其它卫生问题的监测
36
.
传染病监测
国际监测传染病 WHO规定 5种
流感、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脊髓灰 质炎、回归热
12
.
妇女
国内资料提示孕产期各种不良心理行为发生率超过 20%。 我国农村调查表明,23%接受绝育术的女性有轻、 中度以上的心身症状。 我国的女性自杀问题也是一个迫切有待解决的突出 问题,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更是引起国际世界的关注。
13
.
老年人群
目前我国进入了老年型国家,并且老年人口还将继 续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卫生保健也将更 加受到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精神卫生问题。 老年期精神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抑郁等的防 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国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症的患病率正逐渐增高。
苏德隆教授
美国专家
既治疗又灭螺
治疗病人
群体感染率和钉螺密 度急剧下降;
连续两年未查到被感 染的钉螺。
感染率仅迟缓下降; 又发生不少新的血吸 虫病人; 钉螺感染率大大增加。
26
.
二、制定策略与措施的宏观思想
1.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 的最佳服务模式。
➢ 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农 村老龄化加速;
➢ 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 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 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 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 的过渡,走过了发达国家 40~150年走过的路
17
.
6. 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伤害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与传染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 三大疾病负担。 WHO估计,从1990~2020年,全世界由伤害 造成的死亡将会增加65%,达到840万。 WHO估计,全球伤害造成的死亡约500万人, 1500万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00万 人终生残疾。
3、寻求更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23
.
• 消灭天花
1958年 策略的重点放在提高人群的痘苗接种率上。
1967年 1977年
大规模种痘带来不良反应; 地方性流行国家的发病率仍持高不下; 天花传播并非想像的那么迅速,而且比较 缓慢;只有密切接触才容易感染 策略:痘苗接种+疾病监测+环形接种
“时效性、针对性”
18
.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成就
传染病防治取得巨大成就:1980年5月8日,WHO宣告, 全世界消灭了天花。 1990~2002年,WHO宣布美洲、欧洲消灭了脊灰,并 设想将最终消灭脊灰。 有效控制了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重大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够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地方病防治成果稳固并有所发展。 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有序稳步展开。
.
疾病预防与控制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1
.
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
1. 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
① 占世界人口约75%的发展中国家,传染病仍然是 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② WHO报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 40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点总发病人数的85%。
③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的影响,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传 染病流行和爆发不断发生。
2
.
我国传染性疾病流行及防制情况
老传染病卷土重来
一些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白喉、百日咳、破 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得到了基本控制; 一些曾经基本上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又卷土 重来;而结核病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日益增多; 未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 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与流行状况 依然严峻;
4
.
结核病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 每年有病例数为879万,死亡182万 多重耐药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爆发
5
.
1980-2003年全球6大区HIV感染情况
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
6
.
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
按省份分布图
1985 — 2001.6
HIV感染者数 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0
44
.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静态人群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无人口迁出和迁入 的人群。在疾病监测工作中,一个人口迁出迁 入不多时,仍可视为静态人群。如果有频繁迁 出、迁入,则称为动态人群。
计算疾病频率指标时,静态人群采用平均 人口数作分母,动态人群采用人时数做分母。
45
.
四、疾病监测的步骤和内容
42
.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监测病例
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中,要确定一个统一的、 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 分布,这样确定的病例称为监测病例。
43
.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 等称为监测的直接指标。个别情况下,监测的 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对每一个流感病例都给 以确诊很困难,而且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 难以分清,美国长期以来用“流感和肺炎的死 亡”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3. 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
以群体水平分析为主 研究针对群体的宏观策略和措施
28
.
三、预防控制策略
1.全球卫生战略 “策略和目标”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战略。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 (HFA/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