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分析
的颧 肌 、 肌 、 肌 、 唇 提 肌 等 口角 周 围 的肌 肉 。诸 穴 配 颊 笑 上
2 1 疗 效 评 定标 准 … 痊 愈 : 床 症 状 和 体 征 全部 消 失 , . 临 面肌 功 能恢 复 正 常 。好 转 : 床 症 状 和 体 征 基 本 消 失 , 临 外 观大 致 正 常 , 作 表 情 时 稍 有 偏 歪 。 无 效 : 疗 前 后 临 床 但 治 症 状 体 征无 变 化 。 2 2 治疗 结 果 .
率 9% 。 5
3 讨论
伍, 可改善面部 的 血液 循环 , 使肌 肉、 经取 得充 分 的 营 神 养, 同时也加速 对代谢产 物 的吸收 , 轻组织 水肿对 神经 减 的压迫 ,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针灸洽疗周 围性 面神经麻 痹疗效确切 , 无毒副作用 , 现临床已广泛应用 。
大 , 唇沟变浅 , 鼻 口角 下 垂 。 不 能 完 成 蹙 额 、 眉 、 腮 及 皱 鼓
存内 , 邪不可 干” 目的。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 久 , 的 效果肯
定 。中医认为周围性 面神经 麻痹病 因是 由于人体 正气不 足, 络脉空虚 , 风邪 夹痰 , 乘虚侵入 阳明脉络 , 致使 气血痹 阻, 筋脉失养而发 , 久病则风 、 、 互结 , 至伤及正气而 痰 瘀 甚 发病 。由此可见, 围性 面神经麻 痹多 为虚证 , 周 针灸 治疗
又称 为 周 围 性 面 瘫 , 临 床 上 一 种 常 见 病 、 发 病 。 周 围 是 多 性 面 神 经麻 痹 发 病 突 然 , 口眼 歪 斜 为 主要 特 点 。 中 医 学 以 称为“ 口僻 ” “ 、 口眼 歪 斜 ” 它 也 属 于 广 义 “ 风 ” 范 畴 。 , 中 的
本病 的发生 。周围性 面神经 麻痹 中医学 称为“口僻” “口 、 眼歪斜 ” 它也属于广义 “ , 中风” 的范畴 。常在 睡眠醒来时
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疗 可 以取 得 比较 好 的 疗 效 。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业 2 1 0 0年 第 3 6期 ( 2 总 第2 1 )1 5 第1 卷 6期 4
… 一 … ~ … … ~ ~ … 一 … … 一 … … 一 一 一 一
气 息被 漏 掉 而 浪 费 , 间 长 了耗 损 大 量 气 时 阴最 终 导 致 肺 肾阴 虚 , 声 唱 法 是不 利 于 气 发 生器 官 的 , 难 保 嗓 音 青 春 , 此 , 气 是 用 声 唱法 的 人 , 素 应 服 补 益 气 阴和 补 益 肺 平 肾的药 物辅助之 。以保持嗓音 的舌 润 , } 建 }
一
… … … 一 一 … … 一 一 一 … … 一
等病变 的产生 。有专 家 报道 , 带 小结 、 声 肥厚 、 肉等原 因 就是循 环 障碍 ¨ m, 息 ; 而非炎症 和肿 瘤。声带 小结 的 病 【至今 夫 j 尚不 清 楚 , 带 小 结 的 切 片 研 究 , 为 是 声 认
参 考 文 献
1 杜 奋 飞 , 爱 华 . 刺 治 疗 周 围 性 而耀 36 李 针 4
般资料 : . 本封 例, 均为住 院 患 者 , 疗 组 ( 2侈, 一 治 3 , 1 女 8例 ;
一
素 B族 、 巴唑 等药 物治疗。 地 疗效 判断标 准 : 治 愈 : 容 及 面肌 ① 面 运动 完全 恢复 , 中止 , 人 眼闭合正常 , 留 未 后 遗 症 ; 好 转 : 容 及 面 肌 运 动 较 以 前 ② 面 有 所 好 转 , 皱 额 、 目 、 腮 均 未 完 全 恢 但 闭 鼓 复 正 常 ; 无 效 : 2个 月 治 疗 后 其 症 状 ③ 经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及体会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及体会【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
笔者针灸治疗9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2000~2006年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
年龄35~79岁,平均57岁。
诊断标准无明显诱因出现一侧口眼歪斜,额皱纹消失,眼裂增大,蹙眉、闭目困难,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口角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
排除中耳炎、腮腺炎、颅底脑膜炎、鼻咽部肿瘤等其他可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变。
治疗方法取穴患侧阳白、鱼腰、太阳、丝竹空、地仓、颊车、翳风、颧髎,健侧合谷、外关。
操作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采用平刺,快速刺入,缓慢运针,平补平泻。
翳风、颧髎采用直刺,进针~寸,平补平泻。
合谷采用直刺,进针~寸,用补法。
外关直刺~寸,用泻法。
辅助方法辅助方法有:用G6805电针治疗仪一组输出线接地仓与颧髎,另一组输出线接太阳与阳白。
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电针30 min。
用TDP神灯照射患侧面颊部,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照射30 min。
结果疗效标准痊愈:双侧额皱纹、鼻唇沟恢复对称,蹙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说话和欢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
好转:双侧额皱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欢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
无效: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仍未达到上述指标。
治疗结果治愈7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
2 讨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急性非细菌性面神经炎,使受面神经支配的表情肌失去神经的支配与控制作用,出现面部表情肌弛缓不收的病理状态,俗称面瘫。
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因机体正气内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或因素体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致肌肉纵缓不收而为病。
针刺人迎穴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针刺人迎穴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周围性面瘫也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炎,在临床医学上比较常见,发病人群的年龄以及发病的季节没有特定。
针灸被公认为是治疗该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针灸的针刺办法的不一样,所以使得治疗的效果差距较大,会对该病的患者的恢复造成不同的影响,不合适的治疗会导致后遗症的出现以及引发并发症等症状。
我们院的在进行针刺人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现在将采用的针灸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标签:针灸;周围性面瘫;疗效1 一般资料作为研究的对象是我们院2015年9月~2017年期间进行治疗的120位患周围性面瘫的患者。
进行治疗的患者没有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肝肾功能障碍、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以及造血系统疾病与精神性疾病等方面的疾病。
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都是自愿参加的,而且都患有周围性面瘫症状。
将进行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类,每组的研究人数均为60人,将第一组命名为对照组,第二组命名为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36人,女性患者為24人;而观察组中的女性患者为28人,男性患者有32人。
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为年龄(45.5±6.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7岁;观察组中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0.2±5.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6岁。
两者在进行差距对比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所以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是因为两组的研究对象在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方面太过于相近。
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对照组运用的是常规针刺法,具体的操作是对皮肤进行消毒后,然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对穴位进行针刺,由阳白穴进入,针刺方法是平刺,然后自上由外将针尖下刺到丝竹空,在四白的地方进行斜刺,进入的长度为15 mm,然后在外上方进行入眶到下孔。
其中要注意的是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是0.30 mm×40 mm的长度。
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病机制尚不 十分 明确 , 但通常认为与血管痉挛或是缺血性改变 有关。尽管面神 经炎 基本 能够 自行恢复 , 但仍然有部分患者会
发生程度不同的后遗症 。 本 文对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 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 了分析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我院 2 0 1 0年 1月一2 0 1 2年 l 2月 收治
区域恢复正常 。 显效 : 患者临床治疗后轻度 口部不对称 , 眼部需 损伤 针灸 疗效观察
轻用力闭合 , 上额运动 中等 , 面部张力正常 , 静止时对称。 有效 :
【 关键 词 】面神 经炎
患者 临床治疗 后明显 口部不对称 , 眼部需用 力闭合 , 上额运 动
面神经炎临床上也称为贝尔麻痹 , 是指茎乳孑 L 内面神经发 微弱 , 静止时面部张力正 常 , 面部功 能衰退 , 半侧面部痉挛 、 挛 缩或联带运动不严重 , 无损害性双侧不对称 。 无效 : 患者临床治
1 4 d ; 口服 0 . 2 g阿昔洛 韦分散 片 , 每天 3次 , 连续 1 0 d ; E l 服
损 伤 分 为 对 照 组 和试 验 组各 2 0 例, 其 中对 照组 接 受 药物 治疗 , 试 验 组在 对 照 组 治 疗 的 基础 上接 受针 灸 治 疗 , 对 比 4组 患 者 的
伤患者分为对照组 和试验组各 2 0例 ; 将不完全 性损伤患 者分
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2 O例 。4组 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无 明显差
异( 尸 > 0 . 0 5 ) 。
1 . 2 临床症状
吹 口哨和鼓腮时 ,患侧 口唇 因无法 完全
闭合而 发生漏气 , 患侧 无法进行噘嘴 、 鼓气 、 闭 目、 蹙 眉和皱额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般 资 料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患 者 均 为 门 诊 病 例 , 照 《 用 神 参 实 经 医 学 》 面 神 经 炎 的 诊 断 标 准 , 有 病 例 均 表 现 为 一 所
侧 面部表情 肌瘫 痪 , 纹 消失 , 能皱 眉 , 额 不 眼裂 扩 大 , 眼 睑不 能闭合 或 闭合不 全 , 侧 鼻 唇 沟变 浅 或 平 坦 , 患 口角 下垂 , 露齿 时 口角歪 向健 侧 , 腮 漏 气 。治疗 组 6 鼓 0例 ,
5mi, 出入 盆 , 洗 局 部 , 日 2次 。③ 每 天 进 行 适 n倒 外 每
当 的体 育 锻炼 , 可促 使早 期 康 复 , 般 每 次 锻炼 不 超 过 一 3 n ④治疗 期 间注 意 保 暖 , 免 过 劳 , 用酒 、 辣 0mi。 避 少 辛 食 品 , 吃 、 吃 丝 瓜 菜 , 议 每 日或 隔 日吃 丝 瓜 菜 多 常 建 5 ~1 0g 因该 食品通 络作 用强 ) O 0 ( 。 ( 收稿 日期 2 l—01 ) 0 11 —6
男 3 2例 , 2 女 8例 ; 龄 最 小 7岁 , 大 7 年 最 9岁 ; 程 最 短 病
1次 ,O次为 1 疗程 , 1 个 针灸 2个 疗程后 统计 疗效 。
治 疗 结 果
疗 效标 准 : 愈 : 侧 额纹 、 唇 沟恢 复 对 称 , ]痊 双 鼻 皱 眉 与闭 眼正 常 , 腮 时 口角 不 漏气 , 食 时齿 颊 间 不 滞 鼓 进
效 满 意 , 介绍 如下 。 现
一
如 回抽无 血便 可将 药液 注入 穴位 , 边退 边注 , 穴 1m1 每 ,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1 . 观察 组 患者 治疗 方 法 :观察 组 患者 在对 照 组患 者 治疗 基础 .2 2
究资料对不 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 的效果进行了
观 察发 现 ,针灸 治疗 初发 面神 经炎 患者 的疗 效和 面神经 损伤 程 度
加用 针 灸治 疗 。 1 d 0mi 次 ,连 续治 疗 5d 次/,3 n / ,休 息2d ,2 个月为1 个疗 程 。选 取 颊 车 、地仓 穴 、风 池 穴 、合 穴 、阳 臼 、
物治疗 即 f . 叮.
[ 关键词 ] 面神经 损伤 ;针 灸 ;损 伤程 度 ;效果 针 灸作 为一 种简便 、经 济 、 效 的治疗 手段 ,受 到 _ 界范 有 r 世
学 意 义。
同 内的认 可 。面神 经炎 是世 卫组 织认 定 的适合 针灸 治疗 的疾 病之
一
。
有很 多 文献均 认 为采用 针灸 对 面伸进 炎患 者进 行治 疗 ,可 以
相 关 。因此 ,临 床在 治疗初 发 面神 经炎 患者 时 ,应 根据 患者 面 神 经 损伤 程度 选择 适宜 的 治疗方 法 ,以达 到疗 效 、治疗 时 间及 患 者
感受 三者 的最佳 组合 。对 于损 伤程 度较 重 的患者 ,可采 用针 灸 结
合 药物 的方 法进 行治 疗 。对 于损伤 程度 较重 的患 者仅 仅采 用药 物
加 速 患者 的康 复 ,因此 大家 公认 针灸 是 面神经 炎患 者 的有效 治疗
2 结果 两组 患者 的疗 效 比较 :见表 1 。可 以看 出 ,面神 经损 伤程 度 轻 的患 者针 灸和 药物治 疗 的效果 区别 不大 ,但 对于 损伤 程度 较重 的患者 ,采 用针 灸结合 药物 治疗 较单 纯药物 治 疗的 效果 具有 明显
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与压迫 , 改善 神经 冲动 的传递 , 养神经 , 营 防止 变性 , 病 使
情 在 此 阶段 得 到 及 早 控 制 , 至 治 愈 。 如 果 此 期 过 强 刺 甚 激 , 伐正气 , 易 留下 后 遗 症 。 静止期 面神经 处 于水 肿状 态 , 情稳 定 , 气 渐 复 , 病 正 表 邪 渐 解 , 时 施 提 插 捻 转 , 激 发 经 气 , 通 经 络 又 不 此 可 疏 至 损 伤 渐 复 之 正 气 , 快 了水 肿 吸 收 , 面 神 经 炎 性 水 肿 加 使 在本 期 基 本 解 除 , 少 神 经 变 性 , 高 治 愈 率 。 减 提 恢 复 期 面 神 经 处 于 炎 症 水 肿 吸 收 期 , 邪 已解 , 果 表 如 能得 到 积 极 正 确 的 治 疗 , 时 大 部 分 患 者 病 情 已 明 显 好 此 转 , 疗 上 主 要 针 刺 局 部 症 状 明显 的部 位 , 进 神 经 功 能 治 促 完 全 恢 复 , 宜 采 用 过 强 刺 激 。在 此 期 症 状 仍 明 显 者 , 不 应 加大刺激 量 , 畅经络 气血 , 快恢 复神经功能 。 通 尽 后遗症期 病情 较 复杂 , 虚实夹 杂 , 准 确辨 证 , 常 需 才 能 取 得 最 佳 疗 效 。 用 隔 姜 灸 可 促 进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 强 增 毛 细 血 管 通 透 性 , 活 神 经 功 能 。足 阳 明 胃经 多 气 多 血 , 激 又 主 宗 筋 , 病 体 虚 者 取 足 三 里 , 补气 补 血 , 养 筋 脉 。 久 可 濡
白、 睛明 ; 唇沟变 浅 加迎香 ; 鼻 口角 歪 斜选 加 人 中、 禾谚 、
承浆。 12 1 观 察 组 .. ① 发 展 期 : 针 浅 刺 , 法 宜 轻 。 风 热 多 手 加 针 太 冲 , 耳 尖 放 血 。 风寒 加灸 翳 风 。 ② 静 止 期 : 局 并 选 部 4~5 穴 , 提 插 捻 转 , 度 刺 激 , 加 1 个 行 中 适 ~2个 透 穴 ,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2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面瘫(指周围性面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患者用此治疗仍延延数月而无效。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从中得出一些教训,并总结出一些治疗经验。
今简介如下。
1 分期论治1.1 早期(急性炎症期):本期常在发病后7~10天,面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状态。
患者面部肿胀,且多伴有耳前后疼痛。
治疗时要注意,应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采取循经远端取穴,局部取穴宜少,可选太阳、下关、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风池。
除风池采用点刺,其余诸穴多为浅刺、平刺,手法宜轻,留针30分钟。
又,重用灸法,穴选患处耳后翳风和耳前区为主,灸至皮肤红晕为止,时间20~30分钟。
1.2 恢复期:逐渐增加局部取穴,远端仍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并且须加用电针,波型选疏密波。
针刺选穴为阳白透鱼腰,太阳透鱼腰,四白透地仓,迎香透地仓,地仓透颊车,以及承浆、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风池,有痰加丰隆。
风池仍点刺。
此外仍可以加用灸法。
1.3 后遗症期:病久治疗乏效者,如皱眉肌、额肌、口角肌等仍未出现活动,可结合絮刺火罐法,用七星针叩打上额、口角旁、下关处,或用三棱针在阳白、太阳、地仓等处放血,然后拔罐,每周2次左右。
2 体会我们曾对针灸治疗2~3个月病情无好转者调查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乏效者,除患者的自身因素外,治疗方法或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等是主要原因。
一是早期局部取穴过多,刺激过强;二是电针波型选择不当;三是没有采用透刺、灸法治疗。
如早期面瘫,常见风寒型为主,现代医学认为此期多为急性炎症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故不宜较多地在面部上针刺,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用电针,而且须采用灸法来达到祛风散寒、温通血脉之效,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消除炎症水肿。
为消除水肿,还可适当地配合运用牵正散加减之类中药,以及消炎、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肌肉的西药。
只要及早控制面神经炎症渗出,使水肿尽快吸收,则能明显提高疗效。
在恢复期选用电针刺激,波型用疏密波。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疗效观察
c nto r u < 8c s s a e ,iv ld 2 a e alr t otle e t e pe e t o r lg o p. a e .1 c s s n a i 4 c s sf i e;het a f ci 48 rc n.Co cuso e r c pu cu ete t e tc l m a 8 u v n l in la a u n tr ra n m n al ke fca e v , u cec nr ci n p o uc xctd l v aev s p s ,i p o i g lc llm p n o d cr u ain, mp ov hed m a e a iln r e m s l o ta to r d e e ie ,al it a os a m m r v n o a y h a d blo ic lto i r et a g d e fca eve a d tiina tt ,p o oe fca a ay i l i tn h bs r to n d m a S st a iiaet eda a e fca a iln r n nurto lsaus r m t a ilp r lssofei naig t e a o p in a d e e , O a o fc l t h m g d a il m t
【 关键词 】针灸 周 围性面瘫 疗效
Ac pu t r r a m e to e i e a a ilp r l ss1 0 c s so l c lo e va o u nc u et e t n fp rph r l e a a ay i 0 a e fci a bs r f n f ni i L Z aQin iS u s h a rvne(iS uXi opt 3 5 0 v ho o gLn h ii u npo ic Ln h i a h sil 8 0 ) c n a6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重度面神经炎及轻度面神经炎患者中各抽取60例进行研究,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别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
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行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
结果重度损伤中,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损伤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Face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升,治疗组患者评分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针灸对不同程度面神经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整体疗效显著。
【关键词】面神经炎;不同损伤;针灸前言面神经炎又称神经瘫痪,是一种以面部神经运动障碍为特性的常见疾病[1],可见于任何年龄阶段人群。
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口眼歪斜、病侧表情肌异常、眼裂扩大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无法完成鼓嘴、闭眼及抬眉等基本动作。
当前医学上多以理疗与药物疗法对患者加以治疗,以求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压迫而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其中,运用较广泛的治疗方式当属针灸[2]。
通过针对性刺激特定穴位,针灸治疗可加快局部血液流动,增强面部肌纤维作用,进而增强神经冲动传导及减轻神经受迫。
本文选取不同程度面神经炎患者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常规药物及针灸治疗的疗效,详细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重度面神经炎及轻度面神经炎患者中各抽取60例作为进行研究,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别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
通过比较分析可知,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参数上无统计差异,P>0.05,具体如表1示。
表1不同损伤面神经炎患者一般资料()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服用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30mg/次,1次/日,连用1周;三七通舒(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20030109),0.2g/次,3次/日,连用2周;阿昔洛韦缓释片(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00),0.25g/次,3次/日,连用10日;维生素B(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2366),110mg/次,3次/日,连用8周;甲钴胺(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26)行肌内注射,500μg/次,1次/日,连用10日后改为口服,连用8周。
穴位注射结合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对比分析
4 讨论
射标准消毒 , 按不同的个 体情况 刺入15m左右, .c 取得针感后 , 回
动。
10 患者 均为门诊患者 ,根据 实用耳鼻喉学》面神经炎 2例 诊 断标 准被确诊为 急性期周 围性 面神经麻痹 。按就诊 顺序分为 治疗组 6 例 ,对 照组6 例 。治疗 组 中 ,男 3 例 ,女2 例 ;年龄 0 0 1 9
最 小 1 岁 ,年 龄 最 大 8 岁 ,平 均 4 .岁 ;对 照 组 中 ,男 3 例 , 3 O 05 0
临床上把周 围性面瘫分为3 个时期 ,发病 1 天为性期 , ~7
发病8 5 ~1 天为静止 期 ,发病 1 天以上为恢复期。 自2 0 年 以来 5 01 将诊 为急性期周 围性 面瘫 的患者分 为 :穴位注射+针刺治疗 组 ;
全 闭合,口轻度不对 称。 有效 : 明显的功 能减弱, 有 可观察到并不
05 c . ~1m左右, 取得 针感后 , 回抽 无回血 , 每穴注入0 1 .ml .~0 3 。 翳风 、 牵正、 下关、 颊车 、 池等穴肌 肉丰厚 处进 针 lm, 风 c 每穴可
注XO 3 , 阳、 .ml 太 阳白、 四白、 迎香、 地仓等穴, 肉较少处进 针 肌 05mNT 注入01 , .c  ̄ . ml 以上经穴均顺经斜刺、 与肌 肉的走 向交叉 ,
34 治疗结果 .
治疗组与对 照组疗 效及积分 比较( 见表1 ) 。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组 在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 . 穴位注射足三里 , 地
中医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病例分析专题报告1
中医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病例分析专题报告1凌**,女,55岁,住院号:438180,初诊日期:202* 年12月22日。
主诉:左侧口眼斜11天。
病史:患者于202*-12-09左右感冒后出现左耳后疼痛、咽痛,当时无明显口眼斜,就诊于天津医院,考虑咽炎,经相关治疗后治疗咽痛好转,202*-12-11晨起后出现左眼睑闭合不全、左口嘀就诊于天津医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周围性面瘫,治以抗炎、减轻组织水肿、营养神经、抗病毒、改善脑代谢、控制血压等,予以泼尼松、甲钻胺分散片、维生素BL维生素C、泛昔洛韦胶囊、马栗种子提取物、鼠神经生长因子、长春西汀、参茸葡萄糖注射液、硝苯地平控释片等,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今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病区。
入院时:神清,精神可,语言流利清晰,左面部额纹消失、皱眉不能、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浅、鼓腮漏气、食留齿颊间、嘴角斜,左耳后隐痛,左耳内时有堵塞感,四肢活动可,食纳可,寐欠安、二便调。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舌红,苔薄白,脉浮。
头颅CT (202*-12-ll,天津医院):未见明显异常。
肌电图(202*-12-16,天津医院):左侧三叉神经-脑干-面神经传导通路传出通路损伤(面神经)。
ECG (202*-12-22,本院):窦性心律,心肌缺血。
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病证候诊断:风寒阻络证治疗原则: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针灸取穴:地仓(左)、迎香(左)、四白(左)、太阳(左)、额修(右)、下关(左)、颊车(左)、攒竹(左)、鱼腰(左),针刺翳风(左)、风池(左)、合谷(右),阳白刺向鱼腰、攒竹、丝竹空(左)。
治疗过程:浅刺地仓(左)、迎香(左)、四阳(左)、太阳(左)、颤髅(右)、下关(左)、颊车(左)、攒竹(左)、鱼腰(左),针刺翳风(双)、风池(左)、合谷(左),阳白向鱼腰、攒竹、丝竹空三个方向透刺。
症状缓解后加面颊局部毫针毛刺。
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 貌杨萍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貌杨萍摘要:目的: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76例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轻损伤组52例,重损伤组24例,组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比较,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外加针灸治疗。
结果:轻损伤组52例患者中,观察组(n=26)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n=26)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P<0.05)。
重损伤组24例患者中,观察组(n=12)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n=12)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P<0.05)。
结论:无论轻损伤患者还是重损伤患者均可采用基础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为面神经炎患者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针灸;面神经炎;损伤;效果面神经炎在临床上俗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
病情发生时,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严重影响社交及生存质量。
所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实验对所选病例采用基础常规治疗配合针灸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疗效理想,利于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提高。
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76例不同损伤面部神经炎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轻度损伤组52例患者,观察组(n=26),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1例,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1.38±2.03)岁,对照组(n=26),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0例,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15±2.26)岁;重度损伤组2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n=12),女性和男性分别占4例、8例,患者平均年龄(42.05±1.52)岁,对照组(n=12),女性和男性分别占3例、9例,患者平均年龄(43.61±1.48)岁,轻损伤组或重损伤组中,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169例临床观察
血阻滞 , 肉弛缓不 收 而发 病 。急性 期 , 要 表 现 为 肌 j 主
风邪袭 络 , 性 以标 实 为 主 , 期 治 疗 以 祛 风 通 络 为 病 此 法, 泻风 池 、 谷 、 关 、 缺 以 祛 风 解 表散 邪 , 翳 风 合 外 列 针 以疏经 通 络 , 耳后 热 敷 以增 强 活 血 通 络 、 经 散 寒 作 温 用 。静 止期 , 病情 已趋 稳定 , 邪渐 去 , 外 气血 阻滞 为 主 , 此期 治 疗 以活血通 络 为法 , 用平 补平 泻 , 部 多采用 针 局
症 状 及体征 无 变化 。
2 结 果
经过 l ~5个 疗 程 的 治 疗 , 6 19例 中 治 愈 16例 2 (4 5 % ) 好转 4 例 (4 2 %) 未 愈 2例 ( .8 , 7 .6 , l 2 .6 , 1 1 %) 总有 效率 9 .2 , 8 8 % 见表 1 。
肌 瘫痪 。
3 讨 论
周 围性面 瘫 属 中 医 “ 中风 ” 畴 , 称 V 眼 歪 斜 , 范 俗 I ①急性 期 : 采用 远 端取穴 配 合 耳后 热
13 治 疗 方法 .
《 问》 :邪 之所 凑 , 素 云 “ 其气 必 虚” 本 病 多为 正气 不足 , ,
络脉 空 虚 , 卫外 不 固 , 邪 乘 19 患 者 分 期 治 疗 效 果 6例 例( ) %
1 1 一 般 资料 全部 病 例 均 符合 周 围性 面瘫 的诊 断 . 标 准 , 中 门诊 患 者 13例 , 院 患 者 l 其 5 住 6例 ; 性 9 男 l 例, 性7 女 8例 ; 年龄 最 小 的 7岁 , 大 的 8 最 2岁 ; 程最 病 短 的 l , 长 的半年 ; 天 最 急性 期 患者 5 2例 , 止期 患者 静
【外治技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外治技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亦称“口僻”。
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迟涩,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周围性面瘫发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皱额、闭目、耸鼻、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等。
如治疗及时得当则很快恢复健康,否则留有后遗症。
只有通过选择恰当的穴位、施以科学的针灸手法,才能做到预后更明确、疗效更肯定。
1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及病理多数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复感风寒,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收缩,使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中风,最终脱髓鞘及轴突变性改变,神经失去应有功能不能支配相应肌肉运动而瘫痪。
按中医理论,以单侧为例,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所牵引,故口眼歪斜,治宜去风痰逐瘀血,止痉挛,通经络。
则痛可愈。
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亢。
再次是七情六欲,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耳廓带状疱疹)、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神经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
2选穴原则面部属于阳明、少阳经循行之处,又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循经取穴,激发经络之气。
鼓舞阳明经气,促进气血运行,通经活络,直达病所。
选穴以手足阳明经和面部穴位为主。
张林昌选取主穴:牵正、翳风、禾髎、地仓,均取患侧;眼不能闭合配阳白、太阳,流泪配睛明,鼓腮困难配颊车,久病体虚加足三里。
刘萍根据面神经出入走行部位和经络循行治疗周围性面瘫,腧穴主治作用取穴,即患侧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承浆透颊车、地仓透迎香、下关、太阳、牵正、翳风、风池、健侧合谷。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的针灸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收治的单侧完全性面神经损伤的面神经炎患者120例以及不完全性面神经损伤的面神经炎患者120例。
将两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对照组患者均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两组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
结果完全性损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完全性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面神经炎;不同损伤程度作者单位:471000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面神经炎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周围性面瘫,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面神经管内走行的面神经发生炎症而引起。
面神经炎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快,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笔者使用针灸治疗不同损伤程度的面神经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单侧完全性面神经损伤的面神经炎患者60例以及不完全性面神经损伤的面神经炎患者120例。
将两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完全性损伤观察组: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6~68岁,平均(4376±1134)岁;其中左侧面神经炎39例,右侧面神经炎21例。
完全性损伤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68岁,平均(4296±1078)岁;其中左侧面神经炎38例,右侧面神经炎22例。
不完全性损伤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25~70岁,平均(4291±1265)岁;其中左侧面神经炎40例,右侧面神经炎20例。
不完全性损伤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7~69岁,平均(4185±1132)岁;其中左侧面神经炎39例,右侧面神经炎2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2T16:10:01.9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7期作者:裴凌
[导读]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以突发一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涎等。
(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医医院湖南湘西 416000)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根据损伤程度分成A组和B组。
其中48例轻度损伤患者纳入A组,64例重度损伤患者纳入B组。
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轻度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更高。
关键词:针灸;不同损伤程度;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效果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以突发一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涎等[1],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西医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但副作用大、病情易反复[2]。
针灸可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神经功能,对周围性面神经炎具有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分析了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均突然出现不能皱眉、额纹消失、单侧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露齿、饮食时流涎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同侧耳后疼痛、颈项不适、头痛等症状。
研究对象排除继发性面瘫、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智力障碍、严重视力、听力、语言功能等交流障碍者。
根据研究对象损伤程度分成A组和B组。
其中病变面积<30%者为轻度损伤,纳入A组,共计48例,包括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年龄(41.54±10.63)岁;体重45kg~80kg,平均体重(62.16±11.35)Kg;病程1d~3d,平均病程(1.62±0.48)d。
病变面积≥30%者为重度损伤,纳入B组,共计64例,包括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24岁-60岁,平均年龄(42.12±10.91)岁;体重46kg~81kg,平均体重(62.43±11.52)kg;病程1d~5d,平均病程(1.92±0.60)d。
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急性期穴位取患侧地仓、颊车、阳白、下关、太阳、颧髎、攒竹、迎香、承浆、翳风等,针刺得气后捻转提插,留针20min。
恢复期取合谷、足三里、阴交行艾灸法,针刺得气后在针柄点燃艾柱,2壮/次。
艾灸时避免当风,注意预防烫伤。
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1.3评价标准[3]
治愈:治疗后患者静止时、活动时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
有效:治疗后患者静止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
活动时面部轻微不对称。
无效:治疗后患者静止时面部不对称,神经肌肉活动功能受损,存在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
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数据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录入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分析。
P值<0.05时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注:与A组对比,*表示P值<0.05
3.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其可能与病毒侵犯感觉神经细胞、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应激反应、免疫反应等有关[4]。
面神经脱髓鞘、轴突发生变性,脱髓鞘导致神经传导潜伏期变长,轴突变性致波幅降低,使患者出现面瘫症状。
中医学理论将周围性面神经炎归纳于“卒口僻”、“口眼歪斜”等范畴,其病机为机体正气不足,脉络亏虚,风邪乘虚而入,侵袭阳明、少阳经脉、致使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发作为口眼歪斜、闭眼、皱眉、耸鼻、鼓腮不能。
针灸是中医学传统特色外治法,治疗面瘫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具有通畅气血、宣散邪气之功效[5]。
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的治疗以驱邪为主,地仓穴为手足阳明之会,可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颊车穴传输水谷精微,可祛风清热、开关通络;阳白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可疏风清热、清利头目;下关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可清热疏风、通利关窍;配以太阳、颧髎、攒竹、迎香、承浆、翳风可更好地祛风通络、驱邪外出;合谷穴为治疗口面部疾病之要穴,祛除阳明、太阳经之邪气;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可补养气血、濡养经筋。
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缓解期的治疗以扶正为主。
艾灸法
通过艾绒的药力和热力增强驱散风邪、温经散寒的作用,同时可活血通络、补气养血;艾灸法有助于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消除或缓解神经乐迫症状,有利于面部神经、肌力的恢复[6]。
本研究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实施针灸法治疗,病变<30%的轻度损伤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病变≥30%的重度损伤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
两组总有效率相仿,这一结果提示,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其中病变<30%的轻度损伤患者治愈率为68.75%,明显高于病变≥30%的重度损伤患者的40.63%。
这一结果提示轻度损伤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好,多数患者不会留下后遗症。
综上所述,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轻度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董态.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分期辨证针灸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8):44-45.
[2]杨文彩.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224-225
[3]徐志凤.陈国华.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6,29(4):111-113
[4]唐于.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155-157
[5]胡奇志.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时机与刺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46-46
[6]刘维.李梦.谢文雅.周围性面神经炎针灸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3):43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