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客车平顺性及操纵稳定性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车平顺性解析

汽车平顺性解析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的振动和噪音也 会对车辆的平顺性产生影 响。
路况质量
路面质量
路面质量差会导致车辆颠 簸,影响平顺性。
道路坡度
道路坡度会导致车辆上下 颠簸,影响平顺性。
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会导致车辆频繁 启动和制动,影响平顺性 。
环境条件
风速
风速过大会导致车辆摇晃,影响 平顺性。
气温
气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车辆的悬挂 系统和轮胎性能,从而影响平顺性 。
环境条件改善与适应性技术
环境适应性悬挂系统
通过采用环境适应性悬挂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 同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平顺性。例如,在高速行驶时增加悬挂系统的刚度以提 高稳定性,在颠簸的路面上减少悬挂系统的刚度以减少振动。
环境条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安装环境条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条件,如路面 状况、天气状况等,并及时向驾驶员发出预警,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平顺性。
05
汽车平顺性的未来发 展趋势与挑战
新兴技术与未来发展
车辆动力学控制
利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和算法,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平顺性,确保 乘客的舒适度。
智能悬架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实时感知车辆行驶状态,自动调整悬架刚度和阻 尼,以实现最佳的平顺性能。
新能源驱动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将改变车辆的动力输出特性和振动 噪声特性,对平顺性提出新的挑战。
智能化与自适应悬挂系统
智能化悬挂系统
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算法,实时感知道路条件和车辆行驶状态, 自动调整悬挂系统参数,以提高平顺性能。
自适应悬挂系统
根据车辆载荷和行驶状态,自动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以 保证最佳的平顺性能。

操稳试验报告

操稳试验报告

20
0
0
0.5
1
1.5
2
2.5
3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图8 左转时脉冲试验相频特性(第1次) x-频率(Hz) y-相位滞后角a(°)
国家汽车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襄樊)
试验报告
编号:09-WT-ZC-00975 第 9 页 共 17 页
0.5
0.4
0.3
0.2
国家汽车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襄樊)
试验报告
编号:09-WT-ZC-00975 第 12 页 共 17 页
侧向加速与转向盘转角的关系 4.00
3.00
2.00
1.00
0.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试验报告
编号:09-WT-ZC-00975 第 6 页 共 17 页
0.5
0.4
0.3
0.2
0.1
0
0
0.5
1
1.5
2
2.5
3
图3 右转时脉冲试验幅频特性(第2次) x-频率(Hz) y-幅值比(s-1)
0
0
0.5
1
1.5
2
2.5
3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图4 右转时脉冲试验相频特性(第2次) x-频率(Hz) y-相位滞后角a(°)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汽车的操稳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面,而且也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为了保证安全行驶,汽车的操稳性受到汽车设计者很大的重视,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如何试验并评价汽车的操稳性显得极其重要。

汽车操控稳定性分为两个方面:1、操控性: 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2、稳定性:指汽车受到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阵风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一、常用试验仪器1、陀螺仪:用于汽车运动状态下测动态参数,如汽车行进方位角,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等;2、光束水准车轮定位仪:测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外倾角,车轮前束,车轮最大转角及转角差;3、车辆动态测试仪:测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汽车横向加速度与纵向加速度等运动参数;4、力矩及转角仪:测转向盘转角或力矩;5、五轮仪和磁带机等。

二、试验分类三、稳态回转试验01试验步骤1、在试验场上,用明显的颜色画出半径为15m或20m的圆周;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加热到正常工作温度;3、试验开始前,汽车应以侧向加速度为3m/s²的相应车速沿画定的圆周行驶500m以使轮胎升温。

4、以最低稳定速度沿所画圆周行驶,待安装于汽车纵向对称面上的车速传感器在半圈内都能对准地面所画的圆周时,固定转向盘不动,停车并开始记录,记下各变量的零线,然后,汽车起步,缓缓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0·25m/s²),直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6·5m/s²为止,记录整个过程。

5、试验按向左转和右转两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三次。

每次试验开始时车身应处于正中央。

02评价条件1、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值An: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的侧向加速度值,越大越好;2、不足转向度:按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²点的平均值计算,越小越好;3、车厢侧倾度K:按车厢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²点的平均斜率计算,越小越好。

汽车平顺性实验报告

汽车平顺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汽车平顺性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平顺性试验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的理解,为今后从事汽车性能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汽车平顺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避免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使人感到不舒服、疲劳,甚至损害健康,或者使货物损坏的性能。

汽车平顺性试验主要是通过测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来评价汽车的平顺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车辆:M类载客汽车2. 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3. 数据采集仪:INV3060S型智能采集仪4. GPS时间同步装置5. 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软件:DASP-V11工程版6. 汽车平顺性分析软件:DASP-汽车平顺性分析软件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准备: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座椅靠背处、坐垫上方以及脚支撑板处,采用真人加载,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2. 实验数据采集:在脉冲输入(凸块)下,分别以10-60km/h的速度行驶,在随机输入(一般路面)下,分别以40-70km/h的速度行驶。

使用INV3060S型智能采集仪采集各测点的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DASP-V11工程版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大加速度响应值及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4. 汽车平顺性评价: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与行车速度的评价关系曲线,分析汽车的平顺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各测点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值及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2. 汽车平顺性评价:根据评价关系曲线,分析汽车的平顺性。

以座椅靠背处为例,当车速为60km/h时,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5g,说明在此速度下,座椅靠背处的振动较为明显,汽车的平顺性有待提高。

3. 对比分析:将本次实验结果与标准平顺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汽车平顺性的优劣。

六、实验结论1. 本次实验通过对汽车平顺性的实际测量和分析,了解了汽车平顺性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35
重心[centre of gravity]
1、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2、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3、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 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4、物体的重心位置,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 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例如,均匀球体的重 心在球心。
5、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 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载重 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36
力矩 (torque)
➢ 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 ➢ 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的量度 ➢ 力对物体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可分为力对轴
α
u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12
3.FY-α曲线
FY k
k—侧偏刚度。
FY一定时希望侧 偏角越小越好,所 以 |k| 越大越好。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13
二、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的尺寸、型式和结构参数对侧偏刚度有显著影响。
大尺寸轮胎
大尺寸轮胎
子午线轮胎
侧偏刚度大
钢丝子午线轮胎
奔驰CLK跑车:前轮205/55R16,后轮225/50R16。
前205、后225的轮胎组合,使得前轮的侧偏刚度小于后轮,
有利于营造不足转向特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指标
52
四、转向操作轻便性
➢路试检测
等速圆周行驶,用转向力测试仪测试转向盘 外缘的最大切向力不得大于150N。
➢原地检测

汽车平顺性检测实验报告

汽车平顺性检测实验报告

由此根据公式得 f0hs 1.8893 0.2411
由此根据公式得 f0hx 1.9150
图表前-前上
前上横纵坐标数据:
9.8926 -0.0659 10.0479 0.0906 10.4148 -0.0397
10.7324 0.0117
11.1134 -0.0040
前下横纵坐标数据:
相应轴载质量 前轴 kg;后轴 kg。
空车质量 1105 kg。
相应轴载质量 前轴 kg;后轴 kg。
悬架型式 前端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后端 扭力梁式拖曳臂悬架
弹性元件型式,主要尺寸参数
前端
后端
减震器型式,主要尺寸参数
前端 液压
后端 液压
轮胎型式和尺寸 前轮 185/60 R15
后轮 185/60 R15
轮胎气压
前轮 2.1bar 后轮2.1bar
轴距
2460mm
轮距 前轮 1460mm
后轮 1460mm
b.测试仪器
比利时LMS公司的振动、噪声测试仪器
c.试验条件
8
产生自由衰减的条件: 滚下法
凸块高度:
120mm
非测试端悬架是否卡死: 否
是否拆下减震器:

是否拆下缓冲块:

9
1.5898 1.7949 10.1214 10.9630
则可由以上数据计算平均值:车身的固有频率为 f0 2.1874 ,车轮的固有频率为
f 2.5479 ,平均阻尼比为 0.2472
评价:
汽车的固有频率是衡量汽车平顺性的重要参数,它由悬架刚度和悬架弹簧支 承的质量(簧载质量)所决定。人体所习惯的垂直振动频率约为 1~1.6Hz。振 动加速度极限值 应为 0.2g~0.3g。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应接近或处于人体适应 的频率范围,才能满足舒适性要求。Ψ值取大,能使振动迅速衰减,但会把路面 较大的冲击传递到车身,Ψ值取小,振动衰减慢,受冲击后振动持续时间长,使 乘客感到不舒服。由实验结果车身以及车轮的固有频率明显大于 1.6Hz。所以整 车的平顺性欠佳。

汽车平顺性性能试验解析

汽车平顺性性能试验解析

汽车平顺性性能试验解析汇报人:日期:•汽车平顺性性能试验概述•平顺性试验方法详解•平顺性性能影响因素•平顺性性能提升策略•平顺性性能试验案例分析•平顺性性能试验未来发展趋势01汽车平顺性性能试验概述平顺性定义平顺性的重要性平顺性定义及重要性试验目的试验内容平顺性试验目的和内容平顺性试验流程和标准试验流程标准02平顺性试验方法详解整车平顺性试验选择具有不同特征的路面,如平坦、坡道、弯道等,以及不同的道路条件,如干燥、湿滑、冰雪等。

试验场地使用高精度仪器来测量车辆的振动、加速度、速度等参数,如加速度计、速度计、位移计等。

试验设备在各种路况和条件下,对车辆进行行驶测试,记录相关参数,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试验过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车辆的平顺性性能,包括振动频率、振幅、相位等参数。

数据分析零部件平顺性试验针对车辆的各个零部件,如悬挂系统、座椅、方向盘等。

试验对象试验设备试验过程数据分析根据不同零部件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测试设备,如振动台、激振器、力传感器等。

在实验室中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振动测试、疲劳强度测试等,以评估其在不同路况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评价各个零部件的平顺性性能,如振动特性、刚度、阻尼等参数。

建模方法模型验证性能预测优化设计模拟仿真分析03平顺性性能影响因素车辆自身因素悬挂系统轮胎的尺寸、胎压和充气状态都会影响车辆的平顺性。

充气不足或胎压过高都会降低轮胎的吸震性能。

轮胎车身结构交通状况交通密度、速度和流量也会影响车辆的平顺性。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辆需要承受较高的气流冲击。

路面条件路面类型、状况和不平度都会影响车辆的平顺性。

例如,破损的路面或桥梁接缝处可能会引发较大的冲击和振动。

气候条件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可能会增加行驶中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车辆的平顺性。

外部环境因素驾驶技能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经验对车辆的平顺性有很大的影响。

熟练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路况和交通状况,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宇通客车为例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宇通客车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宇通客车为例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李雪学号013140437指导教师王晶晶职称讲师2018 年 4 月15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李雪学号:0131404372018 年4 月15 日Godfeed Adjapong Afrifa Kesseven Padachi(2016)在《营运资金水平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一文中指出,通过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国外不同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期进行了分析比较,将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与公司的绩效相联系,突出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得出了营运资金水平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理论上当企业的营运资金水平达到最优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同时达到最大化。

Laura Aseru Orobia Kesseven Padachi John.C.Munene(2016)在《为什么一些小企业忽视了严格的营运资金管理程序》一文中指出,中小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企业资金与库存商品的管理,其次是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对于支付管理秩序较少。

李心合(2016)在其发表的《如何全面解读财务报表》中提出近年来,笔者陆续接触和阅读过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这些报告形式单调、内容简单、思路格式化,可读性和价值大打折扣。

尤其证人困惑的是,财务报表是出自专业会计人员之手,可其含义却经常被会计人员甚至是高层会计人员所曲解。

因此,即使是专业财会人员,也有必要重新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

陆静超(2015)在其发表的《“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中提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长期呈不合理态势,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十分紧迫的战略问题。

宇通客车分析报告

宇通客车分析报告

宇通客车分析报告1. 简介宇通客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公司之一,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客车,包括城市公交车、旅游大巴和校车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宇通客车的市场地位、产品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来了解该公司的情况。

2. 市场地位宇通客车在中国客车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是市场上的领先者之一。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公交、旅游和学校等领域。

宇通客车以其可靠性、高安全性和舒适性等特点受到用户的好评,并获得了多个行业奖项。

3. 产品特点宇通客车的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 多样化的产品线:宇通客车提供多种类型的客车,包括不同尺寸、不同座椅布局和不同功能的车辆,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先进的技术:宇通客车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等。

- 注重安全性:宇通客车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安全性,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先进的安全设备来保护乘客的安全。

4. 发展趋势宇通客车面临着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新能源客车的崛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新能源客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宇通客车积极推出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等新能源产品。

- 智能化的发展: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客车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宇通客车正在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客车的智能化水平。

- 国际市场的拓展:宇通客车已经开始进军国际市场,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5. 结论综上所述,宇通客车作为中国领先的客车制造商,凭借其市场地位、产品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优势,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公司在新能源客车和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已经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宇通客车将继续努力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客车产品。

车辆平顺性评价方法及试验研究

车辆平顺性评价方法及试验研究

2、舒适度评价法
2、舒适度评价法
舒适度评价法是一种基于乘员感受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其他 形式,收集乘员对车辆平顺性的评价数据,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处理,以得 出乘员对车辆平顺性的整体感受。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乘员的真实感受,但 是需要足够的样本数据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此外,由于不同乘员对舒适度 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或指南,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 响。
(2)半主观半客观评价法的优缺点:半主观半客观评价法能够综合考虑乘员 的感受和车辆的振动性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半主观半客观评价法的 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总结了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 重要性和发展历程,以及现有的评价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汽车平顺性评价 方法主要采用客观评价法和半主观半客观评价法,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 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反映车辆的振动性能和乘员的感受,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工 作,探索更加准确、可靠、实用的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言
引言
汽车平顺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感受到的振动和冲击程度,它对 于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作为车辆性能评估 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备受。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平顺性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展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结论
1、研究更加精确的试验和测量设备,以提高汽车平顺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2、探索更加科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减小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评价 结果的影响。
结论

宇通:让技术创新叫好又叫座

宇通:让技术创新叫好又叫座

04□邮箱:****************1月11日,当宇通技术副总监、技术研究院院长汤望带领着三位博士接受行业媒体的采访时,有媒体笑称这是阵容最豪华的团队,副院长阎备战是油耗分析方面的专家,还有两位博士分别是安全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专家,而20多年从事客车技术研究的经历,使得汤望在产品研发和技术管理方面颇有造诣。

他们的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让大量安全、节能、环保的技术得以应用在宇通的客车上,让用户感受到了宇通客车所带给他们的价值,而用户也对宇通在技术上的成果和创新予以认可,市场“用脚投票”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2012年,宇通销量达51688辆,销量和增量均列行业第一,其中,校车、天然气客车、新能源客车的销量都是第一,在这3个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细分市场里,宇通凭借着丰富的研发经验、充足的技术储备以及强大的开发能力实现了遥遥领先。

尤其是新能源客车,虽然宇通公开宣传的不多,却是卖得最多的,在这背后,是宇通技术团队在前期储备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心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对于宇通来说是多项技术成果得以市场化应用的一年,是更多创新技术在开发的一年,而这正是宇通在年景不好的时候仍能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的重要因素。

安全技术同步欧洲2012年,交通部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客运安全管理,套在客车头上的安全紧箍咒越念越紧。

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于客车安全也越发关注,社会舆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关注客车的安全营运问题。

宇通作为客车行业的领头羊,在提升客车安全性能上一直不遗余力。

“宇通在去年推出了四大预警系统、五大视野保障系统、六大操控技术,以及一项远程安全技术。

这些技术是宇通在这两年内特别是在2012年为客车安全所装备的各种新技术。

”汤望介绍道,其中,■ 本报记者 余春瑜四大预警系统包括FCWS 前向碰撞预警系统、DFW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TPMS 胎压监测系统、LDWS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五大视野保障系统包括360。

全景环视系统、夜视系统、倒车监视雷达系统、HUD 抬头显示系统、AFS 自适应前照灯控制系统;六大操控技术为ESC/ESP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HSA 坡道起步辅助、EBS 电控制动系统、VVEB 可变气门排气制动技术、ECAS Ⅱ电控空气悬架、ACC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ZK6895H型系列高速客车

ZK6895H型系列高速客车

手动应急两种开关, 也可选 装遥控装置。车 门也可
设 防夹 装置 。
() 3舱门。车身侧围蒙皮下部 为舱 门结构, 分为 行李舱 门和设备舱 门, 行李舱 内设 照明装置。根据
客户需要, 舱门固定可用橡胶铰链 。 () 4侧窗、 驾驶窗及前后风窗。该 车型车身两侧 装有 6 块曲面钢化玻璃, 为了增加空气流动性 , 将驾
ZK6 9 H . 8 5
Ke r s c a h o t o n ywo d :o c u l kig;s mi n c q eb d ;tc n lg et r ;p rom a c aa tr o e - mo o o u o y e h oo yfau e efr n ep rmee
设有脚踏。为了方便 团体旅游 的需要 , 还特别设置 了一个 导游 椅 。
() 6空调制冷及送风装置 。该车型的空调制冷 系统选用大功率制冷超 薄非独立空调系统 , 送风道 与内行李架浑然一 体 , 每个座椅 上方装有 可调式送 风 口, 送风角度及送风量可任意调节。 () 7暖风系统。该车型可根据需要配独立式水
() 1该车型吸收了欧洲先进豪华客车制造技术 和生产工艺 。车身造型具有 明显 的欧洲风格 , 造型 典雅 , 围曲线流畅、 侧 明快 、 平滑 。 () 2客车骨架 。该车车身结构骨架为半承载式 ,
车身骨架与底架设计成大容积贯通式行李舱 。整车 结构先用组合胎具将左 、 右侧 , 后 围和车顶骨架 前、 五大片分别组焊, 然后 与底架组焊成一体。车架 为 三段式桁架结构, 纵梁从 中间断开 , 、 前 后段槽形 纵 梁与中段栅格式结构组成一体 , 中段可做成贯通行
式空调 、 独立 水 暖式 暖 风装 置及 除 霜设 备、 碟 多 V D机配 1 寸彩显、 C 8 豪华航空可调式空调 出风 I = 1

营运车辆操纵稳定性主客观综合评价研究

营运车辆操纵稳定性主客观综合评价研究

营运车辆操纵稳定性主客观综合评价研究作者:周俊朱佳张思聪彭舶航来源:《专用汽车》2024年第04期摘要:经济和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道路运输业。

从营运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主客观评价相互配合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操纵稳定性的主客观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客观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其次选择对三辆营运车辆进行实际试验,收集影响操纵稳定性的数据,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试验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的各评价指标进行测算和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为营运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评价提供指导。

关键词:操纵稳定性;主客观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U461 收稿日期:2024-02-10DOI:10.19999/ki.1004-0226.2024.04.0271 前言营运车辆包括货车、客车、公交车、网约车和出租车等,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道路运输机动车。

这种车型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也符合低碳环保的出行选择。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安全使用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指车辆在正常行驶时,面对外界干扰能够保持稳定。

操纵稳定性包括操纵性和稳定性两方面,前者是指车辆对驾驶员指令的响应能力,后者是指车辆在面对干扰时恢复至稳定状态的能力[1]。

2 理论基础2.1 操纵稳定性指标的确定我国操纵稳定性能试验方法和标准主要包括:根据JT/T 884—2014要求的稳态回转试验传感器所测得侧向加速度、侧倾角、横向载荷转移率这些常见的侧翻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依据GB/T 6323—2014设定的蛇形试验比较分析其最大横向位移、侧倾角、侧向加速度,评价标准依据GB/T 6323—201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的稳态回转试验评价标准,按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n、不足转向度U、车箱侧倾度Kø三项指标进行评价计分[2],最后对操纵稳定性能各试验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2.2 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定一般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主观评价法是靠实验评价者根据实验时的实际结果并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法是通过测试仪器测量出被验体的表征性能的物理量。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分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分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分析摘要:现如今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尤其近年来汽车的普及,除了外观之外,人们对汽车的各项性能也十分重视。

汽车操作稳定性能道路测试可以为结构的合理性、产品设计的正确性、性能的优越性及部件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本文则从客观角度出发,分析利用GPS定位原理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试验结果,为改善汽车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通常将汽车投入到市场之前需要对样车进行反复测试,便于及时对安全隐患和不合理之处做出修改。

近年来,汽车气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消费者求快求异的特点,一些汽车厂商都加快了研发力度和缩短投放周期,速度的加快必然会减少样车测试次数,不容易发现质量问题。

由于汽车使用条件较为复杂,有诸多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能因素,只有通过实际的道路试验才能判断汽车的操作稳定性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公路要求。

1.汽车操作稳定性能相关概述汽车操作稳定性是指在汽车驾驶者在不过度疲劳和紧张的情况下能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行驶方向的驾驶能力。

评价汽车操作稳定性能的表现为根据地形、道路和交通情况的限制,汽车依然可以正确按照操作机构给予的方向行驶,且具有抵抗力图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后保持稳定性的适当能力。

2.汽车操纵稳定性能道路试验分析2.1汽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评价指标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汽车行驶主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方面使用条件才能保证车辆优良的操作稳定性。

一方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稳定行驶的性能,具体指车辆要想改变行驶轨迹,必须有足够的抵抗力来发挥应有的干扰能力。

另一方面能够按照驾驶员制定的行驶路线前进。

所以,汽车操作稳定性能道路试验的研究主体是车辆的运动在转向盘输入情况下的响应特性,因此,其具体试验应包括转向盘回能力和转向盘的力脉。

具体评价指标为,通过试验测试设备测出是表征车辆行驶速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等物理量。

铁道车辆平稳性分析

铁道车辆平稳性分析

铁道车辆平稳性分析1.车辆平稳性评价指标1.1 sperling平稳性指标欧洲铁路联盟以及前社会主义国家铁路合作组织均采用平稳性指数来评定车辆的运行品质。

等人在大量单一频率振动的实验基础上提出影响车辆平稳性的两个重亦即(加速度变化率)。

并将之积改写为,则。

由此可见,在一定意如果车体的简谐振动为则,其幅值为:把反映冲动的的乘积作为衡量标准来评定车辆运行平稳性。

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数的经验公式为:式中——振幅(cm);f——振动频率(Hz);a——加速度,其值为:;——与振动频率有关的加权系数。

对于垂向振动和横向振动是不同的,具体情况见错误!未指定书签。

表1振动频率与加权系数关系公式公式4指定书签。

表2车辆运行平稳性及舒适度指标与等级对1.的,向振动确定的平稳性指标等级与根据横向振动确定的平稳性指标等级存在较大的差异。

2.该评价方法不够灵敏。

由于人体对不同振动频率的反应不同,当对应某一频率范围的平稳性指标值很大值大于,在该窄带中的振动已超出了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但在其它频带中值都很小,由于该方向总的平稳性指标是不同振动频率的平稳性指标求和,因而可能该方向总的砰值并不大,从而认为该车辆的平稳性能符合要求是不正确的。

1.2 ISO2631标准1.2.1 ISO2631标准概述ISO2631是有关人体承受振动评价的国际标准,它是由ISO/TC108,即国际标准频率1.极限,2.暴露时间极限:这个极限值与人体的健康和安全保护有关,在没有特别理由和事先警告,我们一般是不建议在暴露极限范围外进行工作,甚至没有任何工作任务允许在暴露极限范围外完成。

3.减少舒适界限:此界限涉及到人体的舒适性保护,它是有关人在乘坐交通运输工具时,人们进行诸如吃饭、阅读和写作行为的难易程度问题。

1.2.2 ISO2631的几种评价方法1.2.2.1 ISO2631的总的加权值评价法总的加权值评价法是在某一方向上所有加速度均方根值分量的方值和根值作为评价指标。

宇通实习报告

宇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加入了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通”)进行实习。

作为我国领先的客车生产企业,宇通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严谨的管理体系。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企业的严谨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氛围,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及心得1. 实习内容在宇通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客车生产线的参观学习、零部件的组装实践以及企业文化的了解等方面的工作。

(1)参观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参观了宇通的客车生产线,了解了客车从零部件组装到整车装配的整个过程。

此外,我还参观了宇通的实验室,了解了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

(2)零部件组装实践:在组装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安装客车零部件,掌握了基本的组装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客车的结构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企业文化了解: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宇通的企业文化培训,学习了宇通的发展历程、企业理念、价值观等方面内容。

这使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企业,增强了作为一名宇通人的自豪感。

2. 实习心得(1)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操作实践,让我对客车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与同事们一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3)职业素养:在宇通,我看到了员工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这让我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未来的职场人,我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磨练职业素养,为将来的人生道路做好准备。

三、总结通过在宇通的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感谢宇通给予我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在实践中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所学,为我国客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汽车操纵稳定性内容、评价指标与检验方法

汽车操纵稳定性内容、评价指标与检验方法

轮胎坐标系
轮胎的侧偏现象
因轮胎侧向弹性,车轮受侧向力的作用使轮心速度方 向偏离车轮平面的现象。侧向力因转向、路面倾斜、风力 等引起。转向引起的侧向力总是指向汽车内侧。侧偏角总 是位于和侧偏力指向相反的一侧。
轮胎的侧偏现象
轮胎的侧偏特性
在侧偏角<5时,侧偏力和侧偏角成线性关系。这时,
式中,k称为侧偏刚度F(y N/rkad)。为曲线在=0处的斜率。
又有
1()
式中:为前轮转角(已知); 为前轮速度与x轴夹角(未知)。
又有
tg u1yvar var
u1x u u u
式中:u,v为汽车质心速度在x,y轴上的分量; u1x,v1y为前轮轮心速度在x,y轴上的分量 为前轮速度与x轴夹角(现在已知)。
根据上式,有
1()u va ur -
同理,
2
v u
F YF Y F Y k k
外倾角对操稳性的影响
外倾角增大会影响最大地面侧向反力,降 低极限侧向加速度,故高速汽车转弯时应使 前外轮尽量垂直于地面。
轮胎特性参数的正负规定
(一)汽车模型的简化
*忽略转向系统的影响,直接以前轮转角为输入。 *不考虑振动、侧倾、俯仰运动,认为汽车只作平行
于地面的运动; *不考虑轮胎切向力、外倾角、空气阻力的影响; *忽略左右轮胎载荷变化引起的侧偏特性变化; *忽略轮胎回正力矩; *认为轮胎侧偏特性处于线性范围; *认为汽车沿x轴速度不变。
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三)力学分析
根据牛顿定律
Fx max m(u vr )
Fy may m(vur )
M z
Iz
r
式中:Fx ,Fy为作用在汽车质心上的外力合力在x、y 轴上的投影。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

操稳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3. 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
1) 系统输入
给转向盘一个角位移输入,称为角位移输入;给 转向盘一个力矩输入,称为力矩输入。
2) 输入种类
有阶跃输入、正弦输入、脉冲输入3种。
阶跃
正弦
脉冲
xua
t

t
t
操稳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3. 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
3) 时域响应
(1) 稳态响应:系统输入为周期性或恒定性的, 输出也是周期性或恒定性的,输入和输出之 间相对稳定。
不足转向 过多转向
δ 不变
汽车的三种 稳态转向特性
操稳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4.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与试验方法
主观评价方法:让试验评价人员根据试验时自己 的感觉来进行评价,即感觉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通过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量 如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角及转向力来 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可用室内台架试验,测定 并评价有关操纵稳定的性质,也可通过道路试验, 计测汽车转弯和越线行驶的运动状态。
(2) 瞬态响应:从转向至稳态响应的中间过程, 即系统输入为周期性或恒定性而输出不是周 期性或恒定性,两者不保持相对稳定。
操稳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3. 稳态响应与瞬态响 应
4) 稳态转向特性
中性转向
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 多转向。
操纵稳定性良好的汽车应
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一般的汽车不应该具有过 多转向的特性。
本节主要内容:
简介汽车操纵稳定性能方面理论知识,操纵稳定 性能试验目的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及其工作原 理,实验步骤。
重点:基础理论、试验数据处理
操稳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汽车平顺性能测试实验

汽车平顺性能测试实验

平顺性测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实验条件和方法
2.实验方法 1) 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
(1) 检测方法:
④ 试验时,汽车在稳速段内要稳住车速,然后以规定的 车速匀速驶过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用磁带记录仪记 录各测量点的加速度时间历程,测量通过试验路段的 时间,以计算平均车速。样本记录长度不短于3 min。
平顺性测试
1.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1) 测试仪器系统 该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和磁带记录 仪等组成。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1.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2) 数据处理设备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1.随机输入行驶性能检测的设备
3) 2512型“人体响应振级计”
平顺性测试
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轿车客车用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tcd货车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tfd厢底板中心和距车厢边板车厢后板各300mm处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车速特性v常用车速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或功率谱函数以及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车速特性v来评价
实验教学系列课件
----汽车平顺性能测试实验
• 本节主要内容:
– 简介汽车平顺性能方面理论知识,性能试验目 的和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实验 步骤。
平顺性测试
一、理论基础
3.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TFD、TCD、σW、σ)与车速的 关系曲线
– 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TFD、TCD、σW、σ)与车速的关系 可用车速特性来评价。 – 轿车、客车,用“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TCD-v来评 价。 – 货车,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TFD- v,车 厢底板中心和距车厢边板、车厢后板各300 mm处的振 动加速度均方根值车速特性σ-v,常用车速的加速度功 率谱密度函数(或功率谱函数)以及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 车速特性σw-v来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MS b 虚拟实验室的两个模块,多体动力学和耐久性分析整合成 为“系统级疲劳”。其思路是把多体分析(刚体和柔体混合分析)得到的部件载 荷信息直接传递给同一仿真平台上的耐久性分析模块,用户只需输入必须的材料 特性参数,即可得到柔体部件的疲劳寿命(或损伤)分布。
虚拟实验室的集成解决方案“系统级疲劳”,已经得到业内重量级客户的认 可,包括 PSA 标致雪铁龙集团,波音公司,丰田赛车开发公司,宝马汽车公司, 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康明斯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法雷奥汽车部件公司,Aisin 汽车部件公司,等等。
2.1 钢板弹簧的建模...........................................................................................................3 2.1.1 前悬架板簧建模...............................................................................................4 2.1.2 后悬架板簧建模...............................................................................................5
A5
减震器活动杆-rl A6 减震器筒-rr
A7
减震器活动杆-rr A8 钢板弹簧-segA-rl
A9
钢板弹簧-seg3-rl A10 钢板弹簧-segB-rl
A11 吊耳-rl
A12 吊耳-rr
A13 转向节-rl
A14 转向节-rr
A15 钢板弹簧-segB-rr A16 钢板弹簧-seg3-rr
的颠簸和回弹过程。 本文主要进行整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关注板簧垂直方向上的刚度和阻尼特 性,故选择三段法对板簧进行建模。
2.1.1 前悬架板簧建模
前悬架板簧垂直方向刚度要求如图 3:
4
图 3 前悬架弹簧性能参数
用三段法建立前悬架板簧仿真模型,并根据前悬架弹簧性能参数,调整模型 中RSDA的刚度和阻尼,使其静挠度达到P=0,f=0&P=16000,f=79mm的要求。建立 的板簧模型如图 4所示:
A17 钢板弹簧-segA-rr A18 车架
表 4 后悬架铰链明细
F1 固定副 F2 固定副 F3 旋转副 F4 旋转副
F5 球副 F6
球副
F7 圆柱副 F8 圆柱副
F9 球副 F10
球副
F11 旋转副 F12 旋转副
F13 旋转副 F14
旋转副
F15
限制 X、Z 方向平移
F16
旋转副
F17 旋转副 F18
H23
限制 Z 方向 平移和转动
H24
固定副 球副 球副 旋转副
旋转副
固定副
2.3 后悬架多刚体模型的建立
图 9为后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其拓扑构型如图 10所示,各构件之间通过铰链 连接。部件名称和铰链连接方式详见表 3、 表 4。
图 9 后悬架多体模型
8
A1
A2
F3
F4
A13
A14
F1
F2
A4 F5
9
构质量:202kg 估算底盘质量为:9750-780-325-447-246-202=7750kg 动力总成质量以集中质量的方式加载到底盘上。在动力总成质心位置通过固
2
1 前言
2007 年 2 月初,宇通客车对 LMS b 虚拟实验室在整车建模和仿真 上的能力进行评估。要求 LMS China 进行其某型号客车的平顺性分析,同时对 该车辆的前悬架进行运动学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 立、仿真分析过程以及结果数据分析等。
LMS 是以工程创新为宗旨的新技术公司,成立于 1980 年。长期以来,LMS 以工程咨询服务为基础,逐步在试验测量设备与处理软件、CAE 分析软件这两 大领域取得技术领先地位。
2.4.1 质量特性参数的确定.......................................................................................9 2.4.2 系统建模及仿真.............................................................................................10 3 仿真计算.................................................................................................................................12 3.1 整车仿真分析.............................................................................................................12 3.1.1 整车静平衡计算.............................................................................................12 3.1.2 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13 3.2 前悬架运动学仿真分析.............................................................................................18 4 结论.........................................................................................................................................20
图 6 后悬架板簧模型
模型中 RSDA 的刚度为 62100N·m/rad,阻尼为 2500m2·kg/s·rad。加载 后板簧竖直方向静挠度为 79.4mm,满足要求。
2.2 前悬架多刚体模型的建立
由于进行整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而与车辆行驶平顺性及成员的乘坐舒适性 直接相关的部件主要包括轮胎、悬架(弹性元件,阻尼元件,导向机构)和座椅 [1]。故本文不考虑转向机构的影响。
LMS 在 2001 年就推出了多学科集成仿真平台 LMS b 虚拟实验室, 集成了包括多体分析、疲劳寿命预测、声学仿真、结构分析前后处理、振动噪声 分析以及优化在内的仿真功能,实现了跨学科的系统级仿真,提高了仿真流程的 自动化和分析效率,因此成为 CAE 行业最先进的解决方案。
旋转副
F19
旋转副
F20
限制 X、Z 方向平移
F21
固定副
F22
限制 Z 方向 平移和转动
2.4 整车模型的建立
2.4.1 质量特性参数的确定
整车质量:9750kg(最大总质量),其中动力总成质量(加上传动轴):780kg, 前桥质量:325kg,后桥质量:447kg,六条轮胎质量:246kg。估算其它悬架机
2.2 前悬架多刚体模型的建立...........................................................................................6 2.3 后悬架多刚体模型的建立...........................................................................................8 2.4 整车模型的建立...........................................................................................................9
6
图 7为前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其拓扑构型如图 8 前悬架拓扑图 所示,各构 件之间用铰链连接,部件名称及连接方式见表 1、表 2。
图 7 前悬架多体模型
图 8 前悬架拓扑图
表 1 前悬架部件名称表
B1
轮胎-fl
B2 轮胎-fr
B3
前桥
B4 减震器筒-fl
B5
减震器活动杆-fl B6 减震器筒-fr
2 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1 钢板弹簧的建模
钢板弹簧主要用于在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传递各种力和力矩,同时其垂直变形(刚度)特性直接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在汽车行驶中钢板弹簧同时承受 垂直力、纵向力、侧向力,制动时还承受制动力矩。合理地对钢板弹簧进行简化 是建立悬架模型的重要步骤。
依据 LMS 在板簧建模以及整车仿真上丰富的工程经验,板簧建模有四种方 法。
宇通客车平顺性及操纵稳定性分析报告
作者:吴卫东 万晓峰 LMS 国际公司
时间:2007 年 3 月 30 日
1
目录
1 前言...........................................................................................................................................3 2 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