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全集
财专本11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精选)[修改版]
第一篇:财专本11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精选)财专本11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训内容一、案例分析案例一:银行储蓄存款业务1.内容回顾:案例一:信用卡业务1.内容回顾:林先生的典型案例2007年4月15日,林某因出差入住上海某酒店。
在办理入住手续时,林某持某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在酒店POS终端上进行了一笔金额为4000元的预授权交易,并在预授权交易单据上签名。
3天后办理结账手续时,酒店要求林某在3919元预授权确认单上签字,但林某以酒店提供的服务存在瑕疵为由与酒店产生纠纷,拒绝在预授权交易单据上签字,并且还通过电话要求银行拒付该笔预授权款项。
后因林某一直未付交易款项,酒店根据预授权交易单据和实际消费明细单据发起预授权确认交易,银行随即根据酒店付款请求在林某信用卡内扣收相应款项,并向酒店付款。
5月,林某发现其信用卡账户被银行扣款后,遂以预授权确认交易存单上的签名非本人所为、银行向酒店付款不当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银行扣收其账户资金的行为无效,并要求银行返还已扣收款项及443元利息和罚息,并赔偿其他相关费用和损失。
被告银行辩称,林某在酒店确实发生了3919元消费,理应支付该笔款项;酒店可直接向银行发起完成预授权交易并要求银行付款,银行对完成预授权交易凭证上有无持卡人签名、签名的真假并无审核义务,其向酒店付款并无过错,因而要求法院驳回原告林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林某虽因服务质量问题与酒店发生纠纷并拒绝在预授权确认交易单据上签字,但因林某已通过酒店POS终端进行预授权,且有关消费确已发生,银行根据酒店发起的预授权完成交易指令支付有关款项并无过错,因而判决驳回原告林某全部诉讼请求。
本案特点及要求思考问题:本案是一起因信用卡预授权业务引发的典型案例,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信用卡预授权业务一种什么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及权利义务是怎样安排的?应如何防范和控制此类交易可能引发的纠纷或风险?2.其他几个信用卡交易真实案例(1)2003年8月某一天,马小姐在上海国贸商厦下的取款机中取款后忘记取回信用卡,当天被杨某(女)捡获,在接下去的三天里杨某疯狂刷卡直到被刑侦人员当场抓获。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20页word文档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案例1案例名称: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银行案例适用:金融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案例来源:根据《爱立信倒戈投奔“洋”银行南京金融业经历“脑震荡”》,《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26日;《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此举震惊南京银行业》,新浪网,2002年3月26日等新闻报道编写案例内容2002年3月21 Et,花旗银行上海分行首先获准向中国境内各类客户开办外汇业务,这是我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第一项举措。
几乎与此同时,媒体也爆出了爱立信放弃中资银行、投奔花旗银行的新闻。
3月26日的各媒体新闻言称,近Et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作出惊人之举,凑足巨资提前还完了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元贷款,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
爱立信南京公司是南京市最大的外资企业,多年来,一直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然而,从2001年下半年起,该公司陆续归还了中资银行的贷款。
到2002年3月底,在中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剩下0.5亿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始向外资银行贷款,2001年9月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了6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12月底与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签订了1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2002年3月28日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的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
“爱立信投奔花旗”一说就是指这一协议。
协议的含义是:爱立信将其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出售给花旗银行,同时花旗银行给爱立信5亿元人民币贷款,即花旗银行将爱立信的应收账款买断,如果花旗银行收购的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爱立信不负责购回。
消息还表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已经完成了数万字的《关于爱立信事件引发的思考》研究报告。
另有报道指出,此次事件已在江苏金融业产生激烈震荡,业内人士更是开始担心此次倒戈事件会在金融业引起连锁反应。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案例1案例名称: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银行案例适用:金融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案例来源:根据《爱立信倒戈投奔“洋”银行南京金融业经历“脑震荡”》,《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26日;《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此举震惊南京银行业》,新浪网,2002年3月26日等新闻报道编写案例内容2002年3月21 Et,花旗银行上海分行首先获准向中国境内各类客户开办外汇业务,这是我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第一项举措。
几乎与此同时,媒体也爆出了爱立信放弃中资银行、投奔花旗银行的新闻。
3月26日的各媒体新闻言称,近Et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作出惊人之举,凑足巨资提前还完了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元贷款,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
爱立信南京公司是南京市最大的外资企业,多年来,一直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然而,从2001年下半年起,该公司陆续归还了中资银行的贷款。
到2002年3月底,在中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剩下0.5亿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始向外资银行贷款,2001年9月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了6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12月底与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签订了1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2002年3月28日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的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
“爱立信投奔花旗”一说就是指这一协议。
协议的含义是:爱立信将其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出售给花旗银行,同时花旗银行给爱立信5亿元人民币贷款,即花旗银行将爱立信的应收账款买断,如果花旗银行收购的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爱立信不负责购回。
消息还表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已经完成了数万字的《关于爱立信事件引发的思考》研究报告。
另有报道指出,此次事件已在江苏金融业产生激烈震荡,业内人士更是开始担心此次倒戈事件会在金融业引起连锁反应。
商业银行经营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举例:1、美国次贷危机当美国经济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1年“9·11”事件的双重打击下呈现衰退危险时,美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采取低利率和减税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使大量资金涌入沉寂10年的房地产市场。
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
不少投资人通过贷款购买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产,同时大批没有偿还能力的贷款者和有不良还款记录者也向银行申请次级按揭贷款以购买房产.房价的高涨使银行对发放贷款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创新”包括:购房无须提供首付,可从银行获得全部资金;贷款的前几年只偿还利息,不用偿还本金;对借款人不做信用审核;利率浮动。
当银行手中持有大量未来可能违约的按揭贷款时,银行则将这些不良按揭贷款打包出售,再由华尔街投行将其证券化,包括设计成诱人的金融衍生品出售给全球投资者。
然而从2006年年底开始,由于美国房产价格下跌,很多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致使次贷危机爆发.试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2、案例: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分析资料:利率敏感性分析表单位:百万元根据以上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分析资料:(1)计算期间缺口.(2)在未来一年中,市场利率如何变化对该行有利?(3)如果预测未来利率将出现相反变化,该行应如何避险?(1)0~1月:3169-3701.3=—532。
31~3月:952。
6—1211=-258.43~6月:1317.3-1270。
2=47.16~12月:1596.3-1992。
4= —396.1(2)1~3月内,利率下跌。
3~6月内,利率上涨.6~12月内,利率下跌(3)在1~3月内,营造正缺口;3~6月内,营造负缺口;6~12月内,营造正缺口。
3、案例:美国的货币中心银行增资以抵御坏债带来的风险1982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猛烈下降,进而致使其偿债发生困难。
美国银行持有的第三世界的债务超过了1000亿美元,债务国大多数是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墨西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典案例3
案例3案例名称: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模式案例适用: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成立于 1812 年。
历经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后,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在 1998 年合并组成了新公司成为“花旗集团”。
目前,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为逾一百多个国家约二亿消费者、企业、政府及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消费者银行和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
(1)以客户为中心,采取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组织结构,2002 年 6 月,花旗集团开始采用新的矩阵式结构进行重组,重组的中心内容是细分市场,进一步围绕客户寻求产品、地域之间的平衡;目标是向客户提供具有花旗特质的金融品牌,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花旗银行”,确保在各区域市场上能够占据领先位置。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花旗集团的全部业务被划分为三大块:图1:花旗银行组织结构图①①根据花旗银行年报绘制花旗集团所有业务被进一步划分到全球几大区域:北美、亚太、拉美、中东、欧洲和非洲。
以其全球消费者业务集团为例,其内部组织结构如图 2,集团内部分设业务管理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这种矩阵式结构由“纵轴”产品线和“横轴”职能部门组成,轴心是客户群。
矩阵的“横轴”职能部门为团队提供有着不同从业背景的专业人员,“纵轴”上的品牌经理被赋予相当的权利,可以充分获取不同部门的全面信息,在避免了人力重叠、收集信息效率低下等问题后,能以较小的成本更加灵敏地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通过这样的线面结合的组织架构,既能保证在各地市场上品牌的理念得到很好的理解,从而全面推进具有统一“花旗品质”的产品,又能充分照顾到各区域市场的差异,形成了其“国际化的本地银行”的优势。
图2:花旗银行全球消费者业务集团内部组织结构(2)二维双重报告关系制地区分行的业务部门分管和职能部门分管必须同时向横向划分的集团区域国际主管和纵向划分的集团相应部门主管或业务线主管报告并负责,即将同一层面的专业化板块(各职能部门)和上下垂直型领导关系(总分行)紧密结合,实行双重命令链,使员工同时接受双重领导,摈弃两者中任何一方可能存在的不足。
商业银行经典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典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经典的商业银行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这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美国次贷危机1.案例背景2007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商业银行对高风险贷款的过度发放,导致大量不良贷款产生。
2.案例分析(1)风险管理失控:在追求高收益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放松了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大量高风险贷款得以发放。
(2)金融创新过度:商业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将高风险贷款打包出售,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不断累积。
(3)监管缺失:美国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风险隐患。
3.启示(1)强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信贷风险。
(2)规范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应服务于实体经济,避免过度创新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累积。
(3)加强监管: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案例二:德意志银行洗钱丑闻1.案例背景2015年,德意志银行因涉嫌洗钱被罚款超过20亿美元。
该银行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为俄罗斯客户转移了约1000亿美元的资金。
2.案例分析(1)合规意识不足:德意志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反洗钱法规,导致洗钱行为得以发生。
(2)内部控制缺失: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3)监管不力:德国监管当局对德意志银行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洗钱行为。
3.启示(1)加强合规意识: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合规意识,防范洗钱风险。
(2)完善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
(3)强化监管: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合规运行。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案例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案例一《次贷危机后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反思》肇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多家金融机构因此倒闭,其中英国北岩银行尤为引人注目。
北岩银行直接持有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金融产品尚不到总资产1%,但是其过于依赖货币市场融资的发展战略使得该家银行忽视了流动性管理,经营过程中蕴含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北岩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引发挤提并最终被国有化。
北岩银行经营失败的教训凸显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回顾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国际实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北岩银行经营失败的原因,最后提出若干改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一.引言:始于2007年年初的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偿付危机愈演愈烈,一年多的时间席卷全球金融市场,一时间国际金融市场风声鹤唳、闻“次”色变、“海啸”突发、“危机”四起。
这场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巨幅下挫,多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巨亏,另有多家金融机构因此倒闭。
在这场危机中,远离风暴中心的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北岩银行(northern-rock-bank)尤为引人注目,其直接持有与美国次级债相关的金融产品尚不到总资产1%,但当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欧洲短期资金市场时造成流动性紧缺,北岩银行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融资出现困难,引发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
短短几个交易日中,银行股价下跌了将近80%,而严重的客户挤兑则导致30多亿英镑的资金流出,该行存款总量亦不过240亿英镑。
在陷入流动性危机泥潭长达6个月之久后,英国议会2008年2月21日通过了将其国有化的议案,授权该国政府将北岩银行的所有股份暂时归入其名下,并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来计算股东的收益。
这也成为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的首起企业国有化案例。
关于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意义,早在1977年美国花旗银行前任财务主管就作出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银行风险评级制度CAMEL(分别代表资本、资产、管理、盈利和流动性)的表述次序应当完全掉转过来,即流动性应该放在首位———LEMAC,原因在于,流动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没有它,银行不能开门营业;而有了它,银行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其它问题。
商业银行经典案例分析
❖ (3)对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有一个清醒的认 识,对企业的主要情况,如产权结构、经营 管理、资产状况、债权债务、发展规划、财 务安排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在贷前 综合考察企业,在贷后也要密切注意其发展 变化,对企业的调查必须细致人微,不能只 停留在表面上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一、相关背景材料
❖ 黄海公司申请贷款用途是弥补企业经营中的 流动资金不足,并承诺以其公司的经营收人 偿还银行贷款,并以在当地的三处房产提供 抵押担保。这三处房产系黄海公司于1996年 从某城镇开发公司购买,三处房产共计买价 788万元。但经信贷人员调查发现,由于黄海 公司尚欠开发商部分房款,开发商没有给其 开具发票,故无法办理产权证,B银行被迫以 其购房契约为该笔贷款抵押。
❖ 黄海公司成立于1991年11月2日,是重庆某 公司在当地成立的分公司,属国有企业,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黄海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 黄海公司系个人承包经营,每年上交总公司 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法人代表周某,女,50 岁,高中学历。公司下属十余名员工,均为 在当地招聘的临时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一、相关背景材料
案例内容
鉴于抵押房产产权证尚未办理完毕,故 以其购买房产的契约抵押。贷款到期后,公 司因经营滑波,无法归还贷款,提出转贷申 请,B银行在企业不欠息,并压缩规模的情况 下,对贷款数次转贷。之后该笔贷款余额压 缩至300万元,于2001年4月11日到期后逾期, 最终演变成为次级贷款。
一、相关背景材料
二、事件过程
❖ 黄海公司是在经营不善、资金紧张的情况 下,向B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的。经信贷员调查 发现,该笔贷款实际用途为所购房屋的装潢 及开办娱乐美食中心,不符合B银行流动资金 贷款规定。该公司1996年在B银行开户以来 没有任何资金和业务往来。公司提供的抵押 物由于尚欠开发商部分尾款,开发商没有给 其开具售房发票,使其无法办理产权证明。
银行管理案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案例3案例名称:商业银行多方委托贷款业务的推出与暂停案例适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与监管案例来源:《多方委托贷款央行叫停个人委托贷款不受影响》,《北京青年报))2003年1月21日案例内容2002年以来,各地商业银行先后开办了一种以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为创新基础的新业务——多方委托贷款。
这种业务一经推出,就受到委托人和借款人两方面的欢迎。
相对于个人委托贷款,应当说多方委托贷款很受市场推崇,业务发展非常顺利。
民生银行于2002年8月在杭州首推个人委托贷款,结果市场反应较为冷淡。
为走出尴尬局面,民生将个人委托贷款的方式由原来的“一对一”(即单独委托贷款,就是个人单独贷款给一个项目)转变为“多对一”(即多方委托贷款,就是企业向一群人借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悉,2002年12月底民生银行在南京开展的“多对一”个人委托贷款项目,短短3天内筹资达上亿元。
但到2003年1月,人民银行认为这种“多对一”的多方委托贷款存在风险、而且与现行银行业务制度存在一定的抵触。
由于委托贷款在中间业务监管模式上属适用备案制的业务,因此人民银行通过不予备案的方式暂停了这项业务。
案例评析那么为什么多方委托贷款比传统的单独委托贷款更受市场和银行的欢迎,而人民银行却要暂停这项业务呢?1.多方委托贷款与传统的单独委托贷款的异同比较作为一项新型的中间业务,多方委托贷款与传统的单独委托贷款相比,还是存在一些相同之处的:两者均属委托类中间业务;业务关系均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第三方(即借款人);银行均不承担贷款风险;银行的收入为手续费,等等。
但根据两者的实际操作来看,它们之间又有着明显乃至本质的区别.传统委托贷款多方委托贷款业务发起方委托人银行贷款对象委托人确定银行推荐或指定贷款用途委托人确定借款人确定,银行审核贷款金额委托人确定项目推荐时提出贷款计划数,最后视募集结果而定贷款期限委托人确定借款人与银行商定贷款利率委托人确定借款人与银行商定贷款承担委托人自负委托人自负,但银行要承担道义责任和信誉风险从表1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多方委托贷款与传统的“一对一”委托贷款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委托人地位的不同,在传统委托贷款中,贷款的五大要素均由委托人确定,银行仅代为发放、管理并协助收回,而在多方委托贷款业务中,委托人只能根据事先确定的贷款条件,选择出资或不出资。
商业银行管理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案例名称: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第二组组长:李晓康(20100514129)组员:王明洪(20100514151)一、案例适用: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风险防范机制、资产业务二、案例来源:商业银行管理与案例分析、网上查找三、案例内容:事件介绍(一)巴林银行巴林银行1763年创建于伦敦,是英国伦敦城内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的商人银行集团,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其客户也多为显贵阶层,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投资者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又像一个“商人”一样自己做买卖,也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风险。
由于善于变通,富于创新,业务范围广泛,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到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
然而,这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竟毁于一个年龄只有28岁的毛头小子尼克·里森之手。
(二)里森其人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
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机会。
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许多问题,使工作有了起色。
因此,他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尼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许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
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
这原是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于是里森又建立了名为“88888”的错误账户。
几周后,伦敦总部又要求用原来的99905的帐户来与伦敦总部联系,但这个已经建立的88888错误帐户,却没有被销掉。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全集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全集31万元,客户管理部副经理陈松河交待收受贿赂40万元。
内部控制失灵“纵容”违规越权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内部控制失灵,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监督,导致违规越权也是犯罪分子得逞的重要原因。
作为农行县级机构,农行荔波县支行行长刘虽然没有咨询上级行,也知道荔波朝阳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无力支付,但违规为荔波朝阳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出具了商业承兑担保函。
结果,周宏远成功贴现了工行郑州瑞金支行的资金。
但所谓的“银行担保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仍由原李晓燕经纬支行副行长代为办理,未得到工行总行授权。
珠海宏达公司与贵州东龙实业集团签订金额超过3亿元的假冒工矿产品交易合同。
东龙公司向珠海宏达发出43张商业承兑汇票应宏达公司总经理周宏远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贵阳瑞金支行行长石世方也越权为其出具了5份不可撤销保函,且未请示上级。
周宏远贴现了工行经纬支行首笔金额6664万元如果不是因为犯罪,这个国家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专案组发现,这起诈骗案中的发卡企业不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出具的可签发商业汇票的名单上。
在这方面,处理票据和贴现的银行应该能够发现,但最终它仍然超越了它的权限,违反了规则,擅自使它成功。
据了解,为降低金融风险,银行分行和支行的担保权和贴现权实行严格的分级负责原则,但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
一旦高管的行为失控,金融风险自然会随之而来。
大额资金的处理应始终处于上级银行的密切监督之下,并由上级银行进行检查和批准。
业内人士认为,票据业务的风险主要是由具体操作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员工的道德风险造成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和环节,监管不力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中国农业银行贵阳瑞金支行的一位重要票据经理向前行长石世方借出了4张空白承兑汇票,险些酿成大祸。
因此,我行应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建立完善、严格的监控体系。
同时,实行岗位轮换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关联企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骗取资金,加强票据业务内部审计,将使“内贼外鬼”无法相互利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典案例3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典案例3案例背景某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发展一度非常迅速,但由于长期忽视对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的建设,致使一些授信项目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识别和控制,在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时,该行贷款违约率快速上升,资产质量受到很大冲击,银行经营遭受重大危机。
案例分析1.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足该行长期忽视了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对风险的识别、测算、控制和应对能力不足,在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没有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内部风险控制标准,导致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贷款违约率上升。
解决方案:落实风险管理的全面监管、逐级授权和分行业分级别管理制度,构建“全员、全流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完善风险评估和量化手段,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2.内部控制亟待改善该行在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没有明确的人员职责和管理权限、核查和审批制度不严密,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各种风险交叉作用、互为因果。
解决方案: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和管理,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制度设计制订和流程优化,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资本充足率不足、资金运营能力不强该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负债规模较大,而资金的运营能力相对而言较弱,导致了成本率高、盈利能力低等现象,这在金融市场发生变化时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压力。
解决方案: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负债端的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负债与资产的匹配度,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资金运营能力,加强风险预警和应对能力,积极开展资本补充和融资活动。
以上是某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出现的经营管理经典案例,可以看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一个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可以说银行成功与否就在于这两个方面是否有效执行。
同时,资本充足率和资金运营能力也是银行经营管理必须重视的方面,与银行长期稳定的经营和盈利水平密切相关。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2020/6/25
陈晓静版权所有
11
案例讨论题:中国首例非银行金融机 构破产案始末
• 1.你认为广东国投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对我国商业银行有何启示?
• 2.从广东国投的发展历程中,你认为我国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哪些 方面仍需要加强?
2020/6/25
陈晓静版权所有
12
2020/6/25
陈晓静版权所有
4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 银行为求得生存,向英格兰银行求助.但英格 兰银行无法投入任何公共资金承受这个风 险.最后,巴林银行进入财产管理阶段,等同于 宣告破产.
2020/6/25
陈晓静版权所有
5
银行合并扩张案例 1.新加坡发展银行收购香港道亨银行
• 1.本案例中,你认为有哪些原因促使新加坡发展银 行收购道亨银行?
2020/6/25
陈晓静版权所有
2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 巴林银行这个久负盛名,业绩良好的银行为 什么在一夜之间遭到破产的命运呢?其主要 作是通过大阪证交所、 东京股票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 买卖日经225和日本政府债券的期货合同并 从中获利.1994年前7个月里,里森为银行赢 得3000万美圆的利润.但是,1995年1月26日, 里森认为日本股市将会上升,未经批准
2020/6/25
陈晓静版权所有
13
案例讨论题:中国首例非银行金融机
构破产案始末
• 理为例,母公司对其处于失控状态.这主要体现在重 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上.
•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动 机就在于利润最大化,并购作为一种直接投资行为 当然也不例外.在世界经济迅速走向自由化,全球化, 各国金融当局日益放松管制的背景下,金融竞争空 前激烈.在追逐利润的商业冲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在 较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竞争力,都倾向于利用并购的 手段.因为通过并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许可并从事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对于银行本身的发展和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案例一:招商银行招商银行是中国大陆的一家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深圳。
招商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客户战略作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招商银行主要通过区分客户群体,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的优质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招商银行通过打造“招商理财”、“招商信用卡”等品牌,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风险管理作为一家银行,风险管理是其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招商银行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用途、抵押物价值等进行严格审核,以降低贷款违约率。
此外,招商银行还建立了中央风险管理部门,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3.信息技术招商银行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巨大,不断引入最新的技术,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
招商银行通过提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方便客户的办理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案例二: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12年,总部位于北京。
中国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支机构管理作为一个覆盖全国、服务全球的银行,中国银行的分支机构管理至关重要。
中国银行注重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协调,确保其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和连贯性。
此外,中国银行还通过发展直销银行、电子银行等新型分支机构,推进其全渠道服务网络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面。
2.产品创新中国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如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财富’”、“中银信用卡”等,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
此外,中国银行还与众多企业和机构合作,推广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的获得感和体验度。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经典案例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经典案例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与经营涉及到诸多方面。
本文将通过经典案例的形式,详细介绍商业银行在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理财业务、国际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二、存款业务案例案例:某大型商业银行推出“零钱储蓄计划”该银行推出了一项名为“零钱储蓄计划”的存款业务,该业务允许客户将零钱存入账户,并在达到一定金额后获得相应的利息。
此举不仅吸引了大量个人和小型企业客户,还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三、贷款业务案例案例:某商业银行推出“微小企业贷款”服务为了支持微小企业的发展,某商业银行推出了“微小企业贷款”服务。
通过简化贷款手续、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等措施,该服务有效满足了微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理财业务案例案例:某银行推出“智能理财”服务该银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智能理财”服务。
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智能理财系统为客户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实现了资产的高效配置和客户收益的最大化。
五、国际业务案例案例:某银行在跨境贸易结算领域的创新实践某银行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网络,为跨境贸易提供高效、便捷的结算服务。
通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汇兑成本等措施,该银行在国际业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六、电子银行业务案例案例:某银行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某银行积极布局电子银行业务,推出了一系列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通过与电商、线下商户等合作,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了客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七、风险管理案例案例:某银行的风险预警系统建设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某银行建立了一套风险预警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各类风险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帮助银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八、客户关系管理案例案例:某银行的“一对一”客户经理制度为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某银行推行了“一对一”客户经理制度。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培训案例阿斯特银行
8000多人
根据上表看出德意志银行收购信孚银行 的原因: 1、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扩大美国市场,吸收 债券管理经验,强化其在欧洲的证券业务 2、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在收购信孚银行 后,能为银行节省约10亿美元的成本,增加 利润。 3、发挥优势互补,实现协同效益。
德意志银行收购案涵盖了银行收购兼并 最新特点:规模最大,收购金额大,系跨行业 收购,系跨国界收购,与金融危机影响发生 亏损有一定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培训案例
阿斯特银行案例分析
目录
一、阿斯特银行背景简介及发展现状 二、收购玛兹州立银行分析 三、资本预测方法 四、阿斯特银行业务发展资本需求的分析 五、筹资分析 六、银行业评估方法
阿斯特银行背景简介及 发展现状分析 ——刘言
一、背景情况
多尔·伍尔沃德是阿斯特银行股份公司(ABC) 的财务总监。1997年4月,他根据正在进行的收 购项目制定资本计划。伍尔沃德于1989年进入 ABC的高级管理层,这一时期存款机构的业务正 在收缩。当时,每年有200 多家银行倒闭,储蓄 与业务贷款下降到原先的1/10,在伍尔沃德先生 的管理下,ABC公司通过收购当地破产的储蓄与 贷款机构,存款业务开始恢复。1989年,ABC是 一家拥有资产8 900万美元的中等规模的银行控 股公司,到1997年3月31日,已经发展成为资产 规模达2.87亿美元,并且拥有一家全国性银行 (1.86亿美元资产)与经营创看我国银行之发展:
a.银行重组原因: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是因为 可以减少竞争对手,从而能相应增强自身对经营 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而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 垄断,这张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 定的竞争优势,因而可以增加长期获利机会。对 金融机构而言,通过并购增强市场势力主要源于 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需求下降,服务供给过剩, 几家金融机构合并,可以使本产业化取得较有利 的地位。二是金融竞争使国内市场遭受外贸银行 强烈渗透和冲击,金融机构合并组成大银行,可 以对抗外来竞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全集
目录总论1、日本三家大银行合并——又一艘“金融超级航空母舰”诞生了2、欧洲银行业的重组浪潮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4、新英格兰银行倒闭纪事银行资本金管理5、日本幸福银行破产案6、增加资本金,化解银行风险7、东南银行的资本计划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8、被取消的存款品种9、教育储蓄怎成了“花架子”信贷业务经营与管理10、铁本事件11、企业财务分析12、抵押物变卖资不抵债13、贷款风险分类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管理14、农行G分行和光大银行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15、花旗带来的挑战16、爱立信投奔外资银行17、巴林银行的倒闭电子银行业务与经营18、网络银行的崛起19、第一美国银行的贴身信用卡服务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管理20、“贵族”:摩根银行的客户定位21、个人理财业务营销实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部控制22、发展银行破产案23、11亿美元买来的教训24、特大金融案鬼当托骗走银行巨款25、予其惩而毖后患商业银行信用管理26、信用遭受质疑实达被银行提前“索债”27、科龙陷入信用危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28、中国工商银行签约用友金融,共创盈利新未来29、银行小额账户收费问题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30、建行薪酬改革,突破平均分配31、技术+智力型人才受青睐日本三家大银行合并——又一艘“金融超级航空母舰”诞生了1999年8月20日下午,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在东京正式宣布,三家银行已就全面合作达成共识。
这表明,一个总资产规模超过150万亿日元的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将在日本诞生。
根据三家银行达成的共识,三方的合作将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按相同比例共同出资,在2000年秋天设立共同的控股金融公司,三家银行则分别成为该控股公司的完全子公司;第二步是在2002年春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合并,三家银行的人员、机构和经营业务将按“个人交易业务”、“法人交易业务”和投资银行三大块进行彻底重组。
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将由目前的日本兴业银行行长西村正雄和富士银行行长山本惠朗共同担任,公司总经理则由现任第一劝业银行行长衫田力之担任。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案例1案例名称: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银行案例适用:金融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案例来源:根据《爱立信倒戈投奔“洋”银行南京金融业经历“脑震荡"》,《中国青年报))2002年3月26日;《南京爱立信倒戈投奔花旗此举震惊南京银行业》,新浪网,2002年3月26日等新闻报道编写案例内容2002年3月21 Et,花旗银行上海分行首先获准向中国境内各类客户开办外汇业务,这是我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第一项举措。
几乎与此同时,媒体也爆出了爱立信放弃中资银行、投奔花旗银行的新闻.3月26日的各媒体新闻言称,近Et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作出惊人之举,凑足巨资提前还完了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元贷款,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
爱立信南京公司是南京市最大的外资企业,多年来,一直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然而,从2001年下半年起,该公司陆续归还了中资银行的贷款.到2002年3月底,在中资银行的贷款余额只剩下0.5亿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开始向外资银行贷款,2001年9月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了6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12月底与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签订了1亿美元等值的人民币贷款,2002年3月28日与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了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的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
“爱立信投奔花旗"一说就是指这一协议。
协议的含义是:爱立信将其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出售给花旗银行,同时花旗银行给爱立信5亿元人民币贷款,即花旗银行将爱立信的应收账款买断,如果花旗银行收购的应收账款到期不能收回,爱立信不负责购回。
消息还表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已经完成了数万字的《关于爱立信事件引发的思考》研究报告。
另有报道指出,此次事件已在江苏金融业产生激烈震荡,业内人士更是开始担心此次倒戈事件会在金融业引起连锁反应.有关记者在随后的追踪采访中发现,上述报道并非完全真实,甚至有可能是一次新闻炒作.无追索权保理贷款协议确有其事,但完全转移这样大规模的信贷业务关系是不存在的.爱立信南京公司不可能也没有将金融服务的业务完全转向外资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总论1、日本三家大银行合并——又一艘“金融超级航空母舰”诞生了2、欧洲银行业的重组浪潮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4、新英格兰银行倒闭纪事银行资本金管理5、日本幸福银行破产案6、增加资本金,化解银行风险7、东南银行的资本计划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8、被取消的存款品种9、教育储蓄怎成了“花架子”信贷业务经营与管理10、铁本事件11、企业财务分析12、抵押物变卖资不抵债13、贷款风险分类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管理14、农行G分行和光大银行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15、花旗带来的挑战16、爱立信投奔外资银行17、巴林银行的倒闭电子银行业务与经营18、网络银行的崛起19、第一美国银行的贴身信用卡服务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管理20、“贵族”:摩根银行的客户定位21、个人理财业务营销实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部控制22、发展银行破产案23、11亿美元买来的教训24、特大金融案鬼当托骗走银行巨款25、予其惩而毖后患商业银行信用管理26、信用遭受质疑实达被银行提前“索债”27、科龙陷入信用危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28、中国工商银行签约用友金融,共创盈利新未来29、银行小额账户收费问题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30、建行薪酬改革,突破平均分配31、技术+智力型人才受青睐日本三家大银行合并——又一艘“金融超级航空母舰”诞生了1999年8月20日下午,日本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在东京正式宣布,三家银行已就全面合作达成共识。
这表明,一个总资产规模超过150万亿日元的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将在日本诞生。
根据三家银行达成的共识,三方的合作将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按相同比例共同出资,在2000年秋天设立共同的控股金融公司,三家银行则分别成为该控股公司的完全子公司;第二步是在2002年春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合并,三家银行的人员、机构和经营业务将按“个人交易业务”、“法人交易业务”和投资银行三大块进行彻底重组。
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将由目前的日本兴业银行行长西村正雄和富士银行行长山本惠朗共同担任,公司总经理则由现任第一劝业银行行长衫田力之担任。
截至1999年3月末,日本兴业银行总资产约为42.09万亿日元,从业人员4752人;第一劝业银行总资产约为54.89万亿日元,从业人员16090人;富士银行总资产约为57.933万亿日元,从业人员13976人。
三家银行的合作消息被透露出来后,20日上午,东京股票市场上原先一直不被看好的金融股成为人们竞相购买的热点。
东京股市受此消息影响,日经平均股价从一开盘就开始劲升,以18098.11点报收,较19日上涨了218.27点。
迄今为止,由大型银行共同出资设立超级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在日本金融界尚属首次。
三行合计的总资产将达159万亿日元,是目前日本国最大的东京三菱银行(约78万亿日元)的两倍多,并超过先前合并诞生的德意志银行等特大型金融集团,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金融资本集团。
同时,20日的发布会上,三家银行还宣布为谋求在证券批发业务方面的优势,除了将目前三家银行下属的各证券公司进行合并外,还将与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谋求合作。
导致三方走向合并之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三者都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单凭各自力量难以获得竞争中的主动。
美国穆迪公司给三者的评级都是“BAA”,与目前处于A级的东京三菱银行、三和银行和住友银行及相当一部分优秀地方银行相比,存在着天壤之别。
去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权信用银行相继破产之后,日本兴业银行作为日本目前仅存的一家长期信用银行,其走向一直受到多方关注。
过去,长期信用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责向企业提供设备投资等长期信用,但随着企业融资手段和选择的增加,长期信用银行的经营环境每况愈下。
日本兴业银行在1998年度虽然处理了高达9244亿日元的不良债权,但由于日本整体的土地价格下跌和企业破产并未停止,新的不良债权增加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尤其是1999年10月份,日本彻底解除了不许普通银行发行公司债券的禁令,因而必将使日本兴业银行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
第一劝业银行和富士银行虽然也都在千方百计地努力增强自身素质,但在收益性方面不仅与欧美金融机构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日本金融市场上也难以凭自身实力独立谋求优势地位。
三者希望通过合并实现优势互补,在确保巨额资金量的同时,共同开发和提供更为广泛的金融商品服务,从而在系统投资和新金融商品的开发方面削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不可否认,新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团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收益金融集团,尚有很长的曲折道路。
首先,大规模的裁员和经营网点重组不可避免。
三方目前已经计划在今后数年间裁员约6000人,在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尚不充分的日本,三家银行合并的人事问题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事。
其次,三家银行都存在着不良债权比率高、股东资本收益率低的问题,且三者都曾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筑公司和不动产行业进行过大量的融资,这些债权演变成不良债权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但是在有金融改革在即、外有欧美超大型金融机构竞争的情况下,日本金融机构间的大型合并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据说,今后在全球围只需要15家左右的大型综合性金融机构就足够了,而日本目前的大型银行达17家之多。
就连日本金融再生委员会都曾说,日本的主要银行最终合并到四家左右为宜。
日本金融当局对三家银行的合并表示出欢迎的态度。
显然,三家银行的合并,必将刺激其他大型银行间更深层次和更大围的重组,并在世界围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世界围业已存在的金融合并浪潮。
思考题1、仔细分析日本三大银行组成金融“巨无霸”的国际国背景。
2、你认为当代银行业的合并是否具有一定的必然性?3、这三大银行合并是强强联合,还是无奈之举?4、这次合并与以往国际上的大银行合并思路有何不同之处?5、认真阅读本案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分析银行业之间的并购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欧洲银行业的重组浪潮之一:意大利四大主要银行为确保在本国金融界的领先地位而进行合并1999年3月21日,意大利目前市值最高的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突然提出以其价值164亿美元的股票通过换股的方式与意大利商业银行合并,拟定合并后的欧罗银行总资产将达到2600亿欧元,市值达387亿欧元,将居欧洲第五位。
数小时之后,意大利最大的银行集团——圣保罗意米银行董事会即通过了一项97亿美元的换股计划,实现了与罗马银行的合并,组建了一个总资产达2860亿欧元、总市值302亿欧元的银行集团。
之二:法国兴业银行与巴黎银行形成优势互补型的强强联合1999年2月1日,在全球居第三十一位的法国兴业银行与位居第三十八位的巴黎巴银行宣布合并成为兴巴集团。
巴黎巴银行以投资银行业务和实业参股在法国银行业著称,但是该行的零售业务与巴黎国民银行等其他几家法国大银行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
法国兴业银行因网点遍布国甚至整个欧洲大城市,零售业务是该行强项,在国际结算、储蓄、信贷、外汇等银行传统业务方面均数世界一流的国际银行,而兴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却发展有限。
两行合并后具有优势互补、规模效应、避免过多裁员等显著效果,合并后拥有资本金210亿欧元,资产总额6790亿欧元,员工78000人,将成为法国第一、欧洲第三、世界第四大银行,达到超强银行的效果。
之三:德意志银行为增强自身实力而进行的收购活动早在1993年,德意志银行就收购了英国老牌投资银行——摩根格林费尔,组建了德意志摩根格林费尔,在国际投资银行中心的伦敦站稳了脚跟。
1998年12月,德意志银行为了加强在美国市场的地位,趁世界第五十一位的美国投资银行——信孚银行遭受亏损之际,集重金出击,以100亿美元的巨资一举收购了信孚银行,成为在美国最大的外资银行。
之四:巴黎国民银行为了改变自身不利地位而强行收购法国兴业银行和巴黎巴银行1999年3月10日,巴黎国民银行突然提出合并计划,以兴业银行股票溢价14%、巴黎巴银行股票溢价24%的价格在市场上强行收购,以求达到持有两行股票50.01%的多数权而完成合并。
合并后,新银行资产总值将达到8500亿欧元,资本市值达510亿欧元,员工13.5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
这一换股计划也得到了法国银行监管当局的支持。
之五:瑞士银行为了发挥优势、甩掉包袱而进行的抛售型的重组1999年3月5日,瑞士银行宣布已与世界排名第二十九位的英国渣打银行达成协议,将该行投资银行部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负责的瑞士以外的全球贸易融资以3亿法郎的价格卖给渣打银行。
1998年,瑞士银行的私人银行部43.36亿瑞士法郎,比整个银行的税前利润还多。
惟有投资银行部出现了税前10.21亿瑞士法郎的亏损。
究其原因可归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继续恶化、俄罗斯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的接连爆发,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欧美股市的大幅波动等等。
该行在1998年的金融动荡中共损失了14亿瑞士法郎。
此外,原瑞士银行和原瑞士联合银行在合并前各自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银行业务敞口较大,共约近百亿美元。
瑞士银行痛定思痛,断然采取措施,实施战略性调整,出售瑞士以外的全球贸易融资业务,还计划在今后三年陆续出售部分房地产资产,以改善资产质量。
通过这次战略性调整,瑞士银行将放弃在全球除瑞士以外的贸易融资业务,停止或大量减少诸如国际贸易结算、商业贷款、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资本投入较大的商业银行业务,集中力量专门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美国的投资银行一争高下,力争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投资银行。
思考题1、欧洲掀起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可以说是欧洲人在本世纪末继创造出欧元之后,经过深思索熟虑和精心设计启动的又一项世界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
经过为时一年多的合并,在欧洲产生了一系列世界顶尖级银行,对美、日及其他地区银行的势力围形成了巨大压力,使银行业及世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变化。
欧洲银行是世界金融业的发源地,这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形成了全能型、集团化、国际化的银行架构。
请综合各种资料谈一谈这是否代表银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2、欧洲银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启示?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发展和改革历程建设银行自成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经办国家财政拨款时期。
1954年10月第二阶段,为国家专业银行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为国有商业银行时期。
1994年到2004年6月末,资产总规模为37228亿元,负债总规模为35223亿元。
资本充足率达到8.17%。
按照境外全口径统计,全行不良贷款余额657.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08% ,达到了银监会要求的3-5%的标准。
境外营业性分支机构15401个,其中有6个海外分行,2个驻海外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