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

小学数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仅供参考)一、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2、建立模型3、解释与应用二、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1、情境导入,范例精解(明确目标,激发参与)2、启发回顾,巩固基础3、比较分析,强化认识4、应用实践,拓展延伸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1、交流回顾、调整起点2、自主梳理、引导建构3、综合练习、整体提升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践方案)2、自主实践,解决问题3、交流拓展,反思延伸新授课案例《平移与旋转》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

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

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

”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

”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要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找一个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一:六环教学(一)基本模式步骤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第二环节:学习目标———明确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扎实第四环节:合作探究———互助第五环节:展示交流———发展第六环节:达标检测———能力(二)模式操作1.创设情境———激趣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

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2.学习目标———明确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本班学生实际,确定学习目标。

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不能写空话、假目标。

让学生读了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互动的学习过程,能够达到。

3.自主学习———扎实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教师指导学习的方式: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于源疑。

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好习惯;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4.合作探究———互助教师在教学方式转变决不能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或方法,真正认识到它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追其原因就是教与学方式陈旧,传统课堂模式的制约。

找准并正确分析这些问题,研究解决策略,构建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需要。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12多12少:知识传授多,情感体验少;模仿复制多,方法指导少;灌输讲解多,思考感悟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机械记忆多,操练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远离实际多,实践应用少;流于形式多,教学实效少。

这样的教学后果是高耗低效。

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能力差。

二、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做到十个到位。

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情感交流为背景,以促进研究和发展为目标,并以开放性、活动性和创造性为显著特征的多边活动。

审视教学,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应当具备:自主性、民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趣味性、活动性、生活性、高效性;重体验、重感悟、重智慧、重发展、重养成;隐藏着一种沉静之美、平实之美、睿智之美、内涵之美、生命之美;体现师生互相尊重、多方交流、教学相长、和谐统一。

力求做到:目标准确具体而有层次,教学手段具有时代气息,教学方法选择要合理,教学形式以个体自学和小组研究为主,教学程序简单、实用、科学,环节设计重点突出、过度自然、层次清晰。

教材把握到位,学情掌握到位,起点选择到位,预到位,引导到位,练到位,作业到位,反馈到位,检测到位,反思到位。

三、常见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一)面向四个实际结合三个特点,构建基本课堂模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供给有代价的数学和倡导有意义的进修方式为基本点。

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注意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传承“接受式”的精化,领悟“发现式”的真谛。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
当涉及小学数学教育时,有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其中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探索式学习:这种模式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问题或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这样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模式利用游戏元素和技术,将学习变得有趣和有动力。

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或学习应用程序,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习数学概念和技能。

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专注力。

多元智能教学: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类型。

教师可以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

例如,对于数学逻辑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逻辑思维的数学问题,而对于体育智能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与运动结合的数学活动。

故事化学习:故事化学习模式通过将数学概念和技能融入精心设计的故事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编写数学故事,展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并结合多种模式进行综合教学。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我将结合一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针对不同领域内容的教 学具体分析教学模式:
1 、‘数与代数’的教学模式
第一学段:比如 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引入:你分过东西吗 引导学生回忆分东西的经历, 充分发 挥生活经验的积极作用,
2、实践操作感受平均分,当遇到一个苹果要平均分成两份时,产 生认知冲突,揭 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统计
活动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需求 大象咪咪过生日,需要知道有多少小动物来庆祝生日,
活动二: 一 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操作探究 1、课件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心里默记,经历统计过程, 选择合理的记录方法,“正字法” 2、课件再次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在纸上记录, 3、统计数据,找出数学信息,完成统计表,
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但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能一手包 办,毕竟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一个 人说不完整,可由多人补充,教师再在这个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正确的多样的计算 方法,
④练习深化,优化方法,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方法的运用,以便教 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要有阶梯性,练 习形式多样性,练习要有一定的强度, ⑤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确保学生系统
1/2 的 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 3 汇报成果,交流发现
二 发现分数
游戏激趣: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 个新的分数, 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 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第一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我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主要分四步进行教学,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反思过程,激励评价。

具体如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这一步骤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

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

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建立这样的“环节模式”培养学生能力:观察主题图——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小组合作,寻找方法——班组交流,优化方法——反思提升,构建模型1、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学生根据教学情境或预习情况自主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小组合作做好理论储备,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2、小组合作,寻找方法小组合作是一个生生互动,共同建构学习活动的过程。

小组合作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培养说的习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同步性。

小学数学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有哪些教学方法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能力,并在打好形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学习为抽象思维逻辑的发展打基础。

在新课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提高和进步。

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好数学一个条件。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小学数学有哪些教学方法5篇,欢迎大家浏览分享鉴戒,期望大家爱好,也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有哪些教学方法1一、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教学源自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而小学阶段正处于学习形象思维逻辑的阶段,对于问题的学习只是引入表面问题并不深入。

因此在教学进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把事实教学带入课堂,把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例子带入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觉得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熟悉、常见的,但又会感觉新奇,具有挑战性。

2.打破以往认知,联系实际教学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奇妙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精力不集中的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教学,要打破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所认知的枯燥无味,吸引学生进行自发的学习。

3.重视学以致用随着现代信息的发展迅速,数学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是期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碰到一个运用题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去讲述这个运用题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不是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教学的话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运用有趣生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问题的深入讨论、探究、知道和运用。

二、运用教材与多媒体设备教学1.学生的实际动身,灵活运用教材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根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是要靠教师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能增进各项能力全方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

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所有的知识,并对不知道与不懂方面的教学需要请教教学经历多的教师和查找资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
1.直接教导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会讲解概念、定理、公式等,通过例题演示解题方法,学生通过模仿和记忆来掌握知识。

2.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别辅导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和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4.发现学习模式:教师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和理解数学知识。

5.游戏学习模式:教师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数学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来巩固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6.创造性学习模式: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通过设计问题、制作数学模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7.情景模拟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8.课外拓展模式: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研究课题等活动,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以上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的场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在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生活经验的获得与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为使学生在教学中逐步达到“三会”目标,我积极探索教育方式,逐步形成了“观察—猜想—验证—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观察—猜想—验证一运用”教学模式简介自某某年任教数学以来,认真学习新课标,结合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尝试多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最后“观察—猜想—验证—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为快捷,此教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激活学生的内因上下功夫,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创造性学习。

它主要包含四个部分:观察、猜想、验证和运用。

如在学习新的几何图形时,一般情况下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先来观察图形,大胆猜想,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尝试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通过运用实践去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模式的操作流程仔细观察,激发兴趣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系统的知识都从观察开始。

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我们不难发现,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其前提必然是观察。

在学生众多的学习方式中,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观察,对知识有了表象的认识才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能学好数学知识。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都会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情境图、图形、物体的变化、运动过程等,让学生自己从中寻找到相关数学信息,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在观察中,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探析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教育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着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该要求体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传统数学教学知识传递的碎片化、浅层化的弊端,更加遵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差异性,注重知识的共性和个性,并通过任务情境和评价指标锻炼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形成数学思维的核心素养,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从学情分析来看,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虽然不如中学生,但对各类现象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其知识需求可以成为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良好的原动力。

再加之该阶段数学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素材,能满足学生在知识接受时的趣味性需求,“大单元”教学模式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转化而来的情境或任务为导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线,尤其在情境渲染和评价指标方面,更能结合模块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设计,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

从教师教学来看,“教”与“学”是一个紧密相连的互动过程,只有双方发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长和教学内容的压力下不利于教师及时捕捉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大单元”教学模式从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教师在单元模块视角下,有足够的时间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从而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以单元主题或任务为导向,对现有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分析、整合、拓展、延伸,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系统。

该系统并非一味沿袭教材的规定,重新整合的教学内容成为单元模块,单元模块内部的数学知识由浅入深,着重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单元模块之间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从共性和个性差异上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归纳整合的能力。

教师以问题启发呼应数学逻辑线索,让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体会一目了然。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有哪些?哎呦喂,说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我可是老司机了!毕竟当年我也是从小学过来的,而且还当过好几年的老师,什么模式没见过?先说最常见的,就是“讲授式教学”。

这可是咱们从小到大都经历过的「经典」模式。

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公式,然后就让学生做题。

说起来简单,其实还挺考验老师的,要讲得生动有趣,才能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不然就只能看着他们一个个跟小猫一样,昏昏欲睡了。

记得我刚当老师的时候,教五年级的数学,当时有个小姑娘,叫小红。

她特别喜欢画画,数学成绩一般般。

有一天教“长方形的周长”这节课,我讲得口干舌燥,满以为学生都听懂了,结果一问小红,她就迷茫地摇摇头说:“老师,我好像不太理解...” 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完了,难道我讲得不够清楚?于是就换了一种方法,用彩色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长方形,然后问小红:“小红,你喜欢画画,你能不能帮我给这个长方形添点颜色呢?” 小红眼睛一亮,她立刻拿着彩笔,认真地给长方形涂上了各种颜色。

接着我指着长方形的边说:“小红,这个长方形的边,就像你画画时用的线一样,咱们算周长,就是把这些线都加起来,就像你画画时要画完一整条线一样。

” 说着,我用手沿着长方形的边线缓缓地划了一下,小红也跟着我的动作,用手指沿着长方形的边线滑了一遍。

结果,她立刻就明白了,一边指着长方形的边,一边大声地说:“老师,我懂了!就是把这四条线加起来!”你看,这就是讲授式教学的魅力,只要老师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理解知识。

当然,除了讲授式教学,还有很多其他模式。

比如,现在很流行“探究式学习”。

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的时候,老师可以给每个孩子发一根绳子和一把尺子,让他们自己去测量圆的周长,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还有一种比较新颖的模式,叫“游戏式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354”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354”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五四”教学策略(新授课---讨论稿)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探索和改革中,已基本改变了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初步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现将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深化,提出我市小学数学以“问题—探究—训练”为主要特征的“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

“三”即落实三维目标。

一、思维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三、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五”即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一、探究体验贯穿始终;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贯穿始终;三、展示交流贯穿始终;四、习惯养成贯穿始终;五、训练评价贯穿始终。

“四”即四个基本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谜语、游戏等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描述现象。

2.提出问题: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并自由的提出数学问题。

3.选择问题:师生共同选择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

有意义且真实的情境不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首要角色,也为防止数学知识的孤立化和脱离实际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组织,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质疑互动,捕捉生成—全班交流,质疑互动,捕捉生成—共同优化,达成共识,形成结论。

4.自主探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展示交流内化提升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解读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目标就不明确。

而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实现。

数学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竞争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备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就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精心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2、研究情境——发现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数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及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对数学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而后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操作建议: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有挑战性,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2、数学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

3、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突出数学本质。

4、组织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要有明显的指向性,不宜过于发散。

5、情境创设要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研究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理论及其模式

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理论及其模式

60÷30=2 6÷3=2
1
60÷30=2 12÷6=2
2
60÷30=2 20÷10=2
3
60÷30=2 30÷15=2
4
60÷30=2 180÷90=2
5
60÷30=2 600÷300=2
6
60÷30=2 2400÷1200=2
7
60÷30=2 6000÷3000=2
8
最后,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9
5.3 探究学习理论
探究学习——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就用“主动作业”的课程形态来实施其所倡导的“做中学”教育思想。探究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以杜威、施瓦布、萨其曼等学者关于探究学习的论述。
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
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发现教学模式的简单评析 优点: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现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促使学生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01
02
03
04
缺陷:
——强调师生和谐发展。
5.4 问题解决学习理论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合作探索
解释建构
应用反思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强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完整版)小学数学“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课堂教学模式

(完整版)小学数学“猜想-验证-归纳-运用”课堂教学模式

“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黎川二小丁国安一、模式的理论依据: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的不少发明和理论也都是由一定的猜想而产生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模式的教学目标:1、教师方面:引领数学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深度思考、重新组合、创造性地用好,达到优化有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科学、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数学猜想能缩短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猜想能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三、模式的操作流程:(一)、知识迁移——有“理”猜想,激活思维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常常与新知之间存在着一层“真空地带”,这正是学生学习新知时在认知和心理上竭力要跨越的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猜测活动就应在这“真空地带”中展开,让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借助旧知产生“正迁移”,先建立猜想,然后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猜想。

小学数学四三三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四三三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四三三”教学模式初探我在教学中运用“四三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三三”教学法是指“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巩固拓展”;“三不教,即会了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能会的不教”;“三要学,即自主学、合作学、指导学”。

一、“四三三”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自主学习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更加需要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我在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连续进位笔算乘法》时,引入新课后,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探讨48×3的计算方法,先独立思考、试算,再同桌讨论,或看书上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学习方式长期使用,学生慢慢就会学习数学了。

(二)展示交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我们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学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展示交流是课堂的灵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

小组之间的竞争最激烈,教师只要调控好展示交流,就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1、展示内容要有选择。

展示的问题不是预习提纲中的所有问题,而是选取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以及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和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0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0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0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建构了数学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环节六步骤为核心的“361”模式。

下面谈一谈我们在课堂上的实际做法。

一、完善与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361”表示的意义:“3”是课堂预案,指的是“学习内容分配、学习形式选择、学习时间安排”;“6”是教学过程,指的是“三环节6个步骤”;“1”是教学效果,指的是“上1节高效课”。

在整体教学中要注重三个阶段:即“课前”周密计划,“课中”灵活运用,在“课后”有效反思。

具体表现在:第一方面体现在学习形式的时间分配上。

课堂40分钟按照3:6:1的比例,划分为“12+24+4”。

要求小组合作占到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第二方面体现在小组建设上:即3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10%是学困生。

好中差这样有机搭配,体现均衡性。

第三方面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3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6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具体的六步骤模块为“导入设计—出示目标—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二、优化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上好一节精讲探究课,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步骤教学:第一,在“导入”设计中,要创设情境启动“自主探究”活动。

导入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共鸣。

如:二年级上册《乘法的认识》这一课,先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再以出示游乐园主题图创设情境,就会自然地进入新知环节的学习。

第二,在“目标”出示中,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

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便会产生,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的明确要注重“三维角度”。

第三,在“探究”过程中,要全方位实施“先自主后合作”的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变革,小学数学教育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概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评价其效果,并展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分析,深入了解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2.介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点,总结其在其他学科领域的成功经验;3.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关键因素,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建议;4.评价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效果和成效,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感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体化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学科分隔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则可以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需要跨学科合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了他们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我们平常所经历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常态课堂。

因而重视并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小学数学常态课可粗分为新授课,实践活动课,复习课,练习课,下面我就这四种类型课的教学模式作一探究:一、新授课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可为四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

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

教师顺势利导,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2、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该环节旨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索和讨论,并协助解决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难。

当学生的探索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这个阶段是此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要精心组织、引导,要保证学生做、说、讲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越疽代疱,教师不能直接说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耐心引导,细心指导,逐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去体会和体验,真正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领会和理解。

这个环节大约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

3、巩固深化,自主建构它是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学生建构知识、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

其基本形式是练习。

只有经过充分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能力、开发智力。

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在先,拓展练习在后。

基本练习具有例题特征,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练习是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本环节15分钟左右,根据第二环节的时间适当调整。

4、总结回顾,评价反思作为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然后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进行肯定,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

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

二、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可为五步):数学实践活动不同于数学课,它是围绕各个活动课题(或活动主题)的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般地说实践活动的基本课堂模式是:1.发现和提出问题其实,我们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勇于善于提出问题,并从中筛选出那些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明确探究方向,形成相关的假说或猜测。

在问题阶段:(1)要注意问题的合适性,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吻合,也要与学科课程内容相联系;(2)要提供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知识,便于学生利用它们进行探究;(3)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能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又要让学生乐于尝到探究的成果.2.设计实践方案实践方案设计时要注意两点:(1)把教学内容融于生活实际之中,让生活实际为教学服务;(2)设计的实践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乐于进入实践活动3.自主实践,解决问题数学实践活动课应该以数学为内容,以实践为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如观察,操作,游戏,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这些活动能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能使他们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学生个体有足够的时空,进行思维活动和实践操作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当好主持人的角色,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判断,强化正确,纠正偏差,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及时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4.总结评价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反思探究、实践中的得失,如。

“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进”等。

5.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本课知识向课外拓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小课堂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向新的知识点拓展.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基本结构可为五步):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没有问题产生条件下的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因此数学教学首先应使学生产生问题,复习课教学同样不能例外。

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

通过阅读信息。

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自己身边。

并不陌生和抽象,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感受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的手段和工具。

(2).创设“大空间”问题情境。

所谓“大空间”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材料中应能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而非部分信息。

要使学生能通过材料的阅读,激活知识沉淀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自然地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看书整理传统复习课,教师往往把目标定位在“查缺补漏”上,因而呈现给学生的是支离破碎的题目。

要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目标的实现上。

(1).通过回忆与看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由于课题本身所容纳的知识点的不同,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

因而要让学生通过回忆再现,同时结合读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清楚每一知识点的意义,这是梳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当学生不能完全回忆时,可以结合教材去搜查,教师及时板书,这样,学生通过思维的再现、记忆的提炼,有了初步的记忆表象,为课堂进一步系统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找准“探索点”——系统化整理。

当学生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以后,重要的首先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而是要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接着教师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根据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你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整理。

(3).准备必要的材料。

一是教材。

由于课题所包含的知识分散在几册教材中,学生主要通过教材搜集不能回忆的知识点,通过教材弄清各知识点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寻找各知识点的原始出处,能使学生回忆当初学习时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重温当初解决问题时那种由衷的喜悦。

二是必要的学具材料,这是完成复习课教学任务的物质基础。

(4).要让学生合作探索整理。

复习课重在使“知识系统化”,而这种目标的实现.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

学生在合作探索过程中,不只是获得一些知识性、肯定性的结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性、肯定性结论的获得,感受知识获得的曲折过程,揭示客观世界的复杂性。

合作探索整理也由于课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

(5).教师要巡视指导,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活动的同时,还应成为数学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和认识数学。

3、汇报交流,评价反思在合作整理的基础上,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来阐述自己的整理结果和思维过程。

(1).充分估计思维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整理知识的结果。

如果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整理结果不能充分估计,一旦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教师就不知如何处理,交流活动将无法进行。

(2).有序展开汇报交流活动。

所谓“有序”,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探索情况的前提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3).展示思维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说出“是怎么做的”,而是“是怎样想到要这么做的”。

4、总结梳理,构建网络(1).利用学生的整理结果进行知识梳理。

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完全可以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知识梳理。

(2).教师引导梳理。

当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系统”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小组的整理结果进行观察,不断补充与完善,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知识系统”,做到心中有数。

(3).进行方法的总结。

学生最终形成的知识系统,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应进行简要的总结梳理。

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体进行表扬鼓励。

5、类化练习,拓展创新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练习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更应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四、练习课教学模式(课堂三要素):在探索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1.要合理安排好练习时间与练习形式。

为避免单调的“练”,一是要集中与分散练习交替进行;二要发挥学生多种感管的功能,考虑看、读、说、想、做、变等多种形式。

2.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知与情,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关系。

教师在练习课中,要抓住知识点,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做到每一个环节目标明确,让学生先做,或辨析或小结,然后教师再指导性小结、评价、强调,不断强化知识,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3.要充分利用反馈在练习中的作用。

在每个环节练习后,要进行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以调动学生继续练习的积极性,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练习课,根据练习内容可以分为单项练习课和综合练习课两种。

单项练习课较注重巩固性基础练习和专项练习,而综合性练习课则较注重深化练习和发展练习。

1、单项练习课:练习的要求比较单一,可以在新授课之后,针对教材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安排练习;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安排练习,以提高学生辨别的能力;还可以在平时作业或试卷解答中,发现问题和错误,为了及时纠正和补漏,一般采用针对性练习。

2、综合练习课:综合练习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练习课安排的习题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又能做的出的练习题。

练习题的深度难度比单项练习课的要求要高。

综合练习课中的习题设计,要利于知识归纳梳理和解题思路的拓宽。

练习题的安排层次要清楚,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内容间要衔接,达到知识的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